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益熟茶的几个经典

找到约138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大益生肖史(三)龙年生肖纪念茶:老子就叫龙腾盛世!

大家好,我是茶不多先生,

一个每天都幻想用八八青泡脚的硬核男人。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35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正文略无聊,可跳转底部彩蛋

书接上回,咱们接着来啊!

2011,回血近4年的普洱行业开始逐步回暖,慢慢的站了起来,大益也渐渐成长为行业里面最靓的崽。这一年,大益品牌相继获得了「国家老字号」的称号与「中国驰名商标」,前者为大益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属性,后者则是在宣发上多了一个突破点,毕竟已经在电视广告扑腾多年,中国驰名商标在那个年代,还是很香的。反正我奶奶靠着央视一套的广告,买了很多年纳爱斯雕牌的洗衣粉。同年,普洱班的“下关”同学也获得了国家认可的「非遗认证」,与大益成为普洱班唯二的两名优等生,我更愿意称之为普洱班的绝代双骄。

在绝代双骄的带领下,一系列正面的信号被释放出来,最终传递到市场的认知,便是天晴了,雨停了,我们普洱又行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支棱起来!

龙饼的出现,也算侧面印证了我的前面的猜测:无论是研发重心的不同,还是因为时间太赶导致的忽略,反正之前的两款生肖,是真的丑。为此,我们有幸看到了龙饼全新的版面设计,这个设计语言延续到了现在,也能看出大益对这个设计语言的认可。目前看来,撑过第一轮问题应该不大。

· 格格不入的虎与兔

龙腾盛世,是大益集团在2012年推出的龙年生肖纪念茶。是继虎饼、兔饼之后推出的第三款生肖纪念茶。虽然前两款收到的市场反馈不错,但如果在外观上依旧秉承「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这个理念,那生肖可能会玩脱。毕竟市场不仅仅是投资者的市场,也是消费者的市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至少在那个年代,这个理论是成立的。龙,是华夏图腾,是中国人的精神象征,前两款还能找出各种理由搪塞一下,但是这一次,龙饼必须让人发出「WOW」的感叹。

因此,我们看到龙饼一改之前的路边摊设计,底色采用传统复古的琥珀色,十二时辰取代过往的中式纹理均匀的分布在产品四周,体现出了生肖系列的独有的年代感,产品名字也成为版面中字号最大的四个字,这是源自官方对自己的自信。颇有一番「老子就叫龙腾盛世」的魄力!若隐若现的龙形象盘踞在视觉中心,辅以恢弘的毛笔字体书上了一个个大大的繁体「龍」。

以上,构成了龙饼的视觉,完全可以称之为颠覆性设计。个人认为即使放到现在,也不会过时的那种。在龙形象与文字的主次也有明显的取舍,而有过取舍的设计,才是有过权衡的设计,一来二往,才算是上心的设计。个人认为,截止目前三款生肖饼而言,相比一味借鉴那种随处可见的兔饼,虎饼视觉元素,龙饼的原创外观虽不至于惊艳,至少做到了让人眼前一亮,也让生肖系列的版面在泯为众人前及时的悬崖勒马,臻品,还是那款臻品。

想必大益也明白,任何一个系列希望做大做强,一味的借鉴与抄袭,显然是走不通的。这个话题我们留到最后再扒拉两句,不想看编年史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彩蛋部分。

既然外观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那么内在,也需要一次革新,为此,龙饼第一次用上了勐海地区的高山大树茶作为原料,如今经过转化,口感非常已经获得不少平台的认可与褒奖,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龙饼的凭借过硬的口感常年盘旋在5万以下的水平,稳得一批,反而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态度。加上已经被市场认可并接受的大益传统生茶制作工艺,龙饼顺利地完成了生肖系列的产品迭代,也确保这个系列没有走偏。并且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在如今浮躁的在普洱行业中,价格不一定等于价值。

产品本身的底气有了,宣发也来到线下,据悉,单是广州的二号线,也有了铺天盖地的龙饼广告位。龙腾盛世的曝光量与前面两款生肖饼已经不是一个体量的存在,这是大益对龙饼寄予厚望的体现,就连配货价,也比以往高了一点点。究其原因,还是中国人自诞生以来就被灌输的华夏图腾。

