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名山区茶叶产业发展概况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华坪县茶产业发展历程

华坪县北部,鸡冠山巍峨耸立,乌木河水潺潺,河畔村庄云雾缭绕,万亩绿茶四季常青。“云雾山中茶,乌木河畔春”形象地描绘出了乌木河畔如画美景和“乌木春”茶的由来。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华坪县茶产业发展情况

1959年,毛文荣等一群刚从学校茶叶专业毕业的学生分到华坪县农技站工作。怀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作热情,对华坪县气候等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认为华坪县的山区、半山区可以种植茶树。于是就从云南省凤庆县调入大叶茶种子2.5吨育苗,并重点在轿顶山良种场上试种,单丛种植茶叶50多亩,通过5年的精心管理,茶园茶树长势良好;发现华坪县的气候适宜茶树生长;随后1965年县农技站又从勐海、临沧调进大叶、小叶茶种子10吨在华荣腊妈箐、永兴回龙湾、新庄傈僳田、左岔、松竹、通达、腊姑河等地进行多点试验,茶园大都开沟,垄厢种植,面积发展到1090亩。从1965年到1970年,全县山区、半山区多数大队都有一片数亩至数十亩的茶园。据县统计局记载,全县茶园的面积1970年有287亩,1972年增至726亩,全县5个公社都有茶园,但主要分布在中心、新庄、永兴3个公社,大兴、荣将两个公社面积很少。从1972年以后,各公社原有的茶园逐年减少,中心公社的茶园分布在拉毕(1972有74亩),田坪的关家村(1971年有11亩、1979年53亩);左岔的筲箕坪(1971年有4亩、1979年21亩),龙洞的唐家营(1972年有89亩)。新庄公社的茶园分布在:新庄村的傈僳田(1971年有20亩,1979年2亩);天星的长坪(1972年有7亩,1979年有8亩);边凹的大宝山(1971年有6亩,1972年1亩);八德(1972年有26亩);通达的石膏厂(1972年有6亩,1979年21亩);双龙的上黑塘(1972年有50亩,1979年21亩);维新的维沙、余家梁子(1971年有13亩,1979年21亩),丁王的腊姑河、麻栗坪等地(1971年有425亩,1979年93亩);腊么的马家村(1971年有17亩,1979年9亩)。永兴公社的茶园分布在:永兴的回龙湾(1972年有5亩);灰窝的习草地、箐门口(1971~1979年有1亩);船房的乌木箐(1971年有2亩),华荣的腊妈箐(1971年有70亩);思木的四么多也有少量茶园。大兴公社的松竹1972年有茶园5亩,荣将公社的和爱、轿顶山有3亩,县良种场轿顶山有30亩。80年代初是农村经济制度变革的时期,从县到公社、大队都没有人抓茶叶工作,各地的茶园因无人管理而荒废,到1985年全县的茶园只有171亩,其分布情况是:中心区的田坪有30亩,新庄区有88亩(新庄村5亩,天星9亩,通达13亩,丁王55亩,腊么1亩,德胜5亩),永兴区有53亩(灰窝3亩,华荣30亩,基度20亩)。有的地方茶园面积没有了,但还有一定数量的茶叶产量,如龙洞产茶322.5千克,左岔12.5千克。当时全县的茶园都属大队所有,从选择地点到种植都按标准进行,但从茶树的管理到茶叶的采摘炒制加工,大多数人都不懂,再因管护茶园人员的责任、报酬不明确,各地茶园大多管理不善,无经济效益,逐步就放弃管理而荒废,部分茶树也逐渐枯死,一些地方只有零星存活的茶树,导致全县茶园面积逐年减少。但也有管理较好的茶园,如华荣腊妈箐茶园1965年有70亩,1986年还有35亩,茶园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牛羊粪施用较多,年产茶叶1000余千克,所产茶叶味道好,很受消费者欢迎。

总结华坪县20世纪60、70年代种茶的经验,为什么没有形成规模和效益?茶园管理要求高,从栽培、采摘、加工都要有一定的技术,才会产生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华坪的茶叶面积从1000余亩,逐年减少?主要存在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责任制不明确;二是缺乏茶园管理技术;三是没有深加工企业做支撑。

