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金骏眉卖价高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干货:口粮茶选择宝典

  

江西宁都的窨制荷花茶

中国茶就如中国菜一样,品类繁多、众口难调。虽称宝典,其实也只能是一些经验之谈。

如何选择口粮茶,对于老茶客来说如同自己要穿多大的衬衫喜欢什么样的内裤一样娴熟。

而对于那些一只脚刚踏入门槛说起茶还一头雾水、一脸懵懂的茶小白们;或者那些装了半桶水到处摇晃遇到棘手问题还要靠百度的茶小红们。如何选好口粮茶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毕竟茫茫人生总是波澜不惊,还要靠茶续命。

口粮茶口粮茶,入口之粮,内涵第一。选口粮茶不是选女(男)朋友,颜值并不是最重要(当然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谁都喜欢)。

选择口粮茶的第一要素,就是选择自己喜欢喝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选择自己喜欢的滋味,最后还要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

选喜欢的女(男)朋友我们要选有气质与品味的,选茶也一样,茶叶一定得有“气质”与“品味”,“气质”是香气,“品味”是滋味。

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气、自己喜欢的滋味。

定好“择偶”标准后,我们再理一理很容易犯的错误。

黄山猴坑的猴魁

1、一般来说便宜没好货,但也不绝对。按市场照角度来说成本越低卖价才越低,但不乏在市场源头遇到一些质优价廉的好茶,市场信息总是不对称的时候多,很多源头好茶经过一层层流通环节才能到消费者手里,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如果你掌握了源头信息,就有可能找到便宜的好茶。

2、一般来说贵的一定是好货,但也不绝对。茶叶的贵分为两种,一种是物以稀为贵的原料贵;一种是获过XX奖、XX十大名茶之一等外在荣誉与知名度的高附加值的贵。两者商品价值都有泡沫,但前者毕竟是有贵的理由,后者只是拿个茶样去参赛,获奖了与他家其他茶品无关,但他家出厂的都会打上“获得XX大奖"等字样。

3、相信原产地,但不迷信。我以前总感觉只有重庆的火锅最好吃,出了重庆哪里的都不地道;现在去吃海底捞感觉哪里的都一样。谁都知道龙井要选西湖龙井、毛峰要选黄山毛峰、岩茶要选武夷山正岩、单从要选乌岽山、普洱茶要选知名山(寨)。没错,这些地方都出一流的好茶,但并非一定全都是最好的茶。如有新昌产地的龙井胜过西湖产区的、有祁门产区的毛峰胜过黄山风景区的、我喝到过比同级别岩茶品质更好的邵武岩茶、好喝的鸭屎香雪片乌岽山上根本没有、很多产地不知名的普洱茶与知名山(寨)茶不相上下........

4、跟对人,多喝茶。小时候跟乡下的土拳师学武,当时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长大后才知道他们太三脚猫;小时候只认得家乡的龙井茶,以为天下只有这种茶是最好喝的,以后才知道天下好喝的茶多了去了。跟对人是让你能够喝到更接近高品质的茶,不至于尚未入门就被带歪;多喝茶是为了增加你的视野和经验,不至于坐井观天、牖中窥日。

有人问,口粮茶有价位区间吗?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人分三六九等,各有喜好恶憎。年薪百万的跟年薪十万的消费观肯定不同、我和杰克马的消费水准肯定不同。所以,口粮茶也应人而异,应口感喜好而异,应财务自由程度而异,应各种条件影响而异。

以当下的物价指数和普罗大众的消费水平来看,只要每市斤售价在100到1000之间的茶叶我们都可以将它纳入口粮茶范畴。当然,如果你是996,也不妨碍你去买30一斤的茶;如果你是高富帅,也不阻挡你喝3000以上一斤的茶。

所以,什么价格区间的茶算口粮茶其实是没有绝对定义的。

既然说是口粮茶选择宝典,那就得学会认识茶叶,认识的越多选择才不容易出错。万物皆有规律,规律与事物的结果成正比,虽然也没绝对。茶叶也一样,任何茶叶的选择(包括口粮茶)都以季节、产地、品种、工艺这四个标准为参照。

