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宋刘松年斗茶图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六堡斗茶——梦回千年,感受宋代精致茶生活

全球六堡茶品鉴斗茶大会活动于10月中旬在梧州举办。作为2023梧州六堡茶文化节—第二十届梧州宝石节亮点活动之一,本次大会主题为“茗战四方 香传天下”,将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的涉茶团体和六堡茶爱好者共同参与,为弘扬六堡茶文化注入新活力。

目前,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为彰显赛事的公平、权威和广泛性,大会专门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茶叶专家、六堡茶收藏家、社会爱茶人士组成评审团队。《六堡茶斗茶规则》跨国团体标准的成功立项则开创了六堡茶标准制订的新纪录,成为首个有区外、国外的茶业社会团体组织参加的茶业标准,为我市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六堡茶标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2023年全球六堡茶品鉴斗茶大会启动仪式。(陈凡 摄)

那么,“斗茶”来源于哪里?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茶文化呢?

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样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宋 刘松年 《斗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的生活情趣,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在曾经的热播剧《梦华录》中,我们也再次领略到了茶文化的无限魅力,中华珍贵文化遗产也因此再次被更多人所看到。

无独有偶,有一位耳熟能详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也写了篇描述“斗茶”的著作,名为《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其中对“斗茶”活动作了详细的描述。

“斗茶”从实用到艺术的性质转换,是依赖于茶叶在冲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感。如范仲淹《斗茶歌》已经写到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不正是茶的色、香、味的绝妙之处吗?

后来,文人们便专注于这种美的比较和享受,而实用性的目的已退居其次,甚至逐渐消失。

“斗茶”,其实反映的是宋代茶饮的冲点技巧和要求,这在宋人所著的茶书中有许多记载。

如蔡襄《茶录》中所述,几乎都是“斗试品点”的要素——

茶色,“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

茶味,“主于甘滑”,“水泉不甘,能损茶味”。

所用器具及其操作也甚讲究。“茶匙要重,击拂有力”;汤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此外,在宋徽宗《大观茶论》里,茶的点法虽然仍是“斗茶”之法,但是追求的效果和目的却有所不同。宋徽宗留给茶界的遗产有两件最为著名,一是著作《大观茶论》,另一件,就是工笔人物画《文会图》。

《大观茶论》中,其对点茶用水、用器以及茶汤的色、香、味等的鉴赏标准,均能深中肯綮。特别是“点”一节,颇有点像教科书中的图解式,完全是“手把手”的教法,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教学宋代点茶的蓝本,赵佶因而也俨然成了“宋点”的祖师。

宋徽宗爱茶身体力行,曾在延福宫等处大设茶宴,天子亲自操觚,注汤击拂。茶盏中白乳轻浮,如疏星淡月,众臣称妙。这已然是纯粹的玩茶游戏了。宋徽宗传世的画作不少,但反映茶饮的并不多。

▲宋 宋徽宗 《文会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史料参考价值,该画除了表现宋代宫廷茶事之外,也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点茶方式多样性的认知。

融古汇今,“斗茶”在现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依然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如一年一度的六堡茶品鉴斗茶大会正广受期待,煮沸甘甜三江水,共品千年六堡茶。

凭借“红、浓、陈、醇”的独特风格,六堡茶早在清代就名列全国二十四名茶;通过梧州发达的水运,六堡茶出深山、入西江,顺流而至珠江口,而后飘洋过海到达南洋,成为著名的“侨销茶”。汤色红浓透亮的六堡茶,冲泡出来的是醇和厚重的独特口感与品质,是海外同胞、侨胞对家乡思念与情怀的寄托。

▲往届六堡茶斗茶大会现场

来源:中国六堡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故宫藏画里的“围炉煮茶”

继露营盛行之后,今年冬季“围炉煮茶”成为了年轻人纷纷追求的入冬的休闲方式。一群人围着火炉,煮一壶茶,再搭配柿子、橘子、红薯、花生等水果零食,喝着茶,吃着零食聊聊天,既暖身又为清冷的生活环境,增添几分情致和雅趣。

