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湖南和天下烟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茶和天下 湘茶传韵”中国茶文化专题展开幕

阳春三月,春色如许,淡烟微雨,正是采茶好时节。

3月4日上午,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人们围炉煮茶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展示、体验与对话。

为充分发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作用,给公众搭建更好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平台,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岳阳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君山区文化馆、安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了“茶和天下湘茶传韵”中国茶文化专题展。

开展仪式以茶艺老师的现场表演为活动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活动分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下活动设展览、体验和论坛三个板块,其中,展览活动内容包含湖南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3个项目的茶叶产品、茶器、制茶工具及茶文化书籍等;体验活动内容有现场茶艺表演和茶包手工制作教学体验。

省文化馆分管非遗工作负责人胡敏致辞


省文化馆非遗保护办公室主任

宋婷娟给代表性传承人颁发参展证书


开展仪式现场


茶艺表演

论坛活动邀请茯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杏益、千两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胜夫、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的岳阳市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易琼辉、湖南师范大学陈剑教授、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会主席胡敏以及非遗策展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委会副秘书长李媛媛,还有茶行业从业者,大家以围炉煮茶的方式,分湘茶有器、湘茶有艺、湘茶有礼、湘茶无界四个版块进行对话和座谈。线上活动主要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现场连线北京相关专家进行对话,并通过抖音、微视频等平台,将本次活动全方位进行线上宣传。现场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人士前来参观。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沉浸式的亲身体验和现场学习,真正领略了湖南各地茶乡的人文之美,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厚重底蕴和博大精深。

茶文化论坛现场

2022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湖南的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与联合申报并入选。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再次体现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批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本次“茶和天下湘茶传韵”中国茶文化专题展活动,既是庆祝,也是展示宣传,更是为了向社会大众普及和推广中国茶文化知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茶包手工制作教学体验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20年初开始从全省各地精心遴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定期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举办湖南非遗精品专题展。经过近四年的耕耘,已成功策划举办湘绣、宝庆竹刻、沅洲石雕、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等非遗项目精品专题展13期,展出作品千余件,接待观众达5万余人次。

产品展示

来源:湖南非遗,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南红茶品牌推介会,12家茶叶名企组团亮相鹏城推介“湖南红茶”

七月的鹏城,热风拂面,茶香四溢。

7月28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林业局、湖南省扶贫办、湖南省粮食和物质储备局、湖南省政府驻广州办事处、湖南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等单位承办的“2019湖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深圳)产销对接活动开幕式”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开幕式后,还举办了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湖南省茶业协会、湖南省红茶产业发展促进会承办的“湖南红茶”品牌推介会等活动,12家湖南红茶企业抱团参展。

 

出席开幕式活动的有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隋忠诚、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湖南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秦国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欧阳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湖南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亦贤、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熊方平、湖南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何文君、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柏连阳、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邓文军等领导,以及湖南14个市州分管农业副书记、副市长(副州长),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广东省茶业协会、广州市茶叶协会、深圳市茶业协会、东莞市茶业协会、广东茶叶市场和湖南省茶业协会、湖南省油茶协会、湖南省茶叶学会、湖南省大湘西茶产业促进会等相关行业组织代表,湖南各市州农业、林业、扶贫、粮食和物质储备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界嘉宾300余人到会。湖南省副省长隋忠诚、深圳市副市长黄敏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在“湖南红茶”品牌推介会上做“湖南红茶,香飘世界”主题推介。

 

袁延文表示,“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为国饮,湖南为先”。湖南产茶历史悠久,自古名茶荟萃,是全国茶叶的重要产区,全省80%的县市区产茶,涉茶产业农业人口超过1000万。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坚持创新理念,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建设要求,强力推进品牌强农行动,着力打造绿色精细高效千亿茶叶产业链,湖南省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至2018年底,全省茶园面积247.5万亩,产量21.47万吨,茶叶综合产值796亿元,实现了黑茶、红茶、绿茶、黄茶、白茶等多茶类同步发展,构建了“五彩湘茶”品牌体系。

 

据袁延文介绍,湖南红茶始创于1854年,因其“清香厚味”,自清同治年间,就已名传天下,列为贡品,并与“祁红”、“建红”鼎三而足,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近年来,“湖南红茶”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选育“江华苦茶”、“城步侗茶”等特色适制品种,致力于工艺创新,着力推行清洁化、连续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形成了独有的“花蜜香、甘鲜味”品质特色。近几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在继续支持安化黑茶品牌宣传的同时,重点推进红茶资源整合、打造‘湖南红茶’公共品牌”,努力构建新的增长极,加快千亿产业建设步伐,助力湖南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袁延文指出,湖南红茶,传承了千年历史、饱含了红色情怀、孕育了自然生态、致力于技艺创新、着眼于共赢未来,是历史名茶、情怀红茶、生态好茶。“湖南红茶”顺应国内外发展潮流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近年来,湖南先后在国内外举行了一系列“湖南红茶”展示展销、宣传推介活动,与众多客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8年全省红茶产量从2017年的3.7万吨增长至5.1万吨,综合产值从2017年的47亿元增长至90亿元,分别增长37.8%和91%。

