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鉴宝黑茶

找到约67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521国际茶日, 安化黑茶文物鉴宝活动凸显茶文化价值

  2020年5月21日,首个世界国际茶日是中国茶文化值得骄傲的一天。国家领导人、各国元首、国际友人纷纷为这个世界性茶文化节日发表祝贺,全国各地茶届活动缤纷多彩,以各种形式在不同地域宣传中国茶文化。在黑茶之都的安化,一场安化黑茶文物鉴赏大会为大家展示了群众“爱茶”、“赏茶”、“藏茶”的生活乐趣和文化价值。  

  (活动现场)

  黑茶鉴宝活动由中共安化县宣传部、安化文旅广电体育局、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中心、安化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安化县收藏家协会承办。活动邀请了湖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湖南大学著名教授,中国制茶大师、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安化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肖益平先生等多位专家作为专业评委现场鉴宝。  

  (主席台评委、嘉宾)

  “盛世兴茶,藏宝于民。”随着全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爱茶”、“赏茶”、“藏茶”的茶文化爱好者已经在茶都安化形成了一个群体,大家通过民间的搜集、整理、收藏、交流,拾遗历史,将一个个流落各处的茶文化物件再现光芒。在世界首个国家茶日当天,汇集全国各地的黑茶文化藏宝,在安化县文化部门的组织下,通过国内权威专家认定,安化黑茶文物鉴宝活动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茶文化的生活魅力和文化价值。一大批茶文化宝藏被发掘现世,其中来自白沙溪茶厂的50年代手筑茯砖茶和80年代黑茶国家标准专家审定手稿成为鉴宝会最大亮点。另外还有来自安化本地的黑茶饮茶柜组合被专家誉为“黑茶王座”,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白沙溪茶厂常务副总经理肖益平介绍一组50年代—90年代白沙溪黑茶,其中白沙溪50年代手筑茯砖茶专家鉴定市值30万)  

  (白沙溪茶厂60年代花砖茶及90年代青砖茶藏品)

  专家鉴定的白沙溪老茶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彰显了人民生活乐趣的“爱茶”、“赏茶”、“藏茶”在提高群众身体健康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同时还能增加生活财富,是现代小康生活的文化、娱乐代表,在全球茶文化兴起未来更具历史性和国际性,必将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精美的安化黑茶饮茶柜组合)  

  (精美的饮茶瓷器)

  鉴宝会上一组清代的安化黑茶饮茶柜组合,精美的木雕工艺、古代王座结构造型和独特的安化黑茶饮用设计让专家赞赏不已。从这组茶具中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安化人民将日常饮用黑茶的茶缸安放在宛如皇帝宝座的中间供人饮用,逐级而上的茶柜具有收茶、赏茶、供茶的多种功能配合雕刻着唐宋时期茶戏、茶会等生活场景的背景屏风,整体看来就是供奉黑茶之饮的“王座”,体现了古代人民对黑茶饮用方式的仪式化高度重视。  

  

  (一套80年代安化黑茶国家标准专家审定意见的手稿)

  一套80年代安化黑茶国家标准专家审定意见的手稿更是体现了湖南几代茶人对安化黑茶产业事业发展的不懈努力。面对手稿上一个个熟悉的签名,作为现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的肖益平大师感慨到:“这手稿上一个个的笔迹和数据,是安化黑茶几代人付出的见证。施兆鹏老师、徐仲溪老师当时都是安化黑茶国家标准的制定者,白沙溪茶厂在当时就是国家标准制定的参与单位,这个手稿对于研究安化黑茶技术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这一张张发黄的手稿在此时牵动了两代安化黑茶国家标准制定者的心,这是一颗“产业发展的核心”,它就是标准化。

  此次鉴定活动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专业鉴赏平台,普及了科学藏茶专业知识,唤起藏友、茶友们的浓厚兴趣与藏品鉴赏的快乐享受。

论黑茶文化和发展

 

    摘 要:黑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本文从多个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古老的茶类,论述了其15个特征,为研究我国黑茶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黑茶;边销茶;茶文化;茶产业

 黑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是一种后发酵茶,过去主销边疆,所以又称“边销茶”。这是一个既古老而年轻的茶类,一个迅速崛起的茶类,一个前景辉煌的茶类。