据小道信息,龙饼是生肖系列消耗最多的一款产品,也算从侧面印证了市场对龙饼口的认可,也意味着,如今龙饼的存量可能不多了。

但是按照市场划分,个人认为生肖系列是高端,但谈不上旗舰。生肖系列的价格再怎么离谱,也无法冠以是年“茶王”的名号,2011年,浴火重生的龙饼挽救了生肖高端的定位,但是当年的茶王,我认为还是只有金大益。

将时间线继续往回拨,上一次推出金大益的时候,是2003年,彼时的勐海茶厂尚未改制,还处于日常经营不善的那种经营不善阶段。2011年,既然普洱行业已经完成回血,大益也必然需要高人一等来奠定自己的大哥地位。因此,集团正积极谋求产品上的传承与创新,于是,复刻经典成为一种潮流,其中一款便是「金大益」,一经上市便激发市场热度,以一茶之力创下了当时普洱茶届神话。

经典总是流行,潮流总是复古。这个观点在连普洱茶一样成立,八年之后翻版,让茶人感叹了一把专属自己的「爷青回」。101金大益在03年首发相隔8年后重现,版面上清晰可见的四个大字「高山源韵」,也指向了该款产品「汇名山精粹,集传统工艺」,汤色橘黄透亮,滋味醇厚饱满,陈香纯正优雅,确实称得上大益品牌的经典再现!遥想三五年转化之后,茶香、笋香、烟味, 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当然,如今已经经历了10年风雨,口感必然更让人着迷。

不过,金大益的故事可以另开一个系列,这里就不再喧宾夺主了,回来!

同年,大益还有一个骚操作,即联合工商银行推出了一款正儿八经的理财产品——黄金组合。

‘黄金组合’普洱茶具有三大特点:物少珍贵;收益方式灵活;可获得一序列增值服务。说人话就是,站在银行的角度发布这款产品,并且在一定前提下,做出了收益承诺。算是大益引流的操作,当然,那个年代还不叫引流。

2011年8月22日,大益与工行联手在云南昆明召开了一场名为“私享黄金典藏,智蕴财富臻品——工银大益‘黄金组合’普洱茶投资理财产品新闻发布会”,这次会议的主题,便是中国工商银行将面向该行私人银行客户发行首款专属的普洱茶投资理财产品。产品组合包括9公斤10年陈皇茶金瓜(生茶)、9饼500克6年陈臻品青饼(生茶)、9.9两16年陈皇茶级散茶(熟茶),每套产品具有国家质监中心出具的质量检测报告。投资者认购理财产品后即成为普洱茶认藏人,产品期限一年,限量发行500套,到期前投资者可以选择以实物方式或现金方式支付理财本金及收益。

若选择实物方式,到期时投资者可获得其认藏的大益“黄金组合”普洱茶;

若选择现金方式,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7%。

后来听说那些选择现金的朋友都哭了,具体也找不到亲历者。

作为大益历史上推出的首款官宣的理财产品,“黄金组合”产品线中两大高端系列(臻品系列、皇茶系列)为一体的特制皇茶级组合产品,是市场上少有的高品质普洱茶品,具有极高的消费和投资价值。至于结果,一年之后,这套组合也确实达到了7%的盈利。不过,那年的大盘最终涨了15%……如今,黄金组合已经是稀少的不能再稀少,个人也没有见过,网图都找不到的那种。

直到2020年的今天,还有许多人在说:大益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大益了,价格炒得飞起。但是在9年的那个夏天,大益就已经官宣了自己的期货产品。所以,如今的叫嚣反而有点小学生争对错的架势,大益本身就是期货的一部分,喝茶的都知道,但那又怎样呢?

· 图文无关,仅做分割线

曾经,有营销专家说:“在未来几年的中国茶行业,将出现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品牌!期待着中国茶行业的崛起。”

于是,在普洱班的同学准备在国内翻江倒海的时候,大益在这一年积极响应号召,将目光望向了海外,算是经历了70年洗礼的再度起航。先是在11月初邀请了东亚三霸——中、日、韩的茶者前往彩云之南喝茶,半个月后,吴老板便亲自动身前往韩国,参加了“2011第六届韩国釡山国际茶工艺博览会”,上演了一出普洱茶的「釜山行」。顺手成立了大益在海外的首家分支机构——大益国际韩国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即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提供大益享有盛誉的经典系列产品之外,还特别推出了为韩国消费者度身定做的产品和包装,以充分满足韩国市场个性化的需求。并且立志要在中韩之间搭建一个平台,让韩国人民更方便地享受到大益的优质产品。比如随博览会一同发布的的韩版7742与7542。

