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晒青柑普和烘青柑普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46 秒)

一品青柑·梅江生晒

新会柑有天马、茶坑、梅江、东甲四大核心产区,其中梅江是新会茶枝柑的著名茶区,种植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有“柑之乡”的称誉。


  历时一年,吉普号黄金优配的2018年一品青柑重磅现世。要做到黄金优配,柑和茶都十分重要。

  正如品名所描述的那样,精选核心梅江茶枝柑,只有1%的新会柑才能入选一品,搭配6年陈化的易武宫廷熟普,宫廷即是茶芽,只有3%的熟普才能入选一品。

  一品的工艺,沿用梅江当地流传至今的(半)生晒之法,先晒后烘,将生晒和低温烘焙相结合,生晒有利于柑果的转化,低温烘焙有利于保有柑果皮的活性。既保证了小青柑的卫生,又吸收了阳光的精华,保证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小青柑的香气和口感。

  吉普号的一品青柑惯常采用手提袋+铁罐的包装,罐体颜色的不同代表着不同的青柑产地。绿色罐装选用的是天马茶枝柑,而这款紫色罐装则选用的是梅江茶枝柑。罐装内采用单颗独立包装,完美锁住了柑和茶的香味。一罐内大概有23粒,一粒10克左右。一袋一粒,精致包装;一天一粒,持久耐泡。

  如此精致优雅的小青柑又有着什么样的口感呢?一尝便知。

  洗茶2遍出汤,汤色红浓明亮,果香馥郁,柑皮香浓郁。公道杯底热闻陈皮香和柑皮香浓郁,冷闻有淡淡的熟茶香气。入口爽滑,柑香绵长。

  再次出汤,半生晒的小青柑出味较慢,后几泡时熟茶味道开始出来,茶汤口感甜润爽滑,香味清醇内敛,像是温暖轻柔的阳光的味道。

  第7次冲泡之后,熟茶味道稍稍变淡,青柑味变重,开始有微微的甜,口腔内有酸甜的口感。茶汤颜色变化不大,依旧红浓明亮,类似红色玻璃的颜色。

  数次冲泡之后,柑果皮微微膨胀,比之前更加鲜活了些,但是依然很好的保护着柑果皮内的熟茶。

  都说小青柑耐泡真是不假,一颗小青柑,在数次冲泡之后依然甜润,爽滑,续航能力超强。

  小青柑,将历经岁月沧桑的普洱茶藏进青涩的柑中,如此它便有了柑果的清爽,普洱茶的陈香,还有那么一丝丝的酸甜,它以它独特的口感和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产品信息


品名:一品青柑


品牌:吉普号


工艺:柑普茶


年份:2018年


规格:230克/罐(约23颗/罐,10克/颗)


品牌介绍

  吉普号的故事起源于世界茶源产地---中国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深山密林。


  我们秉持年轻人的极致玩家精神,深度根植茶山,死磕古老行业,独创熟茶发酵“元”工艺。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将理性的制茶态度与玩家的探索之心结合,打造普洱茶发烧友心中的卓越茶品。


作  者丨木 子

摄  影丨西 卡

小青柑——浓淡总相宜



柑皮和普洱的奇妙结合,

普洱甘醇,

柑皮清新,

于是乎——

浓淡总相宜。





“青柑仔”

      小青柑是选用尚未成熟的柑橘和熟普一起制作而成的一种普洱茶。小青柑的柑,一般采摘于立秋至秋分期间(八月初至九月末)。这时的果皮尚未成熟,外皮还是青的,油室点微凹且密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




小青柑的家人——柑普一家

柑普一家的大合照(**)


在进一步了解小青柑之前,我们先来和它的家人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柑到普家族做客!我是今天的主角小青柑,大家叫我柑仔就好啦~等下我的家人会给大家做自我介绍哦~

小青柑

胎柑

我是在上幼儿园的柑宝(*´﹃`*)

青柑

初中生柑柑是也!( • ̀ω•́ )

二红柑

高三党话不敢多说,时间最宝贵!啊对了,我是二柑!

Σ(゚∀゚ノ)ノ

大红柑

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是柑普家的老大——大柑。( ͡° ͜ʖ ͡°)

大家一定猜到了吧,柑仔我是小学生噢~( ॑꒳ ॑ )

小青柑


接下来是正经的介绍!


