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内地

找到约1,05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CEPA签署二十周年!内地与港澳的茶业经贸交流怎么样了?

今年,是“CEPA”签署二十周年。

何谓CEPA?CEPA即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具有“一国两制”特色、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议。2003年6月29日,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同年10月17日,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也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开启内地与港澳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序章。


△2003年6月29日,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左);2023年10月17日,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右)

如今一晃二十年,CEPA不断加强着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之间的经贸交流合作。据海关总署统计,2004-2022年,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贸易额从1145.1亿美元增至3097.4亿美元,增长了1.7倍。在这之中,茶叶作为串联这条经贸之路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茶所具备的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让内地、香港、澳门的茶产业与茶文化进一步共融发展。

立足当下,回望过去,中国香港与中国澳门各自有着什么样的茶业发展景况?其与中国内地之间又存在着何等深厚的茶叶经贸文化交流?

茶叶出口“王牌伙伴”香港

情缘深深的多年茶业联结

香港茶叶产销历史悠久,早在百年之前便是茶叶出口贸易的重要窗口。繁荣的茶市场带来兴盛的茶需求与茶文化,香港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执行会长张国良曾表示,“香港人非常喜欢茶,在香港,人均喝茶量等于全国人均喝茶量的4倍。”足以窥见香港的茶业之盛。

二十多年来,CRPA深化着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的经贸文化交流,茶叶贸易是其中重要一环。《中国茶叶出口市场集中度及依赖性研究》一文统计,2008—2018年间,在中国小包装发酵茶和大包装发酵茶的出口输出市场中,中国香港长期位居前列。

△图片来源:《中国茶叶出口市场集中度及依赖性研究》

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的茶叶贸易,持续保持着繁盛的势头。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中显示,2022年内地到香港的茶叶出口总量为1.23吨,出口额达3.99亿美元,位列所有贸易伙伴第一名。这些茶叶涵盖全茶类,其中以绿茶、红茶、乌龙茶为主。

回望过往这些年,在中国茶叶主要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排行排名中,中国香港一直是“量”“价”均居于前列的坚实贸易伙伴。

△图片来源:《2022年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茶文化交流与茶市场互融上,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同样存在深远的情缘联结。早年间,由港剧带火的“港风热”,让香港茶餐厅、港式下午茶、港式奶茶在中国内地风行,掀起彼时的消费新热潮。在茶风茶俗的潜移默化中让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的茶文化关联愈深。

近年来,中国内地“新中式茶饮”“网红茶饮”等新式茶饮热潮的兴起,也在香港年轻群体间掀起新流行。当前社交平台上风靡的“香港反向代购”,就是从深圳购买产品输入香港,而这些流行的反向代购产品多为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一点点等内地流行的网红奶茶。这一现象,也侧面反映出内地与香港深度交融的茶业面貌。

△图片来源:小红书APP截图

重要茶文化输出地“澳门”

持续密切的双向茶业交流

澳门的茶叶对外贸易史,同样可以回溯到数百年前。

早在17世纪,澳门便已成为中国茶叶销往欧美的贸易口岸与茶文化传播门户。作为茶叶走向世界的门户,澳门对外茶业交流尤其火热,沉淀着茶诗、茶画、茶艺、茶俗等珍贵的茶文化遗产。同时,茶文化历史丰富的澳门,有着多样的茶文化研究机构、茶艺馆等。2005年6月,“澳门茶文化馆”的落成,让澳门茶文化得到完善的保留与发展,也展现出澳门中西茶文化高度融汇的特色风貌。


△澳门茶文化馆图片来源:澳门特区旅游局

近年来,CEPA加速的茶叶经贸交流,也让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之间的茶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深入。在这之中,从各类火热的茶博会、茶叶赛事、茶艺活动的开展,便能窥见两地市场与文化高度交汇的现状。

