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明代中国茶室

找到约9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道文化之研究

(《吃茶去》杂志)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浅茶满酒”,主人待客时茶要浅倒、酒要满杯,客人饮茶要细品慢咽。这样的平常生活场景中就包含了中国茶道的一个基本精神取向:在闲中返隐并取乐。中国古代文化是在本土自生式缓慢生长出来的,茶文化更是在从容、闲散的生活处境中孕育出来的,所以,中国茶道在品茗论茶时延长了个人独处或者与友人相处的时间,同时也放大了狭小场所(茶室)的空间意义,强调细细品味杯中茶汤,同时把玩手中器皿、与周遭环境共处同安,在场者的内心交流无需言语,仅仅因为共处一室、共饮一壶茶而得以完成。传统中国茶道提出的四境说对此有较好的揭示,本文将进一步对此作出现代诠释。

一、 中国文化传统孕育下的中国茶道

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及其特征的讨论,可谓汗牛充栋,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观点,这样的讨论还将继续下去,因为中国文化传统是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就不会停止。本文的重点不是阐述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或者其中各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于概要说明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结构。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结构是“一体两用”,即以儒释道一体为骨架,中医和茶道构成其两翼,这两翼是儒释道之体的巧妙运用和成功渗透。对传统中国人来说,中医医身、茶道修心,身心和合及其价值追求都体现在儒释道一体的学统上。早在魏晋之时三教合流的倾向就已经出现,隋唐产生了众多三教合流的文化成果,如建筑风格、学术教义、生活样式等,中国茶道就是代表性的重要产物。

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中国何时出现的呢?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提到,“考茗饮之法始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然其饮法未闻,或曰为饼咀食之,逮东汉末蜀吴之人始造茗饮。”这是有关中国人将“茶事”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的较早记载。此时,茶事已经脱离初期的药用、食用阶段,进入到饮用的阶段。即便进入到饮用阶段,饮用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隋唐时的煎茶(煮茶时要添加一些佐料,如盐、香料等)到宋代的点茶(茶要烘烤并碾成粉末,倒入热汤时还要不断击搅),明代时放弃饼茶、团茶改用散茶,出现了泡茶这样的饮法,这种饮用方式能够完好地再现茶的本味、茶汤的本色,大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还留有食用式饮茶法,宋代的抹茶和点茶法传入了朝鲜和日本,成为了他们的代表性文化传统,在中国大陆则因泡茶法的一统天下而被遗忘。

“茶”原本有多个同义字,包括荼、槚、蔎、茗、荈等,最后统一定为“茶”字,根本原因是“茶”的字形最接近中国文化传统所设定的天地人关系的构想。“茶”,“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陆羽《茶经》)其义为“人在草木间”。苍天之下,人为万物之灵长,敬天尽地利以利人。茶本为自然界一介植物,被人发现、采用、加工,茶从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人的宠爱;同时,人因茶而获益、满足,茶所集纳的日月精华、水汽凝结和山岳含育均被人做出了极大开发,人成为茶的受益者。

应当承认,至今仍然有学者明确反对“中国茶道”的提法,认为中国只有茶文化(包括茶俗、茶礼、茶艺等事业)、茶产业(包括茶叶生产、制作、贸易等活动),但始终没有发展出系统、严谨的“茶道”。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完整的茶道理论,也无明确的茶道流派传承,但这只能说明中国茶道有其特殊性。决定是否有茶道的关键是有无对茶事活动所内含的精神性价值(与人相关)和思想性价值(与知识相关)做出有意识的总结或概括。有无总结是一回事,总结的深浅、广窄是另一回事。通过饮茶获得身心安宁、精神愉悦并对此做出思想升华,这显然不再是生理活动,它已经进入到自我实现的境地,肯定这一内容就可以视为茶道,关于这方面认识的总结就是茶道研究。将茶的生命比拟人生,将饮茶体悟引向对自然万象、宇宙世代的洞察,并将之理解为天道、真理的具体化,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对茶的总体性把握。许多文人、僧人、思想家对此都留下了富有启迪的独特见解、深刻体悟,如陆羽、苏轼、朱熹、周作人、林语堂等。茶道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画作之中,并对中国陶瓷工艺、美学设计等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笔者之所以主张中国茶道真正形成于宋代而非唐代其原因就在于唐代的饮茶活动还有着浓厚的、与物的深切关联,这直接干扰并降低了有关茶的超越性思考。宋代就所有不同,闲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格物致知理论的兴起,为茶道的提出分别提供了现实的和思想的双重铺垫。

从字义上说,茶道意指基于茶自身的性质而淬炼出的精神世界。茶自身的性质首先是它的自然属性和对人身心的益处,在此之上关于茶所展开的情感投射和意识升华才进入到人所创造出的精神世界。人类文明构建了诸多包含信仰、文学、哲学、艺术之内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精神世界主要体现在乐生、天命、义理等重要命题上,茶道正是以茶为载体在品茗中以茶说事、以茶喻理、以茶论道。从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联角度上看,中国茶道的具体内容可以表达为如下三个方面,即闲、隐、乐。三者统一到人,媒介是茶。“闲”是中国茶道的心理基础,“隐”是中国茶道的社会主张,“乐”是中国茶道的价值追求,就三者的内在关系来讲,“闲”是前提条件,“隐”和“乐”是刻意营造或试图表达的精神状态。

“闲”在中国文化中有多重含义,负面的是指不事稼穑、游手好闲、吃闲饭;正面的是指从容、优裕、散淡、豁达,正面的含义中既包括品质方面,也包括生活方式。与茶道关联的“闲”显然是指后者。“闲”就是有工夫,并且肯在茶上下工夫,茶因闲得以成就,闲因茶得以充实。时间上的闲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闲,要点在于一种生活态度,即从容应对,等闲看过苦难沧桑、视荣辱或声誉为身外物,置之度外,心中只有茶,将我融于茶,将茶化作我。这样的“闲”正是精神成长、自我发掘和自由意志伸张所必备的思想品质,得闲之真谛的人才会在意向内观照,求取独立的个体我。

