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红茶对真菌

找到约155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茶的抗菌抗病毒功效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茶的抗菌抗病毒功效逐渐被人们揭示,并已经在药物开发、食品保鲜以及日化用品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一、茶的抗菌作用

1、茶的抗菌作用与口腔健康

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是人类龋齿的主要致病菌。研究表明,茶多酚对变形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强于葡萄多酚),有潜力发展成为治疗或预防龋齿的抗菌药物,可添加于口腔保健用品中以增强防龋效果。例如,美国佩斯大学研究指出,添加了白茶提取物的各种牙膏,杀菌效果得到增强。此外,红茶与绿茶相比,一般是红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更好。有研究表明,在100~400 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绿茶和红茶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0 mg/mL和50 mg/mL,可见在相同的浓度条件下,红茶的效果优于绿茶。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spp.)是两种重要的牙周致病菌。绿茶提取物对上述这两种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将绿茶提取物用于治疗后,病人口腔中的牙周致病菌显著减少。此外,有研究指出,与其他5种中药提取物(厚朴酚、黄芩甙、大黄素、五倍子提取物和黄连素)相比,茶多酚对9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最低杀菌浓度和最低抑菌浓度值较低,说明茶多酚具有更强的抑菌能力。

2、茶的抗菌作用与肠胃健康

研究发现,茶多酚不仅能抑制肠道有害菌,而且还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用含绿茶提取物的饲料喂养小牛,发现小牛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含量显著增多,而梭菌等有害菌数量显著降低,小牛腹泻减少,死亡率明显下降。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类能导致人类肠道疾病的病原菌。研究表明,当咖啡碱质量分数在0.5%以上时对大肠杆菌O157:H7有非常明显的抑菌效果;当绿茶提取物与NaCl结合使用时抑菌效果明显提高。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是一类引起人和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研究发现,绿茶提取物和红茶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对肠液和电解质平衡的干扰。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鱼共患病病原菌,人类可因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而发生腹泻、食物中毒、继发感染。研究发现,将绿茶提取物添加于罗非鱼日常饲料中,能提高罗非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低度恶性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密切相关。茶对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各种胃病具有治疗或者预防作用。研究表明,富含多酚类的绿茶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包括胃癌、胃溃疡等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各种胃病。EGCG和EC对幽门螺杆菌的最低抑菌范围分别为50~100μg/mL和800~1 600μg/mL,表明日常饮茶时的茶多酚浓度对幽门螺杆菌可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茶类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差异。有研究比较了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四大茶类的9种茶叶提取物及提取时间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发现当提取时间为5 min时各类茶均表现出抑菌作用,而当提取时间为2 min时只有大吉岭红茶和泰舒白茶表现出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

3、茶的抗菌作用与皮肤健康

绿茶提取物对人类皮肤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研究分析比较了EGCG和其他抗真菌成分对临床分离出的皮肤真菌的作用,发现所有的受试菌株对EGCG的敏感性高于氟康唑和氟胞嘧啶,EGCG的抗真菌效果比氟康唑高出约4倍,而比氟胞嘧啶高出4~16倍。此外,绿茶提取物对于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亚麻短杆菌等也均有抑制作用。茶叶中的皂甙成分也是一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成分,对皮肤致病真菌,例如小孢霉属病菌(Microsporum audouinii)等,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

4、茶的抗菌作用与食品保鲜

茶叶中的抗菌成分作为天然的防腐剂可应用于食品保鲜。例如,将绿茶提取物应用于冷冻白虾的保鲜贮藏,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的滋生;将绿茶提取物用于牡蛎肉的保鲜上,可以延长牡蛎肉货架期。茶黄素是一种天然的抗菌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研究表明,茶多酚和几种主要儿茶素对一些食物中有益细菌(例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的最小抑制浓度是对有害细菌最小抑制浓度的2~5倍。

茶多酚对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用,有助于防止食物腐败变质。绿茶提取物在熟牛肉、鸡肉、猪肉的冷却过程中能抑制产气荚膜梭菌孢子的萌发与生长。此外,黑茶对杆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研究发现茯砖茶的浸提物对一些食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一些芽孢形成菌,如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生孢梭菌具有抑制作用。

