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黄精的价格

找到约182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大开眼界:史上最贵的20大盖碗,最贵的价格竟然接近一亿元

但凡真正深谙喝茶之道之人,都会有几套心爱的盖碗,更讲究的人则一定会备上几套景德镇知名大师亲自手绘的盖碗。

为何喝茶要盖碗呢?用茶壶或者用杯子喝茶不一样的吗?拍卖君在北京发现北方地区喝茶喜直接用壶泡茶,这种方式很符合北方人豪爽而直接的性格,甚至有用煮水的壶直接泡茶,泡好后直接倒入杯中款待贵客的。

清 乾隆款碧玉带盖碗

这种喝茶方式虽然方便快捷,可是牺牲掉了80%的喝茶乐趣,实在是亏!喝茶品茗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四点,尤其以嗅香为最重要,用杯和壶泡茶,一不利于察色、观形,二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和,三不利于茶香之保存。

清 芙蓉石光素盖碗

用大壶泡茶,嫩叶细芽在壶中被滚烫的沸水焖熟煮烂,茶温易冷却,香气更易散失,不耐喝且失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质更会下降,这是大壶泡茶的致命弊端。

而用盖碗泡茶,则所有优点都具备了,小小的盖碗,置于手中,茶之汤色,尽在眼前,碗盖包住香气不散失,香气萦绕,还可随时添加汤水,调和茶汤之浓淡,此外盖碗有托,拿在手心不烫手,实在是爱茶之人必备的心爱宝贝。

清 青玉兽面纹带盖碗

小小的盖碗,却不乏艺术价值极高的,尤其是清三代的盖碗,制作成本极高,艺术价值很大,动辄上百万。今天玉斋君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拍卖价格最高的20大盖碗,赶紧看看你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宝贝!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20名  清道光御题诗粉彩鸳鸯荷莲纹茶盖碗

估价:RMB450,000-800,000

成交价:RMB828,000

上海明轩201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一间屋

拍卖时间:2019-04-28

尺寸:直径10.8cm

此慎德堂粉彩盖碗敞口,深弧腹,圈足,盖面隆起,上置圆形抓钮,合于碗口内,盖顶及碗足内均署红彩「慎德堂」三字楷书款。内心无纹,碗与盖外壁粉彩绘荷塘鸳鸯图,一池碧水清澈见底,荷花盛开,其叶娉婷舒展,一对鸳鸯嬉戏于水波之上,相互凝视,意趣盎然。另一侧书道光御制诗文「珠盈菡萏圆千琲,梁戢鸳鸯福万年」,下钤红彩「道光」椭圆形篆印。造型秀美,胎体轻盈,绘画精细,色彩妍丽,为道光御窑难得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9名  清雍正斗彩云龙纹盖碗

估价:HKD400,000-600,000

成交价:HKD1,000,000

佳士得香港2015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时间:2015-06-03

尺寸:直径20.9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8名  清乾隆铜胎画珐琅柠檬黄地缠枝莲托盘盖碗

估价:RMB700,000-800,000

成交价:RMB1,012,000

北京东正201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重要宫廷夜场

拍卖时间:2016-05-14

尺寸:直径15.6cm;直径11.6cm

碗是明清时期常见的茶具,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皆十分流行,因其盖、碗及托分别象征着“天、地、人”三才,故又称三才碗。这套清乾隆铜胎画珐琅缠枝莲团龙茶器有茶盘一对、盖碗一对,器身遍布缠枝莲纹,碗底有团龙款,较之一般年号款更加珍罕。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7名  清乾隆碧玉描金福寿盖碗

估价:HKD700,000-900,000

成交价:HKD1,035,000

香港长风2009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皇室遗珍—清代宫廷珍品专场

拍卖时间:2009-11-30

尺寸:直径11.5cm

此碗精刻细描篆字百福百寿,字体绝无重复,甚有金石之美,碗身及上盖比例得当,线条流畅,为标准宫廷造办。

中国盖碗拍卖榜16名  清雍正黄地铜胎珐琅龙纹盖碗

估价:RMB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1,150,000

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御制翡翠朝珠项链,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2.4cm

