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如何理解茶文化

找到约711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如何理解 “茶文化”和“宋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如何理解 “茶文化”和“宋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关于《琼蕊风流》一书答读者问

我们所著的《琼蕊风流》一书出版后(杭州出版社,2023年4月版),有读者来问:应如何理解“茶文化”和“宋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作为《琼蕊风流》一书的主笔,在这里说一下我的认识,欢迎大家一起来研究和讨论。

对“茶文化”的定义正如对“文化”的定义(多达380多种)一样,是件似乎容易但实际非常复杂难以统一的事情。但是如果梳理一下它的内涵和外延,还是可以窥见其全貌的。当茶未遇人类之前,它只是大千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毫无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它与人类相遇了,“纠缠”了——人以“文”(思想、知识、智慧、技艺等等)化茶,人开发利用的茶又反作用于人,茶才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茶、利用茶、种植茶和加工茶的民族。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健康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即是从广义的文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包括制度文明)的总和——出发来全面审视宋茶文化的。

茶文化与丝绸文化、陶瓷文化等一样,是由物质而文化的“文化”:物质的茶生产和茶生活是茶文化金字塔的底层基础;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是它的中层结构的塔身,其中包括社会活动(经济的如茶马互市、政治的如茶叶外交、人际的如茶会茶宴等)、社会意识(如茶科技和包括茶艺在内的茶文艺,还有茶礼仪、茶宗教等)、社会心理(如茶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社会制度(如茶制、茶法等)等等在内的一切内容;再往上,达到茶文化的塔尖——思想顶层,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茶道、茶哲学,如古代陆羽强调的“精行俭德”、当代庄晚芳强调的“廉美和敬”、周国富强调的“清敬和美”等。所以,茶文化不是单一的物质文化,也不是单纯的精神文化,而是自然与人(天人)、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合一的文化,是既受历史条件与文化空间限制又不断突破,不断传承创新的文化。又因为茶的文化主要是通过饮茶来助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健康),并以此为基本功能而生成、发展的,所以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华茶文化是以茶饮为基础为主干的,从茶叶的生产、经营到茶艺到一切方面,几乎都是围绕茶饮而展开的(至当代随科技的发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茶饮之外的用茶空间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茶文化的内涵和功用需要与时俱进地深入研究)。所以从历史角度看,狭义的茶文化就是茶饮文化,因此,以艺载道、艺道一体的中华茶艺才特别发达。在茶饮茶艺茶道中,宋代人讲究点茶、分茶、斗茶,将实用、审美和意蕴结合起来;当代人则追求“六元合和”(茶、水、器、境、技、人),强调以人为本、内外兼修的全要素整合;都是这一特点的典型表现。

正如“茶文化”一样,宋茶文化也呈现了从物质形态到观念、知识、艺术、制度、经济、民俗等等形态,可谓气象万千。以宋茶的物质形态论,如茶树的种植(目前尚未发现宋代之前的人工种植茶树的文献资料)、茶园的培育、茶叶的加工、茶器具的创制等等,着眼的是物质之用,但其间饱含着人的技术、技艺、知识、智慧、审美等文化的营养。宋茶文化中融入的意蕴追求、社会意识(儒释道、民间信仰等)、道德理想等等,又都是宋茶中文化观念形态的呈现。宋茶文化的制度形态既表现在宋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如茶政茶法上,事关与茶相联系的国家利益、民众生活、民族和外交关系的处理,也表现在宋代的文化制度如宫廷、官府、宗教场所等活动中的茶礼茶规上,这些都渗透着思想观念、政治理念、知识智慧、政策方略等文化内容。宋茶文化的艺术形态更是在宋代的文学艺术如书画、诗词、小说、散文、戏剧、歌舞中有丰富而生动的呈现。宋茶文化的经济形态则表现在茶叶生产、茶叶市场、茶叶贸易等方面,同样包含着深厚的知识、技术、观念等文化内容。宋茶文化的民俗形态则表现在生活性、生产性、礼仪性等风俗习俗上,是茶长期作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等行为方式、思想观念而形成的民族心理积淀。

综上所述,“茶文化”和“宋茶文化”概念既不是看不清、摸不到的“玩玄”,也不是糊里糊涂一团乱麻的“无厘头”,它们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虽然异常丰富多彩,但完全是循之有迹、言之有物、既可认知又可实践的文化内容,厘清它们的内容和范畴,研究它们的內质和规律,就可以为人们所用,为当代所用,就可以更好地为人类作更大的贡献!

作者:陈永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来源: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把茶文化、茶产业这篇文章做好?4种思维+3个关键+1个升级

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近两日,这句话在朋友圈刷屏了!

