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哪里卖麦茶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奈雪の茶、喜茶、快乐柠檬...纷纷发展“副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兴茶网 资讯】进入2019年,一路狂奔的新式茶饮市场热度并未下降,虽然有人说市场红利正在消退。但是,新式茶饮的市场规模以及发展前景仍然被看好,在新式茶饮快速发展的这几年,业界普遍认为“这里面有机会诞生世界级超级品牌”。

市场竞争越是趋于激烈的时候,也越是市场回归理性的时候,而品牌方就更需要思考自己的发展路径。比如,有些企业在产品上、渠道上做更多的跨界尝试,将茶和咖啡、酒、冰淇淋等品类混搭;一些企业为谋求更大的市场,则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出海掘金。

当然,还有一种思路——发展副牌,显得更加流行起来

新式茶饮大牌偏爱打造“副牌”

在新式茶饮行业,发展“副牌”,似乎成了一些企业当下发展的共识。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行业里的“副牌”状况。

大家所熟知的喜茶,其实除了做茶饮外,还有软欧包,“喜茶热麦”是喜茶旗下的烘焙品牌,其于2017年3月,在广州开出了第一家热麦门店后,也开始了在全国的布局,目前在全国有十多家门店。

奈雪の茶、喜茶、快乐柠檬纷纷发展副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在做副牌这件事情上,奈雪の茶显然走在了前面。奈雪所属的品道餐饮旗下拥有4个直营茶饮品牌,分别是奈雪の茶、台盖、梨山和27fruits甘草水果。

作为长沙“地标”性质的茶饮品牌,茶颜悦色人气也是相当高,品一杯茶颜悦色更是成为了不少人去长沙的理由之一,它也是采用直营模式,其目前的门店都在长沙,它也有个姊妹品牌——知乎茶也Hellotea。该品牌在产品上聚焦在芝士奶盖茶和一些茶叶零售,风格上具备浓郁的中国风,并且这个品牌提供外卖服务。

奈雪の茶、喜茶、快乐柠檬纷纷发展副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此外,快乐柠檬所属的台湾雅茗集团,除了快乐柠檬外,还有“茶阁里的猫眼石”和“喝嘛”共三个品牌等。

新式茶饮更像是快时尚品牌

这么看来,新式茶饮里的“副牌”还是阵容挺强大的。那么,茶饮品牌为什么偏爱做副牌?驱动力来自哪里?

奈雪の茶、喜茶、快乐柠檬纷纷发展副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众所周知,新式茶饮,创新的加入水果、奶盖以及其他元素,口味丰富,符合大众口感,相对于传统的中国茶以及品咖啡消费人群更加广泛。

而如今的年轻人是喜欢个性、创新的东西,无论是科技方面,还是生活饮食方面,他们不太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恰恰,新式茶饮的消费主力军就是这批年轻人

新式茶饮它们主要做年轻人的生意,而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审美、喜好是流动性的,他们喜欢个性、创新的东西,追逐潮流。

奈雪の茶、喜茶、快乐柠檬纷纷发展副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这就形成了茶饮品牌需要不断推新、不断迭代升级,来进行改变、进行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式茶饮品牌类似于快时尚品牌,他们推出副牌,也是以变革的姿态,主动追随年轻人的脚步

其实,做副牌的玩法不新鲜,餐饮行业里的外婆家有8个副牌,海底捞也有专做冒菜的U鼎冒菜。而手机行业里,小米的红米、魅族的魅蓝,vivo子品牌iQOO,都是这样的玩法。

“发展副牌”这样的做法,在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同时,也是快速跟上市场变化,并维护其品牌地位的有效途径

是为了打造差异化?

