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金砖1999年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27 秒)

孔雀飞天,白菜称王,土鸡变凤凰!详解菜鸟班章生态普洱茶的由来、谱系及代表作

2000年,勐海茶厂的菜鸟班章相继出世,成为继88青饼之后的普洱界传奇。如果说88青成就了“干仓茶”概念,那么菜鸟班章则成就了福今系、班章料的辉煌。

今天,旗舰店“藏品普洱”掌柜就和大家聊聊菜鸟班章生态茶的由来、谱系及代表作。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普洱茶品牌、老茶,以及买茶、存茶、泡茶、品茶的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工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
一、从大白菜到孔雀班章

所谓“菜鸟班章”,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4年间,福今何氏兄弟先后向国营老勐海茶厂、兴海茶厂定制的白菜系列、孔雀系列班章生态茶。

1、大白菜的由来

当时,中国的普洱茶要出口到欧洲,就必须采用欧盟的食品要求。1999年,勐海茶厂成功申请了绿色食品和有机(天然)食品双认证。其图标状如白菜,被茶友亲切称为“大白菜”,最初只用在来料加工的茶品上。

所谓“来料加工”,是指茶商收购茶叶后,委托勐海茶厂生产,以饼为单位计算加工费。随着来料加工策略的成熟,茶商慢慢开始定制一些比厂货更高等级的茶品。

恰在这一时期,福今何氏兄弟,收购大量老班章茶料,把收到的茶菁分等级,送到勐海茶厂进行压制,由此诞生了白菜系列班章生态茶。

2003年,滇南茶区多雨,再加上非典蔓延,大量茶原料没能按时进入工厂加工。同时,有机食品认证的年度审核更加复杂,为了产品能够按时出厂,何氏兄弟重新设计了棕色版面的孔雀图标,用于部分班章生态茶的包装。

由此,2003年孔雀系列班章生态茶宣告面世。茶纸上的回头孔雀孤傲凌绝,彩屏大开,上方盖有“群星伴月”印章,从四星到六星,彰显不同品级,其中以六星孔雀为最。

2004年下半年,改制后的勐海茶厂不再接受来料加工的方式。福今何氏兄弟只好把收购来的优质茶料,委托给兴海茶厂生产。

其中有一批熟茶,已经在勐海茶厂渥堆发酵,还没来得及压制包装,便运往兴海茶厂生产,这就是如今闻名茶界的ABCD堆孔雀班章熟茶。

二、大白菜班章谱系及代表作

2000年:班章青贡饼、班章熟贡饼、班章1号熟饼、班章2号熟饼、班章特2号熟饼、一级青饼、班章9号青饼、班章珍藏青饼、班章橡筋茶

2001年:班章青贡饼

2002年:班章青沱(250克)、班章青砖(250克)、班章1号青饼、班章2号青饼、班章茶王青饼、班章特制精品青饼、班章珍藏精品青饼、班章大叶青饼

2003年:班章青沱(200克)、班章青砖(1000克)、班章2星青饼、班章3星青饼、班章4星青饼、班章2号青饼

2004年:班章珍藏青沱(250克)、班章青砖(250克)、班章青贡饼、班章青饼、班章精品青饼、班章珍藏青饼、超珍藏班章青饼、班章茶王青饼(500克)

总体而言,大白菜班章以生茶为主,其代表作品如群星闪耀,从2000年班章橡筋茶到2004年的茶王、珍藏系列,每一款都是茶中经典。

2000年班章橡筋茶,以顶级班章野生古树茶为原料压制而成。“顶级班章料+勐海茶厂”的联姻,让此茶荣耀加身,刚面市时价格自然要高出一筹,为500元/片。

然而不过区区十几年时间,橡筋青饼的行情便一路猛涨,且一茶难求,堪称价比金高、无价之宝!

