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洞庭春尽水如什么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春来茶香撷绿芽(上)

宋人李复有诗云:“春茶自造始开尝,色味甘新气芬馥。”春暖花开之际,茶人们一年一度的盛宴便如约而至——春茶季。对他们而言,春日的阳光和雨露,都藏在这一杯春茶里。有的甘甜、有的浓郁、有的花香袭人、有的野性十足……百般滋味,似乎是要静下心来将每种都品上一品,才不辜负这大好春光。

春风晓露沐新芽

“春来发几枝”,春天生发出来的事物,总是透露着出清、轻、晴的气质,弥漫着“一口鲜”的味道。

尤其是春茶,承载了多少爱茶人心里一年的呼唤与期待。轻轻地抿上一口,会感觉到整个春天都被吸入体内。

历来民间流传着“一两春茶一两金”的俗语。春茶之所以受到茶人们的追捧,是因为其口感细嫩,且富含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各种营养物质得以积累。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茶芽肥硕,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春日萌发的新芽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活性酶等,口感鲜嫩,甜润爽口。

若说春天是什么样子?不用看别的,单看那一杯春茶就够了。因为春天偏心地把它的所有都化作了一杯春茶。所以,对于茶人们来说,春茶喝的不仅仅是一杯茶,而是整个曼妙的春天。

春茶的香,就是春天的香气。草木在春天变得柔软,雨后沁人心扉的芳香,给记忆打下深深的烙印。春风拂面、茶香氤氲,闭上眼,一切仿佛都触手可及。

春茶的色,就是春天的颜色。清明、谷雨,幽幽山谷、空翠湿衣。活泼的小溪流,倒映着绒绒的芳草;饮水的小鹿,一抬头看到蝴蝶落在花上。饮茶人对着一盏茶痴痴凝望,绿野仙踪尽收眼底。

春茶的声,就是春天的声音。壶在灶上嘶鸣,是隐约着的东风。茶水流淌进杯盏,泠泠如江南烟雨。二月春风下的鸟嘴、横牙、雀舌,在杯中载沉载浮,像它们的名字一样复活,在茶的生命里婉转。

春茶的暖,就是春日的暖阳。无论外面怎样的寒气逼人,茶都能以宽广的胸怀,给一个春意盎然的拥抱,融化指尖的冰川。温热的茶汤入喉,那冲淡的柔情,是宜于放风筝的艳阳天,舒缓浮躁的心。

书画家丰子恺曾说,春日,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在寒冷萧瑟的冬天,春是人们生活中不约而同的那点盼头,不管是一片荒芜中见到的一簇新绿,还是一片春茶中的鲜爽滋味,都能叫生活多一些鲜活,也多一点腴润。

所以,闲暇时,不妨端一杯春茶捧在掌心。观色翠绿,嗅味清香,在这盏新绿之中感受春风十里,让浮躁的心变得和春天一样透彻、清明。

采焙春茶有讲究

清代《西河诗话》记载,京城快到清明节,马车押送茶纲入京,用小锡瓶贮茶叶数两,外面贴着大红印签:“马上春茶”。北京素来是“春脖子短”,这时候王侯公卿还穿着皮衣御寒,喝上一杯直叹:“江南春色至矣!”

也就是说,当北方还是料峭春寒之时,南方的春茶已开始迸发出生命的嫩芽。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换算成现在的公历,就是3—5月中下旬这段时间。从茶树发芽最早的四川、云南,再到浙江、福建、安徽等地,各茶区渐次进入茶叶采摘期。陆羽给出的最佳采摘期有3个月的时间跨度,这给因为地域广阔而发芽时间先后不同的各地茶区留出了余地。

对于春茶的划分其实说法不一。有文献称清明至小满(5月中旬)为春茶;有文献则认为,5月底以前采制的茶为春茶;还有的文献称,春茶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

古人认为采茶需求早求珍,要按时节采制,于是将春茶细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3种。

社前,时间段指“春社”之前。古时,人们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这天称为“社日”。如果按干支计日,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晚唐僧人齐己在《茶诗》中称“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火前,即”寒食节”之前。古人有寒食节禁火、吃冷饭习俗,故称“寒食”。雨前,即谷雨之前,4月5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为雨前茶。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很明显,许次纾认为谷雨时节采茶最佳,而对应公历时间已经是4月下旬。当然其中不乏对茶叶嫩度追求不同的原因。而对于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

