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枸杞叶子茶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云南的茶外之“茶”

云南多种气候齐集,地形复杂多样,是名实所归的植物王国,也是我国主要的产茶省份之一,除了滇红、绿茶、普洱茶、沱茶等有名气的乔木、灌木茶叶属真正意义上的茶叶以外,民间还有许多称之为“茶”,但又与茶科、茶属无关的植物。

在云南,不管名字叫不叫茶,只要无毒,无异味,对身体又有好处的植物都可以拿来入茶。金银花、玫瑰、桂花、菊花、茉莉、百合、康乃馨、玉兰等花可以入茶。银杏、荷叶、蒲公英、车前草、三七、薄荷、竹子等植物的叶子可以入茶。决明子、枸杞、罗汉果、葛根、甘草、胖大海、山楂等果实或根茎可以入茶。在我的家里就随时备有这些异类的“茶”。在云南,还有些不是茶的植物就直接以“茶”来命名,如梁王茶、苦丁茶、小山茶、雪茶、石竹茶。甚至还有些偏僻地方的农村、山区,在铁锅里炒一把檽米、苦荞等粮食泡水待客也叫“茶”。

当然,在云南最有名气、也分布最广泛的茶外之“茶”还是“野山茶”,它按地域不同又叫小山茶、东紫苏、牙刷草、凤尾茶、小香茶等。这种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全省和贵州省西部的1200—3000米的山坡、灌木从中较干燥地带。春季由于干旱,植物低矮枯瘦,不好采收,雨季长得很快,到秋季可以长到20多厘米高,开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有淡淡的清香味,所以它又叫紫苏草。

由于这种野山茶生长在山上,以腐殖土为养分,不可能人工栽培,是完完全全的纯天然茶,也没有任何人为的污染。它含有人体所需较多的微量元素和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作为保健饮品食用,维C的含量更是高于市面上的很多饮品。所以它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饮品使用。不少当地的餐馆、酒店、茶室、居家都是以这种茶叶来待客。现云南好多地方农贸市场的土杂店里都有这种茶销售。卖相最好看的成品是在秋季里从地面带花剪切,用蒸汽杀青后,捆绑成小把晾干出售。由于有了市场前景,又是云南的特有植物,现已经有公司把这种茶叶经过精深加工,进行宣传包装后,作为原生态保健食品或茶叶推销到各地。

当然,在丰富的资源面前,我还是喜欢自己采摘、制作自己享用。每年农历七月半前后,我们这里有上坟的习俗,这个季节野山茶虽然还没有开花,但也还是可以采收了。山坡上这种植物很多,一大蓬一大片的在眼前出现。我们一家子就在上坟的空余时间顺便采摘一些新鲜的茶叶,带回家来自己制作。由于野山茶长得低矮,叶子和茎干上难免会有沙土或腐殖土。回家以后,我先把茶叶捡拾、清洗干净,再放到甑子里用蒸汽高温杀青几分钟,杀灭虫卵等有害物质,也去除一些苦涩味,然后在通风处晾干,就可以收藏起来使用一年了。

这种茶叶第一次浸泡的时候,味道会有些许清淡,第二次浸泡味道就完全渗透出来。无论是酷热难耐的夏天,还是心情烦躁的时候,野山茶都是很好的伴侣,味道清新淡雅,消热解暑。由于它是纯天然加工,没有相关配料,茶叶的苦涩味会较重些,所以一般不要放得太多。野山茶虽然不能与名茶相提并论,也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却确确实实的以茶的形象和名分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种价格低廉的野山茶的药用价值也很高,中医药认为,它的性味苦、辛、平,归肺、胃、肝经。具有发散解表、清热利湿和功效。全草都可以做药,可治咽喉痛、虚火牙痛、扁桃腺炎、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眼结膜炎、肝炎、感冒、消化不良等病症。

野山茶,这是土名,它的学名应该是东紫苏中的一个种类,与茶属的茶叶毫无关系,但它却是我们云南人在茶叶外之最普通、最方便、最喜欢的“茶”。

【摘自2015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 汤云明(云南昆明)】

坚果闯茶界!初见“国茶食研所”

5月19日,国内首个专注于茶食品研发的服务平台“国茶食研所”,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上正式亮相。

“国茶食研所”是由安徽山里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茶实验室作为发起人,联合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青海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作为深度合作伙伴联合发起,旨在坚持“东方食养”理念,结合国际食品科学技术,探索符合东方风味审美的新一代茶食品。