此碗造型敦厚沉稳,仪态大方,呈现宫廷皇家雍容气度。器身通体以上等精铜为胎,胎体厚重,施明黄色釉为地,釉色纯正,因黄与皇同音,故为宫廷御用。碗盖上作圆钮,施珐琅彩绘龙纹图案,其间神龙盘桓于圆盖之上,张牙舞爪,神态威严,身形矫健,扭转翻折,追逐于身前火珠,周身五彩祥云围绕,甚世祥瑞。碗身亦绘神龙造型,穿梭于云气之中,宛若自盖顶之上盘旋而下,神龙绘制精妙细致,须发清晰,龙鳞隐现,颇为精彩。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5名  清十八;十九世纪白玉盖碗(两对)

估价:HKD500,000-700,000

成交价:HKD1,320,000

佳士得香港200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时间:2007-05-29

尺寸:直径12.6cm×4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4名  清雍正斗彩喜鹊登梅图盖碗

估价:RMB850,000-1,000,000

成交价:RMB1,322,500

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赋彩徵祥——清代瓷器精选

拍卖时间:2012-10-29

尺寸:直径20.7cm

本盖碗尺寸、造型、纹样及款识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静观堂藏品十分相似,尺寸较大,且盖大于碗,盖上的子口恰与碗的内沿吻合,俗称“天包地”,与常见的盖嵌于碗内的盖碗不同,为非常少见的雍正官窑作品。同样造型还见有绘云龙纹者,如北京故宫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据研究,雍正朝大型盖碗有两式,一式如本品,另一式为仿自明宣德的合碗,两式均只在雍正朝生产,尚未见有康熙或乾隆款者。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3名  明宣德青花矾红龙纹盖碗

估价:RMB1,2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瓷玉工艺品专场

拍卖时间:2013-12-01

尺寸:直径17.3cm

此盖碗外壁上均绘青花矾红彩,碗壁上以青花环饰祥云纹和海水纹,碗盖和碗壁上均绘有矾红赶珠龙。由于盖碗在品茗过程中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深受文人喜爱。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2名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八仙人物盖碗(一对)

估价:RMB900,000-1,3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梵云窑火—古瓷珍玩雅集

拍卖时间:2011-11-14

尺寸:直径17.4cm

青花釉里红八仙人物图器是清代官窑的名贵品种,虽常见碗、盘、碟、茶船等日用瓷之上,但装饰于如本品类盖碗者,则暂未见同类品面世。另本品造型极为独特,纵览国内外公私收藏,也不见有与其形状相同者,故可能为传世孤品,弥足珍罕。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1名  乾隆朝御窑粉彩百花不露地折腰盖碗

估价:RMB1,0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北京东正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明清宫廷御瓷

拍卖时间:2015-11-19

尺寸:口径10.2cm

百花不露地为粉彩名品,又称“万花锦”。始创于雍正时期,流行于乾隆朝。是唐英督陶期间的又一伟大创举,其艺术性非同凡响。据乾隆清宫内务府记事记载,绘此种图案之器,为宫中赏花时所用,象征“万花献瑞”。拍品做折腰式,胎体轻盈细薄,外壁粉彩一体绘饰百花图,花团锦簇,各尽其妍,犹如万花齐放,富丽堂皇。盖及碗身品相完好,保存至今实为不易。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0名  清乾隆御制翡翠盖碗

估价:RMB1,0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1,495,000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清乾隆御制紫檀百宝嵌屏风,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5-06-06

翡翠盖碗通体翠绿,局部又有一抹翡色,水头莹润,通体光素,充分展现翠质本身美感,追求良才不雕的意趣和优雅格调。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9名  清乾隆白玉盖碗(一对)

估价:RMB800,000-1,000,000

成交价:RMB1,495,000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禹贡(一)乾坤掷—古今东西间的乾隆宫廷艺术幻境

拍卖时间:2018-12-12

尺寸:直径12cm

本品通体表面琢磨光滑而无纹饰,碗盖与器身相密合,器型规矩,工艺精湛。此碗遵循“良材不雕”的原则通体光素,存“玉之五德”,以示蕴天地山川精气之大器不琢,突显玉乃山川精英的材质美。整器磨制精到,线形柔畅,抛光细腻,实为清代玉碗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8名  清道光粉彩描金莲瓣纹盖碗

