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盖碗倒茶

找到约1,348条结果 (用时 0.035 秒)

江湖笑谈之茶人列传③

茶人列传S
S做茶十余年,有点名气,非常自负,常认为自己的茶好,别人的都是垃圾。
一日,S来到旗下的经销商小黄处,小黄是S比较看重的,打算大力培养,让小黄不再卖其他人的茶。
S没预约,店里没其他客人,小黄正好在泡茶,没换茶,顺手给S倒了一杯,S随口一喝,立马找垃圾桶吐掉,连声骂道:“什么垃圾茶,难喝死了,简直要命。”小黄尴尬极了,但又不能不回应,只得小声说到:“老师,这是你的茶。”S面不改色应到:“是嘛,我来看看”。
S占了主泡台,找小黄要来茶饼,自己重新撬茶、泡茶、润茶、分汤,只见S缓缓抿一小口,闭上眼睛回味良久,吐了口气,对小黄说到:“好茶!舒服!小黄,你泡茶的技术需要多跟我学学,我这么好的茶被你泡坏了。”接下来,S开始大谈他的茶多好,游说小黄只卖他的茶。

茶人列传T
T算是茶界老人,做茶网站,做茶报纸,一年年折腾下来,没有大富大贵,养了一帮人,老婆女儿聚在身边,小日子也算过得不错。
2013年,T开始大额银行贷款,第一次就利用公司流水贷了五百万,中介先帮T买房买车,贷款下来扣掉车款房款和手续费,也有三百多万。T扩招人员,网站升级,一时间茶城到处都是T的人。最厉害的当属和人合伙做小额贷款,日进斗金。那段时间见T走路都自带风声,踌躇满志的样子,颇有些成功人士风范。
再接下来,听T说起又找其他银行贷款了几百万,开始和茶企合作做自己品牌的茶,招兵买马,风风火火很是热闹;又到处拆借和其他小额贷款公司合作,每天利息都上万进账,T买了第二张车,计划换大房子,做更高端的茶。
2016年,T开始到处借钱,据传,小额贷款公司的款一分都收不回来。
再后来,听说T车房都被查封拍卖了。那年,我远远见过一次T,瘦得不成样子。

茶人列传U
2012年春,易武麻黑村,昆明的李先生转进了茶农U家,U非常热情,连忙泡茶,并吩咐老婆杀鸡做饭。
U刚做好晒干的古树茶李喝完后觉得还算满意,一问价格也不算高,李和U定了5件茶,50公斤,没付定金,李在U的本子上写了电话,说还要转转易武其他地方,也就2-3天,回去之前转进来再把茶拉走。李吃完饭带着U送的一大包茶样就走了。
李被其他事情耽误了下,过了一周多才去拉茶叶。U说你可来了,打了好多电话打不通,中途有人要买,想着答应了李,又不好意思卖,正着急呢......李边嘀咕不可能啊我电话一直开着,边翻U的本子,发现电话号码确实错了一位。
接下来,李每年都要转到U家,经常是和一帮做茶的朋友三五成群一起来,李和李的朋友们吃了U不少鸡,也买了U不少茶。

茶人列传V:美女茶艺师
你脸红什么?出来后,强哥问我。
今天强哥带去我一个茶馆喝茶,茶馆装修古色古香,室内沉香袅袅,小桥流水,古琴声声,是十分专业的老茶馆,让我这个做茶十来年的人自惭形秽。
主人是个唐服飘飘的美女,专业茶人,据说还去日本学过茶。美女引我们坐在一整套都是海南黄花梨茶台前,先从一青花水缸取水,再注入一名贵老铁壶,放在炭炉上烧水,又爬高拿下一檀木老盒,取一饼老茶,纤手轻轻撬茶,放小称上称好。
水开了,美女取出一个明青花的盖碗,注水洗茶,在我们面前摆上同样是明青花的品茗杯,美女边忙边介绍,这是市场特别稀少的一款几十年的老茶,是强哥来才从高阁取下来,动作轻缓,语速轻柔,好一个伺茶可人儿。
洗茶后,先给我们喝了杯清水后,等了十来分钟才开始泡茶。从我们进门到喝茶估计半小时吧,搞得我都有点口渴了。
美女泡茶分汤给我,我就迫不及待端起杯子,一口下去,一大股六六粉味道,又不好吐掉,憋得我脸通红。只好咽下去,喉咙痒得不行,干咳了好一会。后面就推脱今天身体不适合喝茶,
我回了强哥一句,今天天气太闷了。