大白菜熟茶代表作,是2000年大白菜系列的3款熟饼,即特二号、大二号、大一号。

这三棵势单力薄的大白菜,开辟了以班章茶为原料制作高端熟茶的先河,时至今日仍被认为是熟茶界的NO.1。

三、孔雀班章谱系及代表作

2003年:孔雀熟沱(250克)、孔雀熟贡饼、孔雀熟饼、孔雀一级熟饼、孔雀二级熟饼、孔雀青沱(200克)、孔雀班章青沱(200克)、孔雀青饼、孔雀4星青饼、孔雀5星青饼、孔雀6星青饼

2004年:班章熟贡饼、班章珍藏熟贡饼、班章熟饼、班章珍藏熟饼、班章特制熟饼、班章精品熟饼、班章珍藏熟饼(1000克)、班章孔雀青贡饼、班章大叶青饼、班章孔雀青沱(500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04年勐海茶厂改制,部分茶品转运往兴海茶厂进行加工,孔雀班章茶在茶友圈里,便有了嫡系孔雀(勐海茶厂)与庶出孔雀(兴海茶厂)之分。

实际上,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有好茶料的加持,孔雀班章都差不到哪里去。退一步来说,有时候这庶出孔雀的名头,比嫡系孔雀还要响亮呢。

比如04年土鸡沱。此茶由兴海茶厂生产,因茶纸上的孔雀标志形似土鸡,且原料来源生态自然,故而得名“土鸡沱”。

土鸡沱单沱为500克规格,手编竹筐包装,沱面干净乌润,金毫尽显。干茶香气独特高扬,是班章大白菜特有的烟香味。

土鸡沱初上市时,市场接受度不高,售价仅为80元一沱。如今此茶行情直飙猛涨,直逼6万元一沱,依然一茶难求,可谓是土鸡变凤凰,孔雀亦封神!

2004年ABCD堆班章,则是孔雀班章熟茶代表作。它们都以班章为原料进行发酵,为了对四个原料等级不同的堆子进行辨识,分别用字母A、B、C、D进行标示,分别与珍藏、特制、精品4个等级对应。

ABCD堆孔雀班章熟茶系列,一共有8款茶,根据规格不同,分成250克的贡饼(小A堆、小B堆、小C堆),357克的常规饼(A堆、B堆、C堆、D堆),还有一款1000克的大大B堆。

当年班章茶还未炒热,原料价格较为低廉,所以能采用优良的班章原料,来发酵熟茶。因其产量较小,又被大量品饮消耗,如今市面上已难寻踪迹。

后记:

菜鸟班章系列的产品线十分丰富,既有生茶/熟茶之分,又有饼、砖、沱等不同规格,还有选料细嫩的一级青、贡饼,以及粗枝大叶的大叶青。不同形制、不同重量、不同等级,谱系繁杂。

如今,菜鸟班章的市场价,较之出厂时早已上涨一倍乃至数倍以上,可以说是孔雀飞天、白菜称王,土鸡变凤凰。它们凭借优质的选料、公认度极高的口感,赢得市场青睐,不仅身价高高在上,而且也是杠杠的硬通货,堪称茶中翘楚。

声明:文章由“藏品普洱”原创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

张旭《六星孔雀,有你看不懂的普洱江湖》[J].《普洱杂志》,2019(131)

陈智同.深邃的七子世界[M].台北:五行图书,2006

微而有信《深邃的菜鸟世界》系列文章

番顺行《福今茶品图册》

普洱陈茶偏离了本质——陈茶是用来喝的

8月30日,我们发布了《一起品茶012丨一款让云南人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价值的普洱茶》一文,有部分茶友对关于品饮的1987年高山特级年份产生了疑问,菌子老师结合他收集整理资料,对茶品脉络进行了梳理,也给出了他关于陈茶年份的深度思考。

