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蒙顿茶膏普洱茶膏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蒙顿茶膏普洱茶膏产品

破译“绿色者更佳”——回忆“绿茶膏”诞生记

2011年,蒙顿茶膏破译了失传已久的绿色茶膏,十年一瞬,初心永存,再发此文,回忆十年前的里程碑式突破。

上世纪末,生物学家陈杰先生从故宫保存上百年的普洱茶膏中获得启示,开始了对普洱茶膏的研究。并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对清代宫廷茶膏的制法进行模拟,即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法——如今它是“蒙顿茶膏”品牌的独创工艺。在此基础上陈杰先生又因清代药物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的一句话“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开始了“绿茶膏”的研究,并从中成功提取了茶叶中所含的叶绿素。

“绿色者更佳”出自中国清朝著名药物学家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的一句话。原文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

这句话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普洱茶膏有解酒的功效;二是普洱茶膏有两种,一种是“黑如漆”,另一种是“绿色者”。显然,赵学敏认为“绿色者”优于“黑如漆”。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疑惑:一是从历史记录来看,除了赵学敏提到“绿色者”之外,再没有任何资料可供考据与借鉴,所有涉及普洱茶膏的文献中也仅有赵学敏提到的“绿色者更佳”这五个字;二是从文物的考证上,如北京故宫留存的普洱茶膏也没有一款为“绿色者”的茶膏,缺乏物证的条件;三是从现代普洱茶膏的研发中,无论是对清朝宫廷茶膏制作工艺的破译,还是云南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大锅熬制,最终产品都指向“黑如漆”。换句话说,这些工艺是无论如何也制作不出“绿色者”的。

“绿色者”是普洱茶膏吗?

“绿色者”是对茶膏外观颜色的描述。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绿色与茶叶中的叶绿素有关。并且,这种叶绿素一定含量很高,使其外观呈现较明显的绿色特征。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普洱茶在加工的过程中,经过了揉捻与晒青工艺后,茶叶中大量的叶绿素被分解。所以,以这种传统工艺制成的毛茶,甚至是紧压后的青饼、青砖、青沱等,都呈现灰褐、灰黄、灰白等几种颜色,鲜有绿色存在。那么用这些毛料制成的茶膏是不可能出现“绿色”的。可“绿色者”的这个“绿色”又是怎么来的呢?

从茶叶原料角度分析,在茶叶的六大类别中,接近于“绿色者”的茶叶唯有绿茶。因为绿茶在鲜叶采摘后,立即进入高温杀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起到脱镁、脱酶的作用,中止了这些物质对叶绿素的破坏,尽最大可能保留鲜叶中叶绿素的含量。如果按照这种工艺去推演,能够制作出“绿色者”茶膏的原料只有绿茶,而以绿茶为原料制作出的茶膏应是绿茶茶膏,与普洱茶无关。但它为什么又称为“普洱茶膏”呢?

是赵学敏错了?或者说是一次疏忽?

综观赵学敏一生的经历,尤其是仔细研读《本草纲目拾遗》这部药学经典,再加上对“绿色者更佳”前后文字的逻辑推理与研判,可以肯定地讲,赵学敏所说的“绿色者”茶膏就是专指普洱茶膏。由此,我们也获得一种新的信息:中国古代的普洱茶膏,不仅有“黑如漆”,还有一个特殊品种——“绿色者”。

敲开了“绿色者”茶膏神秘的大门

2009年,蒙顿科研人员在尝试将月光白(普洱茶中一个特殊的品种)进行脱咖啡因的试验中,误将茶叶内含的镁一并脱除,这一过程同时也使多种酶失去了活性。在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验中,经过比对,发现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不脱咖啡因的产品。虽然过去在对普洱茶的检测中都发现了叶绿素a、叶绿素b的存在,但其含量都很低,不能成为外观的主导颜色。并且,叶绿素b的含量大于叶绿素a。蒙顿在后来推出的月光白两款茶膏中,其月光美人(脱咖啡因的月光白)中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月光白茶膏。相对“绿色者”而言,它仅仅是个开始,是初始阶段。

2010年,蒙顿技术人员在与柏联集团董事长刘湘云的交谈中,偶然接触到一个话题:能否用云南的普洱茶制作出类似日本的抹茶。初谈这个话题,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同样来自对普洱茶颜色的判断,一个原料都呈现灰褐色的茶叶,不可能制作出翠绿的抹茶。但刘湘云董事长的另一句话却提醒了我们: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其颜色的绿色度远高于日本的小叶种。它能做出翠绿色的抹茶,云南的大叶种为什么不能?

