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苏轼的茶诗词有多少首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45 秒)

文人与茶

茶是自然的、圣洁的;

茶是优雅的、纯粹的;

茶是温情的、清芬的。

文人之于茶,犹茶之于水。茶文化反映的诗一般的精神境界,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我国茶史上,向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唐宋时期也正是中国文学史上“诗词”的黄金时代。茶与文人结下一种特殊的亲缘,饮茶、品茶、谈茶成为一种风雅之举,自然也蕴涵人生的旨趣。诗人们或借茶抒发胸臆,或以茶相互酬答,或独啜孤芳自赏,或茶禅洗涤尘心,总是在一片芳馨中孕育出无数佳作,成为茶文化中的奇葩。

唐代竟陵人陆羽,被世人称为“茶圣”,他撰写了我国第一部谈论茶的学术专著《茶经》。而他的诗写得极好!在他师父智积去世后,他写的一首怀念诗,透露出他的心志,也代表了一大部分茶友无欲无为的心情: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全诗没有出现一个茶字,却使人感到茶的高洁,茶的清雅,茶没一点富贵的气息,而从一丝丝的清香里,编织着陆羽澹泊的人生。陆羽的这种澹泊的生涯,给一些不屑在官场角逐,无意于市井竞争的士大夫们以极大兴趣,开辟了另一种生活天地。

把茶大量移入诗中,使茶酒在诗中并驾齐驱的是白居易。白居易嗜茶,《唐才子传》说他“茶铛酒杓不相离”,白居易喜欢边品茶边吟诗:“闲吟工部新来句,渴饮毗陵远到茶”。尤其茶助诗思、诗兴遄飞,令人击节赞叹。他的“或饮一瓯茶,或吟两句诗”的自适心境,同陆羽的澹泊都是异曲同工。茶就有自适的功能,往往成为闲时的“好友”。“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白居易的心境亦平展夷畅,此时将天地之甘露入肠,清心涤性,臻至物我两忘之境。而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暑茶》诗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他收到新茶后,马上煎汤逄煮的“馋劲”活跃纸面,正是对赠茶者最好的感谢。“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既赞许李六郎中对自己饮茶的关怀,也表白自己却有鉴赏茶质优劣的本领。读来亲切,却又风趣。中国茶文化所显示的情谊交流,正是通过佳茗和知友作为佳话。

苏轼是一位嗜茶爱茶之人。他写茶,也有“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以茶与美人相比。“人间谁敢更争研,半争红窗粉面”,人间似乎没有能比得上如此茶色茶花的,除非佳人那美丽嫩白的面貌。在中国茶史上,将茶与美人相比,似乎也是从苏轼开始的。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足迹遍及各地,为他品尝各地的名茶提供了机会。其中:“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杭州所产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借民越人降日注”是湖州产的“顾渚紫笋茶”;“未办报群青玉案,建溪新饼截云腴”是“月兔茶”;“浮石已士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是“焦坑茶”。而苏轼的《安国寺寻春》诗,“有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调茶烟中”。年老多病,烹茶自慰,茶烟袅袅,大不如“谈笑间,樯掳灰飞烟灭”,却是较为伤感。苏轼还写过《记梦回文二首》,属于茶诗中的回文诗。“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诗人浪漫,梦中也在饮茶,既有小团茶,又有美女相伴唱,这样的意境,是诗也是歌,因而在梦里也激起了他的诗兴。千百年来,茶文化的诗词中,像苏轼这样的回文诗也仅此两首。

宋代诗人陆游一生写诗近万首,内容涉及茶的就有近二百首。并且他还谙熟茶的烹饮之道,他总是以自己动手烹茶为乐事,一再在诗中自述:“归来何事添幽致,小灶灯前自煮茶”,“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名泉不负吾儿意,一掬丁坑手自煎”,“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前”。在《渔家傲.寄仲高》里,缕缕茶烟,还思念着亲人: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悉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手足情深,远离家乡亲人,往往牵挂。陆游是最重情愫的,“行遍天涯真老矣”,他在外地,东望山阴,不觉感到年老矣。茶,在人们感伤的时候,不失为知己的伴侣。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以一幅墨竹图而家喻户晓,他是一个品茶好手,他善于把自己的诗情与茶意相融合。他说:“坐小阁山,烹龙凤茶,烧夹煎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也。”他的一首“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得到了不知多少文人的共鸣。