茶人列传W
W是北方人,做茶多年。
春茶某日,W来到云南某茶区村,考察了一番,甚是喜欢。
W对茶农说,茶园绝对不要打农药不要用化肥,我们这些做茶的就喜欢原生态的,你去帮我组织这些生态茶,农药化肥的一概不要,W付了定金,预定了一批生态好茶。
几天后W来收货,对着茶农猛喷,怎么这么丑,茶叶子黄黄的,瘦不拉几,还有虫眼...旁边这个好看,绿油油的,粗壮,芽头大,这个多少钱...
W在村子里拉走了一整车好看的茶,价格比预期的便宜一半还多。W心满意足,打着满肚子土鸡土酒的饱嗝,说明年再来。
送走W,茶农对老婆道,还得再买点农药和化肥,把那些放养的茶园也用上。

茶人列传X
X南方人,来到更南偏西的云南做茶。
X之前在老家有一小茶叶店,没啥起色,发现对于普洱茶来说,云南机会更多,就关店来到云南,不开店,长期混在昆明和版纳,顺便倒点茶叶卖。
在昆明喝茶久了,认识了版纳茶区做茶多年在昆明开店的李先生,X发现自己对茶的认知和李先生差距很大,也远无李先生的生意好,李先生周围有一大帮喝茶的资深茶友让X很是羡慕。
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和巧合,X在一个恰当时机拜李先生为师,于是,李先生就变成了李老师。
李老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带X踏遍古六大茶山,把身边的人、山上茶农等各种关系都介绍给X,来客人也不避讳X。当然,X也非常给力,只要是李老师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做司机,打扫卫生,泡茶,搬茶,从不吝力气。一时间,X和李老师,成了模范师徒,清风霁月,羡煞旁人。
惜花无百日红。
李老师突然发现X不怎来茶店了,打电话让来也是经常推,就算来也是坐一会就匆匆忙忙离开。周围的一些客人好些也不怎么来茶店,店上小姑娘说听说是X自己开店了,X的茶也更好更便宜。
李老师又变成了李先生,李先生能看见X的时候一般是在茶山以前李先生引荐过的茶农家,再后来,有些茶农委婉告诉李先生,没有茶,都被X包圆了。
后来,李先生又听人说,有个大师叫X,自学做茶十几年,常年呆在版纳茶区,古六山行走,深耕多年,是非常厉害的大师。关键是非常红,周围一大堆有钱的粉丝客人。
再后来,会有人问李先生,是不是和X学过茶,要不你们两很多认知、观点是一样的,产品相似,连客人也不少都是认识的。李先生一般都正襟危坐应道,不认识。