 

袁延文表示,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品牌推进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湖南红茶区域公共品牌。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把“湖南红茶”公共品牌打造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湖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区域知名公共品牌,2020年全省“湖南红茶”预计达到10万吨产量,实现农业产值100亿元、综合产值300亿元和带动100万户茶农增收致富的工作目标。

 

最后,他表示,此次在深圳举办“2019湖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推介会”,并隆重举行“湖南红茶”品牌推介会,展示湖南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及茶产业发展成就,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最安全、最优质农产品和魅力时尚的“湖南红茶”推荐给深圳市民。“湖南红茶”根植于绿色生态,饱含了浓浓情怀,坚信“湖南红茶”一定会绽放其独特的品牌魅力,香飘世界。



湖南全省40余家茶叶企业在会展中心4号馆设立“湖南红茶”、“安化黑茶”、“五彩湘茶”专馆进行了展示展销。开幕式、推介会上还举办了融汇产业特质、富有湖湘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并举行了产销对接签约仪式,湖南古楼云雾茶叶有限公司、炎陵县神农生态茶叶有限公司、湖南渠江薄片茶叶有限公司、湖南英妹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化烟溪天茶茶业有限公司、新化天渠茶业有限公司、常宁市瑶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沅陵县皇妃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参会湖南茶叶企业与来自香港、广东、深圳的茶叶客商签订了价值1.72亿元的红茶和部分黑茶销售合同,在活动现场引起轰动,并成为本次推介活动的最大亮点。

(来源:读特)

老茶蔸说茶之十:茶之俗(下)

茶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注了民众伦理道德、精神追求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表明,“茶”在百姓生活中地位的崇高。

茶俗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人们生活,以茶来寄托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程序,历代传承演变,相沿成习。

邵阳秦属长沙郡。西汉初置昭陵县。西晋避司马昭讳,改昭陵郡为邵陵郡,同时改昭阳县为邵阳县,邵阳名始此。隋设潭州。唐设邵州。后晋曾一度改邵州为敏州。南宋理宗皇帝因曾遥领邵州使,故于宝庆元年(1225)升邵州为宝庆府。元朝为宝庆路。明、清为宝庆府。民国为邵阳县。1949年设邵阳专区,1970年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1986年1月27日,撤销邵阳地区,设邵阳市。东面受长沙文化影响较多,而西部的隆回、新邵、洞口、绥宁、城步等地则以梅山文化为主,茶俗也各不完全相同,然共同之处也不少。

1、以茶敬客

客来奉茶,以茶敬客,是中国民间普遍习俗,也是茶文化魅力所在。在梅山地区,信奉的是:进门便是客(不论亲疏、身份、地位、长幼),来客必敬烟(女客、儿童除外)奉茶,茶烟不语,鬼都不上门。为此,从古至今,每家每户堂屋的八仙桌上都有一个大茶壶(陶或瓷、或木桶、竹桶),家庭主妇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烧水,热水洗脸,开水上茶壶,再抓一把茶叶泡着,也有用荆芥、薄荷、金银花等泡茶的,如都没有,凉开水都得备一壶,以备来客之用。盛茶都用竹勺、木瓢或碗或杯,主人会双手奉上,客人喝完会双手退还茶具给主人并道—声谢谢。

2、以茶行善

在大梅山深处,有一座美丽望云山,相传秦时始皇派卢生为其寻长生不老药,卢生心存不愿,逐寻居望云山羽化成仙,点化“外地大难,此处无忧;外地大旱,此处有收”。从此,望云山方园100里无人祸、无天灾。望云山下有一人家,勤劳节俭,至唐末宋初,已成当地首富,建有七重堂大院,五世同堂,人口近百。然家大业大后,后代却逐渐不仁不义,常欺压邻里,尤五世长童,生性顽劣,全家老少又均惯着、宠着,夏日某天,一老者路过此院觉口渴,见该童在门前,上前讨茶喝,该童却指着院前水沟,不屑地说:“井水难挑,热水难烧,前面水沟里万千的水,你去喝呀!”老者长叹一声离去。是夜子时,该院突然着火,又狂风大作,不一时全院化为灰烬,几名长工逃出时搬出堂屋的已着火的八仙桌丢入院前池塘,在水中仍烧化成灰。人们传说,此卢公真仙所为也。

此后,当地人绝不敢胆大妄为,为消除影响,几个大户牵头,在此路边修建了第一个茶亭,购置公田,请人值守,每天烧茶给过路的人喝,从此梅山地区的人纷纷仿效,坡路5里一亭,平路10里一亭,供路过的路人、商人、官员“竭肩喝茶过夜”之用。邵阳境内现存茶亭(遗址)尚有数十处之多。

3、以茶求和

梅山地区的人们笃信风水,茶和天下。每当动土建房必选黄道吉日,请风水先生,备上三牲酒礼、纸烛香茗,敬天敬地、敬土地、敬山神,以求与天地山神和谐共处。邵阳市区装修房子安大门时,必在门下放上硬币、米、盐、茶,以求丰衣足食、家庭和睦,家和则万事兴也。

来源:茶道湖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