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千两茶炮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怡清源总裁简伯华:不信邪的“茶癫子”和他的茶业王国

  近日,在公布的“中华茶人榜样”上,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总裁简伯华被授予“中华兴业茶人”荣誉称号。2018年10月29日,颁奖典礼在安化隆重举行。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这个被业内称为“茶癫子”的硬汉,几度哽咽,二十多年办企业打天下的风雨坎坷,在他内心深处百味杂陈。也许,只有那交织着喜悦与痛楚的泪水,方可浇去胸中块垒。

  坚持很重要,困难无所谓

  在茶业界圈内圈外,简伯华有两个别号,一曰“茗风逸士”,一曰“茶癫子”.一雅一俗,相映成趣;雅得高洁,俗得张扬。

  简伯华是湖南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一个交集了内敛与狂放、淡泊与狂热、低调与狂野于一身的人,一个侠骨柔肠的人,一个真性情的人。他的“狂”,有如王羲之的狂草,飘若浮云,矫如惊龙,收放自如,自有章法。

  他的口头禅是“老子不信邪”,语气中有一种傲狂,骨子底里散发出来的,却是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无所畏惧的凛然。

  1988年,简伯华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长沙卷烟厂。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不信邪的他,毅然辞去原烟科副科长一职下海,北上石家庄经营茶叶。

  离开稳定又体面的国企,是需要勇气的,何况当时上有老母,下有幼女,白手起家,既无背景又无资源。然而简伯华觉得,自己的人生可以更开阔一点。他的想法很简单,把湖南的茶叶卖到北方去,“选择茶叶,一方面是因为茶业是中国最传统而又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我爱茶、痴茶。”

  他决定先去石家庄考察市场。人生地不熟,受委屈是难免的。在石家庄,简伯华遭遇过地痞流氓,碰到过敲诈勒索;为了省钱,住的是3元钱一晚的旅社,吃的是地摊上1.5元钱一碗的大杂烩。

  考察完成后,简伯华租了个60多平方米的旧门面,既是门店,又是仓库、宿舍和厨房。总算是安营扎寨了,他满心欢喜,又花50元钱买了部破单车,用于联系业务和送货,这就算开张了。

  当时在长沙的国营茶厂很难拿到货,他便去下河街的商贩那里一家家收。那时的“猴王”花茶,250克一袋,他以10.5元一袋买进,运到石家庄卖14.5元。第一批从长沙发运的茶叶到了石家庄后,当天就赚了几十元钱。

  独自在异乡打拼,个中辛酸自不必多说。夜深人静,辗转无眠,“人生有很多这样的坎,彷徨困惑,甚至退缩,但咬紧牙关,忍一忍就挺过去了。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那本书里写的:坚持很重要,困难无所谓。”抹干眼泪,第二天,他又斗志昂扬地骑着破单车,迎着北方凛冽的寒风,去跑市场。两年多后,简伯华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他经销的茶叶进驻了石家庄最高档的人民商场。

  就是这个不信邪的男人,一个在长沙下河街进茶叶的“茶贩子”,用一辆破单车,开创了一个“茶叶王国”.如今,他创办的怡清源已成为湖南茶业龙头企业,拥有8个茶叶粗加工厂、3个精加工厂、12.5万亩茶叶基地、700家连锁专卖店、4万多个终端网点,“怡清源”品牌成为湖南茶业界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

  发展很重要,大小无所谓

  1996年,简伯华回到长沙,创办了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并在阿波罗商场设有销售专柜。尽管如此,业内还是有人说,简伯华是“茶贩子”,没有自己的茶厂,没有茶叶基地。

  “老子不信邪!”简伯华说这句话时有些激动:“我不光要做茶,我还要做湖南最好的茶。”梦想滋滋作响,信念风月无边。

  “制茶精工人不见,用心良苦天有知”,简伯华自撰的这副对联,是他专心做茶、专注于茶、专业制茶的生动写照。他倾注自己所有的精力,百折不回,用心做茶,一切为了茶。那种痴狂让人动容,“怡情源”的成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2007年,怡清源投资5000多万元在安化建立怡清源黑茶厂。进入安化后,简伯华并没大张旗鼓,很多人在纳闷:这个企业到底想干什么?他说:我们做出来以后,大家都会知道。

  当时,安化黑茶中的重器——千两茶已停止生产,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多年。简伯华率先扛起黑茶大旗,专注于黑茶品牌打造,招揽安化黑茶界顶尖的专业技术人员,成功向市场推出了第一支黑茶千两茶,引起国内茶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怡清源以复兴湖南茶产业与茶文化为己任,相继向市场推出了野尖茯砖茶、原叶茯砖茶、野尖千两茶等高端黑茶产品,一炮走红,反响强烈,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袁隆平喝了野尖黑茶后题词盛赞:“安化野尖,黑茶顶尖。”