或许,柏联与蒙顿都属于在技术层面比较认真与执着的企业。随后,就在云南景迈山柏联普洱茶庄园进行了云南大叶种抹茶试验。在对茶叶的鲜叶进行脱酶之后,再经过超微粉碎与细致的研磨,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的抹茶初试成功(因知识产权的原因,技术环节不能详述)。其品质高于日本的抹茶,外观颜色呈翠绿色,溶水后则表现为墨绿色,各项指标均优于日本产品。同时,这个试验也使蒙顿在研究“绿色者”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蒙顿沿着这个思路,又从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中首次萃取了叶绿素的冻干颗粒(其颜色为墨绿色)。

接着,蒙顿又采用云南最著名的茶区之一班章原料(春尾夏初)开始了“绿茶膏”的实验。原本想借用抹茶脱酶技术应用到“绿茶膏”工艺中,但后来发现,经过这种脱酶技术,表面上能使茶膏维持“黄绿”颜色,但后续的变化因为没有酶的参与而终止了。这就如市场上冒出了很多所谓“生茶膏”一样,无论裸露在空气多长时间,甚至是吸潮后变软、滩堆(非固态,可流动性),颜色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其品质也是逐渐走低的过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水提方法所致。这种做法不仅使普洱茶膏因为失去了“酶”而丢失了茶的“活性”,也使茶膏的品饮价值大打折扣。其实,这种工艺来源于中药提取,上世纪八十年代,江浙地区很多企业尝试用这种工艺制作绿茶粉(归类为固态速溶茶系列),但后来逐渐退出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品质。我们知道,普洱茶的灵魂在于“变”,是丑小鸭向白天鹅转变的过程。同样,普洱茶膏也是如此。缺少这一特性,普洱茶膏的魅力也会荡然无存。

大叶种茶的叶绿素萃取,因为是以叶绿素团(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等)为主,可以采用脱酶的技术,但绿茶膏恰恰要将酶保留,做为储备,待日后陈化过程产生动能,并发生作用。

于是,将脱酶的环节改变为使酶保留并暂时休眠,成为“绿色者”茶膏的关键技术。茶叶中的“酶”绝大部分在65℃失去活性,也是“脱酶”的方法之一,但在15℃以下环境中则处于休眠。蒙顿就是采用低温方法,再加上其它工艺进行配合,制取了当代首款“绿色者”茶膏。因为这款茶膏所用原料为云南班章寨的鲜叶,故取名为“班章贺岁”。它有两大特点:

1、外观首现“绿色”特点,准确地讲,是黄中偏绿(传统颜色称为黄绿色,波长约在570-560nm)。

2、独有的外形为“皮夹镶”。由于“绿色者”采用低温制取,且除水工艺在负压下进行,并将温度从低向高梯次过渡,自然形成表面结皮现象。其“皮”与“镶”也呈两种颜色,外皮为黄中带绿,内镶为咖啡色。这一独特的现像为工艺所致。但存放时间超过一年,或存放环境温度在30℃以上,外皮颜色也会转为深黄。但此时茶膏冲泡后,茶汤呈现橘红(相当于传统茶存放10年以上),厚重感提高,没有苦涩,甜感增加。如将茶膏裸露在自然环境中,仅需一年,从内而外转变为红褐色,厚重感更强,极为顺滑。这一切,不仅表现为一种“活”,也在彰显它“变”的特性,更多的是在品饮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品质的提升。

应当指出的是,“班章贺岁”虽然作为“绿色者”的首款产品初战告捷,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仍是“绿色者”初级阶段的产品。很多工艺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比如它的外观颜色,没有实现以绿色为主,主要原因是缺少现场加工的制备条件。茶叶鲜叶采摘后如能马上进入低温萃取环节,可能实现“墨绿色”的颜色。无奈,鲜叶从采摘再运到昆明,再空运至大连,既便使用密闭的保鲜袋,但时间已为10天左右。叶绿素a在这期间被降解很多(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虽有损耗,但低于叶绿素a(叶绿素b呈黄绿__色)的降解。

实际上,蒙顿在2012年,沿着这种思路,又相继用福建的白茶、铁观音、浙江的龙井茶,制作出白茶茶膏、铁观音茶茶膏和龙井茶茶膏,将这一“绿色者”技术延伸到其它茶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凭什么说“绿色者更佳”呢?

