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桂花嫁接最佳时间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星球测评 | 如何挑选一款最正味的铁观音?



大家好,欢迎来到茶叶星球测评空间站,新的一年,先干一杯吧,老铁!

不用我多说,你一定猜出来本期测评的茶叶,没错!就是铁观音!

若说茶叶中谁的知名度最高?

铁观音一定排在前三,另两位当然是龙井小弟和普洱大哥了。

铁观音曾经一枝独秀,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1996年茶王争霸赛上,第一名竟然拍价16万元1斤,我那时才6岁呀,一块钱对我来说都是大钞了!大约2000年后,学习台湾工艺制作的清香型铁观音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清香型铁观音特有的兰花香,这无疑给北方人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他们甚至以为铁观音是绿茶,还曾一度把它叫做“高香绿茶”,其实它是乌龙茶,隶属六大茶类里面的青茶。由于传统工艺铁观音汤色是金黄色,为了适应北方市场,在发酵、焙火环节做了调整,便出现了北方人喜欢的“清香型”,汤色和茉莉绿茶相似,都是青绿色。

而当地人喜欢的更多是“浓香型”,当然,还有我最爱的陈年铁观音,市面上叫它“陈香型”,您也可以叫"老铁"。


新年新气象,这一期我们和boss一起“盲评”清香型铁观音。因为她对清香型铁观音情有独钟,20年前也正是铁观音让只知道红绿茶的她,从此走进了广袤的茶叶世界,开启了快乐的茶道生活。


本次测评的五款茶都是2020年的铁观音春茶,分别是:

魏荫品牌铁观音(据说这魏荫可是300年前发现并制作出铁观音的第一人哦);

光照人品牌有机铁观音(传统工艺);

依绿品牌有机铁观音、桂花香铁观音、祥华铁观音。


事不宜迟,“开审”。本次审评我们采用国家审评法


器具:柱形杯或盖碗,我们选取的是110ml盖碗;

茶叶:5g;茶水比例1:22;时间:2min+3min+ 5min。




子曰:“质胜文则武,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人的本性,可以理解为内在;“文”是指后天学得的文采、修养等,也可以理解为外在气质。“文质彬彬”,我们观察一个人总是先看外在,看起来顺眼,才愿意进一步接触、了解。如果看起来不修边幅、素质不高我们甚至会避而远之,虽然这会让我们误会子桑伯子这类的人。但毕竟这样的人也是很少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喝茶也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单看一些茶的外表,如果它很碎、颜色花杂、有异物、闻起来不舒服,就不太想喝它了。



第一步: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铁观音的"蜻蜓头" 


所以,茶叶审评的第一步,看外形。看什么嘞?

观察干茶:形状、色泽、整碎、净度

铁观音是颗粒状的,这与它“包揉”的工艺有关,简单的说就是把初揉过的茶叶放在一块白布上,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一边包一边揉,变成一个球,多次反复,叶片就变成了颗粒状了,是不是很神奇?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蜻蜓头”。




学霸重点看这里:

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层白霜。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焙、初包揉、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把梗、不成型的老叶筛走)。



这五款茶,净度都比较好,①号较松,②③④⑤号紧结,其中②③⑤呈砂绿色、④号呈褐绿色(应该与焙火有关,初判断是传统工艺制作。)



铁色皱皮带志霜,

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

鼻观先闻圣妙香。

——刘秉忠(清)



兰花香+观音韵:铁观音的两大风味要素 

看完干茶接下来就是冲泡啦!按耐不住,先闻个干香(国家审评没有闻干香这项哈)。

①号有非常明显的兰花香,而且味道很正,老板说它是“正兰香”;

②号有些青气;

③号中规中矩,没啥形容词;

④号有非常丰富的花香、果香,看好你呦!

