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抗战纪念饼普洱茶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大益牛年生肖纪念茶「发布会」实录

蒋洁琳:

大家好,我是大益集团的蒋洁琳,2020年是很特殊的一年,它深深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大家的生活节奏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作为大益人,我们也一直在思考,通过茶能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慰藉。从年初到年末,我们见证了秩序的恢复。中华民族就是这样,越是困难,越有力量。越能坚韧不拔的开辟出新的局面。2021,辛丑年牛,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充满信心与力量。去开创更美好的新生活,那么牛年生肖纪念茶,大益生肖系列的收官之作,我们想把这份力量传递给大家。


那么,打造一款有力量的产品,原料自然是重中之重了,我们仓库现在存储的原料数量。 已经达到了60000余吨,这些原料一部分来源于巴达山基地和布朗山基地。这两个基地是大益自由的万亩茶园基地。从1989年,大益就开始着手建设这两个基地。从种植,养护,采摘,到加工。30多年来,大益逐渐与这片土地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而这片土地也给了我们很丰厚的回报,成为了我们重要的风味来源。仅仅如此还不够,为了能够找到更多优秀的原料,从勐海茶厂改制开始,我记得那时2004年,16年的时间,6000多个日夜,一批又一批的大益茶人已经走遍了普洱茶产区的每一寸土地,可以说,我们闲杂所拥有的普洱茶原料,品种之丰富,年代跨距周期之长。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是无法实现的。


分类是研配的基础,我们之所以能那么精准的把握风味,就在于我们对原料进行了极致的分类,目前我们原料的种类已经达到了12886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来说,在不考虑年份和季节的前提下,以一个自然村落为单位,仅从滋味一个维度,就可以区分出十几个不同的类型,再乘以优质普洱茶产区的数千个村落。春夏秋冬三个季节,然后再来谈十年+,二十年+的年份概念。这个数量和统计难度都是相当惊人的。今天我在这里可以非常自豪的说,,这件事情,我们大益做到了。


我们进行了原料及因档案的分析与建立,以确保能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特色。不错过每一个优点。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风味呈现。就从牛年生肖饼来讲,为了保证足够鲜明有力的滋味特征。我们从档案库中反复筛选。最终锁定了三个关键词,外形肥硕,浓酽霸道,香气馥郁,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再去不断地调试研配方案。一般来说,生长时间长达百年的老树茶,在环境优渥的森林中,它们的根系非常发达,能更好的去吸收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同时,老树茶茂密的枝叶,能尽可能多的吸收森林中纯净的二氧化碳和阳光。使茶叶的内含成分表达尤为的协调细腻,选择布朗区的古树茶,我认为,这是对力量最好的诠释


我们创作一饼茶的过程,和创作一幅画的过程很相似,挑选好合适的原料。就好似够了一幅画的骨架,之后填充画面、颜色、细节,这些非常考验审美和技艺的环节,才最终决定了画的风格和品质,那么一饼茶如果仅仅在原料上用力,那它的层次感和后期醇化是要打个问号的,这也就是很多茶友的疑问,为什么自己手里的有些普洱茶,,放了5年、10年,都无动于衷,没有发生让人惊喜的变化,这么多年来,为了更好的处理普洱茶滋味和醇化问题。大益做了一件超乎你想象的事情。我们通过大数据模拟分析,实现了经典配方和醇化规律的模型化,这个模型的建立,意义是非常大的。以往在研发新的产品过程中,我们很难做到把我们脑中想象的味道。准确的呈现出来,后续陈化方向也难以预判为了解决这个事情,我们首先对现有的配方做了基因分析。细致的剖析了每一个风味类型的数智化特征。同时,为了解锁更多复杂风味的来源,我们做了很多控制变量的研究,发现加工过程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对普洱茶风味的影响都非常大。


第一点,是蒸压的环节,通过对整齐的温度和时间,压力系数以及保压时间的充分试验,每一个产品都有了自己的黄金蒸汽压力组合

第二点,是烘制的环节,我们烘房在设计之初,就运用了热力学即流体力学的原理。在烘房设置了可空气流,让每一个点的温度都可以被控制和检测,这样,我们每一个产品,都有了自己的烘制曲线。


第三点,是发酵的环节,我们充分利用勐海茶厂稳定了近50年的微生态环境,精细的把控了发酵的发现,让每一个产品都有了自己的发酵密码。


在我们的设计下,生茶的香气十分丰富,清香,花香和蜜香,三种香气依次出现,滋味霸道浓烈,浓强度和持久度都很好,生津回甘迅猛,整个茶强劲有力,布朗韵十足,未来可期,与我们牛年的力量感契合度极高。生肖熟茶,这里要强调,这是我们大益系列中,第一款357g的熟茶,熟茶糖香,甜香里有隐约的干果香,醇厚细腻,甜滑舒适,入口就能感觉到茶的厚度和粘稠度。突出了熟茶柔中带刚的特性。我相信,这两饼茶,在新的一年,能为大家带来一个充满力量的开局。


