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佛国岩肉桂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武夷岩茶------弥陀岩肉桂


武夷山景区章堂涧以北的很大一片区域属于佛国岩和弥陀岩,从水帘洞翻一座山,不远就是佛国岩。弥陀岩位于佛国岩之侧,与之相比,则显细巧,人们喻之为小尊佛像盘膝坐在蒲团子上,称之为弥陀岩。这一片区域较为平坦,交通也方便。

位置



生态

弥陀岩、佛国岩周边海拔较低,坑涧不如正岩幽深,但是环境和小气候也是出类拔萃的,茶园整体较为开阔,光照充足,土壤与正岩类似,酸性红黄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



茶叶

这个区域茶叶种植面积大,产量也高,原来是出口武夷岩茶的大宗产地。随着国家标准对武夷山产区的重新划分,这片区域也属于正岩产区了,所以这里的肉桂以较高的品质,较合适的价格,成为了正岩茶的性价比之选。名丛金锁匙原产弥陀岩。



景致

弥陀岩岩麓有弥陀寺,尚存门楼,门额镌刻“陀石永继”四字。这座寺庙也是武夷山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商业来往的寺庙,庙祝是一位70多岁高龄的奶奶。而佛国岩岩下有佛国寺,寺额尚存,建筑完好,现为民居及制茶作坊。这片区域人迹罕至,是探秘寻幽的好去处。

品质

弥陀岩肉桂是武夷山岩茶中甜度比较高的茶,汤刚中带柔,回甘最为明显,出品之茶甜蜜宜人,条索肥壮紧结、沉重,呈黝黑粗壮条索状,干茶香味浓郁,冲泡之后,香味浓郁持久,桂皮香明显带点乳香。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软亮。十分适合刚开始喝岩茶的茶友们

温馨提示:文章来源于网络《武夷山茶美文》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微信:15960987982互联网是一个资源文章归原创者所有;

山场主人王小明 | 武夷山最低调的山场应该就是佛国岩了

 王小明的山场基本都在佛国岩附近,其实他家这片山场我们早在前几年就去过一次。

那时武夷山还没有开始清理茶山的广告牌,随便爬那一座山头一定都是插满了牌子,而佛国这片山场居然没有什么牌子,当时我问小明你们家怎么没插牌子啊,小明就回了我两个字,低调。



佛系的佛国岩山场 

山场主人

 

  

也许是名字中自带了佛系的体质,佛国的茶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岩茶市场中一直不温不火。

 

佛国岩在武夷山北,距离牛栏坑的直线距离不过2.5公里,我们从宝树堂对面的停车场进山,兜兜转转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


·2016年所记录的佛国

 

佛国岩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巨石,因型似卧佛而得名,岩下有一座建立与乾隆年间的古寺。1939年,张天福在崇安设立福建示范茶厂,其中最主要的科研和教学基地就设立在这里。张天福发明的首台918揉茶机就是在这里首次使用。



现在这座茶厂算是武夷山景区范围内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老茶厂了,这几年一直是王小明的大哥在修缮管理这座老茶厂。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土砌的焙坑

 

有意思的是焙间和揉捻间之间传递茶叶的“马门”。



这些遗迹就像是一条历史的缝隙,透过它我们似乎隐约看见了张天福、林馥泉、姚月明到这一代年轻茶人之间的历史传承。我问小明,这么有价值的事,咋不见你包装包装啊,小明又回了我两个字,低调。


 

我们坐在佛国岩茶厂的大厅里边喝边聊起佛国岩的山场。

 

王小明和我们介绍说,佛国岩的范围很大,而且在佛国的范围内原本既有茶山又有农田,自然条件很好,是天心村的一个大组,后来因为离公路比较远,交通不方便,人口陆续迁出去了。



现在天心村佛国组的人大概也就是五六十人。但是因为地方够大,所以剩下的人家只要有做茶,都算是产茶大户了。



在佛国看到了马头岩的影子 

山场主人

 

 

王小明在佛国的山场主要就集中在佛国老茶厂的周边。

 

佛国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我们采访多次的马头岩有点类似,都是面积广大,兼具平缓的丘陵地貌和丹霞地貌的特征。



土壤的特征也比较像,这一点在我国著名的茶学家王泽农教授的武夷茶岩土壤论文中也得到了证实,王泽农教授将马头、磊石和弥陀佛国一带的土壤特征归为一类,属于红壤组中的马鞍粘壤土类别。

 

顺便普及个基本小知识,很多公众号上说正岩和半岩的土壤区别是正岩土壤是紫色砂砾岩、而半岩的土壤是红色硅铝质土,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土壤里邂逅红眼睛小青

 

王泽农教授在上世纪40年代九次考察武夷山全山土壤,写出的这篇论文中将武夷山全山的土壤划分为9个大类15个亚类,其中慧苑坑属于积土类砂壤土,著名的牛栏坑则属于准黄壤类砂粘土,而武夷山和武夷山岩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小气候的丰富多样。

 

在佛国岩,我们也看到了类似于马头的多样性地貌。


 

在佛国寺背后岗顶的丘陵,地貌特征类似与马头的开山坪一带,日照条件充足,产出的肉桂自然带一股岗上的霸气,而王小明在这里种了一片铁罗汉,更是力道十足,也是让我每年都念念不忘的一款茶。

 

而仅仅距离岩厂不到一里地,沿着佛国岩的崖壁往下,峡谷深切,我们沿着崖壁一路往下,两边都是垒石砌成的阶梯装茶园,感觉有点像XL版的鬼洞。


 

