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景迈芒景小学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世界茶源”见千年古寨——芒景村

回望40余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10余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为加强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云南省先后出台了《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十四五”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规划》《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2部门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编撰《云南传统村落丛书》,通过构建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纵向保护工作机构、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建立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保护技术规范、树立保护传承案例等工作手段,逐步构建了保护内涵丰富、对象分类科学、管控措施有力、工作成效明显、云南特点突出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道路。


本期”新”生向前云南十城二十村保护工作系列报道,带你走进藏在千年古茶林深处的芒景村,云海之上,饮普洱生香。

从千年前古茶树上摘一片鲜叶

滋养着布朗人的茶香从东汉末年飘入现代生活

山、茶、寨融合发展的生态文化

是芒景村万家灯火里的杯中茶

一、人因山而生/关键词:沿袭、生活


走进芒景村,大山与村落、茶树与房舍、森林与茶人相伴相生。

芒景村是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南边的一个布朗族村落,地处“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有澜沧“南大门”之称。


村寨依山而建,建筑鳞次栉比,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带形结构。



芒景村集芒景村集自然景观、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于一身,村落的整体风貌、传统建筑保存较完整,2013年被纳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落坐落在景迈山半山腰较为平坦的缓坡上,四周古茶环绕,周边生态环境优美,朝看云海日出,晚看落日云霞。


村中民居多属杆栏式建筑,底层架空,屋顶挂瓦。村内主要道路沿茶山等高线将村落分东西两片,受地势影响,民居间多用台阶连接,街巷呈“鱼骨状”分布。


布朗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被当地人俗称“竹楼”,分为上下二层,楼上住人,一侧设有阳台,门口设有木梯,楼下放置舂米用具、干柴及其他杂物。


建筑材料只用竹子、木材、石头和块瓦,当地人介绍,这样的建筑结构最适用当地的亚热带潮湿气候。

有记载的布朗族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在他们的传说里,布朗先民原本居住在“农当农写(谐音)”(今昆明滇池周围一带),为避战乱先民们向南迁徙,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遇到了一场无法战胜的疾病,是通过口含茶叶的方式将其化解,种族基因得以延续,布朗人就这样与茶结下“生死之交”。

在之后的迁徙途中,布朗人把寻找发现新的茶树作为族人的一种历史使命来对待,并给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腊”。先民们一路迁徙景迈芒景一带,看到这里原始森林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且山上有很多布朗人到处寻找的茶树(腊),便在此安家,繁衍生息。


《布朗族言志》记载景迈山古茶林的驯化和栽培迄今为止已有1840多年历史。

在景迈山布朗族史书《奔闷》中记载,帕岩冷是布朗族先民的首领,也是景迈山驯化、栽培普洱茶古茶的茶始祖。千余年间,来自布朗族、傣族等民族的先辈们在这里发现并驯化种植了这片万亩古茶园,寨子也逐渐兴起。

村里的老人这样告诉记者:“叶怎么落寨子就怎么起,树根怎么长路便怎么走。”他们世代生活居住在这里,创造了传统村落,守护着村落,更被村落养育和塑造着。


村落屋顶的装饰受茶文化影响,呈现出“一芽两叶”的风格。


一幢幢木质结构的民居,斑驳的木柱门板、长满青苔的屋瓦,无一不诉说着这座寨子久远的历史和古拙感。

景迈山有14个寨子,早在2013年,其中的翁基、糯岗、芒景已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另外,当地针对不同的传统民居,按照建筑保存程度分为F1、F2等类别,进行分类保护,传统风貌得以延续。


2022年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入选云南省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获省级奖补资金1000万元。2023年4月,根据《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的通知》(财办建〔2023〕8号),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入选为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并获得中央财政示范奖补资金5000万元。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的不断推进,澜沧县以发掘非遗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环境整治为着重点,充分发挥景迈山核心资源优势,构建“一核辐射、多点串联”的澜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结构,使传统村落连点串线成面,实现资源规模化、多元化。