湖北秭归的群体种

一、季节春花秋实、夏茂冬眠,每一种植物生长都有自己的生长时令,茶叶也是如此。我国地域辽阔,从北纬18度到38度横跨几千里间都产茶,最早的海南白沙绿每年腊月间就可以品尝了,传统意义上的春天都没到,当然海南也没有春天;最迟的崂山绿至少要五月初才开采,都到立夏了。

每一个地方名茶都有自己的采收节气,早了或迟了总有不妥和不好的地方。

如西湖龙井群体中正常在三月底清明前几天才上市,如果你三月初就买到了那肯定不对了。

如武夷山正山小种,桐木关上气候寒冷,正常每年的茶青采摘要到五月上旬和中旬,如果清明时节有人向你推销正山小种新茶那肯定是假的了。

如有人跟你说这是乌岽山顶的雪片,那他一定是在撒谎或是无知,乌岽山上的茶树深秋后早就休眠了,哪里还有茶叶可采,雪片只有海拔较低的地方才有。

我们会发现这些年的采茶季节已经变得越来越早,这是因为一些江南茶区的特早生品引种到了西南茶区,如今年立春前就开始采摘的贵州六盘水、立春日开始采摘的四川筠连,都是浙江引过去的乌牛早品种。

请大家记住一点,茶叶的“早”与“品质”未必成正比,每个产茶地都有自己的产茶季节,超出当地正常产茶季节的茶品尝尝鲜可以,但不宜选择作口粮茶。

二、产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茶。农产品讲究道地,茶叶当然也是,所以才有原产地理标志,才有各地名茶的产地特色。

如同样的品种,浙江新昌本地的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芽叶粗壮、色泽黄绿,炒豆香明显。而从四川、贵州等地过来的“龙井茶”外形似扁平却不光滑,芽叶略显干瘦,色泽暗淡,香气不显,工艺水准天差地别,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云泥之分。

浙江新昌的龙井茶

四川名山的“龙井茶”

如桐木关出产的正山金骏眉都是以本地菜茶茶芽为原料,干茶外观特征芽头紧瘦、微微卷曲、黑色居多,一些芽尖上略带金黄、通体油润。而那些全黑、全褐或全金黄的芽茶肯定不是桐木关的。桐木关金骏眉香气为天然的果香、花香、蜜香、玉米甜香,且持久悠长,闻起来是一种让人心情愉悦的感觉。

而仿制的闻起来不是火功香、就是薯香或者焦糖香。不光品质,而且价格也是差的很多,桐木关的金骏眉光茶青就要七八百一斤,四斤多茶青做一斤干茶,成本就要3500多块,高成本就要高利润,一般没有五千来块起是买不到的,不到这个价格能买到的肯定不是正山菜茶品种。

而广西三江产的“金骏眉”都是以福云六号品种为原料,干茶可能一两百一斤都能买到,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但以颜值论茶的小白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下图2金毫满披的“金骏眉”。

600多一两的桐木关正山金骏眉

248一斤的三江“金骏眉”

三、品种有茶友会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同一棵茶树上采下来的茶青可以做成任何茶呢?理论上讲是没错的,但是每个茶树品种都有自己的适制性,比如龙井43适合做绿茶;福鼎大毫适合做白茶;柿大种适合做太平猴魁;肉桂适合做岩茶;鸭屎香适合做单从;云台大叶适合做安化黑茶......这些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是几百年来各地茶人们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

所谓一个品种的适制性就是它加工成某类茶的最佳品质表现。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创新茶,反其道而行之未尝不可,但如果难以得到最佳的品质口感,作为口粮茶并非最佳选择。

