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解药性吗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重磅:喝古树茶能治病吗?

喝古树茶能治病吗?

由于茶与文化在我国的长期脱节,所谓文人茶会,也仅限于极少数人的圈子里面,真正懂得喝茶的高手寥若星辰。加之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喝茶、喝好茶基本还是奢侈之事,遑论治病和养生?

不走遍千山万水,怎敢说阅尽春色?不喝遍世间众茶,又岂能谈论茶的要义?

茶,一种日常饮品,在古代,不断有文人雅士为之打造文化形式感,直至南宋时期禅宗东传,它被带到东瀛,并且与饮用者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道”的象征和体现。不过,在中国较长时间里,它的属性仅仅被归为“生活”,一切神性都止于日用。

直到今天,茶道的引入,品茶喝茶之风的空前泛滥,使得茶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生活品质的提升需求,让喝茶的问题重新被日常重视,喝什么,怎么喝,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追求健康、生态,讲究茶品,更在乎“喝”的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绝大多数喝茶的人是很难或根本不去区分茶的种类的,以普洱茶为例,不少人仅限于能够分别生茶和熟茶。我们的市民群体普遍“不思亦不学习”,一方面害怕身体有病,一方面又缺乏茶饮常识。

人云亦云的“绝好土壤”使得很多“聪敏”的茶商就此顺水推舟,迎合消费,对茶的保健养生作用进行深入发挥,以及无中生有的功能再造,精心策划,选中昂贵的古树茶(这里所指普洱茶)大作文章——古茶树能治病的传说于是在市场上愈演愈烈。

因为古树稀有,很多消费者相信古树茶好,相信喝古树茶能够治病。“福如生命养颜水,寿比普洱古茶树”,天地造化呀!

古树茶确实是罕有之物,是佳茗。那么,古树茶真如商业广告所传的那样有神乎其神的治病之用吗?

我们就从古人的发现开始谈起。

古人喝茶,一方面讲究茶道章法,饮茶之益在于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正清和之气。另一方面以茶会友、度日,拣茶入味,把茶作为一种日常,贯穿生活,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

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的饮茶起源众说纷纭,不能定论。作为有图腾的民族,我们相信诸神的存在,相信尝百草的神话传说。

大体上,茶的功能起源有五种主要说法,分别是祭品说、药物说、食物说、同步说和交际说。

药物说就认为,茶在最开始是因药用介入日常生活世界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作为图腾和偶像,我们且相信祖先有“神农尝百草”的经历。但科学和实践告诉我们“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万万不可信的。荼即是我们所谓的茶,茶若真有此等解百毒的功效,医学存在的意义又会有多少?

陆羽讲茶“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说的就是“草木有本性(心)”。千年古树茶可以说是广集天地之灵气,汲尽日月之精华,性属灵。但作为一品有药元素的生态茶,它的功用主要还是在于保健和养生,而非治疗意义上的“药用”。

这种说法并非凭空捏造。

《茶经》云: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大唐《新修草本》载:

“茗,苦茶;茗未甘、苦、微寒、无毒。主痿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茶主下气,消宿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药圣说“火为百病”,不是说上火就是有病,而是说上火会引发各种疾病,用茶降火效果佳。

认为茶之用主要在于保健养生的不只陆羽。中医也认为饮茶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清痰;益肺胃,明目解瘟”,延年益寿的主要原因,这些功效说到底还是保健养生。

但无论是中医所讲的茶的药用,还是云南少数民族以茶入药的传统土方。他们所说的茶的药性,归根结底实质上都是上述调理身体的保健养生之功用。

很多消费者信奉茶的排毒作用,因此时常作牛饮之态。那么喝茶排毒的说法是否可信?

有研究表明,由于茶本身功能相对单一性,喝茶对促进肠胃蠕动消化食物、提神正气等有帮助,但还没有准确的研究能够佐证喝茶能实现行之有效的无害的排毒养护效果。

也有学者罗列了“茶叶可治的疾病”目录,并在目录之下分别注明对应的食用方法和计量。认为茶叶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红白痢疾,急性、慢性肠胃炎,传染性肝炎,心力衰竭,稻田皮肤,痈疖肿毒,水火烫伤,缠蛇丹。但没有科学论据,也没有可靠的支撑数据。

