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品成茶叶有限公司

找到约2,451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福鼎白茶企业赏析: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白茶之乡”一福鼎创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出口及白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福鼎白茶质量月评总决赛中,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荣获白毫银针金奖。

传承工艺,匠心巨制。

开青均匀

开,即开青,要求将茶鲜叶薄厚适中且均匀地摊放在竹筛上,上青量须根据竹筛实际大小和茶鲜叶的老嫩情况而定,单芽每平方米0.5-1公斤,一芽一二叶每平方米1-1.5公斤,芽三四叶每平方米1.5-2公斤。确保开青均匀,才能进行萎凋工序。

合青走水

合,即合青,茶鲜叶经开青后凋至含水率30-40%左右时要将茶叶进行并筛,以两筛、三筛并作一筛合青的目的,在于使茶叶均匀,缓慢地走水,不致于失水过快保证茶叶有足够的萎凋时间。

层层精制

精,即精制,由于白茶不炒不揉,其形态自然、易断碎,因此精制环节采用竹筛,通过摇筛筛去不合格的芽叶,保留75%左右的精华茶叶。在进行这道工序操作时要特别谨慎,以避免茶叶出现断碎。

成香定韵

成,即成香,将茶叶静置于焙笼后,利用底层炭炉热力,低温慢焙。一方面是改善及稳定茶叶香气,另一方面是除去由于在捡过程中残留在茶叶表面的杂异味。

绿色生态,有机管理。

三大基地:太姥山山脉的贯岭文洋、管阳河山、磻溪南广等地

生态环境:三大基地均位于太姥山脉海拔750米以上,比邻福鼎当地水库、远离污染、雨量充沛;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50000至80000个,土壤以黄红砾壤为主,矿物质含量丰富。

有机管理:且由品品香进行全方位有机标准管理,全程无施用化肥、农药,只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制剂,采用物理防治、人工除草的精心培育,连续十余载荣获中国、欧盟、日本、美国四重有机标准认证。

除此之外,更有现代一体化白茶庄园;富含悠久茶文化、绝佳培训场所的大师馆;全国首条LED光源萎凋复合式白茶自动化生产线等,为品品香专业化培训、茶叶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宏图愿景,价值追求。

把企业做大做强是每位企业家为之奋斗的梦想,在推动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下,良好的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抓住机遇,树立目标,才能成就伟业!

企业愿景: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茶叶品牌

企业使命:好人好自己 好茶和天下

核心价值观:专注务实、向上向善、命运共享

企业精神:专业、专注、务实、求真

品牌价值:自然、健康、品位

质量精神:非常匠心、精益求精

渠道策略:区域授权经营、不批发、不乱价、不串货,一品一码全程溯源、保驾护航

市场定位:打造极致产品,培养粉丝客户

诸多条件造就了品品香这杯有品质、有温度的茶。做茶叶,品品香做到了家喻户晓,做茶人,品品香做到了有口皆碑。一杯放心茶,一颗爱茶心,品品香如是而已。

来源:华茶号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英杰

累世积淀 ,犹记千年茶风;新开一盏,传承盛世茶香

——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戚英杰

天风吹醉客,乘兴过山家,云泛龙沙水,春分石上花。

茶新香更细,鼎小煮尤佳,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

屈原在《离骚》里曾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隐喻君子品德之高尚美好。由此观之,“若不烹松火,疑餐一片霞”可谓是文人雅士对于饮食的至高赞誉了。而这份赞誉的背后,是一段传承千年的古韵茗香,是一枚饱蘸风雅的文化遗珠,更是一个在新时代重焕风采的传统产业——西湖龙井。