王小明说这里就是当年示范茶厂的茗丛基地,他敏捷的跳上一个崖壁,说他小的时候就常常在这里看风景,这里不仅风景好,风水也很好,早些年有人在这里的崖洞里挖出过银元。


我笑着和他开玩笑说,那这里的茶一定有钱的味道啦。



 

在他站者的崖壁下方,有一条瀑布在丹霞地貌的沉积岩上冲刷出一口深潭,如同一口红色的大井,王小明说这个地方就叫红井坑。



这一片的山场就是王小明的宝贝,王小明说,这里出的茶,和佛国其他山场的茶比起来,水更细腻,在他看来和牛栏坑的比也不遑多让,之前就有经销商已小牛肉的名义推过。

 

每年厦厂收购的时候,这片山场的茶也是出价最高的,我好奇的问了他厦茶买他这款茶要多少钱,他告诉我说这是商业机密。但是对于这片山场王小明是十分自信的。



早些年这片山场的茶拿了天心村斗茶赛两次状元,这些年来,这片山场的茶也一直都是他们家的“尖货”,卖价也一直是他们家的No1。



佛国岩桃仁, 

山场主人

 见证了一段岩茶传奇

 

 

王小明家的宝贝桃仁就生长在这片山场,紧紧挨着瀑布边的崖壁。


 

因为父亲特意交代过这是桃仁的母树,所以历经了多次的品种改造都不敢动它,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状态,已经有两米多高了。父亲在的时候还培育了两行桃仁,连着母树也不过就是30斤的精茶。


按小明的说法,这些茶做不来吃的,就是做着好玩,也是对父亲的一个念想。


其实桃仁这个品种对于武夷山而言是一个外来种,原产于安溪西坪,和梅占、佛手是闽南老乡。但是现在在安溪也找不到了,在武夷山的正岩产区,我们也是第一次喝到。

最为难得的是,这棵桃仁种在当年民国建立的示范茶厂的茗丛基地上,按建厂到今日来算,树龄也在70年以上了,对我们而言,这样的一棵茶树,不仅仅是难得的饱口福的机会,也是一种对历史的记录,而且是活着的记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棵树的价值就不会比一个单纯的品种母树来的低。

岩茶的高级和好玩就在于这许许多多不同的山场、品种、工艺和人的排列组合才产生了这么多丰富的滋味。所以我们才迫不及待的和你们分享这个低调山场里这么多年一直延续下来的传奇。

山场主人当家茶分享

冬至友至,无岩不茶!茶子书院岩茶专场推介会圆满成功

  12月22日,恰逢冬至,武夷岩茶专场推介会(济南站)在舜耕会堂陆羽会圆满成功!

        本次推介会由茶子书院主办,秀杆茗茶承办,得到了山东陆羽会的大力支持,现场有三十余位岩茶爱好者参加,共同品鉴了不同品种不同山场的十余款岩茶,精彩纷呈,收获满满,堪称一场岩茶的盛宴!

  本次推介会下午两点正式开始,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看图游武夷。茶子书院的邵钰杰老师,作为主办方,首先开场,跟茶友们分享了前几次武夷山游学的一些所见所闻,通过图片,介绍岩茶的生长环境、加工工艺、冲泡技巧、品鉴方法,还有当地的风土人情,让大家对武夷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本次推介会的特邀嘉宾,来自武夷山秀杆茗茶的林秀国师傅,有着几十年的制茶经验,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些武夷岩茶的心得,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

  中间的互动环节是,闻香辨品种。主办方茶子书院,精心准备了六个岩茶品种,分别是肉桂、水仙、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和铁罗汉,通过标准审评开汤的方式,让现场的茶友进行一一辨别。

  这种别有趣味的互动活动,得到了大家热情参与,纷纷上前,掀盖闻香,仔细辨别。最后,共有三位茶友全部辨别成功,并获得了精美奖品。这也说明了,品茶非一时之功,还要多看多闻,多学多记!

  第三个环节,也是大家最期待的,品味识山场。承办方秀杆茗茶,精选了十款有特色的正岩茶,供大家一一品鉴,让大家感受不用的山场气息和岩韵。这十款正岩茶,分别是悟源涧肉桂、马头岩肉桂、竹窠肉桂、九龙窠肉桂、佛国岩肉桂、碧石岩肉桂、青狮岩水仙、三仰峰水仙、碧石岩水仙和水帘洞水仙。

  现场共分五席进行品鉴,分别由高帅信、陈胜男、张玉杰、黄静和尹玲玉主泡。一泡泡喝来,大家兴致高涨,彼此交流,气氛热烈。不知不觉三个小时过去了,大家还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最后,茶友们总结交流了一下感受,认为这十款茶各有特色,工艺到位,岩韵明显,是比较标准的正岩茶,尤其是九龙窠肉桂和水帘洞水仙印象最深,广受好评!武夷山的林师傅,也针对茶友们的问题,进行了答疑。

  会后,大家纷纷表示,这次的推介会收获很大,对武夷岩茶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有机会再参加这样的活动。

  本次推介会的主办方,茶子书院是一家茶文化培训和服务机构,经常开展和组织茶道培训、品鉴推广等活动,意在搭建一个为茶客、茶人、茶空间服务的平台,携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弘扬和传播传统茶文化,让更多的人爱上一杯中国茶!

  一期一会,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期美好的遇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专访丨听创始人聊聊金骏眉诞生的来龙去脉~

 想喝正宗武夷正岩茶,你需要做的是……

跟着主编去武夷山游学!品好茶访名师收获满满……

出品:济南时报《茶报》

监制/祝田园  编辑/王文文

电话:13678823789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