石头垒成的花园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植物,既有自然的朴拙,又有设计的美感。

景迈山上的村民说,曾经的村落低矮破旧,政府部门在保留原有风貌基础上进行修葺,让人们的居住环境大幅提升。据悉,自2016年以来,澜沧县共完成了7个传统村落的规划保护方案编制,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传统村落的落保护和发展。2016年实施惠民镇芒景村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共投入资金100万元,2019年投入资金553万元,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古村落人居环境条件。

现在,景迈山的传统民居依旧保留着古朴的韵味,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群众的居住条件随着传统村落保护同步得到改善。


“寨子保护好了,当地政府立足古茶资源和布朗族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引得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在今年春节期间,自驾到景迈的车辆日均达3000余辆。”惠民镇副镇长李学辉说。


2008年,布朗族弹唱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布朗族传统舞蹈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完美融入了传统布朗族建筑特色的芒景村小学。

近年来,澜沧县依托非遗文化,调动当地非遗传承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乡村少年宫建设有机结合,让非遗文化代代相传,在芒景村小学,每周三下午学校会组织师生,一起学习跳布朗族传统舞蹈。据了解,截至2022年,全县共有2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其中,中央项目14所,省级项目7所,市级项目5所,乡镇覆盖率达100%。主要开设摆舞、芦笙舞、竹筒舞、象脚鼓舞等非遗文化课程,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从基础教育开始延续。

不迎合外来者对于遗产地“传统”和“原生态”的想象,传统风貌、村落功能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延续不变。

村民种植茶树、守护茶山、建设家园,传统的布朗民风沿袭至今,千年前的芒景古寨仿佛从未改变。

二、山因人而灵/关键词:保护、变迁


2013年,“云南普洱”被世界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的称号。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是目前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

茶是景迈山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景迈山栽培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农业经济作物。茶塑造了景迈山独特的文化景观,山滋养着茶树,茶养育着人,人护着山,谱写“人与茶和谐共生”的“活态”示范。


201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芒景村,是传统村落在“保护优先”与“创新活化”之间寻求平衡的一个缩影。

因景迈山文化景观的特殊性,在2022年出台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就囊括了《芒景上下寨展示利用方案》《景迈芒景景区民族村寨风貌保护与整治手册》《景迈芒景景区传统民居保护维修与传承手册》等20余部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规划、设计方案等。

在保护的前提下,引导传统村落健康发展,寻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探索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促进村落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1月,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被列入云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从茶叶到茶“业”,凝结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和匠心。在芒景村户户做茶,家中多设有制茶作坊,在直播间卖茶,或者将自家采茶、制茶的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家门口便可做生意。


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带来了人流,人流又促进产业,产业激发出干劲,住在景迈山的村民过上了向往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新建筑、新茶棚,现阶段村民生活方式和审美水平有了新的体现,对茶山的爱也因此有了新内涵,这正是遗产地“活态”的体现。


4月15日,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启用新能源旅游摆渡车。资料图

2022年2月在《普洱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方案》(普政办发〔2020〕91号)、《澜沧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方案》(澜政办发〔2021〕109号)等政策的基础上,澜沧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并对下一步发展作出了规划。

力争到2025年,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依托景迈山古茶林,芒景村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等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并使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得到有效保护,传统风貌得以恢复,使其成为展示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到2030年,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全县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推进澜沧县传统村落整体的、真实的、可持续的保护发展。


5片古茶林、3片分隔防护林和9个传统村落,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所具有的三要素。

村民们遵循古朴的布朗民风繁衍生息,林中栽培茶树,茶林旁建寨,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了景迈山林茶互生、人地共荣的自然文化景观。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不经意间构成了古茶林文化景观中的重要一环。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云南网