“绿色者更佳”是相对于“黑如漆”而言。主要的焦点在“绿色”上,而这个绿色又指向了普洱茶的叶绿素。我们知道,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一类含脂的色素家族,位于类囊体膜。

茶叶中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是由甲醇、叶绿醇与卟吩环结合而成,是一种双羧酯化合物。叶绿素a分子式:C55H72O5N4Mg;叶绿素b分子式:C55H70O6N4Mg。在颜色上,叶绿素a呈蓝绿色,而叶绿素b呈黄绿色。大叶种茶树鲜叶中叶绿素按季节不同平均在0.4%~0.9%之间,叶绿素a的含量为叶绿素b的2~3倍。这是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区别于小叶种茶鲜叶的主要化学指标之一。

在普洱茶加工与储藏过程中,酶能引起叶绿素的分解破坏。这种酶促变化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类。直接以叶绿素为底物的只有叶绿素酶,催化叶绿素中植醇酯键水解而产生脱植醇叶绿素。脱镁叶绿素也是它的底物,产物是水溶性的脱镁脱植叶绿素,它是橄榄绿色的。叶绿素酶的最适温度为60-82℃,100℃时完全失活。起间接作用的有蛋白酶、酯酶、脂氧合酶、过氧化物酶、果胶酯酶等。蛋白酶和酯酶通过分解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使叶绿素失去保护而更易遭到破坏。脂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可催化相应的底物氧化,其间产生的物质会引起叶绿素的氧化分解。果胶酯酶的作用是将果胶水解为果胶酸,从而提高了质子浓度,使叶绿素脱镁而被破坏。

本来,通过酶促变化对普洱茶后发酵是一件好事,可赵学敏为什么偏偏认为“绿色者更佳”呢?

赵学敏所处的朝代为清朝,科技相对落后,不能明确指出绿色代表什么,更不能指出绿色是什么物质,那时,连叶绿素这个词都没有,更不要说具体的功效了。我们猜想,他在当时那个年代,经过大量实践,认为这个“绿色者”好,怎么个好法,他无法表达,只能用“更佳”两个字概括。

站在今天的生物医学角度,对叶绿素的研究已超过一百年的历史。科学家在大量的研究中发现了诸多叶绿素对人体的好处,相关的研究报告也以上万份之多,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家。综观他们的研究,你会发现叶绿素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多达几十项,但最主要的是围绕四方面内容进行。

1、造血功能

诺贝尔得奖人Dr.RichardWillstatter和Dr.HansFisher发现:叶绿素的分子与人体的血红蛋白分子在结构上很是相似,唯一的分别就是各自的核心为镁原子与铁原子。因此,饮用叶绿素对产妇与因意外失血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2、解除体内药物残渣

营养学家BernardJensen博士指出,叶绿素能除去杀虫剂与药物残渣的毒素,并能与辐射性物质结合而将之排出体外。此外,他也发现一般健康的人会比病患者拥有较高的血球计数,但通过吸收大量的叶绿素之后,病患者的血球计数就会增加,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善。

3、养颜美肤

新英国医药期刊曾经做过这样的报导:叶绿素有助于克制内部感染与皮肤问题。美国外科杂志报导:Temple大学在1200名病人身上,尝试以叶绿素医治各种病症,效果极佳。

4、解酒功能

叶绿素本身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茶叶鲜叶加工中,叶绿素已经水解成亲水性叶绿酸,形成茶绿色素(Teagreenpigment,缩写TGP),它是由少量叶绿素、叶绿素铜钠盐或叶绿素锌钠盐为主体,还含有黄酮醇及其苷、儿茶素氧化聚合与缩合产物和酚酸及缩酚酸等。对乙醇有分解作用,更主要的是加速代谢作用,使乙醇快速排除体外。但这也与个人体质相关联。围绕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弱一些,民间共识大于科学研究。(全文完)