大家都知道,大益勐海茶厂的前身佛海茶厂,是范和钧先生在1940年,也就是抗战全面爆发的第二年(筹建)创立的,当时一定要建设茶厂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外汇购买物资,支援抗战。同时也是为了在战争年代,能把中国的茶传承下去。为了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大益一直很努力,1973年,人工后发酵工艺在勐海茶厂获得成功,普洱茶进入了熟茶时代,1975年,7542和7572问世,至今都是普洱茶的典范和标杆,2008年,大益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大益成为中华老字号品牌,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对科技创新的坚持,让大益,一直走在不断前行的路上,作为一个大益人,真正让我们感到自豪的,还不止这些,2010年,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第一次提出将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与茶结合起来,并开发了大益生肖系列的第一款产品,瑞虎呈祥。


那个时候的普洱茶市场,多还是以山头、原料来定义产品,瑞虎呈祥的出现,可以说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之后,生肖系列,轩辕号,天地一流,群峰之上,普洱茶真正以人文视角,进入了消费者事业,茶与传统文化深刻紧密的联动,推动了整个茶文化的进步,文化的魅力,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11年来,大益出品的每一款生肖茶,都体现了大益队人文关怀的独特理解。


这一排就是我们大益这11年来,推出的11款生肖茶,这里面真的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和故事,鸡年生肖——凰后,我们当时请到了注明的设计师邵宏庚老师,帮我们一起设计,用凤凰,这种象征着太平盛世的精神图腾,去体现我们对这一年的祝愿,去年发布的鼠年生肖——洞天福地。承载大益对勐海茶厂80周年这一刻的美好期待,也摘下了云南省「十大名茶」第一名,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一路走来,大益的生肖系列,不仅在设计上越来越打动人心,在风味的表现上,也越来越贴金我们想要传递的精神,大益用这种方式,一直坚持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2021辛丑年年,大益的生肖系列就整整走完一轮了,我们希望生肖文化,这一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生命中的信仰,能以茶的方式,继续代代相传。


肖海军:

2020年,我们经历了不一样的一年,,在新年到来之际,大益集团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套重磅贺岁的新品,也是大益生肖系列压轴之作,牛年生肖纪念茶,这是一款非常有力道的作品,力拔山河吞运气,以此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力开星河秀,天地一叶青。


配音稿:

跨越过时间,置身最初的凝望,枝叶穿破土壤,脉络间蓬勃出山川的巍峨辽阔,细流相会,拍打石块,在山谷的雷鸣里奔流成大河。亘地经天,一代代人筑沙为塔,平地高楼,风骨塑成文字,悲欢抖擞成诗,沧海化作桑田,云雨翻覆不歇,,生命的力量,循环周始,框定了华夏文明的腹地。也孕育出这片土地的生生不息。无数次危难困苦,无惧。无数次逆境险阻,,不屈。大庇天下之士的深情,教会我们同担风雨,一路相挺,虽历经万千,中华民族始终风雨不动,安然如山。万众一心的赤城,千里驰援的孤勇,中国人逆流而上,重整山河,开拓出新的天地。宏规大气,书写壮丽,万象万物,自如新生,大益匠心,情系中华。

力开天地,护犊情深!

福元昌茶厂十周年专题 :茶人传(一)

普洱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那些历经百年断代,在时光洗礼后依然熠熠生辉的号级茶,率先点亮了普洱茶的复兴之光。在易武,在倚邦,那些曾经被世人遗忘的老茶庄、老茶号,正在一个个被当代茶人拭去历史的尘埃,让他们重现光芒。而如何在新时代里研习传统工艺,恪守品质,传承经典老味道,成为老字号传承人肩负的使命。

2019年,香港仕宏春季拍卖会,一筒七饼1920年的普洱老茶最终以2632万港币落锤成交。单片376万港币的成交价再次刷新纪录,成为史上最贵茶王。缔造该价值记录的,正是百年老字号福元昌紫票普洱茶饼。

  

清光绪元年,崔氏在古六大茶山的行政中心倚邦大街创立“元昌号”,由此开启了一段普洱茶的经典史话。民国年间,茶人余福生接手元昌号,将茶号设在易武大街,并更名为“福元昌”。因其勤奋诚信、选料考究、茶品优良,赢得极高的声誉,福元昌老茶庄,荣列当年四大名茶庄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包括福元昌在内的号级老茶庄几经辗转,在公私合营后划归国有,福元昌品牌从此断代。