联合出品

撰稿:赵芸瑞

海报制作:赵家琦

摄影:赵家琦

部分资料来源:《普洱杂志》、惠民镇人民政府、澜沧县人民政府、云南发布、普洱发布、普洱文旅、《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规划》

来源:云南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景迈山:人、茶与自然,一叶千年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发源地和原产地。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老茶区,是世界公认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著名的“茶树王之乡”。境内有曾经存活1700多年的野生型“古茶树王”,并保有800多年的栽培型“古茶树王”以及保存至今3200公顷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和多个大面积野生型大茶树居群。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东南部,距普洱市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0公里。

约公元10世纪,布朗族和傣族等先民迁徙至景迈山时发现野生茶树,于是在森林中建寨,在村寨周围人工栽培茶树,并通过长期探索逐步认识到普洱茶树的生长特性,形成了智慧的林下茶种植技术。

茶树不施化肥,不洒农药,主要靠自然落叶和草本层提供营养,靠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它们和土地垂直利用技术、传统聚落建设技术一起,使得世居民族能够最高效又最可持续地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是世界农业文化景观的精华,人类传统聚落和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

▲古茶林中的傣族民居

【布朗族的传说】

一片树叶的故事

“每年3月,云南景迈山芒景村的苏国文都要和家人一起赶制春茶。茶青,来自景迈山的古茶园,这是制作云南普洱茶的上好原料,苏国文和族人们一样,都相信自己是茶神的子孙。苏国文和他的族人世代居住在云南南部的原始森林中,冰川纪,青藏高原阻挡了致命的寒流,它的东南边缘成为地球上古老物种的天堂,最早的茶树就生长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人类与野生茶树之间的亲和故事,在千百年的口口相传中,渐渐被演绎为神话,凝聚成这片森林中众多民族的共同记忆。”

▲苏国文

2013年11月18日,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中国首部全面探寻世界茶文化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布朗王子、布朗族文化拯救传承者苏国文。

布朗族,原自称巴朗,古代濮人的后代,云南最古老的土居民族之一。据史料记载,布朗族最初居住在滇池周围,后来由于北方的民族不断大量往南迁徙,布朗族被迫向南迁徙。

“我家是世袭头人。很早以前,可能有七八百年都是这样来的。现在没有头人这个说法了,但是民间还存在这个概念。所谓景迈山,由两个行政村组成,一个是景迈村,以傣族为主,一个是芒景村,以布朗族为主。布朗族这边还有6个寨子,大概有680多户、2800多人。我不单做茶,整个布朗族文化的方方面我都在牵头。”苏国文说。

▲航拍景迈山

9月下旬的一个午后,红星在由苏国文亲自打造的帕哎冷寺见到了八旬的他。苏国文告诉红星,布朗族的茶文化跟其他民族的茶文化不同,因为茶叶曾经挽救过布朗族人的生命。

相传,布朗族在东汉末期从滇池周围迁徙途中遇到了瘟疫,那个时候没有药,整个族群面临灭绝的困境。有一个祖先快要病逝的时候,无意间从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含在嘴里慢慢就睡着了,过了很久醒过来,发现疾病消除了,就赶紧告诉同胞。于是,其他族人就都学那人往嘴里含树叶,过了一段时间,整个族群的疾病都消除了。

▲航拍景迈山

当时,布朗族把所有树叶都称为“啦”,由于消除疾病的树,叶子与其他树不同,具有特殊功能,可以治病、消除疲劳,所以为了进行区分,布朗族先人便将其称为“腊”,并一直沿称至今。

“从那个时候开始,布朗族就对茶叶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后来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茶树,找不到茶树就不停下来。大约在东汉末年时期,最后一部分族人在景迈山停止了迁徙的步伐,并进行了人工大面积种茶,景迈山种茶历史的起点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苏国文表示。

▲景迈古茶树摄影谭春

作为芒景布朗族最后一位世袭土司苏理亚的儿子,苏国文长大后在澜沧县教小学语文,教书育人25年,此后又在教育局行政岗位工作15年。2004年,苏国文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到村子里定居。

