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开设茶学的大学

找到约101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梁慧玲:在茶学的园地辛勤耕耘

梁慧玲,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副教授,杭州市“131”第二层次人才,主要从事茶叶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梁慧玲坚持立德树人,长期担任学生班主任,全方位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近日被授予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优秀班主任。

近五年,梁慧玲先后担任茶学141、茶学181、茶学221等班级的班主任,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类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其中“小那么茶-云南临沧茶产业精准扶贫品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七个一百”系列活动优秀红旅项目百强案例。曾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茶叶现代化加工与资源增值关键技术升级及新产品研发示范”,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茶制品质量标准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与茶相伴,潜心研究

茶叶片片,缔结了梁慧玲与茶学数十年的不解之缘。早在本科求学时,梁慧玲就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便发现自己对于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此,梁慧玲在茶学领域深耕数十载,潜心研究,广泛涉猎各个领域,各类研究成果颇丰。

在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后,梁慧玲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实验不能只做应用型的,不能只奔着短平快的项目去做,得要沉得下心做一些相对‘冷板凳’的项目。”跟从自己的内心,三年前,她便组建自己的团队潜心研究茶树的转基因体系。如今,她和团队成功建立了以发根农杆菌为介导的茶树根系稳定转化体系,为今后开展茶树根系功能研究与环境互作、营养支撑等方面的研究及加强茶树抗性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梁慧玲认为,茶学与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茶学的应用研究应该扎根于中国深厚的茶文化土壤之中。2015年,她嗅到了“新茶饮”的风口,在嗅到新调饮是行业的全新风口后,她认为,这个契机将会成为推动整个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力量。为了使得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她从未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不断拓展自己的未知领域,进一步了解学习“新茶饮”的组成和市场详情。在她主持举办的调饮茶比赛期间,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关注和收获了业内一致的高度认可。赛后,更是有部分新茶饮公司积极与浙江农林大学搭建实习基地,从而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意利公司更是主动出资与浙江农林大学共建实验室,为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了茶学专业与社会的联系。

梁慧玲还将“新调饮”加入茶学的专业课程建设。随后,在全校性的公选课上开设了创意调饮茶这个课程,课程设立后,深受广大同学们的欢迎,课程年年爆满。创意调饮茶相关课程收获好评如潮,在同学们的热烈要求下,她还指导学生们创办了新调饮的生态工作室。梁慧玲持续不断地对茶学各个领域的深度跟踪,使得她对于茶叶行业领域的变化有了敏锐的观察。正是这种对茶学领域无限的热爱和兴趣,让她在茶人的路上愈走愈远。

以茶育人,春风化雨

谆谆教诲,蕴含着梁慧玲对每一位学生殷切的希望。

入职浙江农林大学九年,梁慧玲一直肩挑班主任的重担,数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始终把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放在首位。她所带的茶学181班学风浓、班风正,曾先后获得“2020年度校先进团支部”、“2020-2021学年先进班级”等荣誉称号,全班有14人考上研究生。

“不要限制学生们的发展,多鼓励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而我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他们。”为了让学生们不断提高自我,她积极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对于刚踏入陌生大学生活的新生们,她会精心策划“破冰大会”促进班级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在接下来的每个学期,每月至少举行两次主题班会解决班级出现的各类问题。邀请学长学姐们组织“新老生交流会”以增进学生们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她引导学生们注册班级微信公众号,记录班级的成长和同学们的点滴进步,使学生们的每一颗温暖都被感知,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见。“梁老师是一位十分细心和有智慧的班主任,班委会从不缺席。她让我们在一次次交流中学到许多,她会积极地帮助同学们一同解决问题,给予我们很多人生建议和专业建议。”茶学221班班长季子淏同学感慨道。

“信任、鼓励、支持”梁慧玲认为这三个关键词是助力学生们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忆起茶学181班时,梁慧玲充满了自豪。“当时,我们班贫困生特别多,但是我们班的这些孩子一个个给都特别争气。”

其中有一个女生给梁慧玲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个女生一直都有一个科研的梦想。但奈何家里条件困难,在面对考研还是毕业直接去工作的抉择时,周围所有人都在劝她去找份工作以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我一直认为梦想是非常宝贵的,我尽我所能鼓励她去追随梦想,遇到困难我会给予她支持。”梁慧玲语气中溢满了欣慰与喜悦,“最后她成功考取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这多好呀。”正是她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们的无限支持和鼓励,推动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们敢于追随自己的梦想。

茶人精神,孜孜不倦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每一段指导学生们参与竞赛的经历都深深地印在梁慧玲的记忆中。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不过是“小那么茶-云南临沧茶产业精准扶贫项目”的比赛经历。整个项目从准备策划到最终展示项目成果,前后长达一年时间。在小那么村实地调研考察阶段,是整个项目最困难的节点,时间紧,任务重。但在学生和老师们共同努力下,一起连夜总结调研内容,设计项目方案,赶制PPT,不仅成功克服了困难并且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内容。

