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瓷韵大红袍价格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从茶韵说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岩韵

经由一个平台  进入一片净土  过上幸福生活
希望您在这里,每一次阅读的过程,都是一段涤荡身心的奇妙旅程,带给你不同凡响、清新、有深度的优美情怀!

当代茶圣吴觉先生在《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中,对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是这样评说的:“方臻山川精英秀气之所钟,品具岩骨泉冽花香之胜。”说明武夷山这个地方茶叶的品质已达到“日臻完善,渐臻佳品。”其“岩骨花香”形成武夷岩茶的独特的韵味。这是一位泰山北斗式的茶人,对“岩韵”精辟的论述。


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福建省乌龙茶的佼佼者,其取胜在滋味醇厚,香气浓郁,这在国内,或者说全世界也可以是任何高贵的茶叶所不能及的。所说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并不是文人一种夸词。如以近代名词来解释,所谓“山川精英秀气”和“岩骨花香”实在是“自然环境”四字,自然环境对茶叶品质,当然是很重要。



茶韵


韵者、味也。简而言之,茶韵即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或风韵。大凡茶人善于品茗者,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的“岩韵”;铁观音有香高而秀,密底兰香的“观音韵”;台湾冻顶乌龙有味浓甘润的“喉韵”;广东凤凰水仙有天然花香的“山韵”;龙井茶有香气清鲜而持久,滋味甘美醇厚的“风韵”,苦尽甘来乃品饮功夫茶之韵。品味和鉴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既是茶人的一种莫大的享受,也是考验茶人修为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文人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成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不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文人雅兴风流,是中国茶文化最有韵味的篇章。



中国茶韵古已有之。“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误用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明代在武夷品茶颇得岩韵的陈雨诗云:“毫尖似雪细于丝,活水须烹品色时。只许素人来共啜,莫教肉鄙酒徒知”。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这就是古代的“茶韵”。


谈论茶文化时,“韵”字不一而足,有“岩韵”、“音韵”、“风韵”、“喉韵”、“山韵”“韵致”等等,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头语,更见于诗文典籍。除“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其是近人移花接木的伪托唐人评语之外,早在宋代就有宋庠《谢故人惠建茗》“左金历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赵佶《大观茶论》的“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中曾写到“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李正民《以山泉水煎茶》:“石鼎煎来甘有味,乳花浮处色尢鲜。”乳,清冽的泉水。后人以“石乳”赋于武夷茶之名。



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许次纾《茶疏》“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清代的“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更钟情于茶韵,“滋因赓韵识造诣,弗在瀹瓯及烹鼎”。他的确饮过武夷接笋茶之后,赞岩茶曰“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诗中“骨鲠”;骨指品质,气概,引申为武夷岩茶的品质,有骨气,侠骨;鲠指卡喉的鱼骨,比喻心中有话,急需向人述说“岩韵”,而鲠在喉中,非吐出不可。“骨鲠在喉,一吐为快”。《黄山志》上有“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黄山云雾茶”。《武夷山志》也记载:“武夷岩茶纯远而逸,致韵双发”。这类例证不胜枚举。



中国茶韵涵盖着茶俗、茶道、茶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当代茶学专家余悦教授引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中语,这些话正可作为“茶韵”的注脚。


岩韵


武夷之茶历史悠久,“兴于唐盛于宋”。武夷山茶僧诗人释超全《茶歌》云:景泰年间茶的韵味是茶树品种,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和制茶工艺的综合效应,也就是说各种名茶韵味的形成。这种效应是与茶树品种本身的遗传性,栽培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和栽培的措施,制茶工艺中的制作手法分不开的。


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福建乌龙茶》说:乌龙茶的制茶工艺,源于武夷岩茶,由于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环境熏陶,遂使武夷岩茶品质具有特殊的“岩韵”。武夷岩茶不仅品质超群,而且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的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武夷岩茶之所以名闻天下,声誉日隆,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处于“岩骨花香”之胜地,品饮时有妙不可言的茶韵,独称“岩韵”。