古人采茶讲究雨天不能采茶,晴天有云也不能采茶,必须是大晴天方可,且要在黎明破晓之前,趁着露水还在而采,一旦日出则必须停止采摘。晴天采茶是因为要在当天把一系列的工序完成,如果在阴雨天采茶制茶,则会在干燥程序上遇到障碍。

采茶的天气及时辰都具备了,接下来要采什么样的茶呢?《茶经》有云:“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明黄德龙《茶说》亦云:“俟其曙色将开,雾露未散之顷,每株视其中枝颖秀者取之。”古人选择枝条颖秀挺拔者采摘鲜叶,自然是取其最优品质采之,不知是否也有保护性采摘的理念。这种采摘方式对于茶叶成品品质及对茶树的保护来说其实是科学的。

古人采茶的手法也很细腻。宋徽宗《大观茶论》:“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其中,“爪”指的是指甲,意为用指甲掐断,而不能用手指揉掐,担心人体气汗熏染导致茶叶不够鲜嫩洁净。所以,采茶工人多自带清水,将所采鲜叶投入水中以使其清洁丰润。

采茶本就辛苦,还要一路带着清水,没有一把子力气是做不了这等差事的。当然,这种要求是在对茶叶精细程度极尽苛求的宋代,其后续制茶还要求茶工换新衣且剃掉胡须,要知道在古代剃须是对人的一种侮辱。然而,为了得到至清至洁的茶叶,这倒也符合卫生。

自古春茶作贡茶

春分时节采制的茶叶,非常细嫩,由于量少也就十分珍贵。

早在唐代,就有“春分”时采摘特早萌芽制作社前茶为贡品的记载。如每年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属于社前茶。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在湖州长兴采制的顾渚紫笋茶,用快马日夜兼程运到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所以,每年皇宫“清明宴”上所用的紫笋贡茶,必定是春分时节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叶。

《茶经》带动了唐代饮茶的流行。在唐朝后期,人们开始把茶的珍贵与采摘时间的提前联系在一起,有了“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说法,还保留了不同地区发芽时间差异的认知空间。

不过到了五代时期,毛文锡在《茶谱》中却写道:“……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上中下茶。”还说:“……骑火茶,最上,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清明改火,故曰骑火。”言外之意,采摘春茶最佳时段不在春分,这种说法直到宋初仍然被人们认可,北宋宋祁《甘露茶赞》附和说茶应“采以清明”,丁谓《茶诗》道“开缄试火前”。

但后来由于皇帝过分关注和喜爱饮茶,刺激了朝臣为了争宠竞相进贡新茶。茶叶采摘的时间因此被逐渐提前,每年新茶进贡的时间变得越来越早。

欧阳修《尝新茶呈圣谕》中“人情好先务取胜,百物贵早相矜夸”,概括了宋人对春茶的极致追求,上品茶的采摘时间已经前移到了春分之前。时人认为“茶茁其芽,贵于社前”。

到了北宋后期,茶农采摘的时间甚至已经提前到立春前后。当时的皇家茶厂——北苑贡焙常在惊蛰前三日就开始兴役开焙造茶,于是有“……飞骑疾驰,不出中春(春分,社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说的是春分那天就已经送到京城供皇上饮用了。

北宋时期赶上了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寒冷期,太湖产区全部结冰。当时太湖和洞庭山有名产区内的茶,几乎都没有逃过这场厄运。因此,宋代的贡茶产区变成更为温暖的福建。而福建产区的茶树在惊蛰前发芽倒也并不稀奇,但在宣和年间,因为宋徽宗过于沉溺饮茶,越早采摘的茶越能让等待一冬的皇上龙颜大悦,于是为了能使茶树更早发芽,一些人甚至用硫黄或者茶籽粉浸茶树,这样就能在冬至的时候让皇上喝到“春茶”了。

这么早的茶真是闻所未闻,到底滋味如何呢?北宋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道:“十胯中八分旧者,止微取新香之气而已。”这种略微掺入用非常方法发芽的所谓春茶,大多数是陈茶,只能微微发出香味而已。这种做法自然也没有办法盲目地坚持下去,在宋徽宗之后便停止了。上贡的茶越早越贵,这都是农业社会时期物资与选择匮乏下“物以稀为贵”观念的产物。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第二次到杭州的时候,去云栖山看龙井采制时说:“雨前价贵雨后贱。”5年后第三次南巡时说:“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这等于弥补修正了他第一次到杭州因对茶不熟悉所题的那首比较外行的诗,把龙井茶适合采摘的时间错后到了谷雨前。