四、工艺工艺分采摘工艺和制作工艺。绿茶界有个顽固的通病,那就是以貌取茶,不管是制作流通环节、还是消费群体,都是要好看的,芽叶要越小越好,色泽要越绿越好。红茶大多数时候也是芽叶、条索越小越好卖,口感如何再说。

茶乃饮品,要入口的东西肯定是香气和滋味的内涵第一,而非以形和色的外在取胜,当下这种本末倒置的取舍风气或习惯非常不利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让人们在选择口粮茶时产生误区和误导。

如同很多美女的颜值与内涵不匹配一样,很多茶叶的颜值也与内涵不成正比。但凡颜色绿翠欲滴、鲜活漂亮的基本不好喝,又苦又涩又锁喉,空有一副好皮囊。这样的茶基本没有做干,含水量偏高,也不适宜保存。倘若干度做到4%(含水量)以内的绿茶会呈黄绿色或墨绿色,只有这样的干度才能泡出炒青绿茶应有的香气和滋味。

外貌丑陋却兰花香四溢的舒城小兰花

颗颗芽头、绿翠欲滴的名山蒙顶石花,干茶含水量很高,青涩、寡淡毫无品饮价值

最后,讲几点去茶店、市场选购茶叶小技巧:

1、抓一把茶叶哈一口气,立马去闻茶叶有没有香气,如果是绿茶一般做到位的茶叶会有火香、板栗香、豆香、花香等香气,如果能闻到烟火味、馊味、青臭味无需再看。如果是红茶只要原料好工艺到位会散发怡人的花香、果香,一般的泛薯香、薯蜜香,再次焦糖香,如果有酸馊味或者闻不出气味就别再看了。

2、拿起一片(根)茶叶放到门牙上咬,酥脆的合格,外酥里韧的干度还不到,有点韧劲的含水量较高(如上图蒙顶石花,就是典型的金宝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茶叶哪怕闻起来有很好的香气也是表香,所以最好还是冲泡一下来确定是否真的好喝。但晒青类茶叶除外(如普洱生茶、晒红这些茶含水量会高一点,达不到酥脆的程度,太干了反而不易转化)。

3、如果干茶闻起来尚有香味,开汤后却香气消失,而且滋味寡淡有水青气、或稍有沤味的则要怀疑是否是雨天采摘制作的,不选择。

4、同样的日期、天气、品种和工艺的茶类低海拔的香气平淡、滋味苦涩或寡淡,高海拔的则香气悠长、滋味甘甜鲜爽。但也不排除用创新工艺提高香气与口感的绿茶和红茶。

以上检测方法适合一切绿茶。

武夷山国家公园:用生态保护与非遗传承泡出一杯好茶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武夷山属亚热带气候,雨量丰沛,烟笼雾罩,幽涧流泉,其特殊地质、水质、小气候、小环境使之成为茶树肆意生长的天堂,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茶产业是武夷山的支柱产业之一。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拥有茶园面积34.54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4%。如何培优做大茶产业,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一项特有难题。

千百年来,武夷岩茶一直为世人追捧


在武夷山的茶人看来,茶叶品质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这里独有的生态,七分是产地,三分靠工艺。国家公园成立后,生态茶园、科技创新使得以往违规砍伐、毁林种茶的现象绝迹。老一辈的茶人甚至感觉生态回到了儿时山里还没有通路的样子。

如今,人人都是公园人。武夷山的茶人们继续向来访的人们述说茶叶的传统与历史,同时也讲述着国家公园的新故事。

01茶技艺传人

翻青,40多岁就戴上了老花镜

桐木关,地处武夷山脉断裂垭口,平均海拔高度1100米,为武夷山八大雄关之一,闻名世界的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桐木关也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其中海拔2160.8米的黄岗山号称“华东屋脊”。创新工艺高端红茶金骏眉也诞生在这里。

今年74岁的梁骏德是土生土长的桐木人,据家中族谱记载,祖上从河南固始迁居福建桐木村即开始做茶,传到他手上已是第22代。如今,梁骏德已成为当地茶产业大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传人。

