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可可茶茶苗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T三有机茶创始人:简简单单,做好一杯茶

  这个故事的开始,是2500个日夜,是一个人带着一群人奔向理想。

  2010年,我们来到生态纯净、经济落后的英德-黄花,找一块干净的土地,垦荒。

  35名茶专业研究生从校园奔赴荒山,在“连信号都没有还谈什么女朋友”的山里一干就是7年。

  103户农民从将信将疑到加入我们,1130位农民不再背井离乡,镇上从此少了留守儿童,小镇发展也得到了改善。

  1300座英西山峰见证我们茶人坚持有机的耕作,在2500个岁月里,蜘蛛、变色龙等生物出现,完整的生态链逐步形成,土地与人渐渐有了良好的关系。

  2017年,我们的心血走进广州白云机场,走上蓝海豚珠江游船…好的品质会被认可。

  再到今天,历史见证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机好茶品牌”。

  创业做茶7年,最大的感触是:简单

  十年前,我也想不到自己会变成一个茶痴,扑在简简单单的一杯茶上一干好多年。在我看来,创业这个词和人生一样,有的热火朝天,也有的山长水远,放眼望去千奇百怪;有热闹非凡的时候,也有反复重构的挣扎,细细品来却是信念二字,纵贯每一个瞬间。我想,走在这条路上的每个人其实都一样,骨子里只想简简单单的,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从0到1,创业是无数个百分比的机缘巧合

  缘起,一份真心实意的想念。

  寄托在一杯茶中的纯净心思,是T三有机茶与众不同的灵魂基因。

  说起来我想讲讲当年留学的一个场景:我从华南理工大毕业后去的新西兰,主修国际经济学,在那个号称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的地方,人们喝的大都是调配茶。要知道中国人在国外喝外国茶,是真的会想家,就像一个四川人吃粤菜,会想花椒的味道。那时候我特别想念小时候,坐在大树下一起喝茶的亲人和田野间吹来的风,特别想念那种纯净又美好的香味。

  初心,做点好的茶给朋友们喝。

  想改变点什么的时候,就该去做。因为你身上很可能背负着一个时代的希望。

  回到国内,却很难喝到记忆里的香味,不单是我,许多和我一样小有家业的同龄人,也陷入了茶消费0选择的一个微妙状态。好茶难求,放心的好茶更难求,更别提身在他乡想念的那一缕纯净香味了。当时我一个地产板块的商业伙伴跟我说“你们英德的英红九号,在历史上还是特供英国女王的,就是后来发展没落了……不如你回家做点好茶?我们以后桌上的这杯茶就再也不用操心了。”看了看携手前行的好友,也为了寻回儿时熟悉的茶香,我动了拓展有机农业板块的念头,开始想要做一杯简简单单的好茶。

  纯粹,整个行业泰斗都来相帮。

  我常说,我们T三有机茶的起点就很高,除了高标准,最重要的是创造它的那些老教授,出手都是大半个中国的茶业精髓。

  2009年,我找了好多位华南数一数二的茶学专家、有机农业专家一起深入英德各地考察。更因为“做有机茶,重现英红九号纯净茶香”的愿望,得到了袁学培教授,王登良教授,李新家院长以及束文圣 、操君喜等国家科技特派员等业界泰斗的支持。

  看着老茶人不老的赤子之心,我毅然回乡投入到自己完全不懂、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的有机茶事业,当起了一名普通“茶夫”。

  2010年末,也就是7年前的冬天,我身边站着2代茶行业的精英,从茶叶育苗、茶种植、茶叶加工工艺到茶叶科学研究,还有注重生态发展的清远政府领导,大家一起启动了正宗英德红茶的有机种植。

  大环境,有机标准高于生态好几倍。许多人炒古树茶,会强调那些古树生长的环境,殊不知,T三有机茶的选址有多么严格,环境有多优异。为了找一座土壤、水源、空气、大环境都符合有机种植标准的山,我们收集了英德大大小小的山林标本做检测,整整花了1年零7个月的时间,才确定选址在英德黄花镇。