优质的产品离不开科学的专业技术支持,梁慧玲在项目中是学生们的主心骨。她指导学生们如何精准地把握茶叶的品控,如何更好地管理茶叶再加工、理化检测等生产的各个环节。专业细致的指导使得“小那么茶”系列产品成功生产,面向市场,为小那么村脱贫贡献了一份力量。努力终有回报,在项目汇报结束后,更是获得了学校和社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七个一百”系列活动优秀红旅项目百强案例第二名。

她重视学生们的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学生们参加各类学科精神,以赛促学,在比赛和实践中使得学生们完成自我认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道路。面对学生们的迷茫,她在无数次与学生们的密切交谈中,知晓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困惑为何,从而指导学生们进一步展开实验和比赛。

“我眼中的梁慧玲老师,是一个诚挚而热情的人。”茶学221班叶婷婷提及班主任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她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以及课余生活。在要求我们紧抓学习的同时,梁老师也不忘叮嘱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殷切期盼我们在茶人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明灯一盏,月波不及。身体力行是梁慧玲教育的最佳写照,她将无数生活哲理化在一盏清茶中,润进学生们的人生。在浙江农林大学这方沃土上,她种下桃李万千,将“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传递给一届又一届的农林学子们。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官网—农林要闻)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学起源:一文看懂我国茶学教育百年坎坷发展之路,附现代中国十大茶学教育家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老先民已经开始发现并利用茶叶来进行解毒。所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最好的证明。几千年来,茶叶随着历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转移,从巴蜀之地向全国传播扩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全国20多个省份1000多个县市种植茶树的格局。

但是,不管是茶叶的种植生产和加工制作技术,还是销售和品饮知识及茶文化相关体系的传承和发展,从有记载以来,大多依靠师傅带徒弟的口口相传和文献资料的记载流传及在历史长河中交流融合而成,并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学科体系教育。当然,这与古代中国教育理念和学科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古人认为读书才是正途,茶叶种植属于农业生产的一部分,茶叶加工工艺最多算得上是一门手艺而不是一门学科。直到近现代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学科教育体系传入中国以后,茶学才慢慢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茶学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茶学是一门特色鲜明的传统学科,追根溯源历史悠久,包含内容非常丰富,既涉及自然科学,同时又兼顾人文科学。从大类上来讲,可以分为茶科学和茶文化学两类。具体来说,茶科学里包含茶树学、茶树栽培学、茶叶加工学、茶叶检验学等,茶文化学包含茶史学、茶艺、茶道、民族茶艺学等等。现代茶学交易已经分门别类,深入细化到每一个专业类别了,形成了完整的茶学教育体系。

茶的历史十分久远,自从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开始,世界茶叶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就此面世。但真正形成茶学学科则是20世纪初的事情,根据现代文献资料和历史记载,我国最早设置茶学课程的大学是上世纪30年代的广州中山大学。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茶学交易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大部门农林院校和部分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茶学专业,比如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等等。另外,部分大中专类院校也纷纷开始茶艺、茶道和茶文化专业,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专门人才。

二、茶学教育的起源于何时?

如果从茶学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茶学的起源追溯到唐朝时期。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对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进行了综合性论述。虽然当时没有茶学的概念,但《茶经》却是我国茶学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是茶叶的“百科全书”。

此后,宋代皇帝赵佶的《大观茶论》、赵汝砺的《北苑别录》、明朝朱权的《茶谱》以及清代刘源长的《茶史》等著作,都是有关中国茶叶生产、加工和品饮方面的专著,可以看做是历史茶学的传承和发展。当然,真正作为一门学科,现代教育意义上的茶学萌芽出现在晚清时期。

19世纪末,伴随着清政府的衰落腐败,中国茶叶发展进入到历史的低谷,当时社会上的洋务派有识之士,意识到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挽救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和维新,向西方世界学习。为了振兴中国茶叶,必须建立学校、培养专门茶叶人才。清末台湾巡抚刘铭传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提出建立学校培养茶叶人才的官员,他在1887年计划“再立茶艺学堂一所,教授艺童,恒常习学。”1891年,当时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湖广总督张之洞也计划开设专门学校,设置商务学专业,招收茶商子弟50名来接受茶学教育学习。

根据《农学报·萧主政补救丝茶折》和《光绪朝东华录》等资料记载,1898年,光绪皇帝批准刑部主事萧文昭“设立茶务学堂”来拯救中国茶叶的建议,“谕于已开通商口岸及产丝茶省份,迅速设立茶务学堂及蚕桑公院”。1899年,清政府创办农务学堂,根据《农务学堂招考农学示》记载,当时一共招收7个学科,分别是:方言、算学、电化、种植、畜牧、茶务、蚕茶。从这里可以看出,7个学科中至少有两个(茶务和蚕茶)与茶学强关联,另外种植学科也会涉及到茶叶种植技术。因此,这是现有资料中最早设置茶学课程的记载。

而1907年,清政府在四川创办的“四川通省茶务讲习所”,是我国茶学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学校。民国建立后,该校改名为四川省立高等茶叶学校,一直办到了1935年,学制3年,总共毕业18个班学生。1909年,湖北和四川峨嵋县分别设立“湖北省茶务讲习所”和“四川蚕桑茶业传习所”。除此之外,清末还有更多的“茶务讲习所”在各地筹办,至此,中国茶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三、茶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