  在简伯华的主导下,怡清源历经四年时间,自主研发了中国第一款女性高档生态美容养颜茶——黑玫瑰。这款茶以优质高档安化野尖黑茶为主要原料,配以药食同源的优质玫瑰花、芦荟等,按一定比例,采用独特保密配方,经现代科技精制而成。黑玫瑰经过876次反复对比试验,1万名女性试饮,具有很好的“活血美容、排毒养颜、净化养身”的功效,获得国家保健食品批号,获1项省级科技成果,3项国家专利,被誉为“杯中的美容院”.

  简伯华还亲自组建以中国制茶大师、怡清源总工程师张流梅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研发了怡清源另一款顶级产品——大师原叶茯茶。怡清源大师原叶茯茶保持“原产地、原叶形、原汁味”的三原安化黑茶古法技艺、创新黑茶关键技术,以大师匠心制作,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成果转化产品,获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证书编号2016-J-25103-2-01-D06)、全国名优茶黑茶类”特等金奖“,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大师茯茶是怡清源自主创新的黑茶科技产品,也是中国第一款保持叶片原生态完整性的茯茶,是怡清源安化黑茶划时代的经典和标杆之作,是”大国工匠“之珍品。该产品的隆重推出,不仅是一种新的突破,并且赋予了安化黑茶新的定义。

  ”不做别的,一切为了茶“,这是简伯华一直坚持的信条。现在,怡清源茶业已成为中国茶叶知名企业、全国百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全国新农村建设百强示范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9年首届中国黑茶文化节上,怡清源野尖黑茶获”万人斗茶大赛“金奖,从此奠定了怡清源安化黑茶的江湖地位。2009年他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湖南省茶业协会原会长曹文成评价他说:简伯华是引领湘茶发展的灵魂人物之一。

  心态很重要,人言无所谓

  怡清源激活了湖湘茶业这塘原本平静的池水,形成了业界轰动的”怡清源现象“.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议论,简伯华淡定从容,甚至放出”狂言“:怡清源是在竞争中长成的,从来就不怕竞争。

  简伯华一直用大手笔打造怡清源:2001年7月,怡清源茶文化艺术团成立,2003年怡清源”野针王“产品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当年9月怡清源牌系列产品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2005年5月,湖南卫视名牌栏目”乡村发现“主持人李兵报道怡清源有机生态茶园,题目是”简伯华要把茶挑到外国去,用飞机挑“,反响极大;当年7月与湖南大剧院合作,请世界着名钢琴家殷承宗在湖南大剧院举办怡清源之声——殷承宗大型钢琴音乐晚会,怡清源的品牌运作和宣传由此发端。2006年2月,怡清源茶行亮相英国,在伦敦设立2个专卖店。2007年全资子公司安化怡清源竣工,全球最具特色的黑茶文化酒店茶马驿馆建成。2009年组织安化黑茶”万人斗茶大会“,发起”祥和中国节“大型申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与学者于丹共同发表演讲。2011年,怡清源与着名导演张纪中合作,拍摄安化黑茶大戏《菊花醉》。2012年,怡清源斥巨资在中央电视台投放10秒品牌形象广告片,大大提升企业知名度,彰显公司品牌实力。2013年4月,加盟”重走茶叶之路“——营销中国茶行动,怡清源作为百峰驼队中的引领者,把怡清源的品牌驼向全国、蒙古、俄罗斯、欧亚大陆……2018年4月,怡清源黑茶健康全国公益行在北京启动;2018年10月,怡清源冠名高铁动车 ,”大师茶“品牌专列驰骋大江南北……

  企业不断发展,简伯华也在不断创新,创新产品,也创新营销模式。以前连电脑打字都不会的简伯华,又是以一股”老子不信邪“的蛮劲,带着员工到各地学习培训,回来后闭关研究,充分利用网站建设、博客营销、社群营销和微博营销等多种形式,推动线上销售。早在2007年,怡清源就在淘宝网开设了旗舰店,开店后5天升钻,55天升皇冠,成就了淘宝网实物类卖家冲钻冲冠的神话。目前,仅怡清源淘宝旗舰店就已累计会员超过10万名,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2011年5月,怡清源网上官方商城正式上线,成为黑茶电子商务营销领域的佼佼者。在简伯华敢于”吃螃蟹“的作为中,怡清源茶业成为2014年度”湖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现在,怡清源正在筹划全新的新零售模式,推动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怡清源走出了一条连锁专卖、特约经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全融合的特色营销之路。怡清源深度拓展华南、华东、华北、西北、东北等区域,在全国建立了4万多个终端网点,怡清源黑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这就是”狂人“简伯华。他品性中的雅与狂,相得益彰。千江有水,月映其上,万里无云,一碧如洗,恰是茶人的澄澈、至纯。他的狂野,又似那一江奔涌的河水,激情澎湃,静水流深,却又绵绵无绝。这次荣获中华兴业茶人称号,正是简伯华一生痴狂与雅致的最好印证。

你喝的茶里,有“显眼包”吗?