直到多年以后,一位青年在机缘巧合之下,再次重启了福元昌号老茶庄被尘封的往事,他从福元昌后人余氏家族手中接过了品牌传承的责任与使命,重振普洱茶老字号的风采。这位青年便是福元昌老茶庄品牌传承人邹东春。

初识普洱,缘起易武

邹东春的父母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从湖南一路向西奔赴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农场,从此扎根于此。出生于1975年的邹东春是地地道道的“农场二代”。生于此,长于斯,他对西双版纳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冥冥之中似乎已经注定了他与这片山水,这山上的茶树有着难舍之缘。

1997年,邹东春从云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农业银行勐海县分行,在金融业刚刚开启数字化改造的时代,211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背景,让邹东春深受器重,工作两年便调任州农行。尽管如此,相比起在职场中的觥筹交错,邹东春似乎更喜欢亲近自然,更向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时期,随着普洱茶市场的逐步复兴,景洪街头开始出现了一家家茶店,于是他有了一个新的爱好,就是泡在茶店里与朋友喝茶聊天。西双版纳虽然是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但是在90年代末,一度以外销为主的普洱茶,还没有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那时候,景洪人的饮茶记忆,大多还是来自大渡岗的绿茶:“岗绿”,普洱茶虽然也开始内销,但是在茶店的数量并不多。

虽然邹东春对茶叶的兴趣见长,但是那个年代关于普洱茶的信息是匮乏的,相关书籍少之又少,他只能借助网络,在当时流行的论坛比如三醉斋等BBS上与网友、茶友们交流学习普洱茶。某天,他顺手拿起了茶店中一本厚厚的书,书名便是《普洱茶》,作者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邓时海老师,虽然是台湾的繁体字版,但他很快便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比如作者提出的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理论,比如书中大量关于号级茶、印级茶图文并茂的介绍,都是他前所未知的。他如获至宝,那些有关普洱茶老字号的动人史话仿佛穿越百年,直接来到面前,而且全部都指向一个地方:易武。

易武!易武!邹东春的脑海里反复闪烁着这个地名,这个是个对版纳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它就是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一个乡镇,陌生是因为那里靠近边境,路途遥远,即使在版纳生活了20多年,邹东春也从未踏足这片古老的土地,他努力搜寻着有关易武的各种信息:易武在历史上是贡茶之乡,是茶马古道之源,更是古六大茶山的政治文化中心,古六大茶山的普洱茶,曾归于易武,再从这里走向四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于易武的向往终于在2003年的春天实现。他约上了一个茶友,借了一辆微型车,照着地图指引的方向,驱车奔赴易武。这趟寻茶之旅比他想象的艰辛得多,因为当时通往易武的乡道被开采铁矿的大货车碾压得坑坑洼洼,100多公里的盘山路,一路颠簸了五六个小时才到,到了易武整个人都要散架了。

初至易武,邹东春觉得这里与西双版纳其他的乡镇别无二致,与想象中老茶庄林立的茶乡古镇相去甚远,直到当地人指引他们走到易武老街,看到关帝庙的残垣断壁,看到那被磨得光溜的青石板路,看到一个个古老甚至已经成为危房的老宅子。在易武老街,仿佛一瞬间时光穿越到了百年前,他才确信,这里,就是《普洱茶》书中反复提及的“易武”。而在“时光隧道”中,“福元昌号”的老宅在他面前清晰可见,只是那时他还不知道,多年之后,往后余生,他的生命将与这三个字牢牢绑定——福元昌。

(易武老街福元昌老茶庄原址)

邹东春这次易武之行的初衷,就是买一些正宗的易武普洱茶,虽然当时易武大街上已经有了几家茶叶店,但是品尝之后都觉得不甚满意。当地人介绍他去老乡长张毅家找,面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年轻人,张毅乡长也非常热情,知无不言,不仅向他讲述了许多关于普洱茶的知识,更是介绍了易武茶的独特风味和品质优势,邹东春静静聆听,不时颔首认同。离开易武时,他各处买了一些茶,虽满载而归,但所带去的购茶现金近万元,一半都没有用完,一方面是对普洱茶还没有全面的认知,不想胡乱下手,另一方面是那时易武的茶叶还非常的便宜,才二三十元一公斤。