5、茶的抗菌作用与临床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院内感染的一种主要致病菌。研究发现,绿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8 mg/L;此外,绿茶提取物与氯化钠(NaCl)联合使用能提高绿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

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于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研究发现,抗坏血酸(Vc)能提高EGCG的稳定性,从而能增加其对MRSA的抑菌效果,其中EGCG单独使用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4μg/mL,而添加抗坏血酸后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2μg/mL。不同茶类的茶叶对MRSA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研究表明抗菌作用较强的是白茶、绿茶和乌龙茶。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强的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伤口感染较常见的一种细菌。研究发现,当pH为5.0、6.5和8.0时,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均能增强绿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茶多酚能通过破坏绿脓杆菌细胞膜达到抑菌作用,当茶多酚质量浓度在0.75 mg/mL以上时,对绿脓杆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研究表明,茶黄素对这两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将茶黄素与EC结合使用时抑菌效果显著提高。此外,有研究指出,EGCG对耐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抗菌剂。

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肺结核的主要病原菌,EGCG不仅能通过下调色氨酸-天冬氨酸外壳蛋白基因表达抑制结核杆菌,还能够抑制结核杆菌enoyl-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Inha)活性。

二、茶的抗病毒作用

1、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等成分对流感病毒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抑制效果,具有潜在药物开发价值。例如,研究发现,EGCG和ECG在MDCK细胞培养中对众多流感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甲型流感病毒,EGCG、ECG和EGC的有效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22~48、22~40、309~318μmol/L;此外,研究表明,茶黄素及其3种衍生物均表现出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2、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抑制作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研究发现,当EGCG浓度大于10μmol/L时,可减小病毒蛋白酶对底物的亲和力。EGCG还可抑制多种DNA酶、RNA酶,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作用比抑制DNA聚合酶作用高5~10倍;CG、ECG、GCG、EGCG等儿茶素能抑制HIV-1整合酶的活性。茶黄素衍生物和儿茶素衍生物都能抑制HIV包膜糖蛋白与靶细胞的融合,茶黄素类衍生物比儿茶素类具有更强的抗HIV病毒效应,茶黄素还可以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茶黄素衍生物可以作为候选杀微生物剂预防HIV传播,具有药物开发价值。

3、茶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

茶叶提取物对乙肝病毒(HBV)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作用。绿茶提取物可在HBV复制的各个环节起到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成分。绿茶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乙肝病毒抗原的表达与复制,减少HBV DNA和HBVccc DNA的复制。研究表明,绿茶提取物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胞外病毒DNA、胞内病毒DNA均有抑制作用。与绿茶提取物相比,单一成分EGCG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稍弱于绿茶提取物。另外有研究发现,白茶提取物对HBsAg和HBeAg表达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最高可达40.70%,对HBeAg表达的抑制率最高可达39.94%。此外,人们利用乙肝病毒转染细胞株,也证实了普洱茶提取物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普洱茶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茶多酚、茶黄素、茶氨酸等)对其具有协同作用。

4、茶对疱疹病毒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儿茶素类及其衍生物都具有抗疱疹病毒活性。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是疱疹病毒的一种,是一种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致病因子。研究发现,EGCG浓度超过50μmol/L,能够抑制包括Rta、Zta和EA-D在内的EB病毒裂解周期蛋白的表达。另外,EGCG通过抑制即刻基因的转录来阻断EB病毒的裂解周期,从而抑制EB病毒进入裂解周期。EGCG能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上抑制EB病毒裂解复制。研究发现,50μmol/L EGCG能抑制EB病毒核抗原与oriP-DNA的结合,引起维持EB病毒以染色体外形式的消除,最终损害EB病毒的隐性感染。

5、茶对其他病毒的抑制作用

EGCG能在细胞内通过多种机制抗腺病毒。此外,研究发现,与绿茶、乌龙茶相比,普洱茶和红茶的水提物可显著抑制SARS病毒的3CLPro蛋白酶活性,抑制病毒在宿主中复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目前市场上已有比较成功的以茶叶提取物为主剂的抗病毒药物。例如,因为绿茶儿茶素对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疗效,2006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治疗尖锐湿疣的天然植物药物(儿茶素药物)上市,命名为Veregen。