岩茶,顾名思义,即武夷大山岩和岩面上生长的茶。古代称浓茶或称酽茶,酽与岩同意,岩茶含有浓茶之意。当代茶学专家阮浩耕教授指出: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粗壮、油润;香气浓郁、清高,滋味醇厚、回甘,茶汤澄清、明亮,使武夷岩茶具有独特“岩韵”,是乌龙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专家如是说。可知,武夷岩茶的岩韵,就是武夷茶的茶韵,中国茶叶的风韵,“岩韵”代表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



古代文士名人对武夷茶的品质,推崇备至。如清代袁枚(1716-1789)有一段游武夷品岩茶的韵事:“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当代书法家潘主澜《武夷岩茶》诗云:“岩茶风韵不寻常,活甘清香细品尝。解得此中梁氏语,《归田琐记》去端详”。《归田琐记》是清朝两江总督梁章钜的佳作。


梁章钜(1775-1849)七十岁时,游武夷,住宿天游观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把武夷岩茶的风韵,归纳为“活、甘、清、香”四字真谛。在《品茶》中记述着与静参羽士论茶谓至茶品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耳。



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武夷是以“石为神韵,水为灵韵”的名山。武夷茶名气非同一般,其原因之一,在于吸收大山灵气。以山中水瀹山中茶,古人早已得武夷岩茶之韵味矣。中国茶艺大师台湾蔡荣章教授的业师林馥泉,1941年曾随吴觉农在武夷山中央茶叶研究所工作,认为武夷产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谓岩韵,岩韵即灵气,精英。武夷山采制的茶香,茶味产生的感觉,就是茶人脑海中呈现出来武夷山的山水灵气、风土,别处的茶叶无可取代的,这就是岩韵。


武夷岩茶的“岩韵”来自“山川精英”、“岩骨花香”和“清冽石泉”,也就是来自独特的生态环境。因岩茶为武夷名胜区特产,必须缘岩栽种,所谓“方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泉冽花香之胜。”按《诗经》:“万邦之方”,毛传云,方,则也。“臻臻于卫”今多用作达到的意思。方,指武夷山“渐臻佳境”,武夷茶则达到山川精英秀气所钟,从栽植瀹饮都离不了水,强调山中清冽之泉瀹以山中岩茶,始显独特的“岩韵”。



岩茶品质定性。20世纪90年代末,有人为了标示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将“方臻山中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冽之胜”,栽在唐代诗人徐寅头上,“(武夷岩茶)素以岩骨花香之岩韵著称于世。令人为之倾倒,为之神往。”(见《漫话武夷茶文化》中《岩骨花香之神韵》)将当代茶叶大师的“岩韵”定义,伪托为徐寅的评语“提早比古”地,将武夷茶与武夷岩茶划等号,“是不知武夷岩茶是武夷茶的内涵,而武夷茶是武夷岩茶的外延。”爱好品茶啜茗的人,大都有过饮后余味回甘的美感,精神亢奋,疲劳顿消。烦闷涤除,思爽过寐,故有“疏香皓齿余味,更觉鹤通杳冥”(唐·温庭筠)之时,齿颊留下的茶香余味,令人感到心灵通向仙境,便有“两腋清风生,我欲上篷莱”(宋·白玉蟾)诗人们所领略的“岩韵”。



武夷岩茶的品饮,最讲究岩韵。因乌龙茶制法介于红、绿茶之间,真有了“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其品质风格,具有红、绿茶之长,无红、绿茶之短,饮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不同产地不同茶树品种,则有不同风韵。


品尝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风趣无穷。然有人说“岩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使初尝武夷岩茶者,望茶兴叹,这对武夷岩茶的推广有何益处。


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有很多评述。一般来说,不外乎外形粗壮乌润,泡后呈现“绿茶红镶”,香气浓郁,滋味甘醇等等。但高明的评茶专家却认为上等岩茶(包括大红袍)贵在具有天然真味,即岩茶特有的韵味,叫做“岩韵”。



品饮武夷岩茶时,首先是闻香。闻茶香,名人有名人的感受;“茶香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其香如梅之清雅,兰之芳馨,果之甜润,桂之馥郁,令人舌本留甘,齿颊留芳,沁人心脾”。这些都是前人对武夷茶以及武夷岩茶的香韵耐人寻味的评语。


