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古早木语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会佳作天成,展妙色偶得,2019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茶器大赏



2019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将带您领略一场古今茶器文化与匠心交融的美学盛宴:无论是河南钧窑、汝窑、哥窑、河北定窑、磁州窑、景德镇陶瓷、龙泉青瓷、德化陶瓷、潮州陶瓷、醴陵瓷器;还是广西坭兴陶、宜兴紫砂、云南建水紫陶;抑或漆器、金属、玻璃茶器,或是潮州电陶炉、茶壶配套电器、茶盘及茶空间配套产品;另有日本、韩国优质茶器,台湾莺歌陶瓷、柴烧等,您都能找到青睐之作。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与您携手,共筑全球茶器贸易桥梁。



茶之所处,器之所在

泥与火的淬炼

成就了从泥土到茶器的蜕变

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往来之间,杯盏交错

共同谱写茶器之美



Tea Fair

10-14 Oct. 2019

长按扫码预登记



在上次的茶器之旅中,官微已带各位茶友们领略了万千茶器的风采,各位茶友是否还意犹未尽呢? 今日继续为您呈现茶盘、电器及茶配套等系列产品,带您一同探索每一件精美茶器背后的故事。



01茶盘



茶盘又称茶船,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款式多样,取材广泛,金、石、木、竹、陶皆可。


石头茶盘


大器

展位号:A4T010


画石茗

展位号:A8T015


产品采用纯天然国画石手工打磨制作而成。画乃天成,器乃孤品。以简驭繁,清雅极致。赏石品茗,幽人首务。




无墨有画

展位号:A7T005


“无墨” 遵循“法自然,慎取舍”, 通过设计巧思、精致工艺呈现国画石材料的山水清气和天地大观。



一恒茶文化

展位号:B2T007


秉承千年徽文化的精髓,经传统徽州能工巧匠手工处理,精心研发生产徽州砖雕空间器具,古色古香,散发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龙尾山房

展位号:A4T016



师古堂

展位号:B1T032



三味砚斋

展位号:B1T002


三味砚斋以博大精深的徽学、源远流长的歙砚文化以及原产地优质的砚石资源为依托,作品选材精良、构思巧妙、品味高雅,融诗书画印砚与一炉,具有自然古朴、文气凝重、刀法简练的特点。



上承辰韵

展位号:A7T028



木制茶盘


畅宏

展位号:B1T018


将松溪版画艺术和青瓷烧制技艺与茶盘相结合,融入现代文创理念,制造出松溪特色产品。




创惠

展位号:B1T029




古早木语

展位号:A5T010


作品皆由手工打造,沿袭了中国古老的匠人手法,以匠人之心融入创作者的人格魅力,让老木承载着设计重生,用另一种姿态面对世界,赋予了它继续存在的意义,在设计上融合了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设计理念,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和更充盈的生命力。



竹制茶盘


善竹

展位号:B1T048


[善竹工坊]的竹器,将竹的线条、颜色、形态、质感和谐为艺术化的美感,崇存自然之韵、造化其姿、塑练其形,使竹器从传统的沉淀中推陈出有设计感的新意,在满足现实功能的同时成全日常审美品味。



小篾匠

展位号:A8056



金属茶盘


海通

展位号:B1007



汇盈.铜木缘

展位号:A7T017



02电器


一壶好茶,烹煮之器必不可少,本届展会汇聚了全国各大品牌电陶炉、茶壶配套电器,等您来邂逅!



鸣盏

展位号:B1T043


鸣盏养生煮茶器是一款家用电器产品,由国内茶创品牌鸣盏推出。鸣盏养生茶煮茶器能满足日常煮茶和熬制甜汤的需求,百搭客厅、工作时、茶馆多种场所,符合现代人的饮茶习性



新功

展位号:B1T042


主要生产电热炉、电磁炉、木茶盘、智能型组合茶盘、电茶壶、快速壶等系列产品,凭借造型新颖,质量稳定的优势,获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金灶

展位号:A4T025




越一

展位号:A7T018



尚明

展位号:B1T007



梅歌

展位号:A3T118


茶密利用梅歌传媒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运营等多个领域同时领先的持续创新能力,通过工具化、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茶密品牌最终将成为人和茶叶、智能硬件和软件、饮茶大数据和茶文化内容连接在一起的生态系统,让中国茶重返世界巅峰,让精致饮茶成为全世界中产阶级的时尚生活标志之一。



泓雁

展位号:B1T049



安铂尔

展位号:B1T050


茶享

展位号:B1T012


金具电器

展位号:A8048



荣事金

展位号:B2025




莺歌烧

展位号:A5T001-2





信轩堂

展位号:A5T011


器美于形,技臻于心!制造温度,传递温暖!



华仑科技

展位号:B2T006



宋艺轩

展位号:A8T036



正稻科技

展位号:A3146,A3147



戈米电器

展位号:A8001




春秋茶语

展位号:A7043



德茗堂

展位号:B1T025


品陶堂

展位号:A8T033



古舍

展位号:B1T036



京映电器

展位号:B2021,B2022



03
茶配套产品



蜗牛

展位号:A7027


生产各类大马士革钢茶匙、茶剑,普通不锈钢茶匙、茶剑,纯铜茶匙、茶夹等茶具。以时尚的款式,精湛的工艺,高雅的品味赢得了外商客户的青睐。



小马智泡

展位号:B2069


小马智泡,致力于轻简茶生活方式探索,为新青年打造一款全自动原叶胶囊茶饮机,可实现一键式操作,30秒出茶。免去繁杂工序,轻松便捷得到具有正味口感的茶饮。其硬件部分包括小马智泡茶饮机与多品类茶泡弹,茶泡弹品类分别为——暖暖红茶、浓郁大红袍、甘润铁观音、淡雅茉莉茶。原叶茶即时冲泡,新鲜茶,健康饮。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兼顾泡茶的简易性,一键操作的智能性,及健康生活的便利性。



茶秘书

展位号:B1006



源心造物

展位号:A8042


手作原创银器主要制作茶勺茶针盖置香插杯托等茶周边器物,利用茶与珠宝相结合的理念,制作个性茶周边器物。



红顶屋

展位号:A3013,A7037


斗贤布艺以新颖别致的设计、尽善尽美的做工、真情完善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好评。将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布艺与茶文化相结合。




工妙堂

展位号:B1019


从茶器的选用,到摆放茶席,无论简约潇洒,或是隆重华丽,茶席的高雅情调丰富了现代人味觉飨宴之外的精神情趣。



台隆金

展位号:A4T050



铁博士

展位号:A7026



健祥

展位号:A8051


主营茶灯,以传承华夏文化精髓的理念,以弘扬传统工艺美术为己任;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工艺,将美术与功能、观赏与实用完美融合。

春山觅珍:披青戴甲——“长胡子”的古茶树

省城的文争老师说:春天来了,她想去看看大熊山里那些传说披青戴甲,会长胡子的战士了。而她所说的战士就是大熊山里古代蚩尤部落后裔莫猺人遗留至今100年到500年之间的古茶树了。

文老师是一名花道师,她在长沙有一家童粼文化工作室,既是四时清芬的花室又是传道授业的茶室。文老师到达大熊山的第一天我陪她参观了蚩尤屋场和我们湘熊茶业旗舰店,给她讲了茶祖蚩尤和酒神春姬的爱情古故事,也讲了猎神茶使张五郎为爱奋不顾身与急急私奔的故事,茶神孟公烧炭送茶愿天下共清凉的义举,关于大熊山的古老传说和梅山文化勇猛大义的精神内涵都引起了她的共鸣,于是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开启了进山寻茶之旅。