1.民国时期茶学教育的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旧式学堂改为新式学校,各地纷纷兴教育,开学堂。在1912年~1924年间,全国多地设置有茶学学校,比如1915年湖南茶业讲习所、1918年安徽休宁茶务讲习所、1920年的云南茶务讲习所和1923年安徽六安省立第三农业学校茶科专业等等。但是由于北伐战争和军阀混战,各地学校开办时间均不长就因为经费、政治和战争影响而被迫关闭。从1924年到1935年前后十多年间,我国茶学教育培训陷入了一段时间的低潮。

1934年,福建设立“福安县立初级职业学校”,专设茶叶班,开福建茶学教育先河。1939年,福建省教育厅创办“福安县初级茶业职业学校”,招收茶业和农艺新生。1942年,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开设茶叶科和制茶科。同年,贵州省教育厅与国民党中央茶叶实验场合办制茶科1个班。1947年扩大到2个茶叶班。1940 年江西创办婺源茶业职业学校。除此之外,各地还根据自身需要,开办了很多短期培训班。比如1937~1941年,浙江省三界茶叶改良场曾举办过3期茶叶技术训练班,1938~1941年,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也举办了2期茶叶高级技术人员训练班等。这些初级和职业教育的出现,为我国茶叶发展培养了一批急需专业人才。

除此之外,茶学高等教育也在这一时期出现。1931年,广东中山大学开设茶作课,这是有记载以来的茶学高等教育记录。1940年,复旦大学成立了茶业组和茶叶专修科,第一次成规模的招收茶学新生,著名茶学专家吴觉农担任茶叶组主任。另外,在这一时期,浙江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等都开设茶叶相关专业。不过,我们都知道,这一期间,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茶学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因经费或战争关系,却无法持续深入推动。

2.建国后茶学教育的繁荣

新中国建立以后,非常重视茶叶生产种植,针对茶学专业人才的培训十分普遍。其中茶学高等教育是伴随我国高等学府院校调整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比如民国时期设立的复旦大学茶业组,在1952年整体划归安徽大学农学院,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武汉大学茶叶专修科划归华中农学院等等。目前,安徽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湖南农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福建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都开设茶学专业。并且,很多学校的茶学专业成为全国重点学科,茶叶专业教授导师成为两院院士。这些都表明茶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和普及程度。

当然,建国后茶学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像浙江、安徽、福建、四川、云南等产茶大省,都开设了茶叶专科类职业学校,培养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茶艺专业人才队伍。民间各种茶叶专门学校同样十分兴盛,尤其是近几年来,茶叶在全国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刺激了茶学教育的兴盛。各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 、不同类型的茶叶技术训练班是中国茶学教育的又一重要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有近30所大专院校设立茶学系科,中专类和社会民办职业茶叶学校更是不胜其数。在高中低不同层次茶学教育的全覆盖下,为我国茶叶发展培育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在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和审评及茶文化传播方面,做着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我国茶叶事业的整体腾飞和更好发展。(本文作者许小河,来源予言茶事。)

附:现代中国十大茶学教育家

二十世纪是中国茶业、茶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世纪,在二十世纪,实现了从传统茶业、茶学向现代茶业、茶学的转变并建立起现代茶业制度和现代茶学体系,茶叶生产、科技、教育、经济、文化都取得显著的成就。作为茶业、茶学基础的茶学教育更是从无到有,建立了从职业中学、中等学校到大学乃至硕士、博士的完整的茶学教育体系,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了一大批献身茶学教育的教师、名师和教育家,而王泽农、吕允福、陈椽、庄晚芳、陈兴琰、陆松侯、张堂恒、莫强、王镇恒、刘祖生等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几乎都是终身站在茶学教育的讲坛上,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茶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作出巨大贡献。

一、王泽农

王泽农(1907—1999),江西省婺源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叶生物化学专家。参与筹创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茶叶专业,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主编《茶叶生物化学》、《中国农百科全书·茶业卷》等,编译《关于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著作有《茶叶生化原理》等,是我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的创始人。

1925年9月,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当时正值军阀混战,肄业北京农业大学。1928年2月,考入国立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31年7月毕业。

1933年至1938年,先后在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和颖布露国家农业试验场留学和工作,除钻研农业化学外,他还深入研究植物生理、生化、生物物理等生物学科。在比利时所从事的农业化学以及植物化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为他回国后创建我国茶叶生物化学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王泽农从比利时回国,协助李亮恭筹建复旦大学农学院。王泽农除担任教学工作外,还担任农场农产制造组主任兼技师。

1940年,吴觉农在重庆复旦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筹建茶叶组、茶叶研究室和茶叶专修科,王泽农参与筹建工作,并担任教师和研究人员。1946年,王泽农受聘为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茶业专修科任教授兼主任。因抗战原因停招两年的茶叶专修科恢复招生,王泽农为恢复茶叶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王泽农除继续在茶叶专修科任教外,筹建了复旦大学农业化学系,担任系主任。除教学工作外,他还担任复旦大学教学改革组副主任。但他始终坚持搞好教学工作,从没有放弃课堂讲授,为培养人才作贡献。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调至安徽大学农学院,王泽农也随着来到在芜湖的安徽大学。1954年安徽农学院在合肥独立建校,他又由芜湖调至合肥。一直在茶业系任教,先后担任过土壤农化教研室主任、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科研处处长、教务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王泽农在我国高等院校茶叶专业首先开设茶叶化学课,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创建和完善了茶叶生物化学学科课程体系,建立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招收研究生,培养了大批茶叶生物化学科技人才。

