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到临沧从哪些方向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普洱六山漫游记:当我走进风味的秘境!


云霓中的秘境倚邦

当我又一次在夜晚,独自喝完一泡18年麻黑后,细腻的花香和充满包裹感的茶汤把那些游走在六大茶山的时光再次鲜活无比地闪耀在眼前。当六大茶山已经成为传奇,除了一次又一次地行走其间,再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去感受它们。

张信刚教授在《大中东行纪》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地理决定历史!

老曼峨古茶园的茶叶


换成普洱茶,我想这句可以再稍微扩展一点:地理决定风味,风味成就历史!尤其在你反复走进那些山头,才会理解“一山一味”的力量会有多顽强。

 

当我再一次走进风味的秘境,六大茶山又会给我怎样的回馈?

因为文章太长,又不想分开发,心想:好的风景和风味都需要“沉浸”。为了便于大家阅读,做了一个小小的目录导航,一次看不完,那就慢慢看。



普洱的如梦之梦:易武


去易武的路,实在算不上近。从版纳出发,途经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曼妙的热带雨林匍匐在路两侧。一口气直开,也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就是这样一条路,每次出发前,心里都还夹杂着小鹿乱撞的兴奋和忐忑。 
中国贡茶第一镇:易武一路奔波终抵达
就好像明确知道每次去易武,自己会进入一场清醒无比的梦。易武,是普洱茶的如梦之梦。

易武之行,从老街开始!

每次的易武之行,都是从老街开始。老街街头,是一个广场,停满镇上百姓抑或前来易武寻茶的小轿车。广场左侧,拾阶而上,有一间并不宏伟的易武茶文化博物馆,易武茶无比躁动的历史都藏在里面。据易武文化站站长杨建平老师介绍,博物馆里有200多件珍贵文物。车里宣慰司管辖六大茶山时期记载易武茶叶生产经营的石刻执照,完整详尽地诉说着易武茶的过去。
易武老街车顺号旧址
易武茶文化博物馆馆藏石碑
面对一件件锁住易武茶风味传奇的文物,我们不禁遐思:早已被历史证明过无数次的易武茶,而今还在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你奔在七村八寨的路上,会有越来越清晰而肯定的答案:易武茶,还在易武!

去易武的路上,遇到马帮

永远逛不腻的七村八寨

七村八寨的概念,已经深入钟爱易武茶的茶人心中,村稍大一点,寨则稍小。从镇上出发,最经典的七村八寨之旅,一般都是从曼秀进,高山村出。一个小环线,蕴含大风景,几个代表性的村寨都在环线内:曼秀、落水洞、麻黑、丁家寨(汉)、丁家寨(瑶)、张家湾、高山村。

易武七村八寨分布图

路过曼秀村极其气派的牌楼,不多时就到了落水洞村。云南有许多地方都叫落水洞,大概因为村子地势较低,有一个类似于小型水帘洞的地方,常年落水而得名。落水洞的古茶园就在路边,村子四围都是被人精心编好号的古茶树。沿着古茶园修好的石阶走下去,落水洞村安静地落在山坳里。

编号为021的落水洞古茶树

对于茶区而言,茶树包围村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落水洞的古茶树,都不大,根部直径有个八公分左右,就算蛮气派。整体上,易武的茶树,都不算粗大。也许是因为易武茶大部分是中叶,其“香扬水柔”的风格非常受人喜爱。

落水洞古茶树,木架方便采摘

麻黑的新老茶王树

落水洞逛完,都不用挪车,就可以走到麻黑。麻黑和落水洞,仅一山之隔,茶的风味也比较接近。麻黑的古茶园,古茶树较为密集,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沿着半坡的小径,走进古茶园,约莫半百米左右,一个钢架结构建筑出现在眼前:这是为死去的麻黑茶王树而建的。如同丰碑式的人物需要丰碑式的纪念,死去的茶王树,终于伫立成供人凭吊的宫殿。

麻黑死去的茶王树

几乎每个山头都有茶王树,好像不立一个“王”或“后”出来,总不够神气。“王位”评选的标准,一般来讲是树龄最老抑或树形最为魁伟。称王称后之后,这些茶王树的身价自此一飞冲天,直上云霄。然而,中国有句古话,昭示着亘古不变的规律“树大招风”。许多山头的茶王树,在当上“王位”后的不多时,就被不远千里前来朝拜的熙熙攘攘的茶客给“看死了”。

在麻黑古茶园,眺望易武群山

麻黑的这一棵,因为靠近路边,死后还要被人围而观之,实在有些“鞠躬尽瘁”的意思。站在麻黑茶王树前的平台上,远眺易武的远山,只见一片莽莽的翠绿接着另一片翠绿,延绵起伏。民谣歌手小河,有一首朴实无华的歌《森林里的一棵树》,里面有一句这么唱到“森林里的一棵树,不知道自己是一棵树”。纵然如此,总不免还是有些伤感:易武这么多树,为什么偏偏你被选中了?

麻黑古茶园的茶花

沿着茶王树旁的小径,往里走去。半坡上的麻黑古茶园里,茶树长势颇好,繁茂的枝叶把本就不宽的小路几乎要遮盖起来。麻黑的古茶树,整体上比落水洞要稍粗一点,许多茶树的根部树干上包裹着青苔,生态环境极好。

去看麻黑新茶王的路

古茶园看完,原路返回,在路的右侧有一条岔开的土路,是前往新的“麻黑”茶王树的路。约莫走个二十来分钟,爬一小段山,就能一睹它的风姿:半坡上,一棵根部直径有15公分朝上,树高五六米的高杆古茶树,被木头搭成的采茶架围了起来。木架正面,挂了一个木牌,写着麻黑茶王树和它主人的信息。

麻黑新茶王树,胡家的

新老麻黑茶王树,是来易武必须要观摩的。一来是因为交通便利容易抵达,二来是因为麻黑是易武非常重要的一个小产区,产量位居七村八寨首位。麻黑茶整体比较协调,细腻的花香下又有醇和的汤感,奠定了易武茶的风味底色。

麻黑村,也是易武寻茶重要的一个分界点!到达麻黑村界碑后,分叉路口往右拐,去往大名鼎鼎的刮风寨。往左呢,则是去往大漆树、丁家寨的方向。

汉文、傣文、拼音并用的大漆树路牌

弯弓人家的午餐

不多时,抵达丁家寨。丁家寨分为汉族和瑶族两个寨子,汉族的古茶树要更多一些。丁家寨的大部分村民,是从弯弓大寨搬出来的。而弯弓的名字,熟悉易武茶的茶友听到一定都会眼睛泛光。

每次来丁家寨,都是中午时分,吃饭是头等大事。自从去年来易武,闯进李大哥吃了顿印象深刻的午餐后,午餐的事,自此有了着落。提前和李大哥打好招呼,一桌堪称丰盛的茶山午餐早就准备好了。吃完午餐,正事是喝茶,在丁家寨随处一个茶农家能喝到什么好茶呢?

丁家寨李大哥家的午餐

首先丁家寨是肯定可以喝到的,因为李大哥的房子建在被茶树包裹着的半山坡上,屋前屋后都是茶树。喝完丁家寨后,如果觉得还不过瘾,不妨大声问李哥一声:“李哥,有弯弓么?”听完,憨厚的李哥,就会走进茶室旁边的小房间里,找出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所剩无几的弯弓。李哥说,弯弓就只有这么多了,自己留着喝的。

在易武,端起的每一杯茶都有惊喜

和麻黑相比,弯弓花香更加细腻,汤感清甜可人,颇受茶客喜爱。弯弓喝完,如果还不过瘾,不妨再问李哥一句:“李哥,还有啥好茶?薄荷塘有么?”

一茶难求的薄荷塘

这个可把李哥问倒了,老实的李哥停顿几秒后,说“薄荷塘是没有噶,白茶园有!“

最近几年薄荷塘火热起来后,一茶难求。高杆动不动几万块一公斤的价格,让薄荷塘封神。封神后的怪现象是,街上哪里都有薄荷塘卖,都有薄荷塘喝。明白人都知道,哪有那么多薄荷塘呢?而李哥呢,没有就是没有,也绝不拿别的茶来冒充薄荷塘。在薄荷塘还没有像今天这般炙手可热的时候,弯弓的名气更大。许多薄荷塘,被用来当弯弓卖。不过几年光景,薄荷塘火了,不少弯弓又纷纷当作薄荷塘卖!

薄荷塘一类树第19号

话说回来,能用弯弓当薄荷塘卖的,都算有良心的。市场上那么多薄荷塘,是哪里的薄荷?又是哪里的塘呢?

易武最好的味道,是森林

薄荷塘没喝到,白茶园也是极好的。相比弯弓,白茶园就要更醇厚一些,不变的是共同的山野气息。为什么弯弓、白茶园、薄荷塘,这么令人着迷呢?凡是来过易武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慨,生态环境太好了。相较于大规模的茶园,易武的茶树都是散状分布在森林里。而薄荷塘这些顶级小产区,则更是潜藏着人迹罕至的国有林里面。


薄荷塘春茶鲜叶,香啊~

如同武夷岩茶正岩产区一样,最好的口感来源于最极致的生长环境,而这种环境是无法复刻的。易武茶的好,是易武茂密原始的森林植被赋予的!来自山野秘境的茶香,每一口都是自然的气息。

航拍的易武群山
茶树都隐匿在里面

白茶园喝完,终于和李大哥作别。盘山公路下山,抵达前往江城方向的省道时,右拐直奔张家湾。

恍若隔世的张家湾

张家湾位于中老边境上,算是易武相对较远的村寨。从寨子里出发,还要开十几公里土路,才能抵达张家湾在边境线上的茶园。盘山公路两旁,不时有几户木头搭建的房子,里面居然还有人住。和村里一栋栋的现代二层小楼相比,这里恍若是另一个世界。外面的文明,似乎和这里毫无关系。

中老边境的张家湾
恍若隔世留守住户

给我们带路的另一个李哥说,很早以前不少张家湾的村民都是住在上面的,后面陆续搬了下去,继续留在山上的不多。约莫半个来小时,终于抵达了李哥家在张家湾的茶园。从路边的山坡往下走,穿过半个山谷的茶园,来到一片空地上。李大哥在荒草里,指着一块翻出的青石板,告诉我们这里清末是一个当地有名茶号的旧宅。顺着李哥手指的方向,我们大概用视线丈量了一下老宅的大小,面积总在300平米以上。

张家湾古茶园,夕照下的茶香

很难想象,今天如此难以抵达的边境线上,曾经还有这样的荣光。而所有的荣光,都是易武茶给予的!

易武的云海,好想在上面睡个觉
去往张家湾的路

易武之行,是无法结束的

从张家湾返回易武镇时,已经是傍晚了。迷人的晚霞把易武的远山整个罩住。从任何一个方向,向远处眺望,我们都无比确定延绵起伏的群山密林里面,藏着普洱茶的如梦之梦!

易武骑摩托车才能到的茶园

易武,是一个每一次喝到都会兴奋的产区,更是每次抵达都会有新收获的地方。易武茶的价值,早已经被历史证明!我们唯一所需要做的,唯有静静感受它,然后传诵它!

每次离开易武,都觉得没有逛够。易武之行,是永远没有办法结束的!怎么办呢?只好经常来咯!

