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马斗是什么

找到约76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武夷山斗茶赛能够传承百年背后的经济动因是什么?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武夷山自北宋以来就是茶事重地,斗茶风俗已绵延百年,至今仍旧盛行不衰。

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的武夷山斗茶赛有十多场,其中规模较大有武夷山市春茶评比赛、武夷正岩斗茶赛、武夷山“中国茶乡杯”茶王赛、武夷“双世遗”杯茶王赛、天心村民间斗茶赛和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且这六场赛事的获奖率均在20%以内,可见其含金量之高。

01、2020年武夷山茶王赛举办情况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02、2020年武夷山茶王赛送样情况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03、2020年各场武夷山茶王赛奖金情况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一场最具权威性的斗茶赛

武夷山市春茶评比赛是武夷山一年一度的官方斗茶赛,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是武夷山本年度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最权威的茶业盛会,也是武夷岩茶加工、标准、品质、安全比拼的大平台。赛事于每年的7月份启动,是每年武夷山最早的斗茶赛,参赛品种为大红袍、水仙、肉桂、品种茶、红茶五大系列茶。今年共收到茶样3731份,是武夷山本年度收到茶样最多的一场斗茶赛。此外,武夷山市春茶评比赛针对各奖项均授予奖牌和证书,不设奖金,今年评出的获奖茶样有668份,获奖率约为17.9%。

一场角逐最猛烈的斗茶赛

武夷街道“武夷正岩杯”岩茶茶王赛是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南平市农业农村局指导,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和武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加之武夷街道是正岩产区面积最大的街道,正岩产区大部分的面积都是武夷街道的行政管辖范围,因此这场斗茶赛在武夷山的斗茶赛里绝对算是一场高配的斗茶赛。

2020年武夷街道第五届“武夷正岩杯”岩茶茶王赛的收样时间是在8月21日-8月31日,收样启动时间较早,故而今年武夷山斗茶赛赛事增多对其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本次大赛共收到茶样1678份,较去年的1688份约减0.6%。此外,茶样绝大部分来自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其中多数茶企来自天心村、黄柏村,故而本次参赛的茶样总体品质高,加之本次大赛的获奖率只有3.4%,是这六场赛事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场斗茶赛,能够从这1678份茶样中脱颖而出的茶叶,其品质之卓越不言而喻。

奖项设置方面,本次大赛的单项奖金规格位居这六场茶王赛第三位,而按单斤获奖茶样的收购价来看,位居同类单项奖金规格的第二位,可见其获奖奖金之丰厚。

04、“武夷正岩杯”茶王赛奖项设置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05、“武夷正岩杯”茶王赛各品类收购价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一场集天时地利人和的斗茶赛

地利之上,武夷山“中国茶乡杯”茶王赛的举办地在星村镇,星村镇是“武夷岩茶第一镇”、“世界红茶发源地”,素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美誉,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加之星村镇被誉为“武夷岩茶基因库”,品种之多乃武夷山之最,目前镇区范围内发现和种植的茶叶品种(名丛)已达400种之多,所以品种茶的比拼也颇受关注。此外,在“世界红茶发源地”举办的茶王赛,自然有品质上乘的红茶可欣赏品鉴,光是这一点就足以令人心动,因此今年武夷山“中国茶乡杯”茶王赛将“正山小种”正式纳入比赛项目中,无疑大幅增加了社会的关注度,使其人气愈发高涨。

此外,茶旅融合的加持也给这场赛事带来更多的关注。近年来,武夷山“中国茶乡杯”茶王赛将茶与旅游相互结合,在茶事活动的基础上赋予了更多旅游元素,得到央视多次关注和报道的品牌活动。

天时之上,第十三届武夷山“中国茶乡杯”茶王赛收样时间为2020年9月20日-9月30日,正值武夷岩茶新茶集中上市期,是非常适宜收茶样的一个时间节点。

人和之上,当今武夷山知名的几位制茶大师多数出自星村镇,这说明星村镇的制茶技术之拔尖。此外,这场赛事是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武夷山市星村镇人民政府、武夷山市星村镇“中国茶乡杯”茶王赛组委会、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政府搭台,企业支持,提升了整体赛事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多重利好加身,也使得武夷山“中国茶乡杯”茶王赛越办越火热。本届大赛规模扩大、参与度空前、收样数量创新高,共收到茶样1562份,较去年的1305份约增20%;赛事的总奖金从以往的56万提升到125万。

06、武夷山“中国茶乡杯”茶王赛奖项设置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07、武夷山“中国茶乡杯”茶王赛各品类收购价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一场最“壕”的斗茶赛