从价值论上说,“隐”的消极含义是保全其身,明哲保身;“隐”的积极含义则是脱俗、淡泊、精俭、洁身自好,这不是被动的退让、逃避,而是在知其不可为或者无力改换他人/社会时、仍然顽强保留自身的处世原则、固守内心的道德律,这是以一己之力抗争凡俗世界、庸常大众的随波逐流,不做犬儒,放弃世常的名利而求取个人的精神圆满。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上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身”。因此,茶道中的“隐”揭示的是茶人饮者在生活、社会中如何立身的大问题,隐后返本,身处闹市求心安,身处高位知进退,隐与显是一对相互依托的对立统一,隐后再显的是本真的我,不忘初心,为人处世不忘己身。“隐”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持才可持久,避喧嚣而处落寞,离繁华而安清贫,这非一般人可为。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不是说喝茶后,人就自动获得了“精行俭德”,相反,那些本就“精行俭德之人”是最宜饮茶的,陆羽的意思十分明了,那就是人选择了茶,茶的德行是人的德性之外显,饮者之品性投射到茶这一实物上。禅茶一味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立言的,佛家弟子之所以选择茶来解经悟道其缘由也基于此。

“乐”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主张,甚至也可以说是它的一大特点。孔子曾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提出“与民同乐”,《太平经》云:“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西方哲人提出了德福一致,中国文化传统更加倾心于“德乐合一”,如助人为乐、乐于助人、乐善好施,都是将行善、助人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快乐是一种因所认同的价值得到实现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是一种精神快乐,体现了“众乐乐”般的精神快感。“乐”使中国茶道明显有别于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生发于佛教寺院,最初由出家人阐发和传承,以后形成的茶道流派“三千家”,也严格维护了师徒授受关系,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因此属于小众文化或雅文化,在其精神内涵上突出的是施茶、吃茶过程中的寂、静、敬的成分,走向了纯粹形式化的理念体悟。中国茶道之乐重申了对此世的投入和对人身处其中境遇的关切,因此,中国茶道具有更加平实的表现形式和更加生活化的现实关怀。无数的历史事件表明,无论身处何种情境下,多数中国人都易于快速接受现状,这与中国茶道乃至中国文化中的乐观主义是分不开的。

二、 茶道四境说的提出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是人生哲学,中国哲学精神也脱离不开对人/人事/人情的考量。他还根据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立场概括出四种人生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两种境界都是非哲学的,只有后两种境界与哲学有关,并且是哲学关注的对象,冯先生还指出,只有借助哲学的反思省察,人生才能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所概括的境界说看似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归结,其实是接受了西学影响、采纳西方哲学的范畴体系的尝试,例如,冯先生所讲的“自然”就不是儒家的原初含义,同样,他明确地划分出可以成为哲学对象和不可以成为哲学对象两种不同的层次,这也是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世间道”的做法。中国茶道无法划入冯先生的哲学对象之中,因为它不是形而上学的观念构建,没有正面回答知识论问题,它只与日用生活相关,只在民间风俗和日用生活中寻找意义,却力图将日常事件变为情趣、乐事,从而获得恒久性。

然而,传统中国茶道也讲境界,很早就提出了四境说,分别是:物境、艺境、人境、心境,并认为四境俱美才是至上状态。明代的书画家徐渭(1521—1593)被世人称为“茶痴”,他最明确提出了宜茶境界说,认为物境、艺境、人境、心境俱美者乃宜茶最高境界。物境指饮茶的环境,主要指不是人为建造的居室、楼宇,而是自然天成、幽静清雅的场所,如竹海、梅林、泉边、湖畔等;艺境指使用器具的造型、冲泡或饮用之法的得体、抚琴弄箫的声乐等共同构成的雅致脱俗的氛围;人境则指嘉宾来客与主人的融洽关系,专心于饮茶,彼此声气相投、趣味相和;心境指在饮茶中忘却世间万象,人与茶、茶与人合二为一,一心悟道,由此求得心胸的物我两忘、豁然开朗。

茶道四境之间并非简单的高低替代关系,相反,四境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连带关系。物境和艺境提供了实体性基础,人境提供了人际交往沟通的条件,心境则受到前三者的引导,反过来又纯化、提升前三者的存在方式。宋人提出的饮茶“三点”——饮茶环境、水质和茶具、品饮者的修养三个方面,讲的是同一个道理,也可用看做是茶道四境说的前身。

茶道四境界不是人生境界,也非道德境界,它只是对生活情趣的关注,在匆忙、庸常的日常生活中寻找情投意合的同道,在刻意营造出的人为环境中折射当事人的思绪和体悟,这就是生活的闲、人生的隐和现世的乐。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1597—1679)有句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茶道四境在匮乏经济时代显得有些铺张或矫情,对俗世凡众来说它显得过于高格调和雅致,通常会被不谙茶道的人视为“茶疵”、“饮癖”,然而,恰恰是这些对茶情有独钟、不改初衷的人成就了茶道,使茶事成为风雅,使茶人有了品味。