图片

云霓中的百年茶香:倚邦

倚邦曾是古六山的中心

要想去倚邦,先要到象明。从易武镇出发,前往象明乡,无论车技多好,蜿蜒的山路怎么都要开一个小时!我们常说的古六大茶山,也称之为江内六山,分别为攸乐、革登、蛮砖、莽枝、倚邦和易武(古漫撒茶山),其中有四个在象明乡。清朝末年,易武茶兴盛起来前,六大茶山最热闹的当属倚邦。

古六大茶山分布图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擢升鄂尔泰为广西巡抚,赴任途中,又改任为云南巡抚。鄂尔泰到了云南后的首件大事,就是“改土归流”,即逐步取消土司世袭的制度,改用朝廷选用的流官,负责属地的管理,加强中央对西南的控制。古六山地界改土归流后,为了方便普洱茶的产制运销,把倚邦作为古六大茶山的管理中心。从雍正年间开始,倚邦开始了100多年的繁荣时光,直到清末攸乐人攻打倚邦,一把战火烧掉百年繁华。

倚邦老街的石板路

以上这些,都是古六山的陈年往事,现在的许多人已经没有那么关心了。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永远无法磨灭,更不应该被忘记,因为其中隐着一根完整的脉络:云南普洱茶在清朝的繁荣,和政府的直接管理有关,倚邦是第一个中心,清末转到易武,民国时至勐海。

永远无法忘却的云海

穿出浓厚的普洱茶史,今天吸引我们来到倚邦的,或许仅仅因为“猫耳朵”就够了。而从象明乡出发,一早前往倚邦寻找“猫耳朵”的途中,遇见了最为梦幻的茶山云海!

这是什么?这是倚邦的云海!

前往倚邦的路,并不好走。依着山势修的水泥路,像是一条长龙。我们寻着长龙的身骨,穿梭在倚邦的群山之间。不多时,一个急转弯后,视线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一片云海。云南拂晓的阳光,透过云缝瀑布一般地洒下来,正好落在云海上。不多时,太阳高升,云海温柔翻滚起来,把群山整个裹住。朝任何一个方向看过去,总会好奇云海下藏着什么:是又一个好看的寨子?还是又一片充满茶香的茶园?

请允许我重复一遍:倚邦的云海!

就在这样的云海中,穿梭了将近一个小时:倚邦到了!

贮藏进历史的倚邦

现在的倚邦并不大,曾经繁荣的老街也稍感萧条。倚邦老街大概只剩下几百米的长度,几分钟就可以走完。而只要稍稍了解一点倚邦的过去,就会立刻明白,这几分钟走完的是倚邦将近300年的芳华。

倚邦去往思茅的茶马古道

整个老街仍然是青石板铺地,台阶处还留有当年的车轮痕迹。老街两旁不少房子的屋脚,刻有麒麟瑞兽图案的石雕,以及规格甚高的石柱,都昭示着房子主人曾经的显赫身世。老街中段还保留着,曾经茶号马帮出发前往思茅的茶马古道,几乎也全是石板铺就,厚重的历史呼之欲出。

倚邦老街的精美石雕

倚邦从雍正年间就开始管理六大茶山,繁盛一时,而今在翻腾的云海中守望历史。近年,倚邦凭借好喝的萌物“猫耳朵”再次出圈,被许多茶友捧为心头好。那么,猫耳朵在哪里呢?

一只猫有两只耳朵,喝掉它们

上曼拱,撸猫儿去

离倚邦老街不远的曼拱村,是最佳的寻觅处。进入曼拱村后,当地茶农带我们去看了猫耳朵茶王树。这棵茶树,在云南众多山头的茶王里,算是个头小的,就生长在村里的小路边。其实“猫耳朵”的叫法,也是近十年才有。倚邦茶大多树形不高,叶子较小,也被称作“倚邦细叶茶”。而倚邦细叶茶中,有不少变异。有些的叶片呈细长型,形似鸡嘴,便取名“鸡嘴壳”;而那些呈椭圆型,不到拇指指甲那么大的,因为形似猫耳,就被叫作“猫耳朵”。

猫耳朵茶树开花了

可能由于猫比鸡更受宠,渐渐猫耳朵这个名字就叫开了,越叫越响!猫耳朵的名气喊出去了后,茶价陡然上升。而真正的猫耳朵产量又极其有限,一“猫”难求。一棵茶树上,即使是茶王树那棵,大部分叶子并不是圆形的。倚邦人惯常说的“纯纯的猫耳朵”,产量不过几十斤,可谓是普洱茶界的“小熊猫”。

猫奴和猫耳朵茶王

如果拿普洱茶国标“大叶种”的硬指标来说,倚邦的茶树鲜叶甚至都不具备成为制成普洱茶的资格。那么,为什么在倚邦会出现比江南茶区中小叶种还要小的茶树呢?

猫耳朵和大叶种对比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推测的答案。其一,明清时期,云南茶马贸易的兴盛,吸引力部分江西、四川等外人的迁入,也许他们带来了小叶种的茶树种子。其二,云南茶界的老专家张芳赐教授认为,小叶种其实是云南大叶种群落中的成员,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土壤让它发生了变异。据曼拱村人讲,他们曾经把革登、蛮砖茶山的标准乔木型大叶种茶树茶籽引种到倚邦,发现长大后也会远不及它们在革登高大,叶子也变小了。

倚邦古茶树的寄生植物

倚邦,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回到开始的那句“地理决定风味,风味成就历史!“,倚邦就是很好的例证!

猫耳朵喝完,倚邦的云海终于散去了,远山和远山都疏朗开来,倚邦的过去和今天,也在脑中清晰起来。

倚邦,这份云霓中的百年茶香,我穿云霓而过!

图片

贡茶的应许之地:曼松

到了倚邦,曼松是不得不去的!

曼松作为贡茶的历史,在《普洱府志》里有清晰的记载:“清雍正十三年,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负责采办,定倚邦山曼松所产之茶为贡茶,年解贡茶百担”。鄂尔泰雍正三年开始改土归流,仅仅十年后,曼松就被采办为贡茶,其中的殊荣不言自明。

贡茶之源:曼松

时至今日,一泡曼松古树,仍然随时稳坐普洱茶第一梯队,茶价相比冰岛老寨也是不分伯仲。曼松,何以成为贡茶的应许之地?

不进曼松,是读不懂那些传说的

从象明乡出发,前往曼松,约莫半小时就到了。车子穿过写着“贡茶之源”的气派牌楼,进入曼松的小路,一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走进了怎样的一个世界。

曼松村,裸露的部分都是红色

抵达曼松后,总感觉眼前明晃晃的,像是大地在闪烁一般。定睛环顾四周,慢慢确定一件事实:周围的山石和脚下的泥土,都是紫红色的。前往曼松王子山的路,尚未铺水泥,像是一条红色的长龙摇曳着龙尾。难道,曼松被选定为贡茶,是因为这漫天的紫红,充满皇家贵气?

曼松独特的紫红色土质

曼松古树,真小真贵真好喝

在喝完一杯曼松小树后,我跟随曼松村小罗来到他的茶园。小罗说:这里的土都是红色的,种什么庄稼都长的慢,茶树更是如此。同样的茶树,种在曼松后,十多年也没太大变化。即便是曼松王子山的古茶树,也并没有特别粗大。头春的曼松古树,据说每年只有40来公斤,自是一泡难求。

王子山曼松古树

茶园看完,回到小罗家,他终于拿出了一泡今年春茶古树。之前在喝小树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出曼松的细腻的花香,加之甜润的口感。曼松的小树价格,比一般山头的古树还要高不少,古树更是动辄五六万一公斤。

曼松小树鲜叶

我们十多个人,围坐在小罗家的茶室里,每个人都捧着自己的品茗杯,静静看着小罗,像是等候皇帝“恩赏”一般:古树终于开泡了。头两泡下去,只感觉柔滑、淡雅、清甜。越喝到后面,汤感越来越醇和,却又总有着“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一泡古树喝了半个来小时,到后面竟然感觉茶室慢慢消失了,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曼松古树茶汤,哇~

恍兮惚兮,今夕何夕?

红土地的皇家味道

喝完曼松古树后,我们立刻明白,曼松能被选为贡茶的原因,只能是一个:好喝!这种细腻柔滑又馥郁清甜的茶,谁能不爱呢?如果拿浓烈霸气的老班章,许多皇宫贵族第一口未必喝得习惯。曼松茶外形上也舒直挺拔,神气十足!

曼松紫红色土壤和茶树

曼松紫红色的沙砾土壤,含锌量比较丰富,遇水成泥,干后成石,成就了曼松茶独特的气韵。即使春尾的原料,随意制成白茶,也比其他山头的原料更加甜润。钟爱普洱茶的茶友,都熟悉一句话“一山一味,百山百味”,所有的味道,最终都是山头自然的味道,而自然是无可替代和复制的!

曼松静候绽放的花骨朵

喝完曼松古树,还沉浸在它的美好中不能自拔的我们,趁着夜色到来前,离开了曼松。刚刚驶离村子,紫红色的世界不见了,重又复归土黄。

紫气东来,红瑞祥和,贡前御品,唯有曼松!

阳光普照:布朗山

离开被厚重历史和原生雨林裹住的古六山,来到勐海这个如今的中国普洱第一县,布朗山是不得不去的。

老曼峨一棵硕大的古树,挺拔精神

布朗,是一座山脉的名字,也是一个民族的名字,还是一款茶的名字。布朗族,历史记载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之一,古称“濮”人。整个布朗族,信奉茶为信仰。而布朗山,也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位于中缅边境上。制霸普洱茶圈的老班章,就在布朗山上。

时代在布朗山种茶的布朗族

苦尽甘来的老曼峨

出发去布朗山寻茶,有两条路,一条从贺开上,一条从贺开下,形成一个环线。从勐海县城出发,穿过大益基地,和勐混镇坝卡囡、坝卡龙两个寨子,一路山路盘桓中抵达布朗山名寨老曼峨。下车的那一刻,明晃晃的烈日下甚至有些睁不开眼。回想起在易武高山村,阳光穿过茂密的森林,斑驳的荫翳下散状分布的茶树,眼前的布朗山真是阳光普照,只能张目对日!

老曼峨牌楼

老曼峨是布朗山脉历史最早的寨子,有1400多年历史,是一个典型的布朗族寨子。老曼峨有苦茶和甜茶两种,而老曼峨以“苦”闻名。基本上,普洱茶里苦味的极限,以老曼峨为标杆。纯料的老曼峨古树,一口下去,苦若黄连,不少人喝得龇牙咧嘴。但是几秒后,这种极限的苦,就转为甘甜,从喉咙底部涌上来。这种品饮体验,被许多人用来比喻人生“苦尽甘来”!

老曼峨古树叶片

有标杆的口感,就会被人铭记,老曼峨就是如此。作为世界上最早种茶的民族,布朗族人会把茶树种在寨子周围,世代以茶为生,被茶哺育滋养。正因为此,抵达老曼峨后,去往茶王树的路,一点也不远。从老曼峨大佛寺的侧后方往上走,几分钟就能找到茶王树。

老曼峨佛寺

在朝见茶王树的路上,会穿过老曼峨古茶园。这个标准的乔木型大叶种古茶园里,每一棵古茶树每一个叶片都有手掌大小,叶片肥厚黑亮,叶脉隆起,锯齿清晰,一派气宇轩昂舍我其谁的气势。置身在老曼峨古茶园,感觉每一棵古茶树都在向我发出挑战:有本事,过来啊!

老曼峨古茶园
古茶树上的寄生植物

老曼峨的茶王树和茶后树,是连在一起的,眷侣一般。而茶王树四周都搭着方便采摘的木架,将茶树紧紧围住,又有一种被人“胁迫”的既视感。称王称后之后,永远都是孤独的,所有山头都不例外。离开老曼峨茶王树的时候,有人发现一条蛇刚刚爬上茶王树,难道是神龙护体?