1 黑茶历史之久

  自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后,人们便开始利用茶,最初为生煮羹饮,为了改进茶的滋味,方便运输与储藏,唐代创制了蒸青团饼茶,将茶鲜叶蒸熟捣烂,拍压成形,再烘干,因有后发酵工序,团饼茶可视为黑茶的前身。

  明代生产“帽盒茶”,将茶叶筛拣干净,用蒸汽加热熟透后用脚踩成半圆柱形的“帽盒茶”,用小篓套装,每两小篓相对捆扎成圆柱状,便于驼马运输。

  黑茶,是由绿茶演变而来的一大茶类。干茶色泽黑褐,故称“黑茶”。

2 黑茶品种之多

  黑茶按产品特征分,有紧压茶和散装茶两种,其中紧压茶有花砖茶、黑砖茶、茯砖茶、康砖茶、沱茶、紧茶、金尖茶、米砖茶、青砖茶、普洱茶(以上已制订国家推荐性标准)、六堡茶(有广西地方标准)等。人们常说“下关的沱、思茅的饼、安化的卷、湖南的砖”,来赞美黑茶家族的佼佼者。

  黑茶按生产地域分,有湖南黑茶、湖北黑茶、川贵黑茶、云南黑茶、广西黑茶。湖南黑茶也有紧压茶和散装茶之分,紧压茶有黑砖、茯砖、花砖、青砖、千两茶(也称花卷茶),散装茶有天尖、贡尖、生尖;湖北黑茶主要由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生产,年生产能力1万吨以上,主产青砖茶、米砖茶、茯砖茶等;川贵黑茶有金尖、康砖、方包茶等;云南黑茶主要是普洱茶;广西黑茶为六堡茶。

3 黑茶产地之宽

  黑茶主产区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浙江、广西等地。26个国家民贸用品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扎根于这些省(市、区),全国边销茶非定点生产也有数百家。

  全国黑茶年产量约8万吨,其中湖南黑茶约占半数。湖南是我国黑茶的主产区,益阳市又是湖南黑茶的主产区,临湘市(县级市)黑茶产量约占全省的1/4。临湘市近几年来,生产黑茶的企业达23个,主产青砖、茯砖,年产量高峰时达1.2万吨。

4 黑茶销区之阔

  黑茶销区广阔,根据销售渠道分为边销茶和非边销茶。边销市场主要是新疆、内蒙、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非边销市场主要是北京市、沿海地区和东南亚、欧美等市场。

 边销茶主销区在新疆、西藏、青海、内蒙、甘肃、宁夏、四川的甘孜等省区。据统计,边销茶年人均消费量,第一是西藏,年人均消费5公斤左右,其次是青海约2.5公斤,新疆2公斤左右,内蒙1.2公斤。

  各民族饮用边销茶的习惯不同。藏族人喜饮康砖茶、金尖茶;维吾尔族人惯饮茯砖茶,蒙古族人爱饮青砖茶,回族人愿喝黑砖、花砖茶。

5 黑茶地位之重

  紧压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在他们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边疆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在牧区,婚嫁之日,逢年过节,交朋会友,总是馈赠砖茶。

  他们为什么必饮黑茶呢?其原因:一是砖茶(黑茶)有分解脂肪帮助消化的功能,他们居住在高原地区,又以放养畜牧为生,日常食物为肉乳类,为了解油腻助消化,必须大量饮茶。二是高原气候寒冷干燥,空气稀薄,人的身体需要有充分的营养供应,茶叶中所含的茶色素和单宁能刺激神经,增加唾液分泌,有生津止渴的作用。三是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等,生活在那里的民族兄弟,不易吃到水果蔬菜,常患维生素缺乏症,需要从饮茶中补充维生素。四是游牧时,砖茶携带方便,耐储藏。

6 黑茶功效之大

  黑茶作用有:抗辐射、抗癌、防癌、助醒酒、促进消化、减肥、延缓衰老、降胆固醇等,能增强大脑中枢神经活动的敏锐性,提高思考能力、降血压、抑制动脉硬化等。

 在2007国际茶业大会暨展览会上,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湖南茶叶学会理事长刘仲华作了湖南黑茶专题演讲。他从专业技术的角度,用实验数据诠释了黑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据他介绍:课题组已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选择10个现代疾病的模型,研究了黑茶对人体健康的功能,其中包括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模型,抑制癌细胞扩散模型、提高人体免疫力模型等。通过模型评价发现,千两茶和茯砖对降压、降脂、降糖有显效,对人体脂肪代谢、体重控制很有帮助。此外,千两茶的提取物可抑制胃癌细胞、肝癌细胞的扩散。