以上,基本回顾了龙饼,与那年大益的部分故事,全文比较无聊,这个我也感受到了。当然除了生肖饼与金大益以外,2011年大益还推出了多款产品,如一源青饼,易武正山等,但是受限于篇幅,另外背后的故事性也不强,便留给以后的单系列再聊(如果有的话)。

彩蛋

首先非常感谢您可以看到这里,任何人。

昨天拜读了星茶汇的文章《生肖“牛饼”——前来觐见》,整篇文章行云流水,短小精悍,不足千字的篇幅,竟然也挂上了7张配图,实乃楷模。但是第二张图表数据与本人之前的推文《【大益生肖史(一)】重温「瑞虎呈祥」,走出个虎虎生威?》存在高度雷同。当然,数据源于网络,理论上来说,我能找到的数据,贵平台也是可以找到的,但我并不认为你能找到和我一模一样的数据,因为截止本文推送前,此表格依旧处于信息完善阶段,所以,有些数据是我编的。

因此,我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贵平台可能是站在一个500万注册资金的有限公司高度,用着自己平均四位数阅读量的公众号以「原创」的名义在赤裸裸的抄袭一个由个人运营的,刚起步不到半年的,利用上班时间划水创作的,平均阅读不足400的,提前注明不接受转载的,沧海还亏了不少钱的……小公众号的一张图?

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这种剽窃让我倍感不适。在我承认您是「真的牛批」同时,本人也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并且向腾讯方面提交了侵权投诉,但是奈何个人声势不足,朋友圈很快就刷没了,侵权认证也需要时间等待结果(后面会公知),故决定在贵平台方主动与本人协商处理这件事之前,我会在后续的生肖系列中每篇都挂出本文的彩蛋内容,以供周知。

另外,贵平台复制过去的版本还有两个错别字,对应,不是对于,凰后,不是凤后。作为平台方,我认为这是不该犯的低级错误。同为文字工作者,看到实属辣眼。这里我已经做好了贵平台的水印,并且会放在后续文章的图表配图上。

致星茶汇的公众号作者,您可在聊天界面回复“我想白嫖”即可获得当天推文的图表内容,并且已打上了星茶汇的专属水印。我保证,这些内容是授权给贵平台的,并且,确保内容不会有错别字。

不谢。

注:

【大益生肖史】属于【大益茶史】的番外篇,旨在以生肖作为线索记录大益近十年的战略操作与布局,借古鉴今。

熟茶经典传承史(三大熟茶经典)

《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节选文章之四

概要:

1、熟茶界的经典传承

四大茶厂——勐海系茶厂——熟茶2.0品牌——科技熟茶。

2、三大经典熟茶文化

以“大厂技术派、勐海味”为代表的传统熟茶1.0经典;

以“清洁化、精细化、高端化、国民化、新茶饮”为趋势的熟茶2.0经典;

以微生物研究与大健康产业为趋势的康养熟茶3.0经典。

3、兴海茶:做经典熟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开启康养文旅熟茶新时代。

80年代普洱茶的生产格局是:

老大哥:广东普洱茶(民间称之为广云贡饼),出口数量最多。

二哥:云南普洱茶,出口数量第二。

小弟:全国许多地方生产普洱茶。

亲戚:境外的东南亚生产“边境普洱”。香港茶商在东南亚,比如泰国输出普洱茶生产技术。

这意味着,普洱茶变成一种工艺,全世界都可以生产。80年代初中期,云南普洱茶进行了生产技术与品质大升级,升级后的普洱茶,以过硬的品质,最终赢得了市场,许多专业茶客与消费者只认云南普洱茶。90年代,在港台商人的引导下,海外形成“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之共识。21世纪初,云南利用传统销区的共识,推动原产地保护,从地方标准到国标,强制普洱茶为云南独家所有,只有在云南生产的才能叫普洱茶,否则非法生产。

现代熟茶从70年代诞生以来,走的是“从正宗到经典”之路。

80年代,普洱茶出口热,大量茶从香港中转日本、法国等地。销香港本地市场的,香港茶商坚守品质,而中转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倒手乱做,反正那些地方的人也不懂普洱茶,以赚快钱为主。