老曼峨茶王
被搭起木架保护和方便采摘

当“苦”成为风味标的后,老曼峨成为布朗山口感厚重的烙印。纯正的老曼峨,纵然是资深普洱茶爱好者,也未必能完全接受。而老曼峨却深受普洱大厂喜爱,作为拼配的重要利器,与其他山头的原料融合,成就浓厚丰富的层次和底味。 老曼峨,是布朗山山脊的味道!

老曼峨看完,上老班章

那布朗山山顶的味道在哪里呢?
毋庸置疑,答案是老班章! 从老曼峨去往老班章,大概半个小时左右车程。而这半个小时,却过得飞快。因为老班章太有名了,心里对老班章的神往,让这段半个小时的山路,轻快不少。俗话说身虽未至,心向往着;而身在途中呢,则心早已至。

老班章古茶园

但凡对普洱茶有些了解的茶友,都听过老班章。稍微进阶一点后,大抵都喝过若干;资深茶客呢,或多或少都藏有一些老班章。顶级发烧友对于老班章,则是如数家珍,每年不惜重金买老班章的头春古树已经是例行公事一般。对于老班章的熟悉,可以精确到几号人家,哪片茶地,甚至哪几棵古茶树。对于茶叶经营者,尤其以普洱镇店的,没有老班章,生意怎么开得下去?

老班章,作为真正的茶王,已经高度符号化了,变得异常抽象。许多人都在谈论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的本真面貌,反而不容易看得清,即便你到了老班章村也一样。

豪气十足的老班章

抵达老班章村,气派高大的大门,像是在迎接所有远道而来的茶客,又像是在宣示着什么。毕竟这是老班章的大门,还是新近又翻修过的。

中国普洱茶第一村:老班章

进入老班章村,村口有一个银行,银行旁边是陈升号的初制所。许多人介绍老班章时,一定都要提到这个银行。大致的说辞是:老班章山头热门后,现金交易巨大,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便捷,专门建了个银行,俨然一座现代的财神庙。接着往老班章村的中心走去,更是感受到这里“都是钱的味道”:一栋比一栋大的豪宅,从村里的各个角度拔地而起。许多房子一层的建筑面积就有好几百平米,然后好几层叠上去,城堡一般。而这样的房子,只是老班章村一百多户人家中的一户而已。

村口有财神坐镇
老班章旧貌换新颜

穿梭在这些豪宅之间,你需要不时仰起脖子,来“欣赏”每一栋豪宅的风采。有的大理石铺满所有墙面,有的弄些罗马式的柱子立于门前,有的则在三楼四楼修起硕大的阳台…据说有建筑工程队专门驻扎在老班章村,帮村民盖房子,一直生意兴隆。

老班章拔地而起的豪宅
都是老班章的茶叶带来的

老曼峨布朗族的恩典

成就这一切的,当然还是因为老班章出名了。而这里的老班章古茶树,最早属于布朗族的老曼峨所有。老班章是一个哈尼族的寨子,大概500多年前从靠近南糯山的地方搬过来。300多年前,应哈尼族人的请求,老曼峨布朗族先民把老班章村周围的山地、林木、田坝以及已有数百年树龄的大茶树一并出让给了哈尼族人。为此,老班章哈尼人自建寨先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岁岁年年向老曼峨寨奉献谷种及牲畜,以示世代不忘布朗族的恩典。

布朗山,一直是布朗族的布朗山。现在,又不完全是了!

老班章是布朗山的哈尼族村寨

老班章村的哈尼族人,后来又在老曼峨留下的茶地基础上,种下了更多的茶树。终于,口感霸气回甘迅猛花香馥郁的老班章茶,逐渐征服了越来越多的普洱茶爱好者。崭新的故事开始了,老班章村旧貌换新颜,一骑绝尘。

身价几乎都是茶王的老班章

老班章的古茶园面积大概4000多亩,产量几十吨。在顶级的普洱山头里面,老班章的茶园面积和产量都是不低的。而其越来越高的身价,让老班章的产量还在以“各种方式”增长。其中的纷繁复杂,折射出普洱茶近20年的巨大变化。

老班章古树春茶迎着光生长

老班章的每一棵古茶树,都价值不菲,身价几乎都是茶王。那老班章的茶王树呢,更是茶王树中的茶王树。老班章茶王树离村子不远,走个十多分钟就可以到。到了老班章村,除了品一杯老班章,打卡茶王树也是所有茶客必备项目之一。于是,茶王树成了热门景点,游人络绎不绝,拍照留念有时都需要排队。

最近几年,老班章的茶王树长势不怎么好,也许跟每年高价承包它的人过度开采有关系,也许是访客太多,接待太过疲惫。总之,王侯将相,都没那么好当的!

老班章茶王树和茶后树

看完茶王树,沿着两旁都是古茶树的水泥路往村中走,不禁想起几百年前最早在这里种下茶树的布朗族人,和后面迁徙到这里定居的哈尼族人,他们对这些茶树,有着怎样的期待?在种茶卖茶满足生计之余,是否能想到若干年后这些茶树,可以搅动整个普洱茶市场的风云!

回到开始的那句话:“地理决定风味,风味成就历史”。布朗山山脉,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日照充足的古茶树所制成的普洱茶,风味浓烈厚重,回味持久。喝过,就会难忘!

老班章古树,每一棵都是茶王的身价

离开老班章,经过班盆、贺开,就回到了勐海县城。班盆的古树茶也非常好喝,花香细腻,汤感又不失厚重。贺开呢,则有万亩古茶园,著名的西保4号就在贺开!

阳光普照下,整个布朗山脉,都无比璀璨!

茶王朝见录:南糯山

如同一般游客到了西双版纳,必须要去告庄夜市和野象谷游览一翻,几乎所有的茶友到了勐海后,一定要上一趟南糯山,看一看茶王树。

晨起,南糯山

茶王的概念,从南糯山开始

茶王树的概念,应该最早发源于南糯山。1951年,南糯山发现了树龄达到800年以上的古茶树,树形魁梧高大(1961年调查时,树高5.48m,树幅10.9mX9.8m,主干径139.4cm,属于普洱茶种(C.sinensis var. asssamica)——虞富莲《中国古茶树》),蔚为壮观。这棵茶王树的发现,为证明云南是世界茶树发源地提供了有利支撑。后来还是因为年代久远,树干中部枯朽,这棵茶王树在各种保护措施中还是于1994年“仙逝”了,只留下粗大的树根供人瞻仰。

《中国古茶树》里老南糯山大茶树记载

1990年12月,时年83岁的赵朴初老先生,赴勐海时,还专程到南糯山考察,看完茶王树后,欣然写下“南行万里拜茶王”的名诗:“问年已达两千岁,黛色参天百丈强;坐看子孙满天下,南行万里拜茶王!”

赵朴初的题字

朝代更迭的戏码,中国人几千年来司空见惯。老茶王“驾崩”后,新茶王“登基”,南糯山仍有茶王树。于是,大家还是每到勐海,必来打卡,美其名曰“茶王朝见”。看的人越来越多后,“茶王”的概念愈发深入人心。继而云南各地,乃至其他茶区,一众“茶王”纷纷被“册立”。如果把全国的茶王树,召集在一起开会,估计也是浩大的一个阵势。很好奇茶王们聚在一起,会聊些啥呢?

冰岛茶王树

其实各地“茶王”热所反应出的,是我们对于古茶树和大茶树的迷恋。带着这种迷恋,到了勐海后,直奔南糯山。

南糯山除了那棵茶王树,关于茶的看点还是颇多。南糯山,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孔明山。据说当年诸葛亮南征,路过南糯山,士兵水土不服,生了眼疾。诸葛亮用手杖插入土种,化为茶树,摘下叶子煮水给士兵服用后就好了。其实当年诸葛亮南征,是没有到达滇南的。诸葛亮教大家种茶的传说,却在云南许多地方都有,可见云南人对于诸葛亮的热爱。

南糯山,也称孔明山

南糯山,以哈尼族为主,哈尼族在云南的种茶历史也十分悠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南糯山也不是一天种成的。几百年来,南糯山的哈尼族人种下了大量的茶树,据统计有1.2万亩之多,就这样为南糯山赢得了另外一个被外人津津乐道的头衔——“全球古茶第一村”。

全球古茶第一村

茶王朝见,经典半日游

从半坡老寨往上再走一点,就到了朝见南糯山茶王树的入口。从村旁边一条不时看到几颗树番茄的窄窄的小路,穿进去,就会看到一个中英文表示小木牌,上面写着“距茶王树2000多步”。一路往里走,又一个小牌子出现,赫然写着“距茶王树1500步”。从这个无比精确的“步行导航”,也可以看出,每年来看南糯山茶王树的人,必然不在少数。

半坡寨,是朝见茶王的入口
步行导航,精准到步数

沿着导航,顺着山腰下面铺着石砖的小路,径直往里面走。山坡上下,全是大小不一的古茶树,随眼可见,戳手可得。南糯山生态环境良好,许多茶树都生长在高大的雨林乔木下。从上方照射下来的漫射光,是最适合茶树生长的。较之于布朗山太阳直射下的老曼峨,南糯山的茶风格上要柔不少。
南糯山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就能走到半坡新寨的新茶王树跟前。现在的茶王树,早已经被栏杆围起来,不让人上前踩踏和攀爬。虞富莲《中国古茶树》(P227)对于这棵树的记载,是这样的:“海拔1558m,2002年被定名为“南糯山大茶树”,栽培型。样株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树高5.3m,树幅9.4mX7.5m,基部干径34cm”。

威武南糯山新茶王

相较于1994年死掉的老茶王,新茶王的根部直径要短105cm,气场上还是要逊色不少。然而新王已立,南糯山的万亩古茶树都要听他号召,所有的茶客也受到召唤,前来朝见!

来回五千余步,穿过千年时光,沐浴浓郁茶香,感念“朝代更迭”,这就是漫游南糯山之——茶王朝见录!

时光博物馆:勐宋保塘

离勐海县城不远的勐宋,作为新六大茶山之一,虽然名气没有布朗大,但是占着绝对的地利——西双版纳的最高峰滑竹梁子(海拔2429m),就在勐宋。

版纳之巅,保塘味道

去往滑竹梁子的路上,会经过保塘老寨。保塘老寨是一个汉族寨子,往上海拔更高的地方,还有善做竹筒茶的拉祜族居住!

保塘旧寨的拉祜族
与茶共生的拉祜族老人

保塘老寨的古茶园里,也是远近闻名。粗大的古茶树分布集中,树形魁梧,错落有致,看点十足。著名的西保8号和西保9号,都在保塘。两棵保塘老寨的大茶树,相聚不过几百米。其中西保8号,树高约为9.2米,树冠直径7.2米,基围2.1米。从任何指标来看,两棵大茶树,都是茶王树的级别。当你看过老班章茶王树和南糯山茶王树之后,再到保塘看到西保8号,会觉得之前两棵也不过如此。

西双版纳保护大茶树,9号

许多人都知道保塘有古茶树,且不止一两棵,是成片的古茶树,于是纷纷来看。渐渐地,保塘的古茶园,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古茶树自然博物馆”!

保塘王子的古茶园

那么,为什么保塘的古茶树会如此集中,又如此粗壮高大呢?重回勐宋再上保塘后,发现了答案。

保塘古茶园入口

当我们再一次走进保塘的古茶园,一棵又一棵古茶树,宛如博物馆藏品一般,依次陈列在小径的两侧。我们的向导,是保塘的茶山王子小胡,一个有些腼腆却质朴动人又帅气的95后制茶人。他对这一片从小生长的茶地,特别熟悉。

保塘小胡,是王子没错了
王子带我们上山寻茶

一路上山的过程中,小胡告诉我们,保塘的大茶树,并不是每一棵都特别好喝。好喝的几棵,每年都会被大茶厂的老板整棵承包下来,价格不菲。当我们问到,为什么有些大茶树没有那么好喝呢。小胡说:有些大茶树是“野茶”,没有“家茶”好喝!