中国传统茶道的四境说所讲的茶道不是在用时间来衡量,相反,只在乎空间,中国人喝茶可以从早到晚,时间似乎停滞了,时间的意义消逝了,重要的是喝的什么茶、用的什么茶具、所处怎样的环境和心境,这些都是空间要素。中国茶道弱化了时间维度,突出了空间维度,饮者或主宾饮者们共处的空间性存在的属性得到充分阐发。中国茶分产地、产区;但各地的饮茶方式也有地区差别,茶室、茶馆的陈设在理念上大多刻意滤去了时间的向量。据说真正谙茶者在头三杯不事任何言语,静静品茶,全身心关乎茶主泡茶的一举一动,用心体会茶汤之味、茶器之美、茶艺之精、茶席之雅,等等。品茶过程中茶者(包括茶人、茶客、茶主)的思想沟通不是靠语言传递,而是靠共感,情感共鸣,这样的情感分享与特定的场景及其要素相匹配,它是以彼此共在、身心在场为其表现形式的。西方人则非常不同,他们用时间来度量茶,喝的是晨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茶就像钟表一样提示人正处于作业或行为的某个阶段,所凸显的是茶外之人的所作所为。茶只是工具性存在,茶为人所用,仅此而已。

令人遗憾的是,茶道四境虽然关涉空间,但只是十分狭小的范围,往往只是设茶席、茶会的那块空间,或者仅仅关联案桌、茶几的空间。饮茶者之外,即便在同一室内(如茶室、茶馆)仍然可能垃圾遍地。中国茶道只提供了十分有限的悟道体验,却没有成功扩展、延伸开来,成为“新民”乃至“新生活”的源头动力。蔡元培在写于1916年的《华工学校讲义》中说道:“华人素以不洁闻于世界:体不常浴,衣不时浣,咯痰于地,拭涕于袖,道路不加洒扫,厕所任其熏蒸,饮用之水,不加渗漉,传染之病,不知隔离。小之损一身之康强,大之酿一方之疫疠。”推己及人、由此及彼这些中国文化传统倡导的“类推”在茶道中未被生根、发扬。中国茶道创造的洁净世界只局限于当事人的精神领域,却可能无涉于周遭环境,更未激发出行动的意志。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坐而论道”、缺乏行动力的劣根性也大抵与此相关。

中国茶道具体内容——闲隐乐——正是通过“四境”得到充分体现的。茶道的物境在于野趣、雅致,在世间却又脱俗清新,这就是闲和隐;茶道的艺境强调合于时令,契合仪规,烘托出寂静、清和的空间,这就是闲和乐;茶道的人境突出的是同坐茶席中人一期一会,以情相交,以茶传情,这就是得一知己而足矣的至乐;茶道的心境关注当事人反躬自省,向内心观照,以茶喻人生、事业,涤除内心的不满、怨恨,成就自性的伸张,这就是“大隐隐于市”的真谛。可以说,茶道四境说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深化了中国茶道。

换句话说,中国茶道虽然也强调由茶及道、茶中见道,但并不追求道外世界。一句话,中国茶道的本质是道茶一体。日本茶道援佛入道,突出了“孤”、“寂”、“清”的品味;中国茶道引儒入道,强调的是“闲”、“隐”、“乐”。中国茶文化在唐代兴起时就是雅俗共赏,宋代出现茶道时,也是同时存在士大夫、寺院、宫廷、世家、平民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且佛门、道观、儒家的祠堂、学堂、孔庙等都依据各自有关天、人、物的理念预设而发展出了不同的茶礼、茶艺乃至各自有别的茶道。茶文化流布广泛,是因为吃茶人都接受了其中的乐趣。周作人曾在《喝茶》一文中有极好的概括,“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中国茶道具有深切的现实关怀,本着及物、依人、乐生的原则将茶道落脚在生活情趣上。

三、 茶道四境说的现代诠释

新中国建立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传播了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对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诸多具体形式都做出了彻底否定,既根除了封建制度的社会基础,也对民众一般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其间茶道研究、茶文化样式几乎停滞,仅仅保留了单纯物质性内容的茶叶种植、加工、买卖,因为茶叶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出口创汇产品。然而,饮茶、品茶的过程而产生的悠闲生活方式,散淡人生态度和追求精致、雅致、品味生活的志趣都被无情扫除,茶文化不再传承,茶道研究被迫中止。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也给中国茶文化复兴创造了条件。许多地方政府大力发展茶叶贸易,鼓励围绕茶叶而进行的各类文化事业,各地纷纷成立了茶协会,茶馆也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茶事活动频繁,并且参考和吸收台湾经验,开发出各种茶艺表演,茶事相关的茶产业,如茶服、茶器、茶具、香、古乐器、国画等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茶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始赋予茶各种积极、正面的价值。饮茶者(无论是在自家独斟自饮还是与人同泡茶馆)都不再被视为游手好闲的人,相反,经常被看做是有品位的风雅之士。

期间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奢靡之风盛行,茶的包装过于精美,造成大量垃圾,增加了环境负担;茶具和茶器过于昂贵,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茶艺表演出现了许多不雅或庸俗内容,冲淡了饮茶本身的乐趣。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茶生产商、经销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使用过多的化肥和杀虫剂,加工过程中添加了过多干扰茶性的有害物质,这些行为导致许多种类茶叶品质的退化,这种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传统茶人应有的职业操守,也与茶道追求格格不入。

当代中国茶道所处的时代场景已经大大不同于古代。在匮乏经济时代,茶仍是稀缺品,好茶或上等茶更是珍稀品,只有殷实之家方可享受,一般平民百姓买茶只是备着待客之用,平时是消受不起的。而殷实之家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识书达理,品茶论道、鉴茶赋诗等都只是士大夫、文人之间雅致生活的追求。虽然只有占总人口极少数的人饮茶,但他们大多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思想的创造者,他们不仅维持了茶文化,也推动了茶道的传承和深化。然而,今日的中国人大多可以消费得起茶叶,茶叶的供应源源不断,茶叶的种类层出不穷,饮茶的方式不断翻新,茶真正成为粗茶淡饭般日常和廉价,饮茶者可能是每个人,即任何一个“涂之人”,此时,茶道何存?跨越全部阶层、通用于所有人群的茶道是否还有存在的可能?