80年代中期,云南熟茶工艺成熟,品质控制较好,但国内许多地方才上马普洱茶,生产的是质量参差不齐的“试验品”,遇到出口热,全部脱销。由于乱做有理,许多生产经营者把老外当人傻钱多的“小白鼠”。乱相主要有二:一是用炒青、烘青等料发熟茶,苦涩不化,喝了没保健功能,还对身体有害。二是工艺不到位的次品熟茶,仓储转化不到位的半成品普洱茶,大量经香港行销欧洲日本,最终坏了普洱茶的声誉。

由于,云南产的普洱茶坚持品控,原料好(大叶种做普洱得天独厚,云南高原阳光的优势适合做晒青原料),工艺经十年发展已成熟,加上大叶种、高原阳光造就的阳刚的茶,特征明显,辨识度高,消费者喝多了,就只认云南普洱茶。于是,市场开始形成共识,普洱茶云南产的最正宗,其他产区的开始边缘化。到了九十年代,市场共识: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在80年代产生正宗观念(市场认为云南产的最正宗)。到了90年代形成经典茶文化(90年代,台湾人为普洱茶构建经典传承谱系,比如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三大传承,四大茶厂,国家保密技术,经典茶品等)。21世纪则是经典茶文化引领产业大发展。

纵观建国到现在,云南普洱茶无疑走的是,从边缘到正宗,从正宗到经典,从经典到大产业开发的产业蝶变之路。

熟茶的前身——香港发水茶,源自对民国普洱茶经典——红汤茶的仿制,经广东发水茶的进一步完善,到了70年代,在云南人的努力下诞生了现代熟茶。其经典传承脉络很清晰:民国红汤茶→香港发水茶→广东发水茶→现代熟茶。

现代熟茶自1973年试制,1975试制成功并技术定型,1979年向全省推广,进行技术扩散,80年代初技术大升级,到了1985年左右技术成熟,能生产高品质深受销区欢迎的普洱茶,市场逐渐形成“只认云南普洱茶,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的传统,这也为普洱茶最终于2008年花落云南奠定了基础。

这背后无疑是,熟茶创世纪的三大茶厂——昆明、勐海与下关的功劳,它们在70年代将普洱茶带入了熟茶新纪元,到了80年代通过技改奠定了云南在普洱生产领域的正宗地位,并在70年代末将生产技术推广到全省,普洱茶厂、宜良茶厂、澜沧茶厂、景谷茶厂等也纷纷生产普洱茶,这可谓三大经典大厂的开枝散叶。一个勐海味养活与成就了无数勐海系茶厂与在勐海建熟茶生产线的厂家与品牌。下关不但缔造了销法沱的传奇,而且通过技术与人才输出,开启了南涧凤凰沱、临沧银毫沱(当年,普洱沱茶只准下关茶厂生产,80年代后期临沧茶厂在对标下关沱的同时,私下派人到勐海茶厂学发酵技术偷偷做普洱沱茶)等泛下关系沱茶传奇。昆明茶厂作为省公司的嫡亲长子,不但输出生产技术,而且还在普洱茶生产供应方面与省内的一些茶厂进行深度合作,推动了许多地方的熟茶产业化进程。1980年云南省茶叶公司决定将全省的普洱茶(勐海、下关两厂除外)调入昆明茶厂统一拼配出口。当时调入昆明茶厂的有普洱、景东、景谷、澜沧等厂。

90年代到2014年,普洱茶在台湾与大陆相继兴起,生茶追山头,熟茶、中期茶认大厂,是茶商与消费者的共识。勐海、昆明与下关三大茶厂,以“大厂技术派”笑傲熟茶江湖,其开枝散叶,徒子徒孙随处可见,市场拥趸无数,可谓熟茶界第一大江湖门派。许多老茶客,喝熟茶只认大厂,喝大厂熟茶放心。大厂茶,成为历史文化、技术、品质与实力的象征,构成了现代熟茶的第一个经典。