我们从大熊山的西线出发,第一站便是一德桥,这是一座坐落于早溪之上的风雨桥,始建于乾隆壬午年(1762),横跨两岸田野两百多年曾为过往的商客乡民提供方便。一德桥是全木榫卯结构,全长24米宽五米,单跨式平梁木梁桥,屋檐为硬山顶样式。木桥两侧为条石墩,墩上为木质6层垫梁式结构,层层挑出以支撑木构桥面,桥面木廊柱上挑木枋,覆盖有小青瓦,内设栏杆,桥身两端有牌头,青砖墙面,外抹石灰,牌头有彩绘遗存,两端均有阴刻“一德桥”字样石刻。文老师十分好奇古代为啥会在小溪上建如此规模的风雨桥而不是直接建造木板桥或是石板桥,而这个问题便离不开大熊山的茶了。大熊山在宋代开化梅山之后,朝廷为了弥补江南茶区减产不足的窘困,便在梅山大量开发茶叶用于边疆茶马互市和与北方辽金西夏求和,大熊山作为蚩尤部落南迁退隐的茶乡腹地自然成为了重要产茶区,明清时代便在大熊山脚下建立了苏溪关茶税官厅,大熊山下的龙珠山也成为了黑砖茶和红砖茶的发源地。


明清时期为运输这些茶叶前往边境和境外的英俄,茶商们在大熊山中翻山越岭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茶马古道,水路并举,通过资江把大熊山的茶运往汉口北上,17世纪至20世纪近三个世纪形成了一条横跨亚欧、享誉世界的万里茶道,东线起点是武夷山,西线起点便是资江上游的新化大熊山。这些茶商为了方便运输茶叶和沿途吃住,便会在下山的锁钥之地修建风雨桥,他们联合当地的乡绅、士子、民众捐钱筑石,刻碑留言,弘扬功德。文老师继续追问旅途如此艰辛和漫长,他们是如何解决生活问题的。而这更是离不开风雨桥了,风雨桥顾名思义便是遮风躲雨之意,一般在风雨桥的一侧会建有茶亭,茶商们可以在风雨桥停脚歇息的时候也可以在茶亭吃饭住宿完成补给,守桥人或者守亭人都有相应的义田和沿途茶商的施舍维持生计,茶亭和风雨桥就相当于今天高速公路上的服务站。

同行的周老师也好奇地问长路漫漫难道就没有山贼打劫或者其他灾难?而这就更离不开风雨桥上的两位桥神了!风雨桥最中央一般会供奉有神位像,上面是关公或者水神杨泗将军,下面便是孟公,自古就流传一句话“关公坐桥庭”,意思就是关公会镇守此桥,古代茶商一路均是结伴而行,会结义共抗风险,因此关公成为了桥神也成为了诚信互助的精神信仰。有了“关公”护体的茶商,贼自然也就不攻自破。此外在水患凶险之处的风雨桥桥身上也会雕刻有镇桥兽,一般是蜈蚣与鸡,也有使用姜太公图式或者当地巫师如顺水桥的陈品端,总之有了桥神、茶神、镇水神兽、仙道的护佑,茶商一路便能顺风顺水,一路长虹。


同时修建一德桥的文人雅士也留下了他们的珍贵文字,让后人一览熊山风韵。桥尾留有一副名联:一雨镜天新绿水,德星遥映小红桥。这副嵌字联既有熊山风雨的山野诗意,又一语双关,功德与善良就如同星辰山水永显于世。光绪九年(1833)一位读书人方联翱写了《复修一德桥碑》,碑文载:大熊之麓余母族在焉,课读于斯者十余载,桥距书舍仅数十弓,每当晴柳碧阴,黄鹂声宛转,可听风雪漫空。于碑文主人而言这是一座连接故乡和母亲的桥,这座桥有诗书礼易文章、立言立德立功的出世使命,也有四季春秋的空明和隐逸山水田园的入世之念。


我们沿着明清时代形成的大熊山茶马古道继续策“马”奔腾,经过栗山界的石亭子和茶亭,石亭子是一座凉亭,有石桌和石凳供人休息,里面保留有有清代的功德碑和挡箭碑,至今仍有一段完整的石板路直接延伸到栗山界茶亭,茶亭八十年代还保留并有修复碑,记载了茶亭规则和守亭人的义务,是研究古代地方茶亭制度的活化石。经过短暂到上坡我们便来到了第二站高峰湖,这里是一处人工湖,前些年因为修建保护性水源地,所以在原来的田家垣古村筑坝蓄水修建了大熊山上第一个高峡平湖,而田家垣也在迁离原址修建了田家垣安置小区,安置区原来便是一片古茶园,如今仅沿湖保留有数亩古树茶,依稀守护着湖下旧乡并看护着山谷中新的家园。文老师说来到高峰湖所有的思绪都像田家垣瀑布的百米飞瀑一样,飞驰而下不见踪影,唯有青山碧水,纯净无瑕。周老师在湖边捧起湖水并畅饮起来,周老师很喜欢这汪清冽的翡翠,俯瞰起来就像是镶嵌在大熊山的一颗会呼吸的明珠,风云在此聚会,苍翠与宁静的事物在此幽思常驻。高峰湖此处可通往金竹茶亭进而可下龙珠山,金竹茶亭是大熊山茶马古道西南方向通往安化的重要枢纽,还保留有完整的砖木结构,并留有传世名联:金井烹香茗,好煮龙团三百片;竹声留过客,题揽熊山数万重。


我们继续过马家冲古茶市、天池坪便上到了海拔1200米以上的景区主游道,这里是老山界,是高峰湖工区区和礼中工区的分界线,也是南风区和北风区的分水岭,当地老百姓都盛赞礼中工区的茶好,有俗语:(礼中)好茶不过老山界。文老师询问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其实大熊山区域位于雪峰山脉东南麓北段,资水环绕,冷暖气流持续交锋形成了南风灌顶的气候奇观,这里的茶也就有了阴坡和阳坡的差距,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大熊山境内沟壑溪流纵横交错,山谷跌宕起伏,茶叶山场也就有了溪涧和坑谷两大特色,再者因为土壤、品种、小环境、工艺不同而形成了上百个特色茶叶山场,各有风味。礼中工区因毗邻安化茶叶流通市场较快也更早为世人所知,整个大熊山区域近五万亩古茶园所产茶叶品质,只是成名有早晚,有些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比如九龙工区的辣子坪古茶园、九分头古茶园、锡溪工区的猪脑冲古茶园、四季山古茶园等,其实各有千秋,滋味变化万千。大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我们朝着刘家坑古茶园方向走去,一路上都是残雪裹挟着植被和溪涧,风化的页岩也跌落在公路上。在位于木子湾的一处古茶园我们停了下来,潺潺的溪水上还覆盖有皑皑白雪,清水穿雪而过,在小河谷也形成了巨大的雪堆,周老师在上面滑起了雪,30℃左右的坡度刚好一直能到上面的茶园,周老师一直惊呼雪中苍老的古树与自然风雪的磨合融洽此刻完美地呈现了出来,我们此刻也都为植物的韧性坚强而感动。


我们继续前行往刘家坑溪谷开去,我调侃周老师能不能过十道拐,因为我们即将从1000往下到五百米的河谷,直线下降500米,航拍的急弯有十道,周老师说没问题,当年也是从汶川现场活着回来的人,此刻文老师也有些又惊又喜,对刘家坑这片古茶园有着桃花源一样的憧憬,因为我告诉过她,刘家坑是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的溪谷,有花有茶,宁静无忧。我们穿过十多道弯后终于来到了接近溪谷的木房,见到了老茶人卿党福,他八十多岁擅长制作老红茶(百年老枞),以往我们都是在他家吃饭,他告诉我们儿子去了安化老婆家,我们只好先去河谷看古茶园。看到溪涧的那一刻文老师一直在拍拍拍,木房、河流、古茶树都是她梦寐以求的干净场景,她在茶园里奔跑,像在跳舞与一株株古老的茶树对话共语,她一直在拍摄视频分享给她的学员,对这片茶之桃源喜不自胜。我带她看了我们刘家坑近两百亩古茶园中两株最有代表性的古茶树,一株我们专门给它装了一个摄像头,它上“会长胡子”的全身披青的两百年古茶树,树有多高,胡子就有多高,其实它身上是一层青苔丝,古茶树生长一定年份后在湿气作用下,自然腐化的古茶树表面木质层上会有寄生物,青苔便借机附着生长形成长长的胡子。另外一株便是五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它是小叶品种,身上除了有青苔地衣还会有白色或者青色的菌朵,我们称之为“戴甲”,因为树龄越大,茶树表层变成了菌类物质天然的温床,这些青苔和菌朵也成就了百年老枞的“枞味”与“喉韵”。此外我们一百年以上的古茶树会有白色的地衣成圆圈状附着在茶树枝干上,三百年以上的古茶树枝干会有厚实的青苔区,四百年以上的古茶树会有蛇皮纹,表皮有部分脱落,如古琴流水纹。


