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开家茶楼

找到约142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70年代首批7572青饼开汤,两次截然不同的品饮体验!

唛号7572熟茶饼,在不少茶友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过,如果谈论到首批7572的话,那就是指1970年代末期,由勐海茶厂生产的7572青饼。

一、初次品饮7572青饼

2014年某一天,我携夫人前往香港,拜访师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坐定后,白先生拿出一块看来已颇有老茶样貌的普洱茶饼。开汤后,但见茶汤艳红、清澈略带暗色,啜之入口,稍有陈杂之气穿鼻而出。

茶汤浑厚甘醇,口感饱满,有明显的茶汤活力及收敛性;第二泡以后,陈杂气明显降低,茶汤活及厚实感不降反升;第三、四、五泡茶汤依然稳定,同时透露出樟香。

白水清先生告诉我们,这的确是一块由青饼直接陈放、自然后发酵的老茶饼,在他收藏之前曾有受潮现象,这也就是第一道茶汤有陈杂气及茶汤会稍带暗色的原因,如不能及时补救,将会劣化而影响茶的本质。

至于口感则有两个缺点,第一是轻微的水涩,在仓储的条件改善经一段时间后应该便可恢复,第二则是茶的变化其实是有阶段性的,这饼茶在当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正攀向一个高峰朗。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块难得一见的好饼,若善加珍藏,将来必非俗品。

二、再品7572青饼

2018年5月,我南下香港,再次来到师父白水清先生的住所。白先生先取来评鉴杯两组,又小心地拿出两块茶饼,各秤5公克放入评鉴杯中,以同样条件冲泡。

第一道茶汤开汤,甲杯汤色红暗,入口浓甜但带有浊气,陈杂之气较重。乙杯则汤色橙红透亮,陈杂之气极微,茶汤收敛性佳,芽叶气息已然泛出,甜度则稍逊于甲杯,但两杯基本滋味有其接近之处。

第二道茶汤开汤后,甲杯开汤后汤色依然红暗,但甜度却大幅下滑,汤质亦开始显得松散,陈杂气虽也有降低,但依然明显。

乙杯开汤后,汤色依然澄红明亮,汤质愈趋紧密厚实,芽叶气息脱颖而出,令人倍感鲜爽,陈杂之气已完全消失,甘甜度也十分饱足,表现不俗令人激赏 

第三、四、五泡后,甲杯各项指数持续下滑,乙杯各项指数则在稳定中微幅持续上扬。两者相较之下,除第一道茶汤甲杯在滋味上略优之外,综合比较起来,乙杯的总体表现远远优于甲杯。

喝了半天哑吧茶,白先生终于公布了答案,此次喝的甲、乙茶其实就是三年前喝的同样批号的7572青饼。

此茶饼系文化大革命后,于1972年第一次恢复广交(春交)会会场接受订单,并将货寄香港,由利安茶庄进口后即分售给当时的几家大酒(茶)楼。

多年前白先生辗转由茶楼购得,之后将绝大多数茶的仓储改善为湿度低又通风的状态,另外故意将一少部份作湿度较高的储存,以便对照观察。 

4年后的今天,冲泡的结果和当初所预期的相去不远,两种不同的储存方式果然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可说是优劣立判。

这次事隔4年的两次老普洱茶品尝,看似平淡无奇,却让我产生了一些联想,其中是一些老普洱茶友常常触及的问题,故不惴鄙,希望各位茶友不吝指教。

1、普洱茶是否年代越久越好?

年代的意义是多元的,就文化历史来看,它甚至有很强的象征意味,有茶友指出:如金瓜贡茶这种生产于清朝的老茶,已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资产,果有其物也只宜放在博物馆供人瞻仰。

个人非常同意这个论点,因为喝了就没有了,也就失去了历史见证的价值,但只能说它是珍贵的,而不能说它是好的,因为既然没喝焉知好坏?市场上也许不能接受这种说法,因为已经那么稀少,经济价值又那么高的东西怎么会反而不好?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完全赞同它的经济价值比较高,但如果要品饮,所比较的可能就不单仅是价值,而是内涵与口感的表现。

因此,如果原料较差、制作不良的茶,即使已经成为古董,即使珍贵异常,也都不能算是好茶,因为茶基本上还是得入口为凭。

2、原料对茶的影响有多大?