⑤号有些熟米香,带微弱兰香。


第一泡,闷泡2分钟

1min后揭盖嗅盖香,评茶叶香气;

2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第二泡,闷泡3分钟

1min-2min后揭盖嗅盖香,评茶叶香气;

3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第三泡,闷泡5分钟

2min-3min后评茶叶香气;

5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铁观音的“音韵”,和“岩韵”一样,是一种细微复杂的综合感受,它受制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县平均海拔700米以上,茶园海报均在1000米左右(1984年成立的安溪茶厂,3000多亩茶园平均海拔1368米。)。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铁观音也不例外。安溪整体的地形地貌有很大差异,由西北向东倾斜,西部海拔地貌环境略胜东部,安溪有24个乡镇,茶种植环境不同,被当地人划分成“内安溪

和“外安溪”。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就在西部的“内安溪”,西坪、祥华、感德这三个产区的铁观音最负盛名,内安溪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相比东部的“外安溪”因地势平缓,海拔较低等因素,品质相对次之,所以,买茶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有点可惜,很可爱的"绿叶红镶边"现在已不常见了

最后,就是看叶底啦~

"绿叶红镶边",这是形容乌龙茶特有的标志,可为什么在铁观音中难寻踪迹?搞得小伙伴还以为这是绿茶还闹出了不少笑话~这主要是因为包揉:揉着揉着边边就被揉掉了,再加上焙火,边边最薄,最容易失去水分,焙干了、碎了、掉了、就没了......“三揉三焙”自然是很难看见了~




这五款茶叶底都比较完整,其中③号的手感太舒服了,丝滑般的感觉,好像绸缎,嗯,终于扳回一局!

最终①号获得头牌,俘获了一票人的心,⑤号第二名,其他三款相形之下没有太多特色,快来看看他们的价格,是否“名副其实”~




根据国家标准,我们的评定也出来啦




结合价格来看,性价比第一名:⑤号

①号虽然好喝,价格也偏高,如果按喝茶次数来算,每泡8g,一斤茶可以喝62次,每次才9.4元,也不贵啦~

每款茶都有其自己的风格,而铁观音的最为丰富!铁观音的品类:按照香型的不同,铁观音可分为三类: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

老板很固执的说,清香型铁观音最适合小白入门,香香甜甜清清爽爽。




清香型铁观音:汤绿色翠,带兰花香,滋味清新、醇正;

受台湾乌龙茶制法的影响,在传统工艺上创新制法,达到轻发酵,低温烘焙干燥,茶口感鲜爽淡雅且花香丰富,让铁观音红遍全国的就是这种香型。

清香型铁观音中,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分为正味、消青、拖酸。一般认为品质最佳的是正味铁观音,消青和拖酸的存在主要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

正味铁观音 | 香气清雅,韵味十足,茶性温,以传统工艺制作的清香型。

消青铁观音 | 香气浓郁,略带青气,茶性寒

拖酸铁观音 | 香气高扬,酸味明显,茶性寒

值得一提的是,清香型铁观音建议冰箱密封存储,味道会更好,这也确实容易让人诟病嫌麻烦。但是你可乐都放冰箱咯,对铁观音也可以好点嘛。一定要密封好哦!否则,你会得到一款“杂味”铁观音。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浓香型铁观音:汤色金黄,带花香、炒米香,滋味醇厚、爽滑;

④号就是这类,至于为何翻车是等级不高的原因。

传统铁观音制法工艺,发酵程度较清香型高,高温焙火成为熟茶,茶性温润不伤胃,初入口略感苦味,但回甘很快,齿颊留香。传统浓香型铁观音与岩茶的感觉更为类似。


陈香型铁观音:又称老铁,储存时间在5年以上,汤色偏橙色,陈香明显,滋味醇和、甘甜,据说有一定药用价值,至于收藏,见仁见智。


来自专业测评机构"盖得"的铁观音测评报告





我们当然有,迁就懒人的购买指路


全网最平靓正

……


复制淘口令去囤

性价比最高的5号魏荫108铁观音

v7pzcHZsjVe₴


虽然不是1号同款,但也是依绿出品

d3jscHZHXnd₰

2020盖得测评最佳性价比


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①铁观音名称,有哪些典故来源?