估价:RMB500,000-600,000

成交价:RMB1,725,000

北京东正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1.5cm

此款粉彩莲瓣纹盖碗由碗、盖组成,胎薄釉细,品质上乘,器盖有圆钮,碗为敞口,弧壁,高圈足,整体造型精致典雅,盖钮鎏金,器盖、碗身均以写实手法绘粉彩莲瓣纹,极为细腻逼真。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为流行的花纹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此器胎质细腻,釉水润泽,色彩协调,笔工精致,堪称上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7名  明龙纹金盖碗银莲台

估价:RMB1,6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1,840,000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金银雅玩

拍卖时间:2018-06-19

规格:盖碗815g;莲座865g;通高19cm

此件由盖碗及莲台两部分组成,其盖碗由黄金打制,可开启,盖以含苞待放之莲花为钮,高浮雕五爪双龙首尾相戏于云气纹之间,龙身“左盘右蹙如惊电”,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外沿錾刻缠枝花纹,碗体口外撇,深腹,圈足,其腹部双龙纹饰与盖上纹饰相对应,碗内刻有莲花瓣及六字箴言,圈足处饰海水纹,底部錾刻一周“大明宣德戊申年御用监造玖成色金重贰拾壹两玖钱”字样。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6名  清雍正斗彩花卉纹盖碗

估价:HKD2,200,000-2,500,000

成交价:HKD2,245,000

佳士得香港2000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2000春季拍卖会·中国宫廷及圆明园御制艺术品

拍卖时间:2000-04-30

尺寸:直径19.4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5名  清乾隆外松石绿釉内五蝠纹盖碗

估价:RMB2,000,000-2,600,000

成交价:RMB2,300,000

北京中汉2011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05-23

尺寸:直径12.6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4名  清乾隆御制白玉刻「三清诗」盖碗

估价:RMB2,600,000-3,600,000

成交价:RMB4,370,000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禹贡(二)——康熙御制黄花梨大四件柜唐英督陶与大清的辉煌时刻

拍卖时间:2017-12-18

尺寸:直径11cm

本品精选上等白玉雕琢而成,质地莹洁,润若鲜荔,造型轻巧细薄。内外壁各刻如意云纹两道,杯心阴刻松树、梅花、佛手纹,参差相迭,外壁摹刻乾隆御制《三清茶》诗。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3名  清嘉庆粉彩御制三清茶诗盖碗

估价:RMB3,800,000-6,800,000

成交价:RMB4,600,000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12-06

尺寸:直径11.3cm

清宫茗茶风尚由来已久,肇启于康熙后期,历雍乾二朝而大盛,沿袭至嘉道之世。其茶具之变化亦随时代而不同,彰显每位帝皇的品味和雅好。嘉庆皇帝自幼深受乾隆皇帝的影响,一生钟情茗茶,以致有清一代,于官窑瓷器上书写御制诗文为饰仅见其父子二人。乾隆者所作御制诗文装饰于多种器形之上,且入饰的诗文数目广多,而嘉庆者仅见于茶具(茶壶、茶杯、茶盘),诗文数量也只是一首,本品正是其中最为珍罕的一例。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2名  清乾隆白玉雕八吉祥纹盖碗连碧玉座

估价:RMB3,000,000-4,000,000

成交价:RMB6,900,000

北京东正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皇家长物—中国宫廷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3cm

此白玉八吉祥盖碗以羊脂白玉为料,温润晶莹,呈凝油脂光泽,碗分为盖、身两部分,盖钮凸刻八棱,每棱之间为一瓣莲花,莲花上为葫芦状物,盖面碾琢佛门八宝,盖与碗均为花口,碗身与佛门八宝相对应分为八个区域,每一区域碾琢一尊佛祖像,碗足外撇,配有碧玉底座,底座为束腰状,分为上下两部分。此器刀工深峻,线条细润,富有浓郁的宫廷气息,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名  清雍正蓝釉堆白鱼藻纹盉式盖碗(一对)

估价:RMB6,600,000-7,600,000

成交价:RMB7,590,000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胤禛十二美——雍正御制瓷器撷珍

拍卖时间:2018-06-18

尺寸:直径17.5cm

我们喝的大白菜是老班章吗?

你说的大白菜,和芳村茶商或茶人嘴里的“大白菜”,价格一个地上一个天上。

今天说的老班章“大白菜”,是一个偶然事件造就的商业传奇。

说点实话,老班章古树春茶,一年也就25吨,最多不过30吨,市场上5000吨到10000吨,只有包装上印着的“老班章”三个字是真的。

一、是白菜价,还是天价茶?