饮茶成本的降低和饮茶程序的简化,茶日益向民间普及,中国传统的文人茶文化逐渐被平民茶文化取代,平民茶文化是否可以延续传统中国茶道呢?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所主张的闲隐乐三种精神不仅仍然具有意义,而且在今日获得实现变得更加可能,主要得益于物质手段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闲暇时间增加,可支配的财富也极大增加,度闲和求乐变得唾手可得。然而,发达的物质生活和快餐化消费也使时间碎片化,精致生活追求变得局促和难觅,普遍的烦闷和躁动紧压了人的精神生长的空间,在丰裕时代如何安顿心灵、为我们的精神向往提供场所?这是今日茶人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就必须强化茶道中的四境功夫。返归自然,按物之本性行事,顺物理尽物力。茶本是自然一物,饮茶之益来自于茶性的最佳发挥,茶道的初心就是保持对茶性的尊重。茶道四境必须依此茶性自然主义原则加以展开。艺境虽是人所造环境,也应以模仿自然、接近自然为原则,将艺境融于物境之中,饮茶者无论身处何处其心境和人境都应返璞归真。质言之,虽然心境重在个人独处的内心观照,人境强调以敬待人求得声气相投,但人境的出发点是心境,有独立人格和自处自律的人才会与人平和相处,茶道四境其实就可以化约为二境:物境和心境。茶人的举手投足是自身心境的外化,所使用的器具、营造的环境皆由心性外发,洞察物之本性以尽物力,对茶事中的一切皆抱持恭敬、谦和的态度。二境皆出于一心:这就是奉茶之心,易言之,敬茶之心。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主张在俗世生活中返本归真,在庸常世界中寻找优雅品位。在此,重要的不是茶、茶具或茶室,而是茶人,或者说是饮者在品茗中全身心投入所获得的自悟自省。道在茶中,悟道就在品茗的过程中。物镜、艺境、人境都不需刻意选择,随遇而安,因为象由心生,心境才是根本。在当代,拜市场经济和技术革新之所赐,茶相关的器具极大丰富、陈设越加奢华,茶室随处可见,茶叶唾手可得,然而,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外壳,真正有意义的是饮茶者求放心,将心安置于事关大问题的事物上,用宏大叙事去除生活中的繁杂,用普遍价值提升人生的关切,饮茶让人安静下来,生起敬意,卸去多余的欲望和无谓的冲动,一句话,品茶就是赴一场心灵之约,从这个角度上看,茶道四境可以成为今天中国人的信仰依托。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董鹏(陕西安康)】

超级干货:茶室的演变史与茶室的布局摆设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

【热文回顾】

“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茶

在古时候就开始源远流长

中国人对于茶的喜爱

早已深入骨髓

打造一个雅俗共赏的茶室

是每个爱茶的人心中所求

下面这篇文章将分三部分介绍茶室:

1茶室的起源

2中日茶室的差异

3家用茶室该怎么设计

话不多说正文开始

01.

茶室的起源

相传 5000 多年前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荼即茶

可见茶被古人认识

是因其有解毒的实用功效

「茶室的萌芽」

最早使饮茶成为营业性和服务性行业的是 “茶摊”

可以说是茶室的雏形

据史料《广陵曹老传》

“东晋元帝,有一老姥

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弼之,市人竞买,

自旦至夕,其器不减。”

说明茶在晋代已作为零售饮料在市场上出现

这种简易的流动的茶摊

没有固定的场所

随走随卖,美其名曰“提壶弼茗”

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 “没有空间的茶室”

这就形成了茶室经营的雏形

「茶室的兴盛」

茶室兴于唐,盛于宋

最早的茶馆

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

称为茗铺

唐代佛教兴盛

僧人多且好饮茶,遍游天下

对茶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满足人们效仿禅茶的需求

店铺形式的茶室初步形成

唐 宫乐图(局部) 佚名 宋人摹本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代

茶叶产量的大增和价格的低廉

使饮茶更为普及

有的茶馆白天营业,有的全天营业

还有夜游茶馆

宋代的茶文化比起唐代的质朴单纯

已经有了多方面的丰富和补充

形成了文人的风雅、皇室的奢华、

民间的质朴、寺院的清淡

这个时候的茶室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社会功能

《清明上河图》中的茶坊

「茶室的普及」

明清时候的茶室

已经在市井街头

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大众的认可

品茗之风更加兴盛

各种类型的茶室遍布着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

喝茶的人群也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

上至皇室贵族、下至挑夫小贩

茶馆的功能也更加丰富

明代,《真赏斋》文微明

如供生意人治谈生意的清茶馆

供文人消遣泼墨的笔会

供人饮茶吃饭的“贰浑铺”

供人赏景玩耍的野茶馆

更有供人下棋品茶的棋茶馆

最有代表性的是书茶馆

客人一面饮茶一面欣赏说书先生说演

好不热闹

「茶室的衰败与复兴」

茶室在晚清到民国初年这一段时间

依旧兴盛

但是在经历了战争的磨难和打击之后

茶馆一度衰微

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

茶室的复兴

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市场经济下的茶叶销售行业再次兴盛

茶室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茶室的发展从东晋时代一直延续至今

悠悠千载,醇香的茶汤中

是中华文化中一方不可磨灭的印记

02.

