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茉莉大叶青茶

找到约5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一口喝到1000朵茉莉精华,清新普洱开启美好时光~

  原文标题:一口喝到1000朵茉莉精华,清新普洱开启美好时光~

一口喝到1000朵茉莉精华,清新普洱开启美好时光~
  立秋过后,秋老虎肆虐,燥热之感比起盛夏有过之无不及。在这样的天气里,来一杯清爽消暑的茉莉普洱是再合适不过的~
  万花入茶骨,闻香不见花

  喝花茶,我是挑剔的。初尝普茶花韵·茉莉普洱时,我就被它“不见花瓣,只闻花香”的魅力所吸引。
  茶叶微微卷曲,外表和普通的普洱茶别无两样,看不到一丝花瓣的痕迹,却有着沁人心脾的茉莉香。
  茶香花香交织融合,清新淡雅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欲探其究。

  伏夏初开花蕾,花味尤为香浓

  茉莉普洱花料——元江茉莉

  元江作为中国茉莉花核心产区,地处哀牢山脚下,北纬22°27'-25°32',年均温高达23℃,有着独特的种植优势。

  所产茉莉花苞大,花香浓,品质佳,适合入茶。
  正所谓烈日出高香,7月盛夏让茉莉的香气更加馥郁。

  花蕾在高温的滋养下愈发成熟,花苞洁白饱满,香气馥郁,品质上乘。

  正午日头尤为毒辣,数万花农顶着烈日,抓紧时机采花收花,确保采摘到优质的茉莉花用于茉莉普洱茶的制作。
  明前高山春芽,主选一芽一叶

  茉莉普洱茶底——勐海早春普洱生茶

  普洱还是勐海的好,“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

  这是茶叶界老前辈马兴先生对勐海普洱茶产地和勐海普洱茶品质的赞颂。
  以勐海早春初生的大叶种普洱茶箐为原料,茶叶经整冬蕴藏,营养成分与芳香物质得到充分积淀。

  滋味鲜爽回甘,口感细腻柔和,喉咙有绵延不断的甜润感。

  茉莉大叶种普洱

  传统茉莉绿茶

  常规花茶以小叶种绿茶为原料,从产品的口感层次和耐泡度上均不如大叶种。

  且因小叶种绿茶不耐储存,长时间存放香气骤减,滋味便大不如前,通常适合尝鲜。

  七彩云南庆沣祥茉莉普洱,则以普洱越陈越香、茉莉花香不减而备受追捧。
  以烘青茶坯窨制茉莉花茶的方式,采用晒青茶坯窨制茉莉花茶,使其具有“不见花瓣只闻花香”的特征,实现久藏而不失其香高。

  普茶花韵·茉莉普洱
  1000朵茉莉精华窨制1盒茶

  花与茶黄金配比,复窨8次提香

  闻之花香清怡,品之茶味浓郁

  黄金配比,8次复窨提香

  庆沣祥窨制师傅传承古法,傍晚养花,后将茶与花充分混合窨制,凌晨通花散热,黎明低温干燥。

  “八窨一提”的窨制方式,使茉莉青花香怡人,茶味浓郁。

  平均每窨制1斤茶需消耗7斤茉莉花。在茉莉花一吸一吐中,将茉莉的花香充分融于晒青毛茶之中,工序越往后,难度和成本愈高,花香茶香愈精致鲜灵,均匀透入茶骨之中。
  窨制过程中注重茉莉花香的“鲜灵度”,虽有清新的茉莉花香,却不会浓郁刺鼻,而是较好地保持了清新纯雅的感觉。

  10泡以上香气不减

  入口有香韵,入喉有甜韵,回味有香韵,汤体有透韵。

  取6g-8g普洱,沸水冲泡,3-4泡茶味渐浓,10泡以上香气不减,可持续冲15-20泡。

  入口的清苦转瞬回甘,舌底的津液如喷泉涌动,清新甘醇之感直灌心肺,如同置身于万亩花海,身心荡漾于浪漫的花香世界。
  每天1杯,养颜纤体,清爽一天

  作为夏日标配花茶,茉莉疏肝明目,润肤养颜。

  饭后一杯普洱茶,每天不到4点便有饥饿感,非常适合身体微胖和长时间久坐的人群。
  既能消暑解乏,还能养身健体,特别适合夏秋交替之际,茉莉普洱成为万千都市人群钟爱的生活、办公茶饮。

