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盛世兴茶铁观音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中国茶产业百年现代化进程初探

如果这世界只剩下工具理性,我觉得人没必要活着,因为机器人会比人活得好!——题记

被误读的中国茶产业

许多人认为中国茶叶处于农业时代,需要开展工业革命重构产业链是错的。中国茶叶如同中国一样,是落后与先进并存,农业、工业、后现代并存才是中国茶业的现实。

茶叶产业链很长,涵盖农业、加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与信息产业。一个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产业,一直停留在前工业时代可能吗?中国茶叶的现代化进程始于清末,建国后在工业挂帅的指导思路下,茶叶己经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虽然是粗放的工业化。在计划经济年代,茶叶都是按标准收购、加工与销售。整齐划一的台地茶园,分级加工,以等级论价,就是过去粗放式工业化阶段的产物,规模化、标准化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

到了2003年以后,古老的中国茶业被卷入了资本化的进程,粗放式的工业化被跑步拖进现代食品制造业,无论是手工还是机制茶,只要正规合法生产,都要接受现代食品加工的规范管理,否则很难取得上市准入资格。

茶叶不是属性单一的商品,而是根植中国传统文明,又受近现代文明洗礼,具有典型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特征,或者说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深度结合之复合生态型商品。

与一般的民族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文明国家。与普通商品不同的是,茶叶也是文明商品。我们需要从文明的高度来考量中国及中国茶。现代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阶段,进步观也仅是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观点,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朵小浪花而已。过去,没有现代社会与进步观;未来,流行什么类型的社会与核心价值观,只有天知道。即便在现代社会,也有后现代来对冲与纠偏。所以,我们理解文明国家与文明商品,一定要从其独特的内生发展逻辑及丰富的形态来出发。

在某种程度上,外人看中国茶如同老外看中国:跑到上海,你以为中国是发达国家,跑到贫困地区,你以为中国是缅甸。中国的发展状况很复杂,茶叶也如此。总之一句话,中国茶叶没那么落后,立顿红茶也谈不上多先进……

东亚社会保护小农,一个农民家庭耕种一小块田,比如日本。美国实行大型机械化家庭农场。你能说,美国的家庭农场比日本小农模式先进?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不顾人类文明发展的丰富性,盲目定性先进与落后有点简单粗暴……

所以,我有必要梳理一下中国茶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按照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两套逻辑来进行解读:现代化的逻辑,就是将工业化当成中国茶产业的唯一目标,用落后、赶超与不断进步的逻辑来解读。后现代化则主张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化与丰富性,对单一指向的工业化进行反思,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工具理性进行批判,认为其造成人类社会与人的异化。两套逻辑,能从不同方面呈现中国茶的面貌,其结合起来关照,更能反映中国茶的本质与全貌。

你见到的未必真实,真实的中国茶远比你想象得更精彩!

在工具理性者看来,发展就是比拼肌肉,当然肌肉男胜出。

如果这世界只剩下工具理性,我觉得人没必要活着,因为机器人会比人活得好!

从晚清睁眼看世界,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完成中国茶工业化

晚清,封闭千年的中国茶产业开始睁眼看世界,清政府派人出洋考察近现代茶业,并在国内的茶产区推行茶业新政,从种植到采制与管理导入新法,以及引导官民资本投资茶业,这标志着中国古老的茶产业开始与世界潮流接轨,开启了百年现代化进程。

注意,中国近现代茶产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时候不是狂飙突进的,而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社会里进行缓慢的持续百年的渐进改革运动。

传统社会,以自然经济的农耕与手工业为主,富余产品参与市场交易。在传统封建社会里,茶叶的商品化程度其实很高,也就是茶叶的种植与加工是以商品交易为导向的,商品经济推动着唐宋以来,一直到明清茶业的蓬勃发展。封建社会里,茶业不是落后的产业,而是先进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第一点要搞清楚的。到了明朝后叶,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与世界贸易的诞生,中国茶叶纳入世界贸易体系,之前也是中华主导的东亚贸易圈硬通货商品。