此后,邹东春对普洱茶的热爱愈加浓烈,一有空就泡在当时景洪城区为数不多的几家茶店里试各种普洱茶,反复品鉴、对比,去发现和感受普洱茶苦涩之后那些沁人心脾的愉悦感。另外,他有着在茶叶原产地的天然便利性,可以开着车直接跑到茶山,走进茶园,亲身感受茶树的生长脉动与自然气息,即使上山之路艰辛无比,但是每次看到那些深山密林里粗壮遒劲的古茶树,数百年静谧生长,与自然万物共生,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侵扰。茶叶的内质丰厚而协调,咀嚼一片鲜叶,是满口的回甘生津,鲜爽无比。这些原生态的古茶树充满着自然的灵性,即使是这个粗犷的理工男,也一次次被它们触动柔软的内心。他特别喜欢一个人在古茶园里穿行的感觉,仿佛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恍惚间有种遁世的逍遥感。

邹东春觉得自己整个生命都被茶叶深深牵引着了,他再也无法忍受朝九晚五的刻板工作,和被办公室“圈禁”的身体。亲眼所见所知所感告诉他,我们西双版纳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古茶树资源,茶叶又是有利于全人类健康的自然饮品,普洱茶的文化价值、健康价值、品饮价值、生态价值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他坚信普洱茶未来可期。自己有这么好的地缘优势,为何不听从心灵的呼唤呢?

从南糯山出发,让梦想照进现实

2003年,邹东春与爱人聂素娥以茶结缘、相知相恋,他的普洱茶事业道路上,从此多了一位携手同行的挚爱伴侣;2005年,他们的女儿出生,如同其他父亲埋下的女儿红酒坛,邹东春寻来品质上乘的南糯山古树茶,压制了888片纪念茶饼。通过这次制作女儿出生纪念饼的过程,怀揣着初为人父的紧张与兴奋,邹东春也是第一次将之前收获的制茶知识放到实践中认真检视了一番。

2005年下半年,邹东春与广东朋友合作,在南糯山创办了第一家茶厂。选择南糯山主要是因为相对便利的交通,位于214国道两侧的南糯山,刚好在景洪和勐海的中间。更重要的是,南糯山古茶树资源丰富,山上的哈尼族人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上千年,至今,南糯山寨子的龙巴门下仍立着原始生殖崇拜的图腾,那是山民们对生命的敬畏。在少数民族朴素的信仰中,万物皆有灵,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每片茶园都有一个最大的茶树被奉为“茶王”,庇佑着这片茶园和寨子里的村民。当那棵屹立在半坡老寨超过800年的茶王树,第一次在邹东春眼前赫然而立的时候,他再次感受到了一种来自性灵的召唤。

那些年,邹东春一有空就直奔茶山,他觉得自己像一只放飞山林的鸟儿,享受着自由的空气和和茶山的一切美好,他把自己融进泥土里,深耕茶山,从南糯山开始,他深入走访茶山上的村村寨寨,对比每个寨子茶叶的细微差异,包括茶地归属哪家他都门清,那时邹东春几乎与茶农们打成一片,白天一起采茶炒茶,晚上一起纵酒放歌。南糯山的茶农至今都还记得当年那个随时抱着一个沉睡的孩子在山上收茶的老板。是的,让他深爱的孩子尽可能多的亲近自然,是他对茶山最真挚的热爱与传递。

(南糯山半坡老寨旧照)

除了南糯山,邹东春的足迹几乎遍布西双版纳的古茶山,沿着澜沧江,从江内的古六大茶山,到江外的新六大茶山。每到一个山头,邹东春都会独自在茶园树林中漫步,踩踏在松软或厚实的土壤之上,呼吸古茶树枝叶间的润泽气息。以此建立起对不同茶山的风土地貌、生态环境的真切认知,他以理工男的思维去研究每片茶园的树种、坡向、光照、海拔、气候、土壤……他还会走进当地茶农家中,一边品饮好茶,一边畅叙制茶的工艺细节,以真心换真情的同时,也精准捕捉到各山头的茶叶风味和最适合的制作手法。他相信好的原料必须有好的工艺才能成就好的普洱茶产品。所以,从采摘、杀青,到揉捻、晾晒,每个制茶环节,邹东春都曾亲身参与,深入研习,他明白,只有亲手采摘过鲜叶,以指尖感知过锅中叶片的温度,用掌心的力量揉捻过茶条,在毫厘之间的差异中真正理解普洱茶的精髓,成为一位正念笃行的茶人。

(老班章村旧照)