关于铁观音的名称由来,有两个典故:

乾隆版本:乾隆看干茶形沉似铁,叶底美如观音脸,而赐名铁观音;

佛教版本:笃信佛教的茶农,受观音托梦寻得了一株好茶,后移栽于铁鼎中,因而取名铁观音。


②铁观音的兴衰史:可惜可叹可期

90年代之前的铁观音以传统工艺为主,重摇青,重发酵,并带有烘焙工艺,做青做透,焙火焙透,真正意义上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工序繁琐且讲究。90年代之后的铁观音,从台湾引进新工艺,轻发酵,清香型铁观音由此而来。

早年的茶叶流通是依托茶叶收购站进行“统购统销”,到了1985年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茶叶市场让茶叶作为商品,许多香港、东南亚等地的茶商主动上门收茶,茶农的位置开始转变了,有的还因早前的资本积累办起来茶厂。自那开始,茶农的收入也随着铁观音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走出口贸易,铁观音价格其实不算很高,为了增加收入,于是茶农们把眼光放在了国内市场,他们首先想举办茶王赛。

茶王赛请来茶界专家和各地客商前来参加,评选后的茶王进行拍卖,93年的茶王被拍出500克1万元的价格,95年茶王拍卖价500克5.8万元、96年茶王500拍卖价16万元。先在安溪、后在泉州,接着又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各式各样茶王赛,茶王拍卖的价格也一直在刷新纪录。

有了茶王赛的造势和不断刷新的拍卖价,铁观音的被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常常占据海内外报纸的重要版面,这对整个安溪铁观音带来了非常好的推广效果。国内外前来安溪收茶的茶商越来越多,从事铁观音销售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论是茶农还是茶商还是之后进入行业的,都想在此分得一杯羹。

大概自2000年以来,这种清香青绿的铁观音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那时候的铁观音价格依然持续走高,茶农也开始改变原有的传统工艺,纷纷改制新工艺,如消青、拖酸等等,以及为了产量开山种茶,甚至安溪周边的永春、大田、漳州地区都有种植,紧接着,铁观音茶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众多省市蔓延,最高峰时全国共有82个县种植铁观音茶树。

07、08年是铁观音行情大好的颠峰,行业大好,各种乱象也开始出现,尤其是农残问题比较突出,(茶叶作为农产品,安全是第一要务,我们喝茶是为了身体健康,如果茶叶中含有农残还不如喝白开水,所以选茶一定要看资质,是否符合国标、符合欧标。“安全第一、拒绝农残”!)、重金属超标、香精色素、品质以次充好等问题被曝光出来,消费者开始理性看待铁观音,价格也趋于理性,这一理性发生在2009年。然而电商的兴起,又给铁观音带来一波发展,也富了一批人,竞争比线下市场更为激烈,淘宝9.9包邮、电话、短信轰炸营销、早期的QQ加好友营销到现在微信爷爷卖的茶,这一系列也让铁观音的“形象”一而再受损,甚至让人反感。

从2010、2011年之后开始,内安溪铁观音价格开始回落,批发价从跌破100元,到跌破80元,再到跌破60元,再再到跌破40元……直到跌破10元,宣告清香型新工艺创造的铁观音最火时期告一段落,清香型铁观音帝国梦碎,许多铁观音从业者要么改行兼售其它茶叶,要么放弃铁观音进城打工谋生。

那么,铁观音帝国是不是就此殒落了呢?铁观音还有机会再火一把吗?

下回请我们一直迷恋铁观音的boss希从产业经济与品牌传播的角度说道说道。


️此部分知识转自“半叶观音”,谢谢您为茶友们提供的宝贵见解。


③铁观音还有哪些家族成员?