7 黑茶贮藏之便

  在六大茶类中,黑茶最耐贮藏,并在几十年内愈藏愈香。消费者收藏方便;经营者无后顾之忧。乌龙茶抽真空,名优绿茶进冷库,黑茶却没有这么“娇滴滴”,只要存放处通风、干燥、无杂味就行。

8 黑茶增值之猛

  黑茶是食品,也是投资品;可烹煮饮用,亦可收藏传世。2009年9月29日,湖南省茶业协会、茶祖神农基金会、湖南省收藏者协会,三家联合在长沙主办了湖南首届陈年黑茶品鉴拍卖会暨中秋赏月品茗会,清代一块“泾阳砖”(距今约300年历史),拍卖出22.4万的天价。

   另据了解,广东省个人收藏黑茶者,估计超过20万人,收藏额一般在10万元左右,也有收藏量惊人的“超级茶迷”,存货上百吨。

  几十年前的黑茶,经过岁月的洗礼(“自然发酵”),成了古董。既然让黑茶升值的是岁月,陈年黑茶,十分稀缺,无法复制,不可再生,黑茶就具备了古董的基本特征,您说它不是古董又是什么?投资品不一定要有使用价值,您决不会拿马王堆出土的食器去盛菜,不会用岳州窑出土的瓷器去泡茶。所以,拿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去衡量投资品的价格本身就不对。有文物价值的的黑茶与我们沏水用的黑茶完全不一样,此黑茶非彼黑茶也。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不必就“黑茶是否越陈越香”争论不休,不再为黑茶屡屡拍出天价而讶异,不再对“黑茶是可喝的古董”一语质疑。

  陈年黑茶多有赝品,作旧手法不断翻新。专家告诉人们识别真伪,什么色泽才是呀,什么手感才对呀?但判断标准怎么也抑制不了陈年黑茶的暴涨,更不能改变收藏市场价格的不透明性。就像其它古董,专家不少,相关机构也有,中央电视台还定期播映专题节目《鉴宝》,但赝品仍杜绝不了。也许没有赝品的市场不是市场,价格完全透明的市场也不是市场,至少不是古董市场。现在人们的钱多了,货币该往哪里流?货币流动既是繁荣的结果,也是繁荣的原因,如何吸引货币流入黑茶产业,值得研究。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收藏领域经营黑茶,学问还深着呢!

9 黑茶造型之美

  黑茶造型丰富,富有美感。工艺黑茶还可作装饰品。黑茶除散茶外,紧压成形的有各种形状,如小药丸、圆球、象棋、沱状、圆饼、南瓜、巨型饼、树筒、屏风、大匾等。只需更换模具,紧压茶可大可小,可轻可重,可厚可薄,可圆可扁,压印图文,随心所欲,其它茶类,望尘莫及。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岳阳楼记》大型黑茶匾,传播“心忧天下“之精神,深受人们喜爱,产品一直走俏。

    不管什么黑茶原料,加工工艺都有渥堆工序,这是区别其它五大茶类的关键工序。

  黑茶精制工艺之妙,非安化千两茶莫属,其手工加工技术系世代沿袭,妙不可言。制作是采用七星灶加工出来的优质黑茶原料,再经过汽蒸、装篓、压捆、晾置四个环节完成,晾置需要放在防雨防潮通光通风之处40-45天。蔡镇楚先生《千两茶赋》云:

  伟哉中华兮,万里茶香;妙哉花卷兮,千秋名扬。玉叶金枝,吸天地之精气;花格篾篓,聚日月之灵光。七星灶里,运转乾坤;资水河畔,创造辉煌。承潇湘之秀色兮,积力量之阳光;祈神舟之弘毅兮,铸世界之茶王。大漠之甘泉兮,生命之昌;草原之玉液兮,健康之望。黑美人兮,湘女情长;千两茶兮,四海飞觞。

  湖南茯砖茶制作,最大的奥秘在发花。精选优质黑茶原料,汽蒸后,再压成所需规格的砖块,然后放置到特定的烘房发花(即金花,属冠突散囊菌),根据特定的原料与配方,在烘房内设置特定温、湿度,经过一段时间,使其生长出茂盛的金花。