前文提到7572这块茶饼,是在第一次的广交会上接订单,并出货到香港,这个事实非常有力的说明了7572这块青饼所使用的原料是最好的。因为文革15年期间,云南省的茶几乎进入了停产的困境,产量锐减。

7572这块青饼,则是休耕15年后所采制的第一批茶,土地自然是恢复了旺盛的地力,茶树树势也因得到休养而变得强壮,且经由健全的收购系统,自各茶山收购而来,说是各地菁英齐众一厂也无不可。

细看7572的茶底,发觉不但芽头和芽叶都肥壮均匀、比例恰当,且芽梗圆润柔软,将其折断亦不稍扁,可见茶料品质之上乘。 

3、仓储方式影响为何?

说到普洱茶的仓储,本来就有其复杂之处,光就坊间流行的干仓、湿仓说法而言,就有许多争议。

从逻辑上推演,普洱茶应是从滇青绿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及运输才演化成型茶的,至于陈化后的美好,也是在偶然中的发现,因此干、湿仓是一种后设的说法。

就香港的实际情况而言,空间使用相当有限,商家若有地下室,那就把茶放进地下室,没有地下室的就往楼上搬。

摆在楼上的茶,湿度低通风好,茶可以在标准含水量的状况下自然后续发酵,称之为“干仓”。

茶往地下室搬,也有不同的状况,如在地下室,因为接触为土质自然较为潮湿,就被称为“湿仓”。 

存放在这样的仓库中,茶的含水量就会偏高,而促使茶产生些许杂味,此时尚可接受,再不处理就会越来越酸,最后就会活性、茶味尽失。

这其实是劣变的结果,而非陈放的效果,其滋味与渥堆效果并无太大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湿仓。

储存环境谨慎选择温、湿度合宜的地方,茶的变化更自然,有些茶商会以翻仓来追求效果,但多数会往加速陈化的方向努力。

殊不知也可以往通风且降低湿度的方式来换取更自然、更好的陈化质量。

近几年来除了在原产地仍有以各种方式在渥堆作旧之外,收藏者也有以电子装置来控制恒湿、恒温的仓储 空间,如数据精准、观念正确,必然有良好的成效,值得鼓励。这次品饮到的7572青饼虽然陈放期间只有40年左右,但由于选材精良、制程完美、仓储得宜,堪称经典普洱茶。

但我仍然不禁想知道:如果这块茶饼在存放过程中,连那一点的受潮情形都没有的话,它会不会表现得更完美?

或者因为如此它又要更多的时间来做转化呢?如果把这块茶饼再完美的陈放一百年,它一定会更好吗?真希望能有人给出确切的说法!

文章参考:季野《人间难得二回饮》[J].《茶艺·普洱壶艺》

关于茶的文化:老上海茶馆的故事

老上海"陈无我先生曽著书«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里面收录调寄«鹧鸪天»的英租界茶楼小令一阕:"四海升平引凤来,三元同庆百花开。沪江第一青莲阁,风月长春得意回。金凤阙,玉龙台,五层楼峙白云隈。玉壶春向洞天买,碧露龙泉乐也该。"短短50多字竟含有20家茶楼名号,足见当时上海茶楼如何之多!然而,上海不产茶,茶馆越开越多说明上海人"不可一日无此君",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茶"也算是开门的"七君子"之一啊。
中国人历来推崇茶,上海人也不例外。自上海开埠后,许多成年男子就喜欢"孵"茶馆,一大早出门,不是去上班,看见路上熟人不住打招呼:"到茶馆吃茶去"。其实,去茶馆是幌子,内心念的是另一本经,不外乎:做生意、寻生意、看戏、听书、会朋友、办差,或是吸鸦片、寻花问柳、捞黑钱、打牌赌博等。真正懂得品茶者,少之又少。说白了,在许多上海人的心目中,喝茶是交际的桥梁,其次才是解渴和品尝。