文老师继续往前面的山谷走去,她在巨石上望着远处的群岚,她说:茶就是一杯山水,青山做画屏,溪水煎春茶,我们都可以借一杯茶和古人对话,直至最安静的夜月,与挚友共候芬芳。刘家坑古茶园有一块民国时期的修路碑,这也见证了万里茶道的长盛不衰,过去这里可以直通安化穿岩江至洞市、小淹,小淹便是资江繁荣的古茶市,两江总督陶澍便生葬于此,刘家坑的人也因此大都娶的是安化老婆,山里也流传一句话“安化的姑娘不如新化的嫂,新化的茶不如安化的草”,其实不管从婚姻还是商业贸易来说这都是民间两地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民间草茶兴起,新化茶大都以安化茶名义出口远销了。


大家从溪中取了一瓶水回去泡茶,我们便往回赶去看木子湾的小乔木古茶树。木子湾是一处高旷的平坡,这里背后便是八担米山原始森林,陈毅一家便在上面开了一家原始森林农家乐,他家是采药与狩猎世家,是传统的原住民“梅山”,翻山打猎,下河摸虾,采药炼丹都是看家本领,陈毅常常自己制作老红茶、黑毛茶和九制黄精,是一位地道的山民,靠山吃山,勤劳勇猛。木子湾古茶园上三米以上的古茶树惊讶到了文老师,她站到树下要求我拍一张她与茶树的合照,确实茶树主干都有胳膊大小,植物遒劲的力量让人的敬意油然而生。木子湾的海拔刚好是一千米,这里的茶园因为当北风,茶叶叶面略有冻伤,其实大熊山的茶农很早就有种茶制茶的智慧,他们一般选择在溪涧和山谷种茶,一路上去两边的植物会形成丰富的腐殖层,另外上游冲刷的肥沃砂土茶树可以主根深扎下去,溪涧坑谷昼夜温差大,茶叶的多糖合成自然也就高了。


最后我们便是去了解最后一个愿望:去熊山之巅喝一泡大熊山古树红茶,去熊山古寺许一个新年愿望。我们到了黄阳界便朝着山顶一路开去,在贞仙寺遗址我们在摊子上买了玉米和麻辣烫填肚子,在瑟瑟寒风中得到了温暖的眷顾。贞仙寺本是大熊山的金顶,与峨眉山金顶一样,是佛教圣地,相传这里是李氏、汪氏、张氏三位贞仙娘娘修仙的道场,至今还保留有“熊山古迹”的摩崖石刻,旁边有油盐洞遗址,是古时候乡民解除饥荒求生的宝地,贞仙寺历史上也因此一直香火兴盛,许多香客都会络绎不绝来此朝圣。熊山之巅是主峰之一的大熊峰,海拔1605米,仅次于最高峰九龙峰1622米,这里也被称作瞭望塔,古时作为防火和防战的通讯塔,现如今建有观景台。我们沿着游步道慢慢往上登顶,首先看到了“湖红之源”石碑,这是2022年新化被授予“湖红之源”而在新化三大山头树立的纪念碑,大熊山也是名副其实的湖红之源,因为在这里不远处的黄阳界古茶亭便发现了《继善亭序》,这是2022年方八另老师和我主持新化茶叶资源调查在大熊山开展地毯式田野调查发现的,碑是光绪十八年(1892)所立其中记载了:“盖中国出洋之物多者红茶,熊山茶品最佳,每三四月间采茶贩茶者辐辏于是,出其途之人摩肩叠迹……今则俄英诸国远在数万里,梯山航海,莫不来王,可谓盛矣。”


我们在山顶打开了都篮,拿出茶具一一摆好,文老师使用闷壶注水冲泡了大熊山古树红茶,茶汤在风中飘来花香,游客也都望向茶席,就这样在熊山之巅的凌风中喝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古树茶,与苍穹对视,枕藉着历史,告别过往,重新开始对生活热烈滚烫的追求,像一棵大熊山古茶树一样,傲立苍穹,不屈不挠。我们返程时车胎爆了,三个人都没有换过备胎,所幸有一位大哥帮我们打开了千斤顶和螺丝,然后我们按照视频教程顺利换好了胎,我们还来得及感谢他也在匆忙之中下山了。也是冥冥之中好事多磨,我们又发现车上多了一个钉子,于是匆忙往山下赶去修车,路过熊山古寺也只是朝着关闭的大门拜了一下圣帝和财神,至于佛祖和观音,也为我们下次的寻茶之旅留下了契机。熊山古寺是明代便开山的古寺,是南岳圣帝飞升之地,也被称为圣地祖庭,寺庙保留有完整的江南禅宗塔墓群,以宝台禅师塔为主构成了莲踪圣迹,大熊山的禅茶便是从西泉寺发源在熊山古寺(古真堂)发扬光大,法脉绵延。


此次寻茶之旅从一德桥的浪漫起兴,在熊山古寺的仓促中顿止,如同在不完美的岁月中感受完美,这便是茶与禅的永恒智慧。

文争—湖南童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家高级花艺师、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会员。她是生活美学的传播者,把爱与美好、希望与生态,通过花为介质,普撒在生活中。她将艺术的种子,让:美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湖南省红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周重林重磅原创:云南古茶园的9种类型

古茶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大自然的力量,信仰的奇迹,良知的坚守,物种的强大,手艺的传承,缺一不可。

云南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连片古茶园的地方,云南现存古茶树资源总分布面积约为329.68万亩,野生种古茶树居群的分布面积约为265.75万亩,栽培种古茶树(园)的分布面积约为63.93万亩[1],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然而长久以来,世人对此一无所知。


周重林与前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BBC茶纪录片制片一行在保塘考察


证明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那棵南糯山古茶树在1958年才被正式确认,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云南古树茶走上了数字纪元年代。最先被标识的正是这棵南糯山古茶树:800年。以此为标的物,稍后确立的巴达古茶树是1700年,镇沅千家寨的古茶树是2700年……


云南人把古树茶当作经济作物更是在2004年左右才出现,规模化的商品古树茶在2012年才在市场铺开,而云南省政府在2018年11月才正式发文承认云南古茶树的遗产价值与经济价值[2]。


周重林,张敏一行在南糯山茶王树旧址考察


所以说云南古茶树是新物种,真是一点也不奇怪。但在茶乡,古茶树是一种朝昔相伴的植物,古茶树就像茶农的体外器官一样,从他们出生开始,就无法割舍。对大部分民族来说,他们说到茶,专指古树茶;我们今天所谓的台地茶,小树茶,是非常后起的概念。


那么,我们要怎么认识古树茶?从何处着手开始才会最少犯错?