文/陈杰,蒙顿茶制品技术总监,现代茶膏行业的第一人,从事近三十年的微生物研究工作,曾任美国凯耐特生物制药研究员。

2002年开始转向普洱茶深加工的研发,任蒙顿茶制品(香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参与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专业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完成了对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破译工作,制定了第一个现代普洱茶膏的企业标准和检测标准,主导研发了系列蒙顿?红运当头茶膏、蒙顿?易武春晓茶膏、蒙顿?普洱黑金茶膏、蒙顿?玉龙胜雪茶膏、蒙顿?二龙戏珠茶膏、蒙顿?皇印茶膏等顶级普洱茶膏,成为现代普洱茶膏行业的开创者。

2006年1月6日,其研发的世界上发酵度提纯度最高的蒙顿“普洱茶母”(非卖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该馆唯一的一块茶膏藏品。

近几年来,其又从微生物学角度尝试搭建普洱茶的价值链,并先后发表了《普洱茶四大价值》、《普洱茶:发酵食品中的另一座巅峰》、《普洱茶未来五十年》等系列专业文章。

此外,著有茶膏行业第一本专著《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该书以历史的厚度、文化的深度、科学的高度、专业的角度,全面地解读了茶膏千百年来的起落沉浮。作者以他特有的专业素养,尝试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角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剖析古今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和科学价值。为目前茶膏行业奠基和集大成之作。

中国茶膏博物馆里谈茶膏历史

茶膏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一种特殊的茶,它直接溶于水就得到可以品饮的茶汤,没有茶渣。茶膏从诞生至今,距今已有1100年历史。

在云南昆明,有一座茶膏博物馆,门口挂着中国茶膏博物馆的竖匾,2011年开馆,是全国第一家茶膏博物馆。

2022年的夏天,我们拜访了这座博物馆。对这种比较少见的茶类,好奇的我们同馆长在中国茶膏博物馆展开了一场深入的交流,最后,我们得出了三个结论,茶膏孵化于唐代有其必然性,受宋代文化精英的期许和皇家茶匠的配合而出世,最后于清代在中国养生文化中明确了存在价值。

中国饮茶史非常悠久,在距今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先民煮茶的器皿。茶的使用方式也一直在演进,最初,先民直接咀嚼茶叶来提神醒脑明目益思,由于茶本性寒,对于敏感体质的人,倘食用加工不当的茶,则破气伤脾。茶中含有丰富的单宁,丹宁本有益于身心健康,但直接摄取新茶或鲜叶,身体对性寒的丹宁难以吸收利用,往往不利于健康。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云:“上古有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也就是说只要使用得当,阴阳调和、寒温有度,性寒的茶也可被驯化成对身体极有益的饮品。为了避开茶的寒性,更好地获得茶中的价值,古人尝试以煮茶的方式来使用它,加一点盐、姜、橘皮等调味品,如同吃菜汤般。

唐代蒸青制茶引发茶膏的出现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唐代茶圣陆羽认为菜汤吃茶法过于粗鄙,遂著述了影响后世深远的《茶经》,把茶叶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等环节,即可制成饼茶。在蒸、捣和拍这三个环节中,茶叶细胞破壁、汁液溢出,干燥后凝于茶饼上成膏状,这就是茶膏在唐代发轫的原因。

茶圣陆羽知道这种膏状物质乃茶中精华,而且在实践中发现,含膏丰富的茶,纹理和光泽都异于普通茶饼,上好的茶饼看起来像是表面有一层油膏显于表面。

唐代禅宗大师赵州和尚说“吃茶去”,而不是“喝茶去”,和唐代品茶方式有关,唐人是把茶饼磨碎后冲饮。

理学思想是宋代诞生茶膏的审美原因

公元937年,也就是唐朝结束30年之后,我们第一次在史料里见到关于茶膏的记载,南唐闽康宗收到进贡的一种特殊的茶,也就是茶膏,贡品只有八枚,每一枚皆以金丝缠绕装饰。相比寻常动辄许多担的茶叶进贡,这次的茶膏贡品实在稀缺。由此可知,我国最优秀的茶叶工匠们对茶膏的探索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

如同今天,饮茶的风尚总是由时代精英们引领的,他们既是最佳赏鉴者,也是茶文化的创造者。我们知道,理学思想是宋代的主要哲学,它深刻的影响了宋代的审美,《清明上河图》成为工笔巅峰,出现含蓄精简、线条优美的宋式家具,并肩唐诗的宋词有格律缜密、文字凝练之美。在茶方面,宋代文化领袖们期待着出现一款体现茶之精华的茶品。在宋徽宗的要求下,朝廷的官方茶匠把茶叶经过常温压榨、自然干燥后制出了御品茶膏。