三、茶叶中发挥抗菌和抗病毒功效的主要化学成分

现有研究表明,茶叶中发挥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茶皂素、香精油等,其中以EGCG为代表的儿茶素成分和以茶黄素为代表的茶色素成分是茶叶发挥其抗菌和抗病毒功效的关键成分;此外,聚酯型儿茶素成分、咖啡碱、木犀草素、山奈酚等黄酮及其糖苷、没食子酸,以及香叶醇等挥发性成分也是茶叶中重要的抗菌和抗病毒成分。

研究发现,这些化学成分在发挥抗菌和抗病毒功效的过程中,与氯化钠、维生素C及某些抗生素成分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例如β-内酰胺抗生素,有研究提出将没食子型儿茶素和β-内酰胺抗生素一起使用以解决抗二甲氧苯青霉素抗菌素的金色葡萄糖球菌问题。此外,茶叶中的其他化学成分,例如茶多糖和茶氨酸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从而能间接发挥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茶饮料中含有L-茶氨酸,当它进入人体被肝脏分解后,会转换成乙胺,继而激活机体T细胞,增强人的免疫力。

四、茶的抗菌和抗病毒机理

茶的抗菌和抗病毒功效的机理,根据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6个方面。

1、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粘附

2、对酶的竞争抑制作用

3、破坏菌体细胞膜

4、抑制病毒的基因表达

5、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6、干扰病毒增殖程序,阻断病毒核酸复制

(具体内容详见:《茶的抗菌抗病毒功效》,中国茶叶,2019,41(1):1~6,作者:吕海鹏,张盛,林智。)

来源:茶书院、北京茶世界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的抗菌和抗病毒研究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茶的抗菌抗病毒功效逐渐被人们揭示,并已经在药物开发、食品保鲜以及日化用品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一、茶的抗菌作用

1、茶的抗菌作用与口腔健康

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是人类龋齿的主要致病菌。研究表明,茶多酚对变形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强于葡萄多酚),有潜力发展成为治疗或预防龋齿的抗菌药物,可添加于口腔保健用品中以增强防龋效果。例如,美国佩斯大学研究指出,添加了白茶提取物的各种牙膏,杀菌效果得到增强。此外,红茶与绿茶相比,一般是红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更好。有研究表明,在100~400m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绿茶和红茶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0mg/mL和50mg/mL,可见在相同的浓度条件下,红茶的效果优于绿茶。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和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spp.)是两种重要的牙周致病菌。绿茶提取物对上述这两种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将绿茶提取物用于治疗后,病人口腔中的牙周致病菌显著减少。此外,有研究指出,与其他5种中药提取物(厚朴酚、黄芩甙、大黄素、五倍子提取物和黄连素)相比,茶多酚对9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最低杀菌浓度和最低抑菌浓度值较低,说明茶多酚具有更强的抑菌能力。

2、茶的抗菌作用与肠胃健康

研究发现,茶多酚不仅能抑制肠道有害菌,而且还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用含绿茶提取物的饲料喂养小牛,发现小牛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含量显著增多,而梭菌等有害菌数量显著降低,小牛腹泻减少,死亡率明显下降。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类能导致人类肠道疾病的病原菌。研究表明,当咖啡碱质量分数在0.5%以上时对大肠杆菌O157:H7有非常明显的抑菌效果;当绿茶提取物与NaCl结合使用时抑菌效果明显提高。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是一类引起人和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菌。研究发现,绿茶提取物和红茶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对肠液和电解质平衡的干扰。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鱼共患病病原菌,人类可因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而发生腹泻、食物中毒、继发感染。研究发现,将绿茶提取物添加于罗非鱼日常饲料中,能提高罗非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低度恶性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密切相关。茶对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各种胃病具有治疗或者预防作用。研究表明,富含多酚类的绿茶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包括胃癌、胃溃疡等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各种胃病。EGCG和EC对幽门螺杆菌的最低抑菌范围分别为50~100μg/mL和800~1600μg/mL,表明日常饮茶时的茶多酚浓度对幽门螺杆菌可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不同茶类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有所差异。有研究比较了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四大茶类的9种茶叶提取物及提取时间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发现当提取时间为5min时各类茶均表现出抑菌作用,而当提取时间为2min时只有大吉岭红茶和泰舒白茶表现出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

