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湖北最有名的茶叶

找到约90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跟着李白杜甫游“楚蜀咽喉”,诞生出湖北最有名工夫红茶

宜都自古就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的美誉。东汉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取“宜于建都”之意。

宜都宜居。这里河流纵横,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绿树葱茏,是“国家园林城市”。

境内长江雄浑,清江婉约,“两江伴流,山水一体”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走进宜都,就仿佛走进了诗画美景。

图丨宜都梁山风景区的云雾宛如仙境

巴风楚韵的宜都,文脉流长。李白、杜甫、陈子昂等历代文人都曾在此写下千古传诵的壮丽诗篇。

李白吟诵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雕琢出大美宜都的独特气质;

杜甫的“春日清江岸,千柑二顷园。青云羞叶密,白雪避花繁”,则描绘出这颗峡江明珠的生态绝色。

这里还是“中国民间故事之乡”,青林寺村是中国谜语第一村。音乐舞蹈,渔鼓楠管,梆鼓楚剧驰名海内外。

图丨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

茶产业是宜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宜都市,可谓“全市皆有茶”,各乡镇茶叶各具特色。

这里秀美的自然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孕养出兼有生态底色、荆楚魅力的湖北最有名工夫红茶“宜红茶”,以及独“宜”份的田园优品“天然富锌茶”。

宜红茶:湖北最有名工夫红茶

图丨宜都宜红茶

宜红茶是传统的条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选料讲究,做工精细被称为“宜红工夫茶”。同祁红、滇红一起被列为我国传统三大工夫红茶。

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

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

1876年9月,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茶出口猛增。1886年前后系宜红出口的最盛期,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宜红茶主销英国、俄国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品质稳定,声誉极高。

图丨宜都宜红茶汤色艳丽

1951年,中国茶叶公司在宜都成立了“中国茶叶公司宜都红茶厂”,负责宜红的精制加工。同年在湖南石门泥沙成立一红茶初制厂,属宜都红茶厂分厂(1956年改属石门茶厂)。尔后又在五峰、宜昌相继建立了红茶精制厂,与国营茶场形成紧密的生产网络,恢复和发展宜红茶生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宜红、祁红、滇红长期占据中国出口红茶数量和质量的前三位,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如今,宜都的湖北宜红茶业依然保留着一条始建于1951年的宜红工夫茶生产线,运行了70多年的老设备很还能正常运行,也因此成为了中国茶业罕见的活态工业遗产。

图丨湖北文物保护单位——宜都红茶厂旧址

2020年,商务部与欧盟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确定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产品,“宜都宜红茶”作为湖北省唯一茶叶品牌入选。

2022年8月,为破解“宜昌茶走不出湖北,甚至走不出宜昌”的困局,安琪集团完成宜红茶业、采花茶业整合,成立宜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而后与萧氏集团、夷陵经发合资设立湖北萧氏茶业有限公司,网罗宜都、五峰、夷陵等宜昌优质产茶区资源,统一运营管理包含“宜红工夫茶”“宜昌宜红”“宜昌毛尖”等区域公用品牌,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迈向重塑宜茶产业发展新征程,助力宜红工夫茶香飘万里。

图丨2022年8月宜茶集团成立,助力宜红工夫茶香飘万里

天然富锌茶:田园优品独“宜”份

在宜都的茶叶版图中,还少不了一杯“天然富锌茶”,其核心产区,在潘家湾土家族乡。

“天然富锌茶”因茶叶中富含微量元素锌而得名。锌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它能维持身体的生长发育和人的食欲,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创伤愈合有重要作用,被誉为“生命的火花”。

图丨潘家湾吕家坳美丽乡村

潘家湾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丘陵和沟谷纵横,这里的茶园比较分散,较少集中成片,林茶环绕,阳光漫射,林茂茶绿,独特的地貌形成了茶林复合型茶园生态环境。同时,年平均气温16.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氮磷物质的代谢,加快茶树自身营养物的体内循环,促进茶树生长,也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据权威部门测定,宜都的潘家湾土壤含锌量高达98.3—119PPM,超过全省土壤平均含锌量的一倍;潘家湾富锌茶含锌量高达80mg/kg,远远高于我国的平均量40.6mg/kg。