“显眼包”,是什么梗?

暑期,越来越多人打卡博物馆,

在大家晒出的文物中,

一些“显眼包”让人过目不忘。

各个博物馆还纷纷晒出自家宝贝参与PK,

表示“谁家还没有个‘显眼包’了~”

比如“无语菩萨”

应该出现在很多人的微信表情里

捂住胸口的“心塞”佛?

“委屈”俑

网友不亦乐乎:

“这样的‘显眼包’多来点!”

正喝着茶,看着“显眼包”,

发现杯中叶片硕大的猴魁也是个“显眼包”!

提起茶叶的外形,

茶友们能想到的“显眼包”是谁?

除了外形,

一些茶的名字也很惊人!

"显眼包"茶宠

外形“显眼包”

01

玉兰花形

茶两叶抱一芽挺直扁平,不弯、不翘、不散开,两端略尖,人们常见的太平猴魁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摄影/奕含

02

方形

这种紧压型的茶叶有这么几种种,一种是云南普洱茶,以细嫩的滇青为原料压制成方形。

还有福建漳平水仙饼茶,主要以乌龙茶为原料压制成方形。

还有白茶的寿眉也可以做成巧克力形状的茶饼,一次掰下一块就是一泡。

图源:朴类茶研所

03菊花形

在制茶时,将茶叶集中,扎紧基部做成菊花形,比如湖北的保康绿菊茶,江西的婺源墨菊,安徽的黄山绿牡丹。

黄山绿牡丹冲泡后如一朵盛开的绿色牡丹花,堪称国色天香。制作也是相当复杂,一朵“绿牡丹”,需要80片茶叶,制作分为杀青轻揉、初烘理条、选芽装筒、造型美化、定型烘焙、足干贮藏等工序。

图源:德懋堂

04球形

茶叶紧压成一团圆球的茶是球形茶,代表茶品包括普洱龙珠茶、滇红绣球茶、茉莉龙珠、白茶龙珠等。的茶有大中小之分。小如珍珠,中等如龙眼、乒乓球,大如足球,如金瓜贡茶等。

图源:朴类茶研所

还有一种球形茶就是柑普茶,比如小青柑、大红柑。制作时候把柑掏空、清洗晒干,在里面塞上普洱熟茶,经过生晒、干燥制成,因此泡柑普茶,柑果的清香和普洱熟茶的甘甜醇厚,都能品尝到。

05蜻蜓头(卷曲形)

蜻蜓的特点,是头眼突出,铁观音就是这种蜻蜓头茶形的代表。茶条卷曲、紧结厚重,主要将茶条顶端扭成圆形或者像豆芽一样,多出一个小尾巴。

06碗臼形(臼形)

茶叶经过精心制作,然后进行蒸压使下部形成一个凹进去的窝,类似压缩了的燕窝形,比如云南和四川地区生产的沱茶,都是典型的代表。

07筒形

筒形茶叶,首先想到的就是云南少数民族做的竹筒茶。当地人将大叶晒青毛茶装进竹筒,然后将其烤干存放。

比起竹筒茶的“秀气”,黑茶中的千两茶就是个“大老粗”,做成长条形的千两茶动辄上百斤。千两茶系黑茶茶类中的一个品种, 创制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

08

其他形状的代表茶类

雀舌形——湄潭雀舌

扁平形——西湖龙井

细沙形——红碎茶

浓眉形——武夷岩茶、黑毛茶

螺形——碧螺春、都匀毛尖

眉形——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

朵形——黄山毛峰

瓜片形——六安瓜片

卷曲形——松阳香茶

凤形(凤尾形、剪刀形)——安吉白茶

怪名“显眼包”

01鸭屎香

鸭屎,听起来有那味儿了。

然而,喝过的茶友都知道,鸭屎香凤凰单丛是一款好茶,是珍贵名丛之一。

“鸭屎香”并非有鸭屎的臭味,而是凤凰单丛的一种经典香型,也可以说是单丛茶的代表。

“鸭屎香”的名字来源也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茶农怕茶苗被人偷去,故意丑化茶名,另一种说法是该茶树栽种在俗称“鸭屎土”的黄土壤上,因此而得名。