一、产品图录:普洱茶兴起的功臣与混乱的源头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流通,普洱陈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性,可以通过包装进行茶品辨识。普洱茶长期以来一直是外销产品,收藏与鉴赏范围局限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对于普洱茶真伪鉴别,销区形成了一套口耳相传的经验,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把经验写成了书籍。其中1995年邓时海出版《普洱茶》一书开启体系化传播普洱茶文化,再通过书籍以图谱的形式销售普洱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传播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人们首先通过了解茶的故事,然后对照书本再进行交易。然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引发一些关于茶品真实性争议,尤其是一些真伪难辨茶品。随着普洱茶市场扩大,一种只关注包装、而忽视品质的极端交易方式逐渐兴起,尤其在大益二手交易中尤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普洱茶作为一种饮品,本应该被品尝和鉴赏。在交易过程中人们喝都不去喝,甚至包装都不敢去动,照着版交易。如果仅仅凭借包装就进行交易,就会忽略了其作为饮品的本质。这种市场现象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泡沫效应。

二、看书买茶:混乱而失真的背书体系

1957年中茶总技师胡浩川要求云南提前交付圆茶,唐庆阳在接到要求后开始试制圆茶,最终试制成功。从这一年开始,勐海茶厂恢复生产圆茶。

1955年7月25日,中茶公司下发“八中”商标使用规范,要求外红里绿。以下书本背书的早期勐海茶厂生产红印哪里来?以及他的印级茶生产信息来自何处。


某茶人对蓝印茶系年份详述


50年代早期勐海茶厂黄印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1972年云南省贸易公司中国土产进出口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茶叶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更名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

以下书本背书产品如何在50、60年代提前预测公司名称提前预测土产畜产公司合并。

50年代七子黄印大饼(公司名不对)


60年代七子八中黄印

文革时期每个中国成年人都应该知道1966—1976年,此书的历史背景来自何处,它的茶品到底要划到哪年?

某茶人的文革砖说明


各时期文革砖

对于历史的不了解,或者杜撰形成了无数以书卖茶的普洱茶书籍。他们在再版图书的时候,新增加初版没有的茶品,又不对明显的错误进行修正,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以下是2003年大益孔雀之乡,一桶茶中两个版面。对于只认包装交易的大益中期茶,包法不同交易过程就会很麻烦。此茶经过经销商认定最终艰难成交,大益包法都不是固定的,其他厂家的产品肯定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然而对于普洱陈茶收藏者来说,辨别老茶真假是一个长期学习过程,其中了解茶品的时代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辨别产品包装,了解时代重大节点是判断关键。比如公司名称变更的时间、食品标签启用的时间、食品标签内容的问题。

我们从电话号码探讨几个产品,1992年9月6日,昆明市话五位升七位。

昆明电话号码5位升7位


y562

此款茶品是销港y562俗称“小黑盒”,标签打生产日期是1993年10月,电话号码5位。1992年9月6日后电话号码升为7位。那么此茶的生产标签日期就有问题。我们找到设计“吉幸”牌商标的唐政老师帮忙确定包装,他给我们讲述了尹绘泽老师设计y562的过程。通过他在设计部门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包装没有问题。

1992年4月28日,勐海县电信搬迁市话扩容成功,交换机容量由500门增至1000门。1995年12月17日勐海县市话由5位升7位。


勐海电话号码5位升7位


大益小沱茶正面和背面

此款茶叶是勐海茶厂1998年生产大号碎迷你沱熟茶,电话号码为5位。1995年12月17日勐海县市话由5位升7位,此茶生产标签有问题。我们向多位资深的大益经销商探讨包装和茶品,他们一致认为茶品真实。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异呢?