二、改革开放时期华坪茶产业发展概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千家万户,1980年,华坪县开始实施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都忙着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因为生产力的解放,群众生产积极性高,产出提高了,特别是1984年后,全国粮食达历史最高,吃饱饭已经不是问题,但是群众包包里面没有钱,这一难点困扰着华坪县委、县政府,在1985年的三级干部大会上,华坪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提出了种植业结构的改革,要求各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种植业结构改革;当时的永兴区委、区政府,召开干部党员大会,如何在群众吃饱后尽快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在讨论中有群众提出种植茶叶,发现永兴回龙湾残留的茶树,脱管十几年后,依然生命力极强;随后永兴区党委、区政府考察华荣腊妈箐和左岔的茶园以及永兴回龙湾残留的茶树,走访周边群众,认为永兴的气候环境、土地资源、土壤性状及水利现状适宜发展茶叶生产,并请华坪县科委的技术员进行论证,咨询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的专家李远烈(华坪籍永兴人),他认为永兴种植茶可行。随后,永兴区委、区政府召开干部群众大会统一思想认识,并组织各乡(当时的村叫小乡)乡长、干部、小队队长、农户代表一行17人到保山的昌宁县和凤庆县参观、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使这些干部、农民打开了视野,对茶叶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考察回来后,更加坚定了区委、区政府及群众的信心和选择茶叶发展是永兴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发展道路。随即永兴区委、区政府向华坪县委、县政府上报发展茶叶生产进行种植业结构改革的报告,华坪县委、县政府同意永兴区委、区政府报告并指示县科委作为技术部门指导永兴发展茶叶生产。永兴区委、区政府也向全区人民发出了发展茶叶生产的动员令,按照茶叶技术员毛文荣的要求,适宜茶叶种植的大队,海拔1700米以下为山原中亚热带;海拔1700~2000米为山地北亚热带;海拔2000~2400米为山原暖温带。其中以海拔1700~2000米的山地北亚热带分布最多,面积最大。这一区域有生产优质茶叶的条件。气候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累积;土壤PH值5.5左右,是酸性或微酸性,有机质较多,适宜茶树的生长;利益茶叶的物质积累。同时,引进了3吨大叶茶群改种,在回龙湾、苍房湾、三股水育苗,发动农民群众种植,永兴农民积极响应,认为种茶是好事,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收益,并积极行动开挖茶沟,掀起了种茶的热潮。1986年,永兴就发展茶叶98亩。在这一次茶叶发展过程中,永兴区委、区政府吸取以前种茶叶的教训,从推广科技,规范栽培管理入手,并采取四大措施,突出规模发展和集中发展。一是永兴区委、区政府积极协调联系县科技部门,由县科委派出技术人员毛文荣作技术指导,并编写《华坪县茶叶栽培技术》资料,该资料的最大特点,将原来单株种植,采取最新茶叶种植方法,高产密植种植方法,开沟种植,沟深0.8米,沟宽1米,大行距1米,小行距0.3米,株距0.3米,每亩种植5000株以上,管理跟得上,基本在3年轻采,5年成园,与单株种植的茶园相比,成园早,投采快,产量高,见效快,极大地鼓舞茶农信心。同时1988年永兴乡还成立了茶叶协会,有14名会员,从事茶叶种植管理技术、经验的总结与交流推广。二是专门聘请昌宁供销社的茶叶专家作为茶叶技术人员。永兴区委、区政府把茶叶加工技术作为永兴茶叶发展的突破口,吸取以前茶叶发展只注重种植不注重加工的教训,1987年,区政府专门聘请昌宁供销社的茶叶专家穆湘云等3人指导群众标准化种植茶树,茶园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当时的区党委、区政府勇于担当,花了大力气,聘请来指导种植茶树的专家穆湘云的工资比当时的区党委书记的工资还要高,穆湘云师傅也尽心尽力,把华坪县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来建设,从开挖茶沟、茶苗培育、栽种、修枝、打茬、采茶、加工茶叶等教授,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群众,一直在永兴常驻10年直到1997年才回昌宁。因此永兴茶叶发展与老茶区茶叶发展同步,无论在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都同步发展,造就了华坪县永兴茶叶在1991年云南省茶叶同比中荣获银缨奖,打出了华坪县茶叶品牌。三是注重茶叶的加工。到了1987年末,由于农户种植茶叶的积极高涨,适宜的区域都在发展,当茶叶面积发展到1913亩,茶叶的加工就纳入了永兴区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决定把扩大茶叶发展面积与加工厂建设同步进行,从而解决茶农的后顾之忧,保证茶叶稳步发展。1988永兴乡政府将乡铁业社的部分地基和房屋划转给永兴茶厂,筹建永兴乡茶厂,1989年永兴乡再筹集4万元资金,从云南省思毛茶厂购置一套茶叶初制机械,1台55型杀青机,2台60型揉捻机,1台12平方米烘干机,1台解抉机,于8月份建成了永兴乡茶叶加工厂,这是华坪县建成的第一个茶厂。从此华坪县茶叶的加工走出了手揉手翻锅炕的历史,同时有了自主品牌——乌木春;1989年秋,加工厂在昌宁茶叶师傅穆湘云的指导操作下进行茶叶试制加工获得成功,生产出的茶叶开水冲泡汤色碧绿、香气浓郁持久,口感极佳、深受喝茶者喜爱。当时永兴区区长张华雄博众所长,给永兴茶叶取名为“乌木春”。茶叶试制成功后,永兴乡政府1990年调习好村的支部书记强大洪任茶厂厂长,穆湘云为茶叶加工师傅,永兴青年毛倪兵、李世贵为学徒,进行茶叶加工生产。四是进行产业化运作。随着茶产业的形成,经济效益显现,很多农户都要求种植茶树,但是种茶需要化肥农药,面积小的到好办,但面积大的就有困难;为此永兴乡在1988年积极协调由华坪县财政补贴利息统一从永兴信用社贷款30万元额度,由茶叶种植大户个人贷款,促进了茶叶的发展,到1989年末,种植面积达2200亩。