王泽农早期所讲授的茶叶化学,还局限于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研究,属于植物成分化学范畴。从廿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他开始讲授茶叶生物化学课。1961年出版了由他主编的全国第一部统编教材《茶叶生物化学》。他主编的全国第二部统编教材《茶叶生物化学》,1980年出版;增订的第二版,1988年出版,突出了该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加强了茶叶特征成分的论述,从而完善了茶叶生物化学课程体系。

1955年,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在王泽农主持下成立了茶叶生物化学教研室,为了培养和加强师资力量,除了从本校吸收一些茶叶专业毕业生外,还从外校调来了学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在王泽农的指导下,进修了有关茶叶生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后来都已成为茶叶生化专业人才。

王泽农在三次主编国家统一教材《茶叶生物化学》,引导大家在广泛搜集专题资料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为全国茶叶生物化学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扩大,起到了重大作用。他还为他校培养茶叶生化进修教师,向其他学校和单位输送攻读茶叶生物化学的研究生。他不遗余力,为培养茶叶生物化学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二、吕允福

吕允福(1907-1990),浙江省新昌县人,茶学家、茶树栽培专家,西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创始人。长期从事茶学教育和科研工作。20世纪三四十年代筹建浙江茶业改良场,为浙江茶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建国后,赴重庆执教,培养了大批茶叶专业人才。

1927年,考入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艺系。1931年,毕业后留校在实验农场。1933年,回故乡浙江,由吴觉农介绍到金华农校任教。1934年,出任浙江省第五区农场技术主任。1935年,协助吴觉农创办浙江省农林改良场(1937年1月更名为浙江省茶业改良场,今三界茶场),吴觉农兼任场长,吕允福出任技术主任。同年5月,继任该场场长。

1949年10月,复旦大学聘请吕允福为茶叶系主任,并登报公告,却因茶场交接工作稽延未能到任。后调东北农林部农业处任稻麦组组长,兼任北京中国茶叶总公司技师。1951年,调至西南贸易专科学校,任茶叶科主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西南贸易专科学校并入西南农学院,任西南农学院茶叶专修科主任、茶叶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等职。

参编《制茶学》(1961、1965)、《作物栽培学》(1963)、《四川茶叶》(1977)、《茶树栽培学》(1961、1979),并担任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1979年版副主编。

三、陈椽

陈椽(1908—1999),福建省惠安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制茶、茶史专家,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主编《制茶学》、《茶叶检验学》、《茶叶商品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贸易学》、《茶叶经营管理》等教材,著作有《茶树栽培学》、《茶叶制造学与制茶管理》、《茶业通史》、《制茶技术理论》等。

1934年,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在茶场、茶厂、茶叶检验和茶叶贸易机构工作。1940年,赴浙江英士大学农学院任教。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到处狂轰滥炸,英士大学数迁校址,教学与生活都十分艰难。但他照旧认真备课、讲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鼓励学生为发展祖国的茶叶科学而努力学习。没有教材,他就深入茶场、茶厂搜集资料,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高校茶学教材《茶作学讲义》。这本教材包括茶业通论、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检验等方面的内容。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到复旦大学任教,继续为创立茶业教育体系而努力。先后编著了《茶叶制造学》、《制茶管理》、《茶叶检验》、《茶树栽培学》等4部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同时,他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他自愿要求到工作、生活条件较艰苦而盛产茶叶的安徽工作,担任安徽农学院副教授兼茶业系主任,亲自抓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的设置和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为该系的创办、教学科研逐步走上正轨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57年晋升为教授。这期间他还致力于提高《制茶学》的教学水平,两次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制茶学》以及《茶叶检验学》,出版了《茶树栽培技术》、《安徽茶经》等专著,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离开教学、科研岗位后,也从未中断过写作。

“文化大革命”后,他又回到了教学、科研第一线,这时虽年事已高,但精神更加焕发。1977年,他还向国务院提出了茶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设想。1978年,建议并参与在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创办全国第一个机械制茶专业。1978年9月,他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不畏路途遥远,带领9所院校茶叶专业的教师深入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茶区,历时1个多月,搜集有关茶叶生产的科研资料,以充实《制茶学》内容,按时完成了教育部、农业部交给的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的主编任务。之后,他又编著《制茶技术理论》,作为研究生必修课的教材,主编《中国名茶选集》,作为制茶学的补充教材。在完成上述教材后,他又着手编写茶业经济专业的教材,主编了《茶叶商品学》,受农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局委托编写了《茶业经营管理学》,还编写了《茶药学》、《茶叶市场学》、《茶叶贸易学》。