“父亲临终前托付给我三件事,要我恢复继承好布朗族的文化。当时村民听说我快要退休了,就要求我回来。我统计了村里懂史料的老人,只剩下6位,最小的都已经83岁了,就采取了果断措施——把退休申请交上去,还没批准我就回来了。组织部后面还把我找回去骂了一顿。但最后他们又收回了批评,觉得我当时的做法是对的。”

2004年的芒景村仍以种粮为主。由于茶叶没有市场,古茶园长年缺乏维护,杂草比茶树还要高,它们吸食了大量的养分,导致部分茶树缺乏光照通风,叶子枯黄,面临病死的危险。更让苏国文忧心的是,村民为保证吃饭和收入,以毁林的方式来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甚至有人砍伐森林烧柴,卖给外面的人。

“不能这样干。”苏国文告诉村民要解决粮食问题的想法是对的,但不能以毁林为代价,祖先上千年留下来的东西是绝对不能去破坏的。


当时,市场上普洱茶的概念只有老茶和新茶之分,古茶并没有现在如此高的认可度。由于古茶叶子又黑又大,显得比较粗糙,人们反而更倾心于外表更加俊俏的台地茶。

“实际上这个古茶,在茶类中应属于最好的茶之一,过去我们祖先用这个茶来做药的。我当时慢慢开始宣传古茶,后来社会上就知道景迈山还有古茶,这个是原生态的。”

苏国文告诉记者,2005年左右景迈山古茶一公斤干茶价钱差不多在56元,2007年在商业的炒作下曾一度猛涨到七八百一公斤,但很快价格下跌,最低时曾卖到18元都没人要。那个时候大家种茶的心气一下子就下来了。

“当时我给老百姓说,不怕,不是茶的问题,这是人为的问题,时间不会长的。到2010年的时候(茶叶价格)又好起来,慢慢就稳步上升,后来大家都信服我,认为我说的对。”

在苏国文看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景迈山古茶林的唯一选择。景迈山的茶叶品质,正是源于茶树是在万亩丛林中生长,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破坏,那将与其它地方的茶变得一样,没有区别。

“要保护好古茶园,这个是祖先留下的遗产。有价也好没有价也好,都不要破坏它。因为它是我们种茶的历史见证,是我们人工种茶的活化石,历史文化价值是永远存在的。对于古茶园,原来我们把它的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现在是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二位。”这是苏国文对布朗族人的告诫。


▲景迈山古茶园,布朗族民众在采茶

【保茶还林】

摒弃“高产密植”改善茶树生态

历史上,傣族、布朗族等世居民族认识茶树生长习性,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直接在森林中育茶种茶,使茶林呈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其中灌木层为茶树主要分布层,并因人工干预形成茶树优势群落。这种林下茶种植方式,不但有利于调节森林空气湿度,而且形成了更多漫射光来促进茶树生长。

▲航拍景迈山

在景迈山,除了茶树外,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也非常丰富,长尾单室茱萸、篦齿苏铁、翠柏、红椿、毛红椿、合果木、滇南风吹楠、三棱栎、黑黄檀、大叶木兰、中华桫椤、苏铁蕨、金毛狗、金荞麦等14种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和茶树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

观测数据显示,古茶林内共记录种子植物125科、489属、943种和变种,观赏昆虫16种,陆生脊椎动物187种,哺乳动物22种,鸟类134种,经济昆虫21种。

▲景迈山古茶林

长期以来,澜沧县高度重视景迈山的保护管理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系列地方性法规,从立法层面加强对景迈山的保护管理。2015年,澜沧县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景迈山保护的决定》上升为条例,制定了《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传统村落等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管理和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景迈山芒梗村