滑竹梁子的大理种

“野茶”是什么?荒野的茶么?当我们走进一棵小胡家一棵粗大的“野茶”前,摘下树上硕大的茶花,拨开黄色的花蕊,看见五个柱头后,立刻有了答案:这是一棵野生大理种大茶树!

保塘的大理种大茶树
大理种茶花和叶片和普洱茶种对比

我们大部分时候谈起普洱茶时,都是在山头、树龄、年份等维度,作无尽的周旋。鲜有人知道,或者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云南作为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茶树的分类有多复杂。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张宏达教授,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里,把茶组植物分成4个系,31个种4个变种。

小胡所说的“野茶”,是茶树进化上更为原始的品种,一般含有更多的子房(室)和柱头。保塘的野茶,有五个柱头,属于五柱茶系里的大理种(C.taliensis)。保塘老寨上面的森林里,还有树形更为高大的茶树,生活在滑竹梁子的村民都知道那是野茶。而虞富莲《中国古茶树》(P226)里,也记录了一棵滑竹梁子的古茶树。这棵古茶树编号为滇319号,生长在海拔2391米的滑竹梁子,属于野生型大理种,树高10.5m,基部直径达65.3cm,几乎是南糯山茶王树(34cm)的两倍。

《中国古茶树》里对滑竹梁子大茶树的记载,大理种

茶树的演变,是一场时光之旅

但是野生型茶树,口感并没有那么好。在后面的漫长岁月里,渐渐演化为更加好喝的普洱茶种,也就是阿萨姆种(C.asssamica)。而古代的先民在引种茶树的时候,也会更加优先选择栽培好喝的普洱茶种。所以在布朗山、南糯山,上千年来就有布朗族人和哈尼族人世代种茶的地方,大量的古茶树都是普洱茶种。在西双版纳之巅的保塘老寨和滑竹梁子,野生型大理种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过渡型古茶树

在演化的过程中,“家茶”和“野茶”又会不断杂交演变。一般来讲,野生型大理种的古茶树,可以长得更加高大。临沧凤庆县香竹箐的那棵锦绣茶尊,就是大理种。故而,我们随后在保塘古茶园里,还发现了4个柱头的茶树,就是大理种(5个柱头)和普洱茶种(3个柱头)结合的产物。这棵茶树,正好是小胡家的。下山后,喝完一泡后,有种说不太清楚的味道。相比于大理种,这棵有4个柱头的茶口感清甜不少,但是香气又没有普洱茶种丰富。真是介乎两者之间,颇为神奇。

拨开花蕊,4个柱头

保塘老寨的古茶树,为什么整体上十分粗大,和滑竹梁子的森林里有大理种有密切关系。重新回看保塘,发现了更加原始的茶树基因密码,也让我对这个“古茶树自然博物馆”有了全新的感受: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古茶树“时光博物馆”!

斗转星移,保塘还有哪些时光故事,尚未被挖掘和讲述?

山音太古:景迈

景迈的故事,要从千年前的一桩婚事说起。现在的景迈,是一个以布朗族为主的山头,隶属普洱市澜沧县管辖。而更早的时候,景迈是归版纳傣族土司所有。傣族土司的第七公主,嫁给景迈首领叭岩冷时,把整个景迈作为公主的嫁妆,送了出去。

景迈翁基老寨

这么大的“嫁妆”,真是古今少有!

景迈茶祖的两个故事

叭岩冷非常能干,知道茶是好东西,于是号召景迈山的布朗族人大力种植茶叶,死前留下了遗训:“到我死后,留下金银终有会用完之时,留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这个遗训,让景迈山的布朗族人千年来以种茶为生,至今尤甚。后来,叭岩冷在景迈被奉为茶祖,芒景村里还设有供奉叭岩冷的庙宇和七公主亭。

景迈山古茶园

景迈的这两个故事,也更进一步说明,布朗族(古濮人)种茶历史的悠久,以及对茶的珍视,千年以后,世代种茶的景迈布朗人,依旧以茶为生!

连绵起伏的景迈山
布朗族烤茶

云量颇丰的景迈山

一早从勐海出发,去景迈寻茶,经惠勐公路和219国道,需要将近三个小时才能抵达景迈山。到了景迈山脚下,已经将近中午,没想到还在观景台看见了壮阔的翻腾云海。同样是云海,倚邦的是晨曦时的山林吐纳;而景迈呢,则是阳光下的水雾蒸腾。常说一山一味,百山百味,后面似乎还可以加一句:一山一云海!

一山一味,一山一云海

看完云海,继续上山!从景迈山脚下,一直往上到翁基大寨和景迈古茶园,都是小方石板铺就的盘山路。石板路两旁,归置整齐干净明亮,一路神清气爽。景迈古茶园里,行人步行的石板路和古茶树,也被用竹栅栏小心翼翼得隔开,连垃圾桶都是竹筐编就,古朴自然。古茶林里面的许多古茶树,还有大量寄生植物生在茶树上,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好!沿着小路,看着古茶园,可以一直走到佛寺。

从古六山看到新六山,最后到景迈,不得不说,景迈是目前所有古茶山里管理做得最精细的。景迈既把千年来的古茶园保护得很好,又兼顾了茶友和游客进山寻茶的诉求。不少茶山,在山头热门后,无序开发,随意建起大小不一的初制所和房子,破坏了整体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 
景迈山的古茶林文化景观,正在申报世界世界文化遗产!看来,千余年前景迈茶祖叭岩冷对保护茶树的叮嘱,一直从未被景迈人忘却。
 离开古茶林,回到景迈大寨的茶仙子家喝茶,古树、白茶、晒红一连喝过来,都是温柔甜润的口感。坐下静心喝茶的时候,还不时想起进山时看到的云海。景迈茶,和布朗山比起来,要甜润许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景迈为妃”。但是景迈的甜,和易武的甜,又有差别。易武是细腻的花蜜香甜,景迈是绵柔的兰香甜。

景迈的云,好像永远不会散

我想,景迈的甜,有一半是直到中午才散去的云海所赋予的!

凝固时间的糯干老寨

喝完茶后,来到景迈的糯干老寨,瞬时觉得时间像凝胶一般缓慢。糯干老寨,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傣族老寨,据说仍然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组织架构。女人不是嫁出去而是“娶男人”进来,如果不喜欢还可以休了丈夫。

糯干老寨,四面环山,一百多户村民,依旧居住在传统的傣族干栏式木屋,透出一股不加任何人为修饰的古朴。从山腰上往下看去,100多个木屋依着山势,高低错落分布,井然有序。老寨后方,傍晚的阳光穿过种着茶树的山林射进来,那一刻面对无法言说的美,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老寨里面,仍然生活着许多傣族老人。傍晚时候,有些村民正在处理白天采下的鲜叶,有铺在二楼阳台开始萎凋准备做成红茶的,也有支起小铁锅不时翻炒,准备制成晒青毛茶的。还有些老人,正在准备晚饭,屋前的小炉子里面,炭火炙热,锅里到底在炖煮着怎样的美食呢?虽然第一次来到糯干,并不认识他们,但是好想留下来吃一顿晚饭。

遁入景迈,只觉山音太古,瞬时已过千年!

漫游后记

文章名为“六山漫游”,也并没有完全把古六大新六大走完。六山,已经深化为一个代号,代表远山的呼唤。这种呼唤,数百年来一直在那里!

写这篇文章,只是对那段漫游其中难忘时光的记录,其中关于茶山历史风味等介绍不准确的地方,望大家多指正!

最后,感谢所有云南老师、朋友的帮助!没有你们,无法走完这段旅程,也没有这篇记录!谢谢!写完后,又好想重走一遍,还是从易武开始,七村八寨里穿梭,好过瘾啊,有一起的么?可以加我 ,咱们约一波,嘻嘻~

作者简介

胡冬财,江西景德镇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曾因木心先生而留在乌镇工作三年,期间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与乌镇戏剧节接待,后在祁红博物馆任主管/经理,现为北京草木行(茶旅)合伙人。

来源:四月四月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意蕴与申遗意义

作者简介

范建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益智库院长,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家行政学院、云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四川大学特约研究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财政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协作体专家委员会委员。

邓子璇,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落影像文化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全文转载自《农业考古》2022年第5期

摘要

当前,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已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若申遗成功,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茶为主题的文化遗产。因此,探究其价值内涵及申遗意义显得极为迫切而重要。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拥有种植年代久远、活态保存千年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例证和人类早期茶种植模式的活化石,拥有以布朗族、傣族为代表的山地民族在充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基础上凭借智慧凝炼出的独特土地利用技术、村寨建设技艺和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是生态之真、人文之善、风貌之美协调联动的智慧山地人居新范本。充分挖掘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所在,对于确立中国作为世界茶叶原产地地位、弘扬中华茶文化、充分发挥茶科技水平以及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遗产价值;现实意义

作为当今活态保存最完整的文化景观,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被中国列为2022年首选推荐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面综合考察研究景迈山古茶林的历史成因、文化价值、生态意义以及现实保护、开发利用等相关问题,无论是对于人类农业发展史还是古茶林自身的文化景观价值以及其隐含在景观表层下的民族植物学、文化人类学意义,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正是基于上述思考而展开的探讨。

一、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的时代背景

茶,与咖啡、可可一样,并称为世界三大非酒精类饮料,在全球消费链中占据着重要的经济地位,据统计,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60多个,茶叶产量近600万吨,贸易量超过200万吨,饮茶人口超过20亿[1]。当前全球已有咖啡、葡萄、龙舌兰种植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景观遗产项目依旧处于空白状态。作为人类和大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茶不仅是最佳的植物饮料,更是中华文化的媒介符码,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是中华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中国是茶和茶文化的起源地,茶之于中国,就如同咖啡之于巴西,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作为一种日常的存在,可谓不可或缺。从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发现茶的药用功能,到唐代饮茶之风蔚然盛行,到宋代茶艺、茶道已成为文人风雅标识和市井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明清时期茶叶通过大航海货船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茶穿越历史,跨越民族和国界,在中华文明与外域漫长的交往进程中扮演着外交使者的重要角色,是我国向世界传递和合文化、展示风雅形象的中华名片,也是以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式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载体。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产业、茶文化的高度认可和赞赏。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园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以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实现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1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时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系统地开展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遗产申报工作,推动古茶树种植园林有机、可持续演进并传承中华茶文化,既是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之需,也是筑牢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茶种植、制作、品饮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提升我国茶产业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内在要求,更是保护全球生态、文化、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重温人类文明记忆的有效路径。

如今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茶树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组和变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杂交后代,是由野生茶树自然演化和人工驯化而形成的茶树类型,据科学证实,中国西南地区是全球著名的古第三纪孑遗植物庇护所,也是山茶属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2]。在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一带分布着大量的野生茶树、过渡型茶树和栽培型茶树,该地区栽培型茶树以乔木型、大叶种的普洱茶树为主,而景迈山古茶林就处于该区域的中心地带[3]。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遗产申报区和缓冲区涉及惠民镇下辖景迈村、芒景村、芒云村以及糯福乡的勐宋村,留存着1180公顷的古茶林和15个由傣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传统村寨,被誉为“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和“人类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申报遗产区包含5片规模宏大的古茶林、分布其中的5个布朗族和4个傣族传统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申报遗产区面积71.70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119.28平方千米。当地世居民族在与自然动态调适过程中营建“茶在森林,村在茶林”的山地景观序列,在长期茶业生产生活实践中与族群原生性文化相糅合,形成“和、善、礼、诚”的茶文化体系,以及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坚守“人、茶、地和谐共生,圆融统一”的美学具象空间,是景迈山古茶林与全球普遍存在的现代台地茶种植园相比所具备的特殊价值特征,也是全球森林生态农业开发、土地和资源利用可供借鉴的活态发展范式。

