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银毫历史

找到约197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福建茶叶的历史与发展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淹 

                                                    

从以上的诗词可以看出,福建武夷山种植茶叶历史久远,并且颇受世人喜爱。


追溯至1644年,英国著名茶商托马斯.卡洛韦(Thomas Garraway)在《茶叶的种植、质量和品质》一书中说到:“英国的茶叶,起初是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由此可见,福建厦门在当时已有茶叶历史。据有关报道,许多国家对“茶”的语音,多由厦门方言“Tay”的读音称茶为“Tee”。


再者福建省的茶叶种类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正山小种,产于武夷山桐木关一带,其它产的茶称为外山茶,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汤色,带松烟香,滋味醇厚,有桂圆香,是红茶的“鼻祖”。


 

金骏眉是一种顶级正山小种红茶,由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正山茶业承制,由北京张先生、孙先生、武夷山的江元勋先生、梁骏德先生等共同研制成功。根据茶叶的品质及采摘的标准不同,分为金骏眉、银骏眉。 


 

银骏眉是于谷雨前采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500-1800米高山的原生态小种野茶的茶芽,制作500克银骏眉需数万颗标准嫩芽,一芽一叶。银骏眉在外形上条索紧细,锋苗显秀,稍显黄毫之色。 


 

铁观音,发酵度17%-35%。产于福建省安溪。分四次采制。谷雨至立夏采制为春茶,夏至至小暑采制为夏茶,处暑至立秋为暑茶,秋分到寒露为冬茶,其中春茶的营养成分最高,秋茶的香气高,成“秋香”。


 


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武夷山风景区,条索状结匀整,色泽青褐油润,滋味浓醇清活,生津回甘,虽浓饮不见涩,香气馥郁,桂花香持久,汤色橙黄艳亮,叶底柔软,匀亮。呈绿叶红镶边,以“岩骨花香”闻名于世。武夷山以“碧水丹山”闻名,36峰,99岩,无岩不产茶。


 


福鼎白茶,产于福建政和县、福鼎市等。一芽一叶,芽头肥壮,成茶遍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香气清新,滋味甜爽,汤色浅杏色,制作特意不炒不揉。有“十不采“之说,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


 


胡润百富·润岩茶寿文化大会堂,珍藏多种茶叶品种,其中尤以润岩茶寿大红袍享誉盛名。大会堂内陈设有多种品牌茶叶,散发着浓郁的茶叶文化,为爱茶之人提供了喝茶、品尝茶文化的最佳场所。


福建蕉城:培育一片茶 富裕一方人

北纬26度,是一条黄金产茶带,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天山茶区便坐落于此。这里依山面海、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孕育出蕉城天山茶的优异品质,也造就出蕉城人富庶的源头和底气。

智者谋势,弈者谋局。近年来,宁德市蕉城区依托资源优势,以高质量发展总揽全局,出台《蕉城区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安排专项资金不遗余力地打造茶产业,以塑品牌、育龙头、强基地为抓手,以茶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发展热潮。

以茶富民生态转型强品质

春分至,吐新绿,又是一年茶飘香。

春茶上市,抢的是鲜。连日来,在蕉城各地,处处都是好“丰”景:茶农穿梭山头采收新芽,脸上洋溢着满载而归的笑颜;茶企开足马力赶工制茶,阵阵沁人清香扑鼻而来;茶商迎来送往热情待客,销购订单火爆喜获“开门红”……

“近几年,家里种了36亩的金牡丹茶树,由这个品种的茶青制出的花香白茶和新工艺红茶香气特别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每年都有工厂过来收购茶青,从都不用愁销路,每亩可增收万把块呢!”赤溪镇牛洞村茶农吴正枝笑着说。

蕉城天山茶走俏市场的背后,离不开多年来茶产业生态转型的丰硕成果。

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近年来,作为闽东仅有的、较为丰富的野生茶树种群生长区,蕉城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推进茶园生态化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初制厂清洁化改造等方面取得可喜进步。十年来,共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1.2万亩,新建、改建扩建厂房60座,厂房面积达33722平方米,完成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面积3.9万亩,并于2017年被列入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

“蕉城始终坚持做足‘品质’文章,通过标准园建设、茶园投入品管控、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加工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等关键环节的推动,在源头抓好品控,确保鲜叶质量安全。目前,蕉城全区茶叶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落实企业“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已达61家。”区茶产业发展中心茶管股股长、高级农艺师蔡远说。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加工又上新台阶,品质安全有保障,蕉城茶产业已经进入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新阶段。2022年,全区茶园面积达13.3万亩,茶叶产量1.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41.4亿元,惠及茶农达23万多人。

