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吉首茶叶年产值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湖南:湘西黄金茶的“成绩单” 吉首2.3万人因它脱贫

茶叶产业

是为生态增绿色

旅游添景观

文化扩内涵

农民涨收入

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

吉首市围绕“茶”字做文章

走出了

“一片叶子造福一方百姓”

的发展好路子

踏入2021年

吉首摩拳擦掌

又将在茶叶产业上有

大动作!

今天(16日)上午,吉首市召开2021年茶叶产业推进大会,听取2020年全市茶产业发展工作报告,安排部署今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市委书记李诗兴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符家盛主持。

▲大会现场(以下现场图片由肖庆宾摄)
▲市委书记李诗兴讲话

李诗兴强调,2021年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吉首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吉首茶叶产业工作,一要把茶叶做成吉首最大的富民产业,做实基地、做好质量、做优品牌、做全功能、做强大户、做足效益。二要把茶旅做成吉首最强劲的乡村旅游,推动基地标准化、业态产品化、功能体系化、村貌民俗化、体验神秘化、运作市场化建设,促进茶旅融合,实现全域旅游。三要把茶叶工作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的重要手段,将发展茶产业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对茶产业重点村,选派第一支书和科技特派员给予重点安排,把管行业、管过程、管资金、管质量、管品牌贯穿始终,狠抓技术服务、资金支持、政策落实、行业管理、市场开发、品牌推广等重点环节。

▲大会现场

大会表彰

▲李诗兴为受表彰茶企、合作社颁奖
▲获表彰茶企、合作社代表合影
▲获表彰茶企、合作社代表合影

会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谷纲要作全市茶产业发展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王京海宣读《吉首市2021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意见》、《关于调整市委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石阳清宣读湘西黄金茶表彰奖励文件。

翻开《吉首市茶产业发展工作报告》

小编帮你梳理核心内容

一起来

看成绩

定思路

明方向

作为今年的重点茶旅融合项目

湘西黄金茶博览园的建设如火如荼

她的未来将是这样……

湘西黄金茶博览园

这样建!

▲湘西黄金茶博览园整体鸟瞰图

湘西黄金茶博览园项目集茶叶种植、加工、观光、品鉴、交易于一体,建设园区面积达965.2亩,前期预计投资8368.92万元,项目地块涵盖榔木村、溪马社区、新湾村和团结村。项目建成后,将在茶叶种植示范、加工引领、旅游就业等方面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年加工将达到100吨黄金茶,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以上。同时,利用旅游黄金线路的辐射带动,园区年可吸引10至20万人次到园区购物、参观、体验、住宿及餐饮等,初步估计可带来近2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

地理位置优越

规划定位:展示窗口与示范窗口

三大分区:“黄金茶谷、黄金茶院、黄金茶山”

黄金茶谷

黄金茶谷作为黄金茶博览园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主体建筑组群与茶园大地景观集中展示黄金茶文化。

黄金茶院

黄金茶院着力构建“馆在茶园中”、“院在茶田中”的休闲农家乐及民宿,让游客在一种十分舒适自然的状态下参与农耕和茶文化体验。

黄金茶山

黄金茶山以植被为基底,丰富层次感,打造“五彩纷呈、四季有景”的整体景观形象。

文旅融合:黄金茶感官体验之旅13站

原标题:湘西黄金茶的“成绩单”|吉首2.3万人因ta脱贫~

来源:吉首融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吉首矮寨:一两黄金一两茶·筑梦“湘”村

晨曦从远山升起,霞光万道,眼前景物瞬间清晰起来,一条用草油铺就的高标准公路上,红黄蓝三原色喷绘的自行车比赛用的分界线强化了道路透视感,也增添了古苗寨传统村落的现代气息。

要寻找的乡村筑梦者,就在阳光升起处的远山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坪年村,一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现在的脱贫致富村,村民在党和政府的引领帮扶下,依靠种植黄金茶,走出了一条欣欣向荣的康庄大道。

新茶

郭翔生双手有节奏地抄起杀青的茶叶轻轻翻炒,将偶尔发现的粗叶或碎枝拈出来丢掉。

“这是传说中的黄金茶2号。”他微笑着示意记者靠近闻闻,制茶车间弥漫着新茶的香味。

郭翔生是土家族人,曾经是一名美术教师,离职后迷上了茶,几乎天天泡在茶山上,泡在茶典籍里,和茶师茶友泡在茶水里。多年下来,他从喝茶、斗茶、琢磨茶的“旁观者”,转换角色成为有独门心得的制茶师,并且自创了新的茶品种——柴茶。