古树茶,古树茶,当然是从古树讲起。从古茶树上摘下来的才是古树茶,对不对?所以,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树,不是草;是乔木,不是灌木。


多少年的树才算古树?100年。中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三条有说明,“本办法所称的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中国多地人大立法,也把古树的法定年龄界定为“百年”,所以本书言及的“古茶树”也是指那些树龄超过100年的茶树。而古茶园,自然也是指拥有诸多百年古树的茶园。


郑显静先生拍摄于1990s初期


我们把古茶园与现代茶园比较,就会发现,云南以外的大部分现代茶园里的茶树都是扦插无性繁殖为主,看一棵茶树与另一棵有无区别,顶多就是茶园里园艺师傅把茶园修剪成某种形状而已,或是在茶园里种一些点缀的观赏性植物,增点一点游园的乐趣罢了。


保塘茶树王


但古茶园非常不同,一棵有一棵的看头,一片有一片的看头,你抬头仰视的时候,它与蓝天白云为伴;你低头的时候,它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当你随手摘下一片嫩芽放入口中咀嚼的时候,自然与人类早期的秘密生活也逐一呈现出来,甘苦自知。


为了更好地认识古茶园,我们从自然生态、土壤气候、人为干预、民族饮食、采摘工艺等等层面来对古茶园进行分类,分别有9种:野生古茶园、望天古茶园、高叉古茶园、奇迹古茶园科考古茶园、苦甜古茶园、混种古茶园、藤条古茶园以及火烧古茶园。


 本文全文字数14000+

建议收藏阅读

1

野生古茶园

目前我们了解到的野生种古茶树,大多分布于海拔1600m—2400m的森林之中,有相当多的数量处于自然保护区内,多呈居群状分布。在中国,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野生型或栽培型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统称为野生古茶树,但它尚无确切的高度和粗度标准以及具体的年代概念[3]。


从1952年在南糯山发现大茶树开始,云南从未停止过寻找野生大茶树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物种质资源考察队先后在云南又再次发现数量惊人的野生古茶树。这些大茶树的主要形态是:高大乔木、叶大革质,嫩枝、顶芽、叶片均无毛。


进山必备


探访版纳之巅滑竹梁子野生古茶园,沿途我们一直在森林中穿行,各种高大的乔木均直刺天空,乔木下是密密麻麻的的灌木丛,除了蜿蜒崎岖的山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裸露的土地,甚至,连我们行走的狭窄的山路都不断被各种植物尝试着侵占,植物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哪怕是苔藓类、蕨类,都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一块空间。


路途中,我们也遇到了一片人工栽培型的古茶园,均在山路两边,但也只能说稍有一点规模,因为稍远处就是其它植物的地盘;我们刚好看到本地的一位茶农在自己的古茶园里砍断一棵异常高大的绿萝(攀援在一棵较为高大的古茶树上)。



在其它地方所向披靡的皮卡车,在这里是禁区;即使是摩托车,也非得有超群的技术以及对这片区域不一般的山路熟悉度才能至此……管理的成本高昂,其中包括人工、时间,毕竟来回一趟也不是几分钟就能搞定;如到春茶季,采摘时间紧张,所耗费的人工成本与时间成本将成倍增加。


所以人类索性放弃对自然的管理,让它自己来。


在野生型大茶树下,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一棵茶树的葳蕤苍莽,不止是一棵茶树的风姿与无数茶花的静美,还有一棵茶树自然形成的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寄生植物都拼命在它身上寻求更大的生长空间,二者的较量在经年里从未停止,且会继续较量。在没有被人类驯化之前,它如此警惕,浑身散发出抗拒的气息,那些被制成茶的半成品,真是难喝啊。它不用讨好人类,它要与野生板栗树、多依果树、苔藓类、蕨类等等植物继续一较高下。

勐库野生茶


可即使这样,植物学家也不怎么待见它,告诉世人,野生茶树的茶叶最好不要喝,有微毒。野茶属于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 (W. W. Sm.) Melch.),较周边的普洱茶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 var. assamica)要更有光泽度,叶脉不是特别凸显,叶片革质,开的花朵也要比普洱茶种大。但,它长成了活标本,到来的人都是寻根之人。这些人,就像翻山越岭去巴达,去勐库大雪山看野生茶树的人一样,探访即朝圣


今天,我们置身野生型古茶树,会感慨于海拔高度的极限,会感慨砂质土壤、乱石丛生与“上者生烂石”“野者上”的高度契合。远离人类的活动范围,没有人类的干预,它们与万物竞争,又与万物相融,跨越了时间的轮回,能长成今天这个样子,形成今天的口感风味,都是大自然的功劳,与人无关。


 2

望天古茶园

最接近野生古茶园的,是近几年普洱茶界比较热门的国有林望天古茶园,这些茶树并不是野生的,是人类有意种下的。因为民族迁徙、战乱、天灾等等原因,人类撤出了这些区域,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些茶树的生长都没有遭到人类的任何干预,这也是许多科学家会把望天古茶园当作野生古茶园的缘故。先有古茶园,后有国有林。今天人们看到这些茶树,都与热带雨林的望天树一样,树干笔直,从根部开始就直挺挺奔着蓝天白云而去。

这种类型的古茶树,树干高度是其重要指标,也是最容易分辨与判断的特征。普通的、也是最常见的望天古茶树有十几、二十多米,少了这个高度,也难以被称呼为“望天古树”;较高的望天古茶树能高达40多米,你看到这些树的时候,会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既视感,与普通的古茶树相比,一如长颈鹿站在羊群里,会产生一种天生的喜感。


今天,我们感谢这些树,让世人知晓,如果没有人类的干预,茶树其实会长得更好。来到原始森林,你也会发现,人类世界所谓的农药、化肥,完全体现了人类急功近利的一面。


作者周重林在易武多依树考察望天古茶园


望天古树茶做出来的干毛茶,条索粗壮硕长,光润亮泽。茶农采摘鲜叶的时候,会等到茶叶全面长开,可以采到一芽四叶或五叶这个极限,叶子长开而不老,与茶的持嫩度有关。这个区域的古茶树几乎没有分枝,来自树根的深层营养供给到顶部,需要走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显得漫长。但正是“慢”造就了好茶,茶乡的人也说“害地出好茶”,都是说长得慢的树,茶叶喝起来更饱满。望天古树汤感丰富、金黄透亮,一样得益于自然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藤条茶就是模仿国有林望天古树茶,把多余的叶子、花、果都除去,把营养都供给到顶端。



望天古茶树足够高,有独享的阳光,故香气高扬,梗长叶厚,故甜感要明显,这两者与日照带来的副作用——涩感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喉韵,形成了驰骋江湖的“山野气韵”。望天古树茶的风味成因,是人类极少干预的例子。要复制这样的经验,就需要更大范围的森林以及允许茶树生长的空间,但这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是一个矛盾体:只有优异的森林资源中长成的望天古茶树才能企及如此的风味,是破坏森林?还是种下茶籽?取舍之间,心已艰难。


   3

高叉古茶园

在野生古茶园、望天古茶园后,我们来认识下高叉古茶园。这类古茶园,以章朗古茶园为代表。


章朗古茶园的大部分古茶树都是分叉比较高,主干笔直粗大,在离地2.5米左右处开始伸展枝叶,显示出了与他处茶园相比独特的清秀和不可言说的超凡脱俗之美。

人类干预了茶树的生长,但时间比较晚,干预程度也不深。比较野生古茶园与望天古茶园我们得知,要是人类不干预茶树生长,茶树就会像所有热带雨林的古木一样,它的分枝会随着长势而自动脱落;等我们看到的时候,它看起来就像从未有过分叉。章朗茶园里,有人类刀斧干预的痕迹,是为让古茶树发出更多的枝、长出更多的叶,把笔直生长的树引导为横向生长,人类需要更大的树冠,以便采摘更多,获利更多。



章朗古茶园把自己巧妙地融进了大自然中,与那些参天古木友好相处,努力避开藤蔓,阻止竹林蔓延,遏制树下草木过分地扩散。


人类伸出的一双双手,献上膝盖与头颅,让树感受到了温度,弥补了被大自然遮蔽的阳光。布朗族用石头与树木堆砌起来的祭祀台,更像是对干预自然后的忏悔,必须向自然表达敬畏之心。布朗族相信万物都有灵性,万物皆有感情。一草一树,均不可伤害。世人眼中,他们从千百年刀耕火种的过去走来,心怀信仰的他们,一直甘心守护着老祖宗种下的古茶树,守望福祉。



在这片远离农耕的土地上,布朗族衣食之源全依赖这片无法穿越的原始森林。他们可以沿着佛祖东传之路半个月走到泰国,但他们世代却无法看透这片林子,他们循组训,袭民俗,种茶树,摘茶叶,吃茶叶……