资料记载,“正山小种”又称桐木村小种,指的是桐木村及与桐木村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红茶产品。“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

↑武夷山国家公园,云雾中的桐木村

“桐木人生活来源主要就是靠茶叶。我是1948年出生的,我们那个年代,13岁就没念书了,后面一直跟着我父亲做茶。做茶一般都在晚上,那时候不像现在,连煤油灯都没有。我们就用山上的毛竹做成篾片,拿去晒干放到水里泡一个礼拜复晒。这样点燃的篾片照明效果好,落下来的灰烬也不容易发生火灾。”今年74岁的梁骏德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父亲做茶的时候,梁骏德就在旁边拿篾片照明。一米多长的篾片可以燃烧二十多分钟,做茶一般都要到深夜凌晨,记不得一晚烧了多少根篾片。15岁那年,梁骏德开始直接上手做茶。因为学徒时表现出众,对红茶的采摘标准、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烘干等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要求和火候都能拿捏得恰到好处,21岁时,梁骏德成为生产队初制正山小种红茶的主要骨干。

青楼,在桐木村特指一种纯木质老房子,因采回来的茶青需要放进楼里萎凋而得名。传统的青楼一般共有三层,底层燃烧松木,热量和松烟通过火道和烟道传到各楼层,从而制成正山小种独具的松烟香、桂圆汤特征。

为了保留传统工艺,梁骏德一辈子没少上青楼,长期密闭的松烟熏制,导致他四十多岁就佩戴上了老花镜。“这个工序是最辛苦的。鲜叶进去了,底下就要烧火,既有烟又有温度,中途在里面要去翻青四到五次,对眼睛伤害很大。现在年轻人不敢进青楼里面去,宁愿选择用电的无烟做法,那个多轻松啊。但传统工艺必须要延续下去,年轻人该进去还是要进去。”

02茶文化

丢不掉的岩骨花香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换句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高品质茶叶的坚定信仰。桐木村东南几十公里,紧邻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星村镇,被誉为“武夷岩茶第一镇”。

上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茶学家林馥泉曾在武夷山开展工作,研究武夷茶的栽培、制作、营销、文化等。他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中详细论述了武夷岩茶茶质优异的原因:“以论地势,武夷岩茶可谓以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岩骨坑源所滋,品其泉洌花香之胜,其味甘泽而气馥郁。以论土质,则疏松润泽,即不至过粘而排水不易,亦不至过砾透通,此均适宜架根植物如茶树之丛生。”

除了地势和土壤的因素外,林馥泉还认为这里“气候稍带寒冷,降雪不常,山高气爽,暑天不至酷热,四季云雾环绕,降雨适量,且因山峰高耸,岩壑之间日照不长,亦均为茶树生育之理想条件,且以山水之奇,茶则信相得而益彰。”

↑武夷山国家公园,云雾里的茶园

对于这一点,武夷山星村镇永生茶业公司总经理游玉琼体会颇深。作为北宋书法家、理学家游酢(典故“程门立雪”的主人公之一)的后人,游玉琼亦是武夷山远近闻名的女茶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性传承人。

“当年铁观音最热的时候,我们把正宗铁观音的种苗木引到武夷山,请安溪那边的师傅,工资给到3000块一天,完全按照那边的要求采摘制作。但不论怎么做,都做不出铁观音铁一样的结实外形和观音韵。”不轻易认输的游玉琼,还从潮州引入过凤凰单枞。同样的采摘标准、揉捻动作,以及与岩茶更相近的条索,最后竟然喝出了岩茶独有的韵味儿,再次以失败告终。

事后总结,原因还是在于气候和土壤。“传统的东西特别有魅力。全世界没有几个地方像武夷山这样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和生态气候条件,再加上千百年来制茶技艺的传承,造就了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我们手艺人可以做出花香,但岩骨是这个武夷山独有的,是土壤、气候给到你的。”

善于学习和思考的游玉琼“悟了”,此后她一边遵循自然规律传习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另一边利用科技探索绿色生态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