  这个位于素有“南天第一峰林风光”之称的英西峰林胜景腹地的小镇,经济落后发展缓慢,方圆30公里没有任何污染源,从根本上保证了茶叶大环境的纯净与健康。此外,那里的土质还是陆羽在《茶经》中称为“中者生砾壤”的喀斯特地貌,种茶树能种出更好的品质。

  天时地利人和,一概不沾边——我像个满怀信心的先知被现实吊起来打脸!

  天生好环境的代价就是,落后。刚开始垦荒我们就惊呆了:租不到挖掘机和推土机。我们的老员工,住在山下村民搭的土房里,白天上山挖石头挖地,半人高的石头,撸起袖子搬走。傍晚用铲子借着山上挖出来的石土修路,整整2年,我们才整出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春天爆发虫害,方圆几公里的虫子全来我们山上避难,老乡被咬的都不愿上山。头年夏天就遇上大旱,几个月不下雨,茶苗很新,我们是磨了一脚的水泡挑水浇山。2013年,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和暴雨,茶园很多地方都塌方了,也淹没了许多茶苗,造成极大的损失。暴雨结束后,我们及时做土地开沟和修复,排出雨水,清理洪水遗留的杂物,修复茶园梯地……

  搭建水电设施的时候,我们的电缆时不时又被剪了偷走;一把农具丢在哪,第二天准不见。那时候我们的同事气得跺脚,我看着深感农村建设的不易,也有了一丝忧虑:这样的状况,我们企业能坚持到理想落地的时候吗?

  知行合一,时光在专注里飞逝

  常有人问:有机是什么,不打农药吗?

  严格选址,细心培育,选择强壮、生命力强的茶苗种植,保证足够优秀的原始基因。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全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使用牛粪、花生麸等天然肥料堆沤有机肥,取材自然,回馈自然。建自动化喷灌设施,修建蓄水池,引山泉水灌溉,保证充足水源,保持茶芽持嫩性。在病虫害防治上,使用物理防治、人工干预及培养天敌等方法消除病虫害,还专门饲养茶园鸡来吃茶叶上的小虫子,在茶园边上种植豆科植物,兼顾生态平衡……

  这么多年来,T三坚持着全园有机种植,确保每一片T三茶叶都是同样纯净标准的有机茶,用最大努力践行着一个企业对生态的社会责任。通过7年的光阴,我的茶园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变色龙、瓢虫、蜘蛛出现在茶园,1300座山峰的花虫鸟兽与T三的茶树们同生共荣。我记忆里的那一缕茶香,飘在清新的晚风里,喝它的时候能听见万物生长的声音。

  可可茶,我在茶园里种的植物黄金

  可可茶,是我2012年忐忑之中拍下的中国植物新品种,这种植物富含有益健康的成分,1981年由中国植物学泰斗张宏达教授发现于南昆山,辗转交由叶创兴教授研究,是T三有机茶的当家至宝,年产仅100斤左右,非常珍贵。

  然而,研究中的植物在商业转化上总是令人担忧。2016年,茶行业、有机圈的混乱,科研和全园有机的巨大投入,让我对T三未来的商业模式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于是就像陈老师请教。陈老师专门组织花粉们为T三辅导,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让我对这事业的意义重新充满了信心。

  特别是陈老师对咖啡碱敏感,喝了茶几天都无法入睡,我知道后给陈老师推荐了可可茶,陈老师试过后说,睡得很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却让我深感为客户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更坚定了我做好产品为客户带来价值的信念。