“柴茶是将黄金茶那些‘边角废料’,尊崇自然法则,通过从传统工艺中脱胎而来的低温焙制等技艺制作,新茶鲜香蜜甜,陈茶药香韵厚,汤色呈琥珀黄晶莹透亮,口感甘醇隽永,有一种似花、似果、似蜜的山野清香。”郭翔生说,柴茶源于土家族民间传统,粗叶,甚至茶梗都可入茶。而他制作的“柴茶”,采用武陵山区海拔600米以上种植的黄金茶树上的中叶为原料。柴茶,一种粗犷的原生态的山村韵味,天然、有机、无污染。

郭翔生从制茶车间来到茶园接受采访,介绍黄金茶种植(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黄金茶有数百年的传承,在市场上却是风光无限的“新贵”。自从保靖黄金茶走红市场,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现在的湘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茶树的地方,一定种植了黄金茶。

郭翔生说黄金茶的工艺和品牌效应都要求茶叶一定是采摘芽尖的部分,而一棵茶树的粗叶占据了90以上,这么多优质的茶叶最终的命运是“老死”在茶树上,或只能制作成十分低端的产品,他觉得十分心疼,十分不甘,也不利于茶农在国家振兴乡村大背景下的集体致富,这是他创立制作柴茶的初心。

制茶过程中茶毫会“飞”上眉头(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郭翔生有乡村情结,他认为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利国利民势在必行的乡村现实。

他创立了系列茶品牌“武陵一两金”“柴茶”“八本堂”,柴茶获得了亚太茶茗大奖“特别金奖”,其红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一两金取自“一两黄金一两茶”。据黄金茶源头保靖县志和相关史料记载,明清两朝都有官员巡视或途经保靖某村时,品尝一款老树茶后赏黄金的故事。后人将该茶取名“黄金茶”,该地亦改名为黄金村。

保靖黄金茶市场营销的成功,不仅为该县打造了一块“金字招牌”,致富了当地茶农茶商,也辐射周边县市,惠及湘西。坪年村与保靖县黄金茶核心产区接壤,自然条件基本一致,同样处在黄金茶种植的最佳经纬度上。

制茶售茶是当地村民致富的不二法门。

制茶

曾丽华是郭翔生的妻子,丈夫制茶,妻子销售,夫妻合唱演绎筑梦乡村的奋斗故事。

她说,2016年6月他们夫妻选址坪年村建立茶厂时,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设备进村费了好大力气,直到2019年3月才开工生产。短短几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坪年村,高标准公路穿村而过,人居环境非常优美,在这里生活和生产都令人十分惬意。

曾丽华大部分时间守在长沙开拓市场,只有收茶制茶时才回到坪年村,助力丈夫选茶收茶制茶。

“做茶很辛苦的,只要机子一启动,人就下不来,要等到这批茶制作完。他们已经几天都没怎么睡了。”曾丽华口中的他们指丈夫和几位制茶工匠。

坪年村春色(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黄金茶的品质在生产端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茶叶品质、制茶工艺。

黄金茶树经过专家筛选、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茶叶分析构成后,细分了12345678等不同序列,茶叶中不同元素含量和口感都有差别;同一序列茶树上,芽叶、嫩叶、粗叶,一叶、二叶、三叶,都有自己的“身价”。一年四季都可采茶制茶,其中清明前清明后茶叶的口感在制茶工匠和资深茶友看来泾渭分明,序号茶之间谁是王者也是见仁见智,分别拥有各自庞大的铁粉群体。

坪年村新貌(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清明前后多雨,茶叶收购回来后必须立即进行加工,根据茶叶细分后的类别,市场的反馈,准确说高端的茶一定是根据特定消费群体的喜好来制茶。规模生产后,原始的纯手工制茶已不现实,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制茶师傅手工参与的程度,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茶的品质。郭翔生从匀速转动的揉茶机里抓起一把绿茶说,“就像这批茶,不能揉得太厉害,尽量让它自然成型,机械掌握不了那种微妙的火候,茶师工匠的价值就得以体现。”

曾丽华抓了小撮炒制好的绿茶给记者泡了一杯,皱巴巴干枯的茶叶在翻滚的开水中快速还原成一片片嫩绿的叶子,茶的汤色呈淡淡的青绿色,弥漫一股淡淡的清香。

收茶

曾丽华接到邻县古丈一家茶场电话,说当天约好的茶采摘完了,要求去收购。越野车蹚水过河,经过九曲十八弯,最终攀爬上了山顶一处种植黄金茶的大园子。

制作中的黄金茶绿茶(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从坪年村到古丈县这家茶场约80公里。站在山顶环顾四野,大大小小的山头全部被茶树覆盖,山风吹拂下绿海翻波。

脚下野蕨菜也在土地空隙处野蛮生长,密密麻麻,高的都赶上与茶树比肩了。触景生情,记者想起郭翔生的一句话:“判断一个茶园是不是有机茶园,最直观的依据看茶园里是不是只有茶树,寸草不生。”