第二点是,中国的茶业现代化进程很早,始于晚清。这是中国茶产业出口在1870年代极盛而衰,面临大英帝国殖民地茶叶的挑战,中国茶业在实业救国的时代命题下,走向了以洋为师的改良道路。

第三点是,中国茶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受制于传统的惯性,具有传统与现代,乃至后现代并存,并具有多元化的特性。不能以简单的线性进化逻辑来评判中国茶产业是先进还是落后。尤其当今社会是现代与后现代并存,现代化主张的“进步”观念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受到批判,后现代弱化进步史观,主张文明的多元化、平等观与共享观,尊重事物的内在发展逻辑,不随意贴进步与落后之标签。由此可见,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别观照下,中国茶产业的面貌与解释全然不同。故,我一向不主张对拥有丰富文明形态的中国茶产业贴落后标签。

接下来说民国。

民国的最大贡献是系统引进现代茶学体系,并将之与中国茶业的实际相结合,诞生了有中国特色的初步现代茶学体系。特色现代理论指导实践,土洋结合,在中国茶产区搞了许多现代示范茶园与茶厂,从而为中国茶产业的真正现代化立了奠基石,当然中国茶产业的基本面还是前工业化的。

中国茶产业真正完成初步工业化是新中国的六七十年代,其标志是良种、现代密植丰产茶园、机器制茶得到大规模推广,这标志中国茶产业告别前工业社会,进入了粗放式大工业生产时期,并按统一的粗放强制标准生产茶叶。与此同时,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茶学体系由民国的开疆辟土,进入了全面深入系统化构建时期,到了20世纪80年代基本完善。

改开四十年的改革红利与资本红利

改开四十多年,中国茶产业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高潮,也就是中国茶产业的现代化进程积淀百年后,在1978年以后,尤其是2003年后获得狂飙突进的发展。阻碍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一是僵化的计划体制,二是消费升级与资本化不够,导致中国茶产业的工业化进程缓慢,以及原始积累严重不够。也就是说,中国茶业一直到2003年都是一个产业基础薄弱的行业。

2003年之前,中国茶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受惠于改革红利,也就是对传统僵化的统购统销体制进行消解,解放了生产关系,从而释放了巨大的生产力。

改革红利主要有:八十年代的茶叶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与国营茶企的厂长承包制搞活了茶叶经济,这是中国改革的第一个阶段,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型。九十年代初期个私经济的蓬勃发展,1996年以后民营茶企的崛起,以及1996年到2006年的国企改制与国退民进运动,这是中国改革的第二个阶段,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除了改革红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期,还有几大红利推动着中国茶产业的升级换代。

一是80年代的出口创汇热。

粗放式加工的中国茶要出口,尤其是出口欧美国家,面临巨大的准入门槛。中国茶必须大幅度提升食品安全等标准,才能满足出口需要。另一方面,中国茶要跟印度、斯里兰卡等产茶国家进行竞争,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茶园种植水平、加工水平与劳动生产率,于是在80年代以云南大渡岗为代表的万亩标准化密植丰产茶园在全国得到推广,引进先进的CTC红碎茶生产线等现代设备,力争茶叶种植、加工与国际接轨。

中国茶讲究品饮,而西方人喝茶讲究方便快捷与健康,西方的消费观念也反馈给中国的贸易商与生产商,推动着食品微生物科研及茶与健康的研究,比如普洱茶的微生物科技攻关以及“降三高”药理实验,小袋包装与袋泡茶也生产出来了,因为老外需要。茶饮料、茶糖、茶食品、茶粉等深加工产品也搞出来了。

中国茶与国外消费观念的对接,极大提升了中国茶的标准化水平、技术与科研水平、种植与加工水平。

不过,80年代的中国很穷,中国茶虽然与西方先进体系深度接轨,但没多少钱来搞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感谢世界银行,比如云南省80年代建的现代茶园基地,许多都是用世行贷款搞的。靠中国的原始积累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