如果说团茶和饼茶是对茶叶做加法,以获得更复杂的茶品;那么,宋代的茶膏就是对茶做减法,求得更本真的茶。相比做加法,其实减法更难,比如我们今天推崇活在当下、极简生活,实践起来其实不易。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宋代茶膏,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工艺思路非常正确,在常温下压榨,很好的保留了茶内的活性物质,而自然干燥的过程也延续了对茶内质活性的呵护;二是工艺非常缜密,从宋代茶书《北苑别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工艺的严谨和复杂;三是结果出色,获得了品质卓越的茶膏。宋代御制的茶膏被称作“玉蝉膏”,玉是世间珍宝,蝉有轻盈羽化的意象,用两个美好的字眼给茶膏命名,足见宋代精英对茶膏的钟爱。

工艺转折期中茶膏进入空窗期

经历了短暂剧变的元代里,来到了明代,唐宋沿袭下来的团茶饼茶被废除,而开始推行更易于生产和冲泡方便的散茶,各大茶类开始兴起,一直影响到今天,而茶膏也悄悄的隐退了。

茶膏从边疆再次复兴

茶膏从主流文化中消失了很久,直到云南的土司们开始涉足茶膏,才再次进入历史舞台。

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元明之后和中原文化的交流渐增,云南的土司们知道了一种叫茶膏的茶,他们很好奇,并开始尝试制作。由于缺乏茶膏制作的指南,土司们想到了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通过熬煮茶叶,直接获得茶膏。这种熬制茶膏在当时非常流行,不光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了西藏,还进贡给了雍正皇帝。

通过熬制获得茶膏,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汤色浑浊且有长时间熬煮带来的安全隐患。

如同石油很早就被发现,但是其杂质甚多,倘若直接燃烧石油会满屋黑烟,无法作为日常燃料,直到精炼油技术出现,石油才能成为工业的血液。

乾隆皇帝扮演了精炼者的角色,他对熬制茶膏的安全性抱有很大戒心,让幕僚们去寻找历史上的茶膏制作资料,当了解到宋代官方茶膏制作是用常温压榨法后,乾隆非常认可,至此,清代宫廷茶膏正式拉开帷幕。

乾隆的制茶工匠们在宋代茶膏制作的工艺基础上,以云南进贡的普洱茶为原料,开创了独特的清代宫廷茶膏。它的工艺体系非常复杂,需要186道工序,耗时72天,才能完成一次茶膏制作,仅工艺价值就直达中国古代的制茶巅峰。清代著名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用非常详实的养生价值揭开了宫廷茶膏的秘密,相关的阐述也成为清代宫廷茶膏的价值说明。

乾隆皇帝比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多活了20年,比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多活了31年,他活到了89岁,成为千古帝王长寿之最,可以说,乾隆皇帝是他推动的清代宫廷茶膏的最大受益者。

清代宫廷茶膏对茶膏历史有两大贡献,一是提升了常温压榨制膏的工艺水准,成为中国古代农产品深加工的最高典范;二是回答了古代帝王并非因为便捷而饮用茶膏,真正的原因是萃取后的茶膏带来更大的养生价值。

现代茶膏的出现及思考

回顾茶膏的历史,我们发现工艺演化的路线并非一帆风顺,从宋代常温压榨工艺到清代土司的熬制工艺,就是一次技术倒退。不过,这样的倒退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罕见。

比如,我们熟知的科学家屠呦呦因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在治疗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上,屠呦呦从中国医学古籍中寻找线索,先是根据《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青蒿治疗疟疾寒热的经验,把青蒿经过煎熬后,喂给患疟疾的实验小白鼠,发现并没有效果。

后来,屠呦呦又找到了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葛洪介绍要在常温下,取出青蒿内含物。根据葛洪的方法提取青蒿浓缩物,结果实验小白鼠治愈率非常高。这使得屠呦呦意识到青蒿内容物的提取过程必须在低温下进行,而高温会破坏青蒿素的活性,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屠呦呦最终用沸点仅为34.5摄氏度的乙醚作为青蒿素的提取介质,获得了成功。

