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碣滩茶

找到约160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碣滩茶:千年贡茶 茶韵天香

“三千里碧水为路,五万峰青山做营。”大自然是偏心的,造就沅陵这般如诗如画。

“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

来了,留步;落座,上茶,这茶——

从历史中款款而至,一步步走向皇家御饮的高度;从灵山秀水中孕育,转身为“中国高端绿茶的杰出代表”;

从一颗颗娇柔嫩绿的芽头,到助力精准脱贫的“龙头”;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

它,就是碣滩茶。

一人品茶,满屋生香。就在这浓郁的茶香中,开启这趟品茶之旅吧。

碣滩茶园

渊远流长 历史遗香

碣滩,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得名;碣滩茶,因主产于沅水北岸碣滩山得名。而故事,可以从四千年前说起。

沅陵产茶历史悠久。沅水、酉水自古就是“海上丝绸茶路”的出发地。

西晋《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沅陵即其中一县”。

至唐代,民间饮茶盛行。据《辰州府志》载:“邑中出茶处,先以碣滩产者为最。” 相传公元710年,沅陵女子胡凤姣入朝为妃,碣滩茶即为唐朝岁贡。随着文化的交流,碣滩茶很快就传到了日本和印度。

陆羽《茶经》卷七引《坤元录》云:“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山多茶树。”2016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共同授予沅陵县无射山为“中国茶文化历史名山”。

公元1510年,明代学者王阳明在沅陵龙兴讲寺讲学,烹煮学生敬献的碣滩茶。

茶马古道

民国时期,虽然经历战乱,沅陵仍为我省主要产茶县之一。上世纪30年代,全县茶园面积达3.13万亩,年产茶叶500吨以上,居全省第四位。所产红茶、绿茶远销长江各埠,每年出售茶叶收入10万银元左右。

1972年,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与周恩来总理会见时,谈及唐代碣滩茶在日本的流传。周恩来总理对此格外关注,派人几经寻找,终于在沅陵官庄找到了碣滩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时碣滩茶园早已荒芜。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关心下,官庄碣滩茶园着手恢复。1980年,沅陵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恢复了碣滩茶传统生产工艺。

1982年,日本青年友好代表团访华,在湖南期间,得知碣滩茶“复活”的过程,便把碣滩茶称为“中日友好茶”。此后,碣滩茶一直被评为我省的优质名茶。

……

故事仍在继续。

五韵碣滩 生态溢香

数千年的茶史因何而续?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包小村曾这样总结:“碣滩茶,产于两山之上、两水之间,紫岩之中,云雾之下,是工艺之晶。

沅陵,北纬28度,黄金产茶带。武陵山与雪峰山在此交汇,森林覆盖率高达76.19%,海拔400-600 米的山地;沅水、酉水穿境而过,千河之城,雨量充足,五强溪水电站形成了独特的库区小气候,非常有利于茶叶中氨基酸、咖啡碱、芳香油等物质的积累;这里有数百平方公里的紫色岩土,营养丰富,全国少见;这里峰峦挺秀,林木苍翠,终年云雾缭绕,孕育出高山原生态好茶。

“大山大水育大品牌,沅陵县具有植物生长的五大优质要素,赋予了农作物天然的免疫力。我们的茶树病态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生态有机。”沅陵县副县长张建国介绍。

茶韵沅陵,手工制茶

碣滩茶没有辜负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正如制茶工匠没有辜负这方生态好茶。

茶叶专家徐仲溪说,碣滩茶的加工车间与设备的清洁卫生在全省是最好的,从细节上保证了工艺技术的落实,体现了制茶师的工匠精神。

通过与湖南农大、省茶科所专家、教授合作,碣滩茶在继承传统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引进最先进的加工和储藏保鲜设备等,实现了“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控制。

碣滩茶条索紧细圆曲,挺秀显毫,汤色嫩绿鲜亮,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饮后回甘。冲泡后汤色黄绿清透,杯中茶叶时起时落如银鱼游翔。近者因“醉”而不闻其香,远者因“渴”倒倍觉芬芳。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水浸出物高达49.8%,高出国家标准12.8个百分点,为全国绿茶类之首。具有十分协调的酚/氨比(茶多酚/氨基酸),高锌、高锰、低铝、富硒等特质以及抗衰老、防癌、降三高的保健功效。

好茶!

品牌引领 海外飘香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真是如此吗?