“下一阶段,我们将坚持继续生态优先,集成茶园生态改良、配套水利设施、茶园土壤管理、茶园绿色防控等技术,提升茶园生态化、有机化管理水平,夯实产业原生力,让消费者喝上一杯干净茶、放心茶、安全茶。”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连光付说。

以茶兴业文旅融合闯新路

三月春风拂面,飞鸾镇白马山生态有机茶园基地迎来了旅游热潮。放眼望去,在云雾阳光映衬下,郁郁葱葱的茶树从山脚盘旋而上,叠翠沉伏、秀色如画,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茶青、赏茶歌、听茶事、观茶景。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还能亲身体验到采茶的乐趣,闻着淡淡的茶香,让人心情很是舒畅呢!”来自游客林女士说。

从一抹绿色到一方美景,生态茶园释放出的发展红利,叩开了文旅融合的帷幕,让蕉城茶产业振兴闯出了新路径。

以八都镇猴盾畲村为例,今年以来,村里突出基础设施和产业提质增效两个重点,着力在茶园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完成平湖茶晒青坪、水库边栈道、观光亭建设,并着力美化周边生态景观,建成猴盾畲风茶韵游客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观光体验感,推动茶产业振兴。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猴盾村传统古村落保护提升项目畲族风情街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村民雷志波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创办的‘震昌号’茶行旧址,打造出品茶、学习茶艺、传承茶文化的活动场所,让游客亲身感受畲茶文化的魅力。”蕉城区八都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吴韬韬说。

茶旅跨界融合,除了醉人的风光引流,更离不开深厚文化底蕴的加持。

据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平介绍,蕉城不仅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产茶历史还十分悠久,是中国近代东南“海上茶叶之路”三都澳港口的所在地,其产茶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期,绿茶还曾被称“腊面贡茶”、“芽茶”贡品,名噪一时。

为此,近年来,蕉城区积极挖掘“海上茶叶之路”福海关、“茶盐古道”等历史文化遗迹,全面收集整理蕉城茶史、茶俗、茶歌、茶技、茶艺、茶品、茶人等文化相关资料、遗存,并计划以“宁德天山茶”品牌打造、天山茶历史文化为主线,着力打造“天山茶旅观光基地”“茶产业品牌文化园”“茶叶一条街”“海上茶叶之路遗址历史文化馆”,推进打造花香白茶之都,开拓大众消费市场,推动“蕉城人喝蕉城茶”,营造和提升茶文化氛围,提高蕉城茶叶品牌知名度。

“下一阶段,蕉城区将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融合发展思路,深入挖掘茶文化资源,打造形成集茶生态休闲度假、产研学实践体验、茶文化体验、茶产业康养等为一体的茶旅产业业态,拉长产业链条,不断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满足人们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促进茶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连光付说。

以茶为媒擦亮名片促振兴

天山茶飘香,扬名遍四海。

蕉城素有“名茶之乡”的美誉,天山绿茶是其优质茶叶的典型代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摘得全国首届和第二届名茶评选“全国名茶”桂冠,而天山红茶、天山白茶、天山金观音、天山银毫茉莉花茶等茶叶品牌同样久负盛名。

品牌响则产业盛,品牌强则产业强。在日益“内卷”的市场竞争中,蕉城茶品牌如何突出重围?

一方面,着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制定了《蕉城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茶叶品牌建设政策措施,推进蕉城茶叶品牌建设,目前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天山绿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天山绿茶、天山红),其中“天山绿茶”还曾获农业农村部“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上榜“2022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蕉城茶企参加茶叶博览会、茶王赛等茶事活动,开展品牌推介,足迹遍及全国,远至俄罗斯、欧洲、东南亚等地。2022年以来,在市第十届茶王赛中获得1个茶王(绿茶)、13个金奖;在第八届海峡(漳州)茶会海峡两岸茶王赛中,1家茶企荣获红茶茶王;天山绿茶在“张天福杯”暨第十九届“闽茶杯”评比中蝉联“四连冠”。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宁德天山茶”茶香浓郁、名扬四海,产品深受各地客商的青睐,线下门店各地广开,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目前全区有1万多人专门从事茶叶经营销售,辖区内有各种茶叶专营店、茶庄和茶楼近500家,在北京、上海等重点销区城市设有茶叶销售网点数百家,并19家企业入驻省广电福荐商城‘宁德天山茶汇’茶叶营销平台,推广和销售蕉城茶叶,实现‘线上逛、云上购’。”蕉城区茶业协会会长阮宜朴说。