1985年云南省标准计量局颁布滇Q49-85《云南省企业标准-茶叶》,1987年GB7718-87《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颁布,1994年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颁布代替GB7718-87,1995年9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宣布废止滇Q49-85《云南省企业标准-茶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志》关于食品标签合格率的记录

在1990年4月至11月期间,食品标签的合格率仅为30.8%。当时的90年代,中国的食品标准逐渐提升和完善,但食品标签合格率依然相对较低,普及率也不高。

哪怕时至今日,每年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企业出现食品标签错误的情况,另外还有许多人不清楚如何根据现行标准来正确标注食品标签。如果回到过去,信息传递并不畅通,获取资讯也并不便利,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电话摇号拨号一次电话接通的平均时间需要长达10分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难依靠理想化、绝对化的想法来作为规范陈茶的依据。

另外,在前文中提到的y562小黑盒,茶品港销回流,为了适应内地的标准,该产品重新制作了食品标签,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导致电话号码等信息填写错误。勐海茶厂迷你沱原本打算将迷你沱以整箱形式销售,但经销商为了分开销售,重新设计了包装,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滞后,还可能销售人员仅通过回忆去填写生产标签,这些原因导致了食品标签的错误出现。这些例子都突显了当时信息传递和标准执行方面的挑战。

这都是猜测。

三、回归本质:品饮才是陈茶的根本

考辩真伪需要证据,证据一般有三种类型:即书证、物证和理证。书证,是指各种书籍文献;物证,是指实物或遗迹;理证,是指运用常识和推理证明。对于一款茶的真实性判断,理想情况应该是找到生产记录作为书证;找到同时期生产产品作为物证对照;追溯产品来源让亲历者讲述背景通过常识推理作为理证。

在寻找证据的过程运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的方法论的价值开拓考据史料的来源,可以通过多层次的大量研究来确定,要做到孤证不立。

考据陈茶根据考辨真伪的原理,基于陈茶作为食品的属性,加上流通过程的引证,归纳出以下因素来辨别真伪:品鉴、来源、包装。

昌金强收藏87高山特级


张勤民收藏87高山特级


晓德书号收藏87高山特级

来源(邹家驹、张勤民、昌金强、马嘉等口述整理):茶品为广东土产公司向勐海茶厂定制,生产之后卖到华润旗下的香港国货公司,再由某香港茶商买入,买入后存放在香港。1999年7月省公司成立云南茶苑集团股份公司,2000年,为了解决省公司与某香港茶商之间的坏账,省公司同意以500元每片的价格,抵货32件,共计2688片,冲抵了130多万元欠款。(《“绿大树”前传》中抵款年份为2005年,实际发生年份应为2000年,不知作者书写错误,还是口述者口误,日期我们求证过邹家驹和张勤民)高山特级最开始的销售价为800元丨片,到2007年以1800元丨片的价格卖完了这批货。晓德书号于2023年向马嘉购入。

品鉴:茶品仓储较为干净,冲泡后陈香、药香显著,杯底显沉香。茶汤陈味足,发酵程度较轻,转化之后,茶汤中既有生茶的影子,又有熟茶的感受。高山特级茶汤既有老生茶的润甜感,回甘迅速,生津持久,韵味绵长悠久;又有熟茶的感觉,汤体醇厚饱满,顺滑多汁,一口之后,整个身体较为通透。整个口腔无比愉悦,体感明显,有明显的发热感。

包装:棉纸包法非勐海传统包法,纸张为80年代末“薄手工棉纸”,生产标签中日期87年6月电话号码5位。

时光回溯一:

1987年6月茶品生产出来后于1993年交付广东土产公司交付产品因属于内销,故根据1987年GB7718-87《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再包装放入食品标签后销售。销售到香港后由某香港茶商购入,因等级与包装描述特级品不符合造成滞销,最后2000年运回昆明抵账。所以包法非勐海茶厂包法,生产日期87年6月,电话是1993年后的5位号码。因为是熟茶,在过去的历史中熟茶才被认为是普洱茶,普洱茶可以长期保存,所以保质期是长期保存。

87高山特级食品标签

时光回溯二:


1999年压制92青饼

1999年阮殿蓉根据87高山特级的包装,选用从西北地区抵账原料压制的92青饼。1993年广东土产公司选用87年轻发酵茶叶压制成87高山特级,食品标签根据93年情况标注,电话号码5位,生产日期和92青一样打了87年6月的原料日期,因为是熟茶,保质期打长期保存。茶品生产以后销售到香港后由某香港茶商购入,因等级与包装描述特级品不符合造成滞销,最后2000年运回昆明抵账。