1989年后,1986年种植的茶园可以轻采,有了初步的产量,投产面积逐渐扩大,涉及茶叶的栽培、管理、防虫治病,加工、包装、销售系列工作增多,原科委抽出的一名技术人员也不适应当前的工作,为此1990年9月县政府下文华坪县农业局专门成立茶叶技术指导站,编制3人,指导全县茶产业技术工作。

随着茶叶加工的开始,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渐表现出来,我县是茶叶新区,茶叶栽培管理、加工、销售经验不足,1990年永兴茶厂,仅生产干毛茶7000余斤,到1991年初,还库存4000余斤茶叶,茶叶销售不出去,农户拿不着钱,茶农增产不增收。在茶农中逐渐产生厌倦情绪,认为种茶没有出路,对已种植的茶叶也无心管理,想要种植的农户看到这种状况,也失去了信心。时任县农业局局长张华雄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带领县农业局的部分技术员调研永兴乡茶产业发展现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是茶叶包装极为简陋与市场上的彩色包装脱节;二是永兴茶厂只有3个人,没有人出去跑销路,没有形成品牌,宣传也跟不上,是造成茶叶卖不出去的主要原因。三是永兴乡是茶叶新区,茶叶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不到位。这次调研后,县农业局认为,这些困难和问题都是茶产业发展中常见的问题,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但必须要跑销路,搞宣传,创品牌;可永兴茶厂就3个人,很难完成这些工作。面对这些问题,经县农业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要把宣传、品牌、销路做好,县农业局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有责任为茶产业的发展作探索。于是1991年3月经县农业局与永兴乡协商由县农业局承包永兴茶厂,承包期为5年。并且决定打造一块示范茶园,用于摸索茶园管理经验和茶农交流学习。县农业局接管茶厂后,由县农业局茶叶站的肖月出任厂长,原永兴茶厂厂长强大洪任副厂长,由汪开华、毛业兵、李世贵任技术员,茶厂不仅负责茶叶加工,还要负责指导茶农的生产管理技术。

县农业局承包永兴茶厂后,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重新设计茶叶包装,请白永高老师亲自到手爬岩,以素描的方式把手爬岩、乌木河山水风景作图案,草绿色为底色,黑白镶边设计出精美观大方的包装袋,500克袋装改为250克袋装,包装改小了,消费者买去的茶叶,在香气还没有散完,茶叶就吃完了,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二是农业局按全局职工每人200斤茶叶销售额为目标,组织全局职工到全县煤厂、洗煤厂、矿山、学校、机关单位推销茶叶,有的通过亲戚朋友将茶叶销到丽江、攀枝花和相邻县,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不仅拓宽了茶叶产品销路,还让广大的消费者对永兴的茶叶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提高了“乌木春”产品的知名度。1991年的茶叶产品全部完成销售。1992年3月,当新茶还未上市,县农业局就积极向县工商局申请乌木春商标,当时申报商标由县到丽江地区工商局再到云南省工商局办理,县农业局派专人办理各种手续,历时4年获得“乌木春”注册商标,1995年获得认证,1996年拿到商标认证书;可以说乌木春商标凝聚了县农业局的心血和汗水,为后来乌木春商标成为云南省著名商标打下了基础。

