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口加个茶是什么字

找到约65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分享│喝了那么多年茶,知道什么是面茶吗?

  很多地方的食物,名字里有“茶”字,却不是茶。比如广东的早茶,又如老北京的面茶。

1.面茶的前身竟然是奶茶  一种蒙满汉合璧的食物

  一些来北京的朋友初见这“面茶”,多数会感到奇怪,这滋味像粥,长相似糊的东西,和茶差着十万八千里,为什么要叫“茶”呢?这还要从蒙古习俗说起。

  面茶

  去过蒙古大草原的朋友,一般都见过蒙古人的“奶茶”。 科尔沁部蒙古的饮食习俗,用大锅煮牛羊奶,内加砖茶(即生茶叶压制成长方体,形似砖头),加盐煮制饮用,后来也有加黄米面或者黍子面的,煮成糊状,随时取食,这是纯粹蒙古式吃法(也有用煮完羊肉的汤加入面的做法)。后来因女真兴起,一部分蒙古人编入蒙古八旗,并且随之入关,这种蒙古式的食品就跟着蒙古的旗人进了北京,并逐渐为满洲旗人所接受,且受到了满洲式的加工改良,融入了北京汉人的饮食口味。面茶可以说是满蒙汉民族合璧的食品。

  蒙古吃法,把炒面加到奶茶里

  满洲人主要以渔猎耕种为生,所食乳制品不多,但是蒙古人是游牧民族,终日离不开乳类食物,不过在北京城内牛羊奶不像在关外那样易于获取,所以熬茶的方式就慢慢改变为加奶酥、奶皮,再后来渐渐演变为只熬面糊粥(面也演变为使用糜(méi)子面),不加奶与茶叶同煮了。最初面茶为了调味,加的是满洲人习惯的苏子盐,后来模仿汉人做法改良为芝麻盐,并加入芝麻酱作为增味,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吃的面茶。

2.面茶和茶汤 “茶”界的咸党和甜党

  以前,我曾看过一个故事:“一位大爷到茶汤摊,问服务员要一碗面茶,服务员说没有面茶。这位大爷就唏嘘感叹现在老北京的东西都被践了,想喝碗面茶都没有了。”我特别想跟大爷说,您真的去错了地方,茶汤摊真的不卖面茶!

  虽然茶汤和面茶都带个“茶”字,长得也差不多,还都是使用糜子面做原料,但面茶是咸口,而茶汤则是甜味,而且两者的口味、制作方式都大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两者起源不同:面茶,起源于蒙古,后经过北京城居民改良,其中也融入了很多汉族饮食的做法;而茶汤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齐民要术》中,有类似的开水冲制淀粉的做法,在明代中晚期,有明确记载茶汤这类食物,可以说茶汤是完完全全的中原汉人食物。

  以前经营面茶的多以店铺为主,或者是小吃摊(老年间经营者以回民为主),面茶就用锅坐在火上熬制而成,并且面茶也不是单喝的,可以就着螺丝转、油炸餜等小吃一起吃;茶汤摊就不一样了,茶汤是面炒熟后再用沸水冲熟食用的,摊上一般只有个大铜壶,这玩意儿可是熬不了面茶,只能烧开水。所以之前说的那位大爷,就是打“死”茶汤摊的伙计,人家也变不出一碗面茶来。这就好比到了全聚德,非要点烤全羊,服务员就算答应了,后厨也没这料啊。

3.自己也能做的面茶 喝面茶也有讲究

     制作面茶,主料选用糜子面,糜子面一定要研磨得非常细,还得过几遍筛子筛,这样口感才会淳滑。辅料有芝麻酱、芝麻油、芝麻仁、花椒、盐和碱面。芝麻仁要去杂质,用微火焙成金黄色,精盐和花椒用微火焙干,和芝麻仁一起放在案板上擀轧,要轧碎,不能有大块,不然吃的时候会影响口感,完全轧碎后搅拌均匀备用。

  芝麻油下锅,烧八成热,下芝麻酱调匀。糜子面用凉水调匀,锅里先加入凉水,放入碱面和精盐,烧到八成热时,将糜子面慢慢倒入锅内不断用勺子推着搅拌,防止煳锅,水沸后改文火熬制,直到糜子面熬成金黄色。出锅的时候要将面茶盛入碗里,撒上芝麻盐再淋上芝麻酱。

  喝的时候,因为面茶是稠糊的,而且烫,很多人都选择不用勺子,一手端着碗,伸出嘴,沿着碗边,一边转着碗一边吸着喝。据说这样不容易烫着舌头,而且还能让面茶和芝麻酱、芝麻盐充分地混合,舌头也能充分接触面茶而感受淳滑细腻的感觉。

  早年间,面茶一般是午后小食,有诗为证:“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都门竹枝词》中也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但是到了后来,面茶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当作早点,反而是老北京传统早点“甜浆粥”,在现在的市面上消失了。想尝面茶,可以到护国寺小吃、锦芳小吃、大兴胡同面茶这样的小吃店里尝尝。

转载:果壳

茶气是什么:并不悬乎,学会这几点,茶气品鉴似大师

 

前言

 

很多人对茶气的概念很模糊,都觉得茶气很悬乎,云里雾里的,一起喝茶,这个说茶气很足,那个说茶气很弱……

那茶气到底是指什么?又该如何品鉴呢?