具体怎么做?四种思维,三个关键,一个升级,都要有,都要扎扎实实去做。

四种思维,及时转型

发展茶产业,《周易》的四种思维值得关注,以助力转型。

其一,动态思维。

《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揭示的正是变化这一常态。万事万物,状态都在变化,比如,一百年后,谁还能是“现在的状态”?2019年春节、2020年春节和2021年春节,也不是一样的状态。

茶产业,自然也不是几个月前的状态,因为疫情和“就地过年”,有些寄希望于春节和春茶的茶商,现在都很失望。所以,茶产业要面对现实,重视各自的资源有差异,主动求变,多方求变,才可能抓住机遇。

其二,关系思维。

八卦排列涉及时间空间,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推而广之,万事万物都有关系,典型的是蝴蝶效应。

但,很多关系,之前是没有感觉到的,至少是没那么强烈,这次疫情来了,我们才感觉到,比如,快递员这一弱势群体,从前很少获得关注,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擦亮良知,感激快递员。

从前,茶产业,能像去年和今年这样意识到采茶工重要吗?没有!不可能!人性如此,都喜欢夸大自己的作用,忽视别人的作用。并且,别人已经付出的努力和创造的价值,也会很快被低估。茶产业要洞察各个环节的关系,这对卖茶很有帮助!

我经常说,消费者买你的茶,有100个原因,你要努力去分析,一个个找。找到的越多,成功可能性越大。当然了,你还要分清主次,一个个努力做好、落到实处。

其三,过程思维。

太极到两仪,再到四象等等,是“过程”;周易六十四卦,从乾卦到未济卦,也是“过程”。

万事万物,皆有“过程”。烧水,有过程;发芽,有过程;采茶,有过程;泡茶,有过程。忽视了过程,直接要结果,自然抓不住关键,自然会四处碰壁,自然会越走越失望……

疫情下的茶产业要分解产销过程,管控过程,在“过程”中下功夫,找到新方法,才可能胜出,比如,究竟如何做直播才能卖茶?至于如何“分解”,最简单的还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多和顾客沟通,反复沟通,不厌其烦地沟通。当然,不能让顾客讨厌你,否则沟通无效。

其四,整体思维。

《周易》的整体思维,非常明显,太极、八卦、六十四卦等等皆有体现,这对发展茶产业很重要。

礼品茶好卖,就去做礼品茶;铁观音好卖,就去做铁观音;银行有钱,就去找银行。诸如此类的,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能看到茶产业的顾客,究竟应该包括哪些?至于更重要的,三年、五年,产品、顾客会不会有变化,考虑的极少。比如,奶茶与顾客的关系,必须从战略上考虑。

如今,受疫情影响,之前的渠道、产品、顾客,似乎瞬间失灵。若是持续强化整体思维,充分考虑茶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顾客分布范围广,与顾客粘性强,产品种类均衡,沟通渠道多元化,冲击必然会小些。

以上是结合《周易》谈的一些体会,参考了易学大家余敦康先生关于易学思维特点的研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茶产业也是如此。

三个关键,弯道超车

其一,在茶与健康的问题上,提高专业素养,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更细致、更能融入生活的指导。

很显然,经过这次疫情,更多人认识到喝茶与健康的关系。通过饮茶历史、科学研究和身边的例子,喝茶的确有助于健康,不少专家都表示,喝茶有助于调节免疫力。

也就是说,茶叶的潜在消费者在增加,但消费者对茶与健康的关系认知是朦胧的,有的甚至是将信将疑的,加之茶叶种类多,一股脑说喝茶有助于健康,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大大小小的茶商,尤其是一线销售人员,都要练好内功,做好专家顾问角色,首先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其自己的茶,顺带做好自己的茶生意。

其二,把握好茶与“附属物”的关系,让更多人看重“茶”本身。

这一点和刚刚的关系很大,经济受挫,消费能力下降,但茶还是要喝的,这种基于日常饮用和健康需求的茶叶消费,更有持续性,因此更有助于茶产业的发展。之前的消费,可能一次消费很多,但未必有持续性。

现在怎么做呢?想方设法降低消费者喝茶的门槛,想方设法降低消费者喝茶的成本,想方设法保障产品品质,想方设法提高茶叶的性价比。

其三,关注自己的做法,而不是别人怎么做,用心服务好消费者,就能提高自己的业绩。

很多人都喜欢关注大数据、大趋势,这个的确要关注。但大趋势好,不代表你好;行业有危机,不代表大家都不行,关键还是要自己怎么做,也就是说,你要更重视身边的小数据。比如,顾客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怎样帮助顾客省钱,怎样关心顾客等等,都要落到实处。