不得不说,新式茶饮一些头部品牌也是在积极借鉴星巴克成功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打造高品牌价值竞争壁垒,持续推进饮品创新和门店扩张,拓宽盈利渠道。

兴茶君观察到,这些副牌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本身与主品牌有着明显的差异化,以形成品牌区隔。采用副品牌战略,背后也是为了针对不同市场的不同用户群,这已是厂商普遍的做法

就像台盖的客群是15—20岁的年轻人,主打奶盖茶,没有软欧包,客单价在25元左右。而“茶阁里的猫眼石”采取的是大店模式,则瞄准的是中高端市场。

奈雪の茶、喜茶、快乐柠檬纷纷发展副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对于成熟品牌来说,发展子品牌,在产品上做出差异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市场占有率,而且多品牌战略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上也更加吃香,更有想象空间。

诚然,新式茶饮目前仍然还是众多企业的“掘金宝地”,市场火的速度确实有点快,但企业布局还没有到位。可以说,在消费升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做“副牌”不失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一剂良方。也许,到最后,不管消费者喝什么,都是自家卖的,这想想都蛮激动。

奈雪の茶、喜茶、快乐柠檬纷纷发展副牌,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不过,让这么多茶饮品牌偏爱打造副牌,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又能带来哪些优势?在下文中,我们重点与大家聊聊这个,也许能给品牌茶企带来一定启发。

俊德昌号鲁史古茶叶园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云南省凤庆县以北的鲁史古镇,早已是一个商人云集的茶马闹市。据《鲁史镇志》记载,古镇有七百多年历史,明朝开通的集商道与官道为一身的“顺下线”(顺宁至下关),必须经过鲁史,方圆百十里地方,唯有鲁史能吃能喝,过了这个镇,往北是黑慧江,往西是澜沧江,真所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些南来北往的马帮就都选择鲁史作为歇息之地,马帮一歇下来,马要吃料,人要吃饭,于是就形成自然的集市。

鲁史古镇是一个农业镇,全镇百分之七十的人家都有地可种,麦收的季节,家家户户垛起的麦杆比房子还高,孩子们在上面筑巢做窝,象一只只小鸟。老人们不论家里活计再多,每天都得蹲在火塘边守那只红土捏制的茶罐,把生活烹调得有滋有味。就在古镇楼梯街一所四合院老屋子里,我有幸拜访了经营茶叶有名的“俊德昌”号后人骆维富。老人年过七旬,仍然喜欢喝浓茶,那一杯浓茶喝下去,便打开他与茶有关的身世。

骆维富祖上是四川人,他还小的时候便跟着父亲骆英才来到鲁史,本来还想走远一些,到所谓的夷方寻生活出路,当他们从下关渡过黑汇江来到鲁史古镇的时候,只住了一夜,便决定留下来。留住他们一家的不是鲁史古镇味美可口的特色小吃,不是这里的山清水秀,而是客商来来往往的生意环境。于是他们一家就在鲁史定居下来,为了生存,骆英才做过很多行当,当他看到南来北往的大马帮运送的都是茶叶,也想做茶叶生意,可是做茶叶生意没大把的资金不行,于是他又萌生出种茶的念头。如果在鲁史把茶叶种出来,那些茶商不是可以省了许多路吗?于是便在离街子约三公里的桤木岭开办了“夹江”地区第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俊德昌”号茶叶庄园。聘请顺宁凤山种茶,制茶的技工为指导,制成的成品茶直销下关、大理、昆明等地。

俊德昌树自己的品牌。在茶园的栽培管理茶叶的加工制作上,骆英才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有自己的一套成功经验,生产的茶叶春夏秋各个季节,各有品味特色,也因此可以制出不同类别的茶来。通过实际操作,俊德昌号较有名的当数“西露谷花”。所谓的“西露谷花”是在夏末秋初,也就是水稻扬花的季节采摘的鲜叶制成的茶,当地人把它称作谷花茶。在这一季节,骆家茶园早晨露水多、土地,空气润湿,午后阳光充足,湿润的水气开始挥发,温度上升,在这一气候环境下,生长的茶芽鲜嫩肥胖,制出的茶叶,条掌白毫峰好,吃味、汤色都为上等,而且比明前春尖茶味持久。