碣滩茶虽曾在历史上登顶名誉高峰,被载入《中国名茶录》,是较早走出国门的中国茶之一,可也一度面临着茶园少、产量低的困境,又因偏居沅陵一隅,一直未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

红星茶场

走出湖南,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茶叶产业作为了沅陵农业产业化的一号产业,品牌打造成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一步,碣滩茶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随后,县委县政府为推进茶叶产业品牌整合,把全县茶叶统一到“碣滩”品牌之下,逐步实现品牌、标准、包装、标识、宣传、监管“六统一”的行业管理。现有32家企业授权使用碣滩茶商标,建成“潇湘+碣滩茶+企业商标”多级商标体系。

蓄势而发,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2015年,碣滩茶走进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拿下“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赢得了国内外顶级专家的高度赞赏;

2016年,碣滩茶获“湖南茶叶十大公共品牌”;沅陵县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

2017年,碣滩茶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

2018年,碣滩茶作为现代绿茶样品入藏国家博物馆;经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品牌价值为18.96亿元……

这不仅仅是一条时间轴,更是一条品牌发展的生命线。

碣滩银毫

湖南十大名茶——碣滩茶

搭乘着潇湘茶品牌这艘大船,碣滩茶陆续登入央视频道、高铁站,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广东、黑龙江、河南、江苏、内蒙古、重庆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

2018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助力精准扶贫 对接‘一带一路’沅陵碣滩茶发展与机遇研讨会”上,凤娇、干发、皇妃等首批碣滩茶产品摆上“北京展架”,开门迎接中外朋友;

2019年6月,作为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指定用茶,碣滩茶再次让世界聚焦。“这个茶叶真香!”品尝了碣滩茶后,非洲友人竖起大拇指,还想采购一些带回非洲。

碣滩茶,大放异彩,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助推脱贫 茶业兴乡

碣滩茶,甜又美,品尝一杯使人醉。

从沅陵县城沿长吉高速驱车东行百里入官庄镇辰龙关,还没来得及喝茶,秀丽的风景已经让人沉醉了:

青山起伏,群山夹溪;高耸连绵的峭壁,苍翠欲滴的茶园,雅致的风雨古桥,往来的游人茶客,一步一景的十里长廊……好一幅山水田园风光图!这里,是辰龙关碣滩茶庄园。

美了山水,也富了山人。辰龙关碣滩茶庄园通过与贫困户直接签订合同、协议,综合利用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合作经营等形式,实现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000元,变“等、靠、怕、要”的被动局面为“造血式”、主动型、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模式。与五个村87户贫困户签定产业扶贫协议。对收购扶贫对象采摘的鲜叶价格比非贫困户多2-4元,为产业扶贫对象增加经济收入2000-4000元。

天下辰龙第一关——辰龙关

2018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5.3万亩,年产量1万吨,综合产值12亿元。涉茶企业、合作社120多家,涉茶人口达8万余人,带动7200余人脱贫,成为了沅陵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自2008年以来,全县投入茶叶产业开发资金7亿多元,已建成清洁化、智能化生产线 9条,名优茶生产线达67条,普通大宗茶生产线35条。基本完成了辰州碣滩茶业产业园、凤娇碣滩茶业产业园和6个茶叶加工聚集区项目建设。

沅陵县茶叶办主任张清敏介绍茶叶产业发展情况(阮腾/摄)

在巩固绿茶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拓黑茶、红茶及大众茶市场。在县内建成茶叶批发专业市场,启动“千城万店”工程,在全国各地开设“碣滩茶”体验店300多家。

坚持每年举办茶叶展销、茶王赛、茶艺赛、采茶节等各种形式的碣滩茶文化旅游节。出版了《茶韵天香》、《无射山在沅陵》等茶文化专著,创作了碣滩茶歌、茶诗、茶词、茶赋等作品。

创建了湖南省碣滩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学研基地,累计培训茶叶技能人员达1.5万人,目前全县掌握茶叶加工专业技术人才已达100余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0人。

碣滩茶山多苍翠,小小毛尖香万里。

“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县茶园面积达20万亩以上,茶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承载着沅陵人发家致富的希望,碣滩茶迈向下一个璀璨千年。(文/陈丽丹)

沅陵碣滩茶品牌专场推介会·相约2023北京国际茶业展

千河之韵碣滩贡茶

沅陵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碣滩茶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茶,无射山是中国茶文化名山。沅陵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全国茶叶百强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碣滩茶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湖南省十大名茶。碣滩茶2015年荣获意大利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2017年荣获“袁隆平特别奖”,连续两届指被定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绿茶品牌。截止2022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8.3万亩,茶叶产量1.5万吨,茶叶综合产值23亿元。