△平台启动仪式

在国茶食研所品牌初见会上,来自发起方与供应链深度合作伙伴的代表山里仁董事长韦伟,国茶实验室董事长罗军,山里仁总经理陈贺明,御茶村董事长刘志荣,青海大漠红枸杞董事长邱雪梅,以及来自供应链上下游、渠道和媒体的近百位嘉宾,共同见证了平台成立。

国茶食研所缘起

在会议上,国茶食研所发起方山里仁总经理陈贺明讲述了与国茶实验室合作的缘起,从行业的角度提出三点观察:

△山里仁总经理陈贺明介绍平台缘起

一.碰撞。果实与叶子的碰撞,是茶行业与坚果行业的互补短长,激发能量的绝好搭档,也是打破传统“吃”“饮”形态边界的模式创新。

二.需求。坚果所处的休闲食品行业与茶饮行业,分属不同的使用场景,茶空间缺乏更好的茶食,坚果也需要拓宽渠道和功能性,其中所涌现的市场缝隙和消费需求,值得国茶食研所投身于此。

三.痛点。坚果、茶本身都是健康食品,但却被其他高糖高盐的不健康食品当作添加剂或配料。从整个食品行业来看,滥用添加剂,过度工业化的现象明显,国茶食研所创立的初衷就是要主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在思想的碰撞、市场的需求、行业的痛点这三条观察下,国茶食研所应运而生。茶+坚果,将会是一场“健康+风味”均衡理念的伟大实践与探索。

行业前瞻,中国茶食焕发新风尚

会上,国茶食研所发起方国茶实验室董事长罗军,发布了《中国茶食新风尚》报告,依托先进的数据模型和海量市场信息,分享了对于休闲食品行业五大洞见和中国茶黄金时代的未来趋势判断。

△国茶实验室董事长罗军发布报告

洞见一:中国力量崛起,国民健康食材成为时尚

国潮,成为近年来年轻人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也是他们对高品质文化物质追求的表现。一项数据显示,2019年90后消费传统滋补营养品TOP3分别是养生茶,枸杞和蜂蜜。伴随着国潮的兴起,国民健康食材深受年轻人的青睐。

洞见二:从能量营养学到平衡营养学

西方对于食物的态度,是能量最大化;而东方则讲究欲望有层次,有节制地释放。未来的饮食风尚,将从西方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能量营养学”,也就是食品过度工业化阶段,步入到东方文明所倡导的“平衡营养学”。从吃饱到吃好,从营养过剩到营养均衡。

洞见三:“她经济”女性消费力量崛起

女性消费市场体量庞大,中国20-60岁女性有4亿,消费市场前景达10万亿,涵盖母婴、女性健康、美容、生鲜等全方位范畴。女性也是家庭消费的主要决策者,所以产品研发应投其所好。

洞见四:食品新鲜化追求

疫情的常态化催化健康诉求,助推零食新鲜化趋势,80后、90后人群,更看重新鲜和健康。伴随新鲜化的消费追求,依附现代保鲜技术与智慧物流的渗透,短保将进入包装食品快车道。

洞见五:产品显性化表达

新茶饮的成功秘诀之一,食材显性化表达。例如新茶饮行业,商家用那些肉眼可见的“满杯”、“多肉”的新鲜水果,不用过多的教育,就能直接传递产品价值感。

茶食上新,推动行业创新升级

茶食品包含佐茶食品和含茶食品。佐茶食品,是指饮茶时享用的各类小食,能有效缓解茶带来的饥饿感。含茶食品是以“茶”为原料融入产品创意,表现出具有明显中国茶风味的含茶食品。

在会上,国茶食研所推出含茶食品“茶韵果仁”,佐茶食品“酥脆缤纷”两大系列。坚果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与茶多酚的结合,激发出浓浓的风味,现场嘉宾纷纷进行了新品的尝鲜品鉴。

△山里仁营销总监卫治国进行新品发布

新品发布人山里仁营销总监卫治国在介绍新品时讲到,国茶食研所的产品都是来源自全球最顶尖、最优质的食材,最天然的食材蕴含最本真的美味。国茶食研所重视挖掘东方食养文化,产品研发中多次使用抹茶、枸杞等国民食材,通过挖掘东方食材魅力,注入现代灵魂(加工技术及表现形式创新等),或将孕育出下一个时尚健康爆品。