善用外贸市场与外资,是80年代中国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二是名优茶建设热与福建安溪铁观音斗茶大赛极大推动中国茶的种植与加工水平。

前面说过,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茶叶的种植与加工非常粗放。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一是缺钱搞高标准的建设,二是国民消费水平低,品质太好,老百姓消费不起。

出口的茶叶,除了大宗交易,还有小袋包装。尤其是小袋包装要满足老外方便快捷时尚健康之理念。针对出口,中国茶自有一套产业升级体系。而内销的产业升级体系,在八九十年代就靠名优茶建设工程来拉动。大宗茶卖不起价,只能是粗放式种植与加工的产物。而名优茶讲究色香味形,八因子评茶体系评出名茶,让其身价倍增,供不应求。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全国各大产茶区,纷纷推动名优茶建设,在茶园与工厂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得中国茶叶种植与加工的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茶叶品质也大幅度提升。

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安溪铁观音横空出世,工夫茶道与商务茶的概念也出来了。安溪铁观音热,其实是中国消费升级的开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人忙于解决温饱,茶这种风雅的事不受待见。到90年代后期,中国先富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些政商人士在消费铁观音,以商务茶、风雅茶、礼品茶等全新方式在消费,从而引起了中国茶叶消费的大升级。

福建安溪铁观音斗茶大赛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炉的。斗出茶王,然后拍卖出天价,刺激着媒体与富贵人群的神经,逼格戏份做得这么足,喝铁观音成为了中国富贵人群的身份象征。上行下效,铁观音火遍全国。

斗茶大赛,一方面继名优茶之后推动着中国的种茶与制茶水平提升,另一面开了中国茶的宣传炒作之先河。卖茶原来还要讲逼格,于是其他茶类也开窍了,纷纷走向了安溪铁观音的炒作逆袭之路。

三是改开后传统手工制茶的复兴与中国茶产业的后现代运动。

这个留待下文讲。

2003年是中国茶产业至关重要的一年,从这年开始中国茶叶被深度卷入消费升级与资本化进程。

先是在2003到2007年被工商资本所追逐,2008年金融资本开始介入茶行业,让茶行业资本不再匮乏,而且在各路资本推动的上游投资热下,中国茶业由粗放式工业跑步进入现代食品制造业阶段。

2016年以后,茶行业开启了第三轮资本化,这是新零售资本与产业互联网资本牵头,以财团布局的形式在推动。这轮投资热,目前重新定义了C端,即用全新的消费理念卖茶。“现代食品制造+新零售”就是目前的核心逻辑。

2018年,中国茶业的先进生产力部分已经接近或达到中国现代食品制造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工业4.0与产业互联网的前夜,一场影响未来数十年的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之中,投身茶业的新零售与产业互联网资本,并不满足于基于消费前沿的后期包装制作,而是想改造基础供应链,将传统的现代制茶,导入茶叶新制造,并用产业互联网的逻辑重构全产业链。这就是茶行业的未来发展逻辑!

小结一下,2003年一直到未来,中国茶业的深度资本化有三个核心引擎:一是2003到2007的工商资本,二是2008到2015的金融资本,三是2016到未来的新零售、新制造与产业互联网资本。

传统手工制茶的复兴与中国茶产业的后现代运动

上世纪80年代,僵化的统购统销体制被逐渐消解,民间茶叶经济的活力得到空前释放,传统手工制茶也随之复兴。这股复兴力量,到了90年代中期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后现代运动。

在一些“先进”人士的眼里,传统、手工就代表落后。其实不然,现代社会里的传统与手工,并不是前工业化社会的老古董,而是在现代新思维指导下的一场托古改制运动,属于旧瓶装新酒之产物。