↑武夷山远近闻名的女茶人游玉琼受访者供图

1998年,游玉琼成立了“金佛岩茶研究所”,聘请专家担任技术指导,每年投入大量经费,进行新品种的研发与攻关。1999年,游玉琼推出茶叶采摘机,她成为国内最早运用采茶机的茶人之一。2001年,她的茶厂开始使用电脑控制制茶机器,在武夷山岩茶厂家中头一家启用了全自动茶叶精加工生产线……

03茶产业

推陈出新,后继有人

如果说红茶鼻祖正山小种作为中国茶叶的代表享誉海外,那金骏眉的诞生,则让国人重新认识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武夷红茶,带动了整个红茶产业的发展。

作为金骏眉的首泡制作人,做了一辈子红茶的梁骏德,原本以为靠着茶叶外销只能够养家糊口,没想到现在如此红火,到老了,还是吃茶叶饭。

“现在市场上宣传金骏眉是不能用100℃沸水冲泡,其实是不对的。桐木村的茶是绝对可以用100℃的水冲泡。这是产区的问题,海拔高环境好,加上制作工艺,所以哪怕是金骏眉这样的芽茶耐泡程度也很好。”

20年前,苦于红茶的出口效益不理想,传统正山小种的烟熏味国内市场上普遍不接受,在朋友的提议下,梁骏德在采摘标准和制作工艺上大胆尝试,两斤多夏茶的鲜叶用钨丝灯萎凋,制成首批金骏眉。

从2003年开始探索,到2005年制成第一批6斤多金骏眉,梁骏德花了三年的时间,填补了国内市场无高端红茶的空白。“在桐木采芽头来做红茶,我当时也怕怕的。朋友是受龙井茶和白毫银针的启发,我当时跟他们探讨,不能按照龙井茶的采摘标准,红茶通过萎凋还需要揉捻,带托叶就没办法做。后面按照我的标准去掉托叶只要单芽,做出来非常理想。”  

↑金骏眉的首泡制作人梁骏德指导儿子对茶芽进行揉捻资料配图图据新华社

在桐木村的红茶“出口转内销”的同时,游玉琼开始将自己产的限量私房茶“偷偷寄往海外”。收茶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她远在英国留学的儿子方舟。茶寄去的是家乡味道,更有母亲背后的深意。

“别人去国外都是带药带吃的,我是全部给他带茶,而且这个茶是他花钱都买不到的,都是产自武夷山的名岩名丛。他在国外喝了几年,等快要毕业了,我就跟儿子开玩笑说,如果你现在不回到武夷山,再想喝到这口味就喝不到了,我给你断供。”

虽然是母子间的玩笑话,但出于对武夷岩茶传承的责任,游玉琼内心也充满矛盾。一方面她希望儿子能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喜欢上家里的祖业,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儿子因为孝顺,被迫选择做茶。

也许是母子情深,也许是那口岩茶的召唤。2016年,游玉琼的儿子方舟从英国华威大学大数据专业毕业后,选择回到武夷山,尝试利用大数据把茶叶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模式化和标准化,将茶产业做大做强。


↑武夷山茶人游玉琼和儿子方舟受访者供图

“我认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一定是跨行业的。融合性发展是我们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同时,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代代相传,在我看来,茶行业是朝阳行业,我愿意选择这个行业去进行突破、进行深耕。”方舟的语气没有半点犹豫。

作为福建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游玉琼深知行业发展快慢和人才的多寡有着根本关系。“我儿子2016年回到武夷山的时候,连我爸都不理解,他跟我讲,‘方舟念了那么多书就回来做个农民’?我说,‘这么好的行当为什么不来呢’?”那两年,不少人质疑方舟的决定,结果2019年风向很快就变了,很多茶企业老板的孩子回来接班。这个就是几代人观念的问题。