芒埂位于景迈山东北侧,村落中心由相邻的萨迪寺、芒埂寨心以及萨迪冢共同组成,是以傣族为住聚居的村落。村小组长岩玉砍平日除了照顾茶园,还尤其重视对除茶树以外的古树进行保护。采访期间,岩玉砍带领记者依次查看了村子里数棵上百年古树,检查它们的病虫害情况,并做好观测记录。

岩玉砍告诉记者,村落里的古树对整个景迈山的环境保护作用不容小觑,应当避免人类活动对它们进行的破坏。但具体到古茶园里,情况又有所不同。在岩玉砍看来,茶园里的树并不是越繁茂越好,否则会影响到茶树的生长。

▲景迈山

“有些大树的树冠比较矮,会造成茶叶的光合作用不好,在我们看来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理。像酸枣树和栘依这类树,茶叶生长的时候它们的叶子刚好脱落,而红毛树、栗树这种一年四季都不掉叶子的,会遮挡阳光,影响到茶树生长。”岩玉砍说。

事实上,植物生长过于密集容易导致缺乏光照和通风,影响其生长。而林下茶种植方式则以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为茶树创造理想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生长条件,具体来说上层乔木层主要生长茱萸、木荷、栘依、红椿、榕树等高大乔木;中层灌木层以茶树为优势种,同时分布有樟树、杜鹃花科等植被;下层草本层为禾本科和蕨类、药材、野生蔬菜等植被。

景迈山曾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试种密植高产的台地茶园,但在2007年后将其改造为延续林下茶种植传统的生态茶园。

“2007年的时候普洱茶出了泡沫经济,但我认为种台地茶是不能长久的。台地茶的种植方法与我们的古茶不太一样,采取毁林的方式来种茶,高产密植。而且这样的种植方式不施肥不打农药是不可能,所以当时我就提出来,要把高产密植的茶叶拿掉。”

苏国文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保茶还林”,对所谓“高产密植”的茶树进行生态改造,将每株茶树原来紧密的距离调整到至少两米以上间距,极大改善了茶树通风、采光和养料的问题。为此,他还曾在自家园子里做实验,移植来的茶树经过20多年的培育,做出来的茶叶在口感上甚至比一些古茶树口感要更好。

▲景迈山古茶林

【景迈山的未来】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茶树”

“我们的祖先,他在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这样一条遗训,我要是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自然灾害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完用完的,就给你们留下这片古茶园和这些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绝,你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一代传给一代,决不能让它遗失。”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第一集结尾时,苏国文说起了布朗族祖先的遗训。

▲景迈大寨

“景迈”在傣语中意为傣族迁徙而建的新城或新寨。据史料记载,景迈傣族头领在狩猎过程中追寻一只金马鹿来到景迈山。景迈大寨是傣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后的第一个部落聚住点,也是景迈山傣族首领居住的地方,处于整个景迈山对外的交通枢纽。

每年7月中旬至10月,是傣族的关门节。关门节开始后,为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青年男女不得进行谈情说爱和嫁娶活动,也不能起房建房。村民都必须投入到繁忙的生产劳动,安心生产。

▲爱论(右一)

时值9月下旬,对于景迈山上的村民而言算是一年中的难得的清闲时节。由于秋茶的采摘量相对春茶要少很多,景迈大寨的村民爱论在自家二楼的茶室冲泡古树茶与邻家姐妹聊起家常。爱论是邱菊的傣族名字,景迈山傣族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依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且极富地域特色的茶文化。

“我也去过其他茶山,但给我感觉都没有这里好。我爸爸说景迈山的茶叶好喝是因为有像沉香树这样名贵的树种。我觉得与这里的古树、土壤和阳光都有关系吧。鲜叶品质最好的还是大平掌。”爱论说。


爱论提到的大平掌古茶林,位于景迈大寨南部,面积约200公顷,是景迈山上唯一个位于山顶盆地的古茶林。那里有傣族祭祀的茶神树,还有10余棵树龄600年左右的茱萸树。在爱论看来,景迈山的茶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有一种独特的兰花香。

