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狗牯脑红茶口感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秘诀 | 如何把三百元的狗牯脑茶喝出一万元的感觉

水为茶之母,三分茶七分水。茶水,顾名思义就是茶与水的结合。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亦。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亦。

 

 / 1 /

泡茶时对水的选择很讲究

唐代陆羽《茶经》对泡茶用水就有描述: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泉水涌出地面之前为地下水,经地层反复过滤,涌出地面时,水质清澈透明,沿溪涧流淌,又吸收空气,增加溶氧量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具有矿泉水的营养成分。

 

 / 2 /

茶汤的品质,跟水的酸度和硬度有密切关系

水的硬度与茶汤品质关系密切。首先水的硬度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色泽当pH大于5时,汤色加深;PH达到7时,茶黄素就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损失。

 

 / 3 /

水的硬度,还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

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层“锈油”,简直无法饮用。

/ 4 /

泡茶对于水温也有严谨的要求

不同的茶,其茶性不一样,好茶不怕烫不可尽信。有一些茶需要高温才能激发它的茶性,比如一些古树茶高山茶等;有一些需要低温,内含物和细胞才不被破损,比如绿茶小种红茶等。

 

 / 5 /

煮水要注意不能反复烧煮

反复烧煮的水,称为千滚水,是死水,会提高水的硬度。在潮汕地区食茶讲究蟹目水,那样水的活性最高,泡出来的茶汤也最为鲜活。

 

用不同水来泡茶喝,口感方面简直就是没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这次用的茶是狗牯脑红茶,采用控制变量法,选用的水分别是自来水和矿泉水

 

一般天然水(自来水)的PH值大于5的时候,茶汤的颜色会加深;达到7的时候,茶黄素就非常容易会自动氧化而损失。所以自来水泡的茶,喝的时候感觉到涩口、锁喉。就像是你吃了一根没熟的香蕉一样,而且很不顺滑。

 

而矿泉水冲泡喝起来,就很顺滑甘甜。因为矿泉水的PH值比较小,这种鲜活的感觉就像是你吃了非常油腻食物之后,然后喝下一杯茶或者一杯水之后的那种快感。因此,泡茶用的水PH值小于5,以及非盐碱地区的地表水为好。

 

不要觉得夸张哦,用不同的水泡茶真的就是天壤之别。售价几百块的茶,只要水用的好,也能泡出几万块的口感来。

 

 

江西遂川:振兴路上茶香溢

“唇齿生香,回甘悠长”“味道好,冲泡方便”“高端大气,馈赠有面子”……在江西茶界,来自“中国名茶之乡”遂川县的茶,一直处于“第一梯队”,以其独特口感和芬芳香气,备受消费者青睐好评。

茶乡茶香,韵味久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腹地的遂川,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产茶、出名茶的先天优势,有“5000年的茶历史,1000年的名茶史,100年的金奖史”。

时代变迁,遂川茶事始终绵延不绝,这里已成名闻遐迩的知名茶乡,荣获“茶业乡村振兴发展县域”称号,连续12年为“中国茶业百强县”……

鼓起增收“钱袋子”

茶产业连着“以茶立县”战略部署,连着民生福祉。遂川县委、县政府紧扣“质量兴茶、绿色兴茶、品牌兴茶”发展理念,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稳居江西茶叶主产区。

尚在春节里,很多农民兄弟尚沉浸在浓浓年味中,南屏村制种茶大户兰桥林早已摩拳擦掌,请采摘工人、定制包装,启动全年茶事。

兰桥林家曾是贫困户,靠着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很快“脱贫摘帽”,已发展有机茶园100亩,拥有2台杀青机,6台揉捻机,以及筛选机、投料机、输送机、萎凋机、烘焙机等全套茶机,年产4000余斤干茶,产值达200万元,批发零售至全国各大城市。

凭着精湛技艺,兰桥林喜摘吉安市技能大赛茶叶加工竞赛“一等奖”,江西省振兴杯“优胜奖”,荣膺“赣鄱好青年”“吉安市技术能手”等称号,2023年,还成立狗牯脑茶“大师工作室”。

南屏村是狗牯脑茶标志山所在地,县内优质茶叶种植区,村民几乎都有种茶传统。“比较效益好,村民都愿种茶,能从茶产业中受益。”村党支部书记何礼华说。

近年来,遂川县加速良种选育繁育、加强基地建设、加大技术培训,标准化提品质、规模化拓产业、品牌化增效益、体系化延链条、集团化谋发展,截至2023年底,遂川县有茶园30.1万亩,年产11000吨,综合产值29.28亿元,狗牯脑茶品牌价值达44.16亿元,荣登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百强榜,被评为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