出身茶人世家的戚英杰凭借对西湖龙井的一腔赤诚,引领家族企业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忠实传承手工制茶技艺,积极融入“互联网+”潮流,筹建国内第一座西湖龙井博物馆,把承载了唐宋盛世遗风的茶文化引入当下,也推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西子湖侧畔 ,传世有茶香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无论是在文士骚客的佳句名篇里,还是古今游人的流连目光中,杭州无疑都是一片深得自然慷慨馈赠的灵秀之地。这里不仅有西子湖畔的画桥烟柳、云树笼纱,有环湖而抱的逶迤群峰、秀美林泉,还别有一段饱蘸了千年风流的悠悠茶韵,那就是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

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东至南山村,西至灵隐、梅家坞,南至梵村,北至新玉泉以内的龙井茶基地,为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东起北纬三十度黄金线穿山而过,起伏的峰岭引来了东南的暖湿气流,又将西北寒风阻隔在外,独特的白砂土与黄红壤疏松肥沃、通水透气,共同孕育了“茶中圣品”西湖龙井,也滋养了一个世代以茶为业的龙井世家——戚氏。戚英杰正是这个茶人家族的第十二代传人。

2009年,随着父亲年事已高,原本建筑专业出身的戚英杰放弃了对口工作,回来接手家族产业。尽管有着久浸茶香的家学渊源、也不乏自小培养的浓厚兴趣,但对于当时的戚英杰来说,这依然是一段颇为艰难的“跨行业”之旅。

进入企业的头三年,他沉下心来辗转各个基层岗位,潜心钻研西湖龙井从采收、炒制、加工到成茶的工艺流程,以对传统手艺的坚守和对天时节令的顺应,守护西湖龙井“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绝之誉。

西湖龙井的采收历来以早为贵、以嫩著称,尤其清明节前采制的明前龙井,素有“女儿红”的美称。为了不坠西湖龙井茶的传世嘉誉,戚英杰坚持“只做春茶”,每年的青叶采收只在3、4月间的早春时节,最长不过一个月。时间虽短,对青叶品质的把控却绝不简单。举凡长度、色泽、品相乃至芽叶数量,戚英杰都带领团队严格遵循相应的采收标准,从源头奠定西湖龙井茶的上乘品质。

繁忙的采收季里,每一丛鲜嫩的龙井青叶都是“才下枝头,便上案头”,第一时间经历晾晒去青、粗筛分类,在短短数天时间里失水、降苦、增香,完成生命中的第一道蜕变,然后进入最为关键的炒制环节。

为了保留西湖龙井的醇正茗香,即便在春茶生产的高峰期,戚英杰也坚持传承古老的手工制茶工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鲜叶的品相,灵活运用“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十大手法,依次对龙井青叶进行粗制、精制、储存,一丝不苟地执行全流程标准化工序,最终将一捧叶片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叶底细嫩呈朵的西湖龙井茶呈现在世人面前。

不仅如此,随着“大数据”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戚英杰还建立起了一整套龙井茶溯源系统。通过系统,消费者和公众可随时查看茶园的实时景象,对西湖龙井茶从种植、施肥、修剪、采摘、加工的全管理流程进行追溯和监督,从而确立起西湖龙井茶市场的监管与诚信体系。

在戚英杰重重把控下精制出的龙井春茶,一经冲泡便香馥若兰、汤色清亮,入口齿颊流芳、沁人心脾,更富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久饮可生津止渴、提神抗衰、清热利尿、强心解痉,还具备减脂降压、防癌抗菌等保健养生功效。2010年,它曾以“中国十大名茶”的身份入驻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2016年,又成为G20峰会的官方专用茶。

凭借着惊艳国际的绝佳品质和对传统制茶工艺的体系化传承,戚英杰荣获杭州市西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发布的“第二批西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传承人称号,带领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开启了延续古老工艺、弘扬龙井茶文化的崭新征程。

一盏传古韵 , 一盏引新章

西湖龙井,因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周边群山而得名。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已经有了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至于宋元,龙井茶从山野禅寺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先有杭州太守赵抃以“珍重老师迎意厚,龙泓亭上点龙团”之句,记述高僧辩才烹茶待客之事,又有诗人虞集以“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盛赞龙井之色清味甘。到了明清,《湖儒杂记》称其“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则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也。”相传,清乾隆帝下江南时就曾游龙井茶园,还亲自采过茶叶、看过茶农炒茶。时人将其采摘过的十八棵茶树圈地而养,称之为“御茶”,至今仍可在狮子峰下见到,“龙井问茶”更因此被列入西湖“新十景”。