目前学界对普洱茶的药性研究,较为可靠的是《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一文,该文系统的对普洱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严密的测验梳理,并对普洱茶生、熟茶进行了各项数据的对比研究,并对它们的药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统计。得出很多支撑普洱茶利于保健养生功用的数据,但也没能明确普洱茶在治病意义上的药用。

民生之重,重在衣食,国民自古以食为天。

近代以降,国人对食品愈发重视,从定时定量逐步迈入追求营养保健,对食的需求,到今天,品与质,量与时,缺一不可。

放眼当下,食品安全事件触目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当下的市场供给质量反差极大。

茶饮作为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同样也面临着供给质量的危机。在这个市场经济发展到以“人民币”衡量一切的阶段,人们满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从一些茶商到茶农,“唯利”主义横行。茶农为提高收入,大量使用农药,保证茶叶产量;茶商则为盈利,大量收购诸如台地茶等便宜毛料,而台地茶的生态情况,恰恰是最令人担忧的。

可想而知,用不生态的茶料制作的茶,不但有失保健养生的功效,还有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滋生。对比这些茶,生态良好的古树茶,其保健养生效果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古树茶尤为珍稀珍贵。那么,它的保健养生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吗?

肯定不是。长期性惯性饮用古树茶,对调节人体微量元素、调理生理机能是很有帮助的,然,古树茶的这些功效的发挥都需以一个“长期”为前提。

我们可以简单想一想,古茶树是一朝一夕长成的吗?

从红茶菌到喝尿疗法,从一个个医药神话的破灭到一幕幕聚敛不义之财的闹剧,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有搭台的就有唱戏的,有敲锣的就有听响的,时代卖出一副副各种各样的“拐”。

吃茶在古代世界,是日常活法,又是养生之道。在现代社会,随着茶的商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茶的功用围绕着养生逐渐扩大,甚至被推广为治病除患之物,一切透着浓浓的功利至上的味儿,这是不现实的和荒唐的。

迎合市场成为似乎现代茶业和茶本身的难辞其咎的任务。但古树茶不应被过度炒作和解释。

古树茶是好东西,这是不可否认的。

古树茶生在深山之内,漫长地接受着天地日月的沐浴,实在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瑰宝,随天地生而有之,与万物同生同长,是一味绝伦的存在。这与它能不能治病无关,它的价值远不在于此,更在于它与生俱来的与中国之道吻合的君子品质和隐者精神。

茶的存在,古树茶的存在,就像神灵的存在。在万物毓秀的自然界,古树茶根于沃土,秀于万木,我行我素,芳香黯然。我们更应该以至仁之心去敬它,欣赏它。

我心敬佛,但我不信佛教。我心向茶,但我也不迷信芸芸如是说的茶学。

因茶结缘,有人劝我皈依耶稣基督,我委婉拒绝了。

上帝与佛祖与诸神一样,存在与否,仍需敬畏,这是一种礼。“和、敬、清、寂”是一个茶人该有的修为,我爱茶,所以早已将“茶”道看为了一种宗教来修行朝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素有居敬之心,固然会遵守我认为是对的东西,我想一直以这样的态度,效仿古仁人之心,在“问茶”的路上,“修辞立其诚”,赠人予佳茗。

一杯茶不喝完,新的茶水就不能倒进杯中。杂念太多,身心就很难放空,纵然吃掉千万株古茶树,又能改变什么呢?

茶情报实用文章精选

转眼间,茶情报已经6岁了。这么长时间来,茶小编一直在坚持,不敢有丝毫懈怠,全是因大家的关注和鼓励。也正是这样,才有了现在这些实用的文章。


经常有茶友问小编,找以前的文章不太方便。既然这样,那小编就帮大家做个整理吧,从现有的文章中挑选出最受大家关注的、转发最多的口碑好文,供各位茶友随时“点读”。亲们,各取所需哈


1茶与健康


【农残】农残是痛,茶叶出口国际座谈会都谈了些啥?

【减肥】想喝普洱茶减肥吗?

【减肥】12种减肥“良茶”秘方

【养胃】茶要这么喝才养胃

【降压】喝茶,究竟是降血压还是升血压?

【降脂】这种茶喝对了,能护血管,降压,降脂!

【降糖】糖尿病人喝什么茶能降“糖”?

【寒温】茶有药性,正确喝茶,养生长寿秘诀

【解酒】喝茶能解酒吗?

【茶醉】喝完茶手抖,是茶醉吗?

