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人生就像喝茶一样

找到约4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人生就像马拉松,好茶也是要坚持出来的

  曹召初手工做茶,手法娴熟,一丝不苟

  2006年,在外打拼多年而且事业有成有的曹召初,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继续发展的机会,回到广东的英德老家重新创业。原来当年的他,工作与健康失衡,而立之年本该是生龙活虎的,事实却是小病不断,常年药不离身……我要改变!——内心深处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他,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找回自己的健康!我要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位于英德石牯塘镇的英茶王茶园

  曹召初不听亲戚和朋友的劝阻决定回家乡种茶,家乡英德市石牯塘镇远离工业,因鹅卵石众多(广东地方俗称石牯),大小鱼塘星罗棋布,因此得名:石牯塘。曹召初深信,健康的环境、健康的行业、健康的产品,一定大有作为!

  航拍采茶工人采茶

  大道至简,“初”心不改

  回到家乡后,曹召初戒掉了都市人原来所有不良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新的生活方式让他脱胎换骨般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身边的朋友纷纷来“取经”,他说其实健康就是回归自然,健康本该如此,如此而已。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我们到世界上闯荡,花光所有力气去打拼,不停地给人生做“加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同时也在不经意间透支了自己的健康。真正的智者懂得“减法”,手握本质与根源,返璞归真。

  曹召初的仿野生环境种茶,就如马拉松运动一样,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

  摘掉了“药罐子”的他,和茶成为了好朋友。他接手家里的几百亩茶山,意气风发地开展自己所谓的生态种植。可这些“好朋友”的状况并不如自己所愿,和当年在外打拼的自己一样,为了出产能创效益,牺牲了健康换取商业价值。这些茶也病得不轻。没药真的提不起精神来。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要为茶园摘掉“药罐子”!

  这些茶树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了,全都长满了青苔

  曹召初将自己的后半生赌在这种仿野生环境的种茶事业上,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开始的几年,熬得很艰苦,就那么一丁点儿产量,虽说省了化肥农药钱,但人工却少不了,自己也难养活,别说公司了。身边的人更是没几个能够理解,为了真正做到农药零残留他花了整整十年时间。现在有些茶人也说自己的茶也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知他是今年还是去年没打药。曹召初的谈吐间看似云淡风轻,背后的辛酸唯有自己知晓。

  曹召初大胆创新,用这些满是虫洞的叶子,制成了今天闻名遐迩的“虫口茶”

  如今走进他的茶园,原生态的环境让人感觉跟自然很亲近,茶树上结出大大小小的蜘蛛网,益虫在这里安了家;茶树脚下长满了青苔蕨类,春季还能见到各类食用菌。如果不是亲见,你也是不会相信的。原来自然法则里真是有个生态链的,一般的小病小恙,它们自己就可以治愈,大的病虫来了,就有它的天敌出来。你硬是拔苗助长式的去打破它,那么你就得接受它的惩罚。

  茶叶上结满了蜘蛛网,这种个子很小的蜘蛛是那些害虫的天敌

  说说这片“烂”叶子

  英茶王茶园每年五月份,有一种叫茶角胸叶甲的茶树害虫从成虫羽化,咬噬茶树的嫩梢牙叶,整片叶子布满了大自然的杰作——艺术感的虫洞。而在茶树与茶角胸叶甲的抗争中,茶树因小虫子的咬噬而产生的自愈能力,促使茶多酚以及芳香醇的含量增加,而且茶叶酯化过程中产生了富含稀醇类及芳香脂类的天然花蜜。这种被虫子咬过的叶子,制作出来的茶叶就是香甜、醇滑,极富感染力,  曹召初称之为虫口茶。目前它已经成了英茶王专属的标志性产品。喝一口英茶王,你不会觉得有什么深刻的感觉,按照 曹召初的说法是,它不像其他茶一样,会讨好你的鼻子和味蕾。它回归的自然的味道,本源的茶味和茶香。我们喝茶都为了是喝健康喝品质,如果喝的都是化肥农药,那还不如喝杯白开水好。

  千秋大业一壶茶

  人生就像马拉松

  曹召初当初为了健康而返乡创业,坚持锻炼的同时,还加入了英德市马拉松协会,并成为会员,在他身上,有一种马拉松选手的特质:有明确目的地、可行路线、大战略、专业技术、健康的身心。

  跑马拉松需要体力、耐力、毅力,但绝不是盲目的忍受,更需要清晰的目标和专业的技巧指引,每一次训练、每一个赛程都是身心的磨练提升。有经验的选手说:“跑马拉松最好自己跑自己的,不要盲目攀比,否则会破坏你原有节奏”。

  人跑在锦潭水库的大坝上,心自然就宽了

  人生路上创业途中,能做到心无杂念坚守阵地的人屈指可数,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祝愿在创业路上奔跑着的人们,都能跑出好成绩。因为坚持才是让你跑得更远的不二之路。