茶人列传Y
Y是云南知名茶专家,经常能在很多茶相关场合见到Y,Y都坐重要位置,且多坐在舞台中央。
2013年,在一次茶会上我和Y碰巧挨着坐,那是我第一次见Y,之前听说过Y,茶行业知名老专家,那次我说了一些恭维的话,和Y互相留了电话。
2013年底,Y打电话给我,说了很久,我几乎就嗯嗯应着。Y来电话的意思是,以前冰岛茶还不出名的时候,他收了很多冰岛,总共有几吨,他作为大学教授,还很年轻(这一点很奇怪,那时Y已经很老了,我才30多,他怎么就年轻了?),不方便出面卖茶,让我帮出货,这些茶都是好东西,追的人很多,他个人研究茶几十年,学生遍天下,可以帮我51普洱导流量......接着说了很多,大意就是他有多牛,影响力很大,我和他合作,是我的大机会,如有意向,合作细节可以谈......
我非常反感一上来就牛皮哄哄的人,现在也是。但那次我还是很客气挂了电话,只是Y一直也没等到我的消息。
再见Y已是2015年,在某品牌茶的推荐会,Y依旧主席台就坐,我坐在观众席。推荐会请了一堆人,还有相对专业的主持人,先是介绍了新品茶,接着就是冲泡这款茶,茶艺师先把主席台等人包括Y的茶杯清空,接着泡新茶,给大家分茶,主持人就着茶艺师倒茶的间隙,请Y给大家讲几句,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Y端起空杯(茶艺师还没有给Y分茶),声音洪亮说到:“非常高兴出席这次茶会......此茶香气迷人优雅,汤色黄亮,口感清甜.....",瞬间,我耳根都红了......
后来,我几乎不参加这样的茶会,也没再见过Y。

茶人列传Z
认识Z比较久,但基本没什么业务来往。Z平常的工作,就是在勐海混,倒原料卖,经常东家原料卖给西家。我2017年开始在勐海建厂,和Z的接触就更多,Z会经常过来聊天,告诉我一些勐海的信息,顺便推销一下茶。
有次Z打电话给我,要拿一个熟茶给我喝,发酵得非常好,原料也很好,说我肯定会喜欢。我平常也知道Z到处串,说不定真能发现好东西。我非常期待在自己的勐海店上等Z。
Z到了之后,我开始泡Z带过来的熟茶,越泡越熟悉,特像我自己的第一批熟茶,我那批熟茶由于是试验品,菌香浓,汤水细软,汤色稍浑,属于特点非常明显的熟茶。到了7、8泡之后,我几乎可以确定了,就问Z是不是找L先生拿的样品,Z好生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我回到:“这就是我的茶,因为才出堆,我只给过L先生样品”。
——作者吕建锋


盖碗使用方法和选购技巧

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盖碗泡茶,盖碗也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用来冲泡乌龙茶。审评师在评审茶叶等级时,通常都用盖碗泡法。用盖碗冲泡茶,便于观色闻香,所以专业茶师都偏爱用盖碗泡法。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市场有售:五克、七克 、十克、等不同容量的盖碗,很容易就能根据自己所买的盖碗来定投茶量。

 

 

从 形制和功能的角度定 义 ,盖碗茶具需满足如下要求 :

 

口径及通高在 l0cm左右 ,容量在200ml左右;有碗 、盖两部 分组成的盖碗和碗 、盖 、托 三件组成的盖碗两式 ;在茶事活动中满足人们 冲泡 、品饮茶的功能需求。

 

「盖碗」原本是「个人」、「单次」使用的茶器,而且是「冲泡」与「饮用」功能合二为一,也就是将茶叶放入碗中,冲水后端给客人饮用。当然也可以将茶泡好后,只倒入茶汤,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亦有其方便之处,如看得到茶汤,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期」,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所以「盖碗茶法」可分为「个人使用」与「多人使用」两种方式。

 

个人使用

 

置茶:放入适量茶叶。盖碗一般的大小为140ml,若打算只冲泡一次,建议放2克至七克茶叶(即水量的1.5%)。可依个人的喜好稍做调整。

 

冲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泡之。

 

计时:上述的茶水比例需要和不同茶叶浸泡时间一般为十秒至数分钟方得适当浓度。此后可慢慢饮用,不会浓度继续升高。

 

饮用:端出奉茶。打开碗盖,欣赏熏于盖底的香气,以盖子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并使茶汤浓度均匀。将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以滤掉茶渣,按住盖纽,端碗饮用。正式场合连托端起。

 

多人使用法

 

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时,就如同「小壶茶法」一般,仅是茶壶换成了盖碗。盖碗倒水、倒茶时的拿法是:将「碗盖」斜盖,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滤掉茶渣。拇指、中指按住盖纽,快速倾倒碗身。

 