茶农们最知道这茶香的来之不易。傣族姑娘南共(音)今年32岁,汉族名字叫刀艳红。她家是寨子里最早做茶的那一批村民,儿时的记忆中,父母每天都在做茶。刀艳红告诉记者,景迈茶以前不怎么出名,那时茶叶也不贵,父母靠卖茶一年就只能赚一两千元。

▲景迈大寨

“茶山还是很辛苦,不像外面说的那样,说什么茶山都是土豪,觉得我们在茶山有很多茶,生活起来比较轻松。其实茶山的养护很重要,我们这边又不能施肥不能打农药,每天都要拿着锄头去除草,还要修理下枝条。请工人的话成本高,茶园主人一般都会亲力亲为。父辈那时候交通不便,上山采茶要靠走路,不像现在可以骑摩托车。”

2010年,在北京学工商企业管理的刀艳红面临抉择。考虑到父母年纪较大,弟弟妹妹还在上学,加上家乡茶产业的发展,刀艳红放弃了都市生活,回到了景迈山打理自家三十四亩茶园。

春季的采茶时节是刀艳红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清晨不到6点,她就要起床做饭。7点之前送工人们上山采茶。春茶比较抢手,需要很多工人,刀艳红一边查看鲜叶采摘的情况一边提前联系客户。到中午12点左右,又把采摘好的鲜叶拿回来萎凋,到傍晚开始加工制茶。整个忙碌的过程一直要持续至7月。

“山里面这段时间算是比较闲,因为秋茶(做的)比较少。最忙的时候就是三四月份,整天都是忙来忙去的,饭都没时间吃。我们是合作社嘛,会去收社员采摘的鲜叶,自己家的也要去采。我家有三四十亩茶园,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感觉要往茶园里面去跑。”刀艳红告诉。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景迈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386万元,2019年是2014年的2.35倍;2019年人均纯收入为13467元,是2014年的2.83倍。2019年芒景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0507.17万元,是2014年的3.7倍;2019年人均纯收入为13344元,是2014年的3.02倍。

▲苏国文

如今,年近80岁的苏国文愈发感到时间的紧迫。这些年他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觉得每前进一步都是很艰难,担心自己来不及最终完成。他将希望投向了年轻人的身上。

“我认为真正要建设好景迈山,还是要靠青年人,每一个时代青年人都是主力军。我觉得现在的青年人他们很聪明,但缺乏一些必要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不仅要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整个民族考虑;要为时代考虑,也要对历史负责。他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苏国文说。

来源:红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于情与义:景迈山人物故事手记

“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灾害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怕你们吃完用光。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

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首流传在景迈山芒景一带的古歌,据传是布朗族第一代首领帕哎冷留下的。然后,尽管帕哎冷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怎么喝也喝不完的茶树,在很长的历史时空里,却未能如愿地让他的子孙后代过上富足的生活。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景迈山的少数民族才开始真正拥抱大山外面的生活。

近20年来的巨大变迁,更是让景迈山成了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地。

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因为爱情,18岁的尹一然毅然跟着傣族小伙子岩依砍,从山脚下的惠民来到景迈山上的芒埂。

那时惠民穷,生活在景迈山上的人们更穷。

所以当尹一然跟岩依砍谈上恋爱,并跟着上景迈山上时,在许多人看来是不理智的。1988年尹一然两岁时,父母从一个叫勐吕的寨子,来到惠民茶厂二分场四队种茶,家庭条件要比岩依砍家好很多。

由于离山脚的惠民更近的缘故,芒埂在景迈山上的1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中并不算穷。

不过在2004年下半年来到芒埂的尹一然看来依然特别穷,房子是两层的小挂瓦木板房,上一层住人,下一层养着猪鸡牛羊。留给尹一然印象比较深的是雨天,雨下得稍大点雨水就会从瓦片中漏进来,如果遇上连绵雨,基本就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了,晚上睡觉都是“淋着雨”睡。

