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万源茶叶

找到约9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饮西湖水泡万源茶 科技赋能茶产业浙川共育“黄金叶

春回大地,万物勃发。过不了多久,即将进入春茶采摘的好时节,在四川万源市,经过东西部协作项目的5年精心培育,3000多亩茶园已进入盛产期,层层叠叠的茶树绿满山头,一粒粒茶芽透着诱人的新绿,这让当地村民格外欣喜。

发布会现场

2月18日,在距离四川万源1500公里之外的浙江杭州,达州巴山青冻干闪萃万源绿茶新品发布会在杭州西湖国宾馆隆重举行。作为浙江舟山挂职到万源工作的领导,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丁夏浦对于万源茶叶科技新品能够到浙江来开产品发布会,十分激动,在现场他不停地向来宾推介着万源的一切。

青山绿水出好茶

万源位于四川东北边境大巴山南麓,处在海拔355.7-2412.9米之间,境内以山地为主,沟壑纵横,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春秋多雾,适宜茶树生长,是古今著名产茶区。

茶马古道上的万源产茶历史悠久,《华阳国志·巴志》曾记载,西周时期巴地“园有芳蒻、香茗”。万源更是因土壤、气候适宜茶叶生长,且土质富含硒,所产茶叶多次获奖,闻名华夏。

如今,万源茶叶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高标准栽培,茶旅融合,使这里成为四川十大最美茶乡。

万源境内的茶产业基地

据万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道勋介绍,当前万源市茶园总面积25万余亩,年产干茶近7600吨,茶叶综合年产值超过17.5亿元。

“万源富硒茶”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硒含量评价在0.24-0.67微克每克间,主要种植在大巴山南麓海拔600-1200米的缓坡山林,因为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独特环境,所以具有富硒、高山、有机的独特品质。

浙川携手产业兴

对于万源茶叶的优良品质,负责此次达州巴山青冻干闪萃万源绿茶产品开发的浙商李阳非常认同。

自2018年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启动,浙江舟山与四川达州建立东西部协作战略伙伴关系,从此达州万源便与舟山普陀成为了兄弟地区。

从2018-2022年,沟通交流的桥梁搭建好后,结合万源的资源禀赋,普陀先后投入对口支援专项资金9360万元,帮助万源新建茶叶产业基地3万余亩,推动万源市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

同步引入硒都嘉木、西乡贡茗等浙商茶企进驻万源,种植安吉白茶、乌牛早、奶白茶、黄金叶等特色品种,带动蜀韵、巴山云叶等一批万源本地企业发展,在产业合作过程中实现两地茶企共享经验、共谋发展。

近年来,万源市立足“高山、富硒、有机”生态优势,构建“富硒茶+”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壮大模式,成效十分显著。

科技赋能再出发

近几年,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茶产品一直在突破传统思维,不再只是杯热饮,而是体现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达州市茶叶协会会长廖红军曾表示,做大做强达州的茶产业,关键在于文化、科技引领。

传统茶产业如何“破冰”,万源茶叶该如何“跨界”?

去年六月份,浙商李阳在一个偶然的场合遇到了带队回浙江考察的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丁夏浦,丁夏浦副市长向她详细介绍了万源茶叶的历史、文化、品质,并邀请她前往万源考察,万源的人和茶都给李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对万源茶叶本身的高质量以及对企业技术和丰富产品开发经验的了解,达州巴山青冻干闪萃万源绿茶新品孕育而生。

巴山青冻干闪萃万源绿茶

李阳表示,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拥有原茶口感、天然健康、三秒速溶、冷热皆宜的相关特性,在前期大量市场调研中,获得了广大年轻人的一致喜欢。更重要的是,新产品能够很好地帮助万源绿茶实现新品开发、助农增收。

万源蜀韵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胡运海兴奋地说:“新产品的开发,打破了万源茶产业没有科技产品的先河。有了科技赋能,万源茶的采摘加工将不再局限于春茶,因为夏秋茶利用率的提高,预计自己茶企的茶叶产值年内就能翻一番,给广大万源茶企和茶农带来了福音。”

“此次发布会,是浙川东西部协作工作的结晶。”万源市委常委、副市长丁夏浦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将浙川东西部协作推向深入,助推万源发展。