为了寻得一泡好茶,促进南北乌龙茶制茶技艺的切磋与交流,八马茶业承办了首届武夷“双世遗”杯茶王赛。而这场赛事的奖金总额高达348万元,创下历届茶王赛之最,当然这场赛事也凭借着这大写的“壕”字迅速出圈。今年,武夷岩茶“双世遗”杯茶王赛的收样时间是在10月16日-11月5日,作为首届茶王赛在这个时间节点启动茶样的收购无疑会稍显劣势,不过从本次大赛收到的茶样数量来看,共收到茶样2109份,位居这六场赛事的第二位,凸显了这场赛事在武夷茶人中的热捧程度之高。

奖项设置方面,本次大赛的单项奖金规格位居这六场茶王赛之首,按单斤获奖茶样的收购价来看,亦位居这六场茶王赛之首,茶王的收购价高达1万元/斤,可见其“壕”。

08、武夷“双世遗”杯茶王赛奖项设置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09、武夷“双世遗”杯茶王赛各品类收购价情况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一场最具逼格的斗茶赛

天心村被誉为“中国岩茶第一村”,囊括了武夷山所有正岩核心产区,自然成为了痴迷岩茶者的“朝圣地”。这个村子不一般,由这个村子举办的斗茶赛就更是不一般!武夷正岩核心村天心村斗茶赛参赛的茶全部是正岩茶,是武夷岩茶中的权威代表,汇聚了众多顶级品质茶,本次大赛共收到茶样794份,较去年的824份稍降3.6%。

奖项设置来看,本次大赛的总奖金达246万元,位居这六场赛事的第二位,且获奖率是这六场赛事中最高的,约为18%。

10、天心村斗茶赛奖项设置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11、天心村斗茶赛各品类收购价情况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一场历史最悠久的斗茶赛

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从2001年起迄今已是第18届,是武夷山历史最悠久的斗茶赛。它最先确立了现代斗茶赛的匿名审评机制,采用一套送样密码与审评密码分开的明暗密码审评机制,这套审评机制奠定了现代斗茶赛的基础,现在武夷山所有斗茶赛的审评机制都与之有关。同时,它还开创分组进行比赛的形式,将武夷岩茶分为了水仙、肉桂和名丛三个组别,这奠定了现代武夷岩茶百花齐放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武夷岩茶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避开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因此,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在武夷山茶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今年,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的收样时间是在10月20日-10月25日,相较其他赛事而言较晚,故而今年武夷山斗茶赛赛事增多对其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次大赛共收到茶样1200份,较去年的1600份减少25%。

12、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奖项设置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13、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各品类收购价情况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为何今年武夷山斗茶赛格外多?

回顾历届武夷山斗茶赛,我们会发现,每年都会有新的斗茶赛产生,也会有一些斗茶赛不见身影,不过今年新增的斗茶赛尤为多,在上文罗列的10场武夷山斗茶赛中有3场是今年首届举办。那么,今年武夷山斗茶赛增多的原因是什么?与其他地区的斗茶赛相比,为何武夷山斗茶赛能够持续办下去呢?

武夷山斗茶赛有多热闹,岩茶市场就有多活跃。现在武夷山斗茶越办越多,本质上还是因为市场对岩茶需求的增多,所以各路茶企才会不惜重金用斗茶的形式来选购一些好茶。第二个原因就是品牌消费特征愈加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小企业想要将一泡好茶卖出好的价格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单兵作战已成历史,未来是资源整合、高效协同的时代。由政府搭台,企业赞助的斗茶赛给各路茶企、茶人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小型茶企、茶农可以选择和赞助茶企合作,将好茶卖与赞助茶企,解决茶叶销路,而赞助茶企通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将好茶卖出好价格。

为何茶企热衷于赞助武夷山斗茶赛?

武夷山的斗茶赛为何可以传承百年呢?文化传承、技艺传承都只是上层建筑,只有经济才是推动斗茶赛不断传承下来的澎湃暗流。

岩茶在品牌的加持下具有很强的溢价能力。从图14,我们可以看到,获奖茶样的收购价和出售价之间存在非常大的价差。整体来看,获奖茶样的出售价为其收购价的8倍-19倍。在这部分价差中,收购回来的茶样经过精制造成的损耗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品牌带来的溢价。

14、2020年武夷山茶王赛获奖产品价格情况

数据来源:说茶信息科技

其二,武夷岩茶被公认为门槛最高、最难懂的茶类。难做好,难喝懂,更难说明白。通过赞助斗茶赛,茶企可以迅速介入岩茶市场,找到好的产品和优质的产品供应商;此外,通过斗茶赛上获奖茶样的特性可以找到消费者偏好,预判当年武夷山岩茶市场走向的一个风向标;还可以利用斗茶赛快速造势,有利于茶企品牌的推广与营销。