  作为一个优质的原生茶叶品种,可可茶不含咖啡碱,解决了部分饮茶爱好者因担心影响睡眠而不敢喝茶的困扰,饮用后不会兴奋神经,适宜对咖啡碱过敏的人群,甚至连孕妇和小孩也可以饮用。其优势嘌呤生物碱—可可碱,远远高于传统茶树品种,因而在生理和药理作用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效果,在国内外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不断有海外生物研究机构来访来电采购。陈老师和花粉的鼓励,我和我的员工们的坚持,终于让这个有益于世人的植物开始散发光芒。

  打造全产业链,用极致的科研态度做品牌

  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和全园有机一样,在茶企中很少有人像我这么干。2012年,T三牵头成立广东岭南茶叶经济研究院,还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中山大学等7大权威机构不断做茶衍生品、茶成分的创新和研发。

  从茶园到杯中,一缕纯净的茶香必须用全产业链的方式去做才放心。我带领着团队建立起从种植、加工到品牌推广的全产业链完整体系,拥有3000亩庄园级全有机茶园、HACCP体系认证加工厂、多元化零售渠道。秉持着安全、健康、优质、可溯源的品质标准,结合做纯净放心好茶的初心,不断在领域内做着科研和创新。

  截止到2017年,T三拿下了全球30国有机认证、美国FDA认证等国内外权威七大认证,拥有12项知识产权专利,并且走进广州白云机场,走上蓝海豚珠江游船,与4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推进南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荣誉的背后,既是辛勤付出完美收获的终点,也将是另一个全新的起点。

  时代不断的进步,我所畅享的行业未来是市场两端的人们有对等的信息,有一系列颇具远见能量的产品、去引导现代主流消费者不断提高品鉴水平。当然,还有一杯看起来简简单单的100%好茶,回报当年给我无数个百分比支持的人。

  版权声明:源于网络,贵在分享,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尽快处理!

茶树生物学“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

茶树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茶组植物,富含茶氨酸、儿茶素、咖啡碱等特征性次生代谢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茶树生物学的研究内涵主要是以茶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植物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挖掘关键基因,解析生化功能,揭示分子机理,构建调控网络,为认识茶树生命规律及发展未来茶叶科技提供科学指导。近5年来,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我国茶叶工作者凝心聚力,在茶树基础生物学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茶树基因组解析、重要功能基因分离克隆、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调控及其生理功能、抗逆新机制解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十三五”期间主要研究进展

1. 解析茶树及其野生近缘种基因组(1)解析了茶树阿萨姆变种的基因组茶树阿萨姆变种是我国西南地区及周边国家的主要栽培型茶树,属乔木型,叶大,适制红茶和普洱茶。2017年6月,高立志团队以云抗10号茶树品种为材料,解析了栽培茶树阿萨姆变种的参考基因组,开启了茶树基因组学研究的序幕。茶树基因组近期曾经发生过一次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并且通过显著性地扩增与黄酮、萜类物质生物合成及抗病基因来影响其儿茶素含量分布、茶叶风味和茶树的全球生态适应性。研究还对25种山茶属代表性植物的儿茶素类化合物、茶氨酸和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发现,茶组植物和非茶组植物在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含量上差异明显;进一步基因表达和进化分析表明,儿茶素类化合物代谢通路和咖啡碱代谢通路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序列变异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与茶叶的品质和适制性密切相关。

茶树基因组和基因家族的进化

(2)解析了茶树原变种的基因组茶树原变种是目前栽培最为广泛的茶树类型,具有叶小、分布广、适制性高等特点。2018年3月,宛晓春团队以舒茶早为材料破译了茶树原变种的基因组。发现栽培茶树与猕猴桃的物种分化时间大约发生在8 000万年前,茶树原变种与阿萨姆变种的物种分化时间发生在38万~154万年前。与阿萨姆变种类似,茶树原变种基因组近期曾发生过一次全基因组重复事件,且该事件及后续串联复制导致了大多数次生代谢相关基因拷贝数显著扩增。首次发现并证实了一个参与茶氨酸合成的关键酶基因(CsTSI) 具有体外合成茶氨酸的酶活性。陈亮团队和宛晓春团队分别对茶树舒茶早基因组组装的连续性和基因注释的完整性进行了提升,获得了茶树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对茶叶品质和抗性形成深入的认识。