11 黑茶科技之精

  湖南安化诞生和造就了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 (1902~1951),他早年留学日本九洲帝国大学,浙江大学教授,先后出版《茶叶概论》、《茶叶行政》、《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砖》等专著,为系统研究黑茶第一人,成为黑茶理论之父。此后,黑茶科技研究更加深入。新产品不断出世,新技术不断推广。

12 黑茶故事之奇

  黑茶的来历,本身就是一个美妙的传说。黑茶制法起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茶叶产地在南方,而销区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运输路途遥远,人背马驮需一年半载。运输途中,风餐露宿,天气多变,茶叶包装又是篾篓,防潮性差,茶叶极易回潮变色。绿茶迟迟运到销区后,湿热作用使茶叶由翠绿变成乌润,故在当时称为“乌茶”,“乌茶”由于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茶味也由粗涩变得醇和,汤色红艳亮丽,更适合加奶饮用。这种乌茶反而受到边区牧民的欢迎,它就是当今黑茶的前身。

13 黑茶茶艺之雅

 西藏酥油茶、新疆奶茶,是湖南黑茶的传统喝法,在煮出来的茶汤里加入牛奶、盐等调料,而这种饮用方法类似于唐朝的煎茶法。对于质朴的游牧民族而言,繁琐的表演茶艺并不符合他们的性格。无需特别的排练,不用人工的布景,不加动听的台词,不奏美妙的音乐,只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少数民族同胞,以大自然为背景,边放牧,边烹茶,这本身就是一场自然而雅致的茶艺。

  黑茶品饮,内地兴起,茶艺表演,乌龙先行,黑茶茶艺,后来居上,即使未去欣赏茶艺,光听听那些术语,就让人醉倒。

  如临湘“洞庭”牌青砖茶艺:茶器名鉴、青砖赐缘、茶落无声、净茶注水、洁器清心、侍茶祈福、入液赏色、奉茶敬宾、谢茶留客. 

 又如普洱茶茶艺:备具候用、孔雀开屏、温杯洁具、高山流水、普洱入宫、游龙戏水、淋壶增温、悬壶高冲、刮去浮沫、玉液移壶、凤凰行礼、若琛听泉、普降甘露、品香审韵、自斟漫饮、敬奉茶点、尽杯谢茶。

14 黑茶诗意之浓

    黑茶富有诗意,“窗极亮,座无尘,一杯饮后足提神。枯肠不用穷搜索,即兴吟诗下笔成”(陈先知词)。清朝两江总督陶澍爱饮家乡安化的黑茶,留下了历代最长的茶诗《咏安化茶》。现代文人吟咏黑茶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下面选录几首新创作品。

  蔡镇楚教授词《少年游.千两茶》:

  月光似水,千山如璇,杯里注橙红。琥珀霓裳,姻缘黑帝,相对一惊鸿。

  凭谁载了阳关去,风物太匆匆。千两茶浓,白沙烟雨,多少梦魂中。

  简伯华先生撰《安化怡清源茶马驿馆联》:

  陈奇志《题“野尖”黑茶联——赠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

旧时花卷,今日野尖,品质似无双,安化技师蹲故里;

驰誉西陲,蜚声东亚,产销应第一,茶乡企业耀湘城。

  肖正民《我爱爷爷的千两茶》歌词:

  爷爷住在青山下,青山那个秀水好种茶,好种茶。世上的茶叶千般味,我只爱爷爷的千两茶。啊!千两茶!千两茶!爷爷一生钟情于它,山中采灵叶,轻揉又紧压,一两茶叶一份情,千两茶泡出爷爷的好年华,好年华。

  今天开车回老家,百转那个千?寻老茶,寻老茶。世上的茶叶有千家姓,我仍爱爷爷的千两茶。啊!千两茶!千两茶!它是我故乡的一幅画,家家飘茶香,户户不离宅,一两茶叶一生爱,千两茶是爷爷永远的牵挂,永远的牵挂!