【孕产】女性在这个时候,喝茶是大忌

【禁忌】吃药时,喝茶是否会出问题?

【清热】夏至三杯茶,清热消暑还解毒!

【解腻】节后解油腻、养肠胃喝这些茶

【材质】玻璃杯、不锈钢杯…告诉你哪种最安全!

【上瘾】喝茶上瘾,是一种境界!

【茶多酚】茶多酚,茶的精髓原来是这样耶!



2茶艺


【选水】哪种水泡茶最好喝?

【烧水】隔夜茶不致癌,这些才是真正致癌食物

【水温】水温低,茶泡不香!

【泡茶】最全茶叶冲泡法,爱茶人必知

【泡法】煮着比泡着好喝的4款茶

【选茶】喝茶体质一览表,你是哪种体质就选哪一杯

【盖碗】涨知识 | 盖碗暗藏的玄机

【防湿】家庭存茶与温度、湿度

【茶垢】茶垢清洁有妙招,一分钟让茶杯光亮如新!

【洗茶】学学这三点,洗茶不再烫坏茶叶

【投茶】茶叶投放量多少,你知道吗?

【倒茶】这样倒茶,不知不觉就得罪人了

【盖盖】是不是老茶客,看他拿盖碗的姿势就知道

【搭配】茶具选不对,茶汤就要毁!

【拼配】拼配茶与纯料茶,哪个更好?

【存茶】喝茶,也要懂存茶!最全的存茶知识

【存茶】茶叶要这样储存,方可留住清香。

【存茶】史上最强茶叶回南天防潮攻略!(建议收藏)

【存茶】为什么茯茶不会过期且保存越久更好?

【存茶】存点茶,老了喝!

【玻璃】玻璃杯、不锈钢杯…告诉你哪种最安全!

【影响】茶杯对茶汤有何影响?真还是假?

【品茶】品茶之道,聪明的人自然懂得

【细节】这些实用的小细节,让你泡茶好喝十倍

【紧压】普洱茶为什么要紧压成饼而不散存?

【回甘】茶叶的回甘、生津、喉韵,你懂吗?

【插花】插花:美取决于内心的追求!

【术语】每天学一点 | 茶叶通用交流术语

【茶席】茶席,茶道美学的自由!

【茶宠】想你的茶宠温润有神,得这样养

【六君子】茶道”六君子“,你了解多少

【冷泡茶】茶叶冷泡,抗癌、降三高


3普洱茶

【古树】【揭秘】台地茶VS古树茶

【区别】普洱茶的干茶与湿仓区别

【生熟】普洱生茶和熟茶到底哪种更好?

【干湿】四招教你辨别普洱的干仓和湿仓

【口感】为什么贵的茶反而口感很“清淡”?

【存茶】不同年份、仓储、山头的普洱茶怎么存放

【优劣】绿茶普洱的优劣之争

【醒茶】会醒茶,茶才会更香!

【唛号】勐海厂长告诉你什么是普洱茶的编号和大票!

【年代】茶业黄金年代茶营销变化

【时间】茶叶市场老茶售价往往高于新茶数倍

【汤色】茶颜观色——普洱熟茶汤色辨别

【散茶】普洱茶的散茶,到底好不好?

【干货】普洱茶25个山头的基本特性及口感!

【易武】从一年到十年的易武茶是怎样的?

【班章】这才是老班章普洱茶的真实特点与价格!

【冰岛】班章、冰岛、蛮砖、帕沙四大茶样品鉴对比

【昔归】昔归:茶山新老面孔的角逐

【柑普】怎样区分陈皮普洱、桔普、柑普、小青柑?

【浓淡】浓茶和淡茶,养生的人都这样选

【单株】独树一味——昔归单株

【保存】普洱熟茶存放的几个要点

【好茶】老茶的美好,喝茶的人会懂

【烟味】没有氧气怕转化慢,但又怕异味该怎么办?

【历史】普洱茶的357克和“七子饼”茶的由来!

【茶汤】如何通过茶汤,看普洱茶的好坏?

【甜感】普洱茶,道不尽的甘与甜

【存茶】普洱茶为什么不会过期

【选择】青柑普洱、桔皮普洱、陈皮普洱,怎么选择?

【小青柑】小青柑表皮上的“白霜”,究竟是什么?

【薄荷塘】易武最贵山头茶之一(真相揭秘)

【古茶山】诸葛亮和古六大茶山有什么关系?