胎柑

       胎柑,指的是新会柑树首次生理落果期前摘取的胎果,取材新会主产区四月份的柑果制成,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内里尚未形成果肉,以1.5厘米内直径为最佳个头,否则果味偏酸。


青柑

       青柑一般默认为采摘于农历立秋至寒露期间(即10月左右)所加工的皮,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泡水时更耐泡,味辛气香,给人以清新之感。


二红柑

       二红柑指采摘于农历寒露到小雪期间(即11月左右)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故表皮褐黄色至棕黄褐,皮质稍厚带硬,油室凹孔较大,味辛苦中稍带微甜。


大红柑

       大红柑指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冲泡后滋味温和甘甜,暖入心脾。




小青柑的制作工序

青柑

结合普洱


01



小青柑是从八月初开始做的,果子一天比一天大,时间拖的久,小青柑就成二红柑了(果皮有红有绿),所以做小青柑是在和时间赛跑。

备果


洗果




采来的青柑先通过过洗果机洗干净。



挖果是一道很废人工的工序,一个人一天挖40斤,机器一小时可以挖100斤,但挖果净度其实很接近。

只不过挖果机发明不久,还不是很成熟,偶尔会出小毛病,要师傅来调试。

挖果


挖果这件事上,青柑不比红柑。红柑的果肉已经松开,可以整个取出,青柑还在生长初期,果肉与果皮紧紧相连,挖果非常费劲。如果挖不干净,成品柑普就会带有柑的苦味。


杀青


青柑用蒸气蒸热,失去大部分活性,看起来变蔫了。不杀青味道太青烈,不如杀过青的,但更利于后期存放陈化,这种茶(不杀青)就得存起来慢慢喝,年份越久越好。



02


填装

填装机器也发明出来了,但是尚不成熟,效率没有明显提升,且填装不够紧实,成品中的茶叶容易脱落。现在大多数还是人工填装,大多是来自当地的阿姨。目前填装量最大的茶是普洱熟茶,也有红茶、白茶等。


填装以后就可以放入烘房。有生晒、有半生晒、电热烘等做法。

干燥


填装→干燥


03


生果

左边是一个8月底偏大的鲜果重量。

成果

右图是做成柑普以后的重量。干的果皮重量所剩不多。

图文来自@ xhcp1688(内容有删改,侵删)




品——小青柑

准备一颗小青柑

    打开它的包装纸,柑橘的清香瞬间弥漫而出。如果是青柑储存量大的地方,柑香会一直在空中,飘飘荡荡,沁人心脾。



冲泡与品尝

    备具洁杯,把准备好的小青柑放入盖碗中。并用一百摄氏度的开水进行“洗茶”的步骤。正式冲泡时,用不同的方式冲泡,将会带来大不相同的味觉体验。

    将滚烫的水沿着小青柑的表皮进行注入,一百摄氏度的水将从青柑的表皮,带着柑的清新,渗透到普洱中,随着水位的升高,最开始进入到小青柑内部的普洱茶水,不急不缓的从小青柑底部的小口中散出来,浓色自底而上,曲娆的升腾着,整碗茶的颜色逐渐变浓,这回是柑和普结合的味道了。

    如若是,水从小青柑的盖口注入。那么普洱之味会从底部慢慢涌上来,缓缓的包围住小青柑的表皮,高温使柑的清新释放在普洱的醇厚中。同样的,汤色渐浓,普洱的味道先出,之后再幽幽的飘出一抹清新的柑味。

     前者品起来,舌尖先是清新的柑味,到舌根时则有普洱之香醇,一口茶下腹后,却是清清淡淡柑“凉”之感的徘徊在口中。

     后者则不同,入口先是浓厚的普洱,在舌根处感到一息柑香,在清凉过后则是普洱之“醇”,温温淡淡,稳稳当当。

      一茶两泡,味各不同。清新醇厚,各凭心意。


<>




     如果对茶感兴趣,可以加入茶艺社,和我们一起——学茶品茶,侃天聊地。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报名表。

有什么不懂,快扫码进入招新咨询群,师兄师姐在这里为你解答。

为什么小青柑的口感滋味千差万别?

  小青柑,茶界网红,茶百科被友们常问到的就是为什么随着品鉴对比的小青柑越多,发现口感滋味、香气差异越大,是什么原因呢?