04茶科技

用科技延续自然的味道

2016年,我国首批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同样是2016年回到武夷山的方舟,将自己比作国家公园同龄人,武夷山近六年的发展变化,他都一一记在脑海里。

“作为从小出生在南方的孩子,长大后便去了英国,一直没有机会领略我们国家壮丽的黄河是怎样的。刚回到武夷山时,我站在九曲溪边,看到倾盆大雨过后的河道彷佛是黄河在咆哮。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我站在原来的位置,见滚滚清江往东流,又恢复到了我小时候的样子。这就是生态保护提升的作用,也就短短几年时间。”

在国家公园的倡导下,方舟率先投身于生态茶园改造工作。其第一片示范基地就位于九曲溪上游,面积1200多亩,其中200多亩用于套种珍贵阔叶树,由国家公园免费提供苗木。

另一方面,试点建设国家公园以来,武夷山市开展茶山整治攻坚战,2018年以来共整治茶山3万余亩,其中国家公园范围内的8500余亩。  

↑方舟受访者供图

“对我们茶行业的来说,生态环境对茶叶的品质至关重要。当年成立保护区后,桐木这边茶叶种植面积就受到严格管理,私自扩大种植面积的几乎没有。现在成立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各方面因素造就了茶叶的好品质。”如今,梁骏德与桐木的茶农一样,仍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让茶树与周围的草木共生。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习近平提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他对乡亲们说,“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他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

从1985年进入茶行业,游玉琼在30多年时间里见证了科技进步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巨大变化。从手工摇青到半机械化摇青,这一步就走了十几年;而从茶叶采摘机到全自动茶叶精加工生产线,中间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这两年,科技突飞猛进带给游玉琼的感受更加深刻。目前,她和方舟正在研发的最新智能采茶机,仅需一人操作,根据鲜叶高低自动升降采摘,精度可以达到95%以上。

“我们研发了大红袍夹心饼干、武夷岩茶饮料,智能采茶机样机也已经下地。岩茶是小众茶,成本高,卖价也高。现在讲乡村振兴,以前城里人喝茶,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富裕,农村人也开始喝岩茶了。在我看来,岩茶的市场现在才起步。”  

↑武夷岩茶受访者供图

千百年来,武夷岩茶一直为世人追捧,无论是从历朝列为珍贡驰名天下,还是到如今科技助力“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变的是它在山水奇象中孕育出的岩骨花香。

“好的岩茶是什么样子?”

“应该是自然的味道。岩韵就是自然的味道,花香就是我们手艺人把它的品质特征通过酶促氧化,把香气挥发出来,最后用高温固定住。这些都是原汁原味,没有任何添加剂,这就是自然的味道。”游玉琼答道。

来源:红星新闻w记者|任江波 罗丹妮 摄影|陶轲 王红强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程良斌:中国安康富硒茶·茶类多,品质好 ——安康富硒红茶

程良斌,高级农艺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康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中国安康富硒茶》、《一心为了人民健康——我认识的于若木》、《紫阳茶业志》、《安康地区茶业志》、《陕西省农牧志·茶叶》、《硒都曙光》、《中国名茶志·陕西卷》、《紫阳富硒茶文集》、《陕西茶产业》、《紫阳富硒茶研究与开发》等。

一、“陕红”苏销

20世纪50代初,中苏友好时期,中国茶叶公司西北区公司曾在紫阳蒿坪、洞河一带改制红茶,销往苏联。1951年,中茶公司安康办事处根据总公司电示,从江西修水请来5名技工,在改良紫阳茶实验厂负责人带领下,于4月16日开秤收购一芽二叶鲜叶,每500克4000元(合今0.40元),共收购青叶14733千克,采用日光萎凋→手足揉捻→室内发酵→烘笼烘干的工艺,制成足干毛红茶1186.9千克(其余加工“天贡尖”)。审评认为:毛红茶条线匀,叶嫩,味淡,有青气,叶底现花青,香气不高,汤色较好。这批红茶装箱(每箱25千克)后以“陕红”标志直送总公司。因天热茶农送叶易沤坏,7月20日呈西北区公司核准停制红茶。