3、茶的抗菌作用与皮肤健康

绿茶提取物对人类皮肤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研究分析比较了EGCG和其他抗真菌成分对临床分离出的皮肤真菌的作用,发现所有的受试菌株对EGCG的敏感性高于氟康唑和氟胞嘧啶,EGCG的抗真菌效果比氟康唑高出约4倍,而比氟胞嘧啶高出4~16倍。此外,绿茶提取物对于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亚麻短杆菌等也均有抑制作用。茶叶中的皂甙成分也是一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成分,对皮肤致病真菌,例如小孢霉属病菌(Microsporum audouinii)等,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

4、茶的抗菌作用与食品保鲜

茶叶中的抗菌成分作为天然的防腐剂可应用于食品保鲜。例如,将绿茶提取物应用于冷冻白虾的保鲜贮藏,能显著抑制微生物的滋生;将绿茶提取物用于牡蛎肉的保鲜上,可以延长牡蛎肉货架期。茶黄素是一种天然的抗菌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研究表明,茶多酚和几种主要儿茶素对一些食物中有益细菌(例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的最小抑制浓度是对有害细菌最小抑制浓度的2~5倍。

茶多酚对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用,有助于防止食物腐败变质。绿茶提取物在熟牛肉、鸡肉、猪肉的冷却过程中能抑制产气荚膜梭菌孢子的萌发与生长。此外,黑茶对杆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能力,研究发现茯砖茶的浸提物对一些食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一些芽孢形成菌,如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生孢梭菌具有抑制作用。

5、茶的抗菌作用与临床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SA)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院内感染的一种主要致病菌。研究发现,绿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8mg/L;此外,绿茶提取物与氯化钠(NaCl)联合使用能提高绿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

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 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于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研究发现,抗坏血酸(Vc)能提高EGCG的稳定性,从而能增加其对MRSA的抑菌效果,其中EGCG单独使用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4μg/mL,而添加抗坏血酸后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2μg/mL。不同茶类的茶叶对MRSA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研究表明抗菌作用较强的是白茶、绿茶和乌龙茶。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致病力较低但抗药性强的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伤口感染较常见的一种细菌。研究发现,当pH为5.0、6.5和8.0时,表面活性剂和防腐剂均能增强绿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茶多酚能通过破坏绿脓杆菌细胞膜达到抑菌作用,当茶多酚质量浓度在0.75mg/mL以上时,对绿脓杆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研究表明,茶黄素对这两种病原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将茶黄素与EC结合使用时抑菌效果显著提高。此外,有研究指出,EGCG对耐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抗菌剂。

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肺结核的主要病原菌,EGCG不仅能通过下调色氨酸-天冬氨酸外壳蛋白基因表达抑制结核杆菌,还能够抑制结核杆菌enoyl-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Inha)活性。

二、茶的抗病毒作用

1、茶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等成分对流感病毒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抑制效果,具有潜在药物开发价值。例如,研究发现,EGCG和ECG在MDCK细胞培养中对众多流感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于甲型流感病毒,EGCG、ECG和EGC的有效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22~48、22~40、309~318μmol/L;此外,研究表明,茶黄素及其3种衍生物均表现出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

2、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抑制作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研究发现,当EGCG浓度大于10μmol/L时,可减小病毒蛋白酶对底物的亲和力。EGCG还可抑制多种DNA酶、RNA酶,抑制HIV-1逆转录酶的作用比抑制DNA聚合酶作用高5~10倍;CG、ECG、GCG、EGCG等儿茶素能抑制HIV-1整合酶的活性。茶黄素衍生物和儿茶素衍生物都能抑制HIV包膜糖蛋白与靶细胞的融合,茶黄素类衍生物比儿茶素类具有更强的抗HIV病毒效应,茶黄素还可以抑制HIV逆转录酶的活性。茶黄素衍生物可以作为候选杀微生物剂预防HIV传播,具有药物开发价值。

