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岭南茶文化

找到约434条结果 (用时 0.032 秒)

专家齐聚广州 共话岭南茶文化发展

10月31日,第十届岭南茶文化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本次研讨会主题为“‘两个结合’下的岭南茶文化研究与传播”,助力推动广东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届岭南茶文化论坛现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建峰开展《科技与文化赋能茶产业发展探讨》主题演讲。刘建峰回顾了广东茶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要提出充分利用广东地理环境优势,创新发展培育出具地方特色的茶叶产品,让一个茶树品种发展出一个地方特色产品,使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成为重要的抓手。通过总结存在的问题,如科技融合发展创新不足、没有机械化、标准化支撑,成本高,品控差,品牌意识和保护力度远远不足,同时农业数据统计仍有优化空间,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建议建立县级茶叶产业链“链长制”,充分用好推动和管理两只手,组织体系推动培育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发挥茶文化优势讲好广东茶故事,数字化赋能茶产业,全面促进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正高级经济师马力发表《文化为魂,夯实岭南茶产业“走出去”基础》主题演讲。马力详细比较分析了我国及广东省茶叶生产结构和贸易数据,认为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等问题突出,茶叶出口国际份额低,茶企多为原料性出口,且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在文化认同方面,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接受的文化教育、宗教信仰、语言、生活喜好也不尽相同,除了受中国茶文化影响比较大的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外,其他国家较难接受和理解中国的茶文化,中国人的茶叶冲泡方式在国外大范围推广比较困难。提出需要坚持以文化为载体,夯实岭南茶产业“走出去”基础,要坚持打文化牌、健康牌,用中国茶文化去影响国外消费者,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审美标准的差异,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实行本土化营销,要讲外国人听得懂、能理解、可接纳的中国茶文化、茶故事,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才能让岭南茶产业走出去。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楚生带来《弘扬岭南茶文化的实践意义与现实意义》,林楚生认为,岭南茶文化具有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创新进取、开放兼容和重商主义思想,除了具备满足味觉需求,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增进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更是具有茶产业相辅相成、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推动茶叶品牌建设的实践意义。但目前岭南茶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仍然不够,一定程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容易忽视广东省各地区地域文化差异等的问题。提出要推动岭南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全面、科学认识岭南茶文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广东省茶产业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同岭南茶文化相结合,真正做到“两个结合”。

王旭烽、郑新波、马中华分别就岭南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与健康管理、广府茶文化的理论与创新进行重点发言。

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厅长郑惠典提出,目前对于广东省茶叶产业的政府投入仍旧不够,地方分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足,要加强茶叶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国内外的品牌知名度,充分了解如饶平凤凰茶、高鹤红茶等侨销茶的海外认知与消费习惯,针对性打造相应产品。积极推动茶旅融合,学习浙江安吉的发展经验,统筹规划好产业布局。

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王兆林强调,岭南茶文化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坚持改革创新,这是促使岭南茶文化研究、促进茶产业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与实践的根本动力。丝绸和茶叶是历史上的主要贸易品,但目前广东省茶叶出口的形势较为严峻,要进行深入反思与总结,努力挖掘好中国茶文化,让外国人再次爱上中国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永昊作会议总结发言。他表示,茶产业是富民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岭南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促进岭南茶文化研究是意义重大的,广东省关于茶文化的研究较多,但缺乏深入、连续性的研究,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广东茶文化史研究的空白,共同编纂《中国茶文化通史》。

据了解,本届岭南茶文化论坛自8月23日开展以来,历时1个半月,共收到会议论文32篇,经过形式审查、论文查重、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入选会议论文20篇。通过茶文化引领,积极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钱江晚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燕青 通讯员 林佳蓝,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沙里”喜获“岭南文化遗产优选茶文化品牌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来粤视察中,对广东的文化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按照重要批示指示,高度重视岭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工作,提出并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东省岭南文化遗产研究院在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背景下,践行文化强省工程,深入产业调研,推出“优选茶文化品牌”活动,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进一步推进中国茶走向世界。为实现岭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举办了2022年度优选茶文化品牌推选活动,经由省级以上茶行业组织向组委会推荐,资料评审通过后,由评委会向入选品牌颁发证书。近日,从入选品牌企业传出喜讯,大沙里茶叶喜获2022年度“岭南文化遗产优选茶文化品牌”。

独特的侨乡文化与侨乡茶

广东江门种茶历史悠久,独特的侨乡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江门五邑茶在中国茶产业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风靡全国的创新茶产品小青柑、新式茶饮,使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了中国茶。这些后起之秀的茶企让我们刮目相看。开平市大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秉承着传承岭南优秀的文化遗产的使命,华侨之乡的创新进取之心,大沙里多次获得省内茶叶评比奖项,载誉无数。