颜真卿在《月夜啜茶联句》中有“素瓷传静夜,芳草满庭轩”诗句,描绘了月夜饮茶的幽雅环境。杜牧的《醉后题禅院》诗,有“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这缕缕轻烟,却引起诗人的纷纷思绪,牵挂种种。刘禹锡的“诗情茶助爽”,司空图的“茶爽添诗句”,薛能的“茶兴留诗客,瓜情想戌人”等等,都是诗人的亲自体验,是吟出的心得。

凉凉的春夜,我手捧一杯“青山绿水”,把中国茶史上的文人茶人默默地数着,读着他们的茶诗。“茶熟香温且自看”,茶的滋味,使整个书房溢满氤氲。喝了一口茶,脑海中竟在此刻空了起来,只有那句“待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隐约在何处低声吟唱。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谢涛(四川都江堰)】

岩骨花香 千锤百炼方成茶

主要关于武夷山茶的文章、知识;制茶、评茶经验交流,还有一些知识文章分享。         


对于茶,大家都有各自的偏好。也有非铁观音不喝的,比如不少茶友和著名学人南怀瑾从绿茶喝到铁观音,再到岩茶。茶友古樵说,岩茶是很多茶鬼的归宿。岩茶有如此魅力,就在于四个字:岩骨花香,或曰“岩韵”。 

茶之贵族,杯底见莲花

大文豪苏轼曾写过一篇《叶嘉传》,说叶嘉“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后入朝,得到汉武帝垂青,谓之“清白之士”。虽然遭遇臣僚嫉恨,仕途不是一帆风顺,但好歹最后武帝思之,恩遇如故。闽中叶氏,都是叶嘉后裔——“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各位看官不要太惊讶,这个叶嘉,其实是武夷茶!诗人取“叶子嘉美”之意,以拟人的手法写了武夷茶的源流。而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出土的大量茶具,也证实了闽越国先民已经普结茶缘。按照苏轼的说法,原来早在汉朝,武夷茶已经“高人一等”了。

这一“贵族”范儿,就这么一直延续了下来。

唐代,已经有确切的文字记载了,这一时期,茶多制作成团状。

发展到宋朝,团茶工艺已经炉火纯青。到如今,但凡是个岩茶茶友,都知道当年的“龙团凤饼”。龙团凤饼的制作工艺细致而讲究:鲜茶要再三洗涤,蒸得恰到好处,然后榨去水和茶膏,用瓦盆、木杵加2~16次净水碾磨,研到水干茶熟,才能造茶压花。最后还要火焙,厚的茶团甚至要焙15次之多!为了使茶饼表面色泽荧光,还要过汤。

到了元代更不得了,朝廷索性在武夷山建了御茶园,制茶充贡。根据《御茶园记》的说法,最初只有80户采茶,仅能贡20斤茶。慢慢地,发展到250余家茶户,“制为龙团五千”。看来御茶园对武夷山茶业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到元代末期,散茶诞生了,延续至今。

由明入清,武夷茶的工艺经过了炒青绿茶、松萝茶(精细炒青绿茶)等阶段,山人贸茶为利,发展快速而茶山分散,逐渐改变工艺,岩茶渐生。康熙年间,武夷岩茶手工制作工艺成形,最终发展成为完善、复杂、技能高超的乌龙茶制茶工艺。

岩茶,不仅是指茶树长在山岩之间,更是指一种独特的制茶工艺,梁章讵称赞它说:“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到武夷山找老茶师聊天,他们未必能把茶道说得玄妙飘渺,也说不清武夷茶煊赫的“家世背景”,但只消让他给你泡一杯茶,一切就不言自明。“话头皆俗语,杯底见莲花”,闻香品韵,你就能知道这茶中贵族,不是几代就可以炼成的。 

贵族之茶,价值回归

武夷茶,不仅是茶之贵族,也是贵族之茶。

武夷山的茶师周凌勇,小时候常他爷爷周云福说,清朝末年,当时天心岩,码头岩,慧苑坑等地产的水仙,一斤要卖到30块大洋。时人说:“喝你武夷山一斤茶,要我半个家产!”大家连包茶的纸都舍不得扔掉,用来泡着喝,解放前100斤谷子要3块钱,而一斤武夷岩茶的毛茶,就要4块8——这都是在清末民国、武夷岩茶已经式微乃至一蹶不振的时期。

有茶友颇喜爱寿山石,在说到岩茶的时候,他们认为岩茶也走在价值回归的通道上。

从历史上来看,岩茶和寿山石,确实有些相似之处。比如,都曾是王侯座上宾,赏玩品评的人,非富即贵;比如,都曾在战火和社会的变革中没落、出现历史的断层,不被国人所识;比如,都在市场经济的兴盛中恢复了活力,进入价格不断上涨的阶段。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茶作为消费品,与作为艺术收藏品的寿山石,不具可比性。另外“价值回归”一说,也并不恰当。