茶具的搭配与摆置方式同「小壶茶法」

 

从静态道动态:茶巾拿到茶盅的下方。将倒扣的杯子打开。若拟「烫杯」,将杯子拿到盖碗的前面排成一列,杯托留在奉茶盘上,若不拟「烫杯」,则只将杯子翻正。

 

盖碗通常附有杯托,不需要另备茶船。

 

备水:将盖碗的位置腾出,将水壶拿到这个地方加水。一切准备就绪,向客人行礼(或自行调整心情),表示就要开始泡茶了。

 

温碗:将碗温热,以免降低泡茶的水温,且可烘托茶香以利「闻香」。若不是这两项原因,「温碗」可以省略。

 

备茶:放置适量的茶叶于茶荷内。

 

识茶:持茶荷认识茶叶的状况,以利冲泡,且便于向客人介绍。

 

赏茶:让客人从外观上先了解所要品饮的茶叶。

 

温盅:以温碗的水温盅,若省略了温碗,温盅也可以省略。

 

置茶:将茶荷内的茶叶置入碗中。

 

闻香:不论有无「温碗」,都可以持碗欣赏茶叶冲泡之前的香气,自己先欣赏,再让客人欣赏。闻香时只取碗身与碗盖,欣赏后即行盖上盖子。

 

冲第一道茶:冲入所需温度的热水,冲水高度以盖子不浸到水为原则。

 

计时:冲完水,放回水壶,盖上碗盖,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没计时器时用心算。

 

烫杯:以「温盅」的水「烫杯」。若没温盅的水,先倒一些水入盅,再持盅烫杯,若无烫杯需要,甚或欲降低茶汤温度以利品茗,可不烫杯。

 

倒茶:待茶汤浸泡到所需浓度,持盖碗将茶汤倒入盅内。

 

备杯:若行「烫杯」,将烫杯的水倒掉,放回奉茶盘上,若未行「烫杯」,则直接进行下一个步骤。

 

分茶:持茶盅将茶分倒入杯。

 

端杯奉茶:端起奉茶盘,请客人自行端取杯子。自己的一杯等回座位后,放下奉茶盘,再行端取。

 

冲第二道茶:调整水温,冲入适量的热水于碗内。将计时器归零,重新计时。

持盅奉茶:把泡好的茶倒入盅内,将盅与茶巾放于奉茶盘,端奉茶盘,持茶盅将茶倒入客人的杯内。

 

去渣:泡到茶味变淡,持渣匙将碗盖内附着的茶叶清入碗内,再将碗内的茶叶清于排渣孔(或水盂)内,渣匙暂放茶巾上。

 

涮碗:倒半碗水,将渣匙清洗干净,擦干,放回茶巾盘上。倒掉碗内残渣,放回碗托上,盖上碗盖,提起碗身,沾干碗底,暂放于茶盅的上方。

 

归位:将碗托擦干,桌面水滴沾干,碗身放回碗托上。

 

清盅:将盅口滤网暂放茶巾上,倒入八分水于盅内,持盅将滤网的茶渣冲掉。滤网归位后持茶盅于客人杯内倒入半杯热水。客人品饮茗泉之美,也将杯子内的茶味冲洗干净。最后擦干盖置,关掉煮水器,计时器归零。(若不是继续以原来的茶具泡饮第二种茶,也不是为了表现茶道的完整性,可以省略「去渣」至「清盅」的动作。)

 

收杯:客人将杯子送回奉茶盘上,并向司茶或主人致谢。

 

 

许多新茶友在泡普洱茶的时候有的会选择盖碗来泡,此时若是选择的盖碗不合适,手法运用不当,不仅抛出的茶滋味不好,而且还会烫伤哦~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挑选盖碗和盖碗的使用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如何选购盖碗?