【螃蟹脚】古茶树上的螃蟹脚,不为人知的功效与作用



4白茶


【问题】认识福鼎白茶

【功效】白茶可保肝护肝,以及四大功效!

【常识】茶识 | 白茶常识扫盲区

【季节】夏天喝白茶,暑气不找茬!

【老茶】老白茶这么喝,病毒全赶跑

【存茶】做到这些,你的白茶才有收藏价值

【地域】勐海的古树茶能做白茶吗?

【真假】四招,教你辨别“真假老白茶”

【煮茶】一雨成冬,教你煮壶老白茶驱寒



6绿茶


【保健】绿茶的9大保健功效(建议收藏)

【夏天】夏季绿茶饮用的误区,你中枪了吗?

【问题】绿茶枸杞别一起泡,不利于营养吸收

【揭秘】空腹喝绿茶,你得谨慎

【鉴别】绿茶鉴别的三个要点

【毛尖】如何品鉴信阳毛尖,三款手工茶图文对比!

【保健】绿茶+冰糖,治疗咽喉发炎的良药

【存茶】保存好新鲜绿茶的五大要点

【健康】胃不好的人,不宜喝绿茶

【茶具】六大茶类红绿青白黄黑,配什么茶具?


7红茶


【鉴别】染色红茶,你能辨别出来么?

【季节】冬天喝红茶,必须要知道的5件事

【品质】优质红茶,隐藏着“秘密”

【对比】小种、滇红、祁红三大红茶,有何区别

【区别】大红袍与红茶的区别,爱喝茶的你都了解吗?

【区分】金骏眉与正山小种有什么区别?

【鉴别】火眼金睛——辨别真假金骏眉

【等级】滇红工夫茶,不同等级有何特征?

【祁红】怎样挑选优质祁门红茶?

【祁红】祁红的贮存方法

【滇红】滇红工夫茶,不同等级有何特征?

【保健】为什么天冷喝红茶好?


8乌龙茶


【区分】乌龙茶和铁观音有哪些区别?

【挑选】如何挑选优质乌龙茶

【区别】闽南、闽北、广东、台湾四大乌龙如何区分?

【香气】为何武夷岩茶不是越香越好?

【香型】陈香型铁观音标准今天开始实施!

【辨别】四招分辨正秋铁观音和春茶铁观音

【香气】铁观音香型大全

【区别】冻顶乌龙与铁观音有什么区别?

【健康】铁观音伤胃吗 知道这些后你就明白了

【谣言】关于铁观音的谣言,你信过几个?

【名词】铁观音炒法的简单解释

【等级】武夷山大红袍是如何分等级的?

【香型】浓香型铁观音成冬季茶市新宠

【产地】高山为何出好茶?

【健康】冬季皮肤瘙痒,多喝铁观音

【存放】武夷岩茶要陈放,得满足这些条件

【品鉴】品鉴武夷岩茶的12个技巧!

【名称】乌龙茶何以叫“乌龙”?


9黑茶


【茯砖】老板,茯砖茶多少钱一斤?

【金花】茯茶里的“金花”的5个特别之处

【金花】黑茶“金花”与灵芝媲美

【天尖】黑茶中天尖茶的优点

【泡法】老黑茶之如何冲泡?

【存茶】安化黑茶的专业保藏、家庭保藏

【收藏】黑茶的收藏价值源于这三点

【千两茶】二十泡,一支鼎级千两茶的品质标准!


10花茶


【玄机】花茶别这样喝,容易出问题

【故事】爱上茉莉花茶

【功效】喝茶加三花,降脂、降压能解抑郁

【菊花】菊花茶,不能随便喝


11台湾茶


【观点】台湾茶在大陆状况的分析


12历史


【茶人】穿越古代,看看古人眼中最美的茶境

【古今】古人如何用水泡茶?

【古今】古人也爱”装“,“玩”茶的都是祖传手艺人

【古人】古人大师如何为自己的茶室、书房命名的?

【帝王】古人如何用水泡茶?

【贡茶】金瓜贡茶为何是普洱茶的“太上皇”?

【古人】古人喝茶的智慧

【古道】探访“鲜为人知”北茶马古道

【才女】古代四大美女,哪款才是你的茶



13茶美食                                                                        


【美食】消失的茶泡饭,诱惑满满

【美食】茶叶不仅可以泡,还可以制出美食



14其他


【野韵】野生高山乔木 大自然恩赐

【海拔】高山为何出好茶?