喝铁观音,最低限度,总要喝到本尊吧,如果喝的似是而非,那就忒没劲了。

在安溪,铁观音、毛蟹、本山、黄金桂、梅占、大叶乌龙等都是主要的茶树品种,但更多的还是铁观音,因为它的价格是其他品种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铁观音作为茶树品种,又名「红芽歪尾桃」,也叫「红心观音」「红样观音」,再见这几个名字不要觉得奇怪,果断出手,这就是“纯种铁观音”。纯种铁观音当然也有不少亲戚,多为变异或嫁接的品种,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薄叶观音,但都不是纯种铁观音。

正宗铁观音茶,鲜叶原料采自纯种铁观音茶树,然后用铁观音制作工艺做成的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纯种铁观音茶树“好喝不好栽”,产量有限,加上复杂的制作工艺,正宗铁观音价格其实并不低。可能你之前喝的铁观音都不是正宗的铁观音,不是所有长相蜷曲、泡开大片的乌龙都是铁观音,有可能是毛蟹、本山……

“红芽歪尾桃”是一种茶树品种,它是铁观音茶树中最古老的树种,茶芽为紫红色,叶端略下垂歪斜似桃,叶如其名。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用它做成的铁观音,特别显“观音韵”,滋味醇,品质纯正,又由于它不易栽培、数量稀少等,比较珍贵。




下期预告



写在后面的话


茶为国饮,什么是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作为不年轻的90后、00后,我们要为茶叶发声!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真真切切。“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艺、茶道等我们老了,自然有所体会。我们想做的是:让你爱上这杯茶。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然后,爱上茶!



密云龙:武夷岩茶必须了解的25个小知识

自古名山出名茶,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素有“碧水丹山”的美誉。武夷山气候宜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充足等特征。如此得天独厚的茶树生长环境,孕育了品质优异、出类拔萃的武夷岩茶。

01

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什么关系?

大红袍作为茶树品种和商品,属于武夷岩茶之范畴,武夷岩茶又属于乌龙茶,所以大红袍与武夷岩茶是从属关系。武夷岩茶划分为大红袍、水仙、肉桂、奇种、名丛五大系列,大红袍曾名列五大名丛之首,后因其品质优异,单独作为一个系列。

02

武夷岩茶五大名丛指什么名丛?

历史上将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大红袍、半天妖列为五大名丛。后大红袍常被单独列为一大名丛。此外,在武夷山占有一定份额且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丛有:奇丹,奇兰,黄观音,肉桂、金钥匙,十里香,老君眉,金佛等,这些名丛历史悠久,由于品种不同,它们风味各有千秋。

03

目前市面卖的是第几代大红袍?

大红袍繁植至今已有20多年,且只能由6颗母树适当剪枝嫁接,所以基本上现时所有出售的大红袍肯定都是其后代,且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大红袍指商品大红袍。其质量如何则不能一味追求第几代,应该是结合生长环境,天气,及传统的工艺,三者缺一不可。

04

影响大红袍的品质有哪些因素?

生长环境是首要因素,必须拥有非常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培育出大红袍需要的优质原料。武夷山的砂砾岩土壤属于“烂石”,是《茶经》中记载的“上者”的生长环境。其次,精湛的制作技术才能将大红袍独特的岩韵味体现出来,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制作,更需要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根据茶的状态决定是否停止发酵、采用什么程度的焙火。

05

大红袍有哪些味道?

不同的品种,制作工艺的差异及拼配技术可以产生不同的香气和茶汤,但万变不离其宗,岩茶始终讲求的就是"岩韵",亦可以四个字来形容:“岩骨花香”。所谓“岩骨”指的是岩韵显著茶汤达到一定级数茶汤则会带骨感,而“花香”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的品种香,制成成品的工艺香,受优越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影响所生成的天然气息。

06

火香味与花香味有什么不同吗?

火香即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经过焙火后的茶条有香气,不会很明显,主要是炭香。花香味往往由茶叶的品种来决定,例如肉桂典型的香气有辛锐的桂皮香,而水仙的特征香是苔藓香,大红袍的香气果香、花香等。判断一款茶是肉桂、水仙还是大红袍,通常通过其花香来初步鉴定。

07

武夷岩茶可以放多久?

武夷岩茶的保质期,指的是岩茶的最佳饮用期。除了根据卖家标注的保质期来初步判断岩茶的最佳适饮期,还可以根据焙火程度来判断。轻火的岩茶,最好一两年之内饮用完,时间长了容易“返青”。中、足火的岩茶,存放的时间可以稍微久一些。

08

武夷岩茶有收藏空间吗?