3、茶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

茶叶提取物对乙肝病毒(HBV)表现出了良好的抑制作用。绿茶提取物可在HBV复制的各个环节起到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成分。绿茶提取物可以明显抑制乙肝病毒抗原的表达与复制,减少HBVDNA和HBVcccDNA的复制。研究表明,绿茶提取物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胞外病毒DNA、胞内病毒DNA均有抑制作用。与绿茶提取物相比,单一成分EGCG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稍弱于绿茶提取物。另外有研究发现,白茶提取物对HBsAg和HBeAg表达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最高可达40.70%,对HBeAg表达的抑制率最高可达39.94%。此外,人们利用乙肝病毒转染细胞株,也证实了普洱茶提取物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普洱茶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茶多酚、茶黄素、茶氨酸等)对其具有协同作用。


4、茶对疱疹病毒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儿茶素类及其衍生物都具有抗疱疹病毒活性。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疱疹病毒的一种,是一种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致病因子。研究发现,EGCG浓度超过50μmol/L,能够抑制包括Rta、Zta和EA-D在内的EB病毒裂解周期蛋白的表达。另外,EGCG通过抑制即刻基因的转录来阻断EB病毒的裂解周期,从而抑制EB病毒进入裂解周期。EGCG能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上抑制EB病毒裂解复制。研究发现,50μmol/LEGCG能抑制EB病毒核抗原与oriP-DNA的结合,引起维持EB病毒以染色体外形式的消除,最终损害EB病毒的隐性感染。

5、茶对其他病毒的抑制作用

EGCG能在细胞内通过多种机制抗腺病毒。此外,研究发现,与绿茶、乌龙茶相比,普洱茶和红茶的水提物可显著抑制SARS病毒的3CLPro蛋白酶活性,抑制病毒在宿主中复制,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目前市场上已有比较成功的以茶叶提取物为主剂的抗病毒药物。例如,因为绿茶儿茶素对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疗效,2006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治疗尖锐湿疣的天然植物药物(儿茶素药物)上市,命名为Veregen。

来源:福建省茶文化传播基地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红茶的“冷后浑”现象,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

光是茶桌上的一些茶叶冷知识,今天给茶友们整理一份小清单,以备不时之需。


NO.1 

好茶叶和笑话一样,都是有梗的!


入门级的茶友一般是见不得茶叶有梗的。绿茶确实茶梗很少,因为绿茶采摘时讲究的是鲜嫩,嫩茶叶自然没有梗。


但对于乌龙茶、普洱茶、黑茶而言,在采摘时都要求是成熟的茶叶,所以茶梗的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好茶也是应该有梗的,无论是压制还是口感,都需要茶梗的存在。


哈哈,你信或不信,梗就在那里。而且国标对于黑茶的含梗量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15%到18%之间。



NO.2

Black到底是红,还是黑?


众所周知,“Black”是“黑色”的意思,可万万没想到,大家所熟知的“红茶”的英文翻译却是“Black tea”。


那嘛,问题来了!是我英文学得不好吗?还是外国人对茶不了解?其实是这样滴,红茶、绿茶是比较早出口到欧洲的,当时的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外国人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它为“Black tea”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红茶就叫“Black tea”了,呵呵~黑茶拿来干嘛?



NO.3

红茶越浑越好?!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红茶的茶汤在冷掉后经常会变得浑浊起来。浑浊并不是一个玄妙的现象。


我们要走近科学——这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当在高温(接近100℃)时,它们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就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茶汤就由清转浑了。


这就是红茶的“冷后浑”现象,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鲜爽度更好的高等级红茶,冷后浑的现象会更常见。



NO.4

“金花”的真身其实是真菌


通常只有美腻的事物,才会被叫做金花。黑茶中的金花自然也不例外。它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就是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黑茶的衬托下更加耀眼了。


茶痴们对此肯定早已了解,但小白们就会很奇怪“金花”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一种真菌,叫冠突散囊菌,因为长得像花,所以还有金花菌这个别名。


“金花菌”除了能改变茶叶的“发香”特点,还有独特的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很受茶痴们的喜爱。



NO.5

红茶?乌龙茶?傻傻分不清楚!