有个“大奔换茶地”的故事,至今还是南糯山中的一段趣谈。因为无力支付茶厂的原料货款,邹东春的一个客户用一辆奔驰S320抵款,可是邹东春已有代步车,他刚好看上一片茶地,便找到茶地的主人,也是他熟悉的茶农,提出用奔驰车换茶地。茶农二话不说立即欣然应允,因为那时候茶叶并不没有现在这么值钱,茶农的生活还很贫困,别说汽车了,家里有辆摩托车都很了不起了。突然有人送上一辆大奔,对于这家茶农来说,不啻于天上掉馅饼,他们家成了南糯山上第一家开上大奔的人家,被称为“南糯第一奔”,那威风劲甭提了。小伙子更是因为有了这辆“大奔”在茶山迅速的物色到一个媳妇,顺利成家,成为整个南糯山饭后闲余的热门话题。

(贺开曼弄老寨旧照)

可惜兴奋劲一过,双方都发现这个交换对彼此都成了美丽的负担,全进口奔驰车要加油、要保养维修,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那时的茶农来说还是难以支撑的,经常是几个兄弟轮流开过后,没有油了谁也不愿意去加油,就弃置路边不管了。而邹东春拿到茶地以后,发现管理茶园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除草、修枝、养护、采摘,耗费人力无数。但是,有了自己的茶园,便可以更进一步去研究茶树生长与原料品质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样的体验对于正在潜心研究制茶的邹东春来说,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为他日后研究版纳各个山头的风味奠定了基础。

从2005年到2010年这5年间,虽然茶厂开起来了,但是邹东春一直是兼职状态,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参与生产和经营。2008年因为合伙人的经营不善,邹东春把全部股份收回来,于是茶厂很多具体事务都落在了他身上,因为分身乏术,最终他决定辞职,放弃所有人眼中的“金饭碗”,把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普洱茶的世界中。但是,那段时间普洱茶还未完全走出2007年市场崩盘的低迷期,加之茶厂主要以毛料供应为主,没有过硬的品牌产品,经营一直不太景气。2009年,恰好有广东老板想收购茶厂,邹东春便忍痛把南糯山的茶厂全盘出售。

重启普洱梦,传承福元昌老字号

过尽千帆,不改初心。经过了1年多时间的休整,邹东春依然割舍不下心中对普洱茶的挚爱,反复思量之后,他决定从零开始,再建茶厂,重启他的普洱茶事业。这次,他将梦想的策源地转移到了勐海县。勐海曾经是云南现代茶业的发祥地,抗战爆发后,茶路中断,易武茶事逐渐衰败,1939年,法国留学归来的范和钧奉中茶公司之命到西双版纳创立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开启云茶的实业救国之路,从此普洱茶的加工、交易中心也逐渐从古六大茶山转至勐海。

2012年,邹东春在勐海八公里的工业园区里所在村曼短建起了“勐海县福元昌茶厂”。选择以“福元昌”命名,最初是因为在邓时海的书中见到关于福元昌号级茶的介绍:“福元昌圆茶那种磅礴雄厚的气势,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壮男性美,是现今普洱茶行列中的‘普洱茶王’!”这段话曾让邹东春心潮澎湃,渴望能够一品福元昌号级茶的真味。而当茶厂真正完成工商注册,“福元昌”正式复号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肩上沉甸甸的。“福元昌”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普洱茶品牌,他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久弥香的百年号级茶,更是将源自古六山的传统制茶技艺和匠心精神,立成了一座丰碑,留待后人去仰望和传习。今天有缘来到自己的手中,就必须要让它重现往日的荣光,决不能辱没了这个老茶号。


近10年的国企工作经验,让邹东春练就了按部就班、扎实稳重、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即使是走上创业之路,这样的思维模式一直主导着他的行动。邹东春觉得既然要将老茶号发扬光大,不仅要传承传统的制茶工艺,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匠心精神的传承。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将关于福元昌老茶庄那些散落的零碎的信息一一拾起,续接起这段断裂的历史与文化,这是品牌复兴的文化根基;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寻访福元昌号的后人。

(余勇畅与聂素娥、邹东春、余亚华)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寻访之后,邹东春找到了余福生的后人:余福生的孙子余勇畅老人及家人,他们并未离开易武,只是不再从事普洱茶相关事业。他在距离易武老街10多公里外的纳么田村完小当了一辈子的教书先生。邹东春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余勇畅先生,在一次次促膝长谈后,获取了很多关于福元昌老茶庄的资料。

(余勇畅)

余勇畅告诉邹东春,他的父亲余世高先生,是福元昌老茶庄创始人余福生的大儿子,父亲生出生于1927年,写得一手好字,还会绣花,会唱花灯,那时余家有5匹骡马托运茶叶,货物多时,还得租马,组成一个十四五匹骡马的马帮,福元昌的七子圆茶曾远销海外。抗战爆发后,易武的茶叶生意一落千丈,生产几乎停顿。爷爷和奶奶相继在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和1946年病逝。1970年4月12日,易武大街发生火灾,余家虽然没有受灾,但因生活艰辛,父亲和几个兄弟从此搬离老宅,各谋生路。余勇畅一直赡养父亲,直到2012年余世高老先生驾鹤西去。