下面以普洱茶茶气为例。

关于茶气,古代有几句诗表达了茶气。

唐代项斯《山行》诗:

“蒸茗气从茅舍出,缫丝声隔竹篱闻。”

 

许观《赠张隐君》诗:

“茶气拂帘清草午,想应宾主正高谈。”

 

明代程用宾《茶录》:

“辨气者,若轻雾、若淡烟、若凝云、若布露,此萌汤气也;至氤氲贯盈,是为气熟,已上则老矣。”

在陈宗懋院士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第9页有专门的解释:茶气(Tea steam)1、亦称“茗气”,蒸煮茶叶的热气。2、蒸气辨汤。3、茶味。但这三种好像都不是我们讲的茶品饮里的茶气。

普洱茶泰斗邓时海老师的《普洱茶》一书中有过大段的论述: “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位,也是普洱茶最主要特色之一。云南大茶山所生产的乔木大叶种老茶树普洱茶,茶叶内所含成分浓酽而丰富,制造为成茶后,经过长期储藏陈化,茶中多糖类和有机锗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于冲泡时即能溶于水。品饮陈年普洱茶茶汤后,有机锗进入品茗者体内,达到补气功效。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美妙的境界?一来真懂得品尝茶气者不多,二来有茶气的好茶得来不易。”

如有人说“这道茶的气很强”,大致上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强;二是指茶汤很浓;三是指茶叶所舍的成分很足,茶汤的口感很酽;四是指茶叶中成分很重,茶汤苦、涩味很强:五是,只有极少数品茗者,由于体认茶气的气感,而正确指出了茶气很强。” 

 

“普洱茶品茗,以温喝最为适宜,如太热喝,热气盖过了茶气,结果只是血液循环加速而发汗;如果茶汤凉后才喝,凉汤降低了体温,不易引起热感,无法臻至飘然欲仙境界!有经验的普洱茶品茗者,对茶气是特别敏感的,当茶汤饮进口中,就已经能分辩出茶气的强弱,气强者对口腔会形成一种“劲道”的感受。就比如一位中医将某种药材放到口中咬嚼,就能分辨出其药性是热性或寒性的。喝了茶气强的茶汤,很快就会打嗝,接着有一般热气在胸腹中竣荡、腾然毛孔也因之松弛开放,微汗或汗气徐徐得以舒发。再继续品饮,正如茶仙玉川子所描述的,一直喝到七碗茶时,茶气生清风,使人飘扬欲仙!”

气是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连忘返、让人有依赖性的基础。普洱茶之深,很大程度上是深在一个”气“字上。气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构成天地万物初,始的最基本的物质。气论贯串着中国传统艺术和人物品藻的始终。

 

我们常说,普洱茶是有生命的,品饮普洱茶是一门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普洱茶的“气”而言。天地宇宙之间,凡有生命都必有“气”;凡中国传统艺术,举凡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甚至诗词歌赋,无不讲究个“气”字。亚圣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说人的修养境界,三国魏文帝曹丕“文与气为主”是谈艺,傅抱石题青城山古松国画“元气淋漓,真宰上诉”是说物。

 

又譬如我们生活中,书法作品到处可见,高手所作,笔墨点画的后面,我们总是感觉到有一股充沛元气,使之看上去不死板呆滞。又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虽然貌不惊人,但眉宇之间能感到对方或城府深沉、或正直大度、或修养深厚等,就是内在的生命力通过表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是这种表达不是直接简单的而已。

 

我们形容茶气,往往用“茶气足不足”、“茶气正不正”、“茶气厚不厚”等词语形容,从物质基础来看,主要是茶多酚、咖啡因含量足不足;而茶多酚,就是茶之所以为茶的物质基础,普洱茶的原料必须要用云南大叶种,就是因为茶多酚含量比国内国外其他任何茶区茶种的含量高,生茶在悠悠岁月的陈化中茶多酚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茶多酚的含量也大幅度的减少,如果作为原料的晒青毛茶茶多酚含量低,就形成了茶品的先天不足,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说某一款茶“茶味淡薄”,也就是茶气不足。在普洱茶主产区之一的临沧茶,茶多酚含量最高,也就是说,该茶区的原料制成的普洱茶,先天条件就很好,这是普洱茶在品饮中气足韵厚的保证,也是收藏普洱茶在日后越陈越香但决不会汤清水薄的保证。

 

最简单的例子,刚制成的新茶中,以黄片(又称黄叶)压制的青饼,口感就很甜润,但即便在昆明存上三、四年后,茶气就淡薄了,所以收藏价值就不高。

 

品鉴茶气主要从三个方面:足、厚、正。原料好如临沧茶,自然气足;加工工艺精当,使茶多酚的好处与氨基酸等其他元素和谐发挥,则如各种不同的乐器以茶多酚、咖啡因为领唱者的合唱,自然茶气显厚;茶叶采摘得时,不乱加拼配,有品饮经验的人一杯入口,则临沧茶是临沧茶、思茅茶是思茅茶、版纳茶是版纳茶,风格明显,个性突出,这就是所谓的茶气正。以上所言,只是茶气的”外气“,更为迷人之处在于”内气“,内气者,不是以口鼻欣赏,而是以身体感知。

 

 

只可意会的“岩韵”究竟是什么?真相来了!