2020年4月,宛晓春团队进一步以舒茶早为材料,获得染色体级别的茶树原变种参考基因组序列。发现茶树基因组高含量的重复序列不仅是其基因组庞大的主要原因,而且还可通过内含子插入使得基因平均长度增加和部分重复基因的功能发生分化。发现所选取样品被清晰地分为阿萨姆类型、中国种类型和野生类型;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支持了我国茶树的西南起源假说,同时鉴定得到一些与茶叶品质和茶树抗逆性密切相关的候选驯化基因。

2020年4月,以碧云为材料,高立志团队获得了茶树原变种碧云染色体级别的参考基因组。发现茶树原变种和阿萨姆种基因组中LTR逆转录转座子经历了较为相似的进化历史。

2020年9月,杨亚军团队以龙井43为材料,获得了茶树原变种龙井43约3.26 Gb的参考基因组,注释得到33 556个高质量的蛋白编码基因。发现大量与茶树抗病、风味代谢和自交不亲和相关的基因家族在龙井43基因组中发生了显著扩张,且与抗逆等相关基因受到强烈的正选择。系统构建了栽培茶树的群体结构及其进化历史。发现茶树栽培区域的扩张和引种驯化显著增加了茶树种群间的杂合性和基因流;揭示了茶树原变种和阿萨姆变种在驯化过程中的选择方向存在差异;相比阿萨姆变种,茶树原变种中与风味相关的萜烯类代谢基因和抗病基因在驯化过程中更倾向于受到强烈的选择。

‘龙井43’基因组特征和质量评估结果

2021年5月,以乌龙茶适制品种黄棪为材料,叶乃兴团队获得茶树原变种黄棪二倍体染色体级别基因组与单体型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发现黄棪与舒茶早和龙井43品种之间存在广泛的结构变异,包含大量诸如萜烯类合成酶等与香气途径相关的基因,可能与黄棪的高香品种特性有关。此外,刘仁义、杨贞标团队联合陈亮团队还利用136个代表性茶树资源的转录组和代谢组学数据,深入研究了茶树种群与特殊代谢物之间的关系,为阐明茶树中特殊代谢物的多样性形成机理奠定了基础。

(3)解析了栽培茶树野生近缘种的基因组2020年7月,以采自云南保山深山中的一株野生茶树为材料,闻玮玮团队完成了首个高质量染色体级别的茶树野生近缘种DASZ基因组。发现相比舒茶早基因组,DASZ基因组注释出更多的R基因,可能与其抗逆性密切相关。揭示了中国茶树育种中存在诸如福鼎大白茶和铁观音等数个骨干亲本;茶树种质资源间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多样性丰富。鉴定出176个与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显著关联的遗传变异位点和关键基因。选择性清除分析发现,古茶树和栽培种在遗传和代谢水平上并未显著分化,暗示着茶树在风味品质上可能未受到长期定向的人工选择。

(4)构建了茶树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相关数据库以茶树基因组图谱为框架,“十三五 ” 期 间 先 后 构 建 了TPIA(Tea plant information archive)、TeaPGDB(Tea plant genome database)茶树基因组数据库。以茶叶代谢和健康功效数据为基础,分别构建了TMDB(Tea metabolome database)、TBC2health、TBC2target数据库。茶树可变剪切数据库TeaAS(Tea alternative splicing database)近期也上线运行。