●优化乡村发展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公司集种植、加工、品牌营销、茶文化生态度假旅游于一体的规模化、规范化茶企。现有茶叶种植面积超333公顷,可采摘茶园面积超133公顷。据悉,企业严格按有机茶标准种植,把控茶叶品质,力求让消费者品尝到更优质、可信赖的岭南侨乡好茶。公司还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带动周边茶农发展的同时,为农户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农户增收。同时,企业通过打造开平大沙茶综合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助力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优化乡村发展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岭南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让消费者体验传统制茶工艺、推广岭南茶文化,公司旗下大沙里欢茶谷提供多个制茶工坊供爱茶者体验全手工制茶过程。茶旅结合给爱茶之士印象深刻,“我们将继续参与岭南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让它在岭南大地上焕发新颜”,开平市大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振盛说到。

来源:中国茶产业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王登良:博采岭南茶 扎根科研情

  王登良:博采岭南茶 扎根科研情
  文 | 徐金玉  
  王登良,华南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原茶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茶学专业主任、茶学系主任。国际茶叶标准化委员会特种茶工作组专家,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茶叶咨询专家。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红茶工作组副组长、黑茶工作组组员、乌龙茶工作组组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茶叶加工、深加工、茶叶生化及茶叶贸易,近年来主要从事茶叶安全生产加工工艺,加工生化及品质监控方面的研究。
  主持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光质对单枞茶挥发性成分影响的机理研究》(30872058, 主持);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项目《茶饮料专用原料加工技术研究》(nyhyzx07-021-16主持);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普洱茶安全性研究》(2007BAD58B05- 4主持),主持国家级教改项目《教育部茶学特色专业建设》《国家财政部与广东省共建茶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广东省农业厅《夏暑茶加工技术的研究》,另外还主持横向项目、校级教改项目及参加省部级项目、横项项目多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碎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保留量的研究》(第二完成人)。指导研究生40余人(其中外国留学生两人),在《园艺学报》、《食品科学》、《茶叶科学》等国家一级、二级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参加全国统编教材《茶叶市场学》、《茶叶加工学》、《制茶学》、《茶艺贸易学》、《茶叶综合利用》的编写工作;主编《名茶栽培与加工》,参编《中国茶养生大全》(副主编),《茶经营之路》、《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谱》等论著和科普读物。
  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及专利十余项。1994、1996年两次获“广东省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9月获“华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奖”三等奖;2000年11月获“华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奖”一等奖;2003年获华南农业大学教学优秀教师奖;2005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十五”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2010年3月“有机茶产业化开发与示范”获广西贺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培养研究生40余名,2014年底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 年被评为广东省茶叶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解读岭南茶文化