撰文/苏蒙萍

福建说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出品

注:内容转自说茶ShowCha,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除了绿茶,你知道我们常见的其他茶类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黄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黄茶有两种类型。一是茶树品种,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六安盛产“寿州黄芽”。黄茶名称首见于宋代苏辙《论蜀茶五害状》(1094)“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是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时间在1570年前后。根据明代许次纾《茶疏》中内容:“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当,将绿茶做成了黄茶。

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鲜叶杀青后若不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或炒干,堆积过久,都会变黄,所以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发明出了黄茶类。

黑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绿茶杀青时叶量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期。唐宋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实行“以茶易马”扩充军备,以茶治边,直至清雍正十三年停止“以茶易马”之法,前后约有千年的历史。最初的黑茶品质是在“船舱中、马背上”形成的。茶产两湖、四川及云贵等省,唐宋年间盛产蒸青绿茶,为便于长途运输至西北边区,必须将散茶压缩体积、蒸制团块或篓包茶。绿毛茶要加工成团块茶,要经过20多天湿堆,期间茶坯也逐渐由绿变黑。加上当时的边茶要运输至西北等地,多经由水路北上,再沿陆上丝绸之路,由骠马、骆驼长途运送。因团块或篓包茶防水性能极差,受水运潮湿条件和途中日晒雨淋的影响,茶叶在湿热条件下,化学成分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与绿茶完全不同的品质风味。随着边区民众消费习惯的形成,对这一特殊品质风味的茶类需求也逐步固定下来。受实践启发,便产生了以绿茶湿坯经长时堆积、渥成黑色的黑茶制法。黑茶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嘉靖三(1524),巡茶御史陈讲在奏折中记载:“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产地有限,乃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篦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筐,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红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茶叶制造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的。

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1732)记载了福建崇安星村、邵武、江西广信等地红茶。自星村小种红茶创造以后,逐渐演变出工夫红茶。清朝董天工《武夷山志》(1751)记载。工夫红茶创造于福建,以后传至安徽、江西等地。安徽祁门红茶,就是1875年安徽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乡,因见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现东至县)尧渡街没立红茶庄,仿制福建红茶制法成功,创制了祁门工夫红茶。以后祁门工夫红茶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热销。后来,各地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20世纪20年代,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将茶叶切碎加工成红碎茶。

青茶(乌龙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青茶最早在福建创始。《安溪县志》记载,清朝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1725-1735)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引述王草堂《茶说》,记载武夷岩茶这种乌龙茶的工艺,大致过程:“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所述制法与今日青茶制作基本相同。

白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白茶也分为两种,一种类型是偶然发现的从白叶茶树上采摘而成的茶,另一种则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不揉不炒的白茶。田艺蘅于1554年所著《煮泉小品》中记载:“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青翠鲜明,尤为可爱。”明代《茶谱外集》说:“茶有宜以日晒者,青翠香洁,胜于火炒。”这里说到的制法与现在白茶制法基本相同。

花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茶加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蔡襄提到的这种龙凤香饼茶,与以后的花茶制法并不一样,但因为在茶叶中加入香料以增茶香,也属于花茶的一种类型。南宋施岳《步月·茉莉词》,最早记载窨制茉莉茶。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杨凯:已经在昆明消失的斗雀茶馆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开场诗是宋代大诗人欧阳修所做的《画眉鸟》,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以画眉鸟为题的诗作。用它开头,是我们要讲的茶馆,与鸟有关。在昆明的老茶馆里,有一类茶馆叫“斗雀”茶馆,顾名思义,在这类茶馆里,雀是用来参加搏斗的,是武斗;还有一类茶馆叫“排雀茶馆”,排雀茶馆里,小雀被挂成一排,大家听他们的叫声,是雀的文斗。

养鸟、斗鸟,是中国文化中颇有历史的一个传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画眉鸟。画眉之名据说得名于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而到了唐代,我们可以从欧阳修的诗“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中读出在唐代,人们就已经在笼中豢养画眉了。而明代著名小说家冯梦龙更是在《喻世明言•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说在宋徽宗时代,民间和宫廷都有养画眉鸟的风气,而这位姓沈的小哥,因为养了一个唱貌俱佳的画眉鸟,意外被杀。随后,杀人者、买鸟者、冒领奖金者等等纷纷露面,上演了人性的丑陋的极限。最终坏人受到惩罚,冤死者却没有办法复生。而那只画眉,从商人家转到宫里,最终又回到民间。