近年来,沅陵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茶叶强省,打造千亿产业”宏伟目标,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打造百亿碣滩茶产业目标,积极融入全省“三湘四水五彩茶”品牌体系建设。

基地规模稳步提升。2022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8.3万亩,可采摘面积12万亩,良种比例达80%以上,实施了生态化种植,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同时,加工能力不断提质升级,现有茶叶初制加工厂69家,清洁化名优茶生产线68条,大宗茶生产线9条,建有2个产业园,6个茶叶加工聚集区。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近两年,沅陵先后策划组织了“挑担茶叶上北京”、碣滩茶冠名高铁、碣滩茶首发专列出口东盟等宣传推介活动。在高铁怀化南站、长沙五一广场、杭瑞高速公路、长张高速公路投放广告9处(次),在国家、省、市级媒体推出宣传报道百余篇。“千河之韵,碣滩贡茶”“一县好山水、尽在一壶中”等广告宣传语,以及生态有机茶的产品定位,不断深入人心。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沅陵出台施行了《碣滩茶茶园建设技术规程》《碣滩茶加工技术规程》《碣滩高香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沅陵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碣滩高香绿茶》《碣滩茶产品质量》等系列标准。同时,市场建设逐步拓展。在巩固绿茶市场基础上,逐步开拓红茶及大众茶市场。拓展国内原料茶市场,该县已成为湖南地区康师傅、统一原料茶、黑毛茶供应基地,年销原料茶1万多吨。拓展东盟国际市场,依托怀化国际陆港,2022年出口东盟碣滩茶200吨,价值6000万元。

科技兴茶构筑高地。沅陵建成了湖南省碣滩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萧力争等11名专家为研发团队,正在开展品种选育、成分分析、标准体系等课题研究。同时,注重文化赋魂茶旅融合。成立了碣滩茶文化研究会;创办了《国茶湘味碣滩茶》微刊,出版了《茶韵天香》《无射山在沅陵》等茶文化书籍;规划了“一路一水”两条茶旅走廊,即官庄辰龙关至筲箕湾沿路百里九乡十万亩茶旅融合经济走廊,沿沅水从县城至五强溪茶旅生态走廊;重点打造了官庄辰龙关碣滩茶庄园,获评3A景区。

‘十四五’期间,沅陵将按照“种植有机化、加工标准化、传播故事化、管理数字化、企业集团化”的思路,不断强化组织保障、队伍保障、要素保障,补链强链延链。到202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将达到20万亩,茶叶年产量将达3万吨,力争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其中,力争依托怀化国际陆港,年出口茶叶2000吨,实现出口产值6亿元。

武陵沅水江之畔,峰秀林苍云烟涣。碣滩灵地承天泽,云蒸雾煮醉千年。诗意山水,茶韵天香,大美沅陵欢迎您!

挑担茶叶上北京-沅陵碣滩茶品牌专场推介会

活动时间:6月9日15:20-16:10

活动地点:北京展览馆友谊厅

武陵沅水江之畔

峰秀林苍云烟涣

碣滩灵地承天泽

云蒸雾煮醉千年

▲沅江河畔的春景组图

走进碣滩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沅陵,清明时节出城寻春,最当季的风物不再是油菜花、桃花之类,茶,才是这个季节的主角,最美的风景在茶园和茶山,最让人沉醉的滋味是碣滩茶飘香。

碣滩,位于沅陵县北溶乡境内,沅水北岸,因“滩中礁石竖立如碑”得名,是沅水在沅陵境内著名的三垴九洞十八滩中的险滩之一,礁石林立的景象随着水位上升成了老辈人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的一湖绿水。

▲沅江边“碣滩”文化石


▲碣滩茶园知青楼


▲仙鹤亭

碣滩茶,因主产于沅水北岸碣滩山得名,起于秦汉,兴于唐宋,明清称之为“辰州碣滩茶”。碣滩茶早在两晋时期就已声名大噪,盛唐时更是天下闻名。茶圣陆羽《茶经》中所载“无射山”即在沅陵境内。西晋《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沅陵即其中一县”。至唐代,民间饮茶盛行,沅陵女子胡凤姣入宫为妃,碣滩茶作为地方特产成为唐朝岁贡,《唐·陆贽翰苑集序》记载:“邑中产茶处多,先以碣滩产者为最,后界亭(今沅陵县官庄镇界亭驿村一带)盛行。极先摘者曰毛尖,今且以之充土贡矣。”随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的行迹碣滩茶传入日本印度等地,对日本茶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到如今,沅陵到处留存着茶的历史痕迹,县内以茶为地名的仍有60多处。  