据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陈郁榕介绍,在计划经济时代,武夷岩茶多走外销,绝大部分是广东省潮汕一带和旅居海外的华人饮用,有“侨销茶”之称。这或许解释了它不被国人所认识的原因了。近几年的岩茶行情都在逐年稳步上升,并且会保持这个趋势,因为其市场平均价格还没有达到它应有的价值。但岩茶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象其他茶类一样暴涨暴跌,它的市场变化周期,武夷岩茶的价值,其实一直都没有被低估:“在八十年代的出口茶类中,岩茶的价格就比其他茶类要高。陈郁榕老师也证实了这个事实。 

技术的推广和工艺的改进,大家如今才能喝到这么好岩茶。

品出岩骨花香味

对于茶,大家都有各自的偏好。龙井、铁观音、正山小种、普洱茶,皆有其忠实拥趸,非铁观音不喝的,大有人在。自然也有不少茶友和著名学人南怀瑾有着相同的感慨,他们从绿茶喝到铁观音,再到岩茶,就在这里“驻足不前”了。

茶友古樵说,岩茶是很多茶鬼的归宿。

岩茶有如此魅力,就在于四个字:岩骨花香,或曰“岩韵”。

岩茶未经窨花,其香却如花香,似果香,幽远典雅。你感觉到它细细的,却如细水长流,似无还有,挂在杯盖上、杯底上。不仅盖香,而且香溶于水,回味无穷。

而“岩骨”,却是我无法道明的了。茶友说,那是一种如鲠在喉的余味,使茶入喉之后,还有咀嚼的余地。根据对“岩骨”的辨别,他们能穿过工艺的屏障,喝出这泡茶所生长的山头,是正岩还是半岩、洲茶——听起来玄妙的“岩骨”,是言之有物的。

岩骨花香,自然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分不开。武夷山山高林密,常年云雾缭绕,茶树多散布在谷壑、岩凹、坑涧之中,不同的地方小气候不同,所以茶的品性也各异。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着生黄土”,武夷岩茶恰好生长在由火山砾石和页岩经风化冲蚀而形成的烂石砾壤之中。正是得此山川精华,才长出这珍木灵芽,味甘泽而气馥郁。

“武夷茶口感特别好,先有一点苦味,片刻就满口生津,两颊留甘,几小杯入口便能品出岩骨茶香味。” 

多少磨练方成茶

武夷岩茶生长的环境,决定了它是极寒之物。然而《本草纲目补遗》书云:“诸茶皆性寒,胃弱食之多停饮,惟武夷茶性温不伤胃”——这就是工艺的作用了。武夷岩茶的工艺精细而复杂,在乌龙茶中,都是十分独特的。

现在岩茶仍然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基本工序包括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火焙,其中以做青和火焙最为关键、独特,也最见师傅的功底。

做青是通过多次反复摇青和凉青来完成,在动静之中,茶叶内含物在不断转化、聚合和缩合,并重新分布,并形成了花香、果香。根据茶树品种、季节、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做青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通过制茶师傅多年的经验来判断了。

岩茶有“十焙胜黄金”之说,强调了其炭焙工艺的特殊性。通过多次烘焙,茶的内含物不断转化成有益物质,形成岩茶的品质和特色,武夷岩茶的碳焙,将茶的寒气逼出,使茶性温和,不致伤胃。烘焙不仅次数多,时间也长。烘焙时间都在30个小时以上,因为“岩茶既要吃到火、有香气,又要具观赏性,所以需要文火慢炖,如煲汤一般”。功夫到位了,即使烘焙四、五十小时之后,叶底仍是活的。

所以,每年虽然从4月份就开始做茶,但要等到7、8月份,你才能喝到当年的新茶。

武夷山的茶文化何其深厚,自古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不朽的诗词,我们都无须去深究即可信手拈来。论说文化,我们不仅要看历史遗韵,更要看当代继承。

丹山碧水之间

翻开萧天喜主编的《武夷茶经》,光是茶诗就有67页,215首,其中不乏苏轼、杨万里、乾隆皇帝等人的不吝赞美。当代文人雅士也多有歌颂,例如贾平凹在《武夷尝茶》中说:“一溪牵乱山,万绿沉竹筏;上岸拾云去,岩前煮新茶。”潘主兰则更推崇大红袍:“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鸣谢: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在此表示感谢!