他家生产的茶叶,各个季节制作的都严格分装,不混杂。消费者喜欢那个节令的茶叶,就是那个节令的茶叶,这样就满足了懂茶艺,喜欢茶道的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要求,而且价格合理,于是,只要是俊德昌号的茶叶,商家都争相购买。骆家因此获到丰厚,骆老板出了名,成了鲁史殷实富厚之家。

其实,开设茶庄“俊得昌”号之前,骆英才老人并不是从事茶叶生意的,他看到地处茶马古道的鲁史街,人马客商流量大,先是开起了经营马帮粮料,钉掌等杂货小店。骆老板性格温和礼让,深受顾客的信任,渐渐地一些大商帮都喜欢到他家购物、投宿。当时一些商帮都带有现钞(银元)及货物,都放心地寄存在他家。顾客来了骆老板都要亲自接待,然后才叫家人安排吃住,事情做完之后,还要陪客聊天,让客人们有家的感觉,他也就此了解一些商场行情信息。这样一来二往,顾客到他家就觉得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气氛,也就推心置腹地把外地行情,信息介绍给他,有的客商还给他出主意拓展经营,开拓新项目。就像开辟茶叶庄园,也是一位内地老板给他出的主意。当时骆老板也想搞这一项目,但苦于资金不足,当他把困难告诉经常来往的朋友后,那些客商都愿拆借资金相助。有了资金的骆老板,马不停蹄地立即开始置买荒山,当时鲁史镇上的很多人还搞不清楚骆老板想干什么,他把大片的土地廉价买够以后开始种茶。别人知道后,也跟着动手,荒山地价开始飞涨起来,先机已被他占了。

他先后还办起了家庭副食品作坊,如生产酱油,用本地土烟加工烟丝等。酱油每年生产一二十吨销往邻县,烟丝则随那些客商朋友的马帮销到了大理剑川等地。民国20年,骆英才在楼梯街脚盖了一院四合大院,建筑十分气派、雕花门窗,壁画大墙,楼房客厅全部高规格装修,三层的正房在当时算是古镇标志性楼馆。临街都是清一色的铺面,经营大米、杂粮、盐巴、酱油、烟丝。每天铺子开门,骆老板必须到拒台坐一会,和来往顾客打招呼。他要求店员凡买他家的货称足后,还要额外加一点做为人情。每当年节骆老板都要在柜台前的街面上摆上一箩米和锯成小块的盐巴,让自家人站在哪里,看到十分困难的赶街人,每人给一至二瓢米,半斤左右的一块盐巴。骆老板个人生活很简朴,日常粗布旧衣、粗茶淡饭,除了那顶瓜皮小帽不补,衣服上或多或少都缀有补丁,但对街邻遇上难事则慷慨相助。有一年街上一户人家房子失火,他主动让出家里的一间屋子给那户人暂住下来,给吃给喝不算,还借钱让其开了一间小铺子,维持生计。

俊德昌号茶叶庄园从1920年以后开始开发,到30年代的以后已初具规模。东起桤木岭村边,西北至水磨河,南起现在的凤鲁公路山下,都是俊德昌号的茶园。茶园中间是制茶场,建有两幢土木结构,一楼一底的瓦房,房前是用青石板镶成的,约100平方米的晒茶场。房屋楼层是竹蔑巴楼板,用来萎凋下树鲜叶,楼下安装有12口大铁锅,以及杀青灶。通过杀青的茶叶运到石板晒场上揉捻,摊晾晒干。骆老板规定,茶叶不能直接晒在石板上,为防异味蹿到茶叶里面,晒茶全部采用竹编的毯夿,并且离地面近一米。

