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南投茶叶

找到约7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第十五届“两湖论坛”杭州开幕 以茶为媒促两岸兴业富民

第十五届“西湖·日月潭”两湖论坛17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台湾南投的乡亲时隔三年再次来到杭州,两岸同胞围绕乡村振兴、体育、教育、茶产业发展等议题共同交流研讨,携手探寻互利共赢之路。


7月17日,第十五届“西湖·日月潭”两湖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中新社记者王刚摄

杭州与南投因西湖、日月潭而结缘。2009年,在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的前提下,首届“西湖·日月潭”两湖论坛在南投举办。至此,杭州南投两地每年轮流举办的“两湖论坛”正式启动。

“‘两湖论坛’不仅联结着西子湖与日月潭,更联结着杭州与南投两地民众的心。”杭州市市长姚高员在致辞中表示,15年来,杭州与南投始终坚持“九二共识”,秉持推动两地合作、增进同胞感情、共谋民众福祉的初心,铸就了两地交流交往、交心交融的合作品牌,成就了两岸互融互通、共享共美的城市交流。

第十五届“两湖论坛”的主题是“茶香飘两湖、牵手谋福祉”,旨在以茶为媒、以茶联谊、以茶兴业、以茶富民。姚高员表示,杭州将推动南投特产馆升级改造,推广实施统一的南投茶叶标识,以务实举措推动两地产业同发展、两地民众共富裕。

南投县县长许淑华在致辞中表示,南投与杭州多年来的交流有着深厚情谊,双方都秉持互信、互惠、互利的原则,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是疫情后首度恢复实体交流,希望持续透过“两湖论坛”这个沟通平台,全力推动两地教育、文化、环保、农业、卫生及观光旅游等各领域实质交流。

“‘两湖论坛’可算是两岸城市交流的优秀典范,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能持续建立更深厚多元的交流渠道,更进一步增进双方情谊,为获取双赢创造更多的利基。”许淑华说。

当日开幕式上发布了南投茶叶标识体系,签订4年销售4000万元人民币的南投茶叶销售协议,推动南投好茶走向祖国大陆的广阔市场。(完)

来源:中新社杭州 (郭其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台湾茶外销市场减少3.2亿元

  原标题:台湾南投茶外销大陆锐减3.2亿元,县长林明溱盼开拓内销

  南投县主办的世界茶叶博览会将在10月9日登场,中国国民党县长林明溱今天主持记者会表示,受疫情影响,加上两岸紧张,今年南投茶叶外销情况不理想。本届茶博会县府加强力道推广,期待开拓内需市场,弥补外销损失。被问到销售产值是否乐观?林表示,今年大家无法出境,预期有望逆势成长,希望可以达到新台币1.5亿销售额。

  台湾茶外销市场以大陆为最大宗,据“农委会”统计,台湾茶叶及茶制品去年1至8月销陆产值为新台币9.6亿元,今年同期只剩6.4亿元,减少3.2亿元。

  台湾茶产业年度盛事、南投世界茶业博览会,今年历经蔡当局补助款减半、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一波三折,终于如期举行,订在10月9日至18日在南投中兴新村展开,今天举办宣传记者会。 

  林明溱指出,南投茶博会已成为台湾中南部茶农展售的最佳场域,是农民和消费者搭建销售管道的平台,每年吸引许多岛内外茶商和消费者购茶,以2019年为例,茶博会展期11天,吸引约60万人次参观,创造新台币1亿元产值。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林明溱说,台湾茶农只能寻求境内市场,刚好,台湾游客出境旅游受阻,预期茶博会可以搭上境内旅游爆棚的顺风车,预期参观人次有望逆势成长,加上国际茶商参展量减少,有机会可藉此为台湾茶农开拓内需市场,目标创造新台币1.5亿元观光产值。

  来源:中评网

  温馨提示:文章贵在分享,我们崇尚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茶叶风靡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台湾地区茶产业概述

前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6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时事背景之下,茶业界正在实现产业升级,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福建是国家倡议“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山海侨优势凸显,大有可为。在【茶世界】里读懂茶,从茶里看世界。


台湾地区茶产业概述

早在300余年前,台湾地区便发现了茶树的生长,而且这些茶树大都是野生茶树。然而,台湾真正开始发展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是在200余年前,这要归功于祖先将福建武夷山的茶种及种植技术引入台湾北部。