据史料记载,上海最早出现的茶楼并不姓"茶",同治年间,在英、法租界交界的三洋泾桥堍,"丽水台"挂牌营业。其时,洋泾浜与黄浦江相通,茶馆临浦高筑,置身其间,眼前"丽"水潺潺,似乎与馆名相符,其实此"丽"非那"丽"。原来,洋泾浜一带娼业兴隆,秦楼佳丽、楚馆娇娃,搔首弄姿出没其间。丽水台开张后,生意兴隆,不但本地男子络绎不绝,旅沪客商也是慕名而至。
此端一开,引人眼红,嗣后20多年间,上海滩的茶馆接连开张,至宣统元年,已多达64家。又过10年光景,总数已过160家。
春风得意楼在豫园九曲桥北口,高三层,楼前有一广场,江湖艺人借此表演杂耍,几乎天天人山人海。茶馆大门上一幅金字楹联:"上可坐下可坐坐足,你也闲我也闲闲来",突出了"闲来""坐足"。春风得意楼茶资便宜,清末,上等绿茶每客26文,中等20文,下等14文,此外,一律另加小费3文。当时,3文可买一个大饼,花十个大饼的钱就可喝到上等茶,且随你喝多久、玩多久。茶楼底层比较嘈杂,大多为香客或来往过客,二层则是商人的天下,地产商、药材商、营造商、银楼商……几乎应有尽有。可以说,春风得意楼如此"得意"大多是靠商人撑起来的。三层是娱乐,日夜两场苏州评弹很吸引人。评弹艺人善于卖关子,一则«唐伯虎点秋香»,点了一个多月还未点到秋香,客人则一个多月里天天去听,就等点到秋香。一本«西厢记»更是说上一年有余,客人也就跟着光顾一年多。
坐落在九江路的文明雅集茶楼则另辟蹊径,在"雅"字上大做文章,吸引琴棋书画爱好者,成为沪上文人雅士、骚人墨客的聚会场所。他们或泼墨作画,或管弦丝竹,或考古论今,生意盛极一时。原来该茶楼老板叫郁达夫,擅长书画,是任颐的入室弟子。
上海的旧式茶楼都挂有一块木牌,上书"奉宪严禁讲茶"。原来,上海帮会势利十分猖獗,经常发生矛盾,解决的办法就是约定时间去某茶馆,由黑道头面人物主持,双方喝茶讲理,谓之"吃讲茶"。调解成功,主持者把红绿两碗茶混和,双方喝下,就算矛盾解决。否则,双方伏兵杀出,茶馆变成战场,后果严重。所以租界当局从治安角度要求茶馆将"奉宪严禁讲茶"的牌子挂在醒目处。
但,"吃讲茶"并未就此消失,这里单表一个马永贞。
马永贞由山东初闯上海滩时,其人如侠,做了些扶弱抑强的好事,也打过口出狂言的外国大力士,但十里洋场十个大染缸,马永贞也被染得变了色。他也开始以强凌弱、敲诈勒索、横行霸道。
当时,北方人常到上海贩马为生,马永贞则以地头蛇自居索要孝敬费,如果不从,马永贞就以相马为名,伸手在马身上一拍,由于他内功了得,凡经他一拍的马必受内伤。长此以往,他与马贩子的结怨越来越深。有个叫顾忠溪的马贩子(绰号"白瘌痢")年轻气盛且工于心计。一天,马永贞以20两银价买了一匹,马牵走了,缺不给分文。事后,双方多次交涉未果,于是约定用"吃讲茶"的办法来解决。马永贞在上海也有孵茶馆的习惯,常去南京路的一洞天茶楼。1879年4月13日,他如约来到二楼雅座,见"白瘌痢"等一帮马贩子已经在座,且人数众多,而他形单影只。但他不怕,"吃讲茶"于他已不是第一回,凭他的功夫,上海滩还真没人敢动。
然而,马永贞刚落座,茶还未"吃",也未"讲",对方即从桌子下掏出石灰包朝马永贞脸上扔去,无奈他双眼沾满石灰,再好武功也只能"瞎打",对方拳足刀梃,马永贞身负11处刀伤,浑身鲜血,奄奄一息。茶楼老板李涌泉唤来巡捕,马贩早已逃个精光。当天半夜,马永贞在医院里咽下最后一口气。"白瘌痢"被马永贞也打中要害,虽经医院抢救没死,但还是被巡捕抓获,最终被依法处以绞刑。
马永贞的这段,茶馆自然作为最佳的传播平台。于是,戏曲、评弹以此为题材在茶馆演出,把马永贞写成民间英雄,把"白瘌痢"写成恶霸,马永贞被恶霸害死了,马永贞的胞妹马素贞从山东赶到上海,手刃"白瘌痢"为兄报仇。如今,上海的茶馆不下千家,高中低各档皆有,适合不同层次人群。而真正喜欢品茗的茶客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茶楼。
其实,茶一直与市场商业行为密不可分。茶叶历来是我国的大宗出口商品,上海开埠后,由于各国洋行云集上海抢做茶叶出口生意,导致全国茶叶对外贸易中心渐由广东、九江、汉口让位于上海。出口茶叶品种繁多,但大体为红茶、绿茶、砖茶,红茶主销英国,绿茶主顾是美国和北非,砖茶则出口俄罗斯。茶楼也会经营茶叶,客户大多是店里的茶客,当然也会有过往客人买茶品茶。