中日茶室的差异

提及茶室就不得不说一下中日茶室之间的差异

有人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二者区别:

日本:哪里有茶室哪里才有茶喝

中国:哪里有茶喝哪里就是茶室

古代日本是没有原生的茶树的

自然而然也就没有饮茶的习惯

在日本,普遍认为茶叶是在9世纪初

由遣唐使最澄和尚从中国带回日本

茶叶从这时才见于日本正史

日本以独特的方式

吸收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并结合自身文化特点

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源中展和&東形西見

由于中日茶不同的渊源

和各自赋予茶的不同文化属性

导致了两国茶道精神的差异

和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和中国的茶室

具体什么不同呢?

『该部分来源中科绿华绿色建筑』

「 日本茶文化」

茶文化最初是由唐代僧人东渡日本带去

形式上有“禅意”,随着茶文化的传播

日本的民众与上层社会都流行起了饮茶的习惯

并把禅意发挥的更加浓厚

“茶道”由此而生

日式茶具

日本保留了很多中国唐代的一些茶具

同时又根据需求增添了很器具

图片来源中科绿华绿色建筑

日本人对于茶是尊敬的,甚至是膜拜的

因为茶,给了人们极大的精神寄托

日本茶室的功能是为了喝茶

也只是为了喝茶

日式茶室

茶室为了茶道所建的建筑

大小以四叠(塌塌米)半为标准

大于四叠半称做“广间”

小于四叠半者称作“小间”

标志性的地炉

风格明显的日式榻榻米

当现代的设计元素涌入到茶室设计后

也还深受禅宗文化的影响

因此形成了现代简约感的茶室

风格明显的日式榻榻米

当现代的设计元素涌入到茶室设计后

也还深受禅宗文化的影响

因此形成了现代简约感的茶室

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所著的《茶谱》中列出10种茶具

图片来源中科绿华绿色建筑

中式茶具

中式茶具

中式茶室在装饰上通常会用到大量的中国元素

比如明清制式的圈椅

中国独有的水墨画,并且很多茶室会添置民俗乐器

让客人在品茶时也能聆听到传统民乐

感受茶文化带来的精神魅力

茶室摆件

中式桌椅

中式茶室讲究并不像日本

茶室就是为了喝茶

中国对于茶是为了体验

哪里有茶,哪里就是茶室

香炉

中国和日本在茶文化上的区别

就在于对茶本身的态度

日本更多的是敬畏,把茶当成一种修行

中国是把茶当做一种体验和享受

用身心去感受茶带来的方式和乐趣

发展至今

现代的茶室设计更加的多元化

结合了中式日式现代简约等多种风格

茶室成为越来越多人

家居中的必备生活功能空间

那么怎么打造一个家用茶室呢?

03.

茶室的设计

茶室的种类可谓多种多样

从整体形式上说

有以空间为主要表达内容的中式茶室、

以器物为重点的日式茶室、

以人为中心注重舒适度的欧式茶室等

风格上则有简约、复古、田园、现代等等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或风格

茶室设计的基本要素万变不离其宗

下面小编具体讲解一下

该如何在家打造一间茶室~

「茶室要放在哪儿?」

对于茶室的打造,古代人随性自然

不刻意追求居室

更注重心境和自然环境的契合

古代人大多喜欢将茶席设在松柳泉石之畔

一席、一炉、一茶壶,孤身或三五人小聚都可以

或者是在寺院庐舍里

窗外面对着竹林芭蕉

然后饮茶听雨

对于喝茶的仪式感

每个人的饮茶目的和需求不同

比如有些朋友就认为燃一线香

在檀香袅袅的房间里喝茶才有氛围

而有的小伙伴们喝茶

则格外讲究茶的用水、温度、茶具,手法等等

这个就看个人爱好了

所以对于喜欢追求仪式感的小伙伴呢

可以专门腾出一间单独的房间或者角落

能够确保饮茶时不受打扰

当然,也有朋友喜欢相对幽暗的环境

讲究禅意与意境的日本的茶室

就有这样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

大家都喜欢在采光良好、空气流通的地方品茗

墙面最好是白色、原木色、米黄色等等

家具可以使用竹、木、藤等材质

家具的高度可以适量降低

营造室内的视野宽阔感

同时,也不要忘记在茶席附近预留电线插头

方便煮茶

「茶桌与坐具材质的选择」

茶桌和坐具可以说是茶室最基本的构成物

最好以自然清新为其主要特点

来表现一种平淡、纯粹、含蓄的生活境界

在茶座和坐具的材质选择上

往往以实木、竹、麻、稻草等为主要材料

既能显示室内装饰的精致

同时也很环保,带来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尤其是在小户型的茶室设计中

竹藤木质家具是最常选用的材料

它没有仿古家具那样庄重正式

但价格适中,也更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格调

尤其在炎炎夏季

竹藤家具总能给人丝丝清凉舒爽之意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入手打造茶室

不妨先从一张麻席、一席竹帘开始

它们都是营造清新氛围的绝佳之选

有些朋友喜欢更加富有现代感的设计

也可以选择钢化玻璃和塑料等材质

但注意,选择这一类材质的同时

在所有软装饰物方面也要选择相搭配的现代风格

「装饰物的妙用与格调的呈现」

茶具&装饰

茶室有四雅 :茶具、器物、盆景、水墨画

茶具,即茶壶、茶杯、茶勺等饮茶的器具

也引申到茶笋、茶籝、茶灶、

茶焙、茶鼎等专业级“装备”

一套漂亮的茶具固然重要

但要打造出一个风雅的茶室

需要主人在其他装饰物的选择上多花心思

装饰物可分为摆件、挂件等,绿色植物、插花、雕刻品、雕塑品、金银器、古铜器、瓷器、陶器、玉器、琴棋书画等等都可以作为选择甚至你还可以利用农人的蓑衣、渔具、磨盘,或南瓜、葫芦等瓜果蔬菜来营造一种浓郁的田园气息。也可以运用少数民族的毛毡、江南情调的蓝印花布、老北京的泥人或者剪纸、脸谱、织绣等地方民俗品、工艺品,来表现地域风俗,打造富有地缘特色的茶室,都是极其富有情趣的。

