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金骏眉酸性吗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凤宁号:还在对“茶梗”,耿耿于怀吗?

图片描述

  茶梗,是指茶叶的叶梗,也叫茶枝、茶茎,比起芽头和嫩叶来说,茶梗相对比较粗老。初听到茶梗的时候,大家可能会觉得它是混在茶叶里的粗老杂物,所以觉得有梗的茶叶就是没有捡剔干净。

  其实茶梗属于茎的部位,茶叶的茎负责运送整体的营养成分,因此茶梗中的糖类物质和氨基酸类都显著高于芽叶。茶梗是很常见的,除了纯芽的茶,几乎可以在所有的茶中见到茶梗。

  在中国六大茶类中,除了乌龙茶要求不采嫩芽,而用比较成熟的茶叶原料制作(乌龙茶除了要求叶片要足够成熟,还要求特定的树种),其它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普洱茶,都有不同嫩度的花色品种。

  一般情况下,绿茶、黄茶、红茶的原料采摘标准是以嫩为优,所以基本不含有茶梗。有的是由机器采摘,生产过程中没有拣剔干净,也会存在一些茶梗。

  以我们最熟悉的红茶为例,纯芽头的红茶原料娇嫩,一般发酵会轻一点,滋味偏弱,但毫香和花香更突出,如金骏眉、滇红金芽。

  除了上面提到的乌龙茶之外,在白茶和普洱中,茶梗的存在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例如,白茶中除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这两种白茶嫩度较高,一般不会有茶梗,贡眉和寿眉中,茶梗是很常见的,而且随着存放时间越来越长,风味也会变得更加醇和。

  在茶梗比较常见的茶类里,茶梗有4大优点:增香气、有营养、富口感、利转化。

  糖类物质能够增加茶汤甜醇的滋味和稠厚的口感,且茶多糖对人体益处极大。

  茶多糖是茶叶中存在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糖复合物,多为与蛋白质结合的酸性糖蛋白。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抗癌、免疫调节、抗疲劳等多种生物功效。

  在茶里面,能够激活人体鲜味感知细胞的主要是茶氨酸。氨基酸类物质不仅是构成了茶汤滋味的鲜爽口感,在加工的过程中,氨基酸的降解还能产生许多香气物质。

  茶氨酸是一种在植物中比较罕见的氨基酸,几乎是茶叶特有的成分,占游离氨基酸的40%-60%,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可以占到茶叶干重的2%。

  茶梗负责输送营养物质,也有大量香气物质存在其中,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转移到叶芽中,所以适当的茶梗还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

  茶梗在普洱茶的转化上也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制作饼茶的时候(如普洱茶茶饼),茶梗在压制过程中为茶叶搭建出一定空隙,增加茶的呼吸面,利于后期转化。

图片描述

  虽然上面提到很多“茶梗”的好处,但不是所有茶叶中的梗都是好“梗”。

  茶梗分为老梗和嫩梗。已经严重木化的老梗,颜色较深,如果采摘后制成茶,会对茶叶的美观度和叶底的匀整度打折扣,也会造成茶汤口感单薄。

  轻掐易断的是嫩梗,比较柔软,颜色呈嫩黄色,在制作过程中,易断但不易碎。

  但也要注意区分,树龄越大的茶,吸收的营养物质丰富,梗会相对粗长一些,但并不是老梗。

  综合来看,带有茶梗并是不劣质茶的表现,适当的茶梗反而能提升茶叶品质,但也不是说茶梗越多越好。对于茶梗,要辩证看待。

  原标题:茶识 | 还在对“茶梗”,耿耿于怀吗?

泡茶时茶沫多是茶叶品质出了问题吗?

我们在泡茶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茶汤表面浮着一层泡沫,尤其是前三泡最为明显。甚至是茶汤喝完之后,泡沫还会附着在杯壁上。

对于茶沫,一些茶友很是忧心,甚至怀疑是农残较高的表现。网上也有“茶沫是农残较高”的说法,还有人建议将茶沫刮掉再喝。

那么,茶沫究竟是不是农残较高的表现呢?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能够证明,农残与茶沫有直接关系。

茶沫的存在有三方面因素,一是茶叶中含有茶皂素。

茶叶中具有气泡性质的有有茶皂素、蛋白质类、固体粉末、炭末等。其中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是可以让茶起泡沫的物质。

茶皂素会随着鲜叶的生长而增多,可以提炼出来,用来制作乳化剂、洗洁剂、发泡剂等,其产生的泡沫对人体无害。

而且,类似茶皂素的糖苷类物质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比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是抗氧化剂,大蒜、洋葱中的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等功效。

茶皂素味苦而辛辣,难溶于冷水,PH值5.6--5.7之间呈微酸性,具有很强的起泡力,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因而茶沫丰富的茶,滋味也就相对要浓郁。

魏晋杜育有诗云:“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古代人们将茶沫视为一种精华。科学研究也表明,茶皂素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等价值,对人体无害,反而有益。

二是茶叶属于多毫品种。

多毫品种的茶叶,一般都是由芽头制成,较为细嫩,茶叶本身茶多酚等内含物就很高,若在制茶过程的揉捻揉重了,这些内含物质就会粘在茶叶表层,一冲泡就很容易出泡沫了。

那么,那种茶属于多毫品种茶呢?福鼎大白、福鼎大毫、金骏眉等,都属于多毫品种,一般用它们制成的成品茶,表面茸毛也较多。

三是茶叶中的茶碎较多。比如红碎茶这类较细碎的茶,或者是茶叶中的碎末较多,冲泡时也容易形成泡沫。

此外,一些茶因为发酵工艺不足,也可能产生泡沫。

综上,茶沫越多,茶叶品质越差,甚至是变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茶汤是否有茶沫,对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不产生影响,因而也不能以茶沫多少来评判茶叶的优劣。

对茶沫应该持平常心,喝过后再对茶叶做评价。

注:内容来源千茶千语,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