产区环境差异


  核心产区与非核心产区(土壤与水质的差别)。


  核心产区


  以熊子塔为中心,凡能眺望到茶坑凤山熊子塔(又称凌云塔,位于茶坑村),都产出质量上乘的新会柑皮。

  

  新会柑有五个核心产区:茶坑,天马,东甲,西甲,梅江。以上五地的附近一带,处咸水和淡水交界,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有机质丰富,灌溉用水是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质,加上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使核心产区的新会柑的品质是其它产区无可比拟。


  非核心产区


  由于土壤和水质成分上的差异,影响了小青柑的生长及口感,使柑皮质量与核心产区有一定的差距。


  核心产区小青柑香气、滋味都较非核心产区更加纯正、厚实、持久。



柑柑品种有别


  新会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用来药用的陈皮或是入茶作为陈皮普洱的来源之一都是茶枝柑。根系发达,其种苗繁殖,一般常用两种方法。


  圈枝柑,就是选母树上生长旺盛、挂果率高的枝条进行圈枝移植,方法是环树枝一圈切皮,包上泥巴禾草等促根介质,让切过表皮的地方生根,当根须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再修枝,连根移植到地上,这种方式移植生长的树结出来的果就是圈枝柑。在母树上“圈枝”,也称作“原枝”。被视为是最正宗的新会柑,其果实偏小,果皮较薄,果味很好,制成陈皮质量最好,但抗病虫害能力较差,产量不高。


  驳枝柑,即嫁接柑,是以和茶枝柑亲和性较好的其他植物枝条进行嫁接,既能遗传母本的优良性特点,又能保持部分本体的优良性状,可谓双剑合璧。新会驳枝柑一般用当地的红柠檬作为砧木,茶枝柑母本作为穗接,结合在一起砧木发芽后即可移植在地,另行管理。其果子大,产量高,抗病力强,但质量稍稍逊于圈枝柑。目前,大批量的种植,基本上采用都是“驳枝”技术,毕竟产量大,抗病力强。


  现在市面上的小青柑多为驳枝柑,圈枝小青柑的口感更香甜、醇正,耐泡程度更高。


  五个细节,判断圈枝与驳枝:

同等条件下,比较扁身,小的为圈枝,反之为驳枝。

柑皮较厚,头部相较更凸出的为驳枝,柑皮薄,头部凸出相较少的是圈枝。

柑皮油室饱满,整体较为光滑的为圈枝,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的为驳枝。

气味上圈枝比驳枝柑香味更重,更为醇正,驳枝有夹杂柠檬味的刺激性气味。

入口驳枝柑皮涩苦味重,夹杂柠檬味,圈枝柑皮香甜居多。


  圈枝柑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弱,管理难度较大;再加上产量比较低,从经济效益考虑,果农更倾向于种植驳枝柑。


  因为驳枝柑产量比较高,抗病虫害能力也比较高,管理成本较低,这也是驳枝柑成为市场主流的主要原因,适合规模化生产。


  圈枝柑的果体比较小,皮薄,但香气很高。因为血统纯正,柑油及黄酮类物质含量比较高,在口感及药用价值上普遍高于驳枝柑。


  然而这些都是比较细微的差异,驳枝柑柑普茶作为市场主流,在柑香表现及药理价值上依然高于其他地区的柑桔类产品。如果说圈枝柑是新会茶枝柑的尊贵品,那么驳枝柑就是新会茶枝柑的名优品,都是正宗地道柑普茶的优质柑皮原料。


