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闽台茶叶

找到约394条结果 (用时 0.03 秒)

闽台协同,山海共赢!闽东北茶区大型联合推介,共促闽台茶产业优势互补

为进一步发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平台职能和优势,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在莆田举办,以“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启盛典。

作为推动闽东北茶产业协同发展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囊括启动仪式、签约仪式、闽北茶区推介、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莆田体验中心授牌仪式等,旨在通过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发展联动,进一步激发“职工之家”活力,提升“职工之家”品牌影响力,同时推动闽东北与台湾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闽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加强互融互助

形成茶产业发展合力

深入贯彻落实“三茶”统筹发展重要指示精神,7月13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正式成立,联盟覆盖茶企518家,通过打造“职工思想连心”“生活品质提升”“产业发展协同”三大工程,凝聚闽北茶产业相关工会力量,在保护传承、科技赋能、开拓市场等方面开展横向交流与合作,为福建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职工力量。

福建省委台港澳办公室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郑一贤表示,福建在省内茶区协同发展方面不断探索,近年来,闽东和闽北地区在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开发、茶文化宣传推广、茶科技创新交流、区域经贸合作、品牌营销联动、茶叶市场维护等方面日益密切,依托茶文化互融、茶产业互助、茶科技互鉴,拓新更多茶业协同发展道路。

△福建省委台港澳办公室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郑一贤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闽东北协同发展及福州都市圈指挥部副指挥长、二级巡视员王命瑞表示,茶产业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福建省茶叶总产、单产、茶树良种覆盖率、全产业链产值、出口额增速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闽东北地区更是汇集多处特色鲜明茶产区的代表性地域之一。希望借“山海行”活动,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继续深入对茶业互融互助、协同发展的前沿探索,聚合力、创未来。

△闽东北协同发展及福州都市圈指挥部副指挥长、二级巡视员王命瑞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金水表示,南平与莆田茶产业资源各有特色,在茶业资源开发、茶业市场开拓等方面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借助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希望莆田、南平两地工会加强交流,相互协作,凝聚茶人力量,汇聚茶商智慧,集聚茶企资源,以海带山、以山促海、山海共赢,推动闽东北茶产业优势互补,唱响新时代“山海情”。

△莆田市人大常委会一级巡视员、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金水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建新表示,茶叶已经成为南平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金叶子。近年来,南平市持续推进“三茶”统筹发展,凝心聚力推动“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积极探索把工会建在产业链上,促进产业、工会有机融合、共同发展。希望此次活动成为闽东北和台湾茶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起点,为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共同推动闽东北协同发展、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助力添彩。

△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建新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走出产区进销区

多个茶区携手推介百姓茶

南平是全国著名的茶区、万里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类最为齐全的茶产区之一,被誉为“红茶祖地”“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截至2022年,南平全市茶园面积6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10.5亿元,武夷岩茶、政和白茶、建瓯矮脚乌龙、光泽红茶、松溪九龙大白等闽北茶品牌成绩斐然。

为进一步展示闽北丰富多彩的茶产业特色,推广质优价美的大众好茶,闽东北地区多个知名茶产区联合推介。

政和白茶推荐官以《政和白茶 帝王尊贵》为题,从悠久的文化底蕴、雄秀清丽的原生山水、独特的非遗技艺等方面,向嘉宾推介了政和白茶,并表示,政和县优异的产区环境造就了政和白茶香高味浓、鲜爽醇厚的独特品质。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松溪九龙大白茶推荐官在题为“生态松溪 天赐九龙”的推介中介绍,松溪九龙大白茶“天生高贵”,具有“家境好,基因优,形英俊,富内涵”等特点。近年来,以松溪九龙大白茶为代表的生态茶产业链,实现了松溪从“一片茶”到“一条链”的多元化发展,逐步成为引领“无需存,喝新茶”的白茶健康品饮新潮流。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北苑贡茶推荐官在“建州有佳茗 北苑传香韵”主题演讲中阐述了北苑贡茶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中独特的地位,同时推介了位于东峰镇桂林村的闽台同根茶园。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武夷岩茶推荐官则带嘉宾现场探寻武夷岩茶奥秘,她从武夷茶历史发展脉络、武夷岩茶品质探究、种质资源等方面剖析了武夷岩茶是如何成就“岩骨·花香”的美誉。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据悉,福建茶业的突出价值在于闽地丰富多样的茶业生态,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百姓好茶都深藏闺阁,鲜为人知。作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闽北多产区、多茶类联合推介活动,“山海行”为闽北好茶出山打响了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了闽北茶区的茶叶销路。