而这里,也正是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1350亩无公害西湖龙井茶基地的所在之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取消了茶叶统购统销政策。为了解决茶农的销售问题,戚英杰的父亲戚国伟联合茶区六名村支部书记,成立了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创业之初,由于缺少资金,企业步履维艰。戚国伟拿自家房子当做经营场所,又向银行贷款数万元,带领乡亲们蹬着三轮车,晚上到茶农家里收购茶叶,白天到景点贩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成长壮大。在戚国伟的带领下,公司自1986年开始承办国家礼品茶,始终是浙江国礼龙井的唯一指定生产企业,所创“贡牌”西湖龙井更是唯一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的西湖龙井茶品牌,先后招待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德国总理默克尔、俄国总统普京等各国政要,并为此收到过国家外交部的贺信。

三十载流金岁月,父辈茶人的砥砺拼搏让当初小小的乡办企业一路高歌猛进,发展为了如今实力雄厚、颇具规模的“杭州市农业龙头企业”。不仅建起了占地4000㎡的办公楼、加工厂及仓储,在北京、上海、西安、扬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300余家“贡”牌西湖龙井茶专卖店,更激励着戚英杰不忘初心、再续辉煌。

面对厚重悠长的千年古韵和珠玉在前的父辈佳绩,戚英杰化压力为动力,凭借坚韧的意志,先后迈过了景区厂房建设、机械设备更新、工艺调整优化甚至是监督施工时不慎从高空坠落受伤的重重坎坷,积极利用现代营销理念与网络信息技术,带领企业和品牌实现了新的发展。

戚英杰直言:“西湖龙井茶的名贵,不仅在于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更在于它的天然稀缺。”就目前而言,龙井茶共有钱塘、越州、西湖三个产区,合计种植面积约110万亩。其中,只有西湖产区所产的龙井茶才能被称为西湖龙井,而西湖产区的茶园却仅有2.3万亩。换言之,对于西湖龙井茶企来说,产量的突破并非可行之策。为此,戚英杰为企业谋划了三个清晰的品牌体系:一是优中选优的“狮峰龙井”,贵在做精;二是咬定核心主产区的“西湖龙井”,旨在做强;三是广纳周边产区优质茶源的“龙井茶”,意在做大。

在此基础上,戚英杰一方面持续巩固传统营销渠道,另一方面积极顺应“互联网+”潮流。不仅带领企业进驻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成功带动大额销量,还在疫情复工后大胆尝试直播带货,2小时销售额超200万,有力提升了企业和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构建起了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体系。

与此同时,戚英杰也在带领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谋求进一步的转型升级,计划引入外部资本筹备上市,希望将西湖龙井一脉的千年茶韵与传世茗香送上更加广阔的舞台,弘扬传统茶文化,重现唐宋茶风尚。

文化载茶史 , 风华一馆藏

在戚英杰看来,西湖龙井不仅是产品品牌,更是文化标志。守住西湖龙井,就是守护和传承千年茶文化。因此,在他的心中,始终藏着一个“西湖龙井茶博物馆”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筹谋六载,踏遍千山。

2013年,戚英杰跟随杭州市农办到欧洲考察。期间,当地一家专供皇室的酒庄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酒庄里有个很小的展览室,里面放满了书册,随手抽一册出来,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历代的酒标,一个酒标就是一个与皇室相关的故事,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与文化底蕴。赞叹之余,戚英杰马上联想到了西湖龙井的境遇。