2015年,高端熟茶、国民熟茶与小青柑、茶化石受到市场追捧,标志着熟茶从1.0进入了2.0新时代,这其中高端熟茶带了“活性”革命,标志着新派制茶理念的兴起。自此,熟茶界不再是大厂技术派一统江湖,老派与新贵开始平分秋色。但在品牌影响力与产业规模开发方面,大厂茶仍然执行业之牛耳,高端熟茶新锐品牌更多的是在小众圈子里吸粉。由此看来,新品牌与高端制茶理念,要长成大树,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真正的时代经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熟茶一直缺高端市场,长期被当成保健的茶、品饮的茶,投资收藏以生茶为主。

普洱茶在80年代被当保健品卖,开启了熟茶的健康价值,90年代的投资收藏热,熟茶也要摆几年口感改善与升值再卖。可见,熟茶是有存放改善品质的传统。

但是到了2006年,大家都去追新茶,在厂里拿到茶,转手就能赚差价,谁还愿意等茶饼醇化后再卖?生茶工艺简单,收点原料压个饼,就能马上喝,马上上市交易,故很适合炒作新茶的模式。以前,熟茶工艺复杂,生产出来堆味重,不适合品饮,也卖不起价,大盘商或订制商进货后,要建仓摆放几年去堆味,价格卖得起来,有丰厚的利润空间,才大规模推向市场。但到了抢到就是赚到的疯狂年代,半成品的熟茶工艺——轻发酵与适度发酵,被速成普洱工艺——重发酵所取代,茶厂纷纷将茶叶发得过熟,这样堆味轻,喝起来顺口,新茶就可以喝,可以上市交易,但发过头会影响熟茶的健康物质与风味物质,也缺乏活性,没多少后期转化价值。

这就是2006年之后,市场形成的熟茶品饮价值不高,没存放价值的原因。既然熟茶上不了台面,大家就转而去追求生茶,2008年起山头纯料生茶兴起,生茶的高端市场被激活。自此,普洱茶出现了古树与台地,纯料与拼配,生茶与熟茶,古纯派与大厂派之争,在高端喝茶圈子里,前者意味着自然、生态、稀缺、高端、尊贵、品饮价值,而后者意味着大工业化、批量供给、不生态,有口感无气韵,卖给不懂喝茶的人喝……

2015年高端熟茶的兴起,无疑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市场观念的拨乱反正,用原料升级与活性革命补上了传统熟茶长期缺失的高端环节。熟茶由健康的茶、品饮的茶,升级为:健康的茶、品饮的茶、收藏的茶、审美的茶,中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相辅相成。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高端熟茶的活性革命,其实是对熟茶1.0时代的轻发酵工艺的再认识。上文说过,80年代熟茶技术大升级最大的贡献是,形成了三七开的轻发酵工艺,熟茶发酵七成左右,三分靠仓储脂化后熟,这样制作出来的熟茶,自然非常有活性。这就是我们喝大厂生产的老熟茶,经常有喝老生茶的感觉——回甘生津气韵足,有些放了十多二十年的熟茶,还有叶底返青现象。

由此可见,轻发酵、适度发酵,本来就是大厂的优良传统,而重发酵也不是将茶叶发得过死,而是发得成熟度较高,但不影响茶叶品质。熟茶发酵以发透,保持活性为宗旨,也就是“透活”为上,以发酵不足、发酵过死为下乘,只要避免轻发酵的半生不熟(没发透),重发酵的发过头,传统熟茶的三大发酵模型——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都是熟茶生产的优良传统。

2006年以后,重发酵盛行,其带来的弊端并不是采用重手法,而是火候没掌握好,在提升成熟度的同时,将茶叶发过头了,发死了,叶底僵硬,大量益生菌死亡,茶叶有效成分大量消耗,从而失去活性。如今推行高端熟茶的原料与活性革命的新派茶人,大都是2006年以后做茶的,他们遇到的熟茶都是重发酵,而且是发酵过头的重发酵统治熟茶时期生产的,自然他们对熟茶不感冒,希望能像古树生茶那样提升熟茶品质,于是古树熟茶、山头熟茶、春茶发酵的熟茶等概念兴起。解决了原料问题之后,他们发现重发酵发过死的弊端,希望能发轻一些,让茶叶能像生茶一样长期转化,于是他们一边尝试发轻,另一方面复盘熟茶的传统工艺,发现在96年之前生产的熟茶,大都发酵较轻,发七成左右,96年到2005年是适度发酵(发八成左右)占主流,2006年到2014年,则茶叶发得过头,重发酵让茶叶品饮价值不高,失去存放价值。

