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唛号生茶熟茶

找到约193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阮殿蓉说茶 唛号茶的演变和六山的渊源

  “唛”的意思根据《辞海》的解释是:英文mark的音译,唛号是一个外来词,《说文解字》里记录“唛”汉语拼音为“mài”。"唛号"是广东粤语里原意是指“商标”、“牌子”。国有茶厂用唛号作为出口产品的标注。

  以前,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和凤庆茶厂都属于云南省茶叶公司投资的工厂,为了区别每个工厂出厂的产品,所以取了不同的代号。

  在历史上,普洱茶从外观上看不出来是哪个厂家生产的,所以为了区别每个厂家生产的产品,就给国有茶厂做了编号,昆明茶厂的尾数是1,勐海茶厂尾数是2,下关茶厂尾数是3,普洱茶厂尾数是4,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现在只要看到尾号,就知道这个产品是哪个国营茶厂生产的产品。

  在70年代的出口贸易当中,散茶的唛号是五位数,例如79091,代表着昆明茶厂生产的79年的9级的茶叶;79101代表着79年的昆明茶厂生产的10级茶叶;79102代表勐海茶厂79生产的散茶;79103代表着下关茶厂79年生产的散茶。下关茶厂的散茶普洱茶熟茶做的不多,基本上都是写的勐海茶厂的尾数,另外唛号为Y-代表着小众定制的茶品。

  唛号是一个传承,不是一个企业想做唛号茶就可以随便取数字的。今年六山出了一个传承1975的配方,传承了1975年的七子饼茶的经典配方,采用7542、7572、7582的配方做的一个产品。从六大茶山历史上的产品来说,早期的六大茶山的产品基本上传承了国有的勐海茶厂和中茶的配方。

  2002年,六山出了很多以唛号茶为主的产品。唛号茶有两种走向,一种7542,里外包装用的都是中茶的标志,这些产品都是云南茶叶公司定制的产品;另外一种就是75426,把六大茶山排在了26位,排了五位数的数字,在2后面加了六大茶山的标记6。2002年六山生产了75126、75426、75726、75826、70626等一些产品,经过十八年的陈化,在大家的细心呵护下,它成长的很好。

  在这个标准上,1994年6月3号,勐海茶厂发布了一个压制茶,压制茶上有关于整个产品的标准。六大茶山从成立开始,生产就很规范,从2002年开始,有关于普洱茶的标准,我们公司都做了备案,这是对标准的传承和坚持。在传承的过程中,六山很多产品来源于阮总的学习,有了对过去的传承才有了今天六山稳定的生命线。早期,我们生产了很多传承经典配方的产品,六山早期和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公司加工的7542、7572、7582等产品,已经是近二十多年来的普洱茶配方中非常经典的茶叶。

  六山的数字配方茶有一个演变期。第一个是2002年,2002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中茶的部分,基本上印着7542、7582、7532的唛号,早期熟茶做的非常少,7512做的特别多,用六大茶山的标做的是75126、75426、75826、70626,熟茶主要是做72626和75726。2002年到2003年之间,我们基本上以数字配方茶为主。到了2004年,六山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个风格,开始做1到6号的号级茶。2005年,随着普洱茶的慢慢的升温,六山的数字配方茶订货变多,那个时候我们也恢复开始做75126、75426、75826、72626、75726、75926。

  在做数字配方茶的时候,六山也用了大量的中茶商标,在2005年以前,六山百分之八十的唛号茶做的是中茶的唛号茶,传承了唛号、配方、包装。2006年3月15号开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生产新的中茶商标,那个时候六山开始转为帮中茶公司生产配方,其中最经典的是新印的生产。

  2006年开始,六山的产品上都打着云南七子饼茶标记,六山生产的75126、75426、75726,包括特级品这一块,用的都是六山的商标和经典配方做的,这一套是在勐海普洱茶厂做的,是六山全方位复刻唛号茶,经典再现的产品线。

  随着新国标的出台,明确规定不能用古树茶,也不能用野生茶.所以在2007年,六山主要生产三个系列,第一个是号级,第二个是印级,第三个是七子级,七子级的产品包含了七子级普洱茶生茶、七子级普洱茶熟茶。七子级生茶唛号是63163,六大茶山的配方,级别是1,尾号63代表是六山生产的。2007年,六山的产品线应该是历史上最长最宽的产品线,单是七子级就做了七个产品,生茶4个,熟茶3个。

  88青并不是勐海茶厂生产的,而是特指从1988年的7542、8582到1992年的7542、8582的干仓存放的配方茶,六山的63463、63863就是复刻了这些经典配方。

  阮总写《普洱茶再发现》这本书的时候,发现临沧的茶叶一直是拼配唛号茶的无名英雄,如果离开了临沧的茶,那么经典配方就有所欠缺,大部分的唛号茶都有临沧茶的拼配,这个配方茶叶不是绝对固定的,也可以拼配其他产区的原料,其中口感和茶叶物质是拼配的主要评判标准。