一杯,一盏,一句流年

      站在繁华和落寞之间

  闲庭信步,喝茶,看云

  站在幸福和烦恼之间

  宁静致远,喝茶,听海

  人本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人本活泼可爱不悲不戚

  只是世事成熟了一颗心

  只是遇见成就了一个梦

  牵了心的挂信了任的缘

  悦了己的人美了景的诗

  尘世不再荒凉不再清冷

  彼岸不再空寂不再寒远

  好多年以后往事如茶

  好多年以后背影如水

  几杯香几杯醉几杯悟

  几缕朦胧和几缕沧桑

  幸福来自有温度的生活

  三分风雨伴随梦醒时分

  三分风景伫立小桥流水

  三分序曲追寻海阔天空

  与其孤独,不如走出孤独

  与其忧虑,不如走出忧虑

  人生就像喝茶一样

  畅饮之后放下空杯

  大海如此无边无际

  船舶只是它的一朵浪花

  人生如此多姿多彩

  苦恼只是它的一个过客

  千万条路,只一条合适

  千万个人,只一人喜欢

  每一种花,只一个花心

  每一趟车,只一个方向

  茶与水如轻风伴明月

  茶与水如云彩伴蓝天

  茶与水如青山伴绿水

  茶与水如花香伴鸟语

  一杯,一盏,一句流年

  ……

  请您关注

  时光如仁慈的水,对谁都一样

  这位法国老人开了家茶室,邀请全世界的人来喝茶,一生却只能饮一回

  央视:洗茶可以洗掉茶叶上的农药残留吗?

  关于白茶·前世今生·立体多维

  不负心中那杯茶

  一两春茶一两金?春茶为什么这么好?

  文人壶的巅峰:曼生十八式铭文详解

  年轻的茶科学

4980位萌萌哒的小茶人,都来北京青少年茶文化创意大赛啦


“这一年参加了许多场茶文化、茶事活动,今天这场活动,我最开心、最放松。”

2018年12月16日上午,资深茶界专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老师感慨地说。


老先生出席的活动,是在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举办的2018北京市青少年茶文化创意大赛颁奖大会


一群生龙活虎的小茶人,围着开心的于爷爷。

于爷爷欣然挥毫,一幅酣畅淋漓的“中华茶艺有传人”,跃然纸上。


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茶人吴觉农先生提出了“中国茶业复兴”的计划和口号。


如今,生根于华夏大地的这片树叶,它的千古传奇已广为流传。

更多、更年轻的孩子们,在各界力量的影响下,开始讲述起“少年兴则茶兴”的新一代故事。



比赛很火热


4980位学生参加



2018北京市青少年茶文化创意大赛,是由校内、校外、家庭,多方教育力量推动的。


主办单位,是北京市教育学会社会大课堂教育研究会。千龙网协办、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承办。


据本次比赛的主策划——北京东城区少年宫教研室主任、茶艺高级技师霍艳平老师介绍,大赛从3月启动,设有茶艺表演、茶故事、茶绘画、茶书法、茶作文、茶席设计、茶文化微电影,七个竞赛项目。



整个比赛,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力求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呈现出学生在茶文化方面的创新。


大赛报名非常火爆,吸引了全北京29所学校的4980名学生,纷纷提交创新作品。

历经校级选拔、区级评选、市级评选,最终327件作品获奖获奖名单,请看文末)。




翩然之美


茉莉花茶艺表演



上午9点,东城区少年宫的9层大厅,欢声笑语。

近百名获奖的小茶人,和他们的父母,前后出现在颁奖现场。


北京市社会大课堂主任高付元、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康丽颖、东城区少年宫主任王越,以及茶传媒创始人微一等多位嘉宾出席。


活动区的四周,各种“茶香”四溢。

这边,一幅幅笔法稚嫩有趣的茶漫画,吸引着大小茶人的目光。




那面,几幅颇有大家风范的茶书法作品,引来了大家的赞赏不断。


舞台旁,是四席安静且美好的茶席。

4位小茶人,早就端坐在那里。茶席上,主泡器,茶杯,都一一归位,静候着主人。


活动开始了。

首先出场的是,茶艺组的获奖作品《茉莉花茶茶艺》。

来自北京市第十一中分校的张景雯、乔丹洋、王蕊三位同学,身着汉服,像三位美丽的茶仙子。

她们,一人讲解,两人演示,在茶席前翩翩演出一个美丽的茉莉花茶故事。




15岁的小茶人王蕊说,她们一家人都喜欢喝茶,尤其是爸爸。

“一穿上这身茶服,我就会变成一个文静的姑娘。喝茶,有益身心健康,长大后我相信自己也会一直喜欢的。”


她说,自己以前是个有点疯的姑娘,自从学茶后,感觉茶艺给自己带来了礼仪的约束和引导。




双语茶故事 


“请”出了乾隆爷



七个竞赛项目,分为茶艺表演、茶故事、茶绘画、茶书法、茶作文、茶席设计、茶文化微电影。

其中,茶故事表演,最受同学们欢迎。


在现场,小茶人的各种茶故事创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龙井虾仁的传说》,是一个三人演绎的双语茶卡通故事。

这个故事,更像一个多媒体互动的茶话剧。

孩子们亲手绘制的中文茶画,加上英文故事情节,三个小演员演得非常有趣。


呃!乾隆爷开始讲英语了,还挺溜的:“Waiter, serve the dishes and make me a cuppa.”