茶树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平台TPIA

2. 克隆了一批与茶叶品质和茶树抗性相关的功能基因(1)克隆了茶氨酸合成的关键基因CsTSI证明了CsTSI具有体外合成茶氨酸的酶活性。CsTSI基因的克隆不仅为培育高茶氨酸茶树品种提供了一个重要新基因,也为揭示茶树茶氨酸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2)克隆了苦茶碱合成关键基因CkTcS验证了R226、I241和C27是影响CkTcS N9-甲基转移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CkTcS基因的克隆为今后培育富含苦茶碱茶树新品种或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苦茶碱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3)克隆了芳樟醇/橙花叔醇合成关键基因CsLIS/NES该基因属茶树萜烯类合成酶基因,在茶树叶片和花中,可通过可变剪切形成全长(CsLIS/NES-1)和断头(CsLIS/NES-2)两个转录本,其蛋白产物分别定位于叶绿体和细胞质,前者催化芳樟醇的生物合成,而后者催化橙花叔醇的生物合成。CsLIS/NES基因的克隆对增进茶叶香气品质的定向育种、栽培和加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克隆了参与茶树单宁化合物水解的关键基因CsTA发现不同于微生物的单宁酶基因,植物的单宁酶基因具有独立的进化起源。茶树单宁酶CsTA基因的发现和克隆为茶树等富含单宁化合物的园艺作物品质调控和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如CsGS2、AlaDC、CBF、CsWRKY2等与茶叶品质和抗性相关的基因也相继克隆。这些基因的克隆对深入认识茶树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通过遗传改良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茶树新品种提供了重要靶点。

3. 初步揭示茶树次生代谢的遗传调控网络(1)茶树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克隆参与紫娟茶树品种花青素调控的关键基因CsMYB75和CsGSTF1。烟草过表达CsMYB75基因能够激活CsGSTF1基因的表达,证实CsGSTF1可参与茶树花青素苷的液泡转运。从龙井43中分离克隆CsMYB4a基因,发现CsMYB4a可以结合CsC4H、 Cs4CL、CsCHS、CsLAR和CsANR2基因的启动子,调控茶树花青素的积累。研究还发现茶树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亦受到DNA甲基化的调控,紫娟茶树品种的CsAN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与其花青素含量存在一定联系,CsAN1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水平会导致紫娟芽叶中花青素的大量积累。遮阴条件下,茶树鲜叶中黄酮醇、儿茶素类物质含量降低,黄酮类代谢途径基因(CsCHS、CsF3'5'H、CsDFR、CsFLS及CsUGT等) 转录水平显著下降,且与UV-B光信号转导途径基因表达高度相关。

(2)茶树茶氨酸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从舒茶早中克隆根部特异表达的茶氨酸合成酶关键基因CsTSI,相比茶树根部组织,茶树的叶片组织尤其是嫩梢中也发现较高含量的茶氨酸,其含量积累可通过原位合成和根部运输实现。茶树细胞质和叶绿体是茶树嫩梢组织茶氨酸生物合成及分布的主要场所,证实CsGS1.1和CsGS2是茶树叶片组织茶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且其含量和分布受到光照的调控。分离并克隆参与茶树茶氨酸转运的关键基因CsAAP1(Amino acid permease),该基因在茶树根中的表达模式与茶氨酸的运输季节及从根到新梢的运输效率高度相关,表明CsAAP1在茶树茶氨酸长距离运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丙氨酸脱羧酶基因AlaDC(Alanine decarboxylase)在茶树根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叶片组织,可以催化丙氨酸脱羧生成乙胺,参与茶氨酸降解的关键基因CsPDX2.1(Pyridoxine biosynthesis 2)在白化茶树品种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绿色茶树品种,可催化茶氨酸水解为乙胺和谷氨酸,表明CsPDX2.1基因具有体外水解茶氨酸的功能。

与茶氨酸合成和转运基因分离克隆相比,茶树茶氨酸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起步较晚。构建了茶树茶氨酸代谢通路基因与转录因子的共表达网络,鉴定得到14个可能参与茶树茶氨酸生物合成调控的候选MYB转录因子,为今后茶氨酸调控网络解析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负调控茶氨酸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CsMYB73属 R2R3 类型 MYB 转录因子,为核定位蛋白,其在茶树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与茶氨酸的积累模式呈负相关关系。参与茶树茶氨酸生物合成的正调控转录因子CsMYB6可通过结合茶氨酸合成酶关键基因CsTSI的启动子,激活CsTSI的表达,正调控茶树茶氨酸的生物合成。