说起大白菜,我甚为喜欢,作为一种常见蔬菜,深得消费者青睐,尤其北方的大白菜,爆炒水煮,加点最近涨价的猪肉,香甜可口。

我国的白菜种植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半坡原始社会时期。

明代李时珍引陆佃《埤雅》说:“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常见的大白菜除了通俗鲜美、好吃等特点,“实惠”也是其显著特征。

今天我们说的“大白菜”,既不是俗谓的“萝卜白菜”的白菜,也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说起来更不是什么便宜货。而是一款貌似普通再普通不过,实则是贵到怀疑人生的普洱中期茶。

“大白菜”,是2000-2004年,何氏某某等自带原材料,在改制前勐海茶厂定做的一款定制茶,分有5个年头的版本。

由于其包装棉纸中间,印有一个绿色有机茶logo,外形设计和颜色调配,都很像一颗大白菜,茶友便逐渐广泛称之为“大白菜”。

后来,大白菜的生产者何氏某某等创办了现在的福今茶厂。

有道友详述了“大白菜”的由来。

1999-2004年间,勐海茶厂长期处于效益低下和国企改制过渡期,为维持茶厂正常运营,勐海茶厂对以往的贸易方式进行了调整,接手生产了大量以来料加工为主的茶品。

其中不乏优秀的产品,以班章茶最为经典,至今为众茶友津津乐道。

1999年,勐海茶厂获得绿色食品与有机(天然)食品双认证(其标志中心的图案为一颗大白菜)。

以何氏某某等为主要代表的广东茶商,在勐海茶厂进行来料加工,生产茶品,“班章大白菜”,就是这个时期的茶产品中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班章生态茶的之首创。

自90年代起,何氏某某等寻得为天下茶友称道的“王者班章茶菁”,运至勐海茶厂加工压制,生产出多款极负盛名的班章系列茶产品。

5款大白菜中,据说以2002年版的班章精品生态青饼(大白菜)最为优秀。

这款大白菜以勐海茶区班章乔木有机生态春茶为原料,经十七年的储藏,有陈化效果。

2002年版大白菜,据茶友介绍,出汤急速,汤色红黄明亮,茶气强烈、饱满丰富、滋味醇厚、烟香独特、留口持久、喉底顺润、喉韵十足,生津明显、回甘回甜、令人痴迷。

这正是班章乔木大白菜韵味风格的江湖传说。

二、是“烟味”,还是“无味”

我们常吃的大白菜不过几块钱一公斤,大众消费。但开篇我们就提到,班章大白菜茶的价格,可不是小数目。

我特意去查证了一番,2002年版大白菜,东和的报价为586万一件,近7万一饼。

当然,这是一次性拍取整件茶给出的价格,若是单购单饼散片,价格必定更加昂贵。

用买一饼大白菜茶的钱,去蔬菜批发市场,可以买近百吨白菜。

在今年的广州茶博会上,大白菜茶却拍出了67万一饼的天价。

白菜倘若成精了也卖不出这么高的价格!

写到这里,我想静一静,67万是什么概念?

这个数字,足够在我们老家安徽宿松县城买上一套一百余平的房子,在云南偏远县城,甚至可以买上两套左右。

一饼茶就能喝掉我们好几套房子,果然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关键在于,这饼茶还不是孤品,可能有成百上千件,甚至数以万计,我们永远不知道茶市上,这款茶究竟还有多少。

竟不知有多少,你何以确定你买到的就是大白菜?何以确信,我们喝到的大白菜真的是老班章?

答案虚无缥缈。

修飞机的伊凡说:周围有很多茶友喜欢这款茶,究其原因,都说在大白菜茶里面喝出了老班章的味道。

我很纳闷,就连大白菜独特的烟味儿,都被这些人阐述成了老班章的风味。

伊凡每次说到大白菜,嘴里都会蹦出三个英文字母:GUN。不知是枪的英文发音,还是汉语拼音的“滚”?

那么,现在的老班章古树茶是否有烟味?