闽台茶企协议合作签订

携手探索闽台共建模式

闽台茶叶同根同源,为进一步挖掘整合闽台特色茶文化资源,加快推进闽台茶文化产业深度合作,携手探索两地产业交融共建模式,台湾鹿谷冻顶茶叶生产合作社国际商务执行长,浚亿(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长樊期俊与第十九代北苑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方建旭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樊期俊表示,乌龙茶是两岸古老而优雅的文化,通过本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将进一步促进台湾制茶技术与大陆制茶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台湾乌龙茶传统制茶十大工序与闽北创新工艺的交流学习,共同推动闽台茶产业升级。活动期间,闽台两岸代表茶企通过设置茶席、现场品鉴等形式,充分展示闽台两岸茶产品及茶文化。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此外,为加速促进闽东北茶产业的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南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一级调研员朱金生与莆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龚承恕上台签署《职工之家联盟共建协议》;福茶友好城市驿站总经理李元明与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代表张颖上台签署《福茶友好城市驿站平台集中入驻协议》;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代表分别与福建省天林茶业有限公司、莆田市丹心茗愿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莆田市枫林郑宅茶叶有限公司签订企业订购合同。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南平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素英、福茶友好城市驿站总经理李元明共同为“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莆田体验中心”授牌。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当前闽地茶产业发展呈现一种深度的趋同特质,以“家”之名,签订系列合作协议,让职工之家“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作用”发挥起来,加速闽东北茶产业迈向更为光芒万丈的未来。

本次活动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办公室指导,南平市总工会、莆田市总工会、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莆田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主办,南平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市“三茶”办)协办,福建说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莆田市纳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吉谷电器有限公司支持。

△9月27日,闽北茶产业职工之家联盟“山海行”活动现场(说茶/摄)

来源:说茶ShowCha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福建省政协委员邱国鹏:应促进闽台“三茶”统筹融合发展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福建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福建省政协委员、民建三明市委副主委、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邱国鹏建议应促进闽台“三茶”统筹融合发展。


省政协委员,民建三明市委会副主委、三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邱国鹏 

邱国鹏表示,茶是不同国家与文明之间的联通桥梁,更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精神相通、发展相融的重要纽带。福建省内各地茶传统基础深厚,全省茶叶种植面积361万亩,总产量52万吨,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500亿元,无论茶叶毛茶单产、全产业链产值、出口额等,均居全国第一。然而,台湾土地面积有限,茶种植面积为18.4万亩,年产量约1.5万吨,产值约80亿新台币,饮料茶市场更高达500亿新台币以上,岛内茶叶产能有限,供不应求,每年进口茶多达3.2万吨,因此闽台茶产业商业贸易、品牌、文化、科技、服务等方面有极大互补空间。

陈国鹏指出,由于闽台“三茶”统筹与融合发展的现代茶业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体系有待健全,业态融合发展形式单一,行业提质增效进展缓慢,茶产业竞争力仍有提升空间;二是茶科技创新支撑不够有力,技术体系建设不完善,数字技术运用与融合仍需加强,闽台茶产业专业互通型人才不足;三是茶文化挖掘传承不够全面,茶文化宣传推广不够有力,多媒体行销渠道不多,尤其是闽台茶企交流互动有待持续加强,两岸茶企融合发展的软实力有待提升。

为此,邱国鹏建议:

一是立足产业融合,推进闽台茶产业优势互补,增强茶产业竞争力。挖掘茶产业多重属性,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充分考虑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多种经济类型的茶产业主体;按照产业链分工的原则,对闽台茶产业的茶叶生产资料供应与茶叶生产、加工、储运与销售等各环节进行有效衔接、整合和拓展,形成完整的茶产业链;围绕着茶产业绿色、生态、安全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闽台茶产业标准融合,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共同提高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是立足科技创新,深化闽台茶科技研发合作,提升茶科技支撑力。加强数字技术与多元产业的运用与融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助推茶产业数字化进程;多渠道互派茶业研发人才,发挥好团队科技特派员和专家智库作用,共建高效的协同创新茶科技平台;加强闽台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合作,打造闽台茶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基地,实现闽台两地茶资源的优势互补。

三是立足文化传承,推动闽台茶文化交流互鉴,扩大茶文化影响力。以茶文化为基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积极以茶文化带动茶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闽台茶文化底蕴,利用茶文化资源,打造高附加值的茶旅融合项目,并强化多媒体行销渠道,实现茶产业从第一产业提升为第三产业的转型;构建品牌赋能产业机制,拓展产业链条上的增值环节,发展茶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更多国际知名茶叶品牌。

来源:中国日报社福建 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郑心彤),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和天下!闽台“工夫”有功夫,两岸茶人共叙茶文化

9月10日,“闽台‘工夫’,茶和天下”——两岸品茗·一味同心座谈会在福州举办。两岸爱茶人士,齐聚一堂,品茗论道。


△图为主办方提供

闽台茶人,共品“工夫”

据悉,此次座谈会由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魏文生主持,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福建茶叶学会副会长兼闽台茶叶分会会长林光华等两岸茶人围绕工夫茶的主题分享各自的观点,向观众们呈现了一道生动的闽台工夫茶文化风景。


△图为主办方提供

一壶工夫茶,凝结的是闽台先民任运自然、平等尊敬、务实真诚、淡漠明知的为人处世智慧,也是闽台深厚情缘的见证。

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工夫茶》写道:“闽中盛行功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工夫茶,源于福建,迄今有近400年的悠久历史。其盛行于闽南、广东潮汕、台湾乃至东南亚一带,并由此形成闽式、潮式和台式三大流派。

与福建一衣带水的台湾,因先民多来自漳、泉、厦、潮等地,他们喝工夫茶的嗜好也完全一致。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父、祖籍福建漳州的台湾史学家连横便对工夫茶有着相当精辟的见解:“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工夫茶,闽中最盛。”工夫茶这一雅俗共赏的品饮方式,因深植于寻常百姓生活而得以流传数百年,且历久弥新。两岸茶人纷纷表示:“工夫茶,作为闽台粤的共同文化习俗,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遗产,我们不仅有责任,也有义务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好,将其发扬光大,并以工夫茶为媒,讲好中国故事,让工夫茶走向世界。”

两岸茶缘,一味同心

“故人旧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此次活动是14年前首届两岸茶人高峰对话的延续。”魏文生如是说。

2009年的夏天,首届“两岸茶人高峰对话”在百家会举办。活动现场,范增平与当时已百岁高龄的“茶界泰斗”张天福进行深刻的对话,共同为茶文化的盛典贡献了精彩时刻。


△图为主办方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恰逢教师节,同样在1989年的教师节当日,范增平应邀出席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的“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活动,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举办的茶文化活动。范增平作为台湾唯一代表,在现场演绎中华茶艺“三段十八步”。同时,他在新闻媒体采访中首次提出“两岸品茗,一味同心”的理念,为两岸茶文化交流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三段十八式”、“茶艺、茶道、茶文化论”以及“一味同心”等理论和思想,不仅深受众多弟子和同门的推崇,也在大陆茶界广为流传。

两岸茶人,围坐品茗,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一叶同根,一味同心。两岸茶缘,割舍不断。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9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