我们现代人只是怀旧而已,并不意味着我们愿意生活在过去。传统手工制茶只是怀旧的产物而已,如果原原本本生产过去的老东西,估计没多少人要,我们必须用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对老工艺进行再造,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才能让现代社会的消费者乐意去消费。

以此观之,传统制茶的兴起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一场托古改制的后现代制茶运动及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兴起。

中国茶产业的后现代运动的真正兴起,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算起。我们知道90年代台资纷纷进入中国,与此伴随的是台湾的后现代茶文化也涌进中国,并在2003年之后随着普洱茶在大陆的崛起而成为显学。

台湾的经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发展起来了,到了90年代已经具有非常浓厚的后现代特征,而中国大陆还在向现代化的命题急奔。90年代的台湾领先大陆至少二十年以上,于是以普洱茶的名义,台湾茶界在90年代中期开始向大陆系统性输出后现代茶文化价值观。

台湾人主张的原生态价值,对现代密植丰产茶园提出挑战,开启了古树茶热。台湾人主张的慢生活,而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伴随着人生慢慢变老,非常具有后现代的生活情调,于是过普洱茶的生活方式让人趋之若鹜……

等等不一而足!

普洱茶的后现代运动,接过了铁观音的宣传炒作接力棒,在2003年到2016年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炒作潮,普洱茶也成了被金融与文化深度结构性锁定之商品,而很难向大众消费品延伸。

每个时代都有其意义与局限性。

概念炒作与投资泡沬加速了茶行业的原始积累,掀起了中国茶的三次基建热与大众传播热,让包括普洱茶在内的许多地方名茶其生存土壤不再贫瘠。炒作带来的负面效应只能视为发展中的问题,在下一个发展周期来解决。

许多人指责普洱茶乃至中国茶叶的乱象,其实这不是茶界独有的,而是中国某个历史阶段的普遍现象。我们说,茶叶是文明形态的商品,中国是文明类型国家。盛世兴茶,国运即茶运。在过去十年的泡沫年代,金融与房地产的泡沫肯定要吹进茶行业,用泡沫化的方式来发展。后进国家的赶超,发展到某一阶段往往会出现泡沫化,过去的日本如此,今天的中国也如此,没什么可以目睹怪现状的。还有世界经济也会周期性泡沫化,这是现代社会普遍规律——周期律。

茶叶作为国运商品,承接国家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为多,有什么好奇怪的。泡沫其实是双刃剑,一方面能推动行业的繁荣,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也让中国茶产业,尤其是普洱茶陷入了文化与金融的结构性锁定,在小众圈子里打转,而大众化的品牌难产,大众化的标准认知也缺位,个个是大师、专家,让老百姓一头雾水。

研究经济周期我们会知道,上一个周期的问题可以用下一个周期来解决。中国茶的结构性锁定与大众缺乏认知的问题,也可以在中国经济脱虚向实的时代大背景下来解决。一些带有新理念的外来资本貌似更适合干这个事,而茶界直面消费者做精准营销的小而美品牌,也可以春江水暖鸭先知!

中国茶产业不是没有标准,而是大众认知缺位,需要从认知体系出发重构产业链

在《产业升级与小罐茶的证据链生意》一文中,我写道:

小罐茶谈不上革农业时代中国茶的命,因为中国茶的现状是三位一体的,农业时代的遗老遗少、现代社会的工业与后工业化并存,不需要小罐茶来做工业化之革命启蒙。

从清末开始中国茶一直处于工业化的百年进程,到毛泽东时代建立了粗放式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掀起了名优茶战略、斗茶大赛,以及传统手工制茶的复兴,推动着中国茶的精细化加工与深加工进程,无论机器还是手工制茶水平得到空前提升。

而2003年普洱茶在大陆兴起,标志着中国茶进入了注重原料与先天内质之阶段,外在的色香味形不是决定因素,只是外在的加分项,决定一个茶叶的好坏,要从茶园的生态环境、土壤、茶种、树龄、气候、海拔、种植管护方式等先天要素开始,有了先天优质的原料,还要制作与后期仓储得法,符合精细化生产品控要求,这样在先天与后天的综合要求下才能制得一杯内秀的好茶。用标准的宣传语来概括,就是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品质管控。