岩依砍家是一幢两层的木板房,当时已经很破烂。

2005年两人结婚时,来送亲的亲友们看到破破烂烂斜歪着的房子,连许多嫁妆都无法推进去,都心疼得默默地流泪,甚至哭着说你一个小娃娃来到山上住在这样一个房子里,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

尹一然说,娘家陪嫁过来的双人床,是3年后新房子盖起来才睡上的。

当尹一然在布傣庄园一楼的茶室,跟我讲述这段过往时,脸上风轻云淡,甚至还洋溢着一种甜蜜的幸福。

尹一然与岩依砍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我相信爱情,对爱情很执着,而且岩依砍是个很不错的人。

那时候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人生是靠自己去创造的,不管怎么贫穷,既然我选择了他就会坚持下去”。

2005年,两人用2000元的资金开始做茶。

茶做好了,销路却成了问题。当时听说县城有澜沧古茶这么一家公司,两口子决定上门去“问卖”。

岩依砍用摩托车驮着尹一然和两袋茶叶,两点多从芒埂出发一起去的县城。途中下起了一场小雨,处于艰难创业阶段的两口子,心里想着的是茶叶不能被淋湿,于是将雨衣都盖在了茶叶上面,两人淋着雨赶路。

从景迈山到惠民的路不好走,到了澜沧古茶时已经较晚。

等茶叶检验合格被收进仓库,拿着单子去财务室领钱时,财务却已经下班了。而两人身上只有20元钱,只够一人吃一盒快餐。当时两人想的是,年轻人不能流落街头,还是不吃饭去住旅社。

简简单单的一张床,20元的旅社住宿费,用尽了两人身上的所有。

到了半夜,实在饿不住的尹一然对岩依砍说:“我太饿了!”而且一连说了三遍,尹一然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岩依砍当时对她说的一句话:“不怕,只要是我陪在你身边,都会好起来的。”

第二天十点多,两人从澜沧古茶拿到了卖茶叶的第一桶金,1080元。岩依砍带着尹一然去吃饭,点了好几个菜,尹一然说那是她人生中最好吃的一顿饭。

因为太饿了,饿到想哭,饿到崩溃。

此后,两口子认认真真做茶的态度,得到了澜沧古茶和其他客户的认可,日子开始越来越好过。

2010年,组建起了景迈布傣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与澜沧古茶签订了长达20年的合作协议,成了澜沧古茶在景迈的主要合作伙伴。

在澜沧古茶的扶持下,尹一然和岩依砍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2017年,尹一然家投资了六七百万,在芒埂村口盖起了外观带有明显傣族风格的布傣庄园,并安装了景迈山上迄今唯一的一部电梯。

房子的一楼是茶室,二楼是初制所,三楼是客栈,楼顶则是晒场。

一部电梯将所有楼层连了起来,从二楼往楼顶运送加工好的茶叶进行晾晒也就省力了很多。

之所以要开客栈,除了解决茶友到山上来的住宿问题外,尹一然说还因为看好景迈山的旅游发展前景。

她还在布傣庄园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很有格调的小酒吧,希望能给在山上的本地人、外地茶友,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场所。

一个关于情义的故事

岩砍依最期盼的,就是北京的疫情隔离能快点结束,他好去看看过去10年来,给了她许多帮助的一位老人的家属。

就在今年春茶季的时候,这位69岁的老人因肺癌晚期去世。

“特别遗憾的是,他连今年的春茶都没来得及品尝一下。”