在制茶房四周,种植有桃、李、梨、枇杷、核桃等果木,晒场四周则栽培花草。按现代的庄园建设标准,骆老板的俊德昌号鲁史茶园,应该就是那个年代标准的庄园经济。每当春季桃红、李白、梨花飘舞、满山的采茶始娘散布于葱绿的茶丛间,欢声笑语平添了生活的意趣。入夏累金叠翠的一树树黄枇杷,一株株紫李红桃,房前屋后摆着的一桶桶蜜蜂,蜂群在花间穿梭,杀青灶飘出一阵阵茶叶的清香,制茶人忙碌于揉捻翻晒茶叶,来自街上的闲散人慢步于花间和果林,悠闲地欣赏骆家茶叶园的花草和果木,称赞骆老板家茶庄赛过别墅山庄。

其实种茶之外,有经营头脑有骆老板还经营其实项目,搞综合经营。他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茶前为使开垦荒地充分熟化,广种苦荞、旱谷一类的粮食作物,苦荞旱谷解决了部份雇工的口粮,间种在茶园里的黄豆则是酱油优质原料。在茶地边种上种靛叶,设置了四口大靛缸,生产靛青卖给染坊,当时鲁史染坊很多,靛青供不应求。俊德昌茶叶庄园,长年雇工10多人,季节请工上百人。骆老板对雇工热情守信,长年雇工多来自蒙化(今巍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在国民党统制时期,少数民族受歧视,但是骆老板对他们很关心。他们离家较远,有时年节回不了家,骆老板要让家人安排多准备点年节货给他们送去。有时回家想预支点工钱,骆老板就叫掌拒预支,已做的工钱就更不会少,这些人很感激骆老板,干活十分卖力,对待茶庄上一草一木都象自己的一样尽心。骆老板茶庄的人气很旺,别家雇工难,他家要多少有多少,有时来多了一时没有活儿,骆老板知道后,总是叫管工的多找点活计给人家做。

1941年5月16日,日本飞机炸茶山。当时整个桤木岭有10多家茶地都在使工,骆家用工也有几百人,飞机投弹后炸死骆家雇工2人,伤了数人。骆老板闻讯后马上来到茶山处理善后事宜,在茶山办伙食安埋死者,给受惊吓的雇工设祭叫魂。这一天,是他家的雇工,不是他家的雇工都到他家茶庄吃饭,都给当日工钱。俊德昌号茶叶庄园,开创了鲁史地区规模化种茶的先河,富了骆老板一家,在三四十年代也解决了部份雇工的就业生活。

1952年土地改革,骆家茶叶庄园被分配到一家一户经营,多者一二亩,少者几分。经营者不合算管理,不善管理,只采不管,一两年之后渐渐成草林,甚至被野火烧,茶树多被烧死。骆家用来作制茶和住人的房屋被拆去盖粮食仓库,晒茶场的青石板被人撬去镶自家院场,花木、果树无人照料自然死亡。当年俊德昌茶叶庄园,茶地荒芜,制茶场志为一片废墟。进入七年代集体才进行垦复,重新种植茶树,才有今天滇红集团的鲁史茶叶初制所。制茶场废墟附近残留的几株核桃树历尽沧桑还顽强地活者,而今又成为新主人的财源。

俊德昌茶叶庄园已成为历史不能再现,每当茶余饭后,闲坐在街边檐下的三五老人还在侃当年俊德昌商号的“早春雀舌”,“西露谷花”,“深秋金蝶”,都在谈几个品种在下关、昆明销售抢手的佳话。骆老板开鲁史大面积种茶先河,他艰若创业,诚信为人,成为一代儒商的典范。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许文舟(云南凤庆)】

瓶装茶:中国茶的新机会?对话CHALI、奈雪的茶、麦多维多

作为曾经中国茶中的“叛逆者”,瓶装茶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时代。瓶装茶的“逆袭”来源于怎样的市场变化?瓶装茶在未来有哪些机会?