(余世高(右一)与他生前手写的花灯词)

余勇畅先生感动于邹东春制茶的专业态度和复兴老字号的诚意,便亲自授权,委托邹东春复兴“福元昌老茶庄”。接着,勐海县福元昌茶厂相继注册了“余福生福元昌”“福元昌古树”“福元昌老茶庄”等相关品牌商标。从此,邹东春正式成为福元昌老茶庄的传承人。

深耕茶山,复兴之路上的底气

邹东春明白,成为福元昌老茶庄的传承人,只是这复兴梦的开始而已。拥有了商标不等于拥有真正的品牌,因为打造品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励精图治、上下求索、共同努力的结果,他需要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淬炼。不仅要把产品做好,获得良好的市场美誉度,更需要用现代的营运和传播方式,让这个老茶号品牌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这才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于是,他与妻子聂素娥商量,希望她辞去坚守了10多年的教师岗位,全心全意负责福元昌老茶庄的品牌运营和传播,成为品牌主理人,和他一起担负起传承老茶号的重担。


此时的普洱茶市场,正借由古树茶的生态价值再次复苏,而经典号级茶的原料也多来自古六大茶山境内的古树茶。这些年,邹东春早已走遍了西双版纳大部分古茶山,一幅茶山风味地图,逐渐在他的脑海中铺陈,每一座茶山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文、茶性特征,也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详细。邹东春认为,既然要传承老茶号,就要以世代积累的众多古茶树资源为根基,依托于前辈们一丝不苟传承的古法精工,注入流芳百年的文化精髓,让制作的每一片茶饼透着一代代茶人对茶山的热爱,保留每一座茶山独有的个性,饱含独属福元昌的经典老味,而不是一味在市场上随波逐流。所以,一开始就要做好原料产区的布局,这是品牌复兴的产品根基。

福元昌老茶庄的创始地在易武,易武产区自然是首当其冲的,易武茶的内敛与丰富,从古至今都引无数茶人竞折腰,易武山脉极其绵长,村村寨寨皆产茶,且各具风格,可以说是一个集天地灵气,被自然眷顾的茶区;而福元昌茶厂所在的勐海地区,也有着大量优质的古茶树资源,仅一个布朗山便有着老班章、老曼峨、贺开、邦盆等知名山头,尤其是老班章,以雄浑的王者气韵,早已成为众多茶友心中的王者,才有“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尊称。经过多年对各茶山风味的对比与筛选,邹东春确立了以易武和班章为两大核心产区,辐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作为为福元昌茶厂原料布局的重点。

在邹东春的眼里,精挑细选的上乘好料绝不是经典茶品最终的标准,反而只是一个开端。完成了原料产区的布局,就是在各个产区的主要山头建立初制所,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把控茶叶的品质,让每一棵老茶树上的鲜叶,都不辜负山川自然的恩赐,能以最纯正的茶味成就福元昌古树的经典老味道。让邹东春颇感欣慰的是,10年间,在自己的努力下,一个个福元昌茶厂的初制所在古茶山上纷纷建起,就仿佛那一棵棵古茶树一样,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古茶山里,只有这根扎牢了,产品的品质有了坚实的基础,在福元昌老茶庄的复兴之路上才有了深厚的底气。

复刻号级经典,传扬茶山美学

号级茶时代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远,幸而有那越陈越香的普洱茶留存至今,鲜活地记录着岁月的残章,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去触摸百年前的光阴碎片。珍贵如文物的福元昌号级古董茶,品鉴一事常人早难以企及,唯有留在内飞和内票上的文字耐人寻味,让后人在其中汲取其精神与养分:“本号易武大街开张福元昌记专办普洱正山地道细嫩尖芽加工督造历年已久远近驰名……


于是,从易武到勐海,从古六山到新六山……邹东春遵循着老茶庄的制茶精神与历史脉络,一路追寻。多年的寻茶路上,邹东春常常是孤独求索,探寻深山,在崎岖的茶山路上行径过千百次,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一次次的探索与实践,只为呈现出普洱茶最经典的老茶味道。在将春天的第一口鲜爽带给茶友的“三月系列”走完了第一个“十年之约”后,邹东春更加坚定地去追寻心中认可的普洱茶的极致精彩,直到他匍匐于“茶王树”前与茶魂灵性相交的时候,才开始明白,老味道的基因藏于何处?不正藏于这老茶树的生命与血脉中吗?而“茶王树”正是每座茶山或每片茶地最古老,最粗壮葳蕤,最富有生命力的茶树,也代表了这座古茶山最纯正的血统。也只有茶王树,才有足够的韵味,在岁月流转之中,经历千百年的四季轮回、风霜雨雪,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见证这亘古未变的古茶山。