【季节】春天喝茶的15个好处

【叶种】十种茶叶品鉴的方法

【贡茶】作为皇室贡品的茶膏,有什么神奇魅力?

【泡沫】茶汤中的泡沫到底能不能喝?

【好坏】如何通过茶汤,看普洱茶的好坏?

【茶氲】喝茶的最大好处是什么?

【商机】变菜为茶,滞销货成香饽饽

【关店】一个关店离场感言引来的风波

【外形】茶的38种姿态各异的造型!

【名字】茶的名字串连起来,竟是一场凄美的爱情

【纪录片】首部茶乡旅游纪录片于2017年6月央视播出

本文茶情报编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喝古树茶真能治病吗?你可能走进误区

喝古树茶能治病吗?

 

由于茶与文化在我国的长期脱节,所谓文人茶会,也仅限于极少数人的圈子里面,真正懂得喝茶的高手寥若星辰。加之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喝茶、喝好茶基本还是奢侈之事,遑论治病和养生?

 

不走遍千山万水,怎敢说阅尽春色?不喝遍世间众茶,又岂能谈论茶的要义?

 

茶,一种日常饮品,在古代,不断有文人雅士为之打造文化形式感,直至南宋时期禅宗东传,它被带到东瀛,并且与饮用者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道”的象征和体现。不过,在中国较长时间里,它的属性仅仅被归为“生活”,一切神性都止于日用。

 

直到今天,茶道的引入,品茶喝茶之风的空前泛滥,使得茶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生活品质的提升需求,让喝茶的问题重新被日常重视,喝什么,怎么喝,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追求健康、生态,讲究茶品,更在乎“喝”的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绝大多数喝茶的人是很难或根本不去区分茶的种类的,以普洱茶为例,不少人仅限于能够分别生茶和熟茶。我们的市民群体普遍“不思亦不学习”,一方面害怕身体有病,一方面又缺乏茶饮常识。

 

人云亦云的“绝好土壤”使得很多“聪敏”的茶商就此顺水推舟,迎合消费,对茶的保健养生作用进行深入发挥,以及无中生有的功能再造,精心策划,选中昂贵的古树茶(这里所指普洱茶)大作文章——古茶树能治病的传说于是在市场上愈演愈烈。

 

因为古树稀有,很多消费者相信古树茶好,相信喝古树茶能够治病。“福如生命养颜水,寿比普洱古茶树” ,天地造化呀!

 

 

古树茶确实是罕有之物,是佳茗。那么,古树茶真如商业广告所传的那样有神乎其神的治病之用吗?

 

我们就从古人的发现开始谈起。

 

古人喝茶,一方面讲究茶道章法,饮茶之益在于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正清和之气。另一方面以茶会友、度日,拣茶入味,把茶作为一种日常,贯穿生活,故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

 

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的饮茶起源众说纷纭,不能定论。作为有图腾的民族,我们相信诸神的存在,相信尝百草的神话传说。

 

大体上,茶的功能起源有五种主要说法,分别是祭品说、药物说、食物说、同步说和交际说。

 

药物说就认为,茶在最开始是因药用介入日常生活世界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作为图腾和偶像,我们且相信祖先有“神农尝百草”的经历。但科学和实践告诉我们“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万万不可信的。荼即是我们所谓的茶,茶若真有此等解百毒的功效,医学存在的意义又会有多少?

 

陆羽讲茶“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说的就是“草木有本性(心)”。千年古树茶可以说是广集天地之灵气,汲尽日月之精华,性属灵。但作为一品有药元素的生态茶,它的功用主要还是在于保健和养生,而非治疗意义上的“药用”。

 

这种说法并非凭空捏造。

 

《茶经》云: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大唐《新修草本》载:

“茗,苦茶;茗未甘、苦、微寒、无毒。主痿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茶主下气,消宿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

“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药圣说“火为百病”,不是说上火就是有病,而是说上火会引发各种疾病,用茶降火效果佳。

 

认为茶之用主要在于保健养生的不只陆羽。中医也认为饮茶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清痰;益肺胃,明目解瘟”,延年益寿的主要原因,这些功效说到底还是保健养生。

 

但无论是中医所讲的茶的药用,还是云南少数民族以茶入药的传统土方。他们所说的茶的药性,归根结底实质上都是上述调理身体的保健养生之功用。

 

很多消费者信奉茶的排毒作用,因此时常作牛饮之态。那么喝茶排毒的说法是否可信?