(3)茶树咖啡碱的分子调控网络解析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TCS编码369个氨基酸,既可催化7-甲基黄嘌呤转化为可可碱,也可催化可可碱转化形成咖啡碱。TCS1基因在茶组植物中具有多个等位变异,其中TCS1的第269位氨基酸残基对 TCS 的活性和底物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来自中国14个省共计44个茶树品种的TCS1基因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茶树TCS1基因的外显子区包含3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其中SNP4318的定点突变(His153Tyr)可显著提高茶树可可碱合成酶和咖啡碱合成酶的活性,验证了SNP4318变异与咖啡碱含量的关系。

红芽茶和可可茶是2种以含可可碱而非咖啡碱为主的茶树物种。HYC和CCT分别是红芽茶和可可茶的咖啡碱合成酶基因。研究发现,HYC和 CCT均编码365个氨基酸,二者仅在第227位(Glu227Lys)和287位(Arg287His) 存在2个氨基酸的差异。重组蛋白酶活实验表明,HYC和CCT均只能催化可可碱的形成而不能以可可碱为底物继续合成咖啡碱。

4. 解析茶树次生代谢的生理功能(1)发现香气糖苷物质应答茶树低温和病虫害的新功能茶树香气糖苷在茶叶香气品质形成及茶树逆境胁迫应答中具有双重作用。邻近茶树接触到受害茶树释放的挥发物质后,会提前启动自身的防御系统。进一步通过对受害茶树释放的挥发物质定量分析,结合外源挥发物质暴露实验,发现顺-3-己烯醇等香气物质在茶树个体间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茶树中筛选到可高效转化顺-3-己烯醇的关键酶基因UGT85A53,该基因可催化顺-3-己烯醇发生糖苷化,参与茶树的虫害防御反应。

茶树香气糖苷物质还可参与茶树低温胁迫的防御反应。在茶树中分离克隆了可特异性催化橙花叔醇糖苷化的基因CsUGT91Q2。茶树体内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显著降低茶树橙花叔醇糖苷的积累及抗寒能力。外源施加橙花叔醇,可促进CsUGT91Q2的表达及茶树橙花叔醇糖苷的积累,并提高茶树的抗寒能力,表明橙花叔醇糖苷化在茶树低温胁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

(2)揭示芳香族挥发物吲哚防御茶树病虫害的生理功能茶树在遭受茶尺蠖幼虫取食后会大量释放吲哚。用生理浓度的吲哚处理茶苗后可以显著诱导茶树中钙离子信号、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茉莉酸合成等早期信号通路,通过提高茉莉酸、茉莉酸异亮氨酸以及防御相关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增强茶树对茶尺蠖的抗性。进一步利用信号通路抑制剂结合生物学测定和代谢物分析,证实了钙离子和茉莉酸途径是吲哚引发茶树防御警备、提高茶树抗虫性的必需条件。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十四五”发展方向

1. 加强茶树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目前全国大部分茶树种质资源圃还倾向于收集和保存大量茶树育成品种或品系,同质化明显且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鲜有茶树地方品种或野生近缘种的收集与保存。然而,近年来野生茶树的茶叶制品被过度炒作,茶叶市场“野生茶”“古树茶”需求剧增,导致部分茶树野生近缘种群被过度采集,生境遭遇破坏。此外,茶树良种的大面积推广,也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一些遗传变异相对丰富的地方良种的生存空间,造成部分地方良种亦处于消失的边缘。因此,今后在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中,建议重视加大对茶树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收集与保存工作,特别是对一些生境已处于濒临破坏的资源重点进行抢救性收集和繁育,为今后茶树遗传育种奠定材料基础。