李时珍比葛洪晚了1200年,而信息却在历史演进中出现了偏差。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虽然先有宋代的常温压榨制膏工艺,但清代云南土司还是出现了高温熬制茶膏的工艺退步,好在乾隆扭转了这个局面,把更先进的常温压榨制膏重新带回历史轨道。

2005年,是现代茶膏的元年,中国首家茶叶深加工企业蒙顿茶膏诞生了,它采用低温萃取、冷冻干燥来萃取茶中精华,这是对茶膏制作的正确传承。当然,对于现代茶膏而言,低温工艺只是正确起步,而决定现代茶膏养生价值的是每一款茶膏匹配的独特发酵模型,这是蒙顿多款知名茶膏深受喜爱的真正原因。本文探讨的是茶膏的工艺演进,我们还是回到主题。

中国茶膏博物馆的藏品基本都是由蒙顿茶膏捐赠的各类精美茶膏。得益于今天的科技水平和蒙顿独有的生物发酵技术,如今的茶叶深加工,是在独特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低温萃取获得茶中精华,通过超滤除杂获得更安全的茶叶精华,最后通过冷冻干燥,获得品质和工艺都更加卓越的现代茶膏。

品饮了几款惊艳的茶膏之后,我们告别了精致而专业的中国茶膏博物馆,在这座小小的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茶叶万年未变的热爱,也感受到了传承和复兴茶膏文化的底层逻辑,那就是物为我用,以人为本。

评论:价值4000000一公斤的普洱茶膏,到底是什么人为它背书

 

 

▲“班章贺岁”黄中偏绿,外形为“皮夹镶”

1.由鲁迅茶膏说开去

鲁迅(1881-1936)先生嗜茶,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日常生活中,他经常送别人茶叶,也会收到茶叶。1935年的一天,有人赠送他10枚普洱茶膏(其日记中并未统计一生所收茶膏数量)。据说,鲁迅收藏的普洱茶膏中,有的是清宫贡品。2004年,鲁迅先生收藏的普洱茶膏被拍卖了3克,价格为1.2万元,余者被博物馆收藏了。

 


▲鲁迅先生大笑照片,引自《民国茶范》

 

据当年公开的新闻所云,张宏达教授就品饮过这批普洱茶膏,他认为:茶味非常清,很难得!张教授被誉为“普洱茶之父”,早年曾提出过华夏植物区系学说,并在植物分类系统上有新的创见,他发现并命名了“可可茶”,订正了“普洱茶”,一向为学界所共仰。

 

普洱茶膏是清代有名的茶品之一,文献资料多有记载,当时的医药学家赵学敏((1719-1805))对它备加推崇,等同于药品看待:“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皮血者,研敷立愈。”赵氏又断言:“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中国茶膏博物馆藏金瓜茶膏

 

这两段文献涉及的是普洱茶膏的形态和功效。赵氏描述的普洱茶膏有黑、绿两色,他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论断功效的,如醒酒、消食等,但热症、寒症及其治法在中医中颇有讲究,此处不展开论述,所谓“能治百病”当然并非实指数量,意在说明普洱茶膏的有用性。

 


▲班章贺岁(小袋颗粒装)

 

黑色茶膏比较常见,有文物佐证,今人制作出来的普洱茶膏,也多为黑色,绿色茶膏却相当罕见。几年前,长期从事普洱茶生物实验的学者陈杰从理论上解释了绿色茶膏,指出绿色茶膏的焦点是叶绿素,在制作过程中,如何保留叶绿素成为关键,并成功研制出了“班章贺岁”,这款产品外观上黄中偏绿(传统颜色称为黄绿色,波长约在570-560nm),独有的外形为“皮夹镶”。同时,基于学者的严谨,陈杰指出,还需在实验和工艺上取得进步,才能更好地论证赵学敏提到的绿色茶膏。

 

2.乾隆普洱茶膏是啥

普洱茶膏作为贡品,是雍正年间之事,当时进贡的普洱茶膏是用大锅熬制的,这种方法极有可能从中药熬膏演变而来,至今一直流传于云南民间。雍正驾崩后,宝亲王弘历顺利登上皇位,是为乾隆帝。他综合考虑之后,建立了专门机构,网络了人才,改进了茶膏制作工艺,最后以“压榨制膏”工艺登上了古代茶膏制作的巅峰。

 

