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公平杯

找到约385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蒙顶山杯”第六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的通知

中国黄茶斗茶大赛组委会

中黄组字〔2021〕1 号

关于“蒙顶山杯”第六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的通知

  各茶叶企业、各相关单位:

  多年来,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黄茶专业委员会、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四川精制茶学研究院、雅安市茶叶产业发展局、雅安市茶叶学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四川、湖南、浙江、安徽、湖北等我国重点黄茶产区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蒙顶山杯”中国黄茶斗茶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大赛以弘扬中国黄茶文化、推动中国黄茶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努力促进我国黄茶产业全面复兴,收到明显效果。为此,经协商一致,决定举办“蒙顶山杯”第六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蒙顶山杯”第六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

  二、主办单位: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黄茶专业委员会、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

  三、承办单位:

  雅安市茶叶学会、四川精制茶学研究院。

  四、大赛原则和主要内容:

  1、贯彻实施《GB/T 21726-2018 黄茶》国家标准,面向全国征集参赛茶样;

  2、根据产业发展实际,“传统黄茶”按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紧压黄茶4类和“品种黄茶”1类进行感官审评,按照得分多少确定获奖名次;

  3、大赛分A、B组分别确定相应奖项。A组为四川省内产区生产的黄茶产品,B组为四川省外产区生产的黄茶产品;

  4、特邀四川、湖南、安徽等我国重点黄茶产区知名专家担任评委;依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采取密码评审方式,按照国家茶叶审评的有关规定进行评比、计分。欢迎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到现场观摩并抽签参加评审;

  5、奖项设置:传统黄茶A、B组各4项、品种黄茶1项分别确定特等奖1名、金奖2名、银奖3——5名和“最受消费者欢迎茶叶产品”等。

  五、时间、地点安排:

  ①4月26日全天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进行感官审评、当场确定获奖名次;

  ②4月29日上午在第十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式后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品鉴推介活动,欢迎全国黄茶产区政府、协会、企业参加相关活动。

  六、宣传推广:

  ①感官审评现场设置“中国黄茶对样采购展示平台”,欢迎参加斗茶大赛的茶企、茶商参与观摩、评审,对样采购洽谈,开展产销对接合作事宜;

  ②推荐获奖产品及企业参加第十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进行展示展销;大赛组委会将通过微信、网站等主流媒体公布获奖名单;采取预热、现场报道、追踪等形式,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进行后期追踪报道等。

  六、支持媒体:

  茶周刊、茶博览、茶道、茶讯、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成都日报、西南商报、天府早报、雅安日报、四川茶业、茶风雅颂、茶旅世界、茶旅中国、蒙顶山茶、茶酒金融、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禅茶一味、亚太茶业网、茶友网、中华茗茶网、天下茶友网、中国网、中国黄茶产业网、川味中国网、第一茶叶网、北纬网、华夏茶业网、茶旅网、中华茶艺术网、香港卫视四川站、西湖龙井资讯平台、四川在线、国际茶叶品牌网、茶联网、茶叶新资源、茶报网、茶语网、安徽茶讯网、丝路茶业网、济南日报中国茶生活、广州日报中国茶商、西北茶业资讯、茶叶人才网、丝路茶驿站、东方茶港、七茶文化产业网、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雅安电视台、乐山新浪乐居等。

  七、参赛事项:

  1、本届大赛收取参赛费500元/样;

  2、送样时间、地点:参赛单位务必于4月22日前将报名表、参赛茶样(每样500克,100克装5袋,分别用于评审、检验、展示、交流等)快递或直送大赛组委会:①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茶学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收件人:边金霖,电话15756279760);②雅安蒙顶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熊猫大道385号,收件人:刘静,电话18981619480)。

  八、大赛组委会及分工:

  “蒙顶山杯”第六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组委会组成及分工如下:

  主任:王云,负责全面工作;副主任:杜晓、陈书谦,分别负责审评及组织协调工作。下设4个工作小组:

  1、统筹协调组组长何春雷、副组长王准、成员邓奕,负责统筹协调大赛相关工作。

  2、斗茶审评组组长杜晓,副组长何春雷,成员边金霖负责制定斗茶规则,组织现场实施,汇总审评成绩提交组委会确定获奖名次。

  3、茶样收集与管理组组长边金霖,负责茶样收集与管理。

  4、宣传活动组组长陈书谦,副组长杨健,负责现场直播、颁奖、宣传等相关活动。

  特此通知。

微信图片_20210402133329

   附:参赛报名表。微信图片_20210402133714

大赛往届剪影

微信图片_20210402121832

微信图片_20210402121835

微信图片_20210402121840

微信图片_20210402121843



“蒙顶山杯”第六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今日开赛

    【亚太茶业】全媒体讯:4月26日上午9:00点,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黄茶专业委员会、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雅安市农业农村局、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雅安市茶叶学会、四川精制茶学研究院承办的“蒙顶山杯”第六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拉开帷幕。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136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143