只此青绿

碣滩茶园,远远睨之,满目皆绿。深浅交织,明暗交织,景色难以用语言形容,只觉得让人心旷神怡。能在何处见得如此多青绿?玉石亦无法比之。层叠的茶山茶树,一行,又一行,自山脚至山顶,于雨雾阳光中,格外婀娜。让人心中不由得想到那句:只此青绿,唯有碣滩!

▲碣滩茶园风光

这是茶的故乡,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间偶然有花盛开,花瓣张矣,婀娜多姿,为茶山凭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茶园里山花争艳

忙碌在茶树行间的采茶人,劳作时也不吝啬,将欢声笑语漫于茶山,勾勒出另一道风景。茶山有风情,风景自迷人;人生有风景,跋山涉水自追随。

▲茶山采茶忙

一叶知春

茶,只有投身到沸腾的生活中,全身筋骨才能舒展开,才能将自身的能量与价值释放出来,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生命之香。品一杯产自碣滩贡茶园的明前茶,忍不住感慨,这生自幽谷峻岭、长于高山云雾间、尽享日月光华、饱餐风霜雨露的山中精灵,远离污染与嘈杂,一生与青山绿水相伴,赋与世人的是别样的清香与甘醇。


▲茶香

碣滩茶,在沅陵县广泛种植,在云蒸雾煮的江边、在紫色岩石的深山,散布着碣滩、辰龙关、凤娇、皇妃、红星、十八湾等多处茶山茶园,总面积近20万亩。

碣滩茶既有名亦有形,外形条索紧细圆曲,银毫满披隐翠,汤色绿亮明净,嫩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绿亮,水浸出物高达49.8%,高出国家标准12.8个百分点,为全国绿茶类之首,被誉为“中国高端绿茶的杰出代表”。

茶为使者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访华期间,向周恩来总理提及碣滩茶。1985年日本政府代表团来湖南考察,通过鉴定和座谈,正式将碣滩茶命名为“中日友好之茶”。


▲各类茶产品(部分展示)

从1983年以来,碣滩茶连续16届被评为湖南省名茶;1991年,碣滩茶被评为“国际文化名茶”,并授予金奖,载入了《中国名茶录》。2010年碣滩茶在中国(上海)国际世博会获绿茶类特别金奖,2011年碣滩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于2014年取得碣滩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碣滩茶荣获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2017年,荣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碣滩茶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并作为现代绿茶样品已入藏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经国家品牌价值评估中心评估,碣滩茶品牌价值为31.9亿元。2019年还获得“袁隆平特别奖”。

▲碣滩茶所获荣誉(部分展示)

来源: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沅陵县碣滩茶:乡村振兴中的品牌化探索

湖南是全国重点产茶地,出产安化黑茶、保靖黄金茶、古丈毛尖、金井绿茶、石门银峰、南岳云雾、桑植白茶、君山银针、碣滩茶等名茶,其中碣滩茶虽产量不大,但独具特色。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对周恩来总理提起碣滩茶,后经商定,将碣滩茶命名为“中日友好之茶”。伴随着栽种技术的提升和古法制茶工艺的发掘,碣滩茶慢慢复苏。如今,其产地怀化市沅陵县已跻身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被誉为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

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碣滩茶,因原产于沅水江畔的沅陵县碣滩山得名,其起源应不晚于秦汉。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曾在黔中郡故城遗址(今沅陵县太常乡窑头村一带)发掘出一套战国时期的精美石质茶具,包括一个托盘、两只广口带把圆形茶杯和一个尖嘴长柄圆腹茶壶,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茶具实物之一。


沅陵县秀美的自然环境

碣滩茶兴于唐宋。《唐·陆贽翰苑集序》记载:“邑中产茶处多,先以碣滩产者为最,后界亭(今沅陵县官庄镇界亭驿村一带)茶盛行”。碣滩茶后来随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传入日本,对日本茶道产生了一定影响。直到如今,沅陵到处留存着茶的历史痕迹,县内以茶为地名的仍有60多处。