“围炉煮茶”古已有之,苏东坡有“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之句,杜耒诗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在古代书画中,亦有不少围炉煮茶的佳作,如宋代刘松年的《撵茶图》,茶筅、青瓷茶盏、朱漆茶托、玳瑁茶末盒等一样不落,桌前风炉,炉火正炽,上置提梁鍑烧煮沸水;明唐寅《品茶图》,主人坐于案前读书,一僮蹲于屋角,煽火煮泉;丁云鹏《玉川煮茶图》是其晚年创作的工笔精细画作,画中唐代名士卢仝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火上的茶炉,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划得细致入微。

本期梳理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的“围炉煮茶”,以飨读者。

宋 刘松年 撵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刘松年 撵茶图(局部)

宋 刘松年 撵茶图(局部)

刘松年(活动于1174—1224年),浙江钱塘人,南宋孝宗至理宗年间,供职画院。画中呈现的是宋代点茶法。左画面绘二侍者备茶,一人跨坐矮几,手推茶磨撵茶,边上置棕制茶帚与拂末各一,以拂聚茶末。另一人则立于桌边,左持茶盏,右执茶瓶正在点茶。茶桌上置茶筅、青瓷茶盏、朱漆茶托、玳瑁茶末盒等。桌前风炉,炉火正炽,上置提梁鍑烧煮沸水。

宋 赵佶 文会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西元1082-1135年),姓赵名佶,性好书画,秉赋极高。山水花鸟人物莫不笔墨挺秀,雅韵宜人。

宋 赵佶 文会图(局部)

本幅描绘池边大树下,一群文士正据案饮宴。前方有僮仆在一小桌上备茶,其中一人手持长柄匙自茶罐舀取茶末,沿用的是唐末以来盛行的“点茶法”。人物皆神情雅俊,衣褶挺劲生动。竹树具用双钩,笔笔细劲,如钢针鑴铁,必尽全力。通幅笔迹繁细,千丝万缕,而无一懈笔,盖极精妙之能事矣。此画庭台器具描绘得极为华美,有别于五代时文会图简单的背景,北宋的文会图系置于完备的花园场景之中,由此也反映出北宋园林的发达。此图右上虽有徽宗题诗,左中有他的画押,左上另有蔡京题诗,但俱属可疑,应是画院中名手之作。

宋 钱选 画卢仝烹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钱选 画卢仝烹茶图(局部)

钱选(约1235—1307年),字舜举,号玉潭,浙江吴兴人,为宋末元初的著名画家。此画设色明艳,笔画精细。画中茶器,以朱泥宜兴茶壶煮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叶茶泡法。画中三人,一煽火烹茶,炉上置单柄壶,旁置一双层朱泥提梁壶;正面白衣文士为唐代诗人卢仝(约795—835年),身旁摆放三足朱泥茶壶、白瓷茶瓯、朱漆茶托、书画册等,反映出文人相聚,品茗论书的隐逸生活。

宋 刘松年 斗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刘松年 斗茶图(局部)

宋 刘松年 斗茶图(局部)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的生活情趣,宋代斗茶之风极盛。本幅有明代官员、书画家范允临(1558~1641年)行书题跋《斗茶歌》。

明 文徵明 品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徵明 品茶图(局部)

文徵明出身文人世家,一生大多优游山林,追求自然。作品中多为生活写照。一生嗜茶,曾自谓:“吾生不饮酒,亦自得茗醉。”他以茶入诗、入画、入书法,画中所表现的文人品茶,亦颇具代表性。此图绘与友人品啜雨前茶的场景。环境幽雅的草堂中,二人对坐品茗清谈,几上置茶壸、茶碗;堂外一人正过桥行来。茶寮内一僮煽火煮泉,准备茶事,一场小型的文人茶会即将展开。

明 唐寅 品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唐寅 品茶图(局部)

本幅有唐寅行书自题: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候自嘉。吴郡唐寅。

明 唐寅 品茶图(局部)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江苏吴县人,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同被誉为明四大家。此图绘冬日文人读书品茶景象。寒林中草屋三楹,主人坐于案前读书,一僮蹲于屋角,煽火煮泉;侧屋几上置茶壶与茶瓯等,整体呈现文人悠闲的山居生活。《品茶图》为乾隆皇帝陈设于河北盘山静寄山庄“千尺雪”茶舍的壁上之珍,画上书有乾隆每次驻跸的题诗及“静寄山庄”钤印。