15 黑茶哲理之深

黑茶有三味:一为原味,二为韵味,三为禅味。

  原味,就是人的感官直接感受到的香气和滋味,这是黑茶的天然属性;韵味,就是比原味更深沉、更内在、更隐秘的综合美感,包括茶名之美、茶形之美、汤色之美、香气之美、滋味之美、茶艺之美、茶故事之美等;禅味,就是黑茶本身蕴涵的生活哲理给人的启迪。

  黑茶的原味是泡出来的,只要有开水,就可以得到它的原味;黑茶的韵味是煮出来的,慢慢的熬煮,既能使茶中有益物质充分提取出来,还能让人欣赏烹煮黑茶的过程之美;而黑茶的禅味则是悟出来的,这种茶外的境界,恐怕只有熟悉黑茶又懂佛学的人,才能说出个道理来。

16 黑茶前景之广

  近些年来,国内外市场刮起“黑茶旋风”。

  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市场对黑茶的需求不断扩大,黑茶已由过去单纯的边销,逐步转向内销、侨销和外销,一个庞大的黑茶消费群体已经形成,并在发展壮大。陈年黑茶在经济发达地区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人们的品饮与收藏的珍品。黑茶的出口日益增多,仅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而言,自2003年自营出口150吨。尔后每年以成倍的出口量增加到2009年出口量可达1500吨,在湖南省茶叶行业中紧压茶(黑茶)出口排第一。

  我国黑茶产区的政府、社会团体、茶叶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对黑茶产业表现出高度的热情。我国黑茶热方兴未艾,首届中国湖南(益阳)黑茶文化节的举办,就是黑茶热的缩影。

  黑茶——茶界黑美人,婀娜多姿,巧笑倩兮,肤色黝黑,宛若美丽的夜空,性格深沉,充满睿智,亦如深邃的夜空。

  让我们欢迎她的到来,让我们为她歌唱!

 

黑茶飘香:看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

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即将开幕之际,安化县马路镇八角茶业有限公司迎来一批来自山西的客商。今年4月,八角茶业作为安化黑茶代表入驻山西太原古城。明清时期,安化黑茶是晋商贩卖的主要茶叶品种,开拓了著名的“万里茶路”,如今,八角茶业与晋商再续前缘。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八角茶业公司祖孙三代茶人——爷爷龚寿松、儿媳邓超芝、孙子龚意诚接力“做真正地道安化黑茶”。八角茶业原来厂房很小,在镇上的一条胡同里。2007年,公司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后另建新厂。目前,八角茶业茶园面积6000亩,厂房面积达1.28万平方米,3条现代化生产线实现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日处理茶叶鲜叶能力达4万公斤以上。

八角茶业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以来,安化县举全域之力将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湘茶方阵和全国茶界中异军突起。2007年至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万吨增加到8.5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由15家增加到210家,累计纳税近16亿元。

历经15年发展,安化黑茶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先后被评为中国黑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科技示范县,获得生态产茶、黑茶产量、茶叶税收、科技创新4个“全国第一”。2017年7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上,国家有关部门把安化黑茶与中国高铁、中国航天、中国电信一起,作为新时代中国“四大名片”向世界推介,打出“世界黑茶中心——安化”的品牌宣传横幅。2020年,安化县获评中国“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连续12年入选中国茶叶百强县前十强。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

安化地处北纬30°左右“茶叶生产黄金纬度”上,其境内峰峦叠嶂、溪流密布、常年云雾缭绕的原生态地理环境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加之占据地球近九成的“世界奇观”——冰碛岩演化生成的富硒土壤,造就了品质优良的安化茶叶。

安化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安化黑茶”特色产业。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茶园建设。2007年到2015年,该县累计整合资金2.2亿元,对茶叶种苗基地、新基地建设及老茶园改造等给予补贴。在建茶园、拓基地的基础上,辅以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等,安化黑茶从一片叶子开端,发展成一个产品,再上升为一个产业。

“我们茶企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把企业做好了,茶农才有收入保障。公司聘请100多人管理茶园、采茶等,一年支付农民工资300多万元。”湖南高甲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谌利介绍,公司在全国有460多家代理商,产销两旺。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0%。

高甲溪公司挺过去年春天茶业的“倒春寒”,迎来今年利好,得益于县里的“暖企行动”。去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安化县推出助力茶企新春生产的“新政”,整合各类资金1亿元以上,在疫情防控和技术培训、机械采茶、春茶收购以及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在快递奖补、线上推广投入等方面给予奖补, 奖补资金总计100万元。

一个品牌叫响一片天地

2005年2月14日,一篓由白沙溪茶厂上世纪50年代初生产的50公斤“天尖”,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经专家验证评鉴,估价48万元,轰动茶叶界和收藏界,安化黑茶走红公众视野。