从地理环境看,沅陵县处于北纬25°-29°绿茶黄金纬度带,武陵山、雪峰山两大山脉与沅水“两山夹一水”的独特环境形成区域小气候,终日云雾缭绕多滋润、光照充分无暴晒,有效抑制茶叶粗老纤维形成,所产茶叶泡茶“味鲜、汤浓、回甘”。从元素构成看,碣滩茶含氨基酸4.33%,咖啡碱4.46%,茶多酚26.62%,水浸出物高达49.8%,高出国家标准12.8个百分点,被誉为“中国高端绿茶杰出代表”。沅陵县现有16.3万亩茶叶基地中,有12万亩属高山茶园,均可达到有机茶标准,部分已通过日本“JONA”和欧盟有机认证。

沅陵县的民俗文化相当丰富,茶文化更是贯穿沅陵人一生,并深刻影响周边地区。唐代李泰《括地志》记载,沅陵无射山多茶树,当地百姓凡有喜庆吉祥之事,男女老少都有围着大茶树载歌载舞、阖村狂欢的习俗。和沅陵相似,湘西南怀化、邵阳、娄底一带的农村,婴儿出生后要用茶水沐身濯眼,婚嫁要吟歌敬茶,老人离世后要在口中放茶叶。每年新茶开摘,沅陵都会举行庄重的开园仪式,祭茶祖、唱茶歌、跳茶舞、制新茶、寻古法,这些为碣滩茶增添了独特的民俗价值。

目前,碣滩茶已成为沅陵县的优势特色产业,2020年全县茶园达16.3万亩,年产量1.3万吨,综合产值18亿元,带动5216户、18357人脱贫,人年均增收800元以上。通过产业链赋能,村民可以通过土地租赁、资金入股、劳动力输出等方式嵌入产业链,让广大村民有活干、有钱赚、有奔头,有效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同时通过完善涉茶利益联结机制,可以壮大村组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这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2020年中国茶园总面积4754万亩,排名全球第一,但平均茶园单产量不足900千克/公顷,行业平均茶园单产量不高。碣滩茶虽以1200千克/公顷的平均茶园单产领先于同行,仍有不足。根据碣滩茶发展的现状,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有产量,但拳头不硬。沅陵县现有涉茶企业、合作社124家,2020年总产值18亿元,但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以上的茶企仅有5家,无一家过亿元,沅陵县的龙头企业不强。碣滩茶中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花茶等门类齐全,但既是优势又是劣势,拳头产品不强。目前碣滩茶产业链条分工不明,常常跟着别人走低端路线,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

第二,有销量,但利润不高。碣滩茶分为清明前后手采的名优茶和夏秋季机采的大宗茶。目前机采茶主要为统一、康师傅提供茶原料,2020年销售原料茶7000余吨,但售价不高。碣滩茶对外出口量小,1吨大宗茶仅有1000余元利润,主要依靠出口退税补贴。在高端茶手工茶方面,产品的品质较好、单价较高,但人力成本连年上涨,严重挤压利润空间。

今年6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驻沅陵县麻溪铺镇马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曾就中药材、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意愿抽样调查马家村150户村民,其中显示愿意种植茶叶的仅35户,占比23.3%。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青壮劳动力、规模土地变性难、茶企务工要求高等原因。同时,面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市场低迷和相对“民工荒”的现状,不少茶企也感到压力重重。

第三,有支持,但力度有限。近年来,怀化市县两级积极推动碣滩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的抓手,但受工作机制影响,仍有待加强。一是从支持资金看,2017年,怀化市财政拿出3000万元支持碣滩茶发展,让整个湖南茶叶界为之一振,但一年之后便难以为继。沅陵县虽投入部分资金,但因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资金投入大,未能挤出更多资金来支持茶叶产业;二是从扶持政策看,相关部门已出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碣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碣滩茶加工技术规程》两个省级地方标准,引进了产品质量溯源管理,但碣滩茶品牌整合为全市公共品牌后,市县两级政府在市场监管机制上未明确,市场管理较为混乱;三是从广告宣传看,市县政府和部分茶企在央视、湖南卫视、经视及网络平台陆续投入了部分广告,但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工作精力有限和缺乏系统设计,最终影响力有限。