  餐后午休来一杯,加班熬夜来一杯,朋友小聚来一杯,健康养颜,清爽一夏。

  强烈推荐的理由

  1 优质选料:春茶夏花,古法提香,0添加,0污染,口感鲜爽,滋味迷人。

  2 一袋一泡:有着茶引花香,花增茶韵的独特魅力,老少皆宜。

  3 纤体养颜:适合办公、减肥、长期熬夜人群,纤体养颜,健康养生。

  普茶花韵·茉莉普洱
  1000朵茉莉精华窨制1盒茶

  花与茶黄金配比,复窨8次提香

  闻之花香清怡,品之茶味浓郁

  敲黑板 知识点

  【优质】窨制茉莉:香显于干茶,融于茶汤,沉于茶底,冷杯后香气凝而不散,过喉留香,在喉底幻化出鲜灵的茉莉香。

  【劣质】香精茉莉:香气浓郁,有刺鼻感,香味虽浓但不持久,第三泡后花香基本消失,入口燥,有辣嗓子的感觉,滋味不尽美。

茶友测评|乍暖还寒,来杯令人愉悦的茉莉青饼 --- 2018年七彩云南 茉莉青饼生茶 试用品鉴报告

产品品牌 : 七彩云南

产品名称 : 茉莉大叶晒青茶(紧压茶)

净含量:500克(100克∕饼×5饼)

生产日期:2018年12月13日

生产单位: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介绍:茉莉青饼为七彩云南独家研制和开发的创新型茶品,采用云南高山生态茶区的一芽一叶优质大叶晒青茶原料,将云南元江县优质茉莉花的浓郁花香窨进普洱生茶中,制成独特的蕴含茉莉花香的普洱生茶,5个小茶饼组合装,象征五子团圆的美好寓意。该产品荣获2008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评选创新奖。


    

试品准备:

时间:2019年3月12日下午3点

地点:宁夏银川市

天气:晴好

用器:150毫升玉白瓷盖碗、30毫升玉白瓷品茗杯(个人认为,玉白瓷是与花茶气质最般配的茶器)

用水:览山清泉矿泉水

投茶量:6克

品鉴人:羽毛

 

茉莉花茶,是摘七到九月开的半合半放香气最好的伏花,根据 “三停茶一停花”的窨茶经验,将茉莉花与茶坯充分拌和后,通过水热作用,将茉莉香味全部转移到茶中,数轮窨制而成的一种传世技艺。其兼得花与叶的自然美好,茶为骨,花为魂,窨茶工艺就是花与茶的灵魂对接。


茉莉花属于气质花,只在开放的时候才有香气,泡起来香淡,持续时间也短。所以直接泡茉莉花,反而没有经过窨制的茶香鲜灵浓郁。


  

春天来了,和风细雨、草长莺飞,饮一杯“去寒邪、助理郁”的茉莉花茶,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散发冬天积郁在体内的寒邪,感受春天的生长气息,是最合时宜的了。    

打开2018年七彩云南 茉莉青饼,精美的铁桶盒里,装着一摞5个100克的小饼。铁桶盒整体鸭蛋青的底色,印着一大丛单瓣芍药花(从花瓣、叶片形状、花蕊看明显这是芍药花,而不是茉莉花)。铁桶盒外的面积挺大,转圈儿印了很多茶品信息以及茶文化:“庆沣祥”品牌、“百年茶庄,天下普洱”口号、茉莉青饼的选料和制作工艺、品饮建议等等,还有一首现代白话茶诗:

“雪一样洁白心径

月一样清凉呼吸

星一样拂亮神韵

冲开冰晶玉洁与浓艳醇厚的结合

散发茉莉与普洱独有的魅力

品味甘与苦的交融

回味齿间的馨香

茶中的骄艳

花中的淡雅

暗香浮动的流质

在相互碰撞的瞬间

体味深层的韵”。        

100克小饼,真空薄膜包装,封住茶气,内里一层白色薄棉纸,饼面依然印着绿色芍药花、茶品信息以及那首茶诗。整体设计还是比较雅致的,个别设计元素的选择欠精准。

 
  

饼背,折痕干净整洁。产品详情、质量认证、二维码等一应俱全。没有内票,内飞压在饼中。

 
    

撕去薄膜,拆开棉纸,小饼如同少女般清新的小脸乍现。墨绿亮泽,条索纤嫩,芽毫毕现,花香扑鼻。

        

压制虽紧凑,但撬茶顺手,考虑到花茶的冲泡克数应与冲泡绿茶的分量大致相同,取茶6克,室温醒茶一天。

 
  

品饮过程:

烧水,烫杯,醒茶。与预料的一样,干茶醒过之后,浓烈的茉莉花香扑面而来,中间还夹杂着生普的蜜香,混合的香型令人沉醉。


据说,用85℃左右水温来冲泡花茶,更能体现茶汤的冰甜。因此,先把沸水倒入公道杯中,静置1分钟。


洗茶一次,将茶叶充分浸润。


第一泡:水温依然控制在85℃左右,用时5秒,分到杯中时,水温在五十度左右。出汤,茶汤浅黄,汤水冰甜,略涩,显毫,顺口,满口花香。

 
    