县农业局为了稳定茶叶生产,提高茶叶栽培管理水平和培训茶产业的技术力量,于1992年3月购置了仓房湾205亩种植3年的茶园作茶厂的基地,同时也作为茶叶的示范园。一是让茶农在示范园学习修剪、采摘、病虫害识别,同时示范园按其劳动发给工资,这既解决示范园劳动力问题,茶农又学习了技术,每年有近百人的茶农来学习;另外示范园还注重人才的培养,将热爱茶产业,有种植管理和加工技术青年招为合同工长期培养,这一批青年后来都成为了茶叶的老板,活跃在茶叶的生产中,如毛朝发、吕圣奎等。二是茶叶站办起示范园后,发现推广密植速成的栽培方法(沟宽和空幅各1米,沟深0.8米,3行条栽,加大密度,亩栽4500~5500株)效果明显。其特点是早期产量高投产快,如管理得当,3年就有较高的收入。但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较多,难防治,鸡爪枝多,茶树老化快,松土除草不便,投入成本高。为了推广产量和建园速度,在摸索中发现三笼棚栽法,三笼棚栽法是将密植速成法的3行条栽改为横3株棚栽,株距30×30厘米,每棚间隔60厘米,亩栽茶苗3300株,成园后保持在2500~2800株,茶园的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易管理,产量与速成密植法相差不多,投入、管理成本降低,这种栽培法得到普遍推广。在茶叶的施肥方面,历来推广的都是重施基肥,在建园时深挖沟,回填有机质丰富的山基土或地表土,混合树叶、秸秆、杂草、厩肥等,部份还施磷肥,然后才栽种茶苗。在1~3年的茶园行间种植绿肥或矮秆豆科植物培肥茶园;茶园进行深耕除草,并以秸秆、树叶等覆盖,防止杂草滋生,保持水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追肥多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一般用粪水、沼液等浇泼或用厩肥、绿肥、杂草处理过的泥炭开沟深施后覆土。后试验推广用沼液代替化肥、农药施用,茶叶的产量与品质有较显著的提高。茶叶站推广农家肥配合化肥施用获得高产,1992年在永兴回龙湾张春芳家的2亩种植3年的密度茶园作高产示范,冬春每亩浇人粪尿1000千克加15千克尿素,夏秋每亩再施尿素与过磷酸钙各20千克,同时合理采摘。结果获得了亩产鲜茶357千克,干茶76千克的高产。示范效果显著,全乡茶叶单产逐渐提高。

通过茶叶加工工艺的改进和茶叶栽培、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精细化的管理使永兴茶产业发展逐步走入正轨。到1992年永兴茶叶面积发展到3320亩,到1995年达到5310亩,其中:永兴村有2500亩,基度村有1400亩,习好村有150亩,思木村有1260亩。

1995年1月,永兴茶厂厂长肖月调到楚雄,由王升才接任厂长,1996年12月,县农业局承包永兴茶厂到期,改由李世贵承包,他1989年从华坪县职业高中茶叶专业毕业后,1990年招到永兴茶厂,从一个学徒工人做起,从技术员到副厂长,再到厂长,1998年,全国进行乡镇企业改制,永兴茶厂也由集体企业改制为私有企业,由李世贵购买。并在2001年在永兴茶厂的基础上成立丽江市华坪县乌木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李世贵出任公司董事长。

2000年后,为了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全国各地都大力研究推广了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和有机茶生产技术。2002年县农业局茶叶站在永兴的200亩茶园示范生产的无公害茶叶获得云南省农业厅无公害茶叶产品认证。同年获得了云南省7000亩茶叶基地无公害认证。2004年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安全生产进入华坪县的农产业发展中,为全县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003年引进福云6号扦插苗70万株,种植200亩,表现为春茶早、芽头多,但本县夏秋雨水多,茶叶停顿不发,产量低而未扩大种植。2008年又引进云南茶叶研究所最新培育并经国家审定的茶叶新品种佛香1—1、佛香3—3、佛香3—5、佛香4—9和紫鹃5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能适应本县气候的高产优质品种是佛香3—3。

2002年全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华坪县再次迎来新一轮的种茶热潮。特别是永兴村三股水全村42户村民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把还没有种植茶树的土地全部种上茶树。三股水村民邓成蓉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邓成蓉说:“1987年的时候我家只种了5亩茶树,当时担心土地全部种成茶树了没有口粮。2002年的时候,退耕还林政策一来,我家就把所有的土地、荒山都种上茶树。现在新种植的25亩茶树都已经发挥效益”。

据统计,到2007年全县茶叶达到13620亩,全年产鲜茶叶341.2万斤,产干毛茶74.17万斤,产值首次突破1000万元。2017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6600亩,投产面积13850亩,涉及农户3072户,产值4410万元,户均增收14355元。