由此,以五正熟茶、润元昌为代表的新锐品牌,就从历史深处打捞出轻发酵,并系统化提升工艺,形成熟茶的轻发酵体系。而巅茶等注重原料与活性的茶企,则从古树熟茶入手,从民国小堆筑茶工艺入手,探索熟茶新工艺的可能。民国筑茶是放在竹筐里,而古树茶稀缺昂贵,很难采用大堆发酵,往往只能发小堆,而且堆子小,更容易实现精细化生产与采用更严的品质管控,这就是巅茶竹筐小堆熟茶离地发酵工艺出台的背景。从此,做熟茶,除了地堆大堆发酵,还有小堆离地发酵等更多选择……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70年代创制熟茶时,也尝试过小堆发酵,但最终让熟茶技术定型的是大堆发酵,此后地堆大堆发酵法就成为了传统熟茶发酵的代名词,小堆熟茶可能偶尔也有人发,但仅仅是大堆发酵的小点缀。2005年以后,茶界才有人开始系统性探索小堆发酵技术,2015年起小堆发酵成为熟茶的一个主流发酵方式。

传统熟茶在补上高端一课之后,还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真正进入大健康时代。

科技与熟茶结缘其实很早,80年代昆明茶厂与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搞清楚了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机理,法国人甘普尔主导沱茶医学临床试验研究,一个是为了做出高品质的茶,另一个是为了用科学实证手段揭示普洱茶的保健功效。自此,大家都知道,要做出高品质的熟茶,离不开科技,尤其是微生物研究,要证明普洱茶的保健价值,也要从科研手段入手,要分析熟茶风味物质的成分,怎样让风味物质更多地呈现出来,还是离不开科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只要不深入,传统师傅的制茶经验就够用了,只要深入下去,就离不开科技,越深入,科技越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普洱茶的发展,是由农业普洱到工业普洱,再到文化普洱,最后是科技普洱与人文普洱的原因。

我们要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角度来认识普洱熟茶。这就是这本熟茶白皮书,将科技熟茶列为熟茶的三大经典之一,并提出了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做康养文旅时代的熟茶经典”之时代命题的依据。

科技熟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大健康时代的科技熟茶研究,进行微生物、医学等研究,打通食品、保健品与药品边界,打造大健康熟茶产业。二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将传统制造升级为工业4.0。微生物研究,在科技发酵与科技仓方面可以得到深入的应用,从而推动继“熟茶的原料与活性革命”之后的科技发酵与仓储革命,打造大健康时代的科技新经典。

台湾人在90年代,为普洱茶梳理出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三个经典传承。在熟茶领域也在形成大厂茶、高端熟茶、科技熟茶三大经典传承,分别应对着熟茶1.0、熟茶2.0、熟茶3.0三个时代。

熟茶1.0,是传统熟茶的时代,以大厂茶为经典。七成熟的轻发酵技艺,就是大厂技术派对熟茶工艺史的最大贡献。

熟茶2.0,是新派熟茶所倡导的,其涵盖高端熟茶、国民熟茶与以茶化石、小青柑为代表的新茶饮熟茶三个分支,以高端熟茶为经典,其带来了熟茶的原料与活性革命。

熟茶3.0,是康养熟茶的主张,其以科技熟茶为经典,数控智能菌方发酵与大健康+文旅,将带给未来以无限的可能,熟茶将进入真正的大时代。

大厂茶的核心,是勐海味。高端茶的核心,是山头熟茶(又分纯料熟茶与山头拼配熟茶),科技熟茶的核心是大健康。

概言之:

熟茶1.0经典(传统熟茶):四大茶厂(大厂传统);

熟茶2.0经典(新派熟茶):百花齐放,尚待形成经典;

熟茶3.0经典(康养熟茶):康养文旅熟茶经典,大益、兴海等产业链公司有机会。

文章节选自《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如何做大康养文旅时代的中国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佳兆业茶业集团出版,作者李国标(笔名白马非马),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大益生肖史(一)重温瑞虎呈祥,走出个虎虎生威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30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书不接上回,咱们重新来啊!