没有。

普洱茶的烟味,主要源自制作过程中的干燥环节,说直白些,是由烘干手段所致。

今天的老班章古树茶,可谓弥足珍贵,甚至可以说,老班章村的茶农,已没有一户不是规范的初制所,“烟味”早已成为班章茶的历史。

老班章是一个村民小组,就是一个生产队,100多户人家。其实班章村委会的茶都可以叫班章,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在整个布朗山系,要找出有“烟味”的春季晒青毛茶,现在已非容易之事。

因此,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预测:

在当下的市场链中,随着老班章古树茶越加昂贵,有独特“烟味”的大白菜茶,必定越炒越贵。

这不过是种零和游戏。

当市场疲软,或许没有能力接盘,甚至直接不会去轻易崩盘,这个时候,单个茶品就极有可能崩盘。

三、是“味”变了,还是“心”变了

当茶友们怀着对大白菜的爱羡,去往老班章寻茶时,已经再也找不到那股熟悉的“烟味”。老班章的“烟味”,早已在这班章茶的故地消失殆尽,不复存在。

很多人或许会因此心生疑惑,不断去追问,究竟是大白菜茶欺骗了我们,还是老班章真的变味了?

其实老班章茶自始至终没有多少变化,不管是茶树,还是班章茶的历史,只是在年复一年的生长、老去。

真正变了的是人心,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投机倒把,无度炒作的诡计之心。

从一款原本普普通通的茶,演变为天价茶,大白菜不仅博足了世俗的眼球,而且暴露了这个时代的病。

茶市无调控无规则的混乱病,茶商无底线无下限的炒作病,茶人无理智无思考的跟风病,茶农无后顾无主见的微利病和消费者无常识无判断的盲从病。

可以直观肯定的一点是,这些大白菜,无论品质真假,其实都破坏了这个时代的经济秩序。

这些天价茶,是对这个时代的污蔑和讽刺,是这个时代的炒作和矛盾产物的产物,是这个时代沦丧的无标准的黑色交易,是这个时代市场商业的阴暗使者和罪魁祸首。

从茶市、茶商、茶人、茶农到消费者,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的盲目追捧、炒作、盲从,逐步被“利益”牵引着灵魂,和本能的良知坠入黑暗之渊。这其实是整个普洱茶界最可怕的。

我们知道,市场终将逐渐理性,茶终将回到饮品的本性。

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有一点好,就是能打破大家对权威和高价的顶礼膜拜。

海德格尔说:“有担当,才有自由”。

这些茶,或许更应该放到博物馆或展览馆里陈列、展示,让它们静静的躺在远离生活的世外。

鲜为人知的安茶消亡与复兴史

安徽祁门物华天宝,属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它不仅是景德镇高品位瓷土的供应地,而且有屯绿中最著名的凫绿、红茶中最香的祁门红茶,还有一度曾销声匿迹、少为人知的安茶。

祁门安茶,原产于祁门县的芦溪乡一带。它的起源和消失,与祁红的创始人余干臣的后半生一样神秘,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载,竟然谜一样的消失了。

走进芦溪,我在做过充分的安茶调查,查阅过大量的有关史料以后,猛然醒悟,要想真正看穿安茶的真面目,一定要如实地把它还原到产生它的时代中去,有必要把它与同时期的同类茶细心比对,如此,便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想明白安茶是怎样起源的,首先,必须探讨清楚它是怎样消失的。

关于安茶的凋敝消亡,共同认可的准确时间,应在 1940 年之前。如果把祁门安茶和梧州六堡茶做一对比,便会惊奇地发现,安茶的销运路线艰难而漫长,其运输行程,大约要历时 3~4 个月。安茶在祁门的芦溪制作,由阊河运至饶州,出鄱阳湖后,入赣江而达赣州。更换小船后,逆水在大庾(南安)登陆,穿越大庾岭(梅岭),入粤界南雄,而至广州、佛山一带销售。

从安茶的销运过程可以看出,祁门人只是完成了茶的制作,然后运输到广东佛山等地。这点与六堡茶的销售类似,原产地的茶农根据要求做完茶后,只是批发给了广东茶商,并没有解决成品茶的零售问题。而广东茶商买到批量的茶以后,经过存放陈化,又转手把茶零售到两广地区,但大部分的安茶,还是销售到了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手里。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战火纷飞,安茶的运输路线变得更加艰难,茶运之路充满着更大的凶险,这就意味着安茶的运输成本,必然会成倍地提高了。而此时的安茶,又同时面临着与六堡茶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更令安茶雪上加霜的是,当安茶的批发价格不能提高到可以抵消巨大的运输成本与生命风险赔付的时候,远在祁门的安茶生产商只能被迫停产,这是最合乎情理的推断。此起彼伏,在安茶衰亡的同期,也就是 1935 年,我们还能查到一组重要的数据,梧州六堡茶的销量,就在这一年创了历史新高,达到了 80 万斤的产量。这个突然出现的产量,是否可以合理地解释为:当安茶停产以后所形成的产量缺口,是由相类似的六堡茶来弥补的?这个论断,显然是成立的。何况在安茶的身边,品质优异、馥郁高香的祁门红茶已经兴起,在红肥绿瘦的产业窘境中,当地的很多茶号纷纷开始绿改红,这也是符合历史的客观经济规律的。