02黄片

这个名字有点“污”了,其实它说白了就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

不过,黄片虽是”黄“的,但并非是“病叶﹑枯叶”,因为枯老叶、病叶是无法揉捻的,根本谈不上加工成成品。

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

黄片在存放过程中,陈化速度比较快,使得茶汤更绵甜,香气更容易转化为木香和陈香。

03吓煞人香

吓煞人香其实就是碧螺春,但以前一直叫吓煞人香。

据传在康熙年间,有一年洞庭东山碧螺峰上的茶树长得特别繁茂,茶叶较多,竹筐装不下了,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茶的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人争呼吓煞人香。

到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微服私巡,品饮到这样的好茶,但觉得其名字难登大雅之堂,于是为其改名为“碧螺春”,从此走上了“茶生巅峰”。

04鬼肉

这里说的肯定不是菜名。

牛肉你肯定不陌生,还有马肉、龙肉、猫肉、狮肉等等。其中还有一种肉,叫“鬼肉”,就是产于武夷山鬼洞山场的肉桂。

鬼洞并非洞也,实为一条细窄的峡谷,两边岩壁耸立,遍布青苔和蕨类植物,潮湿、阴翳,人迹罕至,土质肥沃。这里小地域气候丰富,因此孕育了许多武夷山的名丛。

05狗牯[gǔ]脑

这茶和狗一点关系也没有,得名因为地名。产于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该山形似狗头,取名“狗牯脑”!

图源:狗牯脑茶业

它曾经默默无闻很多年,1915年,遂川县狗牯脑茶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自此一炮而红,被誉为“顶上绿茶”。

茶中的“显眼包”何止这些呢?还有茶器、茶宠也不乏天生抢镜王!欢迎在文末留言和我们分享哦~

来源:茶道CN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叶是打通人体经络的最好食品?茶界伪科学为什么总有市场

再蹩脚的谎言总会有人相信,所以骗子永远存在。

这几天很多公号和群里到处转发着一篇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某教授的文章。

很不巧,此篇文章之前的“”鸡蛋返生”事件尘埃还没落下来,人们的智商刚刚被侮辱过一次。

以下黄底色文字为原文:

复旦大学用现代科学技术证明了“看得见的经络”,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同时经过几十种食物实验,也证明了茶是最有效打通经络的食品。

近日,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公布了符合人体经络传统描述的系统性影像,让人们得以“看见经络”。相关论文《茶叶激发的人体红外影像显现经络系统》发表在3月份的Quantitative Biology(《定量生物学》)期刊上。

如何才能让整条经络活跃起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呢?针灸或推拿只能促进施治部位的经络的流动,很难让整条经络活跃起来。而经络的活动,根据中医原理有两种促因:一是按照“子午流注”(中医认为十二条经脉对应每日十二时辰,时辰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经脉的气血产生变化)自动开放,效应比较微弱;二是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所以改变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方案。

我们把此篇文章一节节来分解剖析:“如何才能让整条经络活跃起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呢?针灸或推拿只能促进施治部位的经络的流动,很难让整条经络活跃起来。而经络的活动,根据中医原理有两种促因:一是按照“子午流注”(中医认为十二条经脉对应每日十二时辰,时辰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经脉的气血产生变化)自动开放,效应比较微弱;二是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所以改变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方案。”

原文配图

如文中所述,经络的活动按中医原理有两种促因:一是“子午流注”,二是“服用归经的药食”。上述文中并没有表达清楚第一种“子午流注”的真正意思,所谓“子午流注”是中医针灸以“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子午流注”就是辨证循经按时针灸取穴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它是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其含义就是说:人身之气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应当在什么时辰取什么穴位进行治疗。“子午流注法”是一种理疗手段。

第二种促因说:“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所以改变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方案。”

这一节可以读出作者为了想表达他的研究课题,用了“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所以改变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来让经络自己显形,应该是可以尝试的方案。”这一句作为转折,来引出他的成果。

只要是个中医,或者说懂点中医理论的人都知道服用归经的药食,效应有时候会很强,有时会很弱!并且也不用你改变什么思路,通过有效的药食归经让经络自己现行,这段话前后毫无逻辑!