在FBIF2023食品饮料创新论坛饮料创新分论坛上,来自茶里CHALI、奈雪的茶、麦多维多的三位嘉宾围绕《瓶装茶:中国茶的新机会?》展开圆桌对话,从不同视角分享了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并对未来中国茶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预判。

内容来源:6月16日,FBIF2023食品饮料创新论坛,饮料创新分论坛

主持人:王君,创始人兼董事长,巨匠集团

分享嘉宾:胡懿,CMO,茶里公司

刘彦利,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奈雪的茶

陆杨,联合创始人,麦多维多

【下文根据现场对话整理,内容有删节】

瓶装茶因何“逆袭”?

王君:瓶装茶的“逆袭”来源于怎样的消费环境的变化?我想请教一下胡总、陆总。

胡懿:瓶装茶的兴起,尤其是无糖茶板块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饮品食品的健康化趋势。对比日本,日本的无糖茶板块占到整个茶饮料的七八成。之前我们去香港的时候发现,香港的无糖茶占比也非常高,而内地相对来讲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最近三年,内地消费者对无糖茶也更加关注,前几年还在讨论代糖,而从去年开始整个无糖茶板块的增速已经超过了50%。

茶里公司CMO胡懿

背后推动的原因:

第一个是消费趋势和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改变。

第二个是中国独有的原料优势。最好的茶一定是来自于中国,即使是日本,最好的茶都会去讲乌龙茶是来自于中国福建。我们有茶的发源地的自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瓶装茶,尤其是中国的无糖茶饮料,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大的价值优势空间,能够在未来推动无糖茶板块的增长。所以我想从消费者端和原料端的优势这两个角度去看待这个趋势。

陆杨:我特别认可胡总讲到的关于消费端大家对健康化的关注。从中国市场看,中国茶的逆袭有一个前提条件:中国茶饮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品类。从尼尔森的数据来看,它其实是一个515亿的盘子,仅次于碳酸饮料,而且是去年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品类。这个基础盘子够大,成长性好,在里面就会有更多升级和结构化变化的前提条件。我们感受到中国茶饮料还有很多的空间去做,还有未来可以升级的市场。

第二,从国际市场看,我们很明显感受到大时代背景的变化。随着文化输出,中国在全球市场其实都有一个文化自信的建立,出现国潮崛起和民族复兴。比如北美市场,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占比最大,每年有超过30万留学生在美国就读。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在当地市场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茶饮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传统文化,饮茶文化,是深入到中国人骨子里的。所以在这个市场背景下,我们觉得有一个开拓国际市场的空间,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北美起步的根本原因。

进军瓶装茶赛道有何考量?

王君:三位嘉宾来自于拥有不同的基因的企业,分别擅长袋泡茶、现制茶和海外市场。首先想请教一下奈雪的茶刘总,你们作为拥有线下1000多家门店的品牌方,是怎样考虑进入瓶装茶饮料赛道的呢?

刘彦利:第一,品牌力的互相影响。品牌力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用户资产。奈雪的茶通过现制茶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经拥有了接近7000万的会员,而且也有非常强的私域,这一块的用户资产是可以互相渗透的。二是解决品牌认知的问题。对瓶装茶进入渠道来说,我们有一定的品牌认知,所以这个品牌力是有加持到的。

第二,整体的用户视角。我们非常注重门店的经营和数字化建设,所以我们能够直接跟消费者进行交流。平时在做任何的产品或者营销的时候,我们都能够第一时间去得到消费者的反馈以及了解他们的需求。这些年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加,我们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在产品和营销效率上会越来越高,也可以降低我们试错的成本。

最后一点我认为是产品。奈雪一直非常注重产品的健康化和高品质。我们做瓶装茶和做现制茶是一样的思路,都希望用好的茶、真实的果汁去给到消费者一个更高品质的产品。同时我们的现制茶和瓶装茶都一样用了罗汉果做代糖,能够给到大家更健康的产品品质。

奈雪的茶瓶装茶饮料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认为其实做瓶装茶跟做现制茶饮的思路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希望能够在更多的场景把产品跟品牌带给消费者。

王君:作为袋泡茶领军品牌CHALI,请胡总分享一下,你们是出于什么考虑进入到瓶装茶这个赛道的?