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赤壁是“万里茶道源头”、中国“青(米)砖茶之乡”,赤壁青砖茶既是赤壁的特色,也是咸宁市农业三大特色产业之一。赤壁青砖茶除内蒙古市场外,内地市场一直知晓率不高、受众不大。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赤壁青砖茶产业做大做强,我以“消费者眼中的赤壁青砖茶”为主题,小切口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消费者和经销商对赤壁青砖茶的认识、评价,寻找赤壁青砖茶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调研的过程

  我这次调研主要分三块展开。一是走访调研本地市场,了解产业发展情况;二是调研省内市场,看看湖北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赤壁青砖茶、喝赤壁青砖茶,如何评价赤壁青砖茶?三是赴湖南安化等其他黑茶生产地,了解他们的茶产业发展情况,茶都卖到哪里?消费人群是哪些?

  (一)赤壁本地市场调研情况

  我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茶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以及茶庄、茶楼,并开展问卷调查,了解青砖茶生产、消费情况。

  首先走访了茶业协会,了解我市茶业总体情况。赤壁市有茶园面积16.2万亩,大小茶企38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1家)。2019年,茶业总产量4.2万吨,生产产值12亿元,全产业链产值45亿元,实现税收近2000万元。其中,青砖茶产量约4万吨,占全国黑茶市场10.6%,直接加工产值近10亿元(其中边销5000吨,占边销市场60%以上);绿茶0.2万吨,产值约2亿元。

  走访了赵李桥茶厂,该企业是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19年,销售青砖茶6600吨,销售额1.57亿元。其中边销4600吨,实现销售额7700万元,平均每公斤16.8元;内销2000吨,实现销售额8000万元,平均每公斤40元。

  走访了赵李桥茶业,该企业边销、内销都做,产品主要销往内蒙古和内地部分省会城市,如呼和浩特、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和咸宁本地市场。2019年,销售青砖茶2000吨,销售额3000万,实现税收180万元。其中边销约160吨,平均每公斤12.5元;定制约600吨,平均每公斤16.7元;内销1200吨,平均每公斤15元。走访了羊楼洞茶业,该企业专做内销,不做边销,主要销往北京、武汉、广州、山东青岛等地。2019年产量1200吨,产值7000万,平均每公斤售价120元。

  走访了赤壁城区市场:走访机关事业单位、酒店等共98家,用青砖茶作接待用茶的有51家,占52%;长期用的有20家,占20.4%。走访了48家茶楼、茶店,均销售赤壁青砖茶,年销售额7000万元左右。调研133名消费者,知晓率89%,喝青砖茶的占34.5%。

  另外,我还走访了洞庄茶业、羊楼洞果茶公司等企业。

  总体来看,赤壁市茶企规模不大,龙头企业不强;青砖茶在黑茶市场份额不大,但在边销市场占比很大,无论是边销还是内销价格都不高;本地市场开发不够,消费人群不大,饮砖茶氛围不浓。

  (二)省内其他城市调研情况

  我借助部门力量,选择咸宁市内其他5县(区)和武汉、襄阳、黄冈、宜昌、仙桃、鄂州等市开展调研。

  在通山县:走访了30家机关事业单位,知晓率60%,有6家用过赤壁青砖茶作单位用茶,但不是长期用。走访8家酒店、6家商超、13家经销店,仅有4家经销店销售赤壁青砖茶。调研了100名消费者,知晓率11%,喝过的占3%。消费者普遍反映,不知道赤壁青砖茶;个别反映不如绿茶、红茶方便。

  在咸宁温泉:走访21家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单位用赤壁青砖茶作日常用茶,只在大型活动时,才作为会场用茶。走访15家茶楼、茶店、超市,有12家经营赤壁青砖茶,占80%。调研57名消费者,知晓率86%,其中喝过的占79%。

  在武汉市:走访机关事业单位2家、酒店3家,茶楼、茶店39家,消费者116名,90%不知道赤壁青砖茶。走访了陆羽茶都、汉口一品茶市场、硚口茶叶市场、徐东茶叶市场、汉口知音茶叶市场、洪山广场,仅有5家茶店有赤壁青砖茶销售,但都只用一格小柜台摆几块砖茶。汉口知音茶叶市场和陆羽茶都各有一家赵李桥茶厂专营店,但都处于关门状态;洪山广场有一家羊楼洞茶业专卖店在营业。