2016年,一些领导在深入调研茶产业发展状况后,认为我县的茶产业发展单一,没有很好地把民族文化、康养旅游和茶产业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华坪的茶产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做出华坪的特色和精品,并要形成自己的茶文化。为探索康养旅游助推茶产业发展,2017年8月22日,华坪县以“品云雾山中茶,游乌木河畔春,赏美丽乡村景”为主题,成功举办了首届乌木春茶文化节。

华坪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山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贡献。

(作者系原华坪县政协主席,该文原载《华坪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作者系华坪县农业农村局园艺高级农艺师,该文原载《华坪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来源:华坪政协,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36名选手在2022年贵州技能大赛——“石阡苔茶杯”第十一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中获奖

香茗指尖过,茶香迎贵客。6月22日-23日,以“传承制茶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2年贵州技能大赛——“石阡苔茶杯”第十一届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在石阡县举办。

本届技能大赛由贵州省总工会、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铜仁市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金融贸易烟酒茶业工会、贵州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指导中心、贵州省茶叶协会、铜仁市总工会、铜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铜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石阡县人民政府承办。

举办制茶大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工匠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新时代青年走技能成才报国之路,培养更多乡村振兴技能型人才,促进全省就业创业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赛为省级一类大赛,赛事项目设手工制作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红茶技能个人单项赛,来自全省9个地州市、省金融贸易烟酒茶业工会、省茶叶行业工会联合会和承办地石阡县共组建12支参赛队,132名选手参加比赛。

此次石阡县举办的手工制茶技能大赛是全省第十一届,也是石阡承办的第二次大赛。制茶大赛目前已成为展示贵州茶品质、提升贵州茶品味、弘扬贵州茶文化的重要平台和重要茶事活动。

以赛为媒,彰显魅力石阡。据悉,制茶大赛期间,石阡县组织了30余家来自县内及各乡镇(街道)合作社、农业产业园区企业将农特产品带到赛场进行展销,充分展示了石阡的仡佬风情和人文魅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肖光亮、高航、欧阳炬分别斩获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红茶手工技能大赛一等奖,6名参赛选手获得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红茶技能大赛二等奖,9名参赛选手获得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红茶技能大赛三等奖,18名参赛选手获得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红茶技能大赛优秀奖。

延伸阅读

石阡县茶产业概况

白沙镇茶园(马亚 / 摄)

2021年底,石阡茶园面积已达43.6万亩,涉茶人数达30万人。全县生产、加工企业160余家,年产量达到3.25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32.92亿元,茶叶基地产业生产经营共带动当地茶农28697户,惠及群众112563人。

石阡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全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的优良生态环境,让石阡苔茶富含钾、锰、锌、硒、铷等有益的人体微量元素,及丰富的花青素,其中EGCG含量高达11%以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赋予石阡生态茶产业发展。

2009年,石阡县被认定为“中国苔茶之乡”,同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0年入选全国茶产业百强县和生态茶产业10强县,也是农业农村部2020年认定的第四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地,石阡县坚持走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引导茶农茶企“做干净茶和放心茶”,切实保障石阡苔茶过硬的品牌质量。

2007年,石阡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以扶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为重点,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整合项目、资源、资金,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石阡县茶业发展中心发放茶叶专用肥5万套,实施5万亩茶园建设,通过测产方式进行监测,最高增产达100%,最低增产20%。

另外,石阡茶业部门还对相对集中的茶园病虫害进行有偿服务、统防统治,通过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方式,共培训26场次1820余人次。

近年来,石阡县坚持走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引导茶农茶企“做干净茶和放心茶”,切实保障石阡苔茶过硬的品牌质量。同时鼓励各茶叶生产企业积极迎合市场需求,对各档次茶叶产品进行精致包装,提升石阡苔茶产品颜值。

石阡苔茶2013年获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多次获得“中茶杯”、“中绿杯”特等奖、国际(日本)绿茶评比金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二十多项,是黔茶提升三年行动重点打造的十大公共品牌之一。

来源:黔茶资讯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我国茶产业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不懈奋斗下,终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产业先行。

茶产业是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是茶农增收致富的产业。在我国茶叶主产区,县域茶业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的水平,茶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意义非凡。

文章围绕茶产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茶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紧密相连的关系,统计了11个省级行政区、337个贫困县茶产业发展和脱贫摘帽的情况,梳理了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以期为带动茶产业继续做好防止返贫、持续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01茶产业振兴与脱贫攻坚紧密相连

1、茶产业与贫困地区地域同构

目前我国茶园面积约150万公顷,遍布近20个省区近千个县市,其中大部分省区的数百个产茶县属于贫困县。全国22个省级行政区内的832个国家贫困县中,产茶的省级行政区就有16个,与茶产业有关的国家贫困县有337个,其中三分之一以茶叶为支柱产业;近几年的全国重点产茶县中(100强),接近一半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茶产业与我国贫困地区存在十分紧密的地域同构的关系,在茶产业的助力下,这些产茶贫困县均已实现脱贫摘帽。一片叶子成就的大产业已成为脱贫攻坚战重要的决战决胜战场,也成为了贫困地区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依靠。