来源:四川新W网(记者:余开洋摄影报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万源:做好茶旅融合富民文章,奏响乡村振兴和美乐章

深山藏古韵 茶香飘四方

春回大巴山,达州万源市30万亩富硒茶园绿意盎然、茶芽肥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茶香,茶农、采茶工和参与观光体验的游客们穿梭其间采摘新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一城一魂,孕育滋养着红色血脉赓续传承;一花一叶,风光旖旎的青山绿水令人向往;一杯一盏,氤氲萦绕的富硒茶香浸润心脾……

万源,美景似歌,茶园如画。茶旅融合,让这片正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的红色沃土变美、变富、变强。

大巴山深处的富硒茶园绿意盎然 谢长智摄

01

以茶富民 赋能乡村振兴

万源市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是珍贵的天然富硒地,加之特殊的高山地理环境,使这里出产的茶香浓、味醇、回甘。去年全市年产干茶7578吨,茶叶综合产值达17亿余元,拥有巴山雀舌、巴山早、一山青等20余个响亮的茶叶品牌。其中,巴山雀舌是万源富硒茶的代表,1991年就被评为“中国文化名茶”,2021年被评为“四川十大名茶”。

在海拔500多米的万源井溪镇猫坪村茶园中,茶农杜尚菊用手指夹住一簇鲜叶,指尖稍微用力便将茶叶轻松摘下,不多时,茶篓中就铺满一层翠绿的鲜茶。

“相较往年,今年春茶采摘提前了一周左右,采雀舌一天收入100多元,采这种新茶每天可收入200多元。”杜尚菊表示,去年她靠种茶、采茶收入1万多元,今年估计还能增加一些。

采摘春茶 伍胡榕摄

远远望去,万源固军镇大地坪村一片片茶园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采茶工人在茶园里忙着采茶,56岁的罗德珍和爱人就在其中。罗德珍介绍,单靠采茶,她一天最高有300多元收入。在万源市硒都嘉木农业有限公司,这样的采茶工还有很多,闲时几十人,忙时几百人,都是周边村里的村民。如今,他们靠茶走上了致富路。

大力发展茶产业,是万源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近年来,万源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万源茶叶个性化特点,加大对石塘、旧院、固军等乡镇茶叶基地的改造提升,在石塘镇瓦子坪茶叶基地进行补植补造茶苗,对沿线茶园进行肥水管理,并通过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在石塘镇杉林湾村建成茶叶加工厂,建立茶叶大豆融合示范基地,为精品旅游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万源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茶叶、旅游是万源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我们以茶园为载体,以茶旅游为主题,以茶创意为动力,持续开展‘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行动,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02

茶旅融合 绘就美丽乡村

每年阳春三月,万源成片的茶园就成为周边市民踏青的好去处。在八台镇茶文化原乡,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喜欢在这里泡上一杯新出的春茶,惬意地品味生活。

位于八台山脚下的茶文化原乡 罗兴明摄

分布于万源各个乡镇的茶园,也会在这个时节迎来一批又一批踏青游客。在万源石塘镇瓦子坪村茶园,一批游客徜徉在茶园小道中,以漫山绿茶树为背景,不断地拍照留影;更远处的茶园里,一批游客正亲手采下一片片茶叶,体验采摘乐趣。

走进固军镇三清庙村,一望无际的茶园是最美的风景。茶园里,弥漫着茶树的阵阵清香,翠绿的茶垄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绵延开来,好似一幅浓墨淡彩的山水画。一队来自湖北的游客走进千亩茶园,茶山上飘扬着游人的欢声笑语,别有一番动静相宜之美。

近年来,三清庙村成为万源乡村旅游知名村,每年春夏两季,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茶乐趣、踏青避暑。

“每年采茶季节,我这里都住满了远道而来的游客。”乘着村里发展旅游的东风,村民李小雨将自己家的两个房间改造成充满农家风味的民宿,每年能接待180至200名游客。这一方面解决了游客的住宿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李小雨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类似的民宿在三清庙村一共有十余家,村里的巴山云海游客中心也已开始营业,开设标间40个,可以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

万源山水俱佳,佳景如画,以茶兴旅,游人如织。近年来,全市大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突出茶叶、茶村、茶山主体,把茶产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推出色香味俱全的万源美食、独具特色的茶园民宿,吸引游客品茶、体验茶文化,大力延伸产业链,一个个茶旅融合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03