当我们用那些评审现代茶园的术语来评审像章朗古茶园的茶时,就会发现种种的不适应,那种古老的自然气息,那种吸收了大量阴雨气的凛冽感,那种工艺怎么都扑灭不了的雾气,你确定你的经验可以适用?而现在,我们只是提供了认识它的一种方式。


 4

奇迹古茶园

云南境内最常规最常见的古茶园,就是贺开古茶园这个样子的,只不过贺开古茶园因为保护得当,俨然成为云南古茶园里的翘楚,它的连片面积最大,古茶树数目也最多。


这是上天的恩赐,也是信仰的奇迹。

总有会人会问,为什么在这里还有如此规模巨大的古茶园?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拉祜族的信仰世界中去。


拉祜族百岁老人


拉祜族信仰万物有灵,古树是有灵魂的,所以他们不砍古茶树。和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一样,这个从河湟一带迁徙南下的氐羌后裔有祭祀树神的传统,这是他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范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贺开一带的拉祜族在很多祭祀仪式中都会用到茶叶。在贺开,因为山远地偏,医疗条件落后,寨子里有人生病的时候除了用一些山上的草药,“仪式治疗”也是重要的一步。蜡条、茶、酒、盐、米是拉祜族在仪式中献祭神灵的物品,所以茶是拉祜族沟通神灵的媒介之一。[4]贺开茶山博物馆的主理人聂素娥就告诉我们,前几年和他合作的一个茶农,房子都要绕着树盖,挪房子都不会挪树。


除了万物有灵的思想,这片古茶园的留存也与拉祜族的社会历史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古茶树是祖先留下的财富,不能砍。寨子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是古茶园留下的重要原因。据当地拉祜族说,他们在这座山已经居住了20多代。一些茶园在他们祖先来到这里之前就存在了,祖祖辈辈都以茶园为伴,茶叶能喝,能做仪式,能创造财富,确实没有砍的必要。而且这一代林木资源比较丰富,日常用的柴火充足,不用砍茶树。


长期以来,拉祜族的农耕技术比较落后,而茶园恰好不需要太多管理,所以他们没有把茶树砍了栽种其他作物。历史上,茶树被砍的最大原因就是要在茶地栽种其他植物。在这里,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地广人稀,土地充足。拉祜族的农耕技术确实限制了他们对山林的开发,这反而起到了保护茶园的作用。除了茶叶,贺开茶山的拉祜族还种植包谷、旱谷。一直到今天,他们栽种的蔬菜种类都很少,新鲜的茶叶就是他们的蔬菜。


贺开古茶树


贺开是傣语的音译,意思是水的源头、开始的地方。我们抵达贺开的时候,水源地已经被沙土淹没,变成暗涌在地表层奔流;听不到叮咚声,只有虫鸣鸟叫伴随着沙沙作响。流水带走了盘踞地表的沃土,让这里成为民众口中的“害地”。确实也是,贺开古茶园古茶树上有很多寄生植物,但树下却是光秃秃,窜来窜去的冬瓜猪真的啃光所有草木?还是表层营养确实不支持一些草本植物生长?

贺开古茶园著名的古树单猪


在经典农学的分类里,把茶园土壤的类型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高山草甸土和潮土茶园等。在《勐海土壤研究》一书中提到,在勐海一地,海拔1500-2400米的地区主要分布的是红壤,红壤主要由多种岩石风化而来,再细分,贺开周边分布的主要是沙页岩红壤。要分清楚这些土壤类型,需要学习专业的农业知识,在这里,我们任性一些,为贺开古茶园的土壤另起一个分类。我们把贺开古茶园称为“沙地古茶园”,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沙”字,你看得见,摸得到,也喝得懂。



沙土为主的“害地”,是良田的对立面,却是茶树最好的生长地。陆羽很早就总结了这种经验,他说产在烂石与沙地里的茶才是好茶。“地害出好茶”也是云南茶农最基本的认知,他们自己吃的茶,就是害地茶,成长慢,滋味饱满。


我们品贺开茶的时候,会发现这里茶性的顽固。一些茶会受海拨、气温、水温以及泡茶手的干预,在不同的地方呈现出不同的滋味。但贺开茶却不同,在昆明,在青岛、在北京,在勐海……无论在那里开泡,品饮者都能很快找到其独特的风格特征:沙滑


清泉石上,沙流河底。



我们的身体就像河床,茶水入口,顺舌而下,过喉,直下肠胃。在喉咙处,产生了喉韵,喉韵就是沙滑。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再次走过贺开古茶园,再次闻到鸟语花香,再次听到虫鸣鸟叫,再次听到沙沙作响。


如果茶汤极其顺滑,一顺到底,反而不会给人特别顺滑的观感,就像抚摸空气你无法觉察这种顺滑一般,但抚摸细腻的毛皮则给人以温润顺滑的感觉。茶汤亦如是,细微的滋味残留造成了绵延的回响,这就叫质感,茶汤的质感就在喉韵中,在沙滑感中体现得玲离尽致。


 5

科考古茶园


很多人第一次来云南看古茶园,到的就是南糯山古茶园。

很多人第一次喝云南古树茶,喝到的就是南糯山古树茶。

很多植物学家对古茶树的研究,也是从南糯山开始的。

 

1960年,茶学大家陈文怀到南糯山看茶王树


南糯山半坡老寨古茶园,可能是造访人数最多的古茶园,也是较早进入人类研究视野的古茶园。这里茶园,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都与“试验”两个字有关。在这里试验种茶,试验制茶,试验品种,试验技法……人为干预程度很深,时间也较早。在植物学划分上,有“南糯山群体种”;25年前(1993),李远烈就在研究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保护实践[5]



南糯山是景洪与勐海气候的分水岭,昼夜温差大,雨水多,湿气大,酸性土质,是茶树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生活在这里的爱伲人,是哈尼族的分支,与傣族比较来说,爱伲人特别不喜欢大寨子,人一多就要分寨子,他们所到一个地方,都喜欢栽茶树以及其他草木,所迁徙地,大都形成村寨与茶树与森林完美融合的特征。爱伲人喝茶,直接把树上带着四五片老叶的鲜叶连同枝条折下,带回家放到火上烤到呈黄黑状,再把叶子丢进壶里烧开,便可直接饮用。


早在1957年,茶叶专家肖时英就发现,在南糯山存在两种专门针对大叶种茶树的茶园艺术:弯枝法与垫石法。弯枝法就是为了不让茶树长得太高,能让采茶人够得着,就把直着长的茶树主干弯下来,用野藤绑住,让侧枝成为主干,然后再绑一次,再让新的侧枝成为直立主干,如此反复。南糯山新茶王树,所分的主干多达6棵。垫石法就是在树枝之间夹上石块,可以把树干挤开,同时为采摘人采茶的时候提供落脚点。弯枝法与垫石法的双重效果导致了茶树多主干横向生长,低矮易采,树冠增大,整个茶树看起来像一把伞的样子[6]。除此两种常规法外,南糯山的哈尼族还会用刀去干预直向生长的树干。今天的古茶园里,会看到许多古树树干上长满树瘤,就是被人为干预的例证。


名古屋 桥本实教授 ,来源:庄晚芳茶史散论


1964年,肖时英采用南糯山茶树弯枝法在现代茶园做试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弯枝法在树幅扩大、降低分枝高度、增加分枝数量和叶片数量等各方面,均优于常规的短截修剪和当年不剪次年重剪。这门古老技术再现的成果得到当年的茶学权威陈兴琰以及刘祖生的赞赏。