2、茶产业与贫困人口产业协同

安溪县既是千年古县,又是人口大县,也是安溪铁观音的故乡。曾经安溪县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1985年贫困人口31.37万人、占全县人口39.6%。安溪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以茶脱贫”战略,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组织化和良好管控提高茶叶品质及效益。经过多轮大规模扶贫,实现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由国家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安溪县“以茶脱贫”的模式成为众多产茶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典范。

▲福建安溪茶园

近年来,各大产茶区、产茶县持续做好茶的文章,带动当地茶农增收致富。

如贵州茶产业辐射带动356万人,带动贫困人口34.81万人,脱贫17.46万人;广西三江茶产业覆盖全县98个贫困村,2.15万户贫困户,从2000年起茶产业已带动8.5万人脱贫;广西昭平县茶产业覆盖全县35个贫困村,惠及贫困人口2.5万人;陕西汉中市在脱贫攻坚中1.15万户2.67万人依靠茶产业实现脱贫。

“安溪模式”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地有效推广,上百万茶农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3、茶产业是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模式的典范

地处浙西北山旮旯里的安吉,曾是有名的贫困县。随着“白叶一号”的推广以及安吉白茶的兴起,百姓将山林改成了茶山,效益大涨,成就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佳话。

致富不忘党恩,先富帮后富。2018年4月,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该村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并提出愿意捐献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如今,这片致富的“金叶子”已在四川省青川县、湖南省古丈县、贵州省普安县、沿河县、雷山县落地生根,白茶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增收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作用,是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模式的典范。

▲浙江安吉茶园

02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概况

1、省级行政区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国家在全国共划分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区,共14个片区,其中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7个片区适合发展茶叶,茶产业成为当地扶贫的核心产业。

图1分析了这7个片区的11个主要产茶省级行政区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2012~2019年)茶叶产量和茶园面积的变化趋势。

▲云南昌宁古茶树

·茶叶产量增长最多的是云南省,2012~2019年间增加16.55万吨,湖北省、贵州省、四川省产量增量也超过了10万吨。

·产量增幅在28%~168%之间,其中贵州省增幅高达168%,其次是陕西省达127%,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广西省产量增幅也超过70%。

·茶园面积增加最多的贵州省,2012~2018年间增加220.92万公顷,其次是四川省、湖北省和云南省,分别增长104.57、96.05和83.84万公顷。

·茶园面积增幅在18%~90%之间,贵州省增速最快,其次是江西省、陕西省和湖南省。

这些片区茶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2、产茶县脱贫攻坚关键期茶产业发展情况

在我国茶叶主产区,县域茶业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的水平。

图2统计了部分全国重点产茶县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2012~2018年)历年茶叶产量的变化趋势,在所统计的42个重点产茶县中,除个别产茶县产量比较稳定外,多数产茶县茶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茶叶产量增幅超过100%的有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湖北巴东县、湖南宜章县、湖南阮陵县、贵州西秀区、云南临翔区、云南永德县、云南绿春县共8个县。

·茶叶产量增幅超过66.7%的还有安徽裕安区,湖北恩施市、宣恩县、咸丰县、鹤峰县,湖南石门县、安化县,云南昌宁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云县、沧源佤族自治县,江西修水县,共计20个县。

·茶叶产量增幅超过33.3%的还有安徽岳西县、金寨县,贵州黎平县、丹寨县,云南凤庆县、勐海县,江西上犹县,河南光山县,共计28个县。

03我国产茶县脱贫摘帽概况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共有337个贫困县以茶产业为脱贫产业,其中云南省70个,贵州省65个,四川省35个,广西壮族自治区31个,超过20个的还有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

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布的国家贫困县历年摘帽名单,对337个涉茶贫困县脱贫摘帽的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最早实现脱贫摘帽的涉茶贫困县主要有江西吉安县、井冈山市,重庆万州区、黔江区、丰都县、武隆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四川南部县,贵州赤水市。

涉茶贫困县脱贫摘帽主要集中在2018~2019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别有100个和14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表1统计了全国重点产茶贫困县的脱贫摘帽时间,45个全国重点产茶贫困县全部在2017~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其中2017年8个,2018年22个,2019年15个。

全国重点产茶县是根据自身条件打造形成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推动茶产业结构变革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