当好发展“强后盾”

要推进茶产业出新出彩,有标可依、对标生产、按标管控,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迫在眉睫,遂川县按“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原则,在良种繁育、种植、加工标准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冲泡标准和金橘红茶、金橘白茶、金橘乌龙茶等产品标准;启动修订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狗牯脑茶》……

在汤湖镇神茶谷,有一处专门打造的数字茶园,它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与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综合利用新一代3S空间技术、传感技术、大数据、智能控制、图像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科学智能化管理。

遂川县成立了茶产业发展中心(加挂茶叶科学研究院),依托该研究院,创建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狗牯脑茶树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陈宗懋、刘仲华两位院士,担任狗牯脑茶首席科学家,为科研提供坚强支撑;大力推广陈宗懋院士团队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建设示范基地2万余亩,安装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1000余盏,年推广使用粘虫色板10万余张。

在科研力量支持下,近年来,茶科院实施的项目,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

为有力保障质量安全,遂川县资金300多万元,购置了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批检测仪器设备,可检测数百种茶叶农药残留指标及重金属元素含量。

茶旅融合延链条

每年,特别是夏秋季,来到神茶谷一旁的市集,游客既能品尝到各类客家茶美食,也可购买茶手工艺品,还有凑几好友,来一时下最流行的“围炉煮茶”,品美食赏美景,不亦乐乎;当地茶馆为茶商、茶人、茶专家、游客参观交流,提供了平台,可体验文人“坐饮香茶爱此山、清溪流水暮潺潺”的雅致,感受茶道至性至真,领悟神茶意境。“青山绿水云烟渺,山水之间任逍遥”的客家原乡体验,给来客留下深刻印象。

为改变茶产业单一发展模式,遂川县出台茶旅奖补政策,按“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发展理念,鼓励乡镇充分利用茶园生态优势,融合旅游和文化元素,建设了一批茶旅民宿示范点;依托茶香园、茶文化街、草林红圩、桃源梯田、汤湖温泉等,打造了“游红圩、观梯田、泡温泉、品狗牯脑茶”休闲康养绿色生态游,推出制茶体验、特色茶饮、茶秀舞台等多种茶旅项目,一条“2023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闪亮登场。

喜爱喝狗牯脑茶的消费者会发现,近年来,茶企、茶商开发了不少新产品。以往是一种口味打遍天下,如今是绿茶为主,红白搭配,开发出的狗牯脑红茶、金橘红茶、白茶等系列产品,逐渐挤占市场份额。

2023年,遂川以举办吉安市旅发大会为契机,开发了“寻味遂川高山茶味”特色菜宴,创新选用本地优质食材,以茶入宴,精心推出“绿水青山”“春之茶生”“妙笔茶诗”等20道菜肴,编排脍炙人口的故事;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校合作,延伸茶产业链,丰富产品种类,开发了茶面膜、茶牙膏、茶饮料等新产品。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祖刚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五步鉴别狗牯脑茶品质!

 

虽说好茶适口为珍,喜欢的就是好的,合适的就是好的。

 

但喝狗牯脑茶喝了不少时间,总得喝的出个感觉,300块跟3000块的狗牯脑茶,总归还是有差别的吧?有的茶友说,真的喝不出差别,到底要从那几个方面去辨别狗牯脑茶好不好呢?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日常品茶中怎么判断狗牯脑茶的好坏。

 

 

1|第一步:看外形

 

很多人拿到一款茶直接就开喝,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第一步。先看干茶的外形,有经验的人看干茶就能够看出个十有八九。

 

具体方法

将茶叶倒入茶荷中观察,没有茶荷的话可用白瓷盘子代替,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整碎等。干茶包含了茶的原始信息,茶叶的原料、茶叶的加工情况、茶叶的保存情况一览无余。

 

●比如好的狗牯脑茶是细嫩的芽叶制成的,如果出现了粗老的茶梗,就不太正常,暴露了原料的问题。

 

●比如茶叶上有焦斑、爆点,或是茶叶已经偏离了原本正常的色泽,很有可能是加工有问题。

 

●比如茶叶有明显霉斑、干闻也有发霉的味道,肯定就是储存的问题了,不能再喝。

 

2|第二步:闻香气

 