枝上小虫,助茗瓯春色。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通过安茶的消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茶和六堡茶收购以后的销售路线与消费群体,是高度重合的,都是由广东人完成收购,然后再由广东茶商完成茶的仓储、陈化、拼配甚至是再包装,最后销售到同一个地方,即两广、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安茶的突然消亡,消亡得很绝情、很彻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当时,安茶是全部外销的,产茶之地的祁门人,并不习惯品饮安茶。假如在祁门或周边地区,存在着安茶的稳定消费群体,那么,一定会有一两家安茶的老字号,能够苟延残喘地活下来。然而,残酷的历史现状,也同时证明了这一结论的可靠。

明清俗话说「无徽不成镇」,早在东晋时期,徽人就已远赴异乡,其后,在盐、茶、木、典四业中,叱咤风云。尤其是明清时期,茶叶贸易已经成为徽商经营的巨业。从上文的历史事实可以推测,安茶的起源应该是模仿了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当时,在广东经商的安徽茶人,从六堡茶的制作和经营中,管窥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联想到家乡芦溪有着与六堡镇相似的地理结构,都具备群山连绵、两河汇聚这样适宜茶树生长的良好条件,并且,芦溪特有的槠叶种洲茶叶厚味浓,枝粗叶大,价格低廉,尤其在春尾以后,茶梗依然持嫩、柔软,非常适合陈化。正是兼具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制茶条件,勤劳精明的徽州人,从粤商手里拿到订单之后,便开始模仿六堡茶了。

令人更为吃惊的是,《六堡志》里记载:「六堡镇的文记茶号,曾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过六安篮茶和普洱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我目前无力再去做进一步的考证。如果能够证明,作为六堡茶中五大茶号之一的文记第一个生产了六安茶,那么,祁门安茶仿制六堡茶的历史疑问,马上会迎刃而解。如果暂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去证明这一点,也至少说明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商在历史上是生产过一定数量的祁门安茶的。并且,二者之间的工艺、设备、技术、包装、成品茶的滋味等,都具备了一定的相似性。

六堡茶的初制情况,也是如此。茶农只是完成了毛茶的制作,在六堡茶的后期制作中,关键的渥堆、陈化、仓储、拼配等环节,基本是由不同的茶号自主完成的。因此,当时的六堡茶生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产品标准。在祁红问世之前,以生产绿茶为主的祁门,是无法接受发酵茶的,之前,也不可能具备生产发酵茶的技术和条件。拿到了产品订单的芦溪人,为了做出汤色黄红的发酵茶,便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他们在春尾完成了毛茶的杀青、揉捻和干燥后,到了白露节气,把毛茶堆在室外,采取夜露的方法,以提高茶叶的含水率。为了使茶叶发生氧化红变,在白天,他们又把茶叶薄摊晒干。茶农们在反复的堆放、薄摊过程中,无意识完成了茶叶的渥堆过程。当堆温升高后,他们就会去翻堆降温,如此反复的夜露日晒,通过湿热作用,破坏了茶叶中的叶绿素,待茶坯变软,色泽呈黄褐色,便进入干燥环节。在包装上,也仿制了六堡茶的竹篓装。毛茶在装篓前,也像六堡茶一样,用木甑蒸软,压入箩筐,然后晾置、陈化,烘干后,运出祁门。因为安茶的运输路线漫长,需要多环节的船载、车运和人扛,所以,过去安茶的小竹篓,每篓重 3 斤,每大篓装 20 小篓,总重 60 斤。其重量,便于装卸,明显小于六堡茶 100 斤的大筐装。