  中国岭南,人灵地杰;岭南文化,源远流长。  
  谈到一直生活的这片沃土,王登良说:“茶文化是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它涵盖了广东、广西、海南等不同区域的茶风情。单是广东省内的广州、潮州两处,便是岭南茶文化的两大‘热点’,这里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饮茶热潮’各具特色。”
  广东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
  “早在西汉前,广东便有利用茶叶的历史。西汉末年时,有少量茶叶外销;南朝梁武帝时,东莞僧人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在唐代,诗人曹松寓更是居南海西樵山,移植顾诸茶其上,教民种茶、制茶。”王登良说。
  在广东茶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中,广州的地位不可磨灭。“ 据史料记载,宋元期间,广州就是我国对外贸易四个港口之一。清康熙年间,广州成为我国茶叶出口唯一口岸,全国各省茶叶均运来广州,茶市极旺。”王登良说,在此背景上,粤人嗜茶名闻中外,其时茶叶品种花色数以百计,任君选品,各种泡茶方法应运而生,饮茶文化进一步发展提高。
  “广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包含茶俗文化、茶楼文化、茶点文化及街头凉茶文化等几个类型。”他说。  
  “首先是茶俗文化,广州人饮茶的习惯和礼节构成了广州茶俗文化的主体。”王登良介绍,现代广州的饮茶习惯通称为“三茶”,即早茶、下午茶和晚茶。“三茶”的时间不同,消费人群也不同,老一辈茶客保留了早茶的习惯,且大多已退休,有充裕时间饮早茶,早茶成为广州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年轻一代则因为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主要饮下午茶和晚茶,以休闲、交友和工作为主要目的。
  其次是茶楼文化。“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但饮茶的环境大多以茶室、茶馆等为主,很少有像广州这样的茶楼饮茶风俗。”在王登良看来,从第一家新式茶楼——三元楼,到21世纪初四大茶楼,以及现代的各种茶居和酒家,100多年时间造就了广州的茶楼文化。  
  再次是广州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点文化。广州茶点品种繁多、制作讲究。其品种、款式和风味是由皮、馅和技艺构成,皮有四大类23 种,馅有三大类46种,相互组合,款式多样。因此在广州的饮食文化中,茶点以其精美丰富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最后是街头凉茶文化。广州亚热带的地理位置,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凉茶成为广州人的生活必需品。”王登良说,凉茶含有十多种草药,是清热解毒的良药,也是广州人主要饮料之一,因此街头凉茶店逐渐形成。凉茶店面一般不大,但是布局风格独特,老字号店铺较多。现代凉茶生产工艺、包装工艺都有了很大发展,各老字号纷纷推出了适应时代的各种包装凉茶饮料,已经成为广州饮料行业不可缺少的部分。
  与广州茶文化一样,潮州茶文化也是灿烂的一笔。  
  “潮州茶文化是岭南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工夫茶’为著称。”王登良说。潮州工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州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工夫茶发展的历史,按冲泡法划界,大体可分煎茶法(唐)、斗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后)3个主要阶段;按中心区划界,大体可分长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称苏杭)工夫茶(明)、闽粤工夫茶(明末清初)、清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后)5个主要阶段。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身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留品工夫茶这个习惯。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王登良说。工夫茶,在潮汕深受人们喜爱,有些人早起第一件事便是要泡上一壶好茶,神清气爽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大多数潮州人更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互通信息、加深感情。潮州人把茶叫做“茶米”,意思是茶在潮州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二者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由此足以看到潮州人的嗜茶如命。
  除了广州、潮州这两大“热点”外,岭南茶文化中的客家茶文化同样特色显著。“客家茶文化区别于珠三角洲的茶楼文化和潮汕工夫茶的精细茶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山地茶文化,表现为:封闭性、适地性、自乐性。”在王登良看来,客家茶区能一直保留着两晋以前“粥茶法”的活化石——擂茶,是“封闭性”的具体体现;“茶亭文化”、“老茶文化”和代代喜爱饮用高火“炒米香”型茶叶的习俗,是客家山地茶文化“适地性”的具体表现;而自娱自乐的茶叶诗歌、文学、茶歌 ( 客家山歌)、茶舞和采茶戏剧等,则是客家茶文化“自乐性”的极作。
  “‘自乐性’是‘封闭性’和‘适地性’的必然产物,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形成了具有显著‘山地特征’的客家茶文化体系。”王登良说,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擂茶文化,尽管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茶叶的制作方法和饮茶方式有所改善,但我们仍然无法否认或低估“擂茶”。“它在以茶富民、以茶会友、以茶示礼、以茶养性等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除了平日里对茶文化的钻研,王登良教授将更多的精力都投入了教学与科研中。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坚守,他与研究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甚至打造出了一个新的奇迹。
  “世界上有自然生长不含咖啡碱的茶树品种吗?”这看似不可能的答案,在科研工作者的发现和培育中,成为了一种新的可能——可可茶。  
  说到咖啡碱,大众或许不了解,但身为茶叶科研人员的王登良再熟悉不过。
  “茶叶主要含有三种碱: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后两者属于弱碱,前者属于强碱,有人晚上喝茶睡不着觉,主要就是咖啡碱的作用。而可可茶恰恰是没有咖啡碱的,不仅如此,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反而能起到镇静剂和安眠的作用。”王登良说,“可可茶从最初发现到选育栽培、生产,已历经三四十年,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坚持努力的成果。”
  神奇的自然界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王登良说,上世纪80年代,中山大学教授张宏达对广东南昆山毛叶茶进行调研,偶然发现了一种不含咖啡碱的野生茶树,便是这段故事的开始。随后,广东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山大学,为此倾注了十多年的心血,终于培育出了可可1号和可可2号两个品种,后被德高信茶业控股有限公司收购。  
  “或许由于南昆山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前可可茶是世界已知的唯一自然生长不含咖啡碱的茶树品种。”物以稀为贵,其成活率也成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难关。
  王登良介绍,“普通茶扦插很容易成活,但可可茶这种野生种,再生能力比较弱,成活率很低,种下去后是不生根的,底部会长根瘤,直接就烂掉了。”
  为此,王登良带领德高信可可茶科研团队,做了大量实验,从土壤的疏松度到品种的培育,攻关克难,终于迎来可喜的成果: 可可1号的扦插成活率上升到30%~40%,可可2号的扦插成活率更是达到了60%~80%,已经可以实现大面积推广。  
  乘胜追击,他们又在茶叶适制性上加紧试验。“我们采摘鲜叶,用六大茶类的制作技艺分别加工,并与其他成品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最后发现,可可茶做成红茶、乌龙茶、白茶的效果很好。”
  “其实为了成功,我们每年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未来成果的基础和经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登良说,他从事科研工作几十年,并不会计算经济利益,只是一门心思地想把事情做成、做好。
  他也想把这样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一代。“做科研,不能急躁,只有踏踏实实付出劳动,才能获得回报;做科研,要认真谨慎,某个不起眼的细节,有可能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做科研,要不怕吃苦,没有坚韧的精神是不行的……”
  (本文刊载自《中华茶人》第84期,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找到约42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