  在黄冈市:走访机关事业单位、酒店共10家,6家不知道赤壁青砖茶,另4家都没有喝过。走访茶店8家,没有赤壁青砖茶销售,其中4家不知道赤壁青砖茶。调研消费者79人,知道的有25人,占32%;喝过的有4人,占5%。

  另外,通城、崇阳、襄阳、宜昌、仙桃、鄂州等地与通山、黄冈情况都差不多,大同小异。

  总体上来看,尽管样本不够全面,有些样本可能不具代表性,但仍能反映出:赤壁青砖茶存在知名度、知晓率不高,营销网点少,饮用人群少等问题。综合分析,我认为,主要还是赤壁青砖茶品牌的影响力不够,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合力没有形成,市场营销战略谋划不深。

  (三)湖南安化考察情况

  我带领11家单位和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负责人考察了湖南安化。拜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安化黑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顾问刘仲华先生,及安化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走访了华莱、白沙溪、湖南第一茶厂等3家龙头企业,重点了解安化黑茶销售情况。安化县从2007年开始抓茶产业,2019年,实现茶叶综合产值约200亿元,占全国黑茶市场销量的32%。

  安化黑茶都卖到哪里?在考察中了解到,安化黑茶主要市场在湖南本省,约占年销售量的58%;省外主要销往山东、广东等地;少量边销,主要是新疆市场,约占年销售额的0.5%。部分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安化黑茶怎么卖出去的?在考察中了解到,安化主要采取直销、个性化定制、众筹、“互联网+”等营销模式,在全国有品牌形象店4万多家。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化黑茶发展,湖南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宾馆、酒店、企业、普通消费者都消费安化黑茶。企业分工合作,华莱主营销,主要采取直销模式;白沙溪、安化第一茶厂等老牌企业主要生产加工传统产品,采取传统营销模式营销;其他加工企业主要为3家龙头企业生产产品。2019年华莱、白沙溪、安化第一茶厂产值分别达到150亿元、12亿元、10亿元,占全县茶叶产值的87%。

  安化黑茶都是哪些人在喝?通过考察和查阅资料了解到,安化黑茶70%消费者是30-50岁年龄段人群,其次是50岁以上人群,年轻人较少,男性多于女性。这些消费者中,80%出于安化黑茶的健康功效而饮用,15%是因独特的口味与文化而饮用,还有5%是因习惯而饮用。

  安化黑茶价格怎么样?考察中了解到,安化黑茶均价每公斤约200元,高的价格每公斤过千元,最低的每公斤约50元,低价茶主要销往边销市场。

  与安化黑茶相比,赤壁青砖茶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茶业总量不大,不足安化十分之一;二是市场定位不准,主要依赖边销和本地市场,没有走出去;三是营销模式落后,主要采用传统订单和开专卖店模式,市场谋划不深,网点布局不够,专业营销人员少;四是产品创新不够,一块板砖打天下,便捷化产品不多,档次不高,饮用不方便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一步,我将进一步深入总结安化黑茶成功经验,深入研究青砖茶发展问题,推动成果转化运用、为我所用。

二、下一步着力点

  (一)坚持创新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1.加强组织领导。争取将发展赤壁青砖茶产业上升为咸宁市级战略甚至是省级战略,从咸宁市级层面成立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四大家”领导专抓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赤壁市成立茶叶发展办公室,由市委、市政府安排一名主要领导挂帅,担任茶办主任,一名副县级干部担任茶办常务副主任,具体抓牵头、抓实施、抓落实。

  2.加快战略谋划。借鉴安化经验,聘请茶界顶级专家担任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顾问,全盘谋划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战略,高标准编制赤壁青砖茶发展规划。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赤壁青砖茶研究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担任赤壁市茶产业发展首席科学家、赤壁青砖茶研究院院长。

  3.出台扶持政策。坚定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战略,保持支持力度“只增不减”。调整原有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与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扶持政策,把扶持重点放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龙头企业培植上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

  (二)坚持协调发展,培植龙头企业

  1.培育混合制龙头企业。采取国企牵头、民营企业入股的模式,整合优质资源,培育一家混合制龙头企业,由国企控股。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组织企业抱团闯市场。

  2.推进企业分工合作。龙头企业主要负责产品研发、开拓市场、对外销售,一、二、三产业融合;其他生产企业按照自愿原则,负责按照标准生产产品,实行订单生产。

  3.加强产业发展服务。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组建赤壁茶学院、黑茶检测中心、大数据中心、砖茶交易市场等全产业链服务机构。开展人才培训、质量检测、茶叶交易等服务,为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三)坚持绿色发展,提升产品质量