执教半个多世纪,除了2年制的专科生和4年制的本科生外,又先后招收了制茶、茶机、茶叶检验、茶史、茶叶贸易、茶叶市场学等方面的硕士研究生。为了加速高校的师资培养,1986年开办了全国制茶助教进修班,亲自编写教材并讲授《制茶技术理论》课程。并多次配合农业部、商业部等单位举办全国性制茶技术训练班,以及通过下场、下乡举办短期学习班等方式,培训基层技术力量。通过多层次的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茶叶人才。

四、庄晚芳

庄晚芳(1908—1996),福建惠安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茶树栽培专家,中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晚年致力于茶业的宏观研究,对茶历史以及茶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主编《茶树栽培学》,著有《茶作学》、《中国的茶叶》、《茶树生物学》、《中国茶史散论》等。

1924年,考取集美高等师范学校。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1934年毕业后,到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工作。1938年,在福建省福安农校讲授茶叶课。1939年,担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副局长,曾到崇安筹办福建省示范茶厂,并在武夷山下组织开辟了数千亩新茶园。不久,他转至浙江衢州协助吴觉农筹办东南改良总场。1943年,福建省农林公司聘为总经理。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复旦大学农学院、安徽大学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从事茶学教育。1965年,他首次培养茶学研究生,成为我国茶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庄晚芳知识渊博,曾讲授过《茶作学》、《茶叶概论》、《茶树栽培学》、《茶叶加工学》、《茶叶经济》、《茶叶贸易学》、《茶叶审评》、《茶树生理》等课程。在教学中,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重视课堂教学,又亲自带学生到茶区调查研究,参加栽茶、制茶等实践活动。他坚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更新教材,采取启发式教学。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并言传身教。

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教材建设。1961年、1979年和1988年曾3次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每次编写,从提纲拟定,内容取舍,初稿讨论直到最后定稿,他都严格把关,从而提高了教材质量。

庄晚芳是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重视并善于总结群众丰富的茶树栽培经验,主持并参加茶树栽培基础理论研究。1956年,编著的《茶作学》,是中国现代茶树栽培学的一本重要专著,既系统总结了我国茶农的宝贵经验,又全面介绍了苏联种茶的先进技术,对我国茶树栽培的实践及理论,都有较大的影响。1957年,另一本关于茶树栽培的理论著作——《茶树生物学》出版了,这是中国第一本系统论述茶树生物学特性的专著。

庄晚芳学术论著数量多,内容广,有独特见解,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他编著的《茶作学》,早在1959年就被译为俄文,在苏联出版。他撰写的《中国的茶叶》及主编的《中国名茶》和《饮茶漫谈》均被译为日文,在国外发行。

五、陈兴琰

陈兴琰(1911-2001),广东省三水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和茶树育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奠基人。长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主编《茶树育种学》,为中国茶树育种和茶学教育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1933年,考取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农艺门本科学习,主修茶作学。1937年,大学毕业后,由吴觉农介绍,赴安徽省祁门茶叶改良场任技术员兼栽培组组长,之后相继任广州商品检验局和上海商品检验局技士、技正,主持出口茶叶的质量检验工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业处派驻香港富华公司和昆明复兴公司,负责茶叶生产技术训练班的教学和云南的茶叶出口工作;江苏南通学院茶业课讲师。

1952年,到湖南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是湖南省茶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历任湖南农学院茶叶教研室主任,园艺系副主任、主任,茶叶研究室主任,茶叶研究所所长,院务委员会委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为茶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树生理生态”、“茶树高产优质理论与实践”、“茶树起源进化和分类”、“茶学专题”等课程。兼任农业部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农学院学报》编委会副主任、《茶叶通讯》主编等多项社会职务。

1980年和1989年两次主编全国高等农业教材《茶树育种学》,其中1989年版被国家教委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1987年他翻译的日本《茶树栽培与生理》由农业出版社出版;1986年参编的《中国茶树栽培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是1988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农业出版社出版)编委、顾问兼育种篇主编。

六、陆松侯

陆松侯(1914-2005),浙江省湖州市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制茶和审评专家。长期从事茶学教育、制茶和茶叶审评工作。在创建感官审评理论,统一审评方法等方面,对全国各类茶叶的初精制加工及标准样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主编《茶叶审评与检验》。

1932年秋至1935年春就读于上海博习外文学院(大专性质),主习英文。上海博习学院毕业时,恰逢当时上海商品检验局招考茶叶检验员,以优秀成绩录用为练习生,从事茶叶检验工作。

1938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广州,同年10月他随该局部分成员撤退到香港,任职于富华贸易公司茶叶部,从事茶叶检验工作。

1939年4月,到浙江油茶棉丝管理处茶叶部,先后任技士、产制股股长等职。为了规范和促进茶叶生产加工、管理等工作,他于1940年撰写了约20万字的《浙江茶叶管理》,用作培养茶叶干部之教材。

1941年,浙江油茶棉丝管理处撤销,移职于浙江茶叶公司并先后任技术科长、厂长等职。

1945年8月至1948年3月,供职于吴觉农与孙晓村开办的上海兴华制茶公司遂安茶厂,任厂长。

1949年10月,中国茶业总公司成立,农业部副部长吴觉农兼任总经理。1950年5月,吸收陆松侯为该公司职员,任二级技师、科长,具体负责全国茶叶生产的有关管理业务。