以上两种时光回溯都只是一种猜测,因为我们缺乏了关于1987年至1999年茶品生产经过的详细资料。茶品由于食品标签电话号码是5位这一单一孤证就否定他是87年茶品是站不住脚的。1999年压制的92青饼,制作时电话号码已经是7位,也不能因为一个孤证去否定他92青的价值。我们应该考证的过程中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同时运用常识和推理证明一款茶品的真伪。

然而,这些讨论似乎把事情本末倒置了。对于一款茶品来说,判断其真伪和价值的首要属性是其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品鉴1980年代末期的熟茶,与存放年份相近的茶品进行比较,来寻找相似之处。我们通过1980年代末熟茶的品鉴寻找类似仓储类似年份熟茶进行品鉴对比,确定87高山特级口感方向与时代相符。收藏老茶第一要素是品鉴,建立品鉴样本是基础。望文生义,靠包装就否定茶品脱离了普洱茶陈茶品鉴、收藏的本质。

所以我们晓德书号组织一起品茶活动就是想让大家回归茶的本质:品鉴。我们十多年来对普洱茶资料的整理发现普洱茶发展过程是复杂的,要理清历史非常困难,单一事件或证据是没有办法代表一个面的。

陈茶的价值最终是要体现在品饮价值上,交易价值应该以品质为基础。特殊茶品具有历史意义,例如87高山特级茶,其亲历者和拥有者见证了茶叶市场的发展,认识到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陈越香,越珍贵。

因此,我们应该向这些亲历者和拥有者,如邹家驹、张勤民、昌金强、汤一平、马嘉、阮殿蓉以及所有默默付出的亲历者,为我们留存这款茶的前辈们表示敬意。

来源:晓德书号 菌子,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金秋熟之美,温润澜沧味

岁月无声,转眼已是金秋,

又到了喝熟茶的最好时节。

普洱熟茶,凝聚天地之精华、匠艺之纯粹,经历时光洗礼,酿出内敛的灵气和底蕴。

好的古树熟茶如同好的红酒,每一位普洱茶爱好者,只要喝到了真正好的普洱熟茶,便会形成强烈的味觉记忆。品鉴熟茶独特陈韵,从中感受身心的愉悦舒坦,是喝茶人的福气。

高品质的熟茶,可即时品饮,也可经过仓储陈化后提升价值。越来越多茶企开始重视高品质古树熟茶市场,通过提升发酵技术、选用优质原料,优化熟茶的香气、滋味、口感,以高品质的熟茶产品,让茶友们体验到真正的熟茶之美。

澜沧古茶,是高品质熟茶生产的先行者。早在1999年,就用古树茶原料发酵熟茶0085沱,如今已成为绝唱。近年来,澜沧古茶每年都推出高品质熟茶,如名山纯料古树熟茶:春億熟茶、冰岛熟、昔归熟、五星班章熟、0085、邦崴熟茶、易武熟茶、曼弄熟茶、大班章熟茶等;名山拼配古树熟茶:乌金、凤亦凰、大马帮熟茶、古木兆春熟茶;宫廷古树熟茶:传奇88、一团和气、五十周年纪念饼、龙柱等;特色“澜沧味”熟茶:古韵金砖老茶头、八五老茶头、1966老特、紫龙圆熟茶等,每一款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所形成的独特气质“澜沧味”享誉业内,也奠定了澜沧味熟茶行业翘楚的地位。

澜沧古茶熟茶的优势

越陈越香是普洱熟茶具有收藏投资价值的前提基础。普洱熟茶的越陈越香,其是否值得收藏,与茶品的原料、工艺、存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一款好熟茶的灵魂所在。