  数字配方茶7542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口粮茶,六山陆号熟饼、壹号熟饼、一饼江山都是对这款产品的传承,传承是为了生产老百姓都能喝的口粮茶。如果一个茶饼本身的文化价值、仓储价值、名人价值已经远远高出的本身茶叶的价值,超过一个茶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度和舒适度,那么这个茶叶的价值就不存在了。

  唛号可以显示历史的传承和变化,历史上普洱茶的唛号都印刷在大票上,茶叶上并没有唛号,会刷纸箱上。以前的唛号是人工描的,人工套印,现在的唛号是机器印刷,很好看,但也很好仿制。为了防伪,六山就在唛号上盖一个工号章。在刻唛号的过程中,每一个唛号是用纸刻的,每一个都不一样,防止伪造产品的出现。六山把刻唛号的板子都留了下来,未来会在贺开博物馆展出,陈列普洱茶唛号的前世今生。

  现在的唛号纸的作用仅仅是一个出厂检验,只是传承了普洱茶上有唛号的需求。唛号作为产品名称,演变到现在,已经显得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茶叶内部的一些细节。从唛号的角度来判断茶叶的质量,主要是两点。首先,传承人要具备传承经典配方的资格;其次,产品一定要和历史上的对标一致。

  普洱茶是一个向后看的产业,时间会赋予普洱茶价值,当你觉得普洱茶有价值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六山做产品是顺着普洱茶的正史来的,坚持正确的三观,做好茶,配好价格,配方茶有来源,可追溯。十八年来能够始终如一的把一个产品的品质坚持做到极致,坚持六大茶山的工匠精神,在六山,工匠就是一个朴实的茶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一个事情,并且做到极致。

  以上就是关于普洱茶唛号的解说,关于唛号茶,不知道现在小伙伴们手上存的唛号产品有多少,哪个产品是你最期待的,或者是希望六大茶山能够每年传承做下去的产品,欢迎各位小伙伴留言。

国艳传统配方·生茶/熟茶 | 滋味醇厚悠长

  传统配方国艳消费级口粮茶之典范!

  【国艳。传统配方 生茶/熟茶】,传承自勐海茶厂时代的“7542、7572配方”的传统配方,是经过时光沉淀的普洱茶届经典配方,其用茶品实物的形式演绎了国艳普洱的精湛制茶与拼配技艺。【国艳。传统配方 生茶/熟茶】是勐海国艳茶厂为天下普洱茶爱好者献上的消费级口粮茶!

  一、【董国艳】拼配是普洱茶灵魂之所在

  二、《传统配方》国艳消费级口粮茶

  2018传统配方 生茶/熟茶

  【国艳。传统配方】是一段传奇,这个简单的唛号,却承载着普洱茶界的一段传奇,多少故事,从原勐海茶厂技术副厂长到西双版纳勐养国艳茶厂董事长,从原勐海茶厂审评师到国艳普洱创始人,以至走到勐海国艳茶厂的新起点、新高度,从7542、7572再到【传统配方 生茶/熟茶】这个独特的角度讲,【国艳。传统配方】既是国艳茶厂的基础产品,也是茶人董国艳的见证,是国艳普洱品牌成长的历史见证!

  【国艳。传统配方 生茶/熟茶】是勐海味、勐海茶风格与个性的代表作,是勐海国艳茶厂为天下普洱茶爱好者献上的消费级口粮茶。这款茶对于勐海国艳茶厂就是一个传统配方,其代表“7542、7572配方”所拼配茶叶原料级别组成,由里茶、芯茶、盖茶三口料拼配制作而成。【国艳。传统配方】是一种见证,是董国艳以二十年的实践经验、拼配技术,在传统发酵工艺的基础上揉入了其独创的制法,使茶品芳香沁神,韵致自然,是品茗的美好享受。

  2018年传统配方茶品品鉴

  传统配方(生)

  【国艳。传统配方/生茶】:面茶色泽乌润显白毫、心茶肥壮,茶汤黄绿明亮,香气高扬,滋味浓强,口感层次变化较为丰富,回甘生津持久而悠长。

  传统配方(熟)

  【国艳。传统配方/熟茶】:采用金芽撒面,肥壮茶青为里茶,发酵适度,茶品色泽褐红,滋味醇厚,汤色红浓明亮,叶底匀齐,香气纯正持久。

 

“熟茶” 谁为它命名?

当我们娴熟的运用着“生茶”“熟茶”这样的名称时,我们似乎从未认真地去思考过是谁首先提出了这样的说法,又是怎样自然而然的在茶人之间流传开来?