自2010年启动申遗工作以来,普洱市澜沧县在国家和省文物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业内有关专家的鼎力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申遗基础性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初步成效。景迈山古茶林陆续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世界茶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若申遗成功,其将成为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近年来全球诸多产茶及拥有悠久茶文化历史的地区,如与中国有着茶源地之争的印度阿萨姆和大吉岭茶区、日本宇治绿茶产区、韩国河东郡花开谷茶区、缅甸掸邦高原产茶区等,正在深度激活茶园独具鲜明地域特色的历史和景观资源,纷纷为可持续保护管理抑或申遗做足准备,在国际社会对茶业发展高度重视和投入支持的良性态势下,景迈山古茶林作为茶类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申报世界遗产,不仅是对遗产地多元价值的重新认知、传承延续与再创新,也是大力弘扬普洱茶文化、讲好民族故事和中国故事、做大做强茶产业的迫切需要,这于景迈山、于中国乃至全球茶界而言,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二、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独特意蕴所在

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作为新的遗产类型正式列入世界遗产体系,文化景观代表着“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4],与以往单维度的遗产相比,它更强调自然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的有机融糅以及人地互动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人类将自身生息需求、情感意志、审美趣向、精神信仰建构于真实的自然之中并通过实践参与形成的独特景观物象。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附录中,文化景观被划分为“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和“关联性文化景观”三种类型,其中“有机进化的景观”是指人类对土地及自然资源的智慧利用及催生的产业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5],而景迈山古茶林便是体现人地之间长期而深刻的内在关联和双向互动关系的有机进化类文化景观的经典案例。其“林茶互生,人地共荣”的自然-文化复合生态系统,向世人展示出原始森林农业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彼此阐发、交相辉映的生动图景,它揭示了世居民族与茶相互依存的真实样态,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天人合一”的哲思理念及所蕴含的崇高生存智慧,因茶而衍生的物质财富、精神生活和伦理秩序映射出茶这一灵性植物对当地民族向上向善处世之道、知识系统及美好生活意景的正面形塑,是景迈山古茶林传承千年依旧保持鲜活生命力最本质的写照。

(一)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见证中国作为茶叶种植起源地的重要实物标识

我国产茶区域分布十分广阔,东自东经122°的台湾东岸,西至东经94°的西藏林芝,南自北纬18°附近的海南榆林,北至北纬38°的山东蓬莱山,在气候类型上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自然特区,涵盖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形成了西南、华南、江南和江北四大茶区。各地区广泛种植的栽培型茶树起源于野生茶组植物,是在人工选育、自然和人为杂交以及地理气候差异等诸因素交织作用下由山茶科树木向小乔木和灌木型茶树演变而来,据科学证实,中国西南地区是山茶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6]。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量物种灭绝,而地处北回归线地带的澜沧江流域的茶组植物得以孑遗幸存,之后逐步被驯化并大规模栽种。在世界茶源的核心地带--普洱市,发现了从茶树始祖逐渐演化为人工栽培茶树的五个重要阶段的典型实物遗存,即茶树始祖(景谷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茶树远祖(多地发现2500万年前的中华木兰化石)—野生茶树(镇沅县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树王)—过渡型茶树(澜沧县邦葳千年过渡型茶树)—栽培型茶树(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

作为当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成片面积最大的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景迈山古茶林中现存着4条雌蕊花柱的大茶树,与拥有3条雌蕊花柱的普通栽培型茶树不同,其花瓣数、叶形也具有野生茶组植物的特征,其极有可能是景迈山上的野生大理茶与普洱茶的杂交后代,是野生茶组植物曾经生长在此的证据。公元10—14世纪,布朗族、傣族先民迁徙至景迈山时发现这里有大面积的野生茶树,便开始在此建寨定居并人工栽培茶树。明清时期茶叶贸易的兴盛直接推动了景迈山茶树种植规模的扩增,古茶林成为原住民重要的经济来源,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而来的瘟疫战乱导致西双版纳境内的易武、倚邦等清代贡茶山头的茶林资源被焚毁,而由于景迈山地处偏隅,古代交通位置又在茶马古道支线附近,因而侥幸躲避了这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使得景迈山古茶林得以保存并快速发展。在世居民族历经千余年的共同守护下,时至今日,景迈山依然留存着以大平掌古茶林和芒景山古茶林为典型代表的五片古茶林,被称为世界栽培型茶树的起源地。当前古茶林总面积达1180公顷,茶树种植密度超过1000棵/公顷,估算提名地古茶林内茶树数量超过120万株,其中树龄上百年的古茶树占比为9.8%[7]。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真实而又完整地阐释了茶树物种起源与早期驯化栽培之间的关系,是对从原始野生驯化到人工栽培型茶树形成的世界茶叶演化史的实物见证。

(二)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人类早期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当代缩影

布朗族、傣族先民定居景迈山以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大叶茶树耐荫、喜温、喜湿的生长习性,于是他们因地制宜采取了巧妙智慧的“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生产技术。林间开垦,是指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种植茶树,在每片茶树林周围保留一圈森林作为第一道防护带,宽度40米左右,防护带内不得砍伐树木和种植茶树,从而形成连片的古茶林,同时在古茶林片区之间保留一定面积的森林作为分隔带和防护林,以有效防止大风、低温和病虫害传染等自然灾害。林下种植,是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天然森林资源,在森林中选择性地在林间砍伐部分对茶树生长不利的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阴乔木和芳香植物以后,采用茶籽播种有性繁殖的方式栽种茶树,养护茶林,形成疏密有度、障透有序的乔木-茶树-草本植物群落的立体结构。上层主要生长茱萸、木荷、多衣、红椿等高大乔木;中层是本地种茶树优势群落,同时分布着樟科、杜鹃花科等植物;下层为禾本科和蕨类、药材、野生蔬菜等草本植物。这样一来,既能巧妙提升各层次植物群落对光能和养分的吸纳效率;还可以使自然植物的芬芳沁入茶叶,优化茶叶品质;更重要的是,古茶林自形成至今未施加任何化肥农药,只需充分利用森林生物多样性特性便可实现土壤肥力自我维系和病虫害自我控制,从而有效保持古茶林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7]。

茶林内不得随意砍伐、拾捡树木、捕猎益虫益鸟和种植其他作物;一年一般仅采摘春秋两季茶叶、人工除草两次,禁止毁林开垦为农田或现代茶园……以政府出台的保护管理规定、传统乡规民约以及世居民族自觉护茶的伦理信仰三方协同之力维系着古茶林纷繁多样的生物生境与蓬勃生机。当地延续千年的林间开垦、林下茶种植传统和高效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茶园普遍采取“台地化种植、机械化生产、农场化管理”的运作模式以打造现代种植园经济的大背景下尤显独特,展现了世居民族遵循野生茶树生理特性和生长规律栽培茶树的漫长历程中领悟积累的智慧知识,以及依托丰富物种群落之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实现森林-茶林良性互动、有机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景迈山古茶林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上为数稀缺、依旧活态传承早期茶种植方式和原始茶林风貌的特色农业景观,其“林茶并植,物种共生”的复合种养系统,能为现代台地茶园探究原生态立体有机循环发展模式提供可供借鉴的范本,为世界茶叶种植基地提供云南本地古茶树优质种源及引种繁育方案。

(三)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理想山地人居环境的活态范本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世居民族“天人相生,物我合一”以及“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态智慧理念落地的表现,是本土原住民在特定的山地生态语境下谋取生产生活和生存繁衍、崇尚自然和审美追求,通过与自然持续互动实践将原始森林缔造成多元性文化具象场域的结果,真实刻画出千余年来傣族、布朗族等多民族求知求善、团结互助,在资源有限较为封闭的小社会中营造的极致与卓越的中华农业文明和理想人居意景。源于世居民族的自然选择、土地利用、环境营造以及山岳神灵崇拜追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将山地、森林、河流等自然空间,茶林、耕地、水田等生产空间以及民居、佛寺、茶魂台等生活公共空间纳入和谐统一的整体格局之中,形成了要素自发有序、功能有机融合的山地生态机理。布朗族和傣族先民在聚落选址时注重地域特征以及各空间节点之间的适配平衡,首先根据景迈山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自然条件确定神山,作为景迈山一切生灵的保护神和胜地加以保护,如景迈的广景山和芒景的芒景山。其选择均为整个山脉中的制高点和向阳坡,神山既是神圣的宗教祭祀场地,也是村寨水源林所在,受到严格的保护管理;神山确定后便背山面水选择西坡或北坡搭建群落式布局的村寨,而将朝向较好的东坡和南坡留作耕地,村寨在海拔1400米左右,位于连绵云海之上。然后以村寨为中心,在其周边种植茶树以便于对茶林的管护;为避免开垦和种植过程中对古茶林造成的干扰,生产粮食和蔬菜的耕地选在距离村寨较远、水源充足的低海拔的地段。此外,傣族的迁入带来了先进完善的水稻农业耕作技术,同时结合景迈山的地势特点在河谷旁营建山地稻田。当地居民对土地巧妙的垂直利用和平面开发使景迈山形成具有深远延展性的独特文化景观界面[8],呈现出“神山、森林-古茶林-村寨-耕地-水田-河流”自上而下的不同等高线的立体空间序列分布、“村寨-古茶林-森林”由点到面的功能圈层以及“寨心-干栏式民居-佛寺-寨门-神树”由内向外排列开充满信仰寓意的村寨建设布局,有效地实现了生态平衡、生产实践和生活美学的有机融入与完美糅合。从整体格局的营造到细部实物的雕饰,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处处展现着色彩、形态、线条、生物、地质、水文等构成的合规律性所给人的自然崇高美感[9],它赋予了人类与自然一体同源性关系的全新表达并诠释出生态之真、人文之善、风貌之美协调联动的智慧山地人居新范本。