「灯具的运用与意境的烘托」

照明设计是茶室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烘托氛围上起到重要作用

茶室一般选用局部照明的方式

这种照明方式可以产生虚拟空间

有很强的暗示作用

并且能够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强空间的层次感

灯光布置可以选择4000-5000K

因为这是最接近日光的色温

既不过白,也不发黄

给人朦胧婉约的意境

吊灯、壁灯、落地灯、

中国的红灯笼、西式的汽灯、东南亚的藤编灯

都有各自的味道

灯具的选用要结合茶室家具和装饰物的整体风格

不能显得突兀和怪异

总而言之

从整体上把握好茶室的风格和格调

合理设计各要素的组合和搭配

基于内心的需求

天地方圆间

为自己打造一个宁静之所

下面小编精选了一些不错的茶室案例

仅供大家欣赏参考

「茶室设计案例欣赏」

参考文献:

《基于茶文化的中式茶馆与日式茶室比较研究》 ,作者闫丹婷

《论我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室空间设计》,作者华永

《基于案例分析的当代茶室设计手法探索》,作者王丽阳

《喝茶?品茶?你所不知道的中日“茶”之区别》,中科绿华绿色建筑,作者 Andy

《如何在家打造一间素净茶室》武汉东易日盛

向以上原作者致谢!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由新微设计整理发布

茶业复兴:中国为什么没有日本式茶道 ?

  今天我们讲讲《茶之书》,这一次我下了功夫,想给大家带来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我估计日本作家冈仓天心写的《茶之书》,在茶书里头,其传播率仅次于陆羽的《茶经》。


  刚好我给新版本的《茶之书》写了序,我的朋友萧秋水买了一本《茶之书》,她告诉我”非常好看,《茶之书》根本不是讲茶的”。市面上的《茶之书》有很多译版,昨天我看了一下当当网文化榜和生活榜,我发现两个榜单排在前五位的就有一本是写茶的书,说明最近几年爱茶喝茶的人多了起来。


  (冈仓天心,1863-1913)


  有的人把《茶之书》买回去非常失望,三万字的书只有五千字左右讲茶,那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呢?


  《茶之书》是讲东方式的审美,从我们的儒释道,讲到了空间、人,讲到了茶。


  有一个著名的茶梗要讲讲:很多人拿着《茶之书》的的日文版说,不懂日文就不要研究《茶之书》了,这就闹笑话了。其实冈仓天心写这本书不是用日文写的,而是用英文。我请教了很多人,都说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文字优美,甚至美国的高中教材都引用了《茶之书》的内容,他们从这本书不是学习认识茶叶,而是从这本书了解东方美学,这一点很了不起。


  他为什么用英文写呢?他不是写给日本人或者中国人看的,他是站在东方人的角度写给欧美人看的。整个行为过程都是围绕“为什么”这个问题,告诉欧美人我们日本不是他们认为的那个样子,就像我们一直说云南人不是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骑着大象,牵着孔雀。冈仓天心选择茶作为切入点,告诉欧美人日本真正的情况,冈仓天心有三本非常著名的书,除了《茶之书》还有《觉醒之书》《理想之书》。


  二十世纪初期,欧美人是以武力征服东方,我在《茶叶战争》里谈到过,大英帝国把东方作为征服的对象,马克思说过一句很霸道的话:“他们不能再现自己,只能通过别人再现”,当年英国人入侵埃及的时候,只谈对埃及的认识,压根就不谈武力有多少。


  武力不重要,认知才重要。这是萨义德谈“东方学”的一个核心。也是后来许多学者反驳的核心。冈仓天心是较早反驳的人,而不是一味地投奔到西方的怀抱了。我们今天之所以会被打动,也与此有关。


  想想当年英国才上千人就把印度管理下来,为什么?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冈仓天心处在这样一种历史压力下,要对西方说什么?


  《茶之书》里他谈到了许多中国的事情,比如宋朝人对待茶的理念和唐朝的人不一样,不仅如此两个朝代的人,他们的生命观也不一样。中国人在1900S,对生活已经没有热情,而宋代的时候中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有很多哲学思想家,很丰富的物质文明。今天我特别要说的是,为什么宋人会喜欢梅花,喜欢苦茶,就是与高度物质文明有关。


  冈仓天心说日本人为什么保留了文明,是因为他们成功抵御了蛮族(宋元)的入侵,保留了中华文明。


  那么宋明之学和唐朝有什么不同。唐朝人视为象征的东西,宋朝人在寻求的过程中更为现实。在宋代,人们认为天地不是世间万物反映出来的,而世间万物本身就是天地。涅槃掌握在我们手中,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让人感兴趣的是过程,最关键的还是经历完成的过程。


  在宋代人看来探寻生命的过程,本身就是令人神往,而不是非要得出一个结果。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体悟到了生命,体悟到了美。而不是一定要得出一个结论。这就说明人和自然是一种结合是非常自然的,被赋予了意义。


  饮茶不是一种消遣行为,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


  日式茶道网络图片


  我们今天谈到的仪式感非常重要,在宋代,喝茶的时候都要在佛祖面前烧香拜佛,沐浴更衣。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苏州有一个僧人,听说苏东坡要来了,就跑很远过去,沐浴更衣去给他泡茶,以佛祖的名义聚集在一起。苏东坡也在诗中表达了不仅仅在乎当时的环境,泡茶的姿势多么优美,而是在乎你为了给我泡茶跑了几百里路。很多人走了很远的路,等了很长的时间就是为了喝一杯茶,他把这种仪式感做得很足。