但是,乾隆皇帝把这第一次南巡的龙井茶诗,命人烧造成茶壶、茶杯,就此留存下来,无意间增加了这句“惟有骑火品最好”的评价传播率。因此,在大众并不知道各产茶地区气候、海拔不同,发芽的时间也有早晚的前提下,广泛地认同了明前采摘制作的茶才最好的观念。

在清代,上好的龙井茶要在制作之后放入灰缸储存上半个月,这段时间可以去掉炒茶所带来的火气,同时让茶内的鲜活物质稍微转化一下。因此,在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的进贡档案中,可以看到龙井茶的进贡时间都不在早春。

很多人喜欢引用乾隆皇帝初下江南的《观采茶作歌》,却没发现他喝到这些龙井茶的时间,其实已经是每年夏季了。

(王宁综合整理)

来源:中国食品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来佳茗似佳人,茶中美人“十二钗”

大文豪苏轼爱茶,他说:“从来佳茗似佳人”。从一杯茶中看到美人如玉、蕙质兰心、清静高洁,这种品茶意境真是雅致超逸而耐人寻味。


《红楼梦》十二钗更是十二位名副其实的佳人,她们个个才貌双全,却又心性各异,独具魅力,她们各似哪一种“阆苑仙茗”呢?


01 蒙顶甘露  茶中故旧        林黛玉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属蒸青绿茶,产自四川省蒙山顶。“蒙山之巅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 蒙山上古木参天,云雾弥漫。


蒙顶甘露就如同《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修成明亮清澈色,甘鲜清醇香。


蒙山茶自唐代已负盛名。诗人白居易于归隐后,兀兀陶陶,尽显洒脱,在《琴茶》诗中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便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品一品这“茶中故旧”,或也能勾起喝茶人梦中的一见如故、姣花照水。


02 碧螺春  吓煞人香        薛宝钗  蘅芷清芬


碧螺春作为中国传统名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绿茶的代表产品之一,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太湖之滨洞庭山。山上茶树与众多果木交错种植,花窨茶味,“香得吓煞人”,因此当地人称此茶为“吓煞人香”,足见茶香奇异。


清代康熙皇帝品尝过这种白毫隐翠、卷曲如螺的香茗后,赐其名为“碧螺春”。“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的景象令人心驰神往。


《红楼梦》中薛宝钗居住在大观园的蘅芜苑,院中种满杜若蘅芜、紫芸青芷等奇花异草,味芬气馥,引得宝玉感言“睡足酴醾梦也香”,这梦必也香得奇异。“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就如这碧螺春茶,自有花果助其香醉万里。


03 祁门红茶  群芳最       贾元春  凤鸾之瑞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有“群芳最”的美称,原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红的生产条件极为优越,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人勤),祁门茶业因此千年不败。


祁红更是工夫红茶的代表,其制作工艺繁复严苛,沏泡与品饮复杂流畅,祁红工夫的高香美誉,远播海外,是英国皇室至爱的饮品,被称为“红茶皇后”。


《红楼梦》之群芳最显赫者莫若贾元春。她被选入宫中,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府特建省亲别墅迎接贾妃省亲。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贾妃为省亲别墅赐名“大观园”,之后命诸姊妹和宝玉入园居住,“大观园”遂成独一无二的清静女儿之境。


 “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大观园自是人间仙境,光辉精妙,不负“大观”之名;祁门红茶也不愧“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之“不二门”。


04 老班章  普洱茶王        贾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


老班章号称“茶王”,是普洱茶中茶气最足的一种,产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布朗山。布朗山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保留有众多的千年乔木古茶树。老班章条索粗壮,芽头多绒毛,强烈的山野气韵突显出古茶树特有的香气。


老班章茶气浓烈,回甘生津,十足的“霸气”,堪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姑娘贾探春。探春才情高雅,在大观园发起海棠诗社,“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凤姐生病期间她奉命理家,兴利除宿弊,精细处不让凤姐,霸气毕露。其居所秋爽斋中挂着的一幅对联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或可用来解释这难以言传的精妙的茶气与霸气。


05 太平猴魁  尖茶魁首        史湘云  霁月光风耀玉堂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是尖茶之魁首。多采一芽两叶,叶片长达5~7厘米,魁伟挺直,与其它绿茶迥然不同。