往年举办的澳门中国茶业精品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茶业博览会等大型茶业博览会都吸引着许多内地茶企茶商参与,在中国(深圳)国际秋季茶产业博览会、济南国际茶博会、中国(重庆)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等内地大型展会中,港澳茶商也是一大亮色。另一方面,如粤港澳大湾区茶艺大赛、茗星茶艺师全国评选大赛、“一带一路”茶文化交流活动等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互动颇深的茶叶赛事和活动,也在持续增进着两地之间的茶业与文化交流。

△2023年6月16日,在重庆举行的第17届中国(重庆)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来自澳门的展商带来特色茶点,吸引民众购买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梁钦卿|摄)

从茶叶贸易数据上来看,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也显露出密切的相互影响。据中国茶叶进出口供求信息采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8月,内地与澳门茶叶出口量达26.8万吨,出口额达78.3万美元;2023年1月-8月,澳门与内地广东、云南、福建、四川、浙江、广西等省份茶叶进出口贸易数据占比居于前列。足见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之间紧密的茶叶经贸文化交流。


△图片来源:中国茶叶进出口供求信息采集平台截图

海关总署2023年第63号公告中公布,2023年7月1日起,对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CEPA货物贸易协议原产地规则中0902.30项下“其他红茶(已发酵)及半发酵茶”原产地标准进行相应修订。简单来说,7月1日以后,只需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满足加工工序标准或区域价值成分标准其中之一,成品红茶原产地即可认定为“中国香港”。进一步便利着两地茶叶贸易交流。

而这,仅仅是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加深经贸交流的具体举措之一。


△图片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一直以来,茶叶都具有促进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互鉴的功用。二十年砥砺,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在经贸上的深度互通互融,在茶市场与茶文化的互促互进。

值此《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署二十周年之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面貌也正在开启。在趋同的文化语境与消费形势中,内地与港澳的茶业,都将在融合之中进一步绽放光彩。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澳门回归24周年!看见内地与澳门的茶业融合路径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日。

24年前的今天,五星红旗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升起,向全世界宣告澳门回归祖国,开启内地与澳门的融合发展新纪元。多年来的深度互融下,如今两地的文化与产业早已显现出了与时代相契合的蓬勃新面貌。其中显著的发展范例,便是茶业。

△澳门特区政府20日在金莲花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4周年(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澳门回归日这一特殊节点,让我们一同看看澳门的茶产业发展情况,探析内地与澳门的茶业互融互促的发展路径。

澳门与茶的历史渊源

澳门与茶的结缘历史,可以回溯到十六、十七世纪。早在香港开埠之前,澳门便已成为中国茶叶出海远洋的重要转口贸易港,是明清时期与近代推动饮茶文化出海的重要门户之一。

从公开资料上看,澳门本地其实并不产茶,历史上澳门外销的茶叶多源自中国的福建、浙江、江苏等地。清代《粤海关志》记载,“以澳门为居货之地……又得中土之细茶、茯苓、湖丝、糖果之物,贩往各番。”由广粤地区的茶商运抵澳门后,转运出口。彼时的茶叶、瓷器和丝绸交易,促进着澳门的经济繁荣,让中国茶与中国茶文化远播四方,经年累月的对外贸易输出下,也让澳门在中西方茶业的贸易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1年的澳门内港码头(图片来源:哈里森·福尔曼|摄)

兴旺的出海贸易,让东西方文化在澳门汇流,赋予此地多元的茶产业底色。澳门的茶文化与茶风俗也显现出更为开放包容的特质。19世纪后,随着出口中心的转移,澳门的茶叶转运贸易虽相对减弱,但茶文化却强势发展,人均茶叶消费量持续上升。

澳门的饮茶消费场所以茶楼、茶馆、茶行见长。早期的澳门茶楼通常由一般的家庭作业式小型茶寮发展而成,分布通常沿港口、码头等茶叶贸易集中地分布,周边的货运工人往往是常客。后期,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茶楼茶馆也逐步升级,发展为集社交、娱乐、休息于一身的休憩场所。茶楼的风行,孕育着与之相关的文化氛围,催生澳门茶诗、茶联、茶画的蓬勃发展。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中西融合的粤式茶餐厅已开始流行,茶与咖啡混合的“鸳鸯”饮品是特色所在。