2008年以降,消费升级继续推动中国茶的产业升级。城里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于是中国茶进入与现代食品工业接轨之阶段,有实力的茶企纷纷上马高大上的现代高标准厂房与生产线,遵照现代食品工业的规范,按照国标、企标甚至更高的标准严格生产。

由此可见,中国茶并不是没有工业化与标准化,而是面向大众市场的工业化与标准化很难落地。中国茶被各种茶类、文化、工艺、地方消费习惯所切割,大众市场缺乏统一的认知体系,茶企被迫主攻小众细分市场,导致各说各话,让消费者一头雾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茶行业门槛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如果采用行业通用标准会陷入激烈的价格战之中,很难提升产品与品牌的附加值。于是,做差异化的细分标准,就成为了行业的共识,许多茶企通过细分标准建立了逼格,取得了议价权。但其后果是,进一步加剧了概念的混乱,让市场进一步支离破碎。

许多人认为茶行业是非标行业,其实是误读,茶行业有通用标准——国标,但光靠国标很难建立企业的逼格,导致大家都去推细分标准。细分标准多了,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加上一些投机商人用认知门槛很高的细分标准去忽悠割韭菜,从而造成认知混乱与市场乱象。

所以,小罐茶能改变的,不是茶行业没标准的问题,而是标准缺乏大众认知的问题。而就百年工业化进程而言,中国茶已经走过了粗放式工业加工,进入了现代食品加工阶段,小罐茶搞的并不是革农业时代的命,而是中国茶工业制造的升级版——工业4.0,也就是对传统工业革命再革命。小罐茶在中国传统茶工业化进程方面的努力,也许会形成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茶的工业美学等全新风口,一些实力与小罐茶相当,甚至远超其的资本大鳄会进来,从而掀起中国茶的一场翻天覆地的工业4.0及产业互联网革命,传统茶的底层商业逻辑将因此而彻底改变,当然文化的主根还在。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大力培养茶业人才!福建省茶行业大师与大国工匠人才情况盘点来了

2021年4月,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大师”一般是指在某一学术领域或技艺领域有很高学问、很深造诣、冠绝天下、受人尊敬的人。工匠在《辞海》中是指手艺工人,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这类群体很小。因此本文所指工匠是具有一定技术或技艺的工业生产者,包括具有传统技艺的手工业现代工匠,也包括从事现代机器工业生产的生产者。大国工匠即是指其中具有很高技艺水平,起到引领作用的工业生产者,与大师的涵义类似。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茶产业日益兴盛,正所谓盛世兴茶,与此同时,茶行业也不断培育出“技能大师”和“大国工匠”。

吴成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吴成建通过调查了解,对福建省茶行业的“技能大师”和“大国工匠”的总体情况做出了整理,以期为培育好、运用好这方面人才提供帮助。

福建省茶行业大师与大国工匠人才情况

经吴成建收集整理,茶行业的技能大师和大国工匠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茶行业技能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各主要产茶地评选的特级制茶工艺师、传统工艺传承大师等;茶叶行业协会评选的制茶大师;制茶高级工程师。

具体如下:

茶行业技能大师

福建省技能大师

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有印发《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激励优秀人才,实施了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由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每两年遴选100名文化名家、技能大师等福建省优秀人才。目前茶行业有2014年第一批傅天龙、林阳顺,2016年第二批苏鹏鸣、刘国英,2018年第三批刘安兴、林有希、周爱民,三批共7人入选。

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为了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落实《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社部)在2013年颁布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同时人社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万名高技能人才。

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就被人们称呼为“大师”,这是各类型大师中直接具有“大师”称谓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由人社部门组织评选,分为国家级、省级、设区市级和县市区级四个级别,其中县市区级并非常设,有的有评选,有的没有评选。