△嘉宾品鉴国茶食研所新品

未来,国茶食研所将基于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深度数据分析,提供涵盖产品策略、研发、落地、供应的整套解决方案,链接更多合作伙伴,坚持营养均衡和东方食养的理念,把健康食材和创新产品带给更多的客户。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山西发展药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新观察

连翘、黄芪、沙棘、槐米……它们都是千年的植物,它们的叶、花、根、果最初是治病解毒的良药。如今,它们经过山西人的双手,变成一道道药茶,继续赐福于人类。

近年来山西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瞄准道地药材资源,把山西药茶作为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产业,助力农民增收,为破解深度贫困和农业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径。

图来源网络

积蓄农业转型发展新动能

山西现有耕地面积6000多万亩,其中旱地占70%左右,水资源短缺近年来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样的自然条件却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

山西北部盛产黄芪、款冬花等品种,中南部适宜黄芩、连翘等品种种植。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初步统计,山西省现有1788种中药材,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

2019年7月,在山西省攻坚深度贫困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山西省委负责人提出,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可以把山西药茶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中药材加工开辟新路径,为农业转型发展积蓄新动能。

在产业布局上,山西结合地理环境打造形成了药茶六大产区,即太行山、太岳山连翘叶茶基地,晋南边山丘陵区槐米茶、菊花茶基地,恒山黄芪茶、枸杞芽茶基地,吕梁山沙棘叶茶、红枣叶茶基地,晋东南桑叶茶、黄芩茶、党参茶基地,管涔山毛建草茶基地。

今年3月20日,山西正式发布了山西药茶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山西药茶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省已有上百家药茶加工企业,开发出连翘叶、沙棘叶、桑叶、红枣叶、毛建草等单品茶和黄芪普洱、枸杞菊花等拼配茶200余款产品,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品牌创建等方面初具规模和影响力。

打造农民脱贫增收新名片

位于太行山腹地的陵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当地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仅野生连翘分布就有80多万亩。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陵川县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又在大田种植连翘30万亩。

在过去,由于只采收连翘果,叶子就是废弃物,一旦遇到倒春寒,果实几乎绝收,损失严重。陵川县乡土人家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利用连翘叶开发出绿茶、红茶、黑茶等系列产品,并在全县布局20个从事连翘茶加工的扶贫车间,每年带动5000个贫困户人均增收1万元。

“我一上午能采摘5斤多,一斤按20元算,三四个小时能挣100元,农闲时采连翘叶,农忙时下地干活,挣钱、种地‘两不误’。”陵川县古郊乡贫困户李秀琴今年靠采摘连翘叶两个月收入近6000元。

在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红枣被称作“铁杆庄稼”,但近几年当地秋天雨水较多,造成大量裂果烂果,严重制约了枣农种枣的积极性。

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吕梁市临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投入资金试产枣芽茶,经过多次失败后终于获得成功,今年开始在临县打造10万亩枣芽茶采摘基地。

“按照人均日采摘30至40公斤嫩枣芽(叶),每公斤5到6元的价格,老百姓每天可收入200元左右,户均年增收超过5000元。”茗玥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祥说。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鞠振说,不只连翘叶和枣芽,每一种可制茶的药食同源新材料,都可以变“废”为宝,帮助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同时,药茶融农业、文旅、健康等不同产业于一体,对贯通全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强劲的“火车头”效应。

合力共建做大做强新产业

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山西药茶没有可借鉴可复制的道路,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围绕山西药茶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核心问题,依托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山西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山西省组织力量开展相关产品开发、配方及生产工艺研究,支持山西振东集团等龙头企业的研发团队研究系列药茶浓缩、冻干、萃取等工艺,加快药茶科技成果转化。

牵头成立山西药茶产业联盟的山西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说,发展药茶产业,需要精准引进人才,建立人才数据库,通过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不同方式,加快药茶科技研发,把山西药茶产业做强做大。同时希望尽早成立山西药茶产业发展基金,解决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市场、技术等瓶颈,最大限度支持山西药茶产业创新发展。

鞠振表示,在做好山西药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山西药茶经纪人队伍,培养一批有经营头脑、善于推介和开拓市场的饮品产业人才。同时,利用农博会、茶博会等展销平台,不断扩大“山西药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表示,要围绕品牌、质量和标准三个关键环节,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真正把山西药茶产业发展成为健康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完)

原标题:为脱贫“造血” 让致富“生根”——山西发展药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新观察

注:内容来源新华社,记者王飞航、魏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