《红楼梦》中“英雄阔大宽宏量”的史湘云与其它姐妹不同,她酷爱男装,有一次穿上宝玉的袍子、靴子,额子也勒上,引得贾母笑说:“倒扮上男人好看了”。


黛玉见她头戴金里大红猩猩毡,围着大貂鼠风领,蜂腰猿背,鹤势螂形,更笑说她是“孙行者”。真是“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更不愧为海棠诗魁。


太平猴魁另一独特处是它的“兰香猴韵”,乃王者至味。“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正是:品味空谷幽兰王者香,解得英雄侠骨柔情肠。


06 六安瓜片  小兰花茶        妙玉  气质美如兰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是所有茶叶中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六安瓜片翠绿光鲜,香高味醇,是六安茶中的极品。


六安瓜片于清代中叶从六安茶中的“齐山云雾”演变而来,自古就是茶中精品。“金粉装修门面华,徽商竞货六安茶”,可见六安茶之备受追捧。


《红楼梦》中带发修行的妙玉身世不凡,心性高洁,精于茶道,却又孤高过洁。她于拢翠庵中邀宝钗、黛玉吃梯己茶,所用茶具极尽讲究:“(分瓜)瓟斝”、“点犀䀉”、“绿玉斗”,给前来飺茶的宝玉用“湘妃竹根大(台皿)”,皆是古玩奇珍;烹茶之水则是五年前埋在地下的梅花上的雪;还揶揄宝玉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 


贾母虽知六安茶是好茶,但强调自己不吃六安茶;或许这被宝黛钗赏赞不绝且轻淳无比的梯己茶倒正是这六安茶。


不管怎样,妙玉作为“槛外人”,“世人意外之人”,万人不入她眼,却青目于六安茶并以其待客,茶之不俗可窥一斑。


芳情脉脉,雅趣无言,且烹清茶自遣。


07 安吉白茶  安且吉兮        贾迎春  旷性怡情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产自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安吉县地处天目山北麓,气候温和,树竹交荫,“川源五百里,竹乡育白茶”。


安吉白茶古树嫩芽呈独特的玉白色,故称白茶。茶叶形如兰蕙,清香鲜爽;叶底芽叶成朵,叶白脉翠;富含氨基酸,是绿茶中的珍贵品种。


《红楼梦》中的公府千金贾迎春温柔沉默,善良柔顺,观之可亲。她在众姊妹中虽不出类拔萃,却能闲适自得:于幽窗下弈棋,于花阴下独立拿着花针穿茉莉,于争执中置身事外且看《太上感应篇》。


人人都说她太好性软弱,没有个决断,她却认为宁可自己受些委屈,以免得生气,可见她的愿望其实非常单纯,能过一种安静、舒适、美好的生活她就很满足了。


一个玻璃杯,几朵玉茶芽,兰香竹韵氤氲之境,便如迎卿所愿,安且吉兮!


08 白毫银针  美女茶        贾惜春  性中自有大光明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其外观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被称为“美女茶”,原产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太姥山三面临海,峰峻云幻,石奇洞异,传说是东海诸仙聚会之所,因此被称为“海上仙都”。


山上有古刹六十多座,并设有佛学院,是著名的佛道修行之地。寺院中的僧人则把白茶当作治病的良药,用来清火祛邪。 “一座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 这位美人便是《红楼梦》中的贾惜春。


惜春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交厚,虽然生在绣户侯门,却不爱菱歌爱听佛经,内心追求“清清白白”,最终“了悟”,常伴青灯古佛。


饮一杯太姥山上美女茶,修一世清淡天和性光明。


09 大红袍  茶中状元
        王熙凤  都知爱慕是此身


大红袍产自福建省武夷山,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武夷岩茶之王,被称为“茶中状元”,堪称“国宝”


武夷岩茶种植于山间岩凹石隙,又得泉水滋养,形成独特的岩韵。其制作工艺最为精细繁复,属于六大茶类中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的茶类。传统手工制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大红袍的沏泡、品饮也非常讲究,其精细费时、酣畅淋漓的泡饮过程尽显工夫茶的技艺与学问,被称为“工夫茶之首”。苏辙《和子瞻煎茶诗》说得好:“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虽不懂什么作诗的学问——“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却可谓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红袍状元。