图丨宜都茶园

1994年,“宜都天然富锌茶”被定为国家级新产品,国家级星人计划优秀项目。

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宜都天然富锌茶”先后获得“湖北省消费者满意产品金杯奖”、湖北省“陆羽杯”金奖、三峡地区首届“名优茶十佳名茶”等一系列殊荣。

1997年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湖北地方名牌产品,被推荐到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名茶样品陈列。

2007年,“宜都天然富锌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宜都天然富锌茶”的声名鹊起带动了潘家湾茶产业的发展。目前全乡茶园总面积3.3万亩,优质茶示范基地6400亩。2022年,全乡茶产量5025吨,产值2.1亿元,其中绿茶4522吨,约占90%。

图丨宜都茶园风光

水汇两江秀,茶业兴宜都。

葱茏时,遍山青翠欲滴;

绽放时,满目色彩斑斓;

热闹时,民俗且歌且舞;

恬静时,千年文脉沉醉……

夏日寻凉,不妨在宜都的千般美丽里,见山望水,饮一杯宜红宜绿的解暑茶。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史”有“钟”的茶叶小产区,如何实现出口量领跑湖北的逆袭?

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交接地带,随州既是“汉东诸姬随为大”的历史古城,也是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

回望历史,随州地缘独特,南北资源要素、文化在此交汇——

这里是人文始祖之城。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氏在这里首植五谷、遍尝百草,开创华夏农耕文明,留下中华文明第一组伟大的脚印;

这里是编钟乐祖之城,沉寂2400多年的战国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随州惊艳“现身”,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作为“大国重器”,编钟多次出现在我国重大外交场合。

神农故里、古乐之乡,有“史”有“钟”

HUBEI SUIZHOU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烈山——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坐落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厉山镇九龙山南麓。随县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源远流长,从春秋以来的二千多年间,有140多种典籍文献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烈山。

农历四月二十六为炎帝生辰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长途跋涉来到随州炎帝故里拜谒始祖炎帝。

图丨今年在随州举行的拜谒炎帝神农大典

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祭祀炎帝神农活动由来已久,至迟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2011年,炎帝祭典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当浑厚的击鼓声在空旷开阔的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内的谒祖广场响起,现场瞬间肃静。击鼓九通,鸣钟九响,在祭祀司仪的引导下,炎帝大像前的炎黄儿女三叩首,感念始祖功德,共同祈愿家国昌盛。

作为国家级祭祀大典,如今,“寻根节”已连续举办了14年,已成为湖北一大文化品牌,也是在全球华人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图丨今年大典上,击鼓九通,鸣钟九响,圣门开启

尘沙已掩两千秋,旷世黄钟出随州。

曾侯乙编钟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它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青铜器是超越了瓷器、玉器、丝织品、明清家具等种类的最震撼的存在。一件手可盈握的宝贝已弥足珍贵,编钟如此巨大且充满艺术性,更是“国之重器”,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的外交场合。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气场强大,不怒自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丨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茶园万亩,芽茶、毛尖各领风情

HUBEI SUIZHOU

神农氏是农业之神,中华农耕文化始祖,同时也是中华茶祖。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唐之前无茶字,荼代指茶。)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图丨炎帝故里神农雕像

仲秋时节,炎帝故里神农雕像肃穆矗立,与之一同极目远眺,稻田金黄、万亩茶园飘香。

随州北有桐柏山,南有大洪山,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随枣走廊。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不同的纬度形成各自独特而神奇的小气候。

这里雨量充沛,桐柏山、大洪山的海拔最高都在一千米左右,植物茂密,云雾缭绕,自然是产茶的风水宝地。随南的大洪山云峰山茶场、随北的桐柏山草店车云山茶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万亩茶场。

图丨随县云峰山万亩茶园景区

每到春季,随县云峰山万亩茶园景区绿波流转,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茶树浸润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漫步云峰山茶园之间,穿梭在垄垄茶树中,看春风吹起一阵阵绿浪,手心里二叶一芽清香扑鼻。

新鲜采摘的茶叶经摊青、杀青、理条、干燥、辉锅等工艺后,条索挺直,芽头肥硕匀齐,银绿隐翠,清香高鲜,滋味醇和,汤色嫩绿明亮。冲泡时茶芽立于杯底,形似银剑竖立,亦像雨后春笋,蔚为壮观。这便是神农故里的独具香气和味道的“随州芽茶”。