明 丁云鹏 玉川煮茶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署“玉川煮茶图。壬子冬日为逊之先生写于虎丘僧寮,丁云鹏”,钤“云鹏”朱文印,“南羽”朱文印。另钤“三天子都外臣”白文印,“沈树镛印”白文印,“韵初审定”朱文印。壬子为万历四十年(1612)。

图中描绘出唐代名士卢仝煮茶的情景,是丁云鹏晚年创作的工笔精细画作。卢仝(约796—835年),济源人,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隐居少室山,自号玉川子,后移居洛阳。诗文俱佳,曾作《月蚀诗》以刺时政,得到韩愈的称赞。性好饮茶,所作《茶歌》中句多奇警。画面上的卢仝身着便服,头戴襆巾,手持羽扇,单腿盘坐于芭蕉前的青石上,背后怪石嶙峋,修竹碧绿,两名仆人在旁侍候。卢仝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火上的茶炉,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划得细致入微。画面花、竹、芭蕉笔笔刻画工整,怪石的阴阳、纹理交代清晰,赋色清淡冷隽,葱翠欲滴,闲和严静的幽雅气氛直扑人面。人物衣纹则用飘洒不群的高古游丝描,或清圆细劲的铁线描,以区别不同质地的衣料,显示出画家别具匠心之处。全图的绘画技巧变化多样而风格基调统一,人物神情生动,树石生机勃勃,笔法如行云流水,超然出众。

明 王问 煮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王问 煮茶图(局部)

王问(1497-1576年)字子裕,江苏无锡人。明代中期文人画家。此卷画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纯以线条作画,左面主人于竹罏前,聚精会神地挟炭烹茶,罏上置提梁茶壶;对面文士展卷挥毫,状至愉悦。席上备有笔、砚、香炉、书卷等。整体呈现文人相聚,论书品茗,弥漫书香、茶香的清雅悠闲生活,这是晚明茶画上常见的题材之一。

清 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为十六开册页之一。画面描绘胤禛(雍亲王)身着汉族文人服饰,手捧书册专心阅读,足下是热气腾腾的火炉。画中引人注目的是左侧的多宝柜,内置文人雅士喜好的古代彝器、珍本书籍和字画手卷,于此可见主人公高雅之情趣;画面右侧的茶具、食盒则暗示了胤禛此时安适松闲的状态。槅门外迎寒绽放的梅花不显示了主人不凡的品位,亦反衬出小暖阁内的温暖舒适。

全图工整精细,色彩明丽,立意十分别致。此幅正契合了《悦心集》卷二罗大经之《山居述事》的意境:“雪满中庭,月满中庭,一炉松火暖腾腾。看罢医书,又看丹经。”从本幅可以看出胤禛对雅士闲居生活之向往和其清丽典雅的审美情趣。(来源:美术报)

来源:茶贵人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跟着《梦华录》,体验宋代精致的茶生活(中)

上期我们对茶的“干玩”进行了普及,今天小编将继续对茶的“湿玩”进行介绍。

“湿玩”重于茶汤色香味的鉴赏,较之于“干玩”似乎更加抽象一些,游艺的技巧也更为新颖,更富情趣。“湿玩”的主要形式是“斗茶”和“分茶”。

本期主要对“斗茶”形式进行简单介绍。

章岷从事斗茶歌

“斗茶”,其艺术性最初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首先是一种茶叶品质的比较方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

它最初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其一个“斗”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比较的激烈程度,所以斗茶”也被称为“茗战”。

宋代贡茶的基地是在福建的建安北苑,“斗茶”在这里也最为盛行。

在最近的热播剧《梦华录》中,我们也再次领略到了茶文化的无限魅力,中华珍贵文化遗产也因此再次被更多人所看到。其中第十六集中赵盼儿(刘亦菲饰)斗茶制作茶百戏的名场面就一个字——“绝”!

有网友留言:“这场面也就天仙姐姐可以hold住了,一整个哈嘶哈嘶了!"