丰富业态 助推全域旅游

推动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统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培育,塑造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是万源市近年来积极探索的发展新路径。

万源以富硒茶业为核、以秦巴文化为魂、以现代科技为本,着力建设集茶叶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和茶园观光、文化体验、茶艺培训、硒部论坛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茶走廊。

三清庙村以茶文化研学实践教育、观光旅游为中心,以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全方位打造茶文化教育实践基地,采取茶叶产业与研学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巴山云海茶文化研学基地、万源富硒茶史馆,将文化传承与现代农业产业相结合。

每年采茶季的周末与节假日,都有不少学生来到三清庙村体验采茶的乐趣。即便没有赶上采茶时节,学生也能进入制茶厂,观看茶叶的制作技艺。此外,还有专业人士教授茶叶知识,一边品茶,一边领略片片茶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除了研学旅游,当地还通过举办特色采茶节等活动,大力弘扬茶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将传统茶文化融入民宿聚落、山地旅游、康养中心、农事体验等旅游观光项目中,初步形成传统农业向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转变。通过一系列组合拳,三清庙村全年平均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直接创造旅游收入约500万元。

深入挖掘千年茶文化底蕴,万源提炼形成了“以茶立德、以茶力行、以茶励志、以茶求同、以茶促廉”的村规民约,坚持“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思路,建成大巴山茶文化原乡—八台山风景区—龙潭河漂流、山水三清—金色大地—瓦村茶语—多彩长田—沁润新开、牛卯坪度假村—河西茶文化公园—四海玫瑰—鱼泉山庄3条茶旅融合环线,打造出春季踏青到万源2日游环线,年接待游客量达500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近50亿元。全市茶旅融合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助推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行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上,万源正立足生态、富硒优势,坚定“川渝陕生态文旅名城、大秦巴生态产业绿城、川东北生态宜居优城、大巴山生态和美新城”建设战略,奋力做好一篇篇茶旅融合发展的富民文章,奏响一曲曲乡村振兴的和美乐章。

来源:学习强国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饮西湖水,泡万源茶,真香!

2月18日,浙江杭州一场属于达州巴山青冻干闪萃万源绿茶的专场新品发布会隆重举行,

青山绿水出好茶,万源富硒茶和巴山青品牌走出了一条品牌化、产业化道路。

发布会现场

青山绿水出好茶

万源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海拔在355-2412米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多雾,适宜茶树生长。

万源是古今著名产茶区,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华阳国志·巴志》曾记载,西周时期巴地“园有芳蒻、香茗”,证明其产茶历史悠久。所出产富硒茶叶多次获奖,闻名华夏。

如今,万源茶叶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高标准栽培,茶旅融合,使这里成为“四川十大最美茶乡”之一。

万源境内的茶产业基地

万源市茶园总面积25万余亩,年产干茶近7600吨,茶叶综合年产值超过17.5亿元。

种植在大巴山南麓海拔600-1200米缓坡山林的“万源富硒茶”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具有富硒、高山、有机的独特品质。

浙川携手产业兴

2018年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启动,浙江舟山与四川达州建立东西部协作战略伙伴关系,从此达州市万源市便与舟山市普陀区成为了兄弟地区。

结合万源的资源禀赋,普陀先后投入对口支援专项资金9360万元,帮助万源新建茶叶产业基地3万余亩,推动万源市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

同步引入硒都嘉木、西乡贡茗等浙商茶企进驻万源,种植安吉白茶、乌牛早、奶白茶、黄金叶等特色品种,带动蜀韵、巴山云叶等一批万源本地企业发展,在产业合作过程中实现两地茶企共享经验、共谋发展。

科技赋能再出发

近几年,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茶不再只是杯热饮,而是茶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新产品”。

传统茶产业如何“破冰”,万源茶叶该如何“跨界”?

2022年6月份,万源悠久的产茶历史、厚重的茶文化吸引了来自浙江的李阳前来实地考察,酝酿出了将巴山青茶叶做成冻干闪萃产品的想法,并投入生产。该产品拥有原茶口感、天然健康、三秒速溶、冷热皆宜的特性,在前期市场调研中,获得了年轻消费者的一致喜欢。

来源:万源农业农村--文旅万源,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