“随州芽茶”2021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纳入中国茶业品牌计划推荐名录。

图丨随州芽茶冲泡后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

车云山位于炎帝神农故里随县草店镇东北部,地处湖北与河南两省交界的桐柏山区,一山跨两省。

车云山茶场,在唐朝就很有名。据传唐朝女皇武则天患上肠胃疾病,久治不愈,饮了车云山供奉的毛尖茶后疾病顿消,女皇凤颜大悦,于是赐银在车云山顶修建千佛塔,以彰茶功。后千佛塔毁于战乱,2011年当地政府仿唐朝旧制成功重建。

车云山毛尖与信阳毛尖同根同源,享有盛誉。1915年,车云山茶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1956年,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北京品尝了车云山明前毛尖后,称赞“汤清叶绿,香高味浓”;1997年,车云山茶在中国国际茶会上获金奖。

图丨车云山千佛塔

“冲”出获各民族与全球认可的好茶

HUBEI SUIZHOU

正因如此,随州茶园面积虽然仅占湖北省茶园面积2.1%,但2013年至2018年,该市茶叶出口量居全省第一,最高峰时出口量在全省比重达到54.5%,2019年以后居全省第二。

目前,随州共有神农茶业、中兴食品、淮源茶业等8家拥有出口资质的茶企,出口产品以绿茶为主,主要销往西非、中东、欧洲等地。

神农茶业的“随州芽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雾毛尖”获评全国名茶,“神农有机茶”系列产品为湖北名牌产品;中兴食品以“大洪山”为核心的系列商标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大洪山”茶品牌在一些国家甚至成为中国茶的代名词。

随州茶品牌,正漂洋过海融入对外开放“大棋局”,呈飨全球40多国消费客户。

图丨神农茶业茶园一隅

今年9月,湖北省民宗委制订“以茶促融”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以一江两河航运通道为轴线,以随州等8个城市为节点,60个产茶县为项目点,力争通过三年行动,促进茶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互生,把湖北省打造成为以茶为特色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展示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模范区、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集中区。

图丨神农茶业的“随州芽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抚今追昔,沧海桑田。

炎帝故里,文化灿烂,风光旖旎,畅叙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这里的茶,传承历史,立足优势,赓续茶文化的传奇华章。

今天的随州,正向世人展现出自然之美、自信之姿、自得之趣;而在不施粉黛的随州茶里,则能感受到底蕴之重、古韵之长、烟火之乐。

来随州吧,它的景能让你一见钟情,它的茶能让你再见倾心。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史”有“钟”的茶叶小产区,如何实现出口量领跑湖北的逆袭?

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交接地带,随州既是“汉东诸姬随为大”的历史古城,也是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

回望历史,随州地缘独特,南北资源要素、文化在此交汇——

这里是人文始祖之城。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氏在这里首植五谷、遍尝百草,开创华夏农耕文明,留下中华文明第一组伟大的脚印;

这里是编钟乐祖之城,沉寂2400多年的战国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随州惊艳“现身”,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作为“大国重器”,编钟多次出现在我国重大外交场合。

图丨随州风光

神农故里、古乐之乡,有“史”有“钟”

HUBEI SUIZHOU

华夏悠悠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

烈山——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坐落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厉山镇九龙山南麓。随县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源远流长,从春秋以来的二千多年间,有140多种典籍文献记载炎帝神农诞生于烈山。

农历四月二十六为炎帝生辰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长途跋涉来到随州炎帝故里拜谒始祖炎帝。

图丨今年在随州举行的拜谒炎帝神农大典

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祭祀炎帝神农活动由来已久,至迟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2011年,炎帝祭典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当浑厚的击鼓声在空旷开阔的随州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内的谒祖广场响起,现场瞬间肃静。击鼓九通,鸣钟九响,在祭祀司仪的引导下,炎帝大像前的炎黄儿女三叩首,感念始祖功德,共同祈愿家国昌盛。

作为国家级祭祀大典,如今,“寻根节”已连续举办了14年,已成为湖北一大文化品牌,也是在全球华人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图丨今年大典上,击鼓九通,鸣钟九响,圣门开启