她举止舒徐,言语慷慨,贾府人多口杂,事多任重,她却能将一应大小事整理得当,处理周全。别人或可偷安躲静,独她还是不畏辛劳。


于贾母和王夫人跟前,她更是百般凑趣逢迎,深得贾母的疼爱,王夫人的重用。她心灵口刚,谈笑风生,满纸的俗语笑话熠熠生辉,并饱含生活智慧。


10
 正山小种  红茶鼻祖        巧姐  巧得遇恩人


正山小种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产自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


“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即相对于其它地区的外山小种而言。正山小种汤色呈深琥珀色,独具桂圆香,后来发展为功夫红茶。


正山小种的创制缘于一次机缘巧合。大约在公元1568年的采茶季,一支军队进驻桐木关,占驻茶厂。当地的茶农受此动乱场面的影响,没来得及将当天采摘的茶青处理,第二天茶叶已发酵红变。


因难见巧,为了挽回损失,茶农们将这些茶叶用当地易燃的马尾松加温烘干,制成了带有独特松香、桂圆香气的特殊的茶,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红茶。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无心插柳”的茶不但香气独特醇厚,而且护胃消炎的功效非常明显。于是茶商纷至沓来,订单逐年增加,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声誉日盛。


《红楼梦》中的巧姐是王熙凤与贾琏之女,生日可巧是在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七夕”的日子。


凤姐觉得生的日子不大好,因此借刘姥姥的寿,给尚在幼年的大姐儿起个名字,说“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还压的住她”。


刘姥姥因道:“这个正好,就叫她作巧哥儿好。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她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个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 


果然日后贾家败落,巧姐于危难之际忽遇恩人刘姥姥将她解救,并嫁与板儿为妻,男耕女织,也算是一个幸运的结局,果然应了这一个“巧”字。


11 君山银针  金镶玉        李纨  温良尚德


君山银针属六大茶类中品类和产量都较少的黄茶,是黄茶中的极品,产自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君山岛。


唐代刘禹锡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便说的是君山岛。君山银针芽身金黄光亮,白毫显露,有“金镶玉”之美称。


黄茶独有的“闷黄”工艺源于绿茶制作中“黄变”的灵感,“闷黄”改善了茶叶的香味及功效。君山银针黄叶黄汤,滋味醇厚,茶性温和,更易于脾胃虚弱人群饮用。


《红楼梦》中的李纨清雅贤惠,年轻守节,令人敬伏。在大观园中她作为大嫂带领姑娘们念书写字,学规矩针线,又自荐作诗社社长,品评优劣,受到大家的喜爱与尊敬。


下人们也因她厚道多恩无罚,更称她作“大菩萨”,赞她是贾家“第一个善德人”。她的性格在众钗中也颇为独特,就像黄茶经过“闷黄”变化出了独有的色香味性,含蓄浑厚,温雅平和。


12 西湖龙井  名茶之首        秦可卿  第一得意之人


西湖龙井属炒青绿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产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及周围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一带的群山中。


西湖龙井历史悠久,自明朝时声名远扬,清朝乾隆皇帝曾于下江南时数次品尝龙井茶,并将胡公庙前的十八株茶树封为“御茶”,从此名声大噪。


西湖龙井汤色杏绿明亮,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爽甘醇,令人“三咽不忍漱”,加之意韵悠远,让人回味无穷。


龙井茶已与杭州西湖的山水、人文融为一体,成为西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从品质、知名度、产量或文化内涵哪一方面来讲,其地位都举足轻重。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袅娜纤巧,温柔和平,贾母赞她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她的房间布置华贵,名人书画、宝镜金盘、珠帐纱衾,无疑都在显示她的身份贵重。


且秦氏平日里性情和暖,慈老爱幼,怜贫恤贱,甚得人心。她见识深远,思虑家族荣辱富贵之大事,足见其在贾府的尊贵地位。


且将新茶试,细论穷通理。

不转发一下,怎么知道全世界你最美丽?

还想了解更多???

秋高气爽的十月,就应该来华农学习评茶


中国哪种茶的名字最美?