唉!这才是茶会精神。历史竟错过了八百年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

 

为什么?请容我解读。我们还是先从一首茶诗谈起。这首唐朝宫女的诗,被我推为“陕西人必读必用的二十首茶诗”之次篇。这二十首茶诗的组成,无论它切及陕茶的那个角度,都有一点共通,就是能古为今用,和当代茶人精神相呼应。

 

 

【惜花吟】

唐 鲍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

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

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欢,

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

红炉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

独把芳枝归洞房。

            

 

这首诗不难懂,描写普通宫女的生活,叹青春易老韶光不在。宫女鲍君徽是唐代宫廷茶文化的创造者和见证人。她在唐德宗时期应召入宫,和群臣唱和。入宫不久,既以奉养老母为由,上疏乞归。皇帝竟然也就批准了

 

 

01

 

 

鲍君徽的《惜花吟》,有人说是闺怨诗,却也形象的描述了唐代后宫煮茶的生活。从《宫乐图》来看,唐朝后宫,饮茶是一种背景或者气氛。除茶这个元素外,还有茶点,还有音乐演奏,可能还有联诗行令八卦消息,这更像是一次文化沙龙。诗中“红炉煮茗松花香”记录了后宫喝茶的悠然状态。红炉煮茗,说的是饮茶使用煎茶的方式。“松花”是对茶沫的描述。

 

 

唐代饮茶法主要为煮茶法、庵茶法、煎茶法三种方法。陆羽《茶经》“六之饮”:“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可见庵茶法在唐朝已经很有群众基础,可视做现代泡茶法的雏形。煮茶法指将整叶茶放入汤中煮成羹而饮用的方法,所谓“茗粥”。陆羽《茶经》“六之饮”中说煮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陆羽先生看不上这种原始的饮茶方式,说是“沟渠间弃水”,评价真是尖刻。而煎茶法是陆羽等茶人对庵茶法和煮茶法的改进,即如《茶经》中所述,将饼茶先研末再投汤中煮饮的方法,中唐以后开始盛行。

 

《茶经五之煮》说:“第二沸出水一瓢, 以竹筴环激汤心, 则量末, 当中心而下, 有倾势若奔涛溅沫, 以所出之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凡酌置诸盌,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細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 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

 

这里将二沸投茶后茶汤形成的微细泡沫称作"", 视为茶汤精华所在。这种对茶汤浮沫的形象描写, 随着煎茶法的盛行而反复被诗人咏叹,形成更多的诗化意象。著名的如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有“铫煎黃蕊色,碗转曲尘花”, 刘禹锡《送州李郎中赴任》“松花满碗试新茶”,明确形容刚刚研磨好的茶粉就像松花一样轻嫩!后來更把茶事中煮水的声音叫做“松风”。 如北宋苏轼《汲江煎茶》诗即有“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泄时声”。因此,用松花來形容茶粉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02

 

 

唐代画作《宫乐图》是对这首诗的最佳解读。唐朝宫廷画《宫乐图》是典型的庵茶法,茶末事先置入细瓶或其他容器,然后注入沸水,再分汤饮之。

 

《宫乐图》描绘宫廷仕女坐长案娱乐茗饮的盛况,图中12人,或坐或站于条案四周,团扇轻摇,品茗听乐,意态悠然。长案正中置一很大的茶釜(即茶锅),茶海中有一长炳茶勺,画幅右侧中间一名女子手执长柄茶杓,正在将茶汤分入茶盏里。茶盏为碗状,有圈足,便于把持。她身旁的那名宫女手持茶盏,似乎听乐曲入了神,暂时忘记了饮茶。对面的一名宫女则正在细啜茶汤,侍女在她身后轻轻扶着,似乎害怕她醉茶的样子。另有正在啜茗品尝者,也有弹琴、吹萧者,神态生动。中央四人,则负责吹乐助兴。所持用的乐器,自右而左,分别为筚篥、琵琶、古筝与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还有一人轻敲牙板,为她们打着节拍。从每个人脸上陶醉的表情来推想,席间的乐声理应十分优美,因为连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惊扰到!

 

 

在《宫乐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茶汤是直接放到桌上的,之前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程式并没有体现在画面中,也可能是侍女们在另外的场所完成。《宫乐图》画面中没有出现煮水的环节,即表明煮水的位置和茶席的位置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这在唐宋茶画中是个例外。

 

《萧翼赚兰亭图》,唐阎立本作。

赵佶的《文会图》

 

陆羽的煎茶法,水二沸时投茶粉,侍茶师要及时和沸水互动,所以炉具不可能距离太远。宋代流行的点茶法,煮水的瓶子都比较小以便于及时拎起来注水,同时对水温的控制很高,所以也不会让炉具离人太远。由此看来,《宫乐图》可能是典型的庵茶法,而不是陆羽的煎茶法。

 

更重要的是,摆脱了炉具对人的控制,茶会喝的更悠然。不是吗?