2020年3月23日,我在微信中咨询了墨客品牌创始人冯宝淑女士,她说,半个月时间里,把2月份、3月份的营业额补回了大概三分之二。冯姐是茶界少有的实干家,半个月补回三分之二的业绩,尽管相对往年利润低些,但并不是所有茶商都能做到,甚至可以说,只有少部分茶商可以做到。

冯姐怎么做的?可以参考如下文章:《茶界实干家冯宝淑:疫情下茶商要抓两个字——“茶业如何战疫情”系列四》(点击左边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但,还是要提醒茶商朋友,很多事情看起来都很简单,但做起来困难重重。只有你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才有可能一步步把握茶产业的“黄金时代”,然后一步步实现“弯道超车”。

一种升级,越快越好

文化和经济,二者若即若离,执手相望,又好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影不离。茶,一位极为特殊的自然使者,左手经济,右手文化,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总是令人着迷。

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茶业经济”要加速升级为“茶人经济”。由茶人带来的相关的经济活动,或者说为经济做出的各种贡献,都可以称作“茶人经济”。必须指出,这里的“茶人”是指与茶相关的茶商、茶农、茶小妹、茶教育者等等,都算作是“茶人”。

比如,2017年、2018年,我在工作室内连续举办了多期《国学智慧与茶叶品牌营销实战》咨询式培训,由此促进了当地的餐饮住宿消费,往返的交通消费,学员之间的商品交易等等,虽然数量微不足道,但都可以视为“茶人经济”。

再如,天福茗茶的店铺,除了茶叶,还开始销售金门高粱,这也是“茶人经济”,天福品牌的影响力转移到了“酒”上,不仅为金门高粱引流,而且产生了实实在在的销售。

又如,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诸如这些,都可以理解为“茶人经济”。

这两年,我们看到很多地方的父母官开始了直播,开卖地方农特产,其中就有茶叶。这里面,不仅仅是茶叶销售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茶业经济”问题,还有茶叶带来的“茶人经济”问题。

茶农茶商有钱了,自然就能有后续的消费,这对当地经济乃至全国经济都是有作用的,不可忽视。经济发展不是孤立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才可能是真正的好。

那么,如何拥抱“茶人经济”呢?

第一,茶商,要用心推动茶叶店变革。

茶是工具,感悟人生的工具;茶是媒介,链接万物的媒介;茶是通道,到达人心的通道。

茶叶店中的茶,自然也是工具、媒介和通道,只要抱着造福苍生、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的初心,持续建立好关系,保证好质量,茶叶店卖酒都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卖其它产品,以顺带增强茶叶店盈利能力?

这一观念,必须强化,必须落地,必须坚持,以持续增强茶叶店盈利能力,或者说生存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茶人经济”的发展。

第二,茶叶主管部门,用心推动区域经济变革。

地方父母官及茶叶主管部门,要从战略上认识到“茶人经济”的重要性,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以“茶人”为核心,搭好“茶舞台”,演绎“茶组合”,同时,在发展好茶产业,以同样的思维发展其它农业产品或工业产品。

比如,安吉白茶不仅带出了安吉红茶、黄金芽,带动了当地的茶产业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竹子等农特产品的发展,以及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立足茶叶看茶叶,跳出茶叶看茶叶,二者缺一不可。

第三,茶教育者,用心推动茶教育的变革。

茶教育,不仅仅是考证,不仅仅是喝茶、品茶、鉴茶等等的教育,也不仅仅是茶艺茶道的教育,更应该以茶为媒介,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让更多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受益于传统文化。

以我个人讲授国学的粗浅经验来看,传统文化完全可以与日常生活无缝对接,能够给人非常具体的帮助或指导。

疫情期间,我讲授了《疫情下,茶业急需转变“五种结构”》,有一天,茶人杨茜发来了这样一段文字:“谢老师,刚听完您的课,受益匪浅。您讲课的内容,不仅适用于茶行业,也适用日常生活。做了很多笔记,受教了。”

我很感动、很欣慰,印象也很深,当天在朋友圈发了这样的文字:“……这位茶人的点评道出了我写书、授课和品牌战略咨询的深层之‘旨’:希望大家在生意和生活上‘和谐统一’,且‘知行合一’。在此,向这位读者和学员致谢!”

茶,茶具、茶食品、茶酒、茶烟、奶茶、茶化妆品、茶日化、茶餐厅、茶服……茶的空间很大,范围很广,利国利民,重要的是洞察消费者需求,打破思维枷锁,拥抱“茶人经济”,创造“茶人经济”!