就小编而言,天仙姐姐和剧中精彩的茶文化情节也算是互相成就了,她很好的塑造了自己剧中的角色,同时我们的茶文化也随着该剧热度的持续走高得以很好的宣传。

无独有偶,有一位耳熟能详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也写了篇描述“斗茶”的著作,名为《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其中对“斗茶”活动作了详细的描述——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大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万千,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斗茶图》

此外,南宋刘松年绘有《斗茶图》(或称《卖茶图》)、《茗园赌市图》等,也是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

宋 刘松年 斗茶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图中央有茶贩四人歇担路旁,两两相对,各自夸耀,从神情及歇担位置来分析,似为路遇。茶担是竹质小茶桌架与货架的结合物,挑起为担,放下为桌,十分利于经营。画面中,老树枝干刚劲,细叶初绽,是为早春时节。

“斗茶”从实用到艺术的性质转换,是依赖于茶叶在冲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感。

如范仲淹《斗茶歌》已经写到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不正是茶的色、香、味的绝妙之处吗?

后来,文人们便专注于这种美的比较和享受,而实用性的目的已退居其次,甚至逐渐消失。

“斗茶”,其实反映的是宋代茶饮的冲点技巧和要求,这在宋人所著的茶书中有许多记载。

如蔡襄《茶录》中所述,几乎都是“斗试品点”的要素——

茶色,“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

茶味,“主于甘滑”,“水泉不甘,能损茶味”。

所用器具及其操作也甚讲究。“茶匙要重,击拂有力”;汤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此外,在宋徽宗《大观茶论》里,茶的点法虽然仍是“斗茶”之法,但是追求的效果和目的却有所不同。

此时观赏已居于首位了(特别是其中“点”一节)。也就是说,点茶更注重其艺术的表现力。

《大观茶论》和《文会图》

宋徽宗留给茶界的遗产有两件最为著名,一是著作《大观茶论》,另一件,就是工笔人物画《文会图》。

《大观茶论》中,其对点茶用水、用器以及茶汤的色、香、味等的鉴赏标准,均能深中肯綮。特别是“点”一节,颇有点像教科书中的图解式,完全是“手把手”的教法,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教学宋代点茶的蓝本,赵佶因而也俨然成了“宋点”的祖师。

宋徽宗爱茶身体力行,曾在延福宫等处大设茶宴,天子亲自操觚,注汤击拂。茶盏中白乳轻浮,如疏星淡月,众臣称妙。

这已然是纯粹的玩茶游戏了。

宋徽宗传世的画作不少,但反映茶饮的并不多。

宋 宋徽宗 文会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会图》,今藏台北故官博物院,绢本,设色,纵184.4厘米,宽123.9厘米。欣赏者常常将此画与《大观茶论》互为注脚。此画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文人聚会,优美的庭院里,山石杨柳、朱栏翠竹,交相辉映,文人雅士会集于此,饮酒、品茶,赋诗、畅谈,人物姿态生动有致。

《文会图》在茶界被认为是一幅文人“品茶图”,而在有的专家眼里则是一幅文人“品酒图”。有图在,不妨“看图说话”,客观而论,《文会图》应是一幅君臣“茶酒共饮图”。

赵佶《大观茶论》有专条论及茶器,“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茶筅以箸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末必眇,当如剑瘠之状”;“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勺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

文中所说的这些器具,在《文会图》中能看到的只有“瓶”和“勺”,并未见青黑色的“盏”。在此画中,所有的盏,均是浅色,可能是青瓷或白瓷,明显不是如《大观茶论》所述的建盏。

但有意思的是,托的色彩则有深浅两种。在大桌上已放置入座的盏与托均为浅色,而在操作区域正等待上奉的,却是浅色盏、深色托。估计是用不同色彩的托,来区别两种不同的饮品。

此外,我们似乎也没有看到击打泡沫的标准器“茶筅”。因此,将此画与《大观茶论》的文字相对比,我们有理由说,至少图中所反映的,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为斗茶而作的“点茶”。

根据画面中用勺从小口瓶中舀茶分汤的动作来看,《文会图》似为描述大规模茶会中的简易点茶或烹茶之法,从一个侧面,有意无意间为我们展示了宋代文人茶会中的新场景。

我们说此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史料参考价值,除了表现宋代宫廷茶事之外,在技术层面上也丰富了我们对宋代点茶方式多样性的认知。

来源:中国茶叶学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