 

有研究表明,由于茶本身功能相对单一性,喝茶对促进肠胃蠕动消化食物、提神正气等有帮助,但还没有准确的研究能够佐证喝茶能实现行之有效的无害的排毒养护效果。

 

也有学者罗列了“茶叶可治的疾病”目录,并在目录之下分别注明对应的食用方法和计量。 认为茶叶可以治疗细菌性痢疾,红白痢疾,急性、慢性肠胃炎,传染性肝炎,心力衰竭,稻田皮肤,痈疖肿毒,水火烫伤,缠蛇丹。但没有科学论据,也没有可靠的支撑数据。

 

目前学界对普洱茶的药性研究,较为可靠的是《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一文,该文系统的对普洱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严密的测验梳理,并对普洱茶生、熟茶进行了各项数据的对比研究,并对它们的药理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统计。得出很多支撑普洱茶利于保健养生功用的数据,但也没能明确普洱茶在治病意义上的药用。

 

民生之重,重在衣食,国民自古以食为天。

 

近代以降,国人对食品愈发重视,从定时定量逐步迈入追求营养保健,对食的需求,到今天,品与质,量与时,缺一不可。

 

放眼当下,食品安全事件触目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当下的市场供给质量反差极大。

 

茶饮作为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同样也面临着供给质量的危机。在这个市场经济发展到以“人民币”衡量一切的阶段,人们满目追求利益最大化,从一些茶商到茶农,“唯利”主义横行。茶农为提高收入,大量使用农药,保证茶叶产量;茶商则为盈利,大量收购诸如台地茶等便宜毛料,而台地茶的生态情况,恰恰是最令人担忧的。

 

可想而知,用不生态的茶料制作的茶,不但有失保健养生的功效,还有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滋生。对比这些茶,生态良好的古树茶,其保健养生效果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古树茶尤为珍稀珍贵。那么,它的保健养生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吗?

 

肯定不是。长期性惯性饮用古树茶,对调节人体微量元素、调理生理机能是很有帮助的,然,古树茶的这些功效的发挥都需以一个“长期”为前提。

 

我们可以简单想一想,古茶树是一朝一夕长成的吗?

 

从红茶菌到喝尿疗法,从一个个医药神话的破灭到一幕幕聚敛不义之财的闹剧,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有搭台的就有唱戏的,有敲锣的就有听响的,时代卖出一副副各种各样的“拐”。

 

 

 吃茶在古代世界,是日常活法,又是养生之道。在现代社会,随着茶的商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茶的功用围绕着养生逐渐扩大,甚至被推广为治病除患之物,一切透着浓浓的功利至上的味儿,这是不现实的和荒唐的。

 

迎合市场成为似乎现代茶业和茶本身的难辞其咎的任务。但古树茶不应被过度炒作和解释。

 

古树茶是好东西,这是不可否认的。

 

古树茶生在深山之内,漫长地接受着天地日月的沐浴,实在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瑰宝,随天地生而有之,与万物同生同长,是一味绝伦的存在。这与它能不能治病无关,它的价值远不在于此,更在于它与生俱来的与中国之道吻合的君子品质和隐者精神。

 

茶的存在,古树茶的存在,就像神灵的存在。在万物毓秀的自然界,古树茶根于沃土,秀于万木,我行我素,芳香黯然。我们更应该以至仁之心去敬它,欣赏它。

 

我心敬佛,但我不信佛教。我心向茶,但我也不迷信芸芸如是说的茶学。

 

因茶结缘,有人劝我皈依耶稣基督,我委婉拒绝了。

 

上帝与佛祖与诸神一样,存在与否,仍需敬畏,这是一种礼。“和、敬、清、寂”是一个茶人该有的修为,我爱茶,所以早已将“茶”道看为了一种宗教来修行朝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素有居敬之心,固然会遵守我认为是对的东西,我想一直以这样的态度,效仿古仁人之心,在“问茶”的路上,“修辞立其诚”,赠人予佳茗。

 

一杯茶不喝完,新的茶水就不能倒进杯中。杂念太多,身心就很难放空,纵然吃掉千万株古茶树,又能改变什么呢?

 

本文授权转载自「石一龙」,仅代表作者观点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