  就驳枝柑柑普茶而言,只要原料考究,加工工艺到位,成品依然是大众消费的主力。



树龄大小有别


  树龄越大,根系越发达,吸收土壤营养成分的能力越强,柑皮内含物质越丰富。


  从口感上来说,树龄越大,小青柑的口感越醇甜,柑皮的异味和刺激性趋于平和。


  柑树一般树龄在3-5年居多,7-8年很少,10年以上的更是寥寥。



摘果的时机不同


  7月果,果形较小,柑皮内含物质柑油含量相较多一些,柑香味足够,但是填茶量减少使茶味稍淡,影响柑茶融合度。


  8月果,果形较大,内含物质有机物含量相较多,滋味更加饱满厚实,填茶量适中,柑茶融合度较好。


  雨前、雨后影响柑皮含水量及有机物成分的比例。雨前果有机物含量相对比例大,小青柑口感相对比较香甜,而雨后果含水量增大,致使小青柑苦涩味较重。


  有些产品出现茶味淡、柑皮苦涩味重,大多是因为使用了雨水果。



烘晒的工艺不同


  小青柑选用未成熟的新会柑,其酸涩味较重,厂家有的会进行杀青工艺,暂时抑制酶的活性,降低小青柑的酸涩度。


  杀青有两种不同的工艺:蒸青与烘青,两种杀青方式均可,烘青操作更容易控制,一般批量生产为保证工艺稳定性多选用烘青技术。


  小青柑为了长期保存需要进行脱水步骤,脱水有生晒与直烘两种方式。


  生晒果使得柑油味更厚,有的茶友认为存放后口感相对更好,但是新会七八月份为多雨季节,生晒果基本不能满足量的要求,一般生产厂家多选用直烘技术,再辅以短时间生晒,商家多宣传这样的就是为生晒,不然,真正纯生晒的三年内喝,口感滋味和香气都较难达到满意的融合度。


  晒果时间长短、烘的方式和温度,都会影响口感、茶香型的变化。


  低温烘焙使花香味显著,高温烘焙柑油香重,不同茶友对不同香型喜好不同,大多茶友会认为喜欢低温慢烘的柑果香更清新、更浓郁、更持久些。



茶叶的好坏不同


  小青柑由于个头小,里面通常搭配宫廷级普洱熟茶,这样的搭配从药理上讲可以互补,达到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作用。


  茶叶的选择对口感影响很大,好的茶叶会提高整个小青柑的适口性和耐泡度,柑茶融合入口的滋味也更加纯正自然。


  而熟普,分级、品质更是千差万别。再加年份、不同的陈放地点的熟普,更是变换丰富了。


  如果小青柑入口茶气不足,口感稀薄,苦涩而不回甘,或者有渥堆味土腥味,不耐泡等,极有可能填茶的质量不高或年份不够。



果与茶的大小比例不同


  进入8-9月,小青柑迎来了最佳的采摘制作季。选择的柑果大小与内装填的熟普比例,这是最能明显影响口感、滋味、茶香果香协调的因素。


  一是:7月还太早,较青涩,缺乏甜度。到较晚的10月后果甜度增多,而柑果的浓郁高扬的果香清香低了。


  二是:8-9月份,时过立秋,早晚秋风送爽,果实成长过程中的糖分开始生成增加,当地的果农称为“上糖”。此时段摘取的鲜果,果皮含糖分相应增加,随着柑果中的营养成分以及糖分相对充足,对口感滋味和品质的保障,才是最好的。


  三是:青柑鲜果重在50到60克每只时的摘取,制作生产出来的成品,每个12克左右:干果皮重3克左右,里面装填的熟普茶9克左右。柑皮与茶的搭配比例1:3,通过茶百科对去年制作的小青柑茶友们反应非常好的总结,这个比例是小青柑口感较佳的搭配比例。


  四是:此时柑果大小合适,刚好一次泡一颗粒,不大不小,7月还小,10月后较大,不再适宜做小青柑了。



融合度的差异


  融合较好的小青柑入口不会只有强烈的柑味或是厚重的茶味,柑的清香和茶的醇滑相较平衡,相互促进,形成一种独特的愉悦的口感体验。


  融合度,首先是前面提到的果品种的选择、果树龄大小、采摘时机,第二个是与装填茶的比例,第三是工艺干燥的方式,第四是成品小青柑茶存放的时间长短与环境。这些皆影响小青柑茶的果香茶味的融合度。


  当然,不同茶友有不一样的口感衡量,最欢喜的那一杯便是于你最好的选择。



冲泡方式的不同


  好的茶,有了前面提到的品种、环境、树龄、采制时机、加工工艺、茶果比例等因素的加持,基本就是一款非常好的茶品了。


  至于冲泡方式方法的不同、保存环境的不同、品用不同的器具,这都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肯定不同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茶的香气、滋味口感。


  在下一篇的小青柑专题内容里,茶百科贾留华会为茶友们分享小青柑的完整版冲泡大全,敬请期待吧。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