武夷岩茶,它最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它的“岩韵”。

何为“岩韵”?

摄影/朵朵

历代茶人说“岩韵”

关于“岩韵”最具体、最精辟的表述当属清人梁章钜的说法,他高度概括为四个字:活、甘、清、香。

他说:“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

对此,“岩茶泰斗”姚月明给出的解释是:“活”是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冽;“甘”是回甘时间短而快,清爽甘润;“清”是清纯不杂、清快舒适;“香”是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香之感。

摄影/右然

民国时期福建示范茶厂茶师林馥泉则给予了“岩韵”更精准的定位。他指出,岩茶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终,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其味甘泽而气馥郁”。“岩骨花香”一语,今天仍是描述“岩韵”的最经典表达,是“骨”之味觉与“香”之嗅觉的组合体验。

姚月明进一步指出,“岩骨”,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花香”则并不是像花茶那样,或以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生长在武夷山的鲜茶在独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不同品种有各种特有的品种香。

香气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他还认为,“岩韵与岩骨实际上是同义词,指滋味而言,是内质上更深一层的表述……茶汤滋味是与口腔甚至胃部直接产生影响的,它实际上包含了香气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分开。”

因此,“武夷岩茶首重‘岩韵’,味以活、甘、清、香为正,并十分讲究‘山骨’、‘喉韵’、‘咀底’、‘杯底香’等体感享受。”

正岩产区典型的坑涧地形,这种微域小气候环境是塑造“岩骨花香”之“岩韵”的关键

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近现代茶学家,对“岩韵”都倾注了许多情感与笔墨。而在民间,茶客们更是众说纷纭,既有“品种香”、“地土香”、“香味两绝”等“万金油” 式的说法,也有具体到用青苔味、豆浆味、粽叶味、石头味等类似的气味来形容,更有故弄玄虚者云:“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因此,“岩韵”给人的感觉是:虽可被清晰地感知,却似乎难以琢磨得透,费思量。

“岩骨花香”有科学依据

难道“岩韵”真的只是一种感官与精神体验交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意表达吗?不,已经有研究者把它“请”进实验室了。

袁枚品武夷岩茶,自有一番工夫,他说:“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那么,我们也先来嗅嗅香。

从鲜叶原料来看,各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为主。据福建农林大学的检测,香气成分有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甲醇、吲哚、茉莉酮酸甲酯、橙花叔醇等等。

它们中的大多数构成了岩茶成品茶的主要香气成分,部分则通过加工产生新的香气物质,从而最终形成“锐则浓长,清则幽远”的香气特征。而品种不同,主要香气物质也不同。譬如,水仙以乙醇为主,肉桂以橙花叔醇为主。

在香气总量上,呈现出正岩〉半岩〉外山的趋势,并因品种而异。

茶圈流行这么一句话:“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肉桂的香气总量约是水仙的2倍,种类更丰富。据1989年姚月明对这两种毛茶作的生化成分对比分析,酯型儿茶素含量偏高有可能是导致肉桂滋味较之水仙欠醇厚的原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肉桂中,有种叫作正辛酸的成分含量特别高,它是形成肉桂辛锐持久香气特质的关键。因此,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肉桂香气“霸道辛辣”、水仙香气“沉稳内敛”了。

影响“岩韵”的微量金属元素还有镁、铁、铜、锌等。据武夷学院化学系的研究,岩茶中镁的含量最高,钙次之,然后依次是锰、铁、锌、铜。

其中,镁是激活谷氨酰胺合成酶、茶氨酸合成酶及谷氨酸脱氢酶的关键元素,并直接影响了饱和或不饱和脂肪族类的羟类、醛类、酮类及酸类等呈香物质的合成。可以说,“岩韵”的形成不能没有镁。

尽管这一系列的生化分析已能勾勒出“岩韵”的大致“轮廓”,但“岩韵”的本来面目还不甚清晰,还有许多香气、滋味成分还未被探明。

另外,气候、山场、茶树品种、制茶技艺、泡茶用水、水温、冲泡方式如何影响“岩韵”的表达,亦大有文章可作。或许,有朝一日,日新月异的茶业“黑科技”还会发明一种秒测“岩韵”的神器,只需往茶汤里轻轻一蘸,“嘀”的一声,各种大数据应声而出。

不过,话又说回来,若真有那么一天,“岩骨花香”品起来还会这么美吗?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