焙火程度低的清香型不建议收藏,焙火程度高的岩茶则具有收藏价值,无论是饮用还是市场价值,在武夷山当地流传这样的说法:三年的岩茶即是药,对降血脂血压胆固醇及肠胃有很大帮助,陈茶除了药理功能显著之外,滋味醇和带有陈香味,也是好茶者的佳选。

例如260年前的瑞典商船“歌德堡号”打捞起来的大红袍其中密封茶罐中的大红袍:风味甘醇依然。目前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就是大红袍,水仙、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等,收藏时需要密封好、避光,味、高温、湿,不要经常打开即可。

当然,要用于收藏的岩茶制作工艺非常考究,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于收藏的,须有专业人士推介。

09

武夷岩茶的价值体现在哪呢?

武夷岩茶明目益思,轻身耐老,提神醒脑,健胃消食等等,武夷岩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在岩壁沟壑烂石砾壤中,而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不仅滋养茶树,而且岩茶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更丰富,如钾、锌、硒的含量较多。

从味觉上讲,凡茶能回味,且越能回味,越醇厚的茶都是好茶,而我们大红袍体现如此:即我们所讲的岩韵是很难得的茶,浓而不涩,醇厚清活,生津回甘。

“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噱咽,先嗅其香,再试其香,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讲的正是武夷岩茶了。

10

是不是岩茶汤色要越红越好?

即便同一个师傅亦不可能将每一批茶做成一样,一般来讲师傅会因该茶本质而灵活把握制作工艺,所以同一种茶会有等级之分,及略不同的口感。相对来说。焙火重些,刚做出来时间短些,茶汤的颜色都会偏红,但是岩茶的茶汤标准是以橙黄色又名琥珀色为标准的,所以不是越红越好的。

11

大红袍母树?

现有的母树只有6棵,长于天心岩九龙窠岩壁之上,已有360多年历史,终年以岩石流下来的滑滑细水及带来的苔泥为天然肥料,加上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故茶树种已形成了特有的岩韵。

大红袍历来都是贡茶,以前每到采茶时都由官方驻兵看守,十分珍贵,历年来的拍卖最高时20克20.8万,06年后此几棵母树采取停采,仅供旅游参观。人民保险则以1亿元承保这6棵母树大红袍。

12

如何分辨水仙及大红袍?

其实很简单,首先两者树种不同,水仙属半乔木,所以叶片会较大而长,叶绿齿轮疏而长,口感特点平顺甘甜,而大红袍属灌木,叶片较小,叶绿齿轮密,而且(花香)的大红袍有很显著的花香(有人说是桂花香,拼配当然就不同了),茶汤更醇厚霸气。

13

大家都说的岩韵指什么?

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环境特征(特定的地域特征),应区别于茶叶的品种特征和工艺特征。也就是说,不要把工艺特征和品种特征当作岩韵特征。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

14

决定大红袍等级的因素有?

大红袍与其它所有茶一样都有等级之分,决定等级的因素有:茶树的生长环境(海拔,土地植皮是否丰富等);树龄;当年采茶季节天气(有没经常下雨)前一年冬季是否被雪伤害了茶树;师傅的制作工艺及培火工艺。

15

茶叶的采摘标准?

主要采摘春茶,其次秋茶,而因为武夷山气候较为寒冷,采茶的时间一般在谷雨至立夏前,严格遵循”雨天不采,烈日不采“,在时间方面也要求只有9点-11点,下午2点-5点采。采摘叶片要求采摘一芽三叶到四叶,既不能太嫩(嫩会导致香气低),太老则会导香粗水淡等等。

16

岩茶的制作工艺如何?

武夷岩茶初制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晾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过程。武夷岩茶精制过程:毛茶初拣、扬簸、分筛、复拣、复焙、炖火、归堆、簸分、匀堆。

其中,做青工艺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和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全过程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是决定岩茶品质最为关键的工序。焙火即“低温久烘”全凭做茶人有感官判断,通过视觉与手感,不停调整,控制烘焙中各时段的温度,这也是岩茶香气,滋味得以升华至关重要的技术工序,目的是降低茶叶的水分含量,以减缓茶叶品质变劣的速度。

17

大红袍和铁观音有什么区别呢?