“品牌营销势在必行。接下来,蕉城区将在巩固提升‘天山绿茶’‘天山红茶’地理标志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宁德天山白茶’品牌,使蕉城成为花香白茶之都,并鼓励企业打造自有品牌,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让蕉城天山茶香飘四海。”宁德市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连光付说。

以茶富民、以茶兴业、以茶为媒,用一片茶叶,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宁德蕉城围绕茶叶展开振兴故事还在续写……

来源:海峡频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徽茶·展会】重磅!福建·宁德将再组最大展团参展第十三届西安茶博会

2019年6月1日-4日,福建宁德市将再组最大展团参展第十三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规模空前,全市9个县市区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悉数参展,近百家宁德茶企集聚一堂,设置展区 1800平方米。宁德市展区公共部分统一以“喝好茶,到闽东”为主题,展区设立以闽东各县(市、区)为单元。突出当地优势公共品牌和特色产品,重点介绍各大茶产区风采、各类茶文化、各茶企产品,充分展示各地的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

宁德山清水秀,发展茶叶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宁德产茶历史悠久,是著名茶叶之乡,在全国、全省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带动了全市三分之一人口、70%的农户从事茶叶生产及相关产业。近年来,宁德茶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在广大茶人的共同努力下,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是历史悠久品质优异。宁德产茶历史一千七百多年,六大茶类宁德就有绿、红、白、乌等四大茶类以及再加工的茉莉花茶和工艺茶,茶类之多为全国各地市之最。传统名茶“坦洋工夫”、“白毫银针”、“天山绿茶”等闻名海内外,驰名中外的“闽红三大工夫”,闽东占其二,1915年“坦洋工夫”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白毫银针”位列世界白茶之首,“天山银毫”茉莉花茶获国家质量金奖。全市拥有国家级良种17个,省级良种12个,是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全市茶产业实力持续增强,产业规模位居全国茶叶主产区前列,现有茶园86.48万亩,茶叶产量9.98万吨,毛茶产值35.48亿元;拥有各类茶叶市场主体4000多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第八轮省级龙头企业47家,省级以上示范社19家。福安、福鼎、寿宁、周宁、蕉城入选全国重点产茶县,福安、寿宁入选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坦洋工夫为代表的红茶产业集聚中心、以福鼎白茶为主的白茶产业集聚中心以及全市范围的多茶类名优茶产区。以“坦洋工夫”为代表的红茶和“福鼎白茶”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红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11%和全省的48.79%,绿茶占全省的42.73%,白茶分别占全省的八成和全国的六成以上,在全省、全国地位突出。“仙洋洋”品牌的茶浓缩液、茶粉以及多家茶企数十种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进一步丰富了茶叶品类。

四是茶叶质量优质安全。宁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红茶工作组和全国电子业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茶叶电子商务工作组先后落户我市,全市获批“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福安是“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市”,福鼎成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所有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和包装标识的茶叶生产主体正加快建立“一品一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

五是品牌效应日益显现。市委、市政府“以茶类整合打造具有闽东特色的茶叶公共品牌”以来,福安、福鼎、蕉城、寿宁分别获得“中国红茶之都”、“中国茶叶之乡”和“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等称号;全市茶叶类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件,省著名商标5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件。“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天山绿茶”连续多年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福鼎市被批准筹建“全国福鼎白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六是茶叶市场占有率高。宁德茶叶产品在全国茶叶主销区深受青睐,带动培育了一大批营销队伍,宁德茶商在全国各地开设茶庄、茶店和茶叶公司达2万多家,创办大型茶叶专业市场10多家,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专卖店、加盟店等遍布全国各地,拥有10万多人的营销队伍。辖区内重点产茶县大都建立了茶叶一条街或初级茶叶交易市场,茶叶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茶叶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目的地达46个国家和地区。

七是现代茶业有序推进。自2008年设立现代茶业生产发展资金以来,全市累计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近23万亩,完成茶叶初制加工清洁化改造700多家,建成初精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73条;茶园道路硬化1884公里;推广绿色防控面积约20多万亩次。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茶旅的逐步兴起,4家茶企列入省级现代茶庄园建设试点,福鼎点头镇列入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福安着手社口镇坦洋工夫智慧谷建设,六妙白茶庄园、新坦洋天湖山茶分别荣获农业部“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四星和五星级称号。

来源:西安茶博会官微

我们崇尚分享,尊重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找到约19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