赵学敏比乾隆晚生约8年,活了86岁。从时代特征来看,他的意见很值得重视。现在,谈到普洱茶膏,赵氏在《本草纲目拾拾周。雍正驾崩后,宝亲王弘历顺利登上皇位,是为乾隆帝。他综合考量遗》中的这两段“意见”已经成了经典,经常被人提及和引用。

 


▲今存放于故宫的普洱茶膏(清代光绪年间制作)

 

当然,“压榨制膏”工艺成为主流之后,并不意味着,云南熬制的茶膏就不存在了。

 

据著名学者张宗祥(1882-1965)的说法,他曾经在故宫博物院购买过“乾隆普洱茶膏”,这些茶膏是一些薄片,像画家们常用的赭石。用水溶化之后,颜色也近似,味酽无香,非常有助于消化。张氏亦说,“此盖当时云南熬取普洱茶汁制成之贡品也”。

 

▲熬制茶膏,属于高温制膏

 

张宗祥对普洱茶膏的描述,在功效上也呼应了赵学敏的部分说法。在民国年间,谙熟云南掌故的罗养儒也说过,云南普洱茶膏品质最佳,行销外省,大受欢迎,而他对普洱茶膏功效的描述(“如遇一切喉症,噙半块于口中,不到三小时,病即消除”),同样印证了赵学敏的论断。

 


▲蒙顿独创“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技术

 

压榨制膏属于低温制膏的范畴,熬制茶膏属于高温制膏。高温制膏和低温制膏是当今茶膏制作的两种主流模式。也是判断一款茶膏品质的前提条件。于普洱茶膏而言,首选当然是低温制膏,比如“低温萃取、低温干燥”技术。但低温制膏有技术门槛,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更高。

 

“乾隆普洱茶膏”,如果是指“压榨制膏”工艺制作出来的普洱茶膏,又为何说是云南熬取的贡品呢?如果是指年代,结合后一句话来分析,则意味着在乾隆年间,云南仍然向清王室进贡熬制的普洱茶膏。也有可能,是张先生把云南进贡和皇室自制两个事实混合了。由于张先生没有留下购买这批普洱茶膏的详细经过,真相如何,已经不得而知了。

 


▲故宫工作人员清点馆藏清代普洱茶膏

 

可靠的事实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曾经清点过清代光绪年间制作的普洱茶膏,从图片来看,确实是一些黑色的四方形薄片。今中国茶膏博物馆收藏有复刻的清代宫廷普洱茶膏,即以此为原型。

 

另一则资料显示,张宗祥入川之初,尚随身携带有“乾隆普洱茶膏”两匣,但后来多有遗失,留下来的就被他送给了宗镜法师。佛家与茶多有因缘,此举倒也圆满。

 

3.不断进步的茶膏行业

尽管普洱茶膏在历史文献中多有现身,但一直以来,其没有明确的定义,直到2009年,才有学者给出了定义:“普洱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陈杰著《普洱茶膏》为茶膏行业开山之作

 

实际上,普洱茶膏在当代被定义,与茶膏行业的兴起有莫大关系。2005年,蒙顿茶膏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茶膏行业的兴起。十余年间,技术不断革新,产品不断面世,当代茶膏制作技术所能达到的高度,已非古代所能比拟。2016年,茶膏甚至被送上了外太空。

 

这一年,张宏达教授功德圆满,驾鹤西去,高风永存;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80年,他收藏的普洱茶膏已然成了珍藏级“古董”;赵学敏对普洱茶膏的断言,200多年来依旧在耳,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茶膏行业的进步。当年赵氏从中医体系得出的对普洱茶膏的认知,我们今天可以简洁地概括为:安全、营养和便捷。这才是今人对普洱茶膏认知的不隔膜,以及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生活的温度。

 


▲中国茶膏博物馆,了解茶膏的首选之地

 

|李明,《民国茶范》作者,微信号:Lust2013

|中国茶膏博物馆提供

 

参考资料:

 

1、鲁迅:《鲁迅全集》

2、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3、曹锦炎 编:《张宗祥文集》

4、陈杰:《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

5、罗养儒:《云南掌故全本》

 

附文: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皮血者,研敷立愈。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本来云南茶膏,较他省熬煎者为佳,如遇一切喉症,噙半块于口中,不到三小时,病即消除,所以在北京的人,对于云南茶膏,十分宝贵。

 

——民国·罗养儒《云南掌故》


 

END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