尘沙已掩两千秋,旷世黄钟出随州。

曾侯乙编钟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于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它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青铜器是超越了瓷器、玉器、丝织品、明清家具等种类的最震撼的存在。一件手可盈握的宝贝已弥足珍贵,编钟如此巨大且充满艺术性,更是“国之重器”,多次出现在国家重要的外交场合。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气场强大,不怒自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丨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茶园万亩,芽茶、毛尖各领风情

HUBEI SUIZHOU

神农氏是农业之神,中华农耕文化始祖,同时也是中华茶祖。

《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唐之前无茶字,荼代指茶。)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图丨炎帝故里神农雕像

仲秋时节,炎帝故里神农雕像肃穆矗立,与之一同极目远眺,稻田金黄、万亩茶园飘香。

随州北有桐柏山,南有大洪山,中间是一条狭长的随枣走廊。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不同的纬度形成各自独特而神奇的小气候。

这里雨量充沛,桐柏山、大洪山的海拔最高都在一千米左右,植物茂密,云雾缭绕,自然是产茶的风水宝地。随南的大洪山云峰山茶场、随北的桐柏山草店车云山茶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万亩茶场。

图丨随县云峰山万亩茶园景区

每到春季,随县云峰山万亩茶园景区绿波流转,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茶树浸润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漫步云峰山茶园之间,穿梭在垄垄茶树中,看春风吹起一阵阵绿浪,手心里二叶一芽清香扑鼻。

新鲜采摘的茶叶经摊青、杀青、理条、干燥、辉锅等工艺后,条索挺直,芽头肥硕匀齐,银绿隐翠,清香高鲜,滋味醇和,汤色嫩绿明亮。冲泡时茶芽立于杯底,形似银剑竖立,亦像雨后春笋,蔚为壮观。这便是神农故里的独具香气和味道的“随州芽茶”。

“随州芽茶”2021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纳入中国茶业品牌计划推荐名录。

图丨随州芽茶冲泡后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

车云山位于炎帝神农故里随县草店镇东北部,地处湖北与河南两省交界的桐柏山区,一山跨两省。

车云山茶场,在唐朝就很有名。据传唐朝女皇武则天患上肠胃疾病,久治不愈,饮了车云山供奉的毛尖茶后疾病顿消,女皇凤颜大悦,于是赐银在车云山顶修建千佛塔,以彰茶功。后千佛塔毁于战乱,2011年当地政府仿唐朝旧制成功重建。

车云山毛尖与信阳毛尖同根同源,享有盛誉。1915年,车云山茶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1956年,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北京品尝了车云山明前毛尖后,称赞“汤清叶绿,香高味浓”;1997年,车云山茶在中国国际茶会上获金奖。

图丨车云山千佛塔

“冲”出获各民族与全球认可的好茶

HUBEI SUIZHOU

正因如此,随州茶园面积虽然仅占湖北省茶园面积2.1%,但2013年至2018年,该市茶叶出口量居全省第一,最高峰时出口量在全省比重达到54.5%,2019年以后居全省第二。

目前,随州共有神农茶业、中兴食品、淮源茶业等8家拥有出口资质的茶企,出口产品以绿茶为主,主要销往西非、中东、欧洲等地。

神农茶业的“随州芽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雾毛尖”获评全国名茶,“神农有机茶”系列产品为湖北名牌产品;中兴食品以“大洪山”为核心的系列商标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大洪山”茶品牌在一些国家甚至成为中国茶的代名词。

随州茶品牌,正漂洋过海融入对外开放“大棋局”,呈飨全球40多国消费客户。

图丨神农茶业茶园一隅

今年9月,湖北省民宗委制订“以茶促融”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以一江两河航运通道为轴线,以随州等8个城市为节点,60个产茶县为项目点,力争通过三年行动,促进茶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互生,把湖北省打造成为以茶为特色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展示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模范区、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集中区。

图丨神农茶业的“随州芽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抚今追昔,沧海桑田。

炎帝故里,文化灿烂,风光旖旎,畅叙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这里的茶,传承历史,立足优势,赓续茶文化的传奇华章。

今天的随州,正向世人展现出自然之美、自信之姿、自得之趣;而在不施粉黛的随州茶里,则能感受到底蕴之重、古韵之长、烟火之乐。

来随州吧,它的景能让你一见钟情,它的茶能让你再见倾心。

图丨随州琵琶湖风景区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