(四)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多民族汇聚、茶文化浓郁的人文福地

景迈山古茶林也是一座以茶为主题、具有鲜明地域风格和多民族特色的乡土聚落景观,遗产申报区内纳入遗产要素的传统村寨共9个,包含景迈大寨、勐本、芒梗、糯岗老寨等4个傣族传统村寨,以及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翁基、翁洼等5个布朗族村寨,还有1个以酿酒而闻名的汉族村寨—老酒房未被纳入遗产申报要素,缓冲区内包括1个水傣村寨—班改、1个佤族村寨—南座以及3个哈尼族村寨—笼蚌、那乃、芒云老寨。作为较早种茶、饮茶的族群,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并在共同守护古茶林生态、维护景迈山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信念使命和自觉行动的支撑下,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族内和族际和谐关系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存方式。当地村落-政府-宗教三方协管的社会治理体系给予了村民充分的民主决策权和公平的交流发言权,例如村委会、村民小组及茶叶合作社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群众性组织和参与遗产地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由村民选举产生的各村落“古茶林保护小组”注重吸纳德高望重、熟知传统文化的长者和宗教人士加入,以负责村落日常事务管理之中,这种和谐参与地方事务治理的共治机制发挥着教育村民、团结族群和维系基层社会秩序的积极效应[10]。传说中布朗族茶祖帕哎冷去世时曾留下遗训,嘱咐后人“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作为世居民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茶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地形塑着民族精神气韵、维系着族内族际关系。当地民族在种茶、食茶、制茶、品茶、售茶等一系列与茶日常相处、对话的真实情境中,自然地习得了与茶精神内核相通的包容平和、温良恭俭的品格心性、质朴儒雅和崇尚自然的美学生活态度。村民们秉承茶祖遗训,一代代地守护茶林,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在草木间,人生于草木,必将还原于草木”的茶文化精神。同时,茶也成为个体与个体、民族与民族之间传情达意、倾心交往、信息共享的灵动媒介,是乡里往来的待客礼物、提亲定亲的爱情信物、婚丧嫁娶的邀请信函以及宗教祭祀的必备净物,它作为物质实体抑或符号象征达成了村民和睦共处、和衷共济的沟通愿景[11],连结起景迈山多民族特殊的社会关系网络,并强化了群体成员的民族归属感、身份认同感和地方依恋情感。基于对茶的敬仰与崇拜之情,当地村民在长期乡土共同体的生产生活中融入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孕育出具有鲜明地缘生态特征和民族个性、与传统民俗相联系的茶文化事象,具体包含种茶文化、采茶文化、制茶文化、食茶文化、饮茶文化、品茶文化,以及与茶有关的祭祀活动、文学艺术等(见表1)。茶祖与茶魂(神)树祭祀是景迈山最独特最重要的仪式活动,布朗族和傣族分别将各自的祖先帕哎冷和召糯腊尊为茶祖,并结合民族节庆活动——布朗族山龛节、傣族泼水节在古茶林、茶魂台、茶祖庙等地举办神圣的祭祀仪式,各民族齐聚祭台表达出感恩神灵、祈求茶叶丰收和生活美好的精神夙愿,茶已然超脱出最初的物质功能,成为印入民族血液骨髓的精神图腾和沟通神灵、纳祥祈福的神物象征。

三、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阐释

景迈山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处于有机演进的历程中,它的历史和文化没有中断,主体民族没有发生更替,古茶林的位置及茶树品种未曾改变,茶产业和传统民居建筑发展、原住族群茶树资源利用的每个历史阶段在此都有完整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例证,正是这些真实生动的人文印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才造就了景迈山多元化的文化遗产价值[12]。价值辨识是文化景观遗产认定的核心要义[13],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简称OUV价值)评估标准中的标准iii和标准v(见表2)。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景迈山的景观内容不断发生动态演化,景观价值也在不断地延续和沉积。全面、准确地厘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既是深层次地诠释遗产所具备的突出普遍价值的有效方式,也是申遗成功之后实现遗产地长效、有序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所需。

(一)历史见证价值:完整清晰地勾勒民族迁徙、茶叶种植等漫长文明史

景迈山至今仍活态地保留着众多传承民族集体记忆与地方发展历史的民间文艺作品、林木群落和文物古迹,主要包括以神话、传说、故事、歌谣为代表的口传文学,以经文、典籍、诗书为表现形式的叙事文本,以社会风俗、节庆、礼仪为主的民俗传统,以古茶林、竜林、古寨、佛寺、祭台、古道为代表的物态象征,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乡土文化载体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物理空间和文化空间,这些文化样态共同书写了景迈山族群生存繁衍、迁徙定居、英雄事迹、族际往来、茶祖祭祀、茶叶种植和贸易等千百年来未曾间断的文明发展史。当地关于布朗族祖先帕哎冷和傣族祖先召糯腊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也以傣文的形式记载在文本之中。据民族传承人口述和文史资料[14]记载,布朗族祖先最早居住在“勐些”(今昆明滇池一带),后来迁徙到勐卯毫法(今德宏瑞丽地区),因族群间资源争斗的爆发,以帕哎冷为首领的部族便继续往东南方迁徙,寻找生息繁衍之地。茶是布朗族祖先在迁徙途中因流行病侵袭而意外发现的,茶独特的解毒功效挽救了整个族群的生命,从那以后茶便成为布朗族先民神圣的药品,首领帕哎冷要求在迁徙途中,若看到茶树必须做好标记并有计划地将茶树进行人工移植栽培,因此凡是布朗族居住过的地方,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人工种茶的痕迹。经过漫长的迁徙,帕哎冷率族群来到了“芒景汪弄发”(今芒景山),茂密的森林资源和茶树资源让这一族群决定在此安家建寨,开荒种地,在狩猎的同时开始栽培茶树,他们从森林中带回野生茶籽和茶苗,种植在寨子周边、房前屋后,对野生茶树进行人工驯化,茶树从一棵到数棵,再到成片成山,数十代人的辛勤劳作与用心呵护,换来了千年万亩的古茶园景象。足智多谋的帕哎冷还以政治联姻的方式迎娶了景洪傣王的女儿——七公主“喃发”,为当地引入了先进的稻作农耕和纺织技术。这些古老传说后面所隐喻的则是布朗族和傣族两个族群体在景迈山相依互存,互学互鉴,种植茶叶共建景迈山的历史真实。景迈山还流传着傣族祖先的传说,部落王子召糯腊最早与族人生活在勐卯毫法一带,随着部落规模的壮大,食物供应愈发匮乏,召糯腊只好带着部分族人重寻新的生活之地,他们顺着澜沧江而南下,一路跋山涉水来到景迈山。在一次偶然的巧合中,茶叶治愈了妻子喃应腊的怪病,于是召糯腊便召集族人将茶种撒遍山间,世代种植以惠泽后人。虽然各民族信奉着不同的祖先,这些世代口承的神话传说却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了景迈山世居民族的生存发展历程、漫长迁徙图景、族际结盟和亲以及最早发现茶的药用功效后逐步植茶成林的人茶际缘故事,反映了各族群面对艰苦卓地的生存环境不断调整、平衡与外部自然社会关系的历史实践逻辑。此外,从物态象征来看,千年万亩古茶林与现代有机疏林茶园和谐相融的共生场景,真实而完整地展现了早期野生茶树被人工驯化栽培等过程,同时也记载着20世纪90年代为了片面追求高产而利用现代种植技术在古茶林外围开垦高产台地茶园的历史以及人们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台地茶园单一林种结构所带来的病菌感染、农残超标等局限性后,反思性地去模拟古茶树生长环境将其回归至“生态多样性+稀疏留养”模式的茶叶种植发展模式的现代有机茶林建设。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历史见证价值,还体现在融合佛道教及汉族文化的芒洪八角塔、景迈大寨西侧遗留的石铺茶马古道和过去茶商马帮留宿的撒拉房等文物古迹、遗址遗存,也客观地印证了景迈山早期民族对外文化交流、茶叶商贸往来的繁荣景象。

(二)自然生态价值:原生态的自然基底、农业景观环境以及古朴的自然崇拜生态观

从原生态基底来看,景迈山古茶林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特有的自然形势和地理形态。景迈山地处横断山南延部分,北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立体季风气候,巍峨的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因而景迈山气候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只有旱湿两季,年平均气温18.4°C,年降雨量1689.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9%,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662米,平均海拔1400米。由于环绕景迈山的南朗河、南门河输送充分的水汽,特殊的对流条件和气温分层现象让景迈山容易产生大规模云海,每年出现云海的天数180天左右。辖区内雨热同季,纬度低海拔高,昼夜温差明显,再加上常年云雾遮罩,形成了一个水土与水汽生态循环的局地小气候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出产的茶叶往往翠绿多毫,持嫩度好,茶叶内含的氨基酸、叶绿素和含氮芳香物质更为丰富。从农业生态景观来看,景迈山古茶林是一处完美体现生态链主体性和整体性的农业活态遗产。当地族民因地制宜地利用茶树天然生长习性和森林生物多样性,在原始丛林中做有限度的斑块状开发古茶林,从而创造出一个依靠自身便能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规避生态脆弱环节,以及不断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具有稳态延续能力和生态韧性的农业生产系统,揭示出物种间正相互作用及资源互补利用的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与此同时,原住民在森林里建寨,在村寨四周栽培茶树,营建了“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立体复合的山地高效农业和特色人居景观,它深刻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间非凡的和谐关系以及将人的生命、生养、生计、生业融入生态之中的传统农事经验与生存智慧[15]。

从世居民族的生态信仰来看,当地以“万物有灵”“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和行为指向生动地传递出原住民们在特定生存环境下认识、顺应自然、与天地自然共生共存的集体智慧。世居民族的精神信仰体系是复杂的、多元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茶为象征符号的图腾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相互交织、堆叠,从而促成了一系列对万物生命浓厚关怀、对自然取用有节等维系礼制秩序和生态节律的风俗禁忌、民俗仪式。例如,每个村寨都有着自己的竜林,一般选于寨子背后的一级水源林,竜林是不可侵犯的神灵栖息之地,林内不能随意进入、破坏一草一木,以超自然的神灵权威规范着当地族民对生态保护的实践行为,有效遏制了因水土流失和乱砍滥伐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和生态失衡;关门节和开门节是景迈山傣族、布朗族、佤族等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民族的共同节日,7月份关门节开始后人们必须集中精力投入劳动,不得进行恋爱嫁娶、起房建屋,尽量减少社交集会活动,直至10月份开门节到来。节日中有个重要的“苏玛”文化,“苏玛”是向老师、父母等年长者敬礼、道歉的意思,人们通过佛教戒律中强调的断恶修善、节制自律等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向自然过度索取的欲望;此外,限制对资源持续开发的轮耕垦休制度,利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生产的习俗惯例,种茶采茶前祭祀茶神以及砍树前敬献树神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神性心存敬畏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自觉,对景迈山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自然运转及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世居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缔造、凝结的传统生态信仰体系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朴素而深刻的辩证关系及生态哲学智慧,特别是其中将“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等生态价值理念与民族社会的生活习惯及道德评价融合的诸多举措在当今仍发挥着效用[16],为帮助我们应对伦理危机和生态危机、推动绿色发展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三)传统技艺价值:智慧的土地利用技术、村寨建设技艺及手工制茶技艺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原始森林农业土地利用的典范,当地居民在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演化和动态适应的过程中,形成了因地制宜而又巧妙独特的土地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森林-茶林-村寨相互依存的土地平面利用技术。依据海拔差异高效配置资源空间的土地垂直利用技术以及背靠神山聚居、围绕寨心建寨、适应气候地势建屋的村寨建设技术。

在聚落居住空间布局上,寨心是整个村寨建设的基准点,也是村民进行宗教祭祀、公共集会的中心场地。寨内的佛寺等建筑和民居围绕着寨心紧凑布局,由内向外依次扩展而建,上下成行,左右成排,且每户的道路出口和门口都朝着寨心。排与行之间是整洁的巷道,顺次延伸至每户民居,直通寨心,构成完善的村寨内部交通网络。传统村寨向心式的围合布局,既象征着族群集体同心同德同前行的精神凝聚力,也彰显出先民基于深刻自然体悟对山形地势的巧妙规划和集约设计,其将各类生产生活土地利用功能耦合协调以达成统领空间的作用,通过在民居整体空间之中有规制地设立寨心、佛寺等公共文化空间节点,将祭祀祈福等集体文化活动与村民日常生活亲密联结,有效提升人们对文化功能空间的参与感。