经过10多年的深耕茶山,邹东春厚积薄发,在2021年的春天,重磅推出了“茶王树”和“茶王地”系列产品,呈现出“一山一品,一树一味”的极致味觉体验,将古茶山的原在之美,溶于一杯茶中,让茶友们仿若回到了福元昌老茶庄那个舒缓而纯粹的年代,置身于静谧清幽的古树茶园中,从身体到心灵,都感受到了源自云南茶山广阔大地的脉动与共振。

时间是老茶的缔造者,福元昌古树是老味道的传承者,更是茶文化的传播者。作为福元昌老茶庄的传承人,邹东春他用脚步丈量茶山,用汗水细数年轮,以炙热的爱茶之心,以不畏寂寞的工匠精神,用精湛的工匠技艺和纯纯的赤诚之心,去追溯历史的遗迹,去还原历史的味道,去深情怀念,去细细品味,去重铸荣光,才能让福元昌古树这个传承百年的品牌屹立不倒。“老茶庄,老茶树,老味道”源于广褒的自然,浸润了思考的智慧,是时间珍藏的瑰宝。掠过的山风,偶遇的飞鸟,高悬的日月,经历过的风景,与传承者共同参与百年老茶庄老味道的重现之旅。

大益藏茶阁:细数79年历史,一次看够有关大益茶的4000多款藏品

  一个普洱茶客,寻源朝圣之旅首选勐海。到了勐海,不先去见识一下最权威版的普洱茶前世今生,然后再入茶区,怎么说也是一种缺憾……
  勐海茶厂始建于1940年,至今走过了近80年的发展历程。来到勐海,参观勐海茶厂、大益馆、大益藏茶阁、大益奥秘厅、大益茶庭是茶人的必修课。这就如同走入一部鲜活的普洱茶发展史,不仅能看到从一片树叶到一饼普洱茶的精制过程,更能看到普洱茶厚重的历史文化。
  ▲大益藏茶阁

  步入大益藏茶阁,如果你是第一次面对一字排开、绝无重复的4000多款茶品,那将是怎样一种感受?相信会和很多茶友一样,禁不住惊呼:“真是茶的海洋啊!”“太开眼界了,太提神了!”这些茶品时间跨度近80年,除了那些久已闻名却不曾得见真容的老茶,还有近十几年来名震江湖的豪门系列,比如经典系列、大师系列、臻品系列、皇茶系列等等;以及首次亮相的大益茶拼配技艺揭秘和大益商标演变过程展示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一个益友来说,在这里不缠着讲解人员问一个清楚明白,不在展厅里赖上三个小时,都是浪费。大益藏茶阁以无可匹敌的藏品数量、种类,当之无愧是天下普洱茶人的首选寻源之地。
  接着,走进落成不久,由大益集团投资近千万、历时一年多建设的中国茶行业第一个以现代数字技术来展示普洱茶科技及茶与健康的展馆——大益奥秘厅,洞见普洱茶奇妙的微生物隐秘世界。最后,在融时尚、艺术、现代、典雅为一体的大益茶庭,觅一个临窗的座位,品一杯普洱,或许这一次滋味别有不同。

  下面,就让益信君就带您去看看,于近期完成更新迭代的大益藏茶阁新馆里究竟藏了一些什么秘密吧。

  01  来藏茶阁里看什么?

  大益藏茶阁始建至今,每年参观人数逾万人。于2019年7月份改造,2019年8月以全新面貌迎接茶友。藏茶阁的布局:一是墙面展示的是历年藏品、拼配单样及几个系列茶品,二是平面柜展示的是部分历史资料及特殊规格产品等。
  最值得看的四大亮点

  ▲▲▲

  全新的陈列方式,

  按照时间轴、分系列逐一呈现。

  展示四五十年代及其他改制前茶品、

  2004年至2019年的产品等。
  新增“拼配之门”展区。

  在这个区域,

  勐海茶厂的拼配“秘密”首次面世。
  拼配是将两种及以上形质不一、具有一定共性的茶叶拼合在一起,以提高茶叶品质,稳定茶叶质量的方法。目的是:或避其短、或美其形、或匀其色、或提其香、或浓其味。例如:1993年的7542,分为心茶、盖茶、撒尖,各个拼配单样的长短、粗细、轻重不同,内质也不一样。通过合理、科学的拼配,研制出品质最优普洱茶配方。
  新增大益茶产品解剖,

  包括大益茶用料、拼配单样、

  内飞、说明书、包装棉纸等……
  难得一次看全,按系列展示茶品!