后台大厨一时犯迷糊了,把锅里皇帝要吃的葱花虾仁,抓进去一把龙井茶。

店小二忐忑不安端了上来。

没想到,乾隆爷吃了龙心大悦,竟然直呼“好吃!太好吃了!”


“龙井虾仁,甚得朕心”——这个故事,实在也是甚得本仙女之心啦。



有一位幼儿园的小小可爱,也来讲故事了。

她叫姚颖昕,来自空后蓝天幼儿园。



她讲的《龙井茶治病》,奶声奶气,和小哥哥小姐姐们有一拼呢。




小孩子


为什么迷上中国茶?



本次大赛,设立了微电影奖项。可能是因为太专业,参赛的作品并不多。


最后,东城区分司厅小学高嘉彤小朋友的微电影作品《茶心》,摘取了桂冠。


《茶心》,是小茶人和妈妈一起表演的。

讲述了一个小朋友,考试没考好,就想泡一杯茶让妈妈不生气。

一杯暖暖的茶,端到了妈妈面前。


妈妈借着一杯茶告诉他:人生就像茶一样,都是先苦后甜的。




看到这么多的孩子喜爱茶、演绎茶,小仙心里不禁冒出一个疑问:“这么多的小孩子,为什么都迷上中国茶?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


活动结束,小仙采访了霍艳平老师。

她说,首先是茶好看,又好喝,还可以入菜。这些都是能给孩子们带来感官愉悦的。


其次,学习茶,很多是需要实践体验的内容,比如泡茶、创作茶文化的各种作品,都能带给孩子很好的成功感受。


此外,茶课堂中,教孩子们为父母、长辈奉茶,从孩子的角度讲,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呀,也可以服务别人、服务大人”,于是就会越来越喜欢,这是教育的一种正向回馈。


霍艳平老师从事青少年茶文化教育已近20年。

她说,茶德思想“廉美和静”,是青少年茶文化教育的思想源泉。“小时侯给孩子喂上一口茶,长大后,他们永远忘记不了这个味道。”





结语




养正于蒙。

在孩子们智慧开蒙之际,让中国茶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味蕾,成为他们成长的基因。

——这,对中国茶文化传播很有意义。


这些孩子,长大了不起。

相信以后的中国茶,会在他们的带领下重回世界舞台,重新掌握世界话语权。



►附:2018年北京市青少年茶文化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绘画组 共有802人参赛:

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 张心远同学等36人获一等奖。

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小关校区 余孟洋同学等30人获二等奖。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 王馨语同学等29人获三等奖。

付祎等12位教师获 绘画项目优秀辅导教师奖。


茶故事组 共有453人参赛: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 李嘉晨同学等10人获一等奖。

东城区分司厅小学 马泽涵同学等8人获二等奖。

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李思奇同学等19人获三等奖。

杨茜等12位教师获 茶故事项目优秀辅导教师奖。


书法组共371人参赛: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谢昕怡同学等29人获一等奖。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 贾逸翔同学等28人获二等奖。

北京市中央工艺美院附中小学 赵晓璐同学等30人获三等奖。

舒君等8位教师获 书法项目优秀辅导教师奖。


茶席组共38人参赛:

和平里四小和二小区 崔辰静等13人获一等奖。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 刑惠雯等5人获二等奖。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校 孙涵同学等10人获三等奖。

徐斯家等8位教师获 茶席设计项目优秀辅导教师奖。


茶艺组共39人参赛:

和平里四小和二校区 陈雨贝同学等11人获一等奖。

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 李家齐等9人获二等奖。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 李子琪同学等13人获三等奖。

崔燕等4位教师获 茶艺项目优秀辅导教师奖。


茶作文组共774人参赛: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 任世琦同学等12人获一等奖。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 蔡畔同学等10人获二等奖。

北京市东城区艺美小学 刘若水同学等24人获三等奖。

雷芸等12位教师获 茶作文项目优秀辅导教师奖。


微电影组共1人参赛:

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 高嘉彤同学获一等奖。

姚静老师荣获 微电影项目优秀辅导教师奖。


来源:茶传媒

找到约4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