南糯山的哈尼族向世人最早展现了杰出的民族园艺学,他们的先民早就洞悉了自然的力量,并把从中领悟的奥义与技艺代代相传,延绵五十八代人。


品南糯山早年的茶,经常会喝到烟味,就是因为这里雨水天多,晒青条件不足,茶农把晒青毛茶从屋外转移到了屋内,难免会带上烟火味。



正常情况下,南糯山的古树茶,茶青颜色整体偏黑,香气为果蜜香,入口有苦涩感,喉韵带着甜润,体感怡人。南糯山所有的这些特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内敛。无论是什么场面,无论见什么人,你只要拿出南糯山的古树茶,就对了。这里古茶树,本来也是什么人都见识过啊。渐渐地,它变成了我们期待的那种人的样子。

在世俗里,我们把这种人称为“君子”。


 6

苦甜古茶园

最先被布朗山苦茶与甜茶征服的,是广东人与香港人。苦茶与甜茶能为潮湿的广东带来清凉,这种口感也非常接近他们日常饮用的另一种非茶之茶:凉茶。就连分类也是高度一致,广东凉茶也分为苦茶与甜茶。苦茶就是以辛、苦、寒、凉的中药为主的凉茶,如癍痧、廿四味等;甜茶是以清润甘甜药材为主的凉茶,如菊花雪梨水、竹蔗茅根水、罗汉果五花茶等。



常年做广东市场的老大益茶厂,为了持续扩大广东的市场份额,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惜重金跑到遥远的布朗山与巴达建了两片万亩茶园。同时期,广东人也跑到布朗山来购买茶苗,分别栽种在英德与当时属于广东管辖的海南,他们对这一带茶的口感非常着迷。


苦茶,茶味极苦,这是世间唯一以风味作区别的树。当江南地区还在为要把茶叶要做成绿茶还是红茶绞尽脑汁的时候,生活在老曼峨的布朗族先民已经把苦茶树当作重要的礼节在流通,他们以棵为单位,把茶树分封给跟随者,于是苦茶树开始布朗山蔓延;一些北上的民族,比如哈尼族,带来了帕沙、南糯山以及其他地方的甜茶,于是这块土地上神奇地出现了两种口感并存的茶园。


老曼峨佛寺里的苦茶


苦茶模本最早在靠近西双版纳的红河金平发现,只分布在红河州与西双版纳州[7],我们在布朗山考察过程中,在地图上划出布朗山片区,布朗山往南和西到缅甸边界一线,布朗山往北到老班章一线,布朗山之外的其他茶区很少有甜茶与苦茶之分,甚至于没有苦茶。


在很长的时间里,苦茶树与甜茶树在布朗山系都是混种的,混种混采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口感的协调。在没有严格区分的时候,这种协调全部依赖种植比例。我们推测每一片茶园,都是因为选择树种的结果,随着老曼娥这个母体在布朗山的不断扩张,他们终于在老班章这个地方实验种植出了苦甜茶的最佳种植比例,这种比例造就的口感也刚好迎合了某一部分广东人与香港人的味觉追寻,于是这里便成为寻味者的角逐天堂。



在口感选择上,同样有着功利的一面。但这种功利性原则,是在漫长的周期里形成的。在市场没有细分之前,茶是不分苦甜的,有经验的制茶师傅,再次面对这样的产品的时候,找的也是协调性。在那个区域里,不用班章的料也能做成班章味,是因为他们刚好找到了协调的点。科学上有数据支撑,这也是古茶树了不起的地方。

苦茶,其实就是更苦的茶而已。而甜茶,是相对不太苦的茶。


32万老班章采摘现场


在傣族人的饮食传统里,能够生吃的东西才是好的东西,不能生吃的就是不好的,茶叶也是一样。布朗族婚配要送的茶礼就是腌制竹筒茶,腌制会降低苦感,就像汉族做腌菜一样。同样的还有苦笋变成酸笋。在烧烤与鲜叶的结合中,苦变成了味觉追忆,也是有利于排泄之物。所以,在缺乏蔬菜的西藏,茶叶就被当做利于消化之物。后来的俄罗斯人、英国人,都把中国的茶叶与大黄当做通便利器。[8]


腌制后的竹筒茶


过去我们力图用人的存在去证明树存在过,但现在我们需要用古茶树验证人类存活过,这些树不仅见证了人类的繁衍,重要的是见证了他们对生活的孜孜以求。从树种到滋味,是非常大的变化。一个地区如果是原住民多的话,地方口味就不会有大变化,但如果不断有新民族进来,口感就会不断变化,达到最协调的口感。从老曼娥到老班章,本身就是一条滋味与品位之路。


在回雨林庄园的路上,我们看到在老曼峨与老班章、新班章的大山里,热衷做实验的人,还在小树茶上嫁接了老班章的茶树,这得多操心啊。


 7

混种古茶园


这里的混种,特指大叶种与中、小叶种在茶园里的混种,而不涉及茶树树种。


云南大叶种有“茶中英豪”美称,市面上流通的商品普洱茶大部是大叶种茶,但经常被忽略的是,云南还有中小叶种的茶。好多地方的小叶种茶,已经风光了好多年,比如曼松小叶种,倚邦猫耳朵,那卡的小叶种,景迈的小叶种,困鹿山的小叶种……中小叶种其实遍布整个云南茶区,长期以来,正是大叶种、中小叶种的混种混采为茶客带来丰富多样的细腻口感。


大叶子比大脸周重林的脸还大


大叶种,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大,小叶种就是叶子比较小,中叶种在大小之间。举个例子,小叶种叶子一般有成年人的大拇指大小,而大叶种有手掌那么多,特别长的比42码的鞋子还长。


根据茶树成熟叶片的面积大小将茶树分为特大、大、中、小叶种。茶叶叶面积计算通常采用日本人田边贡的计算方式:叶面积(平方厘米)=叶长(不含叶柄和叶尖)*叶宽(叶基和叶尖对折后的中间位置)*0.7(系数),以成熟叶为标准。


60平方厘米以上的为特大叶,40—60平方厘米之间的为大叶,20—40平方厘米之间的为中叶,20平方厘米以下的为小叶。


倚邦猫耳朵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一般认为,大叶种才是云南的原生种,而小叶种是外来种,有江西说与四川说,来云南经商的四川人或江西人把家乡的茶树带到了茶山,混种在大叶种茶园中,今天在倚邦还有江西湾古茶园。外来的茶种要存活下来非常不易,因为它要适应当地的土壤及生态环境,要能抗寒,还要能抗高温以及抗病虫害。为了存活下来,茶树都会产生变异,改变它在原产地原有的性状。这也是云南的小叶种与其他地方的小叶种茶口感有很大区别的主因。


曼松甜润、倚邦猫耳朵高香、那卡小叶种细腻、攸乐小叶种清甜、困鹿山小叶种清雅,这些茶与大叶种混在一起,共同形成了独特的云南茶风味:形成粗中有细、细中有精的多层次风格。



有小叶种的地方,往往有贡茶的说法。仔细想来,这是一种依附绿茶观念很强的说法。比如在曼松、在困鹿山、在那卡都可以听到这样的故事,因为这里的茶尖,可以在水里倒(直)立,可这刚好就是绿茶的销售话术。现在随着故宫档案的披露,我们知道其实云南真正进入满清皇宫的茶数量是非常惊人的,道光皇帝平均每天就要消耗4两普洱茶,满清的皇帝也不喜欢什么绿茶,游牧民族的满清贵族更喜欢用大叶子的普洱茶加上牛奶、羊奶一起喝,这样可以消除吃肉的油腻[9]。

卓越的生态


我们如今所做的工作,正是要重建普洱茶的自信。


对云南茶而言,最大的惊喜常常就来自大叶种、中叶种与小叶种的混种区域所带来的混合口感。小叶种在“革命老区”倚邦的卓越表现,在新区腾冲的惊艳亮相,在那卡的混搭出场,都说明,构成茶叶独特滋味的,除了品种,还有生态,还有文化,由此显现独到的茶文明特征。

那卡著名的老茶人


 8

藤条古茶园


藤条茶,就是枝条像藤条或柳条的茶树,在勐库坝糯,茶农称为“藤条”;在易武,茶农称为“柳条。”如果在春季进入到藤条茶园,你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茶芽,多得涨眼、撑镜头;如果你在非采茶季节到了藤条茶园,那么你看到的,几乎都是迎风飘舞的枝条,稀疏的叶子只是点缀。