老茶的醉人汤色。

按照以上工艺做出的茶,茶的汤色加深了,滋味浓厚醇和,苦涩味降低,其产品质量自然能够达到粤商提出的要求。当然,在那个时代,六堡茶和安茶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中下层的劳苦人民,基本用于解渴祛暑之用,消费者对这类价廉耐泡的粗茶,也不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如此,茶在渥堆的湿热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微生物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茶汤由苦涩逐渐开始向醇滑甜厚转变,并有独特的槟榔香产生。独特的槟榔香,后来成为品质优异的安茶的审评标准之一。1988 年,安徽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对安茶的鉴评标准为:「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2015 年 11 月,在安茶的传承人汪镇响先生的办公室,我见到一个他珍藏的早年老安茶的竹篓,竹篾已红变,体积明显大于现在安茶的茶篓。其中的茶叶虽在近几年喝完了,但细嗅一下,竹篓里剩余的老箬叶上,还保留着淡淡的槟榔香气。

在 1949 年之前,还没有六大茶类的分类标准,所以,当地人习惯性地把安茶作为绿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我们明白了安茶的制作原理,及其需要陈化的后发酵事实之后,把祁门安茶归类为黑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六安和祁门虽然同属安徽,但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古徽州,山路弯弯,感觉还是相距甚远。因此,祁门产的安茶与六安茶,根本就是品质殊异的两种茶类,风牛马不相及。但是,为什么祁门安茶又能被刻意称为六安茶呢?

个人认为,是因为当时的六安贡茶名气太大了,茶商们售茶攀龙附凤,沾点名气,也在常理之中,古今亦然。六安茶,从唐代到明代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清初又贵为贡茶。

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记载: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写道:「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嘉庆九年,《六安州志》云:「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清代李光庭的《乡言解颐》里,也多次提到过六安茶,「金粉装修门面华,徽商竞货六安茶」,「古甃泉逾双井水,小楼酒带六安茶」,所以,身在祁门的茶商,为了提高安茶的身价,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便称他们的安茶产自著名的六安贡茶之乡,故意把安茶和六安茶搅和在一起,鱼目混珠。因为当地人不喝安茶,也不会在意茶票上究竟印了什么。

当时的安茶,价格低廉,购买和消费安茶的人,大部分为流落南洋打工的下层劳苦华侨,他们更不会去深究茶的产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安茶大号,如孙义顺、胡矩春、汪厚丰等,茶票上均明确标注了「六安采办雨前上上细嫩真春芽蕊」,「惟我六安茶独具一种天然特质」,「在六安拣选雨前上上芽蕊,不惜成本」,等等强调之语。另外,还有「六安贡品、六安名茶」等字样,这些类似的虚假夸大宣传,无非都在假借六安之名头,多赢一份利润而已。

当我们明白了安茶的出现是在两广茶商的商业需求以及安徽茶商的利益驱动下,共同催生的仿制茶品之后,对于安茶在包装和宣传上,自称为六安茶,就会更容易理解。他们普遍假托六安茶,是因为六安茶与六堡茶,都具备一个共同的「六」字,从读音上和功效上,更靠近与之相似的六堡茶。

一个冬日的清晨,我与合一园茶业的晓辉和旺鑫,从祁门县城驱车 40 公里,来到群山深处的芦溪乡。在孙义顺茶厂,就安茶的有关疑惑采访了对于安茶振兴功不可没的汪镇响先生。

汪老开明健谈,他说:「1918 年以后,黟县古筑乡孙家村的孙启明,带着茶叶和制茶技术来到芦溪,用谷雨以后的成熟茶青,与芦溪人合作生产安茶。孙启明看重的是芦溪有成片的原生槠叶种的洲茶,土地肥沃,不用施肥。」