04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

1、产业政策引领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省根据当地茶产业发展的不足与短板,纷纷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从宏观层面、全局角度引领茶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安徽黄山茶园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于2018年3月出台《关于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意见》(皖政办[2018]7号)。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江西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22号)。

·2011年以来,河南省制订并实施《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把生态茶园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9年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广西茶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桂政办发(2019)117号),制定了广西茶叶发展目标。

·四川省政府于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四川茶业强省意见》1号文件。

·贵州省出台《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0年)》等文件,2020年贵州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贵州首部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

·云南省政府先后发布《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和《云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21年,湖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进一步加强茶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继续将茶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河南信阳茶园

2、创新联结机制

在落后产茶县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创新联结机制的出现,有利于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带动茶农分享茶产业链增值效益,从而有力助推茶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贵州省湄潭县依托“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的欧盟标准湄潭模式,以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减少成本,增加茶叶产值。

·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基地村民委员会和村支部委员会成立茶叶专合社,让茶农入股专合社,共同出资建立加工厂,现已辐射茶园基地30667公顷,带动17万户茶农,其中12531户成功实现脱贫。

·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承接1500万株(5000亩)“白叶一号”茶苗在受捐的“三省五县”产出茶叶的加工、销售和品牌运营工作,努力发挥供销茶企的责任与担当。

·福建正山堂茶业责任有限公司将标准化的名优红茶加工工艺与技术推广到贵州普安、湖南古丈、河南信阳、四川广元、湖北巴东等茶区,带动各省红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生态经济。

▲正山堂·巴东红茶业

3、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茶产业技术标准是规范茶叶生产,提高茶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2019年以来,各省市和相关团体大力推进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完善茶叶标准体系的建设。

安徽省发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松萝茶》等11项地方标准和3项团体标准。云南发布19项地方标准和7项团体标准,其中保山市发布9项完整的《保山市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花香型做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等12项地方标准。贵州省发布《贵州抹茶》等15项地方标准和17项团体标准。湖南省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古丈红茶》等5项地方标准和30项团体标准。江西省发布《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等23项地方标准。湖北省发布6项团体标准。四川省发布《茶树小绿叶蝉测报调查规范》地方标准和9项团体标准。

落后产茶地区茶叶行业标准化意识的提升强力助推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将进一步增强当地茶业的竞争力。

4、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与发展

打造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有利于整合区域优势品牌,提升区域茶叶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扩大区域茶叶产业规模,增加茶叶产品附加值,是实现稳定致富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为此,“潇湘”茶公共品牌坚持以品牌建设引领产业发展,激发贫困地区产业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安化县15万贫困人口中因茶脱贫人口达9.4万人,成为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石门县茶产业带动全县20万涉茶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沅陵县茶叶茶产业带动全县贫困户5680户、1.8万人脱贫。

胡晓云等研究了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当地就业人员的变化,2018年普洱茶、信阳毛尖、湄潭翠芽和恩施玉露4个区域公用品牌分别带动了就业人口1050万、132万、35万和12万,普洱茶不仅是带动就业过千万人口的品牌,而且十年间(2009~2018年)增长率达650%,年均复合增长率23.7%,平均每年新增91万人。湄潭翠芽十年间销售额从2亿元增至69.1亿元,增长率达3347.6%。恩施玉露品牌价值从2.9亿元增至20.5亿元,增幅达608.6%。

这些茶区以品牌为抓手,整合多种扶贫方式协同作战,优化资源,合力共赢,有力促进了我国落后产茶区实现整合扶贫的效果,是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有效推进途径。

5、精准帮扶

截至2020年5月,安吉县共向“三省五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425公顷。其中包括首期向湖南省古丈县、四川省青川县、贵州省普安县和沿河县捐赠358公顷,以及2019年向贵州省雷山县捐赠67公顷。