2. 解析茶树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以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为依托,进一步突破茶树育种理论是实现茶树高效育种的关键,其核心是加快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的发掘,解析茶树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基于基因型和表型数据进行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不管是从资源的收集到核心种质的构建,还是从基因型和表型数据的获取到生物信息数据的分析,还是从功能基因的验证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均需凝聚各单位和各学科领域科研人员的力量。只有充分发挥领域和学科优势,才能力求在“十四五”阐明茶树重要农艺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明确茶树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这将有助于实现茶树育种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定向培育优质、高产、多抗的茶树多元化新品种夯实理论基础。

3. 进一步加强茶树次生代谢合成、调控及生理功能研究近年来,虽然我国在茶树次生代谢生物合成和调控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许多参与茶树次生代谢合成的基因相继克隆,相关代谢通路的解析也相对清楚,但其潜在的调控机理及生理功能仍然不清楚。茶树富含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挥发性香气物质等次生代谢物,除参与茶叶品质形成外,其潜在的生理功能仍需探索。今后,茶树次生代谢的研究应充分整合多维度生物数据,在进一步发掘次生代谢合成相关新基因的基础上,加大分子调控网络的解析,并探索次生代谢产物潜在的生理功能,特别是以健康和育种为导向,推进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4. 探究茶树逆境响应的新机理近年来,对茶树抗逆生理生化和基因发掘的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但对其抗逆调控机制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因此,今后茶树的抗逆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大茶树抗逆基因的发掘及其调控机制的解析工作,尤其注重相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探究茶树抗逆新基因,解析抗逆新机制,为茶树抗逆育种和产业健康发展夯实理论基础。

5. 加强茶树发育生物学研究近年来,随着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快速积累,植物发育生物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在植物开花、配子体发育、传粉受精、胚胎发生、果实发育、根和茎端器官的发育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然而相比其他模式植物或园艺作物,茶树的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也相对滞后。今后,茶树发育生物学研究应突出茶树个体发育和产业应用的特点,加大对茶树重要组织器官发育规律和调控机理的研究,特别是针对茶树叶用型的特点,加强茶树芽叶形成、叶色转变机理、表皮毛发育、根以及株型建成的研究,为更好理解并结合茶树发育的特点,实现茶树栽培和育种突破奠定理论基础。

6. 加快茶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茶树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应借鉴其他作物成功的经验,整合全国相关单位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优势力量,在困扰当前茶树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技术瓶颈,例如如何筛选合适的受体 (茶树品种、组织器官、农杆菌菌株等),探索高效的转化方法(农杆菌介导、基因枪、纳米负载等),提高转化效率,达到缩短茶树遗传转化周期等技术上进行联合攻关,力争在短时间内,建立茶树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为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提供稳定的遗传学材料和理论支撑。

来源:中国茶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T三有机茶园入选广东省清远8大旅游线路目的地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出《关于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的公示》拟认定全省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清远共有8条精品线路入围。

  英德市(英西峰林乡村休闲线路)洞天仙境—九龙峰林小镇—英西峰林走廊—彭家祠—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老虎谷漂流—九重天。

  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成为清远唯一一个以茶园为旅游目的地的茶园。

  德高信T三有茶园位于广东省英德市黄花镇,地处“南天第一峰林风光”之称的英西峰林核心景区内。德高信茶园处在原生态环境中,群山环抱,无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优越。3000余亩的全有机种植模式,茶园气候条件独特,其空气、水质、土壤均达到有机种植的高要求。

  广东十大最美茶园

  英西峰林核心景区之一

  10年倾力打造

  全园3000亩有机茶园

  4证30国有机认证

  拥有世界上唯一茶品种:可可茶

  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目的地——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茶文化体验详解