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主体。福建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自《关于推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通知》(闽人社文〔2011〕243号)开始,迄今为止共评选了7批(2011、2012、2013、2018、2019、2020、2021),具体名单见表1。

2013年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简称省人社厅)根据人社部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结合福建省推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具体实施情况,制定了《福建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其可由企业或行业协会设立并申报,个人命名的名称为“姓名+职业(工种)+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命名的名称为“企业名+技能大师工作室”。此项工作进行了3年后,期间暂停了4年,而后在2018年又继续了4年。从统计数据发现,后4批不再有企业命名的工作室,全部为个人命名,并且名称上也做了调整,为“姓名+技能大师工作室”。茶行业主要有评茶员、茶叶加工工和茶艺师3个职业技能。迄今,福建省茶行业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55个,其中个人命名的46个,企业命名的9个。

福建省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较少,每年仅5~7个,其要求高难度大,且其中属于茶行业的较少。目前福建省仅有林阳顺技能大师工作室(2017/泉州)、林振传技能大师工作室(2019/宁德)。

设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评选工作多数在2016年开始,评选的批次也不多。如宁德市的首批1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中,有蔡良绥评茶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等5个,2018年第二批1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中有刘景灿技能大师工作室等4家。其它茶叶主产地如泉州、南平、福州等地都有一部分茶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其数量未进行统计,应略多于省级。

县市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并非普遍开展,因此也有部分县市区级茶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具体数量未进行统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及茶叶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成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之一。茶叶项目主要归属于六大类别中的第三类: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名录项目由文化和旅游(简称文旅)部门开展评选,与技能大师工作室一样,也是自上而下分为国家级、省级、设区市级和县市区级四个级别。

福建省是产茶大省,历史悠久,因此非遗茶叶项目不少。统计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六批《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含国家级)》以及扩展项目名录名单Ⅷ传统技艺类中,迄今为止共有23个省级茶叶项目。具体名单见表1。

国家级非遗项目迄今共评选了五批,共有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6个项目。

各地还有一些设区市级和县市区级非遗项目,这些项目难以统计,所以未对其进行收集。

非遗茶叶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茶叶项目有相应的代表性传承人,民间一般称之为“大师”,也是工匠人才,这是茶行业相关人才中人数最多的一类,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就知名度而言,依据各项目知名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国家级非遗茶叶项目的非遗传承人有国家级、省级、设区市级和县市区级四个级别,而省级非遗茶叶项目的非遗传承人则只有省市县三个级,设区市和县市区项目以此类推。

福建省非遗项目的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五个批次917人,其中已故的54人。非遗茶叶项目的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51人(见表2),占总数的5.56%,其中已故的1人。从男女性别来看,绝大部分为男性,占92.16%,女性仅有4位;从地区来看,南平(17人)最多,其次为泉州(15人)、福州、宁德(图1-A);从级别来看,国家级仅6人,占11.76%;全国茶叶类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也仅25人,福建省占24%;从茶类看,乌龙茶有24人,占了半壁江山,其次分别为白茶、花茶、红茶(图1-B)。

国家级和省级非遗茶叶项目还有数量更多的设区市级和县市区级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未能全部统计。如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项目有18名非遗传承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5人,设区市级有4人,县市区级有7人;如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项目有17名非遗传承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6人,设区市级有6人,县市区级有4人。

从上述大家可以了解到,非遗传承人的级别,既有所在项目的级别,也有代表性传承人的级别,所以准确的称谓应两者都体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类的表述,如果本人不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只是所在项目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如此不好说其违法,但是可能存在有意误导的意图。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既是肯定也是鞭策,大师群体更应该谨言慎行、服务大众、回报社会,多举办公益培训、公益推广活动,不能有意误导公众以赚取名利。