当时,国内一年的西湖龙井茶消费数据为一万吨,而真正的西湖龙井产区产量实际只有约550吨,巨大的差距背后是鱼龙混杂的市场乱象。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业界对西湖龙井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国人对西湖龙井茶的模糊认知,更是西湖龙井茶文化的荒芜与遗落。从那一刻起,戚英杰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西湖龙井茶建一座专门的博物馆。

为此,他耗费巨大精力,多方收集龙井茶的文史资料与实物。北宋年间的茶碾、杭州出土的铜折叠火铲、道光三十年的布政使司牙贴,还有见证了杭州一带一路茶叶史的方正大茶庄红木茶箱等,都被戚英杰收入博物馆,用来纪念那些充满茶香的历史时光。2019年,这座由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独家出资,由戚英杰和收藏家赵大川共同担任馆长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于龙坞茶镇落成,前后耗资四百多万,占地1600平方,收藏了一千三百余件文献文物资料,向每一位茶人、来客诉说着西湖龙井茶的前世今生。

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传统茶文化正在逐年复苏,盛世品茶的风尚更吹进了年轻一代的群体当中,西湖龙井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而戚英杰也时刻履行着作为西湖龙井制茶工艺传承人的职责,不断吸纳新鲜血液进入企业,借由培训与展馆将西湖龙井茶的宝贵传承分享给更多的人。

来源:贡牌狮峰龙井茶

勐海县天地人茶叶有限公司介绍

  勐海县天地人茶叶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前身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办的乡镇企业勐海打洛农工贸茶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镇,是西南地区建厂较早、规模较大的茶叶加工企业。

  1995年,创建人收购勐海打洛农工贸茶厂,于2001年成立公司,将茶厂更名为勐海县天地人茶叶有限公司(简称:天地人),2004年起用并注册“倒生根”品牌;2022年,公司战略升级,以“一头大象”为公司核心品牌,组建由“一头大象”和“倒生根”构成的品牌战略体系,承接这个有近50年渊源、近30年的老茶厂品牌,产品和品牌开始了新征程。发展至今,天地人茶叶“一头大象”和“倒生根”,在普洱茶行业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已成为集茶叶原料、仓储、生产、加工、销售、供应链打造及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普洱茶品牌。


  发展历程:

  1995年,收购勐海打洛农工贸茶厂,开始生产普洱茶毛料和红茶;成为当时普洱茶行业毛茶生产企业的较早的公司;并给行业核心品牌提供毛料供应,同期产品还供应国外市场;

  1998年,作为普洱茶行业少数的私营企业,优先掌握了熟茶发酵技术,开始加工制作普洱茶生茶,熟茶;

  1999年,成为普洱茶行业少数能生产成品茶的私营企业制作成品茶,同时为行业核心品牌进行代工和出口;

  2001年,成立勐海县天地人茶叶有限公司,同年创办6个初制所,分布在布朗山的班盆(班章核心产区)、章家三队等核心产茶区,是私营茶企中较早拥有自有初制所的制茶企业之一,是勐海县较早具备生产许可证的茶叶私营企业之一;

  2003年,开始进行产品、品牌体系的设计和规划,“倒生根”雏形初步形成;

  2004年,开始注册“倒生根”品牌;

  2005年,其它普洱茶核心产区建立茶厂,拥有了4个普洱茶紧压茶加工厂;

  2005年,普洱茶产量在普洱茶行业名列前茅;

  2007年,首届中国普洱茶战略联盟论坛峰会,天地人茶叶的“班章茶大树典藏品宫廷熟茶”被组委会评选为“茶祖孔明金像奖”金奖。此奖项被誉为“普洱茶奥斯卡”;

  2007年,根据统计,公司史上出厂的产品达800余款;

  2011年,获得有机产品(OGA)资质证书;

  2022年,根据统计,公司史上出厂的产品达1000余款;

  2022年至今,公司战略升级,以“一头大象”为公司核心品牌,组建由“一头大象”和“倒生根”构成的品牌战略体系,承接这个有近50年渊源、历时近30年的老茶厂品牌,产品和品牌开始新征程。

找到约2,416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