中国作为茶叶之乡,茶文化的历史悠久,中国人与茶叶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茶叶,不仅赋予了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贯穿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茶叶,是自然的创造;茶叶的名字,是中国人对自然的回报。许多茶的名字,没喝茶已然沉醉。



绿茶

峨蕊


峨蕊,产自峨眉山,形似花蕊,又名雾里青。


传说峨眉山峨蕊崮中,住着一位峨蕊仙子,是一株得道万年的茶树。一茶农偶遇仙境茶林惊动仙子,仙境茶林瞬间化为茶苗,茶农遂将茶苗种在峨眉山中,就是后来的峨蕊茶。


黑茶

月光白



月光白,又名月光美人,上片白,下片黑,犹如月光皎皎。


传说此茶在夜里,就着明月的光亮,采摘嫩芽为原料,并且从采收到加工完成,均不能见阳光,仅在月光下慢慢晾干,且采树的均为当地美貌年轻少女,故得名“月光美人”。


乌龙茶

铁观音



铁观音,形沉似铁,美如观音。


传说安溪有位书生叫王士让,生平喜好搜集奇花异草。王士让在南山麓筑书房旁的层石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异于寻常,遂将它移植到花园中精心培育。这株茶树成茶乌润肥壮,气味超凡,冲泡后,香气馥郁,滋味甘醇。后王士让奉召上京,拜谒礼部侍郎方望溪,馈赠该茶树制成的茶。方望溪品后大加赞赏,遂献给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后乾隆御赐茶名“铁观音”。


乌龙茶

透天香



透天香,又名黄金桂,汤色金黄色,有奇香似桂花。


咸丰年间,安溪罗岩茶农魏珍到福洋探亲,路过北溪天边岭时,看到路边石缝间长着两株开花的茶树。便折下枝条带回家植于盆中,并压条繁殖,精心培育后单独采制,请邻居品尝。众人见此茶未揭杯盖已奇香扑鼻,遂盛赞为“透天香”。


红茶

金骏眉



金骏眉,汤色金黄,茶叶形状似眉毛。


茶名是人工合成,取茶汤的“金”色,取研发者的“骏”,取茶形状似“眉”毛。金骏眉大概是一个穿越的公子哥,盘着发髻拿着折扇,英气逼人。


乌龙茶

不知春


不知春,依据节气“立春”名而来,春过始发芽。


传说有个叫寒秀堂的书生,平生爱茶如命。听人说武夷山山美、水甜、茶香,便去游历。但到武夷山时谷雨已过,春茶采摘已毕,只能游玩山水。在天游峰下忽闻奇香。顺着香味走去,发现岩洞里长着一株大茶树。树叶肥大,满树郁葱。寒秀堂感叹:“春过始发芽,真是不知春哪!”一位采茶姑娘听得此话,遂将此茶定名为“不知春”。


也许正是错过了春收的发芽,它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香气,既有名丛之大气,又有水仙的厚重浓郁,也成为目前武夷岩茶不可多得的最佳香气之一。


白茶

白牡丹



牡丹艳丽珠香,朵朵饱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如果有一朵白色的牡丹在茶杯中绽放,又是何等惊艳呢?


白牡丹茶,把花的盛气与茶的素韵融合在一起,被水冲开时犹如牡丹蓓蕾的初放而得名。


茶叶绿身裹白毫,泡出来的滋味芬芳,这口清甜,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绿茶

千岛玉叶



千岛本为地名,美誉“千岛之湖”。千余翠岛,群峦叠嶂,隐于秀水之中。湖水晶莹如镜,湖中鱼跃千岛,岛上绿荫成林,空气清新怡人。


玉,象征着水润透亮,玉叶为名,可见此茶叶色莹润翠绿,吸收了千岛好水好土的营养,以福地养好茶。


“千岛玉叶”一名,既显来地,又明去处。源自山清水秀之地,回归茶本味之形。


绿茶

羊岩勾青


岩上茶园,高山云雾弥漫,乱石林峰,空气也带着丝丝甜意。


勾,是形也是工艺。外形微卷,犹像书法中铿锵笔法“一勾”,下笔有力,行笔张弛,提笔一收,就是茶叶紧实的形状。


勾青,则如国画上色,青翠有别于绿,更素更雅,滋味定是香高气爽。把外形的腰圆成色比喻成绘画书法的骨风淡雅,是中国人对茶和生活艺术的提炼。


绿茶

松阳银猴



只看名字,很难想象这是一款绿茶。产地松阳,生态环境已是得天独厚,天然品质优越,它却以“猴”定名,实在风格独特。


“银猴”是猴,浑身白毛,身形矫健,其爪细骨却锋利;“银猴”作茶,身披白毫,条索粗壮,卷曲如弓。


冲泡起来,活灵活现一只“小银猴”在杯中跳跃。


绿茶

敬亭绿雪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多少文人墨客前来作诗吟赋,悬崖峭壁穿云雾,闲情逸致作文章。在此名山之上,产出来的茶叶自然不差,只是它为何称作“绿雪”呢?