二、紫阳富硒红茶研究开发

1.闽秦公司立项

2008年,闽秦公司经调查研究,根据国内外茶叶市场中高档茶畅销、低档茶滞销和夏秋茶鲜叶加工的绿茶质量不如春茶的现状,决定利用夏秋茶鲜叶开发富硒红茶生产。年初立项,2010年10月圆满完成研发任务。

2.加工工艺探索

外形设计为市场比较畅销的条形,鲜叶先在室内调温调湿萎凋→充分揉捻→人工调控发酵→高温烘湿坯→烘足干提香→摊晾→入库贮藏。

3.主要研究创新点

充分利用传统制绿茶的初制机械设备和厂房,只增加部分萎凋、发酵设备,为夏秋茶中低档原料制出高档优质红茶探索出了一个科学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品种组合。创造性地采用室外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控制条件相结合鲜叶萎凋办法,促进了富硒红茶高香带花香品质特征的形成。较好地利用了空调机、加湿机、制茶机等现代设备,填补了陕南茶区无生产机制高香红茶的历史空白。将原来夏季加工绿茶成本高、品质差、卖价低的劣势变为具有优良品质的富硒红茶且卖价好的优势,提高了经济效益。

4.成果推广

闽秦牌紫阳富硒红茶第一批产品制出后,无论是香气还是滋味,均不亚于当时市场上买的金骏眉,确有开发前景。产品上市后不仅受到消费者青睐,还荣获中国富硒行业金奖产品,2013年紫阳县红茶质量评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富硒生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富硒行业十大富硒榜金奖产品

闽秦公司的富硒红茶开发成果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安康市内各县区茶叶企业积极仿效跟进,产量年年增加,市场逐步拓宽。紫阳县科宏茶业有限公司在福建茶科所技术全程指导下,结合传统工艺,在交通不便的洄水镇偏远深山,用无公害茶园鲜叶制成洄水红、紫硒红系列红茶。紫硒红,外形条索紧结,细长完整,毫尖金黄。干茶颜色乌黑润泽,匀净度好,沏泡后,茶香鲜嫩馥郁,似花、似果、似蜜,高锐持久,茶汤红艳明亮,叶底细嫩柔软红亮。入口后,滋味浓醇鲜爽嫩甜,回甘而持久,令人回味无穷。洄水红,外形条索紧结,细长完整。干茶色泽乌润,略带金毫,沏泡后,茶香高锐持久,茶汤红艳明亮,叶底细嫩柔软红亮。人口后,滋味浓醇鲜爽、韵味足,回甘快而持久。2014年荣获第三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2015年科宏牌“紫硒红”红茶获得第十一届中茶杯一等奖、安康首届富硒茶大赛特等奖,2015年被评为“十大金口碑农产品”称号。

平利、汉滨、石泉、镇坪等县区茶叶企业纷纷试制、仿制红茶上市。京康现代农业公司的“汉江珍鸿”红茶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金奖”。镇坪县“小石”高山红茶2017年荣获第三届安康生态富硒产品(富硒茶)博览会安康富硒茶大赛红茶“茶王”,2017年荣获第十二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三、科研跟进,品质独特

在红茶产销看好的同时,科研工作也及时快速跟进。据云南农业大学检测发现,安康富硒红茶中y-氨基丁酸(GABA)含量很高,超过日本降压茶的3倍。y-氨基丁酸能镇静神经、抗焦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传递物质,是脑组织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能降低血压,黄芪等中药的有效降压成分即为 GABA;能治疗帕金森病,改善老年痴呆等神经衰败症;能降低血氨,使脑细胞活动旺盛,可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恢复脑细胞功能,改善神经机能,提高脑活力;促进乙醇代谢,还具有防止皮肤老化、消除体臭、改善脂质代谢、防止动脉硬化、高效减肥等功能。除低血压者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均可饮用。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