  本次大赛得到了湖南省茶业协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湖北省茶业协会、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山西省茶叶协会等协会的大力支持。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129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156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226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153

  从主办方处了解到,大赛期间将严格秉承“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采取密码评审方式,按照国家茶叶审评的有关规定进行评比、计分。此次大赛的专家评委由中茶协黄茶专委会主任王云,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审评专家刘栩,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杜晓,中国黄茶产业联盟王准,四川农业大学何春雷,陈昌辉,国家茶检中心魏晓惠,重庆农委推广研究员陈明成,川茶流通协会陈书谦担任。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230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200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215

  经过各地黄茶产区的预赛选拔,“蒙顶山杯”第六届中国黄茶斗茶大赛共收到,分别来自四川雅安、成都,浙江平阳、泰顺、德清,江西景德镇、广东广州市、安徽六安等传统黄茶产区的81个茶样。包括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紧压黄茶、品种黄茶5类系列产品。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传统黄茶”按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紧压黄茶4类和“品种黄茶”1类进行感官审评,按照得分多少确定获奖名次。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126

  大赛结果将于4月29日上午在第十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开幕式后隆重举行的“中国十大茶叶公用品牌----蒙顶山茶推介会”上举行颁奖仪式和品鉴推介活动。

  多年来,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黄茶专业委员会、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四川精制茶学研究院、雅安市农业农村局、雅安市茶叶学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四川、湖南、浙江、安徽、湖北、广东等我国重点黄茶产区政府、行业组织和茶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蒙顶山杯”中国黄茶斗茶大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每一届大赛的成功举办都是我国黄茶产业发展的见证。

微信图片_20210426123139

  大赛不仅弘扬了中国黄茶文化,也推动了中国黄茶产业发展的发展,为我国黄茶产业的全面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

文:亚太茶业整理

图:华伟


一茶一世界,一壶一乾坤。今说公道杯

中国人将茶视为“饮中君子”,因为在国人眼中茶可行道、明性、雅心、德人。

也正因如此,茶自古以来就备受国人喜爱,久而久之,便也形成了内涵丰富、礼制各异的茶文化。

且文化的体现不仅仅在茶的本身,茶具同样如此,公道杯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公道杯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最初的时候并不是作为茶具使用的,而是酒具。

用于茶艺上的公道杯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由中国台湾传入内地。用作茶具的公道杯与古时流传下来的有所区别,不变的是杯中丰富而独特的内涵。西汉·戴圣的《礼记·礼运篇》中提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为大家共享。

公平、公道的大同社会理想是中国人们一直追求的,这样的思想也体现在人们生活中。文学作品、戏剧,甚至是一个茶具,都能体现“公道”的思想,公道杯正是如此。

公道杯,以公道为名,自然也是因为公道之意。

泡过茶的人都知道,无论是用盖碗还是茶壶泡茶,出汤的时候总是会因为时间上的差异而让茶汤的浓淡有所区别。

为了能够均匀茶汤,人们把泡好的茶先倒入公道杯中,使茶汤中和之后再分斟出来,让喝茶人都能喝到浓度一样的茶汤。

中和后分斟,正是契合了儒家“中和为用”以及“和谐”的思想。

而公道杯,是“和”思想的载体,也是体现。当然,这样的做法最是公平,也不负公道之名。

追溯公道杯的历史,明朝时期,县官为了讨好朱元璋,遂命当地的瓷工制出了“九龙杯”。杯子极为精巧,盛酒只能浅平,不能过满。满则会漏掉,一滴不剩。

可是皇帝不知其理,在宴会上有意关照喜欢的臣子,就将臣子的酒杯斟满酒,结果适得其反。这给了朱元璋“为君治臣,要公道,勿偏心”的启示。

后来,朱元璋“九龙杯”改名为“公道杯”,寓意杯之公道。同时这个典故中也蕴涵着“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的道理,提醒世人为人处世讲究公道,不可贪得无厌。

再看今朝,用于茶艺的公道杯,与没有嘴的敞口茶壶相似,但开口处做了一些改变,使汤杯更便于倒茶。

杯子一般由透明的玻璃制成,一来,透明的杯子能更好的观察汤色;二来,也唯有透明最能体现公平、公道无私心的意蕴。

一茶一世界,一壶一乾坤。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哪怕仅仅是一个公道杯,其中的内涵亦是说不尽,道不完。

来源:华茶号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8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