“大红袍”光是听起来就红彤彤的,很红茶的感觉,实际上却是乌龙茶;而“安吉白茶”这个名字更容易迷惑茶友,一定要谨记: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毛尖茶”也容易让人乱入。毛尖茶是茶叶外形的统称,各地有很多类型的毛尖茶,比如信阳毛尖。喝茶的人常会误以为毛尖茶就是绿茶,其实不然,比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明明有一种浓浓绿茶味儿,却又是黄茶!


还有一个“东方美人”茶,它可是“以假乱真”的高手。不能简单地从名字下手,而是从口感出发!它发酵重,口感、滋味与红茶匹配度颇高,却是实打实的乌龙茶。



NO.6

黄片不都是垃圾!(不是那个黄片)


在茶界,黄片向来不受茶友们的待见。因为它要么是高级茶叶中筛选出来的剩料,要么是茶农舍不得喝当年的新茶,就用很老的大叶片来做点茶自己饮用,为了只是让水里面多一点味道而已。


只为了让水里多一点味道?这简直是对茶叶最大的轻薄了好嘛。但由于制作黄片的工艺是符合标准的,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还是可以偶尔泡来随便喝喝的。


黄片本身的滋味会有欠缺,香气也有所流逝,所以甜度会较为明显,喜欢喝偏甜口感茶的女生可以小试一下哦。



NO.7

茶泡沫可以减肥?!


泡茶时,茶泡沫干净丰富的茶叶是比较好的,这表示该茶叶内质丰富,无疑对人体有益。不过,也有可能是由干茶中的杂质造成的,所以要选择质量过关的茶叶哦!


茶泡沫主要是由茶皂素引起的,茶皂素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阻碍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从而有减肥的作用。



NO.8

叶底贴脸上,就是祛痘好帮手!


茶叶具有消炎的作用,很多药物或护肤品用它的提取物来达到祛痘的效果。但使用前一定要检测自己是否会对其过敏哦。


如果没有过敏的担忧,那么生活中泡过茶叶的叶底就有大用了!顺手拿起几片叶底贴在长痘痘的地方,就可以发挥祛痘的作用啦。至于效果是否显著,那就看人品咯。


选择活性好,柔软有弹性的叶底效果更佳。想到叶底还能拿来这样妙用,是不是更爱喝茶了呢。



茶,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一直深受广大民众的青睐。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带着乡土气息的悠悠茶香,历经时代的符号,给不同年代的人,无穷的回味和记忆。



50年代——茶只拿来解渴


一把老茶叶,再灌满整整一个军用水壶,热火朝天地大干快上,父辈们经常说,小时候,他们就斜挎着与个头不相称的水壶,踏遍山河,心中装满的只有社会主义建设。



70年代——桌上的搪瓷杯


随便泡点啥茶,喝的时候都不能忘了“为人民服务”,高音喇叭中的口号和语录时刻充斥在耳边。那个年代,能吃几块现在不受各位待见的“腌熏腊肉”,喝口茶,那就令所有人都羡慕的神仙生活。



80年代——茶是待客必备


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掀起巨大的力量,下岗、下海纷沓而至,那时候的一杯上等的好茶,统统都是配角,咖啡的情调也慢慢地进入生活圈,那时候更多的快乐,是能够和一群小伙伴挤在黑白电视机前看大侠霍元甲,哼着“万里长城永不倒”,那才是最大的乐趣。


当然吃了稀少的油腻后,再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抢喝父亲手里白瓷杯中的茶,就是满满的团圆了。



2000年——茶不只是拿来喝的


00年代茶不只是拿来喝的了,而且和酒一起多了宜礼宜品的属性。送朋友、送亲人、送生意伙伴、送领导,每逢佳节不送点茶和酒你都不好意思见人。


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鱼肉,小朋友们也从刚开始抢着吃,到后面的被强迫吃,礼多了,茶也成了调节生活的元素,情变得无价了。



到了当下,茶也不仅是茶了。


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家乡,无法和父母同席而坐,两盏清茶、茶余饭后的画面也难得见了。时代越来越进步,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而我们离父母,却越来越远……


而茶,也不仅是茶了,是健康,是文化,更是一份承载。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