岁月沉香,历久弥新。在发展安化特色产业之初,安化就注重品牌建设。2009年,安化县成功注册“安化黑茶”商标,又先后注册“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千两茶、花砖茶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黑茶”获“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品牌价值迅速提升,目前评估价值高达639.9亿元。2020年9月,“安化黑茶”成为湖南省首批进入“中欧100+100”地标产品互认互保名单的产品;今年1月,成功获批中国海关出口HS编码,规模化出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在安化黑茶这一面旗帜下,安化县已发展黑茶加工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59家。

发酵的时光里,一抹茶香醇厚吸人。安化黑茶一小时销售破1500万元,这听起来似乎不可能,中茶·百年木仓黑茶却做到了。2014年,在广州南方茶叶市场,中茶·百年木仓黑茶一面世,即在茶界刮起一股“黑旋风”。它以业内仅存的唯一百年持续使用至今的木质茶仓为基础,通过独创的一仓两藏工艺造就了独特的“陈醇浓酽,木仓菌香”品质,其中丰富的微生物菌群还一举拿下独家专利菌种——中茶金花菌。

从民族边销茶到异军突起的健康饮品畅销全国,安化黑茶受热捧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加持”。作为一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湖南华莱先后研发袋泡黑茶、速溶黑茶等适应新时代快节奏的新型黑茶产品,还利用黑茶提取物,研发生产黑茶牙膏、黑茶面膜等洗护用品,用大众化、功能化、便捷化、时尚化的黑茶产品,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安化县相继成立安化黑茶研究院、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雪峰山区试验站、白沙溪安化黑茶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与多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产业发展中科技贡献率达75%。同时,引进安化黑茶保健机理研究领军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40多人,陈宗懋、刘仲华院士等7位中国茶界顶级专家担任产业发展首席顾问。刘仲华院士领衔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中国茶业界在国家科技创新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2021年,刘仲华院士唯一工作站落户安化。

为叫响安化黑茶品牌,安化县推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联动宣推模式,每年组织茶企抱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频繁亮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提升安化黑茶的开放度和知名度。先后策划挑担茶叶上北京、安化黑茶少林泰山行、“潇湘五彩 瓷茶风云”湖南省瓷茶融合发展大会、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贵州茅台和罗马尼亚红酒对话安化黑茶等系列主题活动,安化黑茶香飘四海。

一条产业链带富一方百姓

“中国最美三十座茶园”之一的云上茶园,湘中地区首条玻璃栈道、玻璃吊桥,国内首条长度达520米、多转弯的七彩滑道……在马路镇云台山风景区,茶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今年国庆节假期第一天,2万多名游客在这个4A景区品黑茶,观奇峰,拍日出,穿丛林……

2015年云台山茶旅集团建立以来,云台山风景区所在的云台山村村民建起30多家集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农家民宿,一次性可接待1000余人。还有村民在景区开商铺,将自家菜园、果园的蔬菜水果以及自制的坛子菜、腊味等土特产品卖给游客,鼓起了腰包。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仇小球告诉记者,现在村里80%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已回家创业,村里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云台山村成为了“茶旅融合发展,富了一方百姓”的一个缩影。

变茶园为公园,茶旅一体辟新路。在安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黑茶博物馆、黑茶特色小镇和天下黑茶实景演艺等茶旅一体化重点项目陆续建成,形成以茶为基础,茶、旅、文、体、康多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据统计,2018年、2019年,安化县游客接待量连上600万人次、700万人次两个台阶,年旅游综合产值分别达到52亿元、75亿元。一批茶民宿、茶温泉蓬勃兴起,茶叶深加工产品加快开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好日子。10月中旬,记者在安化全国唯一的黑茶特色小镇见到,黑茶小镇资江两岸的健康养生、创新融合、历史文化和商业服务4大区域已具雏形。安化黑茶小镇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杨海彪告诉记者,到2022年,黑茶小镇将吸纳就业人员3万人以上,年产黑茶10万吨,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

一业兴百业旺。安化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茶艺、物流、包装、旅游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据统计,目前全县超过35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仅劳务收入就超过30亿元。安化黑茶产业逐步成长为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全县15万多贫困人口中有10万人因茶脱贫,形成产业脱贫的“安化模式”。

新起点,再出发。今年3月18日,安化县举行黑茶产业发展大会,擂响茶旅文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战鼓。该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宏观政策利好,加快转型升级,巩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推进安化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基础、强品牌、拓市场、促融合,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新高地。(记者 杨军 制图 张杨 通讯员 刘刚贵 周旒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