 

真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摆脱原叶茶对人的控制,还得有多少年?

 

后人也把这幅画称为“会茗图”。会茗,就是茶会的意思,逼格就低了一大层。唐代的艺术家已经有了共识,茶是一种生活艺术,不是主流价值观。这种观点在《宫乐图》和《韩熙载夜宴图》中都有明确的流露。真正的茶会不会把“茶”推到第一个位置,甚至名字都不带“茶”字。或者反过来说,凡是把“茶”推到第一的茶会,都有卖茶的嫌疑。

 

 

03

 

 

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与梅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梅妃应声曰:“草木之战,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饮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玄宗很开心。

 

这位聪颖机智的梅妃可能是最早将茶百戏引入唐宫的女茶人,可惜当时画工不在场,没有将斗茶的场景描绘下来,不然,一幅“梅妃斗茶图”足以和“宫乐图”相媲美了。“梅妃弄茶”,是玄宗和梅妃的夫妻蜜戏,肯定不同于后宫的下午茶沙龙,也不同于宫廷茶宴的排场,可能是最早关于中国点茶法的记载。

 

 

宋代点茶其实就是注茶,即用单手执壶,使沸水由上而下,直接注入盛有茶末的茶盏内,使其形成变幻无穷的物象。因此,注水的高低,手势的不同,壶嘴造型的不一,都会使注茶时出现的汤面物象形成不同的结果。

 

 

从唐代后宫梅妃为始衍生出来的茶戏活动,笼罩了随后的宋金元时期,文人雅士为了突出自己的社会阶层,让这种精致的泡茶“自娱”成份更重。直到明朝朱权时期,单置寮室。《考槃余事》中说:“茶寮,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置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上图是明代文征明所绘《品茶图》的局部放大图画的右侧便有一茶寮,一童子正煽火煮水,准备茶事。画中几案上一壶两杯,正是用茶壶泡茶分饮。从这个时期起,中国人的茶生活才摆脱了茶器具对人的束缚和控制,开启了“一瀹一啜”的饮茶新时代。

 

试看唐代卢仝极负盛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形容喝茶时只说一碗如何,两碗如何,一直数到七碗,简直有点为喝茶而喝茶的样子。宋代讲斗茶,讲分茶,也未能从喝、喝、喝的圈子里跳出来。为什么?茶人们太忙了,DIY式的茶生活,让人闲不下来。文人雅士争着当大众审评,不说说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各自的感受如何能行呢?只有在明代的茶寮中,茶才变成一种恬淡的生活艺术。

 

 

想当年陆羽在创立煎茶道的时候,也设计了一套自己的CIS(形象识别系统)。首先视觉上的识别,就是风炉。铁打的炉子流水的茶,这个风炉器以载道,阴阳交感,化合八卦,上题“伊公羹陆氏茶”六字。“治大国如烹小鲜”,陆羽先生肯定很得意,他以煎茶道实现了匡时济世的儒家抱负。其次,他还建立了行为识别,陆羽“煎茶道”最核心的一个手法就是在水“一沸”时舀出一勺,“二沸”置入茶末,再把之前舀出的这一勺水回到鼎里止沸,达到融和育华的目的。这个动作显示了陆羽先生通茶理识茶性,但其有意的仪轨教化作用不可忽略。

 

唐代后宫的“庵茶法”文化沙龙,在经历了“”、“贡”的文化进程之后,螺旋式上升,这一下子就过去了近八百年,到明代才重新回到生活艺术的轨道上。至此,茶事活动开始更注重喝茶人的体验,而不是泡茶人的DIY。在茶事活动中,侍茶和喝茶的角色才逐渐分离开,并趋于平等。

 

 

 

 

这是一本特别的#诗词# 书。诗词是一扇门户,穿过这道门,可以看到茶背后的人,以及人的精神。茶、器、人三者构架了茶文化。最重要的,它古为今用,能给今人以资源,能给今人以力量,能给今人以自信,帮助今人找到精神支柱和发展之魂。

 

这本书#始翠山发现陕茶之美# ,说的是中国茶,茶始于翠山,人类也是,陕茶仅是一个坐标和立场。《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点击左下”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