特级制茶工艺师、传统工艺传承大师等

由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级别、名额、传承等限制,各设区市出于发展地方特色技艺实用人才的考量,某些地区进行了工匠人才评选,如南平的特级制茶工艺师、福州的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的评选。这些荣誉称号考核内容接近于非遗茶叶项目内容,可算是非遗传承人的一个补充。

南平市特级制茶工艺师

2011年南平市发布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公务员局关于开展地方传统工艺和特色产品制作技能实用人才荣誉称号评审工作方案的通知》(南政办〔2011〕122号文)的文件,开启了特级制茶工艺师的评选。其由南平市人社局、农业农村局联合组织,迄今共评选了三批,共29人。

通过特级制茶工艺师的评选,南平市培育、成长了不少省级非遗传承人,也壮大了非遗传承人的后备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建瓯等地根据此文件,开展了制茶工艺师的评选,作为特级制茶工艺师的后备力量,形成梯度式茶叶工艺技艺人才培养体系,也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机制。

福州市传统工艺传承大师

2010年起福州市举办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人、传承大师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至2020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累计授予28人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传承大师荣誉称号,并推荐其中13人分别入选国家级、福建省和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还评选了25名协会的工艺传承人,作为后备力量。其一般由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牵头,联合福州市园艺学会、福州市农学会共同主办,福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给予指导。

泉州市安溪县安溪铁观音大师

2017年起,安溪县人民政府和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联合举办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并以重奖制茶大师来激发业界钻研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氛围,传承传统工艺,弘扬工匠精神,助推茶产业二次腾飞。该项赛事迄今已举办4届,共赛出李金登等8名安溪铁观音大师,同时还赛出32名安溪铁观音名匠。该比赛更为注重生产加工技术,而不仅仅是传统技艺,而且往往历时数个月乃至半年。不仅有评选,而且有理论考试和实践比拼。为此既要有平时知识技能积累,还要临场发挥得当。

茶行业协会制茶大师

国茶工匠“制茶大师”调查推选工作是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举办,面向全国茶行业一线制茶工作者开展,旨在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茶叶加工制作技艺,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向行业和全社会推荐一批公信力强、制茶技术过硬、行业贡献卓著的专业制茶人员。

于2017年启动至今,已评选了6批,福建省共有54人入选。从茶类分布来看,共有乌龙茶、白茶、红茶和花茶四类,其中乌龙茶最多,共有29名,占了近一半,白茶其次,有13名,红茶和花茶各有6名;从地区分布来看,宁德和泉州占据第一和第二,南平第三,福州第四,见图2-B。此名单与非遗传承人名单有较高重合度。

制茶高级工程师

制茶高级工程师是副高级别职称,与上述四类荣誉称号的性质不同,但因为评审程序严格,更为侧重于学术业绩,其含金量丝毫不亚于其它四类,从学术地位来看,乃至超过其它四类。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福建省农业厅印发了《福建省制茶高级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文件,开启了福建省制茶高级工程师的评审。于2013年和2020年、2021年评审了三届,共116人。设区市还有对应的制茶工程师评审,形成梯队人才队伍。

在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还有不少园艺专业茶学方向(园艺为一级学科,茶学为二级学科)的高级农艺师、正高级(教授级)农艺师、推广研究员、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也是从事茶叶相关科研或科技推广工作的,其评审要求相比制茶系列高级工程师更为严格,是福建省茶行业科技人才的核心力量。

以上五类是福建省茶行业中经过某层次官方和国家行业协会认可的“大师”或“大国工匠”,这也是福建省茶行业相关农业农村部门、人社部门和文旅部门在培育福建省“大师”或“大国工匠”的相关实践。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民间还是存在不少德艺双馨、声望卓著的技术、技能人才,尽管未获得这些荣誉或职称,但一样为茶行业做出了显著贡献,值得受人们敬重。

基于福建这些丰富的茶产业人才资源,在对人才的培育上我们又能得出哪些促进人才培养的发展建议?接下来,“说茶”还将继续携手吴成建,带来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敬请期待后续推文。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知识 | 茶行业,真的是暴利吗