  1.健全标准体系。茶叶作为食品,所面临的食品安全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要由政府牵头,坚持质量优先,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建立涵盖种植、加工、营销、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的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标准体系,推动上升为国家标准。

  2.推动标准化生产。建设赤壁青砖茶生产加工产业园,引导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进园区。加快推动标准使用,各个环节全部按标准实施,做到“有标必依、执标必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

  3.加快产品研发。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变赤壁青砖茶在消费者心中“大块砖”的形态定式,加快时尚化、便利化产品开发,如:颗粒茶、速溶茶、黑茶饮料等,推出方便泡饮、方便携带以及产业链条延伸的产品。加强赤壁青砖茶功能研究,提升产品附加值。

  4.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监管体系,建立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监管体系。强化全程质量监控和跟踪溯源,抵制产品以次充好、低价恶性竞争。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抽检,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立即进行销毁及处罚,用市场的手段实现“优胜劣汰”。

  (四)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市场开发

  1.加强品牌宣传。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在电视、高铁、交通枢纽、景区发布广告。利用新闻、专题片在主流媒体上展示产业发展、茶文化挖掘等方面的成果,传播赤壁青砖茶“正能量”。继续组团参加国内外大型茶事茶文化活动,展示赤壁青砖茶公共品牌形象。定期举办赤壁青砖茶交易会、茶产业论坛等活动,争取羊楼洞打造省茶产业论坛永久会址,将茶商、游客“请进来”,将赤壁青砖茶“推出去”。

  2.创新营销模式。用好传统模式,扩大订单销售、专卖店规模,建立覆盖全国大中小城市的销售网络。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广聚电商以及龙头企业等方面的线上资源,引进网销策划和营销人才,建立自成体系的赤壁青砖茶网络营销平台。推广“线下体验、线上销售”模式,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开设赤壁青砖茶体验店,建设饮茶爱好者的“打卡地”,培育赤壁青砖茶消费习惯。打造赤壁青砖茶“直播间”,培养和引进一批“网红”,借助“网红”吸粉、带货。

  3.瞄准本地市场。安化黑茶58%左右销在湖南省,安化县都喝本县的黑茶,做好本省市场是安化黑茶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我们也应把湖北省作为第一市场,坚持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拓展海外的发展战略,在稳住现有市场的前提下,深耕湖北市场。一是请省委、省政府和咸宁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各种合适的场合帮助宣传赤壁青砖茶,为我们“带货”。二是实施消费优惠战略,积极引导省直、市直机关单位喝赤壁青砖茶,带头营造喝赤壁青砖茶的氛围。三是开展赤壁青砖茶进宾馆酒店、进社区企业、进学校医院、进交通站场、进景点景区、进商场超市等“六进”活动,全面挖掘本省市场潜力,扩大消费,提高市场占有率。

  (五)坚持共享发展,提升经营水平

  1.共享品牌。品牌是产品到产业的根本。湖南安化全力打造“安化黑茶”品牌,带动整个茶产业发展。赤壁有160多个茶叶品牌,其中“赤壁青砖茶”公共品牌和“川”是“中国驰名商标”。我们可以借鉴“安化经验”,加强品牌培育,由政府主导,开展品牌价值评估,选取价值最高的品牌,作为赤壁青砖茶公用品牌。对拥有自主品牌的,鼓励推行“公用品牌+”模式。严格品牌授权管理,建立公共品牌管理办法,统一规范使用“公用品牌”标识,把赤壁青砖茶打造成湖北公共品牌。

  2.共享文化。加快茶历史挖掘,建好赤壁青砖茶博物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广泛开展茶文化活动,宣传赤壁茶历史,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加快推进茶旅融合,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升级羊楼洞、赵李桥茶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集茶叶生产、茶文化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赤壁青砖茶庄园,建成运营世界茶业第一古镇,推出一批“万里茶道寻源”“生态健康茶之旅”等主题旅游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赤壁茶文化、品味赤壁青砖茶。

  3.共享利益。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动千家万户种茶,参与茶叶经营,实现家家种茶叶、户户有收益。鼓励茶企参与产业扶贫,推动全产业链与精准扶贫的无缝对接,强化和巩固了产业扶贫成效,让群众共享茶产业发展成果。【作者:董方平(赤壁市委副书记、市长),资料来源:咸宁发布,转载自:赤壁青砖茶】

找到约13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