岩砍依轻轻叹息了一声说。今年春茶做好后,岩砍依给他发去了50公斤预定的古树茶。

“快递是他女儿签收的,签收了3天后人就不在了。”从岩砍依的语气中,可以感觉到他对这位北京的刘先生十分尊敬。

因为,刘先生不仅是他的客户,还在他做茶的路上给予了许多帮助,所以一直想带着老婆去看望一下他的家属。

“虽然他走了,但他的家人还在,去看望一下是应该的,这是情义。”但因为疫情,在刘先生家属的劝说下,岩砍依一直没有去成。

岩砍依的家在景迈大寨。1980年生的他,记忆中的景迈大寨很穷。

虽然有挂着小瓦片的两层木板房,但更多的是一层、两层的茅草房。

与寨子里的其他人家相比,岩砍依家不算穷。父母都很勤劳,种了很多地,从水稻、地谷(旱稻)到苞谷等,还养了6头水牛和八九头小黄牛,不过留给岩砍依的记忆,依旧是吃不饱饭。

平日里,哥哥去放牛,父母去种地。

等到周末,哥哥跟着父母到地里干活,岩砍依则去放牛。

等到小学四年级,因为父母忙不过来,他每天放学后都要先挑着猪食去喂猪,然后到菜地边将树芭蕉砍了扛回家切碎,还要帮父母把饭煮好,才能回学校上晚自习。

小学毕业后,岩砍依如愿考上了初中,到山下的惠民去读,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也就三五块钱。当时上学、放学都是走路,从惠民回到家要走三四个小时。

周五放学回家还轻松点,周日回学校则要背上五六公斤的大米。

因为父母给的生活费少,所以有空时还要去山上摘点多依果、羊奶果等,拿到惠民街子上卖了换点零花钱。

即便如此,期末在班上考了第三名的岩砍依,在读完初一上学期后,家家里就不再让他继续读书。

因为哥哥已经17岁,准备结婚。按景迈山上傣族的传统,男娃娃结婚后要到女方家当一年的姑爷帮着干活,然后自己盖房子与父母分开过。

辍学两年后,岩砍依也17岁了。结婚后,他也像无数人一样,去做一年的姑爷。

做了七八个月的时候,也开始找木料换地基,盖自己的房子。

岩砍依现在住的房子,是他亲手盖起来的第三座房。

第一座房子,是挂着小瓦片但只有一层的小房子。与父母分开过后,岩砍依除了自家的茶地外,还种过地种过甘蔗,虽然苦了点钱,但每天都很苦很累。2005年,岩砍依将自家的小房子翻盖成两层后,准备开始做茶。

那时,景迈山上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已经靠做茶开始富裕起来。

岩砍依的朋友、景迈人家的岩勐就是其中之一。但对一样客户基础都没有岩砍依来说,迈出这一步实在有点难。

在岩勐的帮助和支持下,刚开始两三年,岩砍依帮景迈人家收购大平掌的鲜叶。

后来在岩勐的一再劝说和支持下,他一边帮景迈人家收鲜叶,一边自己也做点。他现在都还记得,自己炒的第一锅茶,晒干后泡开一看,盖碗上沾满了煳点。

不断地学习让岩砍依技术提升很快,2009年春茶时已经炒得很好了。

2010年,正当岩砍依在大平掌收购鲜叶的时候,结识了刘先生。

来自北京的刘先生虽然不经营茶,但非常喜欢景迈山的古树茶,所以跟着做茶的朋友来景迈山游玩。

两个人的忘年之交由此展开,每年刘先生都要向岩砍依定购200来公斤的景迈古树,每年也会带着家人、亲戚、朋友来到岩砍依家住上几天,并给他介绍了不少客户。

在岩砍依的心里,一直把刘先生当成是做茶路上的恩人。

岩砍依虽然做得不大,但因为一直坚守品质,客户很稳定,现在一年能给他带来二三十万元的纯收入。

他现在最淳朴的心愿,是两个孩子能好好读书,今后对社会做出点贡献来。

原文节选自《普洱》杂志

2020年8月刊

《一首古歌和三个当代故事|景迈山脱贫手记》

撰稿/摄影_段兆顺

来源:普洱杂志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