世居民族为了适应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山势崎岖等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木竹草等天然建筑材料创造出极富地域特色的传统干栏式民居。屋顶被巧妙地设计成双斜面的“人”字形,即歇山式屋顶,防止积雨所造成的对建筑物的损坏。底层为架空层,过去一般用以堆放杂物或者饲养牲畜。二层由前廊、火塘、堂屋、晒台等组成,是一种与自然环境内外交融并集居住生活功能和茶叶晾晒、加工等生产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民居形态。从先民定居景迈山至今,传统干栏式民居经历了从一代草木结构干栏式民居,到二代瓦木结构叶檐干栏式民居,三代瓦木结构高楼干栏式民居再到四代砖混结构高楼重檐干栏式民居的演变过程。虽然建筑材料、干栏层和二层板壁的高度、空间功能利用有所改进,但民居的整体风貌样式和空间肌理依旧能清晰反映民族和地域特征。当前芒景村、芒景村翁基村寨以及景迈山糯岗村寨已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民居(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建筑及新建的木构干栏式建筑)及与环境协调的现代建筑栋数占总民居建筑数量的80.35%,其中保存最好的糯岗老寨传统民居比例达100%[2]。

在制茶工艺方面,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其手工制茶的古法仍传承在族群记忆和生产实践之中。早期当地族民制茶方式较为简朴,将鲜叶用手揉搓后去涩味,再晒干或用火烘干即可。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尤其是明代茶饼制作技术传入后,典型的景迈山普洱生茶加工方式以手工制茶饼为主,流程包含采茶、摊凉、杀青、炒茶、揉捻、晒茶、拼配、筛分、压制等多道工序,火候的大小、炒茶的时长、揉捻的力度都很讲究,要靠制茶师傅的口传心授以及徒弟的悟性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

(四)艺术美学价值:诗意栖居的乡土景观和投射情感的文化表象

在传统村落日趋空置离散,乡土传统与记忆逐步消解的普遍现实景象下,景迈山古茶林仍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鸢飞鱼跃,烟火人家”的生机之美,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样本。也正是茶为当地村民构筑的丰裕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让村民们始终秉持着回归自然、简朴素雅的美学理念以追寻“诗意地栖居”这一审美化的生存境界。景迈山古茶林的核心气质是天人合一,体现为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内在同构,人文与自然的交融互动[17],它是将真善美和谐地渗透于乡土肌理之中的大地艺术。“真”体现在林田、村舍、屋宇、古道、佛寺等节点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形和势协调契合而展现出柔婉流畅的整体灵动性和韵律感;“善”体现在当地敦睦友邻、崇德向善的淳朴民风以及在尊重生命、善待万物等朴素生态伦理观滋养下所造就的生物多样性之繁盛;“美”体现在葱茏茶林与缥缈云海、万道霞光、静谧古寨交相辉映呈现出如诗如画、田园牧歌般的乡野图景。深邃幽远的茶林意境、青瓦木墙的民居样式、拜神祈愿的宗教信仰、弹性有序的空间布局以及原始质朴的风格基调,构成了景迈山隐逸出尘的独特神韵。从生活美学意向上看,景迈山古茶林可谓是一座“浓翠蔽幽径,花深掩柴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理想人居之境。

景迈山古茶林还留存着诸多叠加喻义诉求的文化景观物象和意象,当地族群将自身的审美意趣、情感体验、品格意志、倾注心灵的期冀以及对天地的感恩等主观意愿投射于自然之中,通过场所构建和文化内容填充等持续性的实践行为,形成了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化精神外化形式[18](参见次页表3),包括芒洪八角塔、哎冷山茶魂台、翁基古寺、萨迪井等历史遗迹,竜林、蜂神树、茶神树等神化自然表征,节庆、舞蹈、音乐、文学等民俗艺术以及屋顶装饰、室内火堂等细部雕饰物……作为族群记忆保存和传递的载体,这些带有温度的物态空间和符号表征着特定的文化意义,如布朗族屋顶上的一芽两叶装饰映射出茶已然成为族群的精神图腾,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祈福生活像枝繁叶茂的茶树一样蒸蒸日上的心愿;民居室内中心的火堂是家庭内部进行煮饭等日常活动、商讨事宜、招待客人的重要场所,其承续了保佑氏族繁衍兴旺的神圣意义;泼水节将傣家人对水的挚爱与崇拜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互相泼水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祝愿和对生命的礼赞。这些凝结着时间厚重感、交织着多样化精神与情感认知的珍贵见证物,便构成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艺术价值表现的主要内容。

四、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的世界意义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一座以古老的林下茶种植传统为鲜明标识、以多民族聚居和多文化交融为特色标志,被全世界公认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作为全球首个以茶之名申遗的茶山,景迈山古茶林肩负着中国茶与世界不同地域文明交融互鉴的神圣使命,其申请世界遗产不仅能提升人们对遗产地多元价值的认知自觉、文化自信和保护实践,推动古茶林所承载的自然、文化与历史生命的当代延续,而且能为世人认识真实全面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展现悠久的中华茶文明和民族精神风貌提供独特而生动的窗口,更能填补茶叶种植园地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空白,为世界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特色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维护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千年万亩古茶林、极具魅力的传统村落、干栏式民居建筑群、佛寺金塔、茶魂祭祀台、手工制茶技艺、节庆民俗等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自然与人文历史文化遗存,共同构成了景迈山独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这些举世瞩目的生态和文化瑰宝,不仅仅是景迈山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一)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是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创新发展模式的有力探索

1.是对遗产地保护的延续与创新。申遗本身就是一场不断深化对遗产价值的理解认知、探索如何可持续地保护传承遗产的创新过程,也是一场需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漫长系统性工程,景迈山古茶林从2010年启动申遗工作,到当前被批准为中国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申遗的10年时间里有序推进着如下工作:遗产突出价值和核心要素的提炼辨识、遗产地保存管理现状评估等勘测规划工作,以及古茶林和森林管护、民居古迹修缮、环境综合整治、地方性知识推广、风险监测预警等保护实践工程以对标世界遗产评定标准;景迈山古茶林的原始生态风貌、精神文化面貌以及乡土社会容貌也在有机持续更新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伴随申遗而介入的现代知识理念、现代管理体制与传统的经验智慧、规制习俗之间交融互构、彼此共演,从而能够有效维护茶林生态建设、产业经济发展与乡土社会治理之间协调有序、高效统一的关系状态,有效推动景迈山地域内涵记忆和文化符号更深层次地凝炼、更广维度地传播,还能有效规避古茶林文化景观被遗忘、被边缘化、被解构的风险,以实现遗产地在当代情境下的传承延续并让其成为当今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熠熠生辉的鲜活成分。

另外,申遗凝聚着政府相关部门、当地社区民众、专业机构、专家学者等多元社会主体的智慧力量,其能在科学实现景迈山遗产地可持续保护与传扬大众美好愿景的同时,兼顾协调不同层面社会主体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例如传统干栏式民居的历史风貌延续与村民现代居住需求之间的适配平衡、地域文化形象建构传播与民族传承人断代、稀缺的矛盾化解等。申遗过程中所给予当地民众的充分独立权、主体权、话语权和精神关怀,也能够鼓励和引导当地民众感知申遗意义、体验高远理想和增进族际认同,充分激发各民族的创造潜质和奉献热情,并有助于树立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和时代责任感,从而通过申遗的不断探索,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文化之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2035年文化强国的建成,提供景迈山实践的创新发展之路的展示与经验。

2.是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景迈山古茶林是一个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完整的传统知识与系统、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农业生产生活体,其传统的林下茶种植便是遵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完全依靠茶林内物种群落之间的能量流动和养分输送,而无需喷药施肥便能实现茶林自我生态的良性循环,这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发展农业的完美阐释。它对于当今以追求产量导向的单一化育种为显著特征,以喷洒农用药剂、重施化学肥料为常态的现代种植业而言,具有特殊而珍贵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从维系生态稳定的视角来看,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能够活态保护与传承这种绿色有机、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传统农耕方式,引导生态环境继续向“提质增绿”的良性方向延伸递展。其申遗不仅是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做实做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也是对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总体要求的生动性实践。

在茶产业已成为景迈山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的现实背景下,申遗能大幅提升景迈山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而有助于依托地域生态环境、文化景观资源并围绕普洱茶这一核心主题,探索多功能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科普研学产业、健康养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多元化的衍生产业,在最大限度激发产业造血功能的同时能规避因过度依赖单一茶叶售卖而造成的经济风险,形成产业有序发展、生态优美宜居、百姓生活幸福、走向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景象。

(二)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是弘扬中华茶文化、突显中国茶产业、提升中国茶科技的有力抓手

1.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是对“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这一科学结论的有力佐证。现代作物学把特定作物近缘物种最多的地方作为该作物所属物种的多样性中心和驯化、起源中心,经多国专家的理论推演和实地证实,中国西南地区被认定为山茶属的现代分布中心、起源中心以及最早开始人工驯化栽培茶树的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居民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样本和当前世界上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景迈山古茶林是古茶树天然基因库和茶文化资源宝库,它提供了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人工驯化与传播以及理清茶树物种起源与早期驯化栽培之间关系的真实而强有力的证据,完善了中国作为茶树、茶文化发源地以及云南普洱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的物证链,其申报世界遗产既是有效加深世人对云南澜沧江流域作为世界古茶树资源富集区、优质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地认知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提供了充足理据回应国际茶界关于茶树原产地的偏见及驳斥否定中国茶树在世界上产销的光荣历史等种种谬论,捍卫了中国在全球种茶、制茶、饮茶等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的客观需要,对复兴中国曾经拥有的辉煌茶叶软实力、盘活底蕴深厚的中华古茶文化,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2.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是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彰显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景迈山世居民族在与茶相伴、与茶对话等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充满地域生活气息和民族艺术情调的茶事、茶礼、茶宴、茶俗、茶艺等茶文化样态,尽管自身拥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宗教信仰,与中华传统茶文化一脉相承的景迈山茶文化,同样承载着以茶雅心、以茶养性、以茶待客、以茶行道的社会功能,饱含着糅合了中国传统儒、道、佛诸派思想、以“和、敬、怡、真”为核心的茶道精神[19],涵养了宁静致远的茶境、含蓄内敛的茶修和敬意浓浓的茶情。借助申遗这一媒介窗口,可以跨越国界的藩篱、种族的隔阂和语言的障碍,充分激活茶在国际公共外交中的特殊使命和重大担当,既够将中华文化之国粹——茶文化更绵长而有力地播散和传扬,发挥其沟通心灵、开放共享、传递美好的独特价值,向世界传达仁爱、友善、谦逊、包容的中华礼仪精神和自信豁达、团结开拓、厚德载物的传统民族精神,也有助于提升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国际视野和世界价值,拓展中国同世界各国茶文化交融互鉴的空间,让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千姿百态各具风采的中华茶文化之花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尽情绽放。此外,“以茶为媒、以茶会友”的中华茶文化还承载了中国人所崇尚的与世界和谐相处之道,因此通过申遗讲述中国茶故事的同时还能传递“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1],将热爱和平、务实负责、追求共赢的中国形象展现在全世界面前,以不断增强中国外交话语的国际公信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为纷乱的当下世界提供一剂润心静气的良药,为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服务。

3.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是不断提升茶科技水平,做大做强茶产业的重要抓手。中国是茶叶生产的原产地,是世界茶叶种植面积最大、茶农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由于长期形成的粗放式生产加工、农残超标严重、生产技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品牌产品稀少、市场竞争不足等问题,在国际茶叶领域的地位远远落后于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的实际。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正是我们认真吸纳国际先进茶叶生产技术,引进茶类研发技能人才,借鉴国际市场营销模式,树立自主国际品牌,遵循国际市场规则,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与世界茶发展同步接轨,从而真正做大做强茶产业这篇大文章,使中国茶叶重振雄风,全面走向世界!这次申遗是个难得的良好契机。

(三)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是维系世界生物多样性、坚持绿色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