外形看出有问题的茶叶就不能喝了。顺利通过第一轮“考核”的茶叶,冲泡之后进行闻香。那么有人又问了,为什么接下去就闻香,而不是喝茶呢?小编告诉大家,因为香气散的很快,趁热闻香,更能准确的捕捉茶香。

 

具体方法

每一泡皆可闻盖香、汤香,不可直接对着热腾腾的叶底闻,因为闻到的都是热熟味且容易被热气烫伤。茶凉之后,可闻杯底香和叶底香。细细辨别香气纯度、香气高低、香气长短、香气类型。

 

●纯度是指香气是否纯净,有无异杂气。异杂气是指茶香中不属于茶本身气味的东西,即外来的,主要是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不愉快气味,比如烟气、焦气、闷气、陈气、霉气味。

 

●高低指茶香的高扬与低沉,高扬的香气扑鼻而来,而低沉的香气则偏淡,香气不明显。

 

●长短指香气的持久度,通过对比前后几泡的香气,就可以明显看出茶香是快速减弱消散,还是比较持久耐闻。

 

●类型是由于产地、茶树原料、茶树品种、制茶工艺和产地共同决定的,每种茶各有风味。

 

3|第三步:品滋味

 

味道是辨别茶叶好坏的关键点。具体的品鉴要点跟香气有异曲同工之妙。

 

具体方法

接连泡几次茶,直到茶味淡为止。茶叶的口感要注意把握有无异杂味、鲜度、强度、粗细、厚度、层次、回甘,另需要对比几泡茶的浓度,判断是否耐泡。

 

●异杂味主要指霉味、焦味和由于杀青或揉捻没处理好形成的青味。

 

●鲜度是茶的新鲜爽口感,与原料、存储有关。

 

●强度又叫刺激性,是茶汤内含物质浓度的表现。

 

●粗细指茶汤的口感是粗糙还是细滑。

 

●厚度指茶汤的稠厚感,没厚度的茶喝起来寡薄,如水一般。

 

●层次指品茶的时候滋味在口腔中呈现的变化。

 

●回甘指茶的苦后回甘,苦涩化得快,苦后生津回甘快,也是好茶的特点。

 

初学者不易掌握这么多特性,可以主要围绕茶味是否纯正、茶味浓淡与否、回甘好不好这几点去体会,不过相对来说绿茶、生普、乌龙茶是回甘比较明显的,而红茶、白茶、黑茶等回甘不明显,这是由茶类特性决定的,与好坏无关。

4|第二步:观汤色

 

观察汤色之所以放到后面来说,是因为香气要趁热闻,茶要趁热喝,喝了一杯茶后,再看汤色,当然也不要等到茶汤完全冷掉再看,容易出现“冷后浑”干扰判断。

 

具体方法

使用白瓷公道杯或白瓷杯观察汤色,虽说玻璃茶具也能很好展现汤色,但是这仅限于“欣赏”,因为玻璃的光感容易干扰茶汤的观察。汤色主要观察色相、明度、浑浊度。

 

●色相即我们常说的颜色,绿茶清汤,红茶红汤,只要茶汤没有偏离该茶类的颜色范围就没问题。颜色基本上不作为辨别茶好坏的标准。

 

●明度即亮度。看茶汤是透亮有光泽还是暗淡无光。

 

●浑浊度需要观察茶汤是清澈还是浑浊,茶汤浑浊可能是由于加工不当、储存变质和冲泡方法问题。

 

5|第三步:看叶底

 

看叶底在非专业审评中不是特别重要,只是辅助我们判断茶叶好坏的细节。

 

具体方法

泡完的茶叶倒在盖碗的盖子上或白瓷盘子上。用手摊开叶片、捏一捏茶叶。把握好叶底的外形、手感。

 

●外形除了观察叶片的颜色之外,还可以看看叶片的嫩度、亮度,有无一些焦叶、红叶等。叶底是否均匀也很重要。

 

●手感指茶叶的厚度、韧度、弹性、黏度,如果叶底有韧性、弹性说明其活性不错,叶厚而黏说明其内含物质尤其是果胶质含量丰富,通常茶汤也会比较稠厚。

以上是今天小编所讲的判断茶叶品质的五个步骤,跟专业的审评标准有异同。对初学者来说,只要理清思路、多喝茶,慢慢就能建立起对茶的感觉。

 

喝茶,不仅要知道好坏,还要说得出哪里好、哪里坏,就能算作懂茶了。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