盛世兴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健康。中国茶业也随之迎来了一波发展高峰期。

 

盛世兴茶,当繁华落尽

茶乡很多人靠茶叶开了眼界,跳出“农”门,发了家,致了富。于是,很多人都认为茶业是个“暴利”行业,行内行外的人开始蜂拥而至,各路游资也没有忘记资本逐利的本性,接踵而至。于是有了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炒作,茶叶价格水涨船高。

无形中,卖茶叶被人们贴上了“暴利”行业的标签。但是市场这双无形的手,自有其运行规律,当供远远大于求的时候,行业的调整期也就随之来临。炒作毕竟是少数人的作为,炒作只是一时的波涛,炒作终将回归平常。茶叶属于人们日常健康饮品的客观现实,决定了茶叶本身并不会因为炒家的炒作而价格普遍虚高。

当繁华落尽,不幸的是,最受伤的却是一辈子依靠茶叶赖以生存的人们。如今在全国很多茶业市场里,一家家茶叶店关门转让或倒闭,不在少数;在全国很多茶业主产区里,一些茶农转而外出打工赚钱,也不在少数;迄今为止,在沪深主板上市的茶叶企业是零。

行业外人士可以随时抽身而去,各路游资也可以说走就走,但是对于一辈子深植于茶叶本业的人们来说,这无异于是场”灾难“。市场的供需平衡被破坏,市场的秩序被捣乱,市场的品牌效应被削弱。

茶之再分析

其实,生产一斤高品质净茶从茶园管理,到茶青采摘再到毛茶生产,净茶包装运输,到茶叶仓储保管,最终交到消费者手中,经过多道工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现在市场中茶叶销售很不规范,看人定价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是,在200-500这个区间内找到适口的茶,并不困难。再者,物品的稀缺性以及市场的需求度,决定了价格。

一泡茶从山上采下来到喝茶人的嘴里中间会有多少程序和过程呢?我们以普通茶园的茶品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来了解下:

一、茶树种植

从茶树种植开始说起,荒山要经过开垦,机器或人工开挖成一席一席的条状,经过半年左右的沉积才可以种茶,雨水不多时经常成活率只有60%左右,就要常常补苗了,每支茶苗因品种不同,通常是1-2元/枝。

二、茶山管理

从茶山管理方面,茶农为了管理好茶山,让茶叶长得好,每年必须除草一次,翻土一次,下肥一次,打虫两次,修剪两次,按现在的人工150元/人天算下来这方面的成本就很好了。

三、生产加工

生产加工方面来说,一泡茶从采摘青叶开始,要经过毛茶初制,精挑细选,后期发酵,传统烘焙,成品包装等工序,时间最少是三个月才可以面市。这里不仅有人工成本,时间成本,最关键的是技术成本,诸如很多茶叶的炒制、拼配、评审等,不单是要发挥技术人员的智慧功劳,还得考虑投入机器的量产效益。

四、销售流通与仓储

再说销售流通仓储方面,不论你是批发还是零售,总是要个店面的,守店就要人员和时间,就有人来喝茶试茶,消耗就有了。茶叶的仓储也很要不少投入,像绿茶、铁观音要保鲜,大型的冰柜是要添置的,那电费就少不了,即使是黑茶,那仓储环境也得注意防潮、防湿,存量多的话,房租成本也得不少。

总结

其实还有很多方面的成本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隔行如隔山,一行不知另一行的难,尤其是做一个品牌茶企,各种资金、人力、精力的投入很大,不知得多少年才能收回。当下竞争激烈、价格透明、日益规范的茶行业,谁敢说做茶能有暴利呢?

茶贱伤农,最后也将反映到消费链的末端,受害的不仅是茶农,还有消费者。对于关系民生的健康饮品,只有保持合理的定价,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稳健发展,让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受益,实现真正的共赢。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