“白叶一号”茶产业在贫困地区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首期捐赠四县已累计兑现土地流转费228万元,惠及农户605户,户均增收近3800元;组织贫困群众约6.7万人次务工,累计发放劳动报酬776万元;覆盖的1871户6133名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前为1862户5839人)中已有1548户5505名贫困人口脱贫,白茶产业发挥了重要的增收脱贫、巩固脱贫成果作用。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科研单位、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也纷纷开展相应举措对落后产茶县展开精准帮扶。杭州市与恩施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稳链、补链、延链、强链,完善当地茶产业链,从而促进茶产业全面提升,四年多的杭州市与恩施州东西部扶贫协作直接带动全州36.36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助力全州八个县(市)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2012年以来以项目为纽带,以平台为依托,通过派出科技副县长、团队特派员、个人特派员,开展组团式科技服务与对口帮扶工作,带动农民创业创新,通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以科技创新示范县和标准化示范县为中心辐射全国主要茶叶产销地区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网络,科技服务进一步覆盖浙江、福建、四川、湖南、贵州、云南等省40余个产茶县的政府、企业、市场等,对其茶叶加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茶叶质量安全监测和控制,茶叶深加工和副产物高值利用、茶叶跨界产品开发及技能人才培训等茶叶全产业链进行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活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创新提出“六位一体”(选定一个区域、签订一份协议、确定一名联系专家、编制一份规划、实施一批项目、应用一批新成果)的区域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和“三长战略”(县市长+董事长+院所长)的科技帮扶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为促进消费扶贫的精准有效,及时发布产销、标准、政策信息及专项报告,为产茶县(市)政府提供权威参考;通过各类展会平台,宣传推介贫困地区优质茶叶;持续支持湖南、贵州等省贫困地区进京推广茶叶;引导并发挥会员单位中龙头茶企的带动作用,开展精准扶贫。

浙江大学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号召,专门成立景东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书记校长两位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在云南景东开启脱贫之路,立足景东县古茶树资源优势,优化茶产业链管控,促进精准扶贫,合作开发的“紫金普洱”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05茶产业继续助力乡村振兴的展望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各茶区纷纷大力发展茶产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在茶行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茶产业成为337个涉茶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数百万茶农及从业者实现增收致富的主要力量。

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在过去几年茶产业发展的历程中,仍有部分茶区的茶产业是以盲目扩张茶园面积等较为简单粗放的形式发展的,这种模式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茶业的发展,但是效益较低,且在当前茶产业结构失衡、茶资源过剩的形式下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在“十四五”开启之年,落后产茶区应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章,继续做好持续脱贫、防止返贫,推进乡村振兴,让实现三大跨越的“安溪模式”和先富带后富的“安吉模式”在祖国大地全面铺开,星火燎原。

1、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针对我国茶产业各地发展不平衡问题,持续加强生态茶园建设,从源头提高茶树的健康、茶叶的品质和安全、茶园环境的生态化。

加强“机器换人”理念和实践在茶园管理和鲜叶采摘领域的应用,加强清洁化、连续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推广与应用,推进我国茶产业现代化进程。

持续深入推进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的绿色、高效、高质、高值化创新进程,推动抹茶、速溶茶、粉茶、茶多酚、茶黄素、茶皂素、茶氨酸等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的产业化示范与推广的进程、力度和强度,并从政策和金融层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强度,充分利用创新链延长产业链,提升当地夏秋茶资源及中低档茶资源的价值链。

加大“评茶员(师)”“茶叶加工工”“机械制茶师”“茶园管理师”等茶叶技能型人才、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人才和标准化人才等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中茶院茶园管理师培训

2、加强茶业数字化的推广与应用

茶业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茶产业全域进行数字化管理,把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茶产业结构转型成工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茶叶数字化生产建设示范项目(浙江更香有机茶业)

目前,以智慧茶园、数字化智能生产线、RFID防伪溯源等为代表的茶业数字化技术已逐渐成熟,并已在浙江、福建等茶区推广应用。

·深入推广智慧茶园技术,提高茶园管理能力,实现对茶叶品质和安全的全程可追溯。

·应用茶叶连续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从鲜叶进厂到初制茶完成柔性调控及全程连续化、机械化、智能化加工,提高产品品质的稳定性,降低成本。

·加强防伪溯源技术在茶叶智慧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解决行业面临的消费防伪判别、仓储盘点烦琐、茶叶全产业链溯源及品质安全等问题,智慧地消除茶叶真伪难辨的消费盲区。

后发展茶区应多汲取先进茶区的管理经验,加强茶业数字化的推广与应用,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各地应借助当地文化底蕴优势,在深度挖掘各地特色历史茶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展开三产融合工作,促进茶产业链不断延伸。

一方面通过打造茶文化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将各产茶区当地的旅游资源与茶产业相结合,推出茶园生态游、加工体验、个性定制、茶旅研学活动等精品旅游线路,不断丰富茶旅活动。

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茶业三产融合综合体,持续开展茶庄园、茶叶特色小镇、茶产业园等综合体的建设,打造集生产、销售、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体。

▲安溪桃源有机茶庄园

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扶持政策,规范茶旅游市场秩序,加快整合区域范围内的茶叶和旅游资源,加快改善茶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设施建设,增强茶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

施林佐

《中国茶叶加工》杂志责任编辑,浙江省供销社团工委委员,中茶院团委书记,主要从事茶叶加工、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现已发表论文10余篇,翻译国家标准3项。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施林佐,石琳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