1953年3月,升为中国茶业公司技术处副处长,高级工程师。1956年,任国家农产品采购部副处长。1957年,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处长。1958年2月至1959年7月,任商业部副处长,主管茶叶生产、加工和采购工作。1958年,代表商业部茶叶总公司出口公司与湖南省茶叶公司、湖南农学院等有关专家组成分级红茶(即红碎茶)试制组,任组长。

1959年,经湖南农学院陈兴琰副教授提议,陆松侯从北京调往该院,参与刚设立的茶学专业的建设和教学工作,任茶学副教授和制茶教研组组长,具体负责茶叶加工、审评等课程的建设,并主讲这两门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组织编写了湖南农学院使用的《制茶学》和《茶叶审评》两门教材。此外,参编的校际协作讲义《制茶学》,于1961年9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参编的《制茶学》,于196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70年和1975年,两次参加《茶叶制造》编写工作。到1975年止,主编或参编的教材有85万余字。

1978~1979年,受命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茶叶审评与检验》。该教材于1987年被国家教委评为首批国家级全国高校优秀教材。

1988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陆松侯主编其中的茶叶审评与检验篇。

七、张堂恒

张堂恒(1917-1996),浙江省平湖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制茶与审评专家。茶学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任学科带头人,中国茶学学科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为茶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业经济贸易以及茶叶标准化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基础性与开拓性研究工作,获得显著成就。主编《中国制茶工艺》、《茶叶贸易学》,翻译出版《印度茶的栽培和制造》、《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等。

1934 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经济系。1938年,毕业之后,投身茶业,先后在香港、重庆、上海等地从事茶叶生产、贸易与调查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担任过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助教、中茶公司技术科长,兼任中央大学讲师。深入安徽的祁门、屯溪、浙江的嵊县(今嵊州)、绍兴等茶叶产地,对茶农的生产投入和产出作了细致的调查、统计与分析,发表了《茶农经济的改善》、《论茶叶专卖》和《祁红毛茶茶价之研究》等论文。1947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教育部留美研究生,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农产品经济贸易,后辗转到路易斯西来那大学、北卡罗米纳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张堂恒学成归国。首先在武汉大学农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前身)任教,后进入浙江省农业厅特产局担任高级工程师。1953年11月到浙江农学院任教,主讲“茶树栽培学”、“茶作学”、“茶叶审评与检验”、“制茶学”、“茶叶专业英语”等主干课程,还为研究生开设“茶叶加工原理”、“茶叶经营管理”、“茶叶贸易”等课程。翻译出版了《印度茶的栽培与制造》、《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两书。同时,他与同事们一起克服经费与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的困难,根据中国茶叶生产实际,与浙江省农业厅,各茶厂(场)合作,对武夷岩茶的采摘标准、晒青与凉青的方法对品质的影响、眉茶生叶摊放方法与程度对成品茶的影响、红茶鲜叶不萎凋对越红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不同程度上改进和提高了乌龙茶、眉茶和红茶的品质,为茶学教育和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20世纪50年代末,浙江农学院开始接收茶学外国留学生,张堂恒任茶叶加工方向的指导教授,开始指导培养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1987年他被聘为中国茶学学科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并招收了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这标志着中国茶学教学进入了更高的层次。1989年,张堂恒被评为茶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八、莫强

莫强(1919-1984),广东省广州市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和茶树栽培专家。长期从事茶学教育和科研工作。创建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培养了大批茶叶技术人才。副主编《茶树栽培学》,著有《茶叶制造》等。

1944年,进入中山大学农学系学习。1948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农业试验所农艺系水稻育种试验室任技士。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起一直在华南农业大学任教,从助教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曾担任农学系副主任等职。他在茶叶制造、茶树栽培和农产品加工方面造诣深厚,经常深入茶区调查,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开发新茶区,指导茶叶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在教学上,他一丝不苟,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莫强曾作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编委参加编写工作;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副主编;著有《茶叶制造》、《野生资源从化白毫》、《茶树育种》、《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教材;平易近人,严谨治学,刻苦研究,为人表率,是广东茶叶界受人尊重的老专家。

1972年,莫强开始筹建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当时,学校的各项工作受到“文革”的冲击,困难重重。尽管如此,他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多次上访广东省农业厅,一次又一次找校领导、学校各负责部门,为茶学专业的创办奔波。最后,经过努力终于在1974年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茶叶教研室,莫强担起了教研室主任的重担。要尽快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及创办“茶叶专业”,首先需要的是充实人员,建立教师队伍。经他多方联系,从一些茶区和研究单位调来一批具有茶叶生产经验和科研能力的知识分子。他则亲自编写教材“茶树栽培”、“茶叶技术专题讲座”等。训练班自1974年起共办20多期,为广东、海南及广西、云南、江西等省的茶叶生产单位和有关部门输送了大批茶叶技术人才。在创办茶学专业和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的过程中,在人力、物力、基地建设等方面,都花费了大量精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华南农大茶叶专业从1977年起招收本科生,实行规范化的教学,为广东和其他省(市)培养高素质的茶叶技术人才。