台湾地区因地理、气候、环境的原因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当地所产制茶类包括红茶,绿茶(炒青和蒸青),乌龙茶等。早在1980年代,台湾地区传统的茶叶生产主要以红茶、绿茶供给外销为主,外销量占到当地总产量的75%~85%。但近二十年来已急速地转成了供应内需,现在外销量只占到总产量的10%~15%左右。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成本的提供,生产成本过高,从而导致竞争力大大降低;同时,当地政府在1982年将“制茶管理规则”废除,逐渐活跃了内销市场,改变了量产化出口的导向。根据数据统计,台湾地区每人每年平均饮用量从1980年的0.34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1.66公斤左右,内销市场潜力较大。
(数据来源: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


从栽培面积上来看,台湾地区主要产茶区有台北市、新北市、宜兰茶区、桃园茶区、新竹茶区、南投茶区等15个主要茶区,而南投茶区占据整个台湾地区整体茶区面积的66%,位居第一。从茶叶生产上来看,乌龙茶作为当地的第一名茶,占据了茶类生产量的75%,其次是红茶15%,绿茶10%的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


从进出口方面来看,台湾地区从2014年至2018年期间,除了2016年进口量有所降低以外,并无大幅增减,进出口量均保持着稳定上涨的态势,产值每年也在双向齐增。
(数据来源: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



从市场销售的情况来看,台湾地区的茶叶除了满足国内及港澳台地区的内销外,从出口来量上统计,美国、日本、越南是台湾地区出口的前三大国家,出口量分别是1351公吨、520公吨和443公吨;而进口方面,越南、斯里兰卡及印度则是排名前三的国家,进口量分别是18460公吨、4662公吨和3763公吨。


(数据来源: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


近年来,受到新式茶饮的冲击,台湾地区手摇杯饮料市场商家不断涌现,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据统计,相关店面从2012年的12144家扩张到2017年的17197家,销售额也从211.3亿台币增长到489.9亿台币。


延/伸/阅/读

通过几个典型的台湾茶品种认识台湾茶


01

文山包种

发酵程度最轻的乌龙茶


文山包种茶是什么茶?我们乍听上去好像不太熟悉,但其实是台湾十大名茶之一,青心乌龙茶树种,是台湾乌龙茶种发酵程度最轻的乌龙茶,又叫“清茶”。产于台湾省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其中以台北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



“包种茶”名称的由来,相传于距今150余年前,大陆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茶农仿武夷茶的制造法,将每一株或相同的茶叶分别制造,再将制好的茶叶,每四两装成一包,每包用福建所产的毛边纸二张,内外相衬包成长方形的四方包,包外再盖上茶叶名称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或"包种茶",后来辗转传到本省南港、文山等地。福建省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县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


02

冻顶乌龙茶

台湾茶的代表茶之一


冻顶乌龙茶俗称冻顶茶,原产地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主要是以青心乌龙为原料制成的半发酵乌龙茶。



传统上,其发酵程度在35-50%左右。制茶过程独特之处在于:烘干后,需再重复以布包成球状揉捻茶叶,使茶成半发酵半球状,称为「布揉制茶」或「热团揉」。传统冻顶乌龙茶带明显焙火味,亦有轻培火制茶。此外,亦有「陈年炭焙茶」,素有北文山,南冻顶的说法。


小罐茶的冻顶乌龙茶,根据传统工艺制成,核心工艺“热团揉”使得口感上更具特色。


03

高山乌龙茶

高海拔的高冷茶


台湾的高山乌龙由于种植地区位处海拔1000m以上的高山,日夜温差大,土壤肥沃,茶叶蕴育了独特的山头气。所谓“山头气”,指的是茶树吸收了土壤的养分,形成茶汤特殊的滋味。



高山乌龙茶的平均海拔2100m以上高山茶,故也称“高冷茶”。


每喝一口台湾高山乌龙茶,似乎都能从袅袅茶香中感受到台湾高山云雾的气息,仿若看到雄伟壮阔的台湾山林,彷如置身宝岛美境。


04

东方美人茶

发酵程度最重的乌龙茶


东方美人茶是台湾独有的名茶,又名膨风茶,因其茶芽白毫显著,又名白毫乌龙,是发酵程度最重的乌龙茶,一般的发酵度为60%,有些则多达75-85%,其原料是青心大冇。



主要产地在台湾新竹、苗栗一带,近年台北坪林、石碇一带亦是新兴产区。


05

台湾红茶


台湾日据时代引进印度的阿萨姆红茶(大叶种),在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试种,结果发现日月潭地区气候环境非常适合。1977年南投县政府正式将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的红茶整合以“日月潭红茶”命名对外行销。



种植在海拔约600-800公尺茶园之大叶种红茶,品种有阿萨姆、台茶7号、台茶8号、台茶18号, 农委会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更培育台茶18号(红玉)为顶级红茶。

找到约7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