胡懿:这要回到我们的品牌理念。很多朋友是通过袋泡茶第一品牌认识我们,但回到我们做品牌的使命和愿景,我们的初心是赋能更多人能够简单地喝到一杯好的中国茶,所以我们并不会限制自己的形态。

实际上除了袋泡茶之外,我们也做了很多深加工产品,如茶粉、冻干茶块,用一个标准化的方式降低喝茶的门槛,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喜欢上喝茶这件事情。沿着这个思路来讲,瓶装茶就是一个在更多的场景和时刻,比如在户外的时候,降低门槛让大家能够喝到这杯好茶的形式。

CHALI瓶装茶饮料

图片来源:小红书博主@王奶茶

从品牌角度来讲,我们专业做茶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全网有1500多万粉丝。我们在袋泡茶领域的专业度、消费者人群资产的累积,这些都是赋能我们去做茶饮料时品牌上的辐射力。

另外我们有一个核心的优势,就是怎样掌握消费者的口感密码,在这上面我们有十年的认知和沉淀。在有糖茶慢慢往无糖茶趋势转变的过程中,谁能掌握口感的密码就非常关键。CHALI袋泡茶起家,在口味拼配方面积累了优势,比如蜜桃乌龙等拼配的口味,我们现在想把它们赋能到瓶装茶饮料。比如最近推出的山茶花红茶,把山茶花这个在饮料界非常火的风味和无糖茶拼配在一起。所以我们是从品牌和研发创新的角度,去看待怎么样做好瓶装茶的市场。

王君:将中国茶引到海外的麦多维多陆总,你们是出于什么样的思考让中国瓶装茶走到海外的?

陆杨:从中国茶在美国市场来看,整体的品牌力和认知度是比较弱的。虽然中国茶叶很有名,但在美国市场上头部的茶饮料是本地的一款叫亚利桑那的茶品牌。它去年企业营收在北美本土市场达到30亿美元,在美国市场有非常大的基础盘子。虽然这是美国人和墨西哥人喜欢的茶饮料,但这也让我们看到美国市场的机会——本土人是喝茶饮料的。

麦多维多联合创始人陆杨

同时我们还看到这个茶饮料的特别规格,就是680mL的大罐装,零售价在99美分,这个价格是非常有利的,而康师傅在美国的零售价是1.99美元,两者价格差异非常大。

另一方面,从美国甚至全球市场来看,代表瓶装茶的领军品牌是日本的伊藤园和三得利。伊藤园和三得利在推广绿茶的时候,用的是日本绿茶;而在推广乌龙茶的时候,他们用得最好的原料选自中国福建。他们认为乌龙茶是中国的茶种,一直以来推崇要选最好的中国乌龙茶代表他们品牌更好的原料。这一点给我们在美国以乌龙茶起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认为由一个中国品牌来教育中国的乌龙茶会更顺理成章。

所以在美国市场,一方面主流市场够大,另一方面日本品牌不断教育中国的乌龙茶好,这给我们创造了机会。我们就是从乌龙茶切进去起步的,选的也是福建安溪的大叶乌龙,在全球市场上去教育乌龙茶好在哪里,茶的功能性,以及普及中国茶文化。

麦多维多的大乌龙

在这之外,我们又希望未来可以拓展到主流市场。现阶段我们在渠道上布局也是以六大城市的亚裔超市为主。因为日本茶的教育在这些地方是最多的,华人也更多是在这里进行选购。亚裔在美国的人口占比很高,在外来族裔中数一数二。所以在看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觉得渠道上要想从现在的华裔市场,转到未来像沃尔玛这样的主流渠道,我们的规格和价格都是需要贴近亚利桑那这样的主流品牌。

我们在美国市场做的产品是750mL的规格,从去年开始我们的零售价不断挑战成本,现在在美国也做到了九十九美分的价格,希望可以借助这个产品去普及中国的茶饮料进入美国的主流市场。

做瓶装茶要注意哪些挑战?