如何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希望能有抛砖引玉之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赐教。

当然,成功,属于能够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抱怨放弃的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常识!

茶产业迎来黄金机遇,祝福全国茶商茶人协力同心,响应号召,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文章做好!

作者:谢付亮

来源:世界茶业智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理解芳村,才能理解普洱茶

芳村,对普洱茶略有耳闻的人,都会听说过它的名字,可能还会和炒茶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炒茶”不是杀青,而是杀价,是交易。

作为普洱茶流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芳村几乎成了普洱茶流通代名词。一片茶如何从茶树走向货架,可能勐海、勐库都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口,而要了解普洱茶如何在销区市场完成分发,从厂家如何抵达消费者,经营者如何理解市场,参与市场,则芳村是重要的观察对象。如果全国茶叶市场分两种,那肯定是芳村及其他。

《芳村普洱茶交易实录:崛起、崩盘与重建I》(下文简称《芳村》)是杨春第一本芳村普洱茶交易的书,也是在完成《寻味冰岛:名山古树的味与源》之后的另一本力作。芳村系列开创了全新写作范式,为普洱茶的写作注入了全新方法与视角。在序言中,他提到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田野调查,在我看来,他是把社会学的研究思路和写作方法运用得最为彻底的。《芳村》是一个系列,就个人目前所知,它有三本,看完了《芳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后两本。

本书共分为四章:《芳村:品牌的角逐场,普洱的江湖地》《芳村普洱茶的崛起:厚重的基础与持续的引爆点》《惊心动魄的2007年普洱茶崩盘》《普洱茶交易的实质与资本的使命》,从四个视角,梳理了芳村的崛起、崩盘与重建。读了本书对自己地梳理芳村普洱茶发展历程,全面地认识芳村有很大的帮助。

1、“市场有很多选择,一起做大行业是所有品牌的使命”

大益在普洱茶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正如芳村人开玩笑中说出的真相:“茶品牌,只分大益和其他品牌”。芳村作为普洱茶最大的舞台和考场,大益是当之无愧的优等生。芳村作为大益茶最大的交易市场,芳村人对大益茶的理解会更理性一些,能理解大益,在很大程度上也能理解芳村。《大益:市场自行选择的结果及其品牌的力量》《大益发展的重要节点》《大益为我贡献了什么?》则很好地解释了大益对芳村普洱茶的意义,或许能推论到整个普洱茶行业中的大益的意义。“市场有很多选择,一起做大行业是所有品牌的使命”,是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

2、“在做普洱茶之前,没敢想有房子”

普洱茶文化宣传与推广,它并不是单向度,它是所有参与的人,齐心协力的结果。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人基于各种机缘,实现自己的财富目标。而第一波吃到普洱茶红利参与者,是2007年崩盘之前的没被套牢的那些人。“只要叫普洱茶的都好卖”“批量制造财富的机会”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2007年的时候,连南涧这种普洱茶的边缘,都出现了很多年赚百万的人,自己家初制销售的晒青茶也是在那年走上了巅峰,卖到了30元丨公斤,之后再也没有过这样的价格。

3、“推广茶文化最用力、最用工的,是福建和广东”

为什么只有一个芳村?为什么芳村只能出现在广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肯定和广州的区位优势和饮茶习俗分不开,加之粤商和闽商在中国茶商业中的深耕,芳村能成为普洱茶流通的核心就很好理解。其实,我们也可以去看,当下普洱茶主流品牌中,粤商和闽商身影随处可见,作为产地的云南,纯云南人操盘的茶企和品牌,你能数出多少?

4、“对于普洱茶来说,验货标准就是资本标准的体现”

对于不理解不接受“炒茶”的人,炒茶就是诈骗,就是赌博。但在芳村而言,它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体系与机制,从小打小闹,到标准化平台的建设,芳村摸索出了一套独特而又有争议的方式,涵盖标的物竞价、交割准则等等。资本是双刃剑,不是它本身坏,而是持剑的人坏,才带来了危害。

“选择芳村普洱茶交易市场作为田野调查的对象,所有的采访、引文均围绕普洱茶交易这个话题展开,所有的人物、事件与行情变化均为普洱茶交易主题服务。当然,地理概念上的范围不局限于芳村,而是扩散式,补充芳村之外的声音、评价,跳出芳村看芳村的普洱茶交易市场,以期相对客观、理性”,这是作者解释为什么写作《芳村》,在读者看来,本书很好地完成了芳村普洱茶交易的客观理性的呈现。

理解芳村,才能理解普洱茶。每一个志在做好普洱茶的人,都应该认真阅读本书。

来源:晓德书号,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8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