两者都是乌龙茶,制作工艺大致相同,但是因为生长环境,及茶树种不同,另外在制作上面侧重点不同,风味就不尽相同,铁观音体现的是音韵,大红袍体现是岩韵。

18

岩茶喝起来有点涩?

凡是茶都有苦涩,但是,如果喝到口中只有涩却不回甘生津,那该茶不好。另外涩还有几方面引起,一是冲泡技巧,二是品种特性,三制作因素。

19

如何识别大红袍?

大红袍的干茶外形紧结、壮实、色泽带油润色暗,内质香气浓厚、清幽、滋味、醇厚、回甘好,杯底有余香(又称琥珀色)。最简单的方法,是买市面上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茶叶。

20

岩茶是否属于有机茶?

是的,武夷茶一直坚持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之路,在2005年,武夷山市成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市),(三绿工程指“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通道)并被评为“2005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

21

目前武夷岩茶究竟有多少产地种植?

武夷山大红袍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分布在全市10个乡镇,面积达10万余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星村镇,武夷镇,五夫镇,兴田镇。

22

大红袍的别称是什么?

大红袍又名奇丹,在唐朝亦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

23

历史上如何记载大红袍的?

据记载在红袍茶树在武夷山有数处:天心岩九龙窠一处,年产不满一市斤。天游岩一处年产约一市斤。珠帘洞一处年产1斤八两,当时每市斤售价64银元,相当于当时来约4000市斤。

24

武夷岩茶的其它名丛都有?

白鸡冠茶树特征明显,枝干劲瘦。开春时,新芽白嫩,色浅淡微黄,略大的叶瓣有一轮白,宛如白色的鸡冠,一望便可分辨。

铁罗汉原产于慧苑岩的隙地间,成名于宋代,迄今已有近千年,是武夷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名丛。其特征,树型之大,生长茂盛,叶色细嫩有光。

水金龟产于山北牛栏坑谷岩,原树长于天心岩杜葛赛半崖上,一日大雨倾泻,峰上茶园坍塌,茶树顺水势游移至坑头半岩后凹处,因其顺水缙移而求,因此名为“水金龟”。

水仙在清朝移植到武夷山,《红楼梦》贾母最爱的“老君眉”就是武夷水仙。其树高大枝干直立,树高最大者有3米,叶最长11厘米。叶面浓绿有油光,叶脉粗而隐,边缘锯齿较深。

肉桂最早发现于武夷慧苑岩,远在清朝忆盛名,其香味极其辛锐,具有强烈的刺激感,清代蒋衡的《茶歌》就对肉桂的这一品质特作出很高的评价,目前在武夷的种植面积相当广。

乌龙有大叶和小叶之分,大叶者高达2米,冠1.95米,主干多。枝条略弯曲,叶脉细而隐,叶尖钝,叶质厚而脆。开花期迟,结实性弱;小叶乌龙最高者1.2米,枝叶平展。

佛手树高约1.4米,冠1米。树势略扩张,枝条软,性脆。叶特大,近似蛋形,皱曲不平,像梨树叶。叶片厚,兰绿色,叶细有油光此种在民初由安溪茶商(方茂茶庄)自安溪带到武夷。

奇种又名"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种之一。其树丛很矮小,枝干较细。是靠种子播种的有性繁育之品种。花盛籽多,可供播种。

梅占树势高大,只略低于水仙。高者可达1.6米,分枝颇盛。叶厚,成椭圆形,色呈浓绿,深于肉桂,清于铁观音。叶面不平,两缘外展稍朝天,尖端钝圆而略长,锯边呈细浅,却锐坚。

25

武夷岩茶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才算是上品?

从形状上来看,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结稍细,惟水仙品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从色泽上来看,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从香气上来看,岩茶为半发酵茶,具有绿茶这清香与红茶之熟香,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从汤色上来看,岩茶汤色一般呈琥珀色,清澈鲜丽,且须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从滋味上来看,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甜可口。

从叶底上来看,良好之茶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叶脉淡黄,即常言的“绿叶红镶边”。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