第四,有品牌,但任重道远。为了实现湖南茶叶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加快“走出去”步伐,全省跨越市县区域进行品牌大整合,创建了“潇湘茶”区域公用品牌,包括碣滩茶、古丈毛尖、石门银峰、黄金茶四大子品牌,力求打造千亿元湘茶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但目前茶企之间的内在锲合性不强,甚至出现以次充好损害碣滩茶品牌的现象。碣滩茶在怀化本土市场整体占有率只有20%,没有切合实际的规划设计,市场方向不清晰,产品定位不精准,没有建成完善有序的营销渠道。在沅陵县茶产业开发建设中,大部分经营者采用涵盖种植、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条的大户模式,茶企在产业前端投入太多,后端品牌宣传、市场营销和人才队伍建设明显乏力。

五大抓手做强做大碣滩茶

“十四五”期间,沅陵县计划将茶叶种植面积拓展到20万亩,年产量茶叶3万吨,年茶旅人数200万人次,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人均涉茶收入8000元。未来,碣滩茶再实现25万亩和100亿元产值目标,立志打造中国“一号绿茶”。笔者认为,碣滩茶要想在全省、全国的激烈竞争中快速出圈,必须有更多突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第一,从品改入手,增其量。通过3至5年时间,把沅陵县的劣种茶树更换成抗病性强、丰产性能好、早熟的省级以上良种,为单产提升奠定基础;对于多年栽培、产量很低、树势衰老的茶树进行修剪,配套水肥管理,增加绿叶层;根据不同的山地条件和茶树品种,使每亩密度增至3000至5000株;着力完善茶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茶园管理体系,推进有机茶园认证,实现茶园管理标准化、生态化、精细化、智能化。

沅陵县的生态有机茶园

第二,从工艺入手,提其质。春季采摘高标准的单芽和一芽一叶制成碣滩高档茶单品,以质取胜;夏秋季采摘以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为主,制成老百姓喜爱的实惠型茶产品,以及为著名茶企供料,以量补贴;并且优化加工工艺,按照碣滩茶质量技术标准,结合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充分发掘古法传统工艺,提升茶叶品质和口感;重点提升官庄、马底驿、北溶等茶叶主产区域综合加工能力,加快改扩建初制茶叶加工和精制加工生产线。

第三,从创新入手,领其先。树立“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加大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科所及国家级涉茶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立足“湖南省碣滩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质量安全瓶颈,提高茶园产出效率,并强化知识产权和地理标志保护。根据市场需求创新研发小、精、新、特产品,让老产业满足新需求,推出美容茶、养生茶,奶茶、茶甜点、茶沐浴露、茶枕头等相关茶产品。根据现代消费习惯和社会发展趋势,建立碣滩茶形象设计和包装标准体系,合理开发新形态茶产品;加大栽种、采摘、加工等全产业链的人员技术培训,开展茶艺师技能培训,培育茶艺大师,强化产业根基;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初制加工厂+种植基地”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第四,从营销入手,扬其名。精准掌握目标客户的消费层次、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在“高”字上做文章。加强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战略合作,获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支持;加强与中日友好协会合作,争取作为中日外交指定茶;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参与制定绿茶新的行业标准;加强与中国茶院士合作,撰写权威的茶叶品质研究报告,承办中国绿茶最高规格的高层论坛。

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在“专”字上做文章。聘请专业机构为碣滩茶提供系统专业的品牌诊断及时尚的设计方案;通过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带货渠道,打造网红效应;借助省政府办公厅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沅陵的契机,借助机场、高铁、宾馆等场所和举办重要会议、政务接待、商务会展等机会大力推介碣滩茶;加强与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等省直单位的对接,借助“五彩湘茶”宣传平台,积极开展碣滩茶进机关、企业、社区、学校、超市、茶馆、宾馆、餐馆等体验推广活动。

努力挖掘碣滩茶背后的历史底蕴和民俗文化。正确认识有形层面的经济产业发展与无形的文化秩序重建之间的内在关联,借力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继续主办碣滩茶开园节等文化活动,精心讲好碣滩茶的故事,让碣滩茶不仅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生态茶,更成为独具一格的文化茶。

第五,从抓跨界入手,增其力。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合作等方式整合茶产业资源促成涉茶科研院所与茶园、茶厂等产业一线有效衔接,让产学研等发展要素无缝对接;促成一二三产业合作,以工业的标准流程提升茶叶产量和质量;加强茶旅合作,以茶助旅,以旅兴茶,重点打造有机茶产业园、茶庄园、茶旅小镇、康养小镇等茶旅项目,开发一系列项目让游客体验茶礼茶俗,构建茶旅新业态。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要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在党建引领的前提下走品牌化道路,在发展经济、美化环境等过程中留住最美乡愁,毕竟文化才是最终的根。

作者 郭云杰就职于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来源:新华社,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