当我问到「软枝茶」的时候,汪老的回答,印证了我的思考,他说:「软枝茶,不是一个品种,曾在孙义顺老茶号工作过的汪寿康告诉过我,所谓软枝茶,就是茶农完成鲜叶杀青后,把揉捻过的茶青摊晾在竹席上,晒至半干状态,然后卖给芦溪的茶号。很多茶农或背或挑,翻山越岭,一路上,那些半干柔软的茶青,在太阳下、在皖南湿热的天气里、在布袋里,在人体有温度的肩背上,自然会完成部分的湿热发酵,茶青的枝梗,便会变得更加柔软。当路人问起背的什么茶时,茶农们常常会说:『这是软枝茶』,天长日久,『软枝茶』的称谓,便约定俗成了。也就是说,杀青揉捻后晒至半干的茶青,才是各茶号的收购标准。若太干了,肩挑背扛,茶青容易挤碎;太湿了,茶青的含水率高低不一,茶号不好定价。类似的收购行规,在其他的红茶产区,也同样存在着。各茶号每天收完茶青之后,便立即在自己的作坊里,集中完成毛茶的干燥,以及后续的日晒夜露、蒸压、包装等关键工序。祁门的秋冬季,是深山里的枯水期,临近过冬才能制作完毕的安茶,要堆在山里,自然陈化半年,等春天来临,小溪里涨满春水时,安茶始可借着水流,用船运出芦溪和祁门。」

从汪老的谈话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印证,安茶的制作技术,确实是从外地传过来的,这也基本符合上文、我对安茶起源的考证。孙义顺老茶号的创始人,应该详细考察过,芦溪的茶园与六堡镇的相似性,当时,孙启明不只是引进了茶的制作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六堡茶的成品茶、和竹制包装,以供参照。因此,传统的老安茶,从出生开始,身上总有抹不掉的六堡茶的历史印痕。

在孙义顺茶厂,我看到了一份珍贵的手稿资料,它是解放前负责运送最后一批安茶的程世瑞先生的口述笔记,程世瑞先生也是早期成批量安茶的最后见证人。他笔记中写道:「安茶,是一种半发酵的红青茶」,陈化了八年的王德春号安茶,「呈青黑色,没有发霉变质,尚有清香味」。

当他把茶运到佛山的兴业茶行,用开水冲泡这款茶的时候,程世瑞口述说:「味稍苦涩,茶汁乌红色,叶底呈青色,另具一种茶香味,不同于祁门的红茶和绿茶,与六安茶的差别更大。」这段话,是在安茶消失之前,前人留下的唯一的文字记录。从口述中可以读出,陈化八年的安茶,茶汤呈乌红色,而不是橙黄色或橙红色,它是黑红浓醇的典型的黑茶类汤色。这种汤色,是只有经过了前期渥堆,在湿热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汤色。

现在的安茶工艺,存放八年后,是不可能出现乌红汤色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叶底呈青色,这里的「青」,应该是深绿偏黑,说明这批茶的活性很足。一款良好的陈茶叶底,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其色泽会黑中泛青,慢慢变得新鲜而明润,而非做旧茶的碳化与胶着不散。程世瑞描述的安茶,既不同于绿茶,也不同于红茶,另具的一种茶香应该是渥堆与后发酵产生的醇和陈香。如果当年的老安茶工艺与现在的安茶工艺近似,那么,陈化八年后的安茶,其汤色是不会醇厚黑红的。

这些珍贵的信息,反而证明了现在的安茶制作与 1940 年之前是不尽相同的。在老安茶的核心工艺断代以后,现在的大部分安茶厂家,尚停留在相互模仿阶段,还没有真正把握安茶的传统工艺。

程世瑞先生的口述笔记原稿。

在芦溪,我参观过几个安茶生产厂,也品过数款不同类型、不同年份的安茶,说实话,我找不到黑茶类所具备的醇、厚、甘、爽、滑、红、浓的特点,大部分的安茶,仍偏苦涩,青味重,还保留着绿茶的火香,以及陈年绿茶的绿豆汤味道。个别的茶,会有淡淡的箬叶香和竹青味,这与安茶的箬叶竹篓包装有关,并不是安茶陈化后真正的醇厚滋味。

现在的安茶工艺,基本选择谷雨至立夏前后的茶青,杀青、干燥后做成毛茶。等白露过后,白天在竹甑中,把毛茶烘干,等晚上把干燥后的毛茶摊匀到竹席上,承接秋夜的露水。露过一夜的毛茶,次日在太阳下晾晒一天,然后蒸软,压入衬有新鲜箬叶的竹篓,最后烘干和陈化。

安茶在历史上素有「圣茶」之名,茶性温凉,清热祛湿,可作药用。因此,安茶的复兴和传承,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一个爱茶之人,我希望更多的祁门人能从旧时安茶兴盛的大背景里,结合黑茶的制茶原理,去追寻和探索安茶最初的制作技术。果真如斯,安茶的未来不可限量。


找到约17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