藤条茶园是一种古老又先进的养护模式,不像大叶种、小叶种这样的叶子分类,也不是大理种、勐海种这样的品种分类,更不是苦茶、甜茶的味道分类,它完完全全是园艺学上的奇迹,靠一双双手经过数百年打磨而成。它没有粗壮的树枝,有的只是千千万万纤细柔长的枝条。


这也与南糯山的弯枝法不同,藤条茶园没有把主干驯化成横行生长,也没有刺激侧枝发展为主干。事实上,藤条茶园模拟的是望天古树茶园的生长模式:除去多余,顶部供养。望天古茶园里古茶树像电线杆一样的存在,没有分枝以及多余的叶子,是因为它有自动脱枝的功能,藤条茶园则是通过双手去干预,把茶、花、果多余都逐一抹掉。这样发出来的茶与叶,也可与望天古树茶园媲美,梗长,叶多。我们探访发现,整个勐海茶区,只有曼糯的采摘法接近易武地区,一芽三四叶,有些时候会到五叶,能够做到这点,就在于曼糯是藤条茶园。


张家湾藤条茶


在云南境内,易武的张家湾、勐往的曼糯、景谷的苦竹山、勐库的坝糯、邦东的昔归都是非常典型的藤条茶产地。


藤条茶有三大特点:

第一、枝条柔韧性强。

茶条不会轻易被折断,拉着枝条站在树下采摘,一个人可以从18岁摘到81岁。采摘藤条茶的时候,要用巧力,因为梗很有韧性,指尖掐不断,硬扯更不行,需要指力掰,带着马蹄摘下后要快速把马蹄丢弃。掰枝的同时,要抹叶,把老叶抹丢,采茶人手里的嫩叶越来越多,树下的老叶也越来越多。


第二、芽肥叶厚梗长。发芽多,外型好看,很压秤。

春季茶的时候,走进藤条茶园,看到的是一簇簇油亮的嫩叶。藤条茶的养护模式,是顶部营养供给模式,去除掉花、叶、茶果,茶树便不进行生殖生长而专心长叶进行营养生长。只在顶上留两片叶子,下一次,新发芽的叶子就会从这两片叶子上面发出来,形成新的枝叶。这种头部效应,今天在商业上大行其道,殊不知这是茶农都知道的浅显道理。


第三、香气高扬。

朝阳照得到,夕阳映得着。风吹得到每一寸枝叶,蜘蛛网都难挂起来。在太阳与风力的双重加持下,藤条茶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风味。


曼糯藤条茶


这种养护方式目前只存在云南古茶园,云南著名的育种专家肖时英是湖南人,20世纪50年代他第一次在易武看到藤条茶园的时候非常吃惊,这种养护方式需要消耗大量人力资源。从种植到养护都精耕细作,其采摘手艺代代相传,直到今天都还是除了这个村,别的村都不会。


藤条茶这种采摘模式,从目前分布村寨以汉人居多来看,可以推测是一种外来汉人带来的管理技术。藤条茶在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现,同样也是民族融合和迁徙的见证。


在藤条茶区域,还伴随着古老的加工方法,比如在易武一带,采摘完鲜叶后,是分拣鲜叶,之后分开杀青,三叶四叶连同长梗的还要成堆捂一夜。在茶乡人的回忆里,做茶是很长的工序,很磨人的工作。最后才是石磨压饼这样的当代人眼中的古法,其实到了这一步,都是精制环节了。



100多年前的易武以及古六大茶山,茶园的养护模式都是藤条茶园的养护模式,加工法也都是古法。现在在“古”的语境下,除了古茶园本身,留给我们的,就是这弥足珍贵的古老采摘法了。易武老乡长张毅在《古六大茶山纪实》里详细介绍过采摘法。采春茶时除留鱼叶(发育不好的第一片叶)外,视情留1-2片真叶;采二水茶时上次留的老叶抹去,留1-2片真叶;采三水茶时又把老叶去掉,留1-2片真叶;采秋茶时全部叶片抹掉,枯枝、病枝、寄生物全部去掉[10]。


20世纪50年代,云南茶科所的陈清华做过藤条茶与现代茶园的比较,结果是:藤条茶新生茶叶的持嫩性好,60%-78%的新枝上的一芽三叶长得肥实柔嫩,比现行的采法单芽平均重量增加0.1g,水浸物增加1%-2%,茶多酚增加4%-6%。


古往今来,农产品能成为爆品的三个要素:优质的产地、悠久的传统与独特的技法,藤条茶园都一一具备了。


 9

  

火烧古茶园


在云南,说到古茶树,老年人的叙事往往是最这样的:他说不仅自己小时候看到的茶树有那么大,“爷爷奶奶跟我讲,他们小时候看到这棵的时候就有这么了。”


过去对这段话的解读,焦点往往都放在有关茶树的年龄上。但我们似乎忘记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茶树变化得如此不明显?毕竟也是上百年时间啊。难道只是为了侧面说,茶树是生长缓慢的物种?但现实又不太支持这样的说法。


倚邦断头茶,《易武与古六大茶山》封面用的就是这张


再有,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古六大茶山,为什么连片的古茶园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那些古茶树到底去哪里了?遍访古六大茶山的结论是:砍光了或烧光了。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古茶树,都是再次或是多次长出来的古茶树。如果不是赶上这一轮的茶叶上涨热潮,估计这些古茶园很难逃过被覆灭的命运。砍古茶树并非多么遥远的时候,从2003年到2012年,我们都亲眼看到有茶农砍伐古茶树,其目的也很直接:为了种玉米这样的农作物,为了栽种像橡胶这样的经济植物。地方就那么大,植物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本古茶树的消亡史。



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沿用道光年间的旧志说,古六大茶山的古树茶,“老树则叶稀多瘤,如云雾状,大者,制为瓶,甚古雅;细者,如栲栳,可为杖。”这段描述,与我们今天在古六大茶山所见的古茶园并没有两样,到处是伤痕累累的多瘤古茶树。早在200年前,外地人看到的云南茶园,就已经是古茶园。只是那些在城里喝着茶为志书做注释的书生,从未站在一棵古茶树下自习端详过,他怎么也想象不出古茶树的样子。


茶界老说“看茶做茶”,在云南,则是要“看茶喝茶”。不然,你理解不了什么叫“多瘤”。“树瘤”是指古茶树被砍后产生的愈伤组织,每当树被外力强力物理干预后,树里的细胞就会繁殖形成树瘤,这是树天然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不形成树瘤,树的天敌白蚁之类的就会沿着伤口一步步把树的主干蚕食,许多古茶树因此而走向死亡。而把树瘤加工成花瓶以及烟斗,即使是在现代也非常受欢迎。



《普洱府志》其实是告诉我们,在之前的茶乡,茶农不只是通过茶叶获利,还会通过茶干获利,做成花瓶或手杖是不是也会散发出茶香?砍伐茶树的一个很久远的传统,陆羽在《茶经》里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唐时代的茶树,有许多古茶树,砍了上千年后,巴山峡川再也没有古茶树了。今天在四川一带、贵州等地也有古茶树的发现,但零散,像贺开古茶园这样连片有规模的,一片也没有。而且,其他地方的古茶树,真的只是作为植物存在,根本找不到饮用的记录,没有形成任何可以探寻的茶俗。


但在云南,随便一个民族,不仅有久远的茶俗传统,还有古老的茶祖兴茶传说。接着要问的也许是,为什么这里的树居然未砍完?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民族信仰万物有灵,不会去破坏森林。第二个原因是,像布朗族、拉祜族、哈尼族这些狩猎民族,森林才是他们食物的来源。他们无法向一片荒山讨要一只麂子、一只野鸡。可以佐证的是,在汉族聚集最多的地方,比如古六大茶山,讲究精耕细作的农业,所以古茶树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今天我们还能喝到这些地方的古树茶,又得益于古茶树砍不死、烧不尽的涅槃精神,而科学上来讲,就是其树种实在好,有可以深扎底下的根系,保证了树的长命以及续命。猫有九命,古树茶可能还不止。



我们需要稍微回顾下这种砍不死、烧不尽的古茶树涅槃精神,像极了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


1951年,一份在古六山调查的资料说,野火是古茶园的最大天敌,但“砍树烧山避瘴气”也是人为因素。

 

日本占领缅甸期间,茶叶滞销,茶农苦于无法,遂对茶园不加整枝刈草,任其荒芜。至今虽然销路略开,但仍有大半茶山,处于杂木横生、枝条未整;茶山被砍或毁于野火者,亦时有所闻。如佛海县城郊的曼真,原有思普垦殖场经营的近20亩茶、樟林,曾以“砍树烧山以避瘴气”之名,全被砍光,农民私营茶园亦有砍光者,类似现象目前已加纠正。野火烧毁则教砍伐更为常见。如思普茶厂的系树,原有170,000株,近数年来遭受三次火灾,且前仅残剩70,000株左右了。

 

10万棵古茶树就这么消失了!