王君:今天的论坛所有来宾都分享了非常多的干货,我想问三位一个所有观众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进入瓶装茶赛道以后,三位以及三位的企业遇到了哪些困难?

胡懿:瓶装茶这个赛道以线下为主,是一个竞争非常白热化的赛道。大家切入的都是“一天八杯水”的场景和需求,所以实际上我们也不只是在茶的板块竞争,还要和果汁、咖啡这些饮料的瓶装形式进行竞争。这是全要素的竞争,需要有品牌的拉力、非常强的产品力和渠道力、还有供应链的保驾护航。最后一块短板就决定了自己到底能走多远,CHALI抱有敬畏之心去进入这个赛道。

对CHALI来讲,挑战有两个。一点在渠道方面,虽然我们是全渠道的袋泡茶品牌,但在线下布局更多是以B端场景为主,比如酒店渠道、餐饮渠道、新零售渠道和礼品的渠道。但瓶装茶的渠道模式更多还是便利店、小店、以及和电商去做整体的组合。所以今年我们成立了瓶装茶的事业部,有专业饮料的销售来带队和操盘去做渠道上的布局。

在这个模式上我们也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用“费比可优”的方式去做。整体布局也采用了“堡垒城市”的方式,集中在广东、福建和东区的几个省份去做媒体和品牌的拉力,加上便利店和小店的综合布局。这样能够令整个渠道的费比最优,能够走得更加持续。

另外从中长期角度来讲是供应链优势。做瓶装茶的工艺实际上和做茶叶的工艺后续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之前去拜访日本先进制茶工艺生产商的时候,发现中间20多道工序,比如怎么样能够把氨酚比配到最好的水平,怎么样去分离提纯,最后还能在色、香、味等方面还原最好的品质,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学问在里面。而且它怎么和研发端拼配出来的口味做结合,在研发和生产上不断去调优、去尝试、去突破。这是我们在中国版图上,能够去把这个行业研发实力往前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去年,我们下定决心除了要建立自己的袋泡茶工厂之外,也要建立瓶装茶工厂。瓶装茶工厂在去年年底已经封顶,计划在今年三季度末投产。这个布局更多是为了中长期能有一个领先优势,不断突破上面说到的挑战和补齐我们的短板。

刘彦利:第一是渠道的挑战。目前我们整体的布局还是以线下的分销渠道网络为主,跟门店经营的逻辑非常不一样。瓶装饮巨头在这里的布局已经很成熟、很完善了,我们怎么样更快速、更下沉、更深度地布局我们的分销渠道网络,以及让我们的品牌力也能够下沉下去、互相影响,这是我们目前要面对的首要挑战。

其次是供应链,供应链胡总讲得已经很好了。

奈雪的茶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刘彦利

还有一个点就是创新力的挑战。现在品牌和产品越来越多,同样的产品功能我们如何有新的演绎和表达,或者我们如何去创造新的产品功能需求。无论是供应链也好,还是品牌也好,整体创新力都是一个蛮大的挑战。

陆杨:研究国际市场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茶饮料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不光是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未来都需要去跨越的问题——价格。新消费的品牌包括新式茶饮,我们会选更好的原料,会选更好的工艺,但是成本难免会有上涨,所以零售价是不断往上走的。