  包括著名7542系列、7572系列、

  人文纪念茶系列、生肖茶系列、

  孔雀集合、易武集合等。
  02  最珍贵的藏品不要错过

  名品的背后,自然有厚重的历史积淀。

  在大益藏茶阁,中茶牌圆茶、云南七子饼茶、开张纪念饼、大益佛缘、圣茶之旅、辛亥革命、龙印、轩辕号等意义重大、久负盛名的茶品可以尽收眼底。

  早期的圆茶

  ▲▲▲
  1940年,为“赚外汇、支援抗战、实业救国、振兴国茶”,佛海实验茶厂建成投产。建厂初期佛海实验茶厂一边生产红茶,一边开展滇茶外销,联合周边茶庄字号,根据中茶公司指令转销圆茶。
  ▲参观者与专供藏民的“蘑菇沱茶”合影。

  03  产品背后的历史弥足珍贵

  藏茶留香、看茶见仁、惜茶爱人、不忘初心。在藏茶阁里,每一饼普洱茶都凝聚着一个故事。

  标杆形成、大益商标时期

  ▲▲▲

  1989年,勐海茶厂成功注册“大益”商标,“大益”标逐步运用在大益茶包装上,红大益渐渐深入人心,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90年代至2004年,这10多年间,勐海茶厂产品使用“中茶”标,也使用“大益”标。2004年,是“中茶”、“大益”商标同时运用在产品包装上的最后一年。

  1973年,熟茶渥堆发酵技术在勐海茶厂研制成功,开启普洱熟茶新时代;1975年研发了大家熟知的7542、7572,被业界称为评判普洱生茶、熟茶的标杆产品;1985年研发8582、8592等数字唛号茶也成为大益茶中的不朽经典。
  品牌发展时期

  ▲▲▲

  (2004年改制以后)

  为了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并继承勐海茶厂悠久历史,2004年10月,勐海茶厂成功改制,由国企改为民营企业,开启了勐海茶厂和云南普洱茶历史新的一页,继承国企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开拓市场,研发新产品。

  在藏茶阁,我们能看到产品,更读懂它们的背景与内涵。它们是大益的不断发展与腾飞的有力见证,为益友们真实还原了一个品牌的历史。
  ▲「勐海茶厂开张纪念普洱贡茶」:其构思起源于清代的“八色普洱贡茶”,为纪念勐海茶厂2004年11月成功改制而研制,首次推出的综合性套茶,全球限量发售16888套。
  ▲「韵象礼茶」:分为山韵、蜜韵、陈韵、岩韵、毫韵五个产品。至今仍是益友心目中的经典。
  ▲「皇茶壹号」:专为北京皇茶会精心研发的第一款产品。
大益藏茶阁:细数79年历史,一次看够有关大益茶的4000多款藏品
  ▲「神州大益」(右二):神州飞船上天,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飞天梦;“神州大益”诠释了中华儿女励精图治、追求梦想的卓越品质。
  ▲「冠军滋味」:2010年,大益与广州亚运会组委会签约纪念茶。
  ▲「辛亥百年」系列纪念茶:2011年推出。以茶感恩,缅怀革命先驱的爱国精神,精选勐海古茶山顶级原料精制而成。
  ▲「轩辕号」:2017年推出。大益史上首款号级茶,精选西双版纳境内核心茶区名村名寨顶级古树原料,上百次配方实验,最终问世,凝聚普洱茶精粹,品质非凡。

  以上这些,仅仅是大益藏茶阁藏品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大益的故事与历史,等待你亲自去了解与探索……
  ▲游客参观藏茶阁,直观了解大益的历史与故事。

  04  大益藏茶阁在什么地方?

  大益藏茶阁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海镇茶厂路9号,勐海茶厂中门左侧,大益集团益友会全球会员中心二楼。
  ▲大益益友会全球会员中心

  大益藏茶阁始建于2016年,最初是依托大益集团勐海茶厂的一幢老厂房改建的。这一幢漂亮的米黄色法式小楼与右边的大益馆遥相呼应,一楼为大益茶庭,二楼为藏茶阁、三楼为大益奥秘厅。只要走进这里,普洱茶的昨天、今天、明天三位一体,可以一站式全面领略。
  05  藏茶阁服务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8:00

  撰稿:张玮(文)、邹兆宣(资料整理)

  摄影:张玉杰

  责编:曾婧雅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