按照个人水平,如果要写5000字的大益史,初稿大概要花三个小时,一路修改调整,一天的时间差不多也能定稿了。最近一直在整理生肖饼的信息,为了保证内容数据的权威性,本来是想找到所有产品的配货价,发售日期之类的,但是时间确实太紧了,十年的信息,网络能够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你问我找齐有什么用,可能只是想做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大作用肯定是没有的。纯属个人的固执。为此,我花了2天的时间划水……

·先给大家看看这两天查询大益生肖史(鼠饼误,42片)

如今整理出来的这个表格,如果你想要无水印的版本,你可以关注公众号,回复……算了,这个表格劳神费力,暂不提供无水印的版本了。当然,你要硬生生的码字复制,那我只能说你是真的牛批。以上数据基于网络,如有错误,各位朋友不妨指正一下,后期也会根据朋友的指正,陆续调整,逐步完善珍藏版,熟茶版以及配货、备注信息。具体进度会在这个系列后期的每一篇推文中查询,争取做成可能是最完整的大益生肖信息表。但目前时间比较短,信息也相对比较少,我后面的内容,大抵也会暂以这个表格为准。

据目前的网络记载,大多认定是阮殿蓉在“六大茶山”推出的系列产品。这个就不用杠了,反正大益不是第一个,而纵观国内的生肖纪念产品,历史应该更久悠久。生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们的精神图腾。生肖隶属大益「臻品系列」,按大益官网的分类,目前有四大系列:经典,大师,臻品,皇茶,按目前网络环境划分,大致可分为中杯,大杯,超大杯和超大杯PLUS,另外这里要注明的是,大师时代不是大师系列,属于臻品系列。而整个臻品系列,则是大益炒作的主力军,也必然是大益营销部编故事,不是,讲故事的主力产品,只要你敢出,市场就敢炒,你要问我绿豆饼7542发生肾么事了……那至少……早些年是这样的。

生肖纪念的诞生,个人认为是一个品牌“饱暖思淫欲”的结果,即有了一定的名气,又希望推出一系列的高端产品稳定市场,这个系列首先需要一定的知名度,相互之间需要还具备一定的联系,并且一定要限量发售,这样才能保证品牌持续曝光以及产品本身的价值。对市场而言,也是给予茶人一份期待,顺便告诉大家把钱准备好,我要割,额不对,我回馈消费者了。比如早在上个月,市场已经在炒下个月可能会出的牛饼了。不然每年为旗下的高端取名,编故事,额不对,讲故事,是一件很繁琐的工作。当一个品牌延续数年之后,如果没有一个高端的系列产品在市场站稳脚跟,很容易给人一种干啥啥不行,要啥啥没有的印象,那市场还跟你玩个smartisan!同理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华为手机的MATE系列,NIKE旗下的AJ正代,我认为也隶属于这个范畴。

有了这样的硬性标准,再加上茶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部分,又有阮小姐在隔壁投石问路,还有快乐的奔牛试探市场,大益的生肖系列几乎就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呼之欲出,不然你指望出二十八星宿还是凉山108将吗?第一个知名度不高,另一个,这辈子能凑齐的概率就不大了。而且推出这种系列产品的好处不仅仅针对品牌自己,也包括茶不多先生,不是我吹,就在一个月前思考每一期内容的选题就让我掉了不少头发,为此还专门像个闷骚一样烫了头。好在现在不用了,又有了12篇内容可以写了。大益,谢谢。

好了,废话一千字,茶史的厚重感有了,现在我们开始聊虎饼了。

我们还是先把时间线拉到2008年,08年底,有媒体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七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的文章,报道指出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这个时候的作为茶企里面的一个分支,还在专注回血,修生养息中。你说没有看到,那肯定是假的,但普洱行业学会假装没有看到,没办法,当初吹捧的是媒体,如今贬低的还是媒体。于是,普洱行业达成了一种默契,不理不问。

· 时至今日,这个说法依旧流行

彼时的大益,我猜应该也是想保持低调的,但是实力不允许,同样是2008年年底,具体可以精确到2008年12月14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公布一则信息,勐海茶厂凭借普洱茶制作技艺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就很尴尬了,就好像班主任在讲台批斗全体同学:你们就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你看看隔壁班的立顿!这时候,教师广播又传来好消息,普洱班的大益同学凭借优异的成绩了获得了xxx。又让所有同学的脑袋支棱起来。