九、王镇恒

王镇恒(1930- ),浙江省温州市人,茶学家、茶学教育家与茶树栽培专家。长期从事高等茶学教育,培养了大量茶学人才,为我国茶学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茶树解剖、茶树生态研究、科技扶贫中,取得显著成绩。主编《茶树生态学》、《中国名茶志》、《中国茶文化大辞典》、《茶学知识读本》等。

1950年,进入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学习。1952年毕业后,分配到安徽省农业厅工作。适逢六安实验茶场筹建,遂被派去茶场担任技术员。

1956年,安徽农业院茶叶专修科改制为本科,王镇恒调到安徽农学院茶叶系从事茶树栽培学的教学工作。在执教的同时,他积极开展茶树栽培、解剖、生态、生理的研究。

1974年,担任安徽农学院茶叶系主任,1981年出任安徽农学院副院长,负责教学、科研及日常行政工作。1983年8月,作为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考察团”成员,赴美国考察高等教育。在美国考察期间,被任命为安徽农学院党委书记。在主持校党委工作期间,大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学为中心,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各级各类农林专门人才,使学校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自1983年起任研究导师,长期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主讲茶树栽培学、茶树优质高产理论等课程。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学农爱农,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对学生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视同子弟。

从1960年起,担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副主任、主任长达20多年。在主持茶业系工作期间,力抓师资、学科、教材和教学基地建设。兢兢业业,作风踏实,工作有条不紊;实行管理民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致立于开拓茶学教育新局面。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委托,创办机械制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茶业科技、教育、生产、经营人才。

王镇恒从事教学、教育40多年,为国家培养了众多英才,桃李满天下,为发展中国高等茶学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刘祖生

刘祖生(1931- ),湖南省安化县人,茶学家、茶学教育与茶树育种栽培专家。长期从事高等茶学教育与茶叶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茶学人才。育成浙农12、浙农113、浙农21、浙农25等一批茶树新品种;在茶树矮化密植速成栽培和苦丁茶资源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创建中国第一个茶学博士点和学科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主编《茶用香花栽培学》等。

1950年秋,考入武汉大学农学院创办茶叶专修科(后并入华中农学院)。1953年2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10月,华中农学院茶专科并入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浙江农业大学),与庄晚芳教授等一道调来杭州,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茶学教学生涯。茶学是一门涉及农、工、商、文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刘祖生深感自己基础理论准备不足,为了适应教学、科研需要,他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办法,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营养。几年中,他跟班听课,进修了十几门课程。1962~1963年,他又在本校遗传育种教研室脱产进修1年,与研究生一道听课、做实验,重点学习了遗传学、细胞学、生物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1964年初夏,在蒋芸生引荐下,专程赴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短期进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刘祖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去,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其中包括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项,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1986年晋升教授,199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1984-1992)、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1998-2001)、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1991-2001),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主讲“茶树育种学”等8门课程,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各1本,即《茶用香花栽培学》、《茶树栽培学》和《茶树育种学》。主持创建中国第一个茶学博士点和茶学国家重点学科。(来源茶周刊)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带一路”非凡十年我国茶学学科的发展

在“一带一路”十年画卷·茶叶贸易系列报道中,武夷学院茶学博士、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专家李远华分享了《“一带一路”非凡十年我国茶学学科的发展》文章,介绍了我国茶学学科的发展情况,并整理了现有涉茶院校、专业及师资教材等情况,现将全文分享给大家。

正文我国茶业教育人才培养最早是在民国时期,湖北(1909年茶业讲习所)、四川(1910年茶务讲习所)、湖南(1917年茶业讲习所)、安徽(1919年屯溪茶叶讲习所)、云南(1923年茶务讲习所)、广东(1930年中山大学茶蔗部)、上海(1936年茶业训练班)、福建(1936年福安初级茶业职业学校)等地都有,1939年复旦大学茶叶专业建立。

吴觉农

近代茶叶大师“当代茶圣”吴觉农开创了大学茶叶专业,及陈椽(大学教材《制茶学》第一版主编)、庄晚芳(大学教材《茶树栽培学》第一版主编)、王泽农(大学教材《茶叶生物化学》第一版主编)、陆松侯(大学教材《茶叶审评与检验》第一版主编)、陈兴琰(大学教材《茶树育种学》第一版主编)、蒋芸生(浙江大学茶学专业创始人)、张堂恒(中国茶学学科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等为茶学教育兴办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茶学专业的本专科教育开始复苏,至今我国已构建了“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 职业教育 - 继续教育”的完整链条。我国茶学人才培养极大部分由高等院校完成,少数茶叶科研院所可招收培养研究生。以本科和专科(高职)教育为主,兼顾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茶学教育体系,为中国茶产业发展构建了强大的人才库。日前,教育部在答复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318号建议,即“在本科专业目录外设置茶文化专业”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茶文化相关课程,积极申报相关本科专业,大力培养服务茶文化相关产业的高素质人才,提升中国茶的影响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统计,至今,全国涉茶高校由2016年的52所增加到73所(表1),其中,本科院校由25所增加到32所(其中,2019年招生的有31所,2020年新增1所,2021年新增1所),本科专业-茶学(1940年直到1985年叫“茶叶专业”,1986年以后叫“茶学专业”),专科专业-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茶艺与茶文化(以前叫茶艺与茶叶营销)。茶学研究生招生是在一级学科园艺学下设茶学为二级学科招生,全国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共计16个(表2),其中部分院校既招本科生也招研究生,也有部分院校只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