好生茶易寻,但可代表普洱茶顶尖发酵工艺的好熟茶难求。生茶技术简单、风险小,但要交给时间去验证好坏;好熟茶技术关键点多且复杂、风险大、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市面上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名山生茶,名山熟茶少有品牌敢去挑战。

“澜沧味”熟茶的独特气质,与其数十年累积总结的原料选购标准、熟茶技艺发展及专业的仓储密不可分。

优质的原料

澜沧古茶的原料,无论生茶熟茶,都有严格的原料评审选购标准,保证茶质的优秀底蕴。对于高端熟茶,选料更为严谨,必须是具有更丰富的内含物质,具有更优后期转化底子的古树茶才能入选。

纯熟的工艺

超半个世纪的制茶经验、四十余年的发酵经验,古茶匠人对普洱茶万千茶山茶质茶性的把握,对茶性的领悟,对技艺的钻研,保证了每一款名山熟茶经过制茶匠人的选择、雕琢,不失其长,却补其短,让茶品更加温润协调,适口怡人。这种协调感是制茶匠人常年经验总结和感悟中的智慧结晶,是高超拼配技术结出的“硕果”。

澜沧古茶古树熟茶的发酵工艺更复杂、严苛,生产周期也更长,其典型特征是口感醇厚、绵滑、饱满,香甜滑润,底厚韵美。纯熟的工艺,让“澜沧味”迎合了消费者对普洱熟茶口感和品质的日益高要求。

时光的养育

古树原料在40余年的“老熟地”发酵后,会被送入原料库中进行独有的“养育”,在独有的环境中修养身心,陈化生香。

专业的仓储

为了让茶品一问世就达到可品饮的状态,发酵过程均在茶品上市前1-2年完成,不仅可以为茶品成型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更可以通过时间的陈化,提升熟茶的品饮价值。

而茶品压制成型,会进入时光仓中悉心藏养。高标准干仓储存,专业管理控温控湿,普洱熟茶在时光仓中潜心修炼,退火祛烧,醇化温润,陈香韵显,越陈越香。

名山熟茶的价值

品饮价值

普洱熟茶的“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其内含物质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等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持续氧化、降解以及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时间赋予的独有陈香和风味。陈酽、暖润,又变幻无穷。

健康价值

而随着国内消费升级、人们对普洱熟茶的了解,以及对健康茶生活意识的推崇,以优质原料、好原料发酵制作、专业仓储养育的高端普洱熟茶当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经过发酵后的普洱熟茶,由原本的刚烈变得温和,不寒不火,不苦不涩,韵味绵长,为体寒、敏感体质的群体提供了一类可以饮用的健康饮品,适合各个年龄段、各种体质、各个地域的人们在各个季节适量饮用。

现代研究证实适当饮用普洱熟茶暖胃效果更佳。在适宜的浓度下,粘稠、甘滑、醇厚的茶汤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膜附着于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饮用可起到养胃、护胃作用。

市场价值

普洱熟茶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茶性变得更加温和,口感更加温顺,陈化时间大大缩短,只要3到5年即可得到具有高品质陈化的茶品,因此,它更容易被迅速品饮及消耗掉,由此加速了市场的流通性,不断增加熟茶的市场空间,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一个好的熟茶具有市场价值,在于其优质的原料,娴熟的工艺和优秀的口感和品质,有较高美誉度的品牌,通常更有保障,更值得信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产品增值和流通性更好,其产品随着时间推移有了更多增值的可能。

在“澜沧味 熟之美”背后,是澜沧古茶丰厚坚实的原料基础;是澜沧古茶56年制茶事茶,掌握古树茶核心资源的实力保证;是每一次不断精进发酵技艺的稳定传承;是无数资深茶友反复对比验证喝出来的良好口碑。天时地利人和,这充分保障了市场上澜沧古茶熟茶的卓越品质和品藏价值。

爱在金秋的澜沧古茶。愿一杯熟茶,给你秋日里最温暖的滋润。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