1.它能为世界茶种资源多样性、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维护以及人类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首先,作为漫长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相互交融、彼此互动下诞生的伟大杰作,景迈山古茶林呈现给世人最好的礼物不仅仅是传统手工揉制的普洱茶,而是一个包含物种资源、农耕技术、民俗文化、生态哲理等在内的可供全球农业借鉴经验的生态人文复合系统,是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的经典范本。其申报世界遗产,不仅能实现对人类早期林下茶种植传统模式的原真记录和现实功能的活态延续,还能保护、利用优质罕见的云南本地群体种古茶树资源,以维系世界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特色生物多样性;传承赓续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多姿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艺术瑰宝,以维系人类文化多元性。其次,申报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时,从系统性和整体性视野来进行遗产申报区和缓冲区面积及内容的界定、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和核心要素的提取辨识等前期规划筹备工作,以及从景迈山古茶林成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到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民族文化保护区,再到被批准为2022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完整申遗轨迹,均能为全球茶产区和具有活态遗产特征的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最后,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所具有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智慧农业体系,自然、经济、社会协同演进的内在文明形态,人与自然相感相通、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规范,自洽合一、节制有度的人地和谐关系,有助于为全球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各地解决遗产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景迈山的世居民族在与自然环境及万物生灵相处过程中一直躬身践行着“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的朴素生态伦理观念,认为在天地人关系中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顺应自然,以至诚的态度去理解自然万物的本性和规律,所以他们从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通过一系列以真善美、有序和谐为旨归的神灵崇拜、民间信仰、禁忌规制和自觉行为,维系着千百年来古茶林的葱茏绿意和景迈山自然秩序的中正平和。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资源环境问题加剧,新冠疫情、蝗虫肆虐、洪涝灾害等突公共卫生危机和生态危机,促使人类重新反思自身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能向世界分享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础、以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为主体的东方传统智慧,能为建立兼具环境责任感和关怀感的全球生态意识、建设互动共生的全球生态文明贡献注入“源动力”;对转变近代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思维定式,协调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具有极大的当代启示价值。此外,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多民族相互依存、温情和睦的相处样态,多文化彼此交汇、求同存异的真实格局以及茶本身的质朴、内敛与温和,生动地诠释出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高尚精神和处世哲理,对各国之间建立和衷共济、共建共赢的合作关系、以互利共赢取代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消弭文明冲突,形成各国人民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深远的历史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李力.中国茶文化与大国外交相融相通之道[J].人民论坛,2021(23).

[2]中国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R].北京:国家文物局,2019.

[3]邹怡情.正在申遗的全球第一处茶文化景观——普洱景迈山[EB/OL].中国网,http://union.china.com.cn/txt/2020-07/20/content_41225974.html.

[4]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下)[J].东南文化,2010(3).

[5]李晓黎,韩锋.中国风景名胜之潜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贡献[J].城市发展研究,2015,(8).

[6]清源文化遗产.以茶问道——“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阐释展[EB/OL].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394701133_170361.

[7]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一个全新的领域[J].旅游学刊,2022(6).

[8]孙彦斐,唐晓岚.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21(4).

[9]王远坤.乡村生态的美学认知[J].江西社会科学,2008(7).

[10]鄢英.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和谐特质[J].贵州民族研究,2020(9).

[11]金红.论傣族乐器“光邦”的象征功能[J].学术探索,2017(3).

[12]邹怡情.茶马古道视野下的景迈山遗产价值认知[J].中国文化遗产,2019(6).

[13]陈晨,李辉.原真性视域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辨识重构———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

[14]苏国文.芒景布朗族与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15]彭兆荣.论中国农业遗产的生态智慧——以梯田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16]钟秋思,丁莹.佤族民间信仰中的生态智慧与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20(2).

[17]柳伟平.西湖文化景观的生态美学价值评估[J].重庆社会科学,2017(12).

[18]陈宇飞.文化景观遗产:城市化时代的价值重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5).

[19]蒋文忠.茶文化蕴藏着哪些内涵[EB/OL].光明日报.

来源:大益智库 范建华、邓子璇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山头拼奏百味?生熟拼消堆味?你知道这些拼配类型吗?

现在一说起拼配,很多茶友就会想起纯料之争,事实上拼配在陷入争辩的泥潭之前,业界探讨的通常是不同的拼配类型方向及各自的意义,比如:

等级拼配,是贯穿普洱茶百年发展史的重要线索;

山头拼配,是普洱茶界前景广阔的一项技术方向;

生熟拼配,是消除新制熟茶堆味的又一绝佳方法。

今天这篇文章,陆离就来和茶友们聊聊,几种意义重大的拼配类型。


等级拼配

当时的云南七子饼茶,通常是粗老的7-8级茶梗(占比50%-70%)为底茶,5-7级的茶叶构成芯茶(占比50%-30%),单芽撒尖,芽叶撒面(占比10%-8%)。

以经典配方茶7542为例,前两位的75,指1975年确定了这一原料配方,最后的2则是勐海茶厂生产,这些茶友们都很熟悉,我们重点聊聊第三位“4”的含义。

4的定义是综合等级标准,即撒尖、撒面、里茶、底茶的综合等级比例中,7级标准占到了总用料的一半以上,因此7542并不是4级茶,而是综合等级为4的拼配茶。

多种级别的原料,就构成了七子饼茶的拼配等级,等级拼配几乎贯穿了国营茶厂时代的茶品,如今也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拼配方式。

知识延伸:宫廷普洱:等级最高,不代表品质最好。


山头拼配

有人说,等级拼配是过去为节约成本而生的一种理念,应将重心放在前景广阔的山头拼配上,这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山头拼配的重要性。

从贡茶时代的临近山头拼配,到国营时代的统一等级拼配,再到现在的名山名寨拼配,随着诸多小产区的细分,山头拼配如今大致可分为三种递进性境界:

第一层境界,是加减阶段的拼配。哪些山头的茶青拼进来好喝,哪些山头的茶青拼进来会使口感失谐,一加一减,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充分利用各种产区的原料。

第二层境界,是互补层次的拼配。在认识各产区茶青的优缺点以后,拼配师可以有的放矢,从理想的拼配口感出发,从各类山头的茶青中取长补短,进行搭配。

在互补拼配上,易武茶是业界常用基料之一,其香气、滋味、水路、回甘等方面的表现都相对均衡,取易武之柔为基,这个拼配方案的基础口感就不容易走偏。

而接下来的选择,才是考验拼配师职业素养的高低,每个人的制茶理念和理想口感都不尽相同,因此也没有固定套路与比例可寻,做出的拼配茶也是姿态万千。

为帮助茶友理解,这里陆离给出一种简单方案:有易武茶为基的话,可以临沧永德茶区原料为辅,取其“酸”的特性,能在后陈化中起到催化剂的引导作用。

调味上,景迈的“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一个方案,在商业价值,品饮价值和转化效果都有参考价值,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一种思路,仅作抛砖引玉。

总之,在互补层次,已经要求拼配师在最初就能预见到这款拼配茶未来的色、香、味等方面的表现,那更高层次的拼配,又是何种境界呢?


第三层境界,是激发境界的拼配。一款茶的主料优势不显,需要拼配师拼入一种适配的茶青,把这款茶的优势尽量表现出来,焕发活力,便称作“激发”。

易武茶,是激发型拼配的一个典型案例。易武茶香扬水柔,苦涩平衡,滋味圆满,协调性好,是众多山头中著名的均衡发展型选手。

不过,易武茶虽然有“阴柔”的特点,但总体上还是不够醒目,通过“激发”,可以在保证其他水平不下滑的同时,将茶叶的某一特点提升到极致。

因此,激发型拼配要求茶青本身的表现比较均衡,没有明显的弱势,而一些特点本就无比鲜明的山头茶,就没有必要使用激发型拼配来突出核心优势了。

比如倚邦,倚邦茶的水路非常细腻,在所有山头中都名列前茅,但其他方面的表现就相对平庸,导致整体表现不够亮眼,适合通过互补型拼配来取长补短。

再比如革登,革登茶的香气高扬,香型也非常迷人,但涩感相对明显。相比于易武这种全能型选手,革登茶和倚邦茶这种优势和缺点都很明显的山头显然更多。

因此,在不同茶山的拼配中,加减型和互补型的运用情况其实要远远大于激发型,但即使是两种原料间的一加一减,也不能简单地堆叠组合。

山头拼配,需要拼配师洞悉每座山头,甚至每个名寨茶青的特性,并对其综合利用,提升茶叶品质和产品稳定度,进而达到制茶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拼配重要性也跃然纸上,通过对各种山头茶的重组和融合,业界可以不断推出新的拼配方案,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茶叶的需求。

而且,拼配也是对古树茶的一种保护,当消费者能从各式各样的古树拼配茶找到“真爱”,也能缓解一线山头的畸形供需关系,这方面陆离之后还会专门分析。

年份拼配

在新茶中拼入一些有年份的老料,以陈化后的色、香、味,部分化解新茶的稍涩、微苦、以及层次感不足的缺点,这种新料拼老料的方式就称为年份拼配。

对于这种拼配技巧,业界之前曾有质疑的声音,认为其存在弄虚作假的嫌疑,实际上在其他食品加工行业,这种“以老带新”技术的应用都是相当广泛的。

比如在茅台酒行业就有一种叫“勾兑”的技法,是将十年陈以上的老酒,掺入刚蒸馏后不久的新酒,提升酒品的醇厚度,对新酒的越陈越香也并无影响。


当然,我们不能将黑心作坊用工业甲醇勾兑出的“假酒”归罪于“勾兑",而市面上那些以次充好的“夹心茶”,也不属于拼配茶范围,技术本身是无罪的。

回到普洱茶上,年份拼配常用于普洱熟茶,有经验的大厂掺入的老料年份会更久,以综合调配茶品的醇、稠、滑、润、甜与爽等口感维度,保证适饮度。

花药拼配

20世纪90年代,正值销法沱风靡欧洲之时,市场上又出现了花草普洱袋泡茶,这种茶将老沱茶打碎装袋,并掺入西洋参、茉莉玫瑰等辅料,受到了热烈欢迎。

这种将鲜花、药材等拼入茶叶的做法,就是花药拼配,最早源自18世纪的英式红茶,增添感官之美,而在普洱茶中,花药拼配显然更重视功能性。

而早在1993年4月,勐海茶厂就曾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云南分所共同研发过一款拼有绞股蓝的保健普洱茶,属于国内为数不多的早期花药拼配茶案例。

拼入西洋参和绞股蓝,其实都是有些“剑走偏锋”,有些厂家则更加大众化,精选野生螃蟹脚拼入普洱茶,使茶汤更柔滑饱满,协调度方面比较到位。

生熟拼配

生熟配,这是一种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曾出现的拼配方式,不过当时的制茶理念不够成熟,茶品不佳,很快消失,直到近些年才又被挖掘出了新意。

在之前的熟茶专题中,我们聊到如何消解掉新出品熟茶的“堆味”,是考验茶企实力的一项技术难关,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尤待业界探索。

之前常用的方式是存放,时间和仓储成本都较高,后来有茶企从渥堆形式入手,也有直接从微生物层次破局的,这次趁着拼配专题,再来和茶友们聊聊生熟配。

在发酵好的熟茶中,拼入少量生茶,冲泡后的茶汤口感会更加丰富,而且抑制了堆味的浮现,生茶的参考比例为3%~5%,再多的话可能会喧宾夺主,影响口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不仅茶企在用,很多茶友喝熟茶时,都会拼些生茶优化口感,一些老茶客更是以生熟投茶量1:1的方式混饮,以满足其品饮需求。

总之,官方与民间都在“上行下效”,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生熟配的可探索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熟茶与生茶之间还会产生更多的互补与交融。

下期专题文章,我们继续聊聊,一种领先业界的先进拼配理念——下关科学拼配。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