归经是什么?中药归经表示的是药物作用能达到的部位。归有归属之意,经是人体经络的概称。一种药物一般对一个或几个部位起作用,也就是一种药物有一个或几个归经。

我们接着往下看:“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一直尝试从无数的本草中选择最有效最安全的归经药食。很多草本药食,服用以后相应的经络和脏腑部位会有明显的内源性发热或酥麻感,但一般感觉不明显,也很难拍摄出影像。

2012年,在试验了几百种药食以后,研究团队发现归经感受最强的是茶叶。喝了不同的茶以后,身体的不同部位会迅速发热,甚至大量流汗。为了证明这种归经感受是客观、可重复的,研究团队不仅在初步测试中让个体双盲重复喝茶来报告感受,还召集了24位体感通透的志愿者来参与试验。志愿者在不被告知茶的种类的情况下,一同饮用同种茶,并各自记录下自己发热的部位。”

在此片段的第一节中所述,2012年,他们用本草中别的药食与茶叶进行对比,这里疑问重重,他们当时究竟用的是哪些药食?这些药食是冲剂还是煎服,还是蜜炼炮炙?茶是冲泡还是煮饮?是热饮还是冷饮?是一杯还是数泡?

只要是个人一杯热茶喝下去肚子会热,十泡茶喝下去全身都热,再喝流汗很正常。你无非用个红外热成像来扫描喝茶后的身体升温效果嘛,你为什么不用药酒呢?同一批志愿者每人喝上三杯药酒再用热成像扫描,保证能看到他们全身奇经八脉都能打通。

接着往下看:“在饮用68种茶以后,研究团队做了一个结果统计,所有志愿者报告的一致性达到了96%。不同茶叶对应的归经有着极其明显的规律,绿茶对应太阳脉,青茶对应阳明脉,红茶对应少阳脉,白茶对应太阴脉,黑茶对应厥阴脉,只有黄茶并不清晰。

2017年,研究人员在贵州梵净山一带找到了含黄酮醇高的茶树,并发现以此生产出的黄茶对应少阴脉。此后,研究团队从中国南方各省份以及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国收集了512种茶,让人饮用之后,拍摄其身体的红外影像,观察红外辐射发生的时间和方式。其中一些茶喝了以后有强烈的经络流动感,仪器检测发现红外辐射会使体表产生5~8摄氏度的温差,核磁共振也看到细胞间质中大量液体流动。

研究团队总结出最有效的茶叶激发的身体红外辐射影像,结果与2012年志愿者双盲测试的结果完全一样。这种红外辐射在喝茶后的几秒钟内就会激发,但往往不会整条经络同时激发,而是分段地显现。只有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归经效应特别强的茶种才能让整条经络几乎同时发出红外辐射。'

上面字迹标红的内容所述,你的仪器检测发现红外辐射会使体表产生5~8摄氏度的温差?你用的什么超级仪器啊,体表温度会产生5~8摄氏度的温差?喝个茶会将人烧死的节奏啊!我现在就喝了几泡茶了,因为气温高有点微汗,用红外线测温仪量了一下体温,36.4度。

"2018年,研究团队又组织了4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到太姥山上参与重复试验。志愿者调节饮食,排除其他食物对经络的干扰,每天都只喝一种茶来激发特定经络。多样本重复试验也证明了茶叶与经络激发的对应关系。

研究人员还尝试拍摄“子午流注”的效应,曾在一周内重复试验3次,发现每个时辰的身体红外辐射基本符合“子午流注”规则。每进入下一个时辰,身体的影像会迅速转变,误差不会超过8分钟。

人类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曾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人类表型组计划,把中医表型列为其中的重要部分,而经络是人体表型组研究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在“看见经络”之后,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还将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推进有关经络的知识,打开经络的相关奥秘。"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李辉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全文看下来就是一个然并卵,按中医理论打通经络的好处是什么?是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志愿者们身体都怎么样了?他们还健在不?

并不清楚2012年开始做的试验至今有什么成果,用热成像来说明茶能打通经络吗?,实在是太牵强,太草率,太没有科学依据了。这好比这两年茶水能够杀死新冠病毒、茶叶中EGCG是癌症克星一样的实验室理论依据来当作重大科学发现一样,纯属哗众取宠的闹剧。

喝茶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健康,但并不是我们生命健康的保障,在绝对的基因和重大疾病面前,茶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还是微乎其微的。喝茶的那点好处,远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来得重要。

我们总会发现,只要有一丁点有关茶的什么“科技突破”都会被某些群体无限放大,借机发挥无外乎一个“利”字。那些拿着纳税人的钱靠编论文交差的科研机构,可耻;那些扯着虎皮充大旗的伪科学传播者们,可恨!

茶,没那么神奇,没那么邪乎,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将茶夸成神器、仙药的各种伪科学;

喝茶,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罢了,喝的舒服、喝的健康、喝的开心就好。

找到约43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