△澳门龙华茶楼(图片来源:澳门吃喝玩)

进入新世纪,澳门茶旅发展、茶文化社团、茶事活动纷繁。在这之中,能够体现澳门茶文化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无疑是2005年6月,澳门首个官方茶文化机构——“澳门茶文化馆”的落成运作,进一步推动澳门茶文化的健康发展。


△澳门茶文化馆(图片来源:澳门特区旅游局)

综合来看,在曾经兴旺的茶叶出海历史与当地民众对茶叶的热爱追求下,本不产茶的澳门逐步成为多种茶文化的聚合之地,这些粤式的茶楼、中西融合的茶风茶俗、多种多样的茶事活动,形成了新时代澳门以文化为突出两大的茶业格局。

那么,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之后,内地与澳门的茶产业、茶文化,又碰撞出了怎样绚烂的色彩?

回归24年

两地茶业的深度互融

24年时光飞逝,内地与澳门的茶业也在融合中迎来更多的红利与机遇。这一点,直观体现在贸易情况上。

澳门的回归,促进着两地的经贸交流,2003年10月17日,《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签署,加速这一共荣发展趋势。据统计,24年以来,内地对澳门累计进出口总值4421亿元人民币;2023年前11个月,内地民营企业经拱北海关对澳门地区进出口85.5亿元,比重由1999年的不足20%提升至42.6%,足见两地贸易的巨大变化。茶叶方面,据中国茶叶进出口供求信息采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1月-10月,澳门与内地广东、云南、福建、四川、浙江、广西等省份茶叶进出口贸易频繁,茶叶经贸交流密切。

△图片来源:中国茶叶进出口供求信息采集平台截图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澳门回归,也赋能着此地茶叶出口机遇复现。近年来,“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都提及,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在方针指引下,中国与葡语国家间的澳门平台作用持续提升。澳门与葡语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密切交流合作,如中葡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澳门国际品牌连锁加盟展(MFE)、葡语国家产品及服务展(澳门)(PLPEX)等国际性的论坛与展会,便是澳门产业持续走出去的印证。茶业方面,澳门正“重新”成为中国茶与茶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窗口之一,“重现”百年前辉煌的贸易图景。如“茶和天下·雅集”“宝船国际茶文化节”等大型活动,都在加快这一进程。

△2023第二届宝船国际茶文化节(图片来源:国茶地理)

贸易出口之外,茶文化的融合发展、茶研究的协力合作同样尤为显著。譬如,回归之后,澳门的茶楼、茶餐厅文化,内地的茶叶消费和新茶饮热,于逐步交汇中,互相影响,呈现愈发趋同的文化特质。学术研究方面,两地交流不断加深,如澳门茶文化馆与北京大学、澳门大学、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澳门历史教育学会等高等院校及社团组织进行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无论是茶文化的相互影响,茶贸易的往来增加,亦或是茶事活动的联结交流,内地与澳门的茶产业融合发展仍旧在持续深入。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创造着更多辉煌的产业佳绩。

值此澳门回归祖国24周年纪念之际,愿中国的茶产业在交融碰撞中持续向好发展,愿内地与澳门共启茶业发展的高质量未来。

资料参考:

1.《澳门茶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吕志鹏

2.《澳门茶文化》林更生

3.《澳门茶事》曾佐威

4.《论清代前期的佛山市舶》罗一星

5.《近代澳门与内地的茶叶贸易》张晓辉

6.《澳门茶餐厅文化研究》吕绍藩、陈钜、康康、陈黛尧、李丹

7.《澳门茶文化馆中的符号学要素》孟静文

8.《聚焦“宝船节”|中国好茶出海,为何从澳门出发?》国茶地理

9.《澳门茶联集锦》彭一万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旅港内地茶艺师:在快节奏的香港慢慢做好中国茶

中上环是香港岛的中心地带,四周高楼耸立、行人脚步匆匆,一间名为“缘缘堂”的茶室就坐落在这里。茶室里没有小吃茶点,也不像周边饮品店推出奶茶等快饮品来吸引年轻人,而是主打陈年普洱、岩茶,是香港为数不多的纯中式茶室之一。