以“生”与“熟”来命名普洱茶的这两大主流产品,绝对称得上是清晰明了,形象生动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有助于普洱茶的传播。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但鲜为人知的是,熟茶的诞生,不仅为普洱茶增添了一个新品种,同时,不论在普洱茶名称的复活,还是在普洱茶推广、品饮等方面都立下汗马功劳。

1976年12月,在熟茶生产了一年后,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根据全省茶叶的生产、销售情况,在昆明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通报了“广交会”发酵茶销售情况和需求量,明确提出云南的茶厂加大发酵茶的生产。同时,为外销方便,也为与其他茶区分,正式决定将用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的茶称之为“普洱茶”。

普洱茶,在清中期后,因成为朝廷贡茶而出名,但随中国茶叶六大茶类的形成(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铁观音),普洱茶被列入绿茶的分支青茶之中,自民国后便不见了称谓,饼茶被称之为“圆茶”,蘑菇型和窝头型的茶被称之为“沱茶”,砖型的边销茶被称之为“砖茶”。

随时光的流逝,“普洱茶”这个茶品和称谓渐渐被人淡忘。1976年12月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普洱茶会议,对云南茶叶、尤其是普洱茶的发展,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也是一次充满了智慧的会议,对普洱茶的重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普洱茶”,这个曾经的云南品牌茶叶已经沉寂百年,要将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后产生的新茶取名,何不用曾经辉煌而已被淡忘已久的“普洱茶”来命名?没准还能重振普洱茶的雄风。

于是,“普洱茶”一词再次在云南的大地回响,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乃至世界而知名。随时光的流逝,时至今日,那次会议的详情,如:何人提出用“普洱茶”来命名新产品,何人提出用“唛号”来管理普洱茶,何人提出加大普洱茶的生产,都不得而知,实为憾事。

但不管怎样,普洱茶在1976年底复活了,并从此一发不可收。在 1979 年的农业部颁布的普洱茶标准中,开宗明义将“普洱茶”定义为: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后制成的茶叶。换句话说,“普洱茶”就是现在所说的熟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普洱茶”就等同于现在我们所讲的“熟茶”。乃至于现今在相当的茶人中仍然把普洱茶等同于熟茶。

今天,大家都普遍认同: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笔者曾经问过许多老茶人,为什么把新生产出的、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出的普洱茶叫“熟茶”?而把用大叶种晒青毛茶直接做出的普洱茶叫“生茶”?是谁取的?什么时候取的?除了一个明确的事实,即 2000 年以后“生”“熟”茶才在市场上逐渐传开来外,其他的没有答案,或者说笔者在目前没有听到确切的答案。

笔者只能结合听到的只言片语,发挥合理想象了。感谢那群已无从考证的茶人,给这种新的普洱茶取了个小名:“熟茶”;同样,感谢那群已无从考证的茶人,给传统的普洱茶取了个小名:“生茶”;感谢广大的茶人,口口相传这两个亲切的小名。就像中国人,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也有一个家里人取的昵称,而这个昵称与正式的名字中的“字”多半没有关系。

普洱茶就是这样,虽然一个被权威机构定义为黑茶,另一个被定义为绿茶,大家都称之为普洱茶(2004 年普洱茶被权威部门重新定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的紧压茶,以及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渥堆发酵后生产的茶叶)。

但在市场上,在茶客的交流中,仍顽强地称呼着这两个小名,直到今天深入人心。遥想当年,也许是先把未发酵的大叶种晒青茶叫“生茶”,而新的、从“生”生出的茶自然也就有了和“生”相对应的词——“熟”,“熟茶”应运而生。也许是正好相反,先取了“熟茶”这个小名,又把未发酵的普洱茶取了个和“熟”相对应的小名:“生茶”,真是一生二啊。

不管是先有“生”还是先有“熟”,反正普洱茶中有两兄妹是为大家所接受的事实。“生茶”“熟茶”这两个小名,得到市场认可,得到广大茶客认可,也就是这个认可,成就了普洱茶的哲学和美学意义。宛如大家熟悉的“太极图”,一阴一阳,一黑一白,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交融。

生茶酽,苦涩味重,刚烈、霸气,充满阳刚之气,但茶性偏寒,适合体热的人喝;熟茶味柔和,无苦涩味,滑顺滋润,甜香,但茶性偏热,适合体寒的人喝。你看,一阳一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个金黄透亮,闪闪发光,像金色的阳光,充满阳刚之气;一个深红艳丽,透过光线方可见其深邃靓丽,宛如一位有内涵和气质的佳丽,充满阴柔之美。

一“生”一“熟”,和中国哲学的世界由一阴一阳组成的理论暗合。世间茶品,唯有普洱茶,虽然都叫普洱茶,却是两个绝然不同、但又相互对应的茶品,唯此,才更彰显其哲学含义和审美价值。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凡有实力的普洱茶生产厂家,无一例外地都是两种茶品都生产,仿佛在生产上都要达到一种平衡。这,又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暗合。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作者丨程昕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9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