  说到仪式感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学校,上课班长一喊“起立“,大家就齐刷刷起来,一起喊“老师好”,这就是仪式感。在传统中国,仪式感非常重要,比教什么,学什么都重要,所以冈仓天心谈到,为什么中国人对茶道丧失信心,就是被蒙古人摧残,之后到了明代,我们把抹茶法丢了,而是选取直接泡茶的淹茶跑法。把宋代的那套礼仪丢了,到了清代又被满族人淡化了,到了他那个年代我们就彻底丢掉了那套礼仪,但这一点我不太同意。

  日式茶道网络图片


  他那个年代,他很有危机感,他是以中华文明的继承者自居的,其实大部分日本人都是如此,过去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冈仓天心特别强调,日本人在抹茶的时候有个茶筅,看起来起就是就是一把刷子,我仔细比较过,宋代的茶筅和今天的日本用的很不一样,他更像一个木刷子,到了明代就演变成清理桌上的碎屑用的叫“竹帚”,而不是像日本人那样打茶粉。


  在明代有个著名的养生高手叫高濂,他写过一本书叫《遵生八笺》,里面写了很多养生学和大量的茶的内容。他和屠隆在为《茶笺》做注释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茶筅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所以制茶工具断代了,朱权发明了茶灶,把茶淹起来。形成了抹茶道和煎茶道的一系列东西,这些是冈仓天心的一个观念。


  他还有个立场,他认为日本的茶道和英国的下午茶很相仿,先生和女士们的下午茶很优雅,我们的茶道也很优雅。


  我前段时间谈到一个观点,中国茶东渐,在日本形成了茶道。它被视为宋代文明的遗留,茶西传后,就形成了英国的下午茶。下一讲,我讲麦克法兰的《茶叶帝国》,会专门讲下午茶。日本茶道与下午茶这二者完全不一样,日本茶道就是注重仪式感,造景、着装、插花、器皿;在英式茶,也讲究场地,但注重的是聊天的内容。


  我们做的茶业沙龙就是注重聊天,李乐骏的弘益大学堂就是注重的仪式,那种穿越感很强,我第一次见尚高德老师,就是在大茗府,他穿着宋代的衣服,带着全套的茶具,很有气场。


  我参加过许多不说话的茶会,这种形式很强的茶会叫“止语茶会”,很注重仪式感。像我这样的就喜欢和大家交流,就搞了沙龙这种开放式的茶会。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我们可以选择日式或者英式。


  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明清以来中国茶遗产就是“工夫茶”,《茶经》让我们喝茶有序规范,“工夫茶”其实是延续了这种有序与规范。工夫茶本身就是纯中式的,它一直在发展,到现在全中国都在使用。


  3年前我去勐库,到茶山,当时那里很交通落后,茶农一直喝罐罐茶,今年我去他们就开始喝工夫茶了,他们就开始喝工夫茶了,学会用盖碗泡茶,全国各地都开始用工夫茶的泡法,工夫茶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今年大家还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普洱茶。


  冈仓天心提到,100年前近代中国茶不过是一个很美味的饮品而已,与人生理念毫无关系,中国长久以来苦难深重,已经剥夺了对生命探寻的意义,他们变得暮气沉沉,注重实际不再拥有崇高的境界,失去了诗人与古人,青春与活力的想象。他批评说,失去了唐代的浪漫色彩,宋代的礼仪也没有了,变得暮气沉沉庸俗。


  他这个例子就和我们当下很像,每天忙的蝇营狗苟,忙着赚钱,连坐下来喝一杯茶的工夫都没有。想想不是很可悲么?我经常在机场宾馆厅,遇到那些家财万贯,却低头匆忙吃方便面的人,难免感慨。


  《茶之书》第一部分谈到,人情之饮,日本人为了改造禅茶一味,说茶树是达摩累了,眼皮里面长出来的,那个时候中国早就有茶了,他把茶史缩短了一大截。吴觉农在日本留学就说“你把我们中国茶史缩短了很多。”


  冈仓天心最著名的一句话说“茶道是什么?,茶道就是对残缺的崇拜,”他在书中说“在我们明知不完美的生命当中,对完美的温柔试探”这句话很美。


  今天为什么很多人去日本学茶道,因为学怎么样做止语茶会就相对容易,二是我们需要仪式感,需要这样的美感。


  第二部分谈的是茶的流派;第三个部分是禅与茶。


  第四章讲茶室,怎么样来布置茶室,来自维摩诘,他说学佛不一定要剃度出家,三个榻榻米,虽然小,但可以容纳一个人,也可以容纳十万人。我现在看,就不奇怪了。比如我们的茶业复兴,一年也来了2000多个人。


  我们每个人表面看起来要做一个大师,我们渴望优雅,但要如何面对最世俗的生活?我们每天起来就要刷牙洗脸上班。冈仓天心就说,他们每天到茶室,源于对茶的热爱,就要把茶室每一个角落清理整齐,每个器皿也要洗的干干净净。清扫是门艺术。艺术欣赏就是建一个空间,空间很小,但是干净整洁,他们在茶室挂画,并欣赏它。

  京都待庵茶室,千利休设计网络图片


  他举例说明我们到了一个小的茶室,不要烦,要和它发生关系,学会欣赏艺术,他举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例子,书中写到“终有一天,伯牙来到古琴面前,他伸出一只手抚摸琴身,仿佛骑士在安抚野马一般,随后伯牙拨动琴弦,开口唱起世纪自然高山流水,霎那间梧桐木的所有都涌现出来,又一次春天的香檀气息在枝叶间留恋,又一次四溅的瀑布沿着峡谷纷纷落下,对着含苞待放的花朵展开笑颜,转眼间又听见恍恍惚惚的夏日之声,虫叫、蝉鸣,细雨朦朦······一个琴声里面把四季景物做了一个再现。”