  玩法1:茶园观景

  从山脚花15分钟徒步到万峰岭,一睹英西峰林的盛景,1300多座的山峰、山峰形状丰富多彩,茶园前方的峰群从左至右延伸约21公里,看不见的开头、也望不到尾的尽头,山峰重岩叠嶂。到达山顶的拍照标准必定离不开,左侧:背靠茶壶山(长寿),右手托笔架山(福气),左右承金蟾山(财富),一副极具寓意的“福禄寿”全景照跃然而现。右侧:背靠群山、湛蓝的天空下隐逸着仙境般的山野。

  玩法2:茶园徒步

  茶园徒步是最能将观赏风景和锻炼身体结合的运动之一,茶园内有2000多米的环山大道,从山脚到山之巅,从山之巅到山脚,在路上或许会偶遇山鸡妈妈带着小山鸡穿过路道、或许色彩斑斓的雄性山鸡会从你身旁飞身而起;茶园里鸟类丰富,四处传来鸟鸣,让你置身于一处世外桃源。

  玩法3:茶园体验

  T三有机茶拥有35个品种的品种园,有专人讲解茶叶采摘标准,什么叫有机茶?有机茶是怎么种植的等,在茶园里体验有趣的有机茶种植科普讲解、采茶、手工制作提香茶、擂茶、寻找茶苗、茶艺表演、品茶等,做一天惬意的茶农,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带回家,做最天然的有机面膜。T三有机茶一直坚持有机种植,形成原生态的完整生态链,更多的乐趣等您去发现。

  1.茶叶知识讲解

  我们有专人讲解科普有机茶:种植、土地图样改良、茶园虫害物理防治、标准生产下的茶叶采摘要求等等,更多的硬货分享等你来袭。

  2.体验采茶

  采茶也是一门技术,在茶园讲解员教导下,学习采茶手势并分辨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采摘标准,在T三有机茶园里的茶叶是可以直接采来吃的。

  3.师傅示范炒绿茶

  学习手工制作绿茶的具体步骤和技术,把亲手制作的绿茶带回家给家人或者朋友分享。

  4.体验炒茶

  5.体验擂茶

  把亲手采摘的茶青擂成茶末,可以直接冲水喝,可以带回家做美食、做面膜。

  6.寻找茶苗

  茶行之间有些自然脱落的茶果,偷偷地发了芽,找到它种起来,可爱的小茶树充满希望,看着它慢慢长大。

  7.茶艺表演

  一首诗词《欲醉茶园赋诗书》在音乐与茶园风光交映之下,一边欣赏茶艺表演,一边观赏茶园风光。

  茶园摄影

  在眼下这个时间段成为很多摄影人追逐的热门。手持“长枪短炮”、操作无人机的影友们各显神通,多样的茶园照片大量涌现。既然是人人都拍,如何才能获得“人无我有”的照片?T三有机茶园内既能捕捉到朝霞下劳作的茶农,也能捕捉到山与晚霞相互映衬的镜头,深秋时节更能观赏到“日月同辉”的现象······

  品有机茶·与亲友共享

  茶园山脚下有T三有机茶接待中心,室内全冷暖器覆盖,可容纳300人,室外有广场,这里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欣赏茶艺表演,品一杯香茗,觅一处休闲。

T三有机茶接待中心
容纳80人会议室
瘦西湖
T三有机茶产品展示区
T三有机茶产品
茶室品茶
茶室品茶  

  T三殊获

  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国家级)

  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单位

  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

  广东省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多所高校教学实习基地

  清远市重点推荐旅游景区

  精准扶贫“百企扶百村爱心企业”

  广东省生态与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英西峰林,位于广东英德市西南60公里的九龙镇、黄花镇(明迳+岩背),是群山环抱的一片谷地,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似桂林,故有“英西小桂林”之称,这里密集分布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溪涧、岩洞,古建筑点缀其间,是广东省最长、最密集的峰林景区。

溪村峰林航拍/黑豹    

  英西峰林周边景点

  周边美食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