画眉有好听的鸣唱,有漂亮的羽毛,雄性的画眉鸟骁勇好斗,更成就了和斗鸡、斗牛一样的一种残忍的游戏,这种游戏还可以和赌博结合,以鸟的胜负,一赌输赢。

到了清代,画眉文化发展到极致,提笼架鸟几乎成为八旗子弟和富家子弟的代名词。

最初,我也以为昆明人在茶馆里玩的是画眉,研究了很多的画眉的资料,突然发现,昆明人玩画眉的不多,所以,我立即转向,研究本土的鸟是什么鸟,怎么斗,它的过去和现在有没有变化。但是昆明的两种玩鸟的茶馆:排雀茶馆和斗雀茶馆,前者知道的人较多,后者,很难找到亲历者。我只有根据文献资料,根据我的分析和采访给大家讲讲这两种茶馆。

在昆明的茶馆里,斗鸟不是斗画眉。昆明文斗的叫排雀茶馆,大都开在城郊结合部,每天,雀友们带着自家挑选驯化的小雀,装在特定形制的笼子里,到排雀茶馆挂在茶馆的屋檐下。这种雀昆明叫栀子花雀,学名大概是朱雀。这种雀,母鸟麻色,公鸟红色,家养一段时间后,公鸟毛色也变成麻色。这种鸟叫声很好听,有五六个音节,叫出来很像“栀子花雀酒”。叫声有长有短,以叫声舒缓清晰为佳。鸟主人们则要一杯茶,一会站,一会坐,边喝茶,边欣赏、评价叫声的优劣。

内地武斗鸟是画眉,但昆明武斗鸟似乎不是画眉。1942年,在昆明做茶馆调查的陈珍琼说,昆明的斗雀叫“鹩春鸟”,出产于昆明边上嵩明县。我请教了专门研究鸟类的教授韩联宪,韩教授告诉我,“鹩春鸟”不是个学名,没有这种鸟的形象或描述,不太好确定是什么鸟。但是,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有养棕头鸦雀互斗的习俗。棕头鸦雀又叫黄藤雀,是一种全长约12厘米,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红色,下体余部淡黄褐色的鸟类。棕头鸦雀个子小,却非常好斗,云南茶馆武斗的斗雀应该就是这种小雀。

昆明的斗雀茶馆最有名的是茗春茶社,民国初年开办。茗春茶社的老板叫马明翰,他应该是茶社业商会会长马明科的哥哥。他的地址在绥靖路也就是后来的长春路上。它是一个店铺式的房间,面积很大,楼下能容120个客人。有条桌22张,方桌两张,长板凳60张,磁盖碗80个,紫砂或紫泥壶30个。他们的用茶是上好的景谷茶,味道颇佳。茗春茶社早7点营业,晚10 点关门。该茶馆除售卖茶水、黄烟外,还兼卖烧饼、米线,多种经营,颇为热闹。

由于是斗雀茶馆,茶客颇为喧嚣随意,茶客们大多边喝茶,边谈论“雀经”,一旦有人拎着雀笼进店,大家便蜂拥而上,指指点点,你抢我夺,抚摸观察,讨价还价。时有由于动作太大打翻茶杯者。据说斗雀宜瘦,瘦则耐力好;宜嫩,小鸟才好驯养。

昆明的雀笼没有北方画眉笼子的精致、大气,却也有模有样,敦实可爱。斗雀必须装在笼子里,盖上黑布,养一个月以上才能上场撕斗。在上场前一天,必须停止喂食,饥饿使其斗志昂扬。

斗雀是在茗春茶社的二楼举行。每年10月到次年的2月是斗雀的旺季。斗雀时,把两只黄雀放在方形茶桌上的一个大竹笼内,有裁判一人判断胜负赢输。两方的鸟主先约定双方各出赌资多少,将钱交给裁判,围观者也可以下注,裁判则从总赌注中提成5%。

前面我们说过,茶馆是不能赌博的,但马家的斗雀茶馆却开了30年,不知是不是和马家有一定社会地位还是领有斗鸟执照有关。在陈度先生所著的《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中,他写道:昆明“数十年前,亦有斗鸡、斗鹌鹑、斗黄雀、斗蟋蟀之事,亦赌财务,赢输多者至数十百元。民国以来,已渐消停,近则不再复睹矣。亦有饲一种雀名偷仓,鸣声近‘栀子花酒’四字,价至贵,一头有贵至百金者。”很明显,陈度写了文斗的栀子花雀,写了武斗的黄雀,他认为斗雀之风已衰,他单单漏了这家茗春茶社了。

本文节选自《走出深山的普洱茶—百年前的云茶旧事》杨凯 柴锐著

-END-

来源:茶业复兴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