  我们喝茶也是如此,春天喝茶是什么感觉、夏天又是怎样,四季带来的不同感觉,艺术层面我们来和他发生关系,很大层面和我们的情操有很大关系。茶从一开始作为药饮的植物,慢慢的变成了和儒释道相关的,那是我们的认知行为导致的,因为我们听得懂它是这样的,我们才会有这样的艺术欣赏,


  茶道本身培养了我们卓越的鉴赏力,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精神境界。所以说,每个人的习惯和经历都会形成一种特定的认知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大师。所以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最终目的做铺垫的,茶也是、花草都是。


  第六部分花道,他也谈到我们如何在花道中提我们的鉴赏力。


  第七部分,也是我谈的最多的一个部分,茶道大师千利休之死,很多读者在读到这一部分都哭了,丰臣秀吉把千利休赐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人没有日本人的茶道?


  刚刚我们谈到了茶道,著名学者孙机写过《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他94年写过一篇文章,他说中国为什么没有日本茶道,是因为中国和日本历史背景不一样,对茶的看法不一样。他把中国茶理解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物质关系,他把茶理解为一个物质,不把喝茶当作一个宗教行为,他还举例,茶神陆羽,在唐代生意好的时候被人供奉,生意不好的时候被当成茶宠浇开水,他就举例茶神天天被浇开水,在日本看来是不可能的,中国人实在是太实际了。


  孙机的学生叫扬之水,她谈到我们今年的雅生活,琴棋书画诗酒茶不是从哪里来的,而是原本我们就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的雅生活就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罗胖振宇提出的消费升级,就是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升级为琴棋书画诗酒茶。


  中国第一种雅生活是读书,有钱的人才买的起书,读书闷了就有了抚琴、最后有了棋、所以有钱人读得起书、懂音乐、智商高、有才、加上一壶茶,中国古代的生活就形成了,到了晚清茶馆变成了青楼,现在茶馆变成了打麻将的场所,所以现在我们要从恢复传统,很多人谈把茶馆恢复就是恢复东方美学,我也是这样认为。


  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为什么那么火,他其实谈的是一种文化的消失,刺激了东方也刺激了西方,告诉西方人我们曾经有很多好东西,我们才是文明人。西方国家最优雅,绅士淑女诞生地英国,不也在下午茶里找到文明落脚点么?


  那中国为什么没有茶道,是因为文明的丢失,从蒙古的入侵到满族入关,打乱了秩序。人民的生活不安稳,就不可能有心思坐下来喝茶,到了明代“茶筅”都消失了,文化传统丢了。

  侘寂风格的茶碗,16世纪网络图片


  现代,很多人随口就谈“匠人之心”、谈工艺,有用吗?我们读《茶之书》,其实很冒险,里面文字优美,但我们也会不安,在东方美学看来,茶已经不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东方文明,过去我们对这本书的褒贬就是在这里。


  今天我们谈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中国为什么会有日本茶道,我们谈“茶文化”,日本人说日本茶道源于中国,钱钟书说日本茶道是,“东洋人弄的茶道太小家子气,”比如茶道就是喝叶子的沫子,钱钟书喜欢立顿的袋泡茶,回到中国喝不到,就和杨绛就喝滇红和安徽红茶拼配出来的红茶,说到拼配是从英国人在印度种茶搭配各种调料制作出英式红茶,而很多人所谓的正山、纯料所指的拼配就不是一个概念。


  梁实秋写《喝茶》,开篇就写我不善品茶,不懂《茶经》,不懂道,整个贯穿其中,最后谈到工夫茶中的火炉距离七步,他很怕说错,小心翼翼。周作人有篇文章谈吃茶,说徐志摩谈到日本茶道,茶道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他读过《茶之书》这本书,还为这本书写了序言,序言就讲30年代出过《茶之书》,他为了写序言把冈仓天心的三本书都细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为什么中国没有茶道呢?因为中国人对道和禅没有深入了解,所以没有宗教阻碍了茶道的诞生,茶道是宗教的行为,所以中国人太世俗了。


  中国没有阶级,而茶道这样的风雅之事在日本高端的阶层才有,受到禅的影响,表面看周作人的这种观点说的通,千利休就是为丰田秀吉泡好茶,就出名了。更早的,荣西和尚也是用茶治好了将军的病,但在中国也难道不是这样,陆羽写《茶经》难道不是得到了权贵的支持才得以推广?宋代更是,连皇帝都参与了茶推广,所有的精致都是士大夫的玩法,那为什么到了民国这些风雅之事就没有了,人们开始喝袋泡茶,周作人喝茶都被人骂,大家可以参考我们的著作《民国茶范》,所以我觉得不成立。


  茶的第一个属性就是药理,第二个是通灵,第三个是心境,所有人喝了都很愉快,最后才是饮品。民国时期的人,钱钟书、周作人都去留过学,同期的冈仓天心用英文写《茶之书》宣扬茶道,铃木大拙向西方人宣扬禅宗,著名的苹果之父乔布斯就是铃木大拙的信徒,家里只有台灯,铃木大拙的存在注主义影响了很多西方人,所以这两个日本人很了不起,还有我的偶像村上春树,他是当下对世界影响很大的日本人。这三个日本人一个谈茶、一个谈禅,一个写小说,而我们没有这样的人物。


  100年前懂英文的日本人积极的向西方介绍东方的文化,这三个人对话西方,我们也对话西方,但中国似乎从西方搬来的更多,忘记了输出。现在,难道我们不该反省反省?现在谈一带一路,也许是说茶最好的时机。


  来源:茶业复兴

找到约9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