传说,“绿雪”是位心地善良的采草姑娘,她擅长用嘴采茶,然后再吐回怀里。茶叶贴着人的身体,既有了茶的清香,又有少女的幽香。



当地有个小官看上了她的美貌,便将她拐去纳为小妾,还为她筑了一座香台、一只大鼎。绿雪必须在香台上表演她的技艺,身边的大鼎煮沸,产生烟雾缭绕的效果。


人们闻讯都来品茶欣赏,绿雪姑娘却在人们的叫好声中纵身跃入大鼎之中,与香茗化作一锅碧汤。后来为了纪念她,便将这款茶称为“绿雪”。


名字有浪漫的传说,也有外形的概括。见过敬亭绿雪干茶的人,都会发现它形状挺直饱满,稍露白毫。翠绿色的叶片上飘着“白雪”,可谓茶如其名。


红茶

竹海金茗



竹林成海,郁郁葱葱,丘陵起伏间,茂密连绵,是翠洋一片。竹海是绿色的,却孕育一种出乌润金亮的红茶。


金茗是色泽,茶干乌润披金毫;形状紧细又如竹子,秀丽有劲,稍显锋苗。


竹海产金茗,卧虎藏龙,香气持久如竹声萧萧,彰显着自然界万物各异却又和谐共生的景象。


黑茶

金瓜贡茶



多年陈放的茶芽,呈金黄色泽;

独特造型工艺压制,犹似南瓜;

历史曾为上贡朝廷专制,贡级地位;

金芽、瓜形、贡级,但它仍是茶,仍是普洱茶的滋味。


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也保存着一沱金瓜贡茶,作为现存陈年普洱茶的极品,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也绝不为过。


绿茶

休宁松萝



休宁松萝,产于安徽休宁松萝山,色绿、香高、味浓。


明洪武年间,松萝山让福寺香火极盛,门前摆两只水缸。缸里长满绿萍,水绿如翡翠。一香客看到愿重金购买。约定三日后来取。僧人怕水缸被偷便洗净搬回寺内。香客来取时却说水缸宝气已失,让僧人将倒水的地方种上茶树,后此茶起名为“松萝茶”一代一代往下传。


绿茶

舒城兰花



舒城兰花,外形似兰草,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有特有兰花清香。


传说齐云山脚下有一庄园主叫李占山。李占山想强占使女兰花,兰花逃到蝙蝠洞旁。洞外绝壁石缝中长着一棵茶树,清明时节摘下嫩芽叶借锅炒干售卖为大家所喜。后被李占山霸占此茶,兰花坠崖而死,次年茶树枯死。后李占山被杀头,兰花坠崖的地方再次长出茶树,为纪念兰花而得名。


绿茶

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产于日铸,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


日铸茶始盛于北宋,历代多有文人为之赋诗写文。最早有欧阳修称“两浙之茶,日铸第一”,又有陆游“囊中日铸传天下”之句等等,不可胜数。康熙下江南尝日铸茶,喜之,为贡茶。


绿茶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条索舒展,形似兰花,色泽翠绿,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


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绿茶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


碧螺春茶已有千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康熙年间,康熙视察时品尝此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故题名“碧螺春”。


绿茶

峨眉竹叶青



峨眉竹叶青,茶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


1964年4月,陈毅来到峨眉山,在山腰的万年寺憇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绿茶送到陈毅手里,一股馨香扑鼻袭来,陈毅笑盈盈地喝了两口,劳倦顿消,遂取名“竹叶青”。


乌龙茶

凤凰鸭屎香



凤凰鸭屎香,茶香惑人,茶农怕被人偷去,便称是鸭屎香。


大乌叶单丛茶原本从乌岽山引进的,种在“鸭屎土”(黄土壤)茶园里,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了似刚亩(学名鸭屎脚木)的叶一样。乡里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说这个茶叶香气好,韵味浓,纷纷问是什么名丛,什么香型。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大俗即大雅。


造物有灵且美,茶名之美,

代表了取名人的寄望、

茶叶的特征、自然的馈赠,

更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品茶时思忖茶名,越发见茶趣。


你听过最美的茶名是什么呢?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