位于香港中上环的“缘缘堂”茶室是香港为数不多的纯中式茶室之一。  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 摄

茶室老板刘振俊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广东话,不论顾客是来“买茶”“叹茶”还是仅仅“看茶”,她都笑脸相迎、不厌其烦地向客人介绍。

2014年,一直热爱茶文化的茶艺师刘振俊带着河南老家的钧瓷来到香港。三年后,她从另外一茶馆老板手中接过这间茶室,重新创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经营。出于对中国漫画艺术先驱丰子恺作品的钟爱,她将茶室冠以丰子恺故居之名——缘缘堂。

温壶、投茶、冲泡、出汤、分杯、奉茶……刘振俊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她驾轻就熟的茶艺在抬臂举手之间流露出来,当老茶与滚水在紫砂老壶中相遇,沁色出香、茶味升腾。虽有好茶相奉,但刘振俊坦言,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人们已习惯快节奏的生活,愿意花时间坐下品茗的人少之又少。

1月19日,旅港内地茶艺师刘振俊“缘缘堂”茶室演示茶艺。位于香港中上环的“缘缘堂”茶室是香港为数不多的纯中式茶室之一,刘振俊以茶结缘,传播茶文化,希望让更多的香港人爱上中国茶。  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 摄

在刘振俊看来,茶文化源于中国,在日本等国家也颇有生命力,她下决心要让更多香港人了解和爱上中国茶。“茶本来就是修身养性的佳饮。比如说人们累了,或者心里烦,在一个可以歇息的地方饮茶,可以让身心放松、安定一点。茶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乐意以茶会友,以茶结缘,茶在我的生命中占很重要的部分,许多朋友都是由茶缘转化成朋友。”刘振俊说。

刘振俊告诉记者,香港早期的茶楼都有四五款茶可以选,早期的香港人是比较幸福的,但最近这些都是用比较普通的茶,因此在香港做高端的中国茶比较困难,前期铺垫比较辛苦。茶室开设了古董普洱品鉴、茶艺等课程,通过社交平台以低门槛招收有兴趣了解茶文化的学生。数月后,来学艺的人从“80后”扩展到“90后”甚至“00后”。为了提升影响力,她还请来著名茶人周渝、杨智深等前来讲茶论茶。

对于来自内地的刘振俊来说,要顺畅地授课,语言障碍成为她不得不面对的困难,“刚来香港时就天天在学讲粤语,其实都是很别扭的,但上课必须用粤语,有些字眼讲得不准确,香港人一听就知道是外地来的”。

除了授课,茶室也靠茶香吸引了不少有缘人。既有爱茶的茶客,也有收藏茶的藏家,茶友们又带来新朋友,久而久之,熟客愈来愈多,香港人、内地来港人士、外国人都有。

“茶对香港年轻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刘振俊感叹,很多年轻人都处于忙碌、疲累的状态,不过抽时间来到这里后会放松一点、舒缓身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沉淀,茶室渐渐步上正轨,但2019年的“修例风波”却又让小店的生意跌至谷底。

刘振俊回忆,彼时黑暴势力猖獗,与她相熟的内地茶客甚至不敢在大街上开口说话,只有来到茶室中才敢用普通话互相交流,这让刘振俊既气愤又无奈。最让她不能理解的是,自己的内地背景和有时的坦陈观点,也让这间茶室遭受牵连。

饶是如此,刘振俊给记者描述她的大多数香港茶友时,依然用的是“真诚、善良、有爱心”的词汇。

如今,香港社会虽已由乱向治,但新冠肺炎疫情却持续反复,令刘振俊的茶室依旧门庭冷落。

“茶室经营了近四年,真正赚钱可能就一年。”刘振俊说:“我一直在坚持,一直在投入,也不想这么轻易放弃。希望不要有疫情,也不要再有暴力示威,希望香港慢慢好起来,我可以继续传播茶文化,继续以茶结缘。”(完)

注: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记者索有为、王嘉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3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