第二泡:5秒,汤色浅黄,花香高扬,水路甘甜,口感清新,令人愉悦。

 
  

第三泡:5秒,汤色浅黄,微涩,转化快,回甘生津,香气高扬。

 
  

第四—六泡:均用时7秒,汤色稳定,浅黄透亮,宛如冰糖水般甜口,扑鼻的茉莉花香在前头,饮完嗅杯,又有普洱茶的蜜香挂杯。汤面浮有细微的茉莉花屑,几乎是看不见的,恰好在窗下喝茶,光线强,方得见。

 
  

第七—九泡:均用时8秒,汤色明黄清亮,无苦无涩,非常甘甜顺口,混合香持久。    

 
  

第十泡:高冲手法,汤色不变,茶气略减,尾调依旧清甜,带有花香,再泡两三次也可。

 
  

茶底:叶片色黄绿,较碎,大约是窨制时制茶环节多所致。基本上是春芽茶,芽片薄,弹性强。

  
  

总评:2018年七彩云南 茉莉青饼 生茶无论是主茶还是配花,用料等级应该是都比较高的。汤色稳定,香气持久,口感清新甘甜,回甘生津好。高扬的茉莉花香作为前香令人愉悦,普洱生茶蜜香作为后香回味悠长,二者之迷人的融合,确实是天造地设,巧夺天工。

 

此茶很耐泡,比起绿茶窨制的茉莉花茶,冲泡次数的优势真是太大了。真爱茉莉花茶的茶友,建议品尝此茶,口感味觉有层次上的提升,还省钱、省精力!

 


安吉白茶是绿茶,大红袍是青茶,单纯以“色”辨茶,可会认错茶的


《1》

之前写过大红袍不是红茶, 铁观音不是绿茶,它们统统是胡建本省的乌龙茶。

此言一出,不少茶客顿时凌乱在风中。

这不是吧!

“我自己虽然喝茶不大专业,但自从工作以来已经喝了快二十多年,铁观音在过去一直常喝。始终想不明白,铁观音明明看起来颜色绿绿的,汤色绿,茶味也很清香,怎么就不是绿茶?”

这个问题三言两语之间,难以概括说清楚。

一切的一切,还得从茶叶分类说起。

六大茶类包括有绿、黄、白、 青、红、黑,但它们的分类,远不是只看外观颜色那么简单。

毕竟,龙井绿茶里,尚有黄版、绿版之别。

眼下陆续上新的2022新白茶,从白毫银针、到白牡丹,再到春寿眉,也不见得全部都是芽白、叶白、汤白。

再说回红茶,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干茶大多偏黑偏深色,茶汤颜色是金黄、橙黄,并非所谓的红叶红汤。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色”辨茶,在绿茶、白茶、红茶、黑茶之间,可会闹出不少稀里糊涂认错茶的大乌龙!

《2》

一、铁观音和大红袍为什么都是乌龙茶?

因为它们的树种和工艺均有鲜明的乌龙茶特征。

何为乌龙茶?

乌龙茶即六大茶类里的青茶。

参考茶叶分类国标给出的定义,指以特定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众多茶叶里,乌龙茶算是一个大家族。

按地域划分,有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

闽北乌龙,以武夷山的岩茶最为出名,包括大红袍、水仙、肉桂等。

而闽南乌龙,则以早年间红遍大江南北的安溪铁观音为代表。

虽然,经过工艺改良后,清香型铁观音的外形偏绿,兰香扑鼻,清香风味动人,但它和绿茶依旧存在本质区别。

毕竟,乌龙茶里最基础的做青工艺,在清香型铁观音里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发酵程度下降而已。

而大红袍的“红”,更是和红茶无关。

大红袍的得名,据民间故事流传,明朝时有位读书人在赶考途中生病,途径崇安(今武夷山)病倒,当地僧人用庙旁的茶树叶片救活了他,于是赶考成功,顺利高中。

后来,这名状元为了感念那株茶树的救命恩德,特意为茶树身披红袍官服,使得茶树鲜叶染上红色……

虽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经不起推敲,但从北斗、奇丹、紫红袍等与大红袍存在千丝万缕血缘亲本关联的茶树品种上,的确能看出这些茶树在春季新生的叶片偏红、偏紫红等特征。

可见,大红袍的“红”与其茶树叶片颜色相关,和红茶并无关联!

《3》

二、安吉白茶为什么不是白茶?

安吉是浙江的地名,当地盛产竹子、竹制品。

同时,安吉一带的白茶在江浙一带也颇有名气。

但说一句车轱辘的话,安吉白茶虽然名为“白茶”,但却和六大茶类里的白茶,存在本质区别。

按照分类,安吉白茶属于典型的浙江绿茶。

因为它的工艺,是典型的绿茶加工工艺,鲜叶采下后就立即杀青……


这与白茶的不揉捻、不杀青,显然截然不同。

既然,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属于绿茶,为什么当地茶农却要取上这一容易引起混淆的茶名呢?