茶学专业本科课程教材近十年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如《茶文化学》(西南大学 刘勤晋主编)、《茶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福建农林大学 杨江帆主编)、《茶叶加工工程》(福建农林大学 金心怡主编)、《茶叶生物技术》(武夷学院 李远华主编)、《茶业生态环境学》(武夷学院 李远华主编)、《茶学综合实验》(武夷学院 李远华主编)、《茶文化旅游》(武夷学院 李远华主编)、《茶的综合利用》(浙江大学 屠幼英主编)、《茶艺学》(华中农业大学 黄友谊主编)、《民族茶艺学》(云南农业大学 周红杰、李亚莉主编)、《茶学专业英语》(安徽农业大学 张正竹、李大祥主编)、《茶叶深加工学》(福建农林大学 林金科主编)、《茶叶清洁化生产》(华中农业大学 倪德江主编)、《茶叶营养与功能》(华中农业大学 杨晓萍主编)、《茶叶标准与法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尹祎、湖南农业大学 刘仲华主编)、《茶叶质量与安全学》(福建农林大学 孙威江主编)、《茶学研究法》(福建农林大学 叶乃兴主编)等、《茶学概论》(湖南农业大学 朱旗主编,福建农林大学 叶乃兴主编)等。

武夷学院

国家一流专业7个: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国家特色专业6个: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武夷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的茶学:国家重点学科。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2018-2022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含茶学)分委员会委员:宛晓春(植物生产类专业副主任,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委员-刘仲华(湖南农业大学)、盛军(云南农业大学)、张正竹(安徽农业大学)、李远华(武夷学院)、曹藩荣(华南农业大学)、林金科(福建农林大学)、郭桂义(信阳农林学院)。

教育部2021-2025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远华(武夷学院)。教育部2021-2025全国供销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郭桂义(信阳农林学院),蔡烈伟(宁德师范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刘仲华(湖南农业大学)。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盛军(云南农业大学)2人入选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表1 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


省份开设茶学本科的33所高校开设茶学专科(高职)的40所学校
浙江3

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树人大学

2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1
南京农业大学1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1
安徽农业大学4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3
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科技学院4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天门职业学院
湖南1
湖南农业大学1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1
江西农业大学3
江西婺源茶叶职业学院、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1
华南农业大学4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1
西南大学/
/
四川2
四川农业大学、宜宾学院3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4
云南农业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滇西科技示范学院、普洱学院1
昆明学院(本科院校,招茶学专业)
福建3
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宁德师范学院4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
广西2
梧州学院、贺州学院1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3
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师范学院/
/
山东2
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1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1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3
贵州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阳学院9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辽宁/
/
1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表2  招收茶学研究生的院校(所)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院校(所)名称序号院校(所)名称
1
四川农业大学9
西南大学
2
浙江大学10
福建农林大学
3
华中农业大学11
云南农业大学
4
南京农业大学12
河南农业大学
5安徽农业大学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华南农业大学14青岛农业大学
7
湖南农业大学15浙江农林大学
8山东农业大学16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①


注:①只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的院校(所),其它为既招本科生也招研究生的院校(所)。

作者:李远华

作者简介

李远华

武夷学院 博士/教授

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

“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专家

三级教授,茶学博士,中共党员/民盟。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第一任院长,现为武夷学院万里茶道研究院副院长和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茶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专家。

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含茶学)类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2021-2025年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茶学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第一届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理事,第六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理事,第九届福建省茶叶学会副会长,第六届南平市茶叶学会理事长。《茶叶学报》《福建茶叶》《武夷学院学报》期刊编委,《茶叶科学》《BMC Plant Biology》等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南平市科技项目和首届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等20多项。

获2015福建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奖三等奖、2019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秀本科教材奖、第十一届和第十三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三等奖、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二届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2019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闽茶之星”、南平市委市政府第八批优秀人才等。

主编大学教材和著作《茶叶生物技术》《茶学综合实验》《茶业生态环境学》《茶文化旅游》《第一次品岩茶就上手》《第一次品乌龙茶就上手》《茶录导读》《茶》等,编著《茶经导读》(合著),副主编和参编《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茶业蓝皮书)2010~2014》《茶叶营养与功能》《茶艺学》《武夷茶大典》《茶学专业英语》《茶文化学(第3版)》《茶叶企业经营管理学》《民族茶艺学》《海峡茶产业报告2010》《中国乌龙茶种质资源利用与产业经济研究》《吴觉农茶学思想暨我国首家茶叶研究所迁至武夷山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

“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

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深化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国科协启动实施“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由中国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批准,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牵头,联合国内外涉茶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

创新院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茶叶产业需求,充分利用民间科技、贸易促进渠道,输出我国茶叶领域的成熟技术、产品和服务,推动学术交流合作、科学传播普及、人才流动、技术转移、民心相通等层次合作,促进茶叶科技、茶叶贸易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我国在国际茶叶科技治理体系中的能力和地位,为全球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