我们知道日本茶饮料是占比非常高的,基本从产销量来说,近十年它都是占据日本市场第一,超过了瓶装水,占比基本到1/4的量,所以它的普及度非常高,无糖茶又在里面占据主导。日本市场为什么可以把茶饮普及到所有人群,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价格。在日本711便利店,瓶装水的定价差不多100日元,三得利和伊藤园是128-138日元,贵的茶,像三得利的特茶差不多卖到170、180日元。也就是说,像三得利和伊藤园这样的主流茶饮料只高于瓶装水的20%-30%的价格,最贵的高端茶也不超过水的价格的2倍。这就是我们行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所以,中国企业还面临如何把中国茶普及开的问题。在现在的茶饮料市场中,传统茶,比如冰红茶,还是占据主导市场的。所以我们想推动新茶饮、新兴品类结构性的变化也面临一个成本的挑战,这里不光是说供应链的成本、原料的成本。我们当然希望提供更好的原料,更好的工艺,但它导致对于新消费品牌的挑战就是,我们需要在每个环节上节省费比,做到产生规模效应,包括在原料的采购,生产端以及在现在的渠道布局上。

我们在渠道上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国现有30万家便利店占据了中国头部的市场和高势能的零售渠道,新兴茶饮都在布局便利店,但这也是费比相对高的渠道。怎么样从这样的渠道渗透到500万家的夫妻老婆店,以及我们怎么样把整体费比在各个环节降下来,从而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价值,帮助我们把中国茶饮料普及开。所以这也是我们麦多维多品牌面临的挑战。挑战在每个环节中把这笔钱省出来,让消费者受益,给到更多人喝到好的茶,给到更低的价格,试着在国际市场上打造国民茶的概念。

虽然很辛苦,但我们觉得这个挑战也是必须要跨越的。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我们想在中国做好茶,想把这个东西推广到全球去,接下来要一起努力。如果有更多的品牌、更多的供应链原料端的人关注到这个行业,我们就能共同推动们整个瓶装茶饮料、中国茶饮料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的提升。

未来中国瓶装茶有哪些新机会?

王君:25年前,我大学学的专业就是瓶装饮料,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三位嘉宾,未来中国瓶装茶有哪些机会必须要抓住?

胡懿:瓶装茶的机会点可能还是在于怎么样把这个趋势带到除了一线城市之外的地方,影响更多消费者。作为品牌和企业主,我们不仅要从生意和业务模式上有更好转变,更重要的是携手中国瓶装茶带给消费者更加健康愉悦的生活方式,造福社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刘彦利:第一,像陆总他们正在做的国际化。我们这几年做新茶饮也发现,新茶饮正在把中国茶带给世界各国更多的年轻人,瓶装茶其实也一样,我们认为它在未来也会拥有更多的国际市场。

第二,在单品的代表性上,在国内很多的单品其实还没有绝对代表性的品牌,我认为这是未来有很大机会的,甚至可能已经有代表性的单品仍然值得被中国品牌重塑一次。

第三,胡总和陆总都讲到的无糖茶。无糖茶近五年的增速超过十倍,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随着健康化的趋势,无糖茶我认为也是我们都可以去把握的大机会。

陆杨:我一直认为挑战和机会是并存的。现在中国茶饮料市场的价格偏高,以及整体国际市场还是以日韩的茶饮料为主。我希望如果行业内品牌集合起来,可以共同去探索海外市场。像东南亚市场,比如泰国的茶饮料就两部分,一部分是本土的茶饮料品牌,以及日韩的茶饮料品牌。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探索,在泰国市场我们看到了茶π和元气森林,虽然比较少,但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品牌想出海建立品牌价值的探索。我们希望可以有更多品牌重视国际市场,形成合力,打出中国茶品类品牌、国家心智品牌的概念。过去这三年,我们看到国内的创新和国内市场的增长,我觉得下一步应该就是共同探索国际市场了。

王君:会议结束的环节,我们作为中国茶人,作为瓶装茶的参与人,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祝福中国茶,祝福一下中国的瓶装茶?我的寄语是:国盛茶香,祝中国茶越来越好。

胡懿:CHALI一直有一个愿景,不做中国的立顿,做世界的CHALI。中国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希望中国瓶装茶能够肩负中国的文化输出的重任,让世界可以看见、爱上中国好茶。

刘彦利:我们一起做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创新者和推动者。

陆杨:我们真的期望在世界共同打造中国茶品类,帮助中国茶走向全世界。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