至此,大益的普洱茶成为了官方认证的古董级饮品。普洱班的伙伴纷纷向大益同学表示祝贺与恭喜,“好家伙!大益你真是个好家伙!”再一看班主任的脸色,好像也好了不少。获得市场的认可很容易,获得同行的认可,很难。大益在那个特殊的时候,迎来了双丰收,整个2009年,尚在回血的普洱行业,大益成为矮子里面的将军,扛起了行业的众望,前文提到过09年的奔牛应该是一种市场的试探,但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拥有官方背书之后,大益便开始有了生肖系列的计划,毕竟隔壁班的立顿小伙子太不讲武德了。

· 别人家的茶

2009年,奔牛以公益的名号快乐上市,获得了不错的口碑,有了市场认可,大益在推出第一款的时候自然底气也更加足了,无论从用料还是宣发来看,瑞虎呈祥都明显优于后面几款产品。具体到瑞虎呈祥的发售日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好吧,其实我压根就不知道,但是因为有了一二三号的批次,至少让人记住了生产日期——2010年1月1日,还有2日,3日。配货价格不足2000,这个实在无法求证了。对了,虎饼也是目前除鼠饼外唯一一款规格42片的生肖产品。三个批次在口感上,大家都一致认为差不多,但是国人的习惯,除了生老病死,普遍都喜欢争的第一,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一号虎的价格普遍会高于二弟三弟。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号虎的量比二三号要少很多,因此导致价格更高,如果是这样,那市场的风气就太恶劣了,毕竟1月1号正逢元旦假期,人家茶厂的工人不过想早点下个班,又怎么了?

生肖饼是大益寄予厚望的,但是结合时代背景,当时的大益可能将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产品本身上,除此之外的外观设计,产品命名,个人都觉得不够优秀,同样的问题也遗传到了后期的兔饼上,颇有一番老茶人的风骨。版面以传统中式纹理打底,以两只“猫咪”作为主要的视觉元素,每次看到这个版面,脑海中都会不由自主的响起“两只老虎”的旋律。回到产品命名上,刻意缩小的「瑞虎呈祥」四个字也给人一种「我觉得这个名字不算好」的印象,甚至不如瑞虎呈祥下面的「高山源韵」四个字更有品味空间。当然,以现代审美去评判一款十年前的产品是有点不公平,毕竟那两年的所有产品,在外观来看都大多大差不差,不过一味的吹嘘我觉得可能更尴尬。生肖茶,是一个将会连载十二年的高端系列,吴总的目光理应看的更长远。总的来说,瑞虎呈祥在视觉上有所遗憾,也正是这样的遗憾,让人们对未来的生肖系列,有了更多的期待。

· 外观并不出彩的瑞虎呈祥

聊回产品,早些年,一款产品的用料与口感对于评估产品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那个时候的我尚未涉足这个行业,就不扯淡了。当然,口感这块网上其余平台已经说烂了,经常会有更新,抄过来意义不大,总的来说,虎饼的市场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如今再次站在产品价值的角度,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中,配料与口感只要不是顶级的,那么意义就不那么重要了,包括版面也是如此,仅仅能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要指望雪中送炭,还是得看钞能力。

虎饼的上市,是行业萎靡的一剂强行针,先是市场的反馈良好,让人们感受到普洱行业正在慢慢振作起来,让普洱爱好者看到了普洱茶东山再起的希望,就好像一场专属老男人的浪漫,赴了一场多年的约定,良好反馈带来的连锁反应更是感染到彼时的大小茶企,让普洱班的一众同学看到了曙光。从某种角度来看,瑞虎呈祥作为生肖系列的开山之作,确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出了系列的虎虎生威。

前段时间,平台爆出了虎饼造假的信息,几乎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普通茶人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单靠肉眼已经很难分辨。个人认为,虽然造假是一件龌龊的事情,但是这对于虎饼来说,更是一种认可,除了市场的认可,同行的认可以外,也收获了造假大队的认可。

最后,虎饼的网络素材着实太少了,本文可以梳理的内容也不多,但是仅仅是今天这两千来字的篇幅,好吧,去掉废话也就1000来字,也可能是你在整个网络能够找到的,关于虎饼最有价值的资料了。至于后面的内容的长短,我暂时也不知道,你我有缘,江湖再见!

注:

【大益生肖史】属于【大益茶史】的番外篇,旨在以生肖作为线索记录大益近十年的战略操作与布局,借古鉴今。

找到约128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