这和安吉白茶的特定茶树品种有关。

适制安吉白茶的树种,包括有白化一号等。

这是一类得了“白化病”的树种,春季茶树新生芽叶偏白、偏玉白,颜色明显偏浅。

根据这一鲜明的外形特征,茶农们便直接称其为白茶。

但论风味、论工艺、可储存要求、论保质期限,安吉白茶都与白茶毫无关联!

《4》

三、月光白是不是白茶里的白毫银针?

可以肯定,月光白不是白毫银针。

因为论树种,月光白采用的是云南当地大叶种茶为主,并非适制白毫银针的大白茶、水仙茶。

因为论香气,月光白没有明显的毫香特征。

因为论风味,月光白不具备白毫银针特有的毫香蜜韵。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月光白和白毫银针都是两类完全不相同的茶,不能混为一谈。

对白茶而言,并非是模仿白茶制作工艺,做出来的茶就算是白茶。

在此之前,还有茶树品种的限定。

树种不对,即便工艺再相似,也不能实现特有的风味。

就像是做菜,对选材有要求。

不是所有鱼都能做成松鼠鱼,用带鱼、鳗鱼等不论如何也做不成型!

《5》

四、茉莉花茶是不是绿茶?

平日里,经常听到“花茶”这一说法。

其中,茉莉花茶是最常见的。

窨制花茶的花材除了茉莉花外,还包括玫瑰、栀子、桂花等。

关于茉莉花茶的分类,经常有茶友纳闷,它究竟是绿茶、还是红茶?

前阵子,有茶友发来图片问,别人给他送来一份茉莉银针,请问这是绿茶吗?和白茶里的白毫银针有什么关系?

看着芽头,隐隐感觉有些类似白茶里的银针。

其实说到底,茉莉花茶的分类很是出人意料。

因为它既不是绿茶、也不是红茶和白茶,论真实身份,它属于再加工茶。

再加工茶,即在茶叶成品上经历二次加工制成。

市面上常见的茉莉花茶,茶坯多数以蒸青绿茶为主,但也有包括茉莉红茶、茉莉白茶,甚至其他茶类的情况出现。

另外,包括玫瑰红茶、桂花龙井、蜜桃乌龙、小青柑、红柑熟普、茉莉银针、菊花普洱等,同样归入再加工茶这一类。

毕竟从本质看,茶叶是很纯粹的。

茶就是茶,不包括任何鲜花、水果等外来调味。

如果在茶叶基础上,经过二次加工制作。

那自然要独立门户,改称“再加工茶”才准确!

《6》

五,茶叶的分类,和什么有关?

这一问题非常宏观,茶友们大可参照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现行国标,得出直观分类。

这份国标里,对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基础概念,做出了明确解释。

比如,白茶是以特定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比如,乌龙茶是以特定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比如,红茶是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条条框框,一目了然。

茶叶分类与茶树品种、制茶工艺、产地范围、甚至风味特点息息相关。

以红茶为例,虽说从大方向看,普通红茶并没有产地范围限定。

但具体到各地名茶,对产地范围、茶树品种、采摘要求都有严格规定,如此才能实现应有的风味。

要不然,稍有马虎,做出来的茶味肯定不正宗。

就像金骏眉,要以桐木一带若干公里范围内的高山茶树单芽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特定工艺后,能实现香中带甘、甘里透香等特有风味。

桐木一带,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极佳。

放眼整个茶圈,能从保护区内走出来的茶叶,寥寥无几。

这是金骏眉的天然优势所在。

若是非桐木当地所产,那么,原料不正,即便工艺再好,也不能实现金骏眉的特有风味。

外国人在接触茶叶时,闹出过一个笑话。

在他们眼里,绿茶是用绿茶树做的,红茶是用红茶树做的。

其实,茶叶的制作并没有那么简单。

茶圈内,并没有红茶树、绿茶树等不伦不类的说法。

更精准专业的用语是,茶树适制性。

就跟烹饪做饭那样,鱼的名字肯定不是按红烧鱼、酸菜鱼来区分的。

而是分鲤鱼、鲫鱼、草鱼、皖鱼、带鱼、黑鱼等。

茶树的名字,也不是按红茶树、白茶树、黑茶树来取名的。

而是称水仙茶、梅占茶、大白茶、大毫茶、桐木菜茶、乌牛早茶等。

做茶选对适合的茶树品种,再加上特定制茶工艺,是系统分类讲究的。

对高端茶而言,产地正宗、工艺精湛、风味出彩,更是基础要求。

唯有如此,买茶时认清基础概念区分,才不至于白白花出冤枉钱!

来源:白茶大课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