 

 

盖碗容量小,没把握好浸泡时间会泡浓。容量大,水倒太多会淡。所以购买时弄清楚盖碗的容量很重要。容量一般在130CC—145CC之间的盖碗最适合。

 

 

挑选盖碗时,除了容量,也要注意碗口和盖纽。

 

一宽口:碗身口与盖子边的距离宽,这样茶水不容易溢出烫到手。

 

二盖纽高:盖纽是凹进去的,盖纽离盖短,手指按在上面其实也烫。盖纽做的比较高容易拿放。

 

使用时注意事项:
  

1、用盖碗品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揭开碗盖,先嗅其盖香,再闻茶香。

 

3、饮用时,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再饮用。

 

4、在闽南一些地区常以盖碗泡茶后再分茶,在北方地区通常用盖碗泡茶后就直接饮用。

 

盖碗泡茶洗茶有什么技巧?

 

洗茶时,注水得满,泡沫才会浮在碗口,然后用盖子把泡沫推到碗口边缘,再来回旋转,吸附在盖子上的泡沫就会顺着水流走了。

 

如果拿盖碗明显偏了,茶水也就会沿着斜的位置流水,这样极容易烫到手。而且在倒茶时被烫,不得不停下来,稍微停下来,没倒出来的茶水又会重新在盖碗里浸泡茶叶,这时口感就会有所改变。

 

盖碗倒茶手法:

 

 

拿盖碗的手势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不要因为怕拿不稳而去捏着杯身。切记不可捏杯身,因为杯身很烫。然后沿着公道杯慢慢向下让茶水缓缓流出。茶水就不会触到手。

 

好了,看完了还是要亲身实践一番,按照方法多加练习,你也能称为用盖碗冲泡普洱茶的高手哦~

倒茶烫手?掌握这些姿势就好了!

泡茶看起来简单,洗茶、泡茶、倒茶。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泡茶却是一件苦差事,不习惯使用盖碗的初学者稍不留神就可能烫到手。
 

在泡茶时,尤其是出汤阶段,“倾倒”手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常见的用作倾倒的器具如下:

茶海

也称公道杯,部分茶类对冲泡的时间十分讲究。如乌龙茶,几秒间隔的茶汤口感就有区别。

为避免茶汤不匀,在倾倒茶汤时,先倒入茶海中,再倒入小杯,品茶时就能品到完整的味道。

茶海的正确拿法,是需要捏在边缘下方,七十度左右倾倒茶汤后,迅速恢复水平,称为“断水”。好的茶海断水干净利落,反之则会“滴滴答答”。

如果大拇指与食指轻捏茶海边缘,很容易在倒茶时被蒸汽烫到,或者沾染到茶水,不卫生也不礼貌。

 

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盖碗多为瓷器,质地细密,不易吸附香味。因其使用简便,可谓称得上是“万能茶具”。正确用盖碗的方法是:

找到一个适合茶水倒出的缝隙,以挡住茶叶、快速出汤为标准。

食指第一节关节扣住碗盖的盖钮,压紧。

食指与拇指、中指呈水平线,从前方的中心点倾斜迅速倒出。

举起盖碗时,无名指和小指朝内微卷曲为好,怎么舒服怎么来,但建议不要翘兰花指!

 

茶壶

茶壶的质地很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叫做:“小、浅、齐、老。”

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

“齐”指茶壶的“三山齐”,是品评壶好坏的重要标准。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平稳的桌子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老”字的讲究大部分就上升到古董文玩。

①女性拿壶中指和无名指捏住壶柄,食指轻倚在壶盖上,大拇指捏住壶把。茶壶盛水后分量加重,会影响倒汤时的手感,最好在使用前先加水试用,找到合适的角度。

建议食指中指穿过壶柄,大拇指另一侧扣住壶把,另一只手手指微按壶钮作支撑。

②男性拿壶相比女性的拿法,男生拿壶时更为粗犷和大气,用大拇指抵住壶盖,食指及中指穿过壶柄捏住。

需注意的是,抵住壶盖的大拇指最好放在壶盖上,不要堵住气孔就好,如果放在气孔上,也很容易被烫!

正确地掌握各种倾倒工具的使用方法,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烫到,你学会了吗?

 

找到约1,321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