坪年村苗族阿婆在采摘黄金茶(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年轻人出去打工了,阿婆成为采茶主力军(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采茶的村民陆续来到收购点,曾丽华验茶、过磅、支付工资,顺利完成了当天的收购。记者留意到,村民将茶叶装在一个小背篓里,用现金结算,多的有300多元,少的也有100多元。这是纯粹采茶的人工收入,茶叶本身的价值,由收购方与茶场主另行结算。

傍晚时分,山上飘起细雨,记者立即驱车下山。雨越下越大,将车顶击打出密集的鼓点。天色很快变得黑黢黢的,远光灯只能照亮约2米远的地面,再往前看,光线被无形的黑洞无情吸收。

一路上尽管险象环生,最终人、车、茶安全回到坪年村。

致富

坪年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227户981人,是吉首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村。

“我们村曾经是国家级贫困村,现在脱贫了。我们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和‘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茶叶种植,目前种植黄金茶3600亩,可采摘达2500亩,茶叶年产值逾千万元。村民依靠种植黄金茶脱贫致富。”坪年村老支书杨太平告诉记者,村里除了种植黄金茶外,年轻人外出打工目前也是村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下大力气持续开发民俗旅游和多种经营,改善村里的条件,吸引年轻人回来建设家乡是村里的工作重心。

坪年村是一个大茶园(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老支书杨太平介绍,种植黄金茶让坪年村脱贫致富(央广网记者张志诚 摄)

据介绍,“保靖黄金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仅限保靖本地出产的经有关部门核准的黄金茶使用,而黄金茶作为一个茶品种,已经在湘西全域推广,成为地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农产品公共品牌,归类“湘西黄金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之一”。

郭翔生2019年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聘为“湖南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湘西试验站站长”,他的目标是不遗余力推动柴茶项目,最大限度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和村民自身“造血”功能,助力湘西新农村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茶道湖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界专业人士考察吉首湘西黄金茶产业

  保靖黄金茶是大湘西地区茶叶公共品牌“潇湘”茶的区域内地域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听取茶园简介  

  品评黄金茶  

  讨论湘西黄金茶发展前景

  今天,2020中华茶祖节·第五届湘西黄金茶品茶节暨湘西黄金茶推介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举行。参加活动的500名茶界人士走进吉首市马颈坳镇榔木村湘西黄金茶博园和隘口村茶园,现场查看茶树生长情况及茶旅融合建设情况。  

  活动现场

  下午3时多,在榔木村965.2亩的湘西黄金茶博园里,今年刚栽的一棵棵茶树在遮阳网下舒展着枝叶,迎风生长。参观人员不时蹲下身查看茶树生长情况。竹子搭建的观景台,及一旁迎风的绿色风车给茶园增添了一丝活泼的气息。在茶博园层层叠叠的山上,一排排绿意盎然的茶树开始吐露新绿。  

  茶界专业人士考察吉首湘西黄金茶产业

  榔木村湘西黄金茶博览园处在张家界至凤凰的黄金旅游路线上,距离吉首市区15公里,交通便利,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旅游优势,这里将打造集种植、加工、观光、品鉴、交易、文化旅游六位一体的现代化湘西黄金茶园综合体,构建“湘西黄金茶”全产业链,实现项目建成后年加工湘西黄金茶1000吨,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带动湘西黄金茶园6万亩以上,带动农户2万人以上,有效助推区域乡村产业振兴。  

  榔木村茶园

  在隘口村1.6万亩黄金茶园里,吐着新芽的排排茶树,从山顶依次往山脚排列,如同一条绿色的毯子倾泻而下,直至村民屋前。茶园里,写着“湘西黄金茶”苗鼓造型的大红色围栏异常耀眼。辖11个村民小组,785户3161人的隘口村,是吉首市黄金茶原产地和核心产区,苗汉土家同胞各占三分之一,民族文化气息极其浓厚。  

  查看湘西黄金茶长势

  在村里可采摘的8000亩茶园里,不时能看到穿着苗族、土家族服装的村民在采摘春茶。按每亩年纯收益5000元,2019年隘口村人均收入1.9万元,带动167户、671人脱贫致富,隘口也从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目前,吉首市委、市政府正以隘口为中心和试点,着力打造茶旅小镇,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茶农在茶园里采摘春茶

  拥有500年历史渊源的"湘西黄金茶"是古老珍稀的湘西地方特色茶种。氨基酸含量高达7.8%,是同类茶品的两倍以上;茶多酚含量达30%,水浸出物含量达46.6%。突出了“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的特质,味道更是以“香、绿、爽、醇”著称。  

  隘口村茶园

  目前,湘西黄金茶产业已经成为吉首市的农业主导产业,全市共有茶园面积12.1万亩,可采茶园面积7.5万亩,品种良种率100%。全市现有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共132家,在全国各地开设专营、兼营店76家,可实现综合产值8.7亿元。

  (来源:湖南日报)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