三炷香茶树


1957年,茶学家蒋铨在丁家寨考察,为当地失去茶园非常惋惜,“年年火烧,现已无存”。更早的时候,茶山战火频繁,烧茶园、烧庙宇的事情更是多得数不完。以前弯弓是人声鼎沸的乡镇,现在是国有林。蒋铨在易武见到的那片古茶园,都是6米高,大的围茎1.2米,最小的也有50cm左右。


今天去革登路上,在嶍崆岔口还有一个地方叫火烧茶园,当地人讲以前这里有大片茶园,革登还是史料里有茶王树的地方,现在成了古六大茶山里古茶树最少的地方。


《勐腊县志》记载说: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另在阿卡村附近的山梁上曾有年产一担干茶的两棵大茶树,后被野火烧死。



曹仲益《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里说,革登有棵奇特的茶王树,生长在新发寨背后的山顶上,一年能产六到七担茶。光绪年间死了,但民国时候根部还在存活。


从一棵树,到一群树,命运多舛。


1993年,邓时海在写《越陈越香——普洱茶高品味的探讨》时候,谈到台湾品茗界的看法,大家一致喜欢“老树普洱”。那个时候,他尚未到云南,一切都是听说。“据说过去云南茶园,每株茶树都是已经树龄很老,每过些年后,便将树干砍掉,树根重新再抽出新嫩茶树。如此树根越长而越深越广,所生长的茶叶品质越好。”



易武本地人怎么看这个问题?易武老乡长张毅在黑水良子考察的时候,当地人说1998年的一场野火,烧死了10多棵高10米的大茶树。在考察中张毅得知,1985年易武黑水垭口一棵大茶树被烧死。


最神奇的就是易武金厂河的这棵大茶树!两次被人工砍伐,两次被野火烧,依旧发芽抽枝。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生命力!


张毅提到在弯弓,曾有一棵可以产干茶90公斤的茶王树,20世纪初期,树围约3.4米,高12米,树冠很大,1935年枯死后,又发出新枝,但无人照看的新枝遭到几次野火焚烧,几次种地砍伐后,现在已经荡然无存。


有一位到处跑山的专家,出了本谈古茶树的书,仅仅以发现的茶树来判断一个地方是否是某茶的“始祖”,他质疑古六大茶山的领衔资格。问题在于,“看到”的面貌与历史的并不一致。所以当我们说一棵树的年龄多大的时候,考验人类的是,我们看到的这棵树的主干是不是一直以来就是主干,因为它有被支干替代的可能,现在许多古茶园里,有许多支干长成了主干。


没有遭到破坏的古茶树,长成了“望天古树”,这些屡次被火烧、刀砍的古茶树,要经过很多次的抽枝发芽才能长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我们尽可能动用史料以及当地人的记忆来描述古茶树在一个地方的劫难,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古茶树拥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砍不死、烧不尽,只要根不灭,茶树便能再生。于是我们就一直努力寻找这强大的树根,可是难啊,总不能一棵棵去刨吧?


好在,这些年云南茶乡,大部分地方都在修路,有些路刚好经过古茶园,留下一个带有树根的横切面给我们观察。是的,我们看到了。



在保塘,我们看到的一棵古树茶,虬曲的主根蜿蜒延伸,看不到头在那里,侧根、须根相互缠绕,突破黄壤土的包围,联袂向下,它原本应该深埋地下,没有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天日,掀开了一场认知大戏。这像极了古树茶的历史,被岁月淹没多年,因各种机缘浮了出来。


在大曼吕一片被矮化过的古茶园,从茶园里走的时候,茶树不过齐腰高,但从路边的横切面看,我们可见、可测量的树根超过3米。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根有多深,树原本就有多高呀。


这些年,我们在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看了超过百种这样的树根以及这样的横切面。树根有些根深达10多米,但地面可测的只是几十厘米的茶树而已,有些甚至只剩下一些细枝。



观察横切面除了可以看到茶树发达的根系与旺盛的生命力外,还让我们对土壤有一些直观的了解。在保塘,我们发现土壤层至少分三部分:沃土层、沙土层以及深层。沃土层(黄壤层)由落叶以及草本植物组成,过去我们认为这些营养是供给给茶树的,现在发现并不是,茶树的主要的营养来自更深的土壤层,沃土层养活的草本植物通过生长带动了土壤的松动,进而可以让雨水渗透下去,这个原理与翻土是一样的。雨水穿过沙土层(红壤层),这是一个不结块的松软层,树根极易穿越,也不会造成雨水的过分堆积。穿过两层的树根,来到深层土壤(砖红壤性红壤)。

古茶树能够穿越三层,吸收不同的营养,树干上长出只有黄壤土才能存活的苔藓,自身就是一个生态圈,这哪是台地茶可以做到的?那些扦插的茶树,连主根都没有。



所以我们在这部分会得出一个主要的结论,盘根错节的古茶树的根系才是其成为王者的主因,判断一棵茶树是不是古茶树,不能仅仅依靠肉眼所见的部分,还要刨根问底,去找那些被深埋在地底的根。


我们需要顺着望天古树仰望星空,也要扎根泥土,找到向下的那股力量。


古茶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这根向上以及向下的力量,告诉了我们,自然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我们怎么可以辜负她?



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就是不辜负大自然。

要做的也很简单——抬起茶杯。


是我们选择了古茶树,还是古茶树选择了我们?


 (全文完)


作者:周重林 茶文化研究者,著有「茶叶战争」等畅销作品。他最新的著作是「茶道方法论」 私人微信:zhuizizhou 

《茶业复兴》编辑杨静茜、杨春、罗安然、陈朦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黄炳生主编,2016,《云南古树茶资源概况》,云南美术出版社。

[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http://www.yn.gov.cn/yn_zwlanmu/qy/wj/yzf/201811/P020181115641012965557.pdf20181112

[3]黄兴奇主编,2007,云南作物种质资源(食用菌篇、桑树篇、烟草篇、茶叶篇),云南科技出版社。(黄兴奇,2007:672-673

[4]朱力平《西双版纳拉祜族传统祭祀活动: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曼迈寨考察》

[5]朱力平《西双版纳拉祜族传统祭祀活动: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曼迈寨考察》

[6]肖时英,2015,《我们亲历的云南茶:感时木荣》,云南美术出版社。

[7]梁明志,田易萍,蒋会兵主编,2016,《云南茶树种质资源》。

[8]周重林,《茶叶战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9]万秀锋,刘宝建,王慧,付超,2014,《清代贡茶研究》,故宫出版社。

[10]张毅,2006,《古六大茶山纪实》,云南民族出版社。


“周重林重走版纳古茶山”项目第一阶段已经完成

周重林带领团队在2018年走完版纳全境古茶园

探访古茶树、古茶园、古道,

追寻古老的饮茶风俗


特别鸣谢雨林古茶坊对此次考察的支持!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