武夷岩茶专家姚月明说:品饮岩茶首重“岩韵”,岩茶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味浓醇厚,鲜滑回甘,有“味轻醒醐;香薄兰芷”之感,正所谓“品具岩骨泉冽花香之胜”。



大红袍为什么那么出名,这些你必须了解

大红袍的传说


传说中的大红袍母树



美丽的茶山



美丽九曲溪



九曲古茶道


这是自家的茶园


武夷岩茶(大红袍)功效

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武夷红茶,岩茶(大红袍)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EGCG四种有益成分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降血压等良好的作用。茶多糖含量是红茶的3.1倍,绿茶的1.7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作为茶叶特有的茶氨酸——含量达1.1%,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增强记忆力、降低血压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EGCG更具有抗癌功能。



武夷岩茶(大红袍)武夷红茶的魅力

魅力一:丰厚文化底蕴


1,大红袍在历史上出现早,可追溯至汉代。

2,武夷岩茶一直是历朝皇帝、达官显贵的钟爱之物,也受到文人墨客的赞颂。

3,多姿多彩的形式。文化从历朝历代皇帝品饮赞誉到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直到民间的斗茶,表现形式丰富。调查显示关于武夷岩茶的诗词至少有200首以上,文赋有60篇以上,近、现代赞颂大红袍的文章,更是多如牛毛。


魅力二: 特殊的生长环境


武夷茶,生长的天然的环境中,四季云雾缭绕,湿度大,雨量充足,日照少,且多为“漫射光”或“散射光”。 武夷岩茶大红袍均长在谷壑、涧坑、岩凹之中。土壤好,武夷岩茶大红袍,成长的土壤大部分是烂石与砾壤之间,因此有岩骨花香。


魅力三:独有的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岩韵,晚清梁章钜在《归田贞记》中记载的“香、清、甘、活”。茶叶专家骆少君曾说“武夷岩茶一旦被消费者真正感悟之后,便会产生强烈的偏爱及无限的忠诚”。


魅力四:武夷红茶,被认为是红茶的鼻祖


宋以来,这里的先民就有制绿茶的历史,直到400年前的一个机缘巧合,世界上第一款红茶在桐木村诞生了,因此这里生产的武夷红茶,被认为是红茶的鼻祖。400年前,由于红茶被欧洲宫庭所推崇,武夷红茶走向了世界。


桐木关大峡谷



武夷岩茶(大红袍)加工工序


就岩茶制作技艺而言,确如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所言:"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人民雄视世界"。这种"看青做青",半发酵的乌龙茶工艺,是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艺的集大成者,满足了人们在品茗过程中,闻香、吃茶的双重需要。2006年被列为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中的唯一。


采摘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



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其杀青标准: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



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



走水焙


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速度快、工作紧张,故又称“抡水焙”。



簸扇、凉索与拣剐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小时,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炖火与趁热装箱


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小时,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以上工序完成,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序之繁复、技艺之高超,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之多,是其他茶类所没有的。



武夷岩茶与红茶问题解答



1、 武夷大红袍属于六大茶类中的哪类,我们选择的时候注意什么?


答: 大红袍是属于乌龙茶,是武夷岩茶之王,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更是茶中的极品。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岩缝和沟壕的格外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质量,选择的时候注意传统的烘焙方法,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 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2、 大红袍为什么又叫岩茶?


答: 岩茶,顾名思义,就是吸收岩石营养成为百年茶树采制的茶,它生长环境靠近岩石,在山谷之中,日照短,多反射光,温差大,湿度高,终年细泉浸润流滴或雨水冲刷山体,山体中的矿物质和各种微量元素被水源带到山脚的茶园,在光合作用下,促进老茶树吸收山体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优异品质。



3、武夷山大红袍在中国茶叶中的地位?


答: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当家种类,它的名望和位置就像是北京在我国的地位。


4、大红袍种植,会使用农药化肥吗,我在选择的时候,应该怎么去避免?


答: 我们从来不使用肥料和农药种植茶树,对茶园的管理慎之又慎,茶园必用石头垒砌围护,只靠填客土、盖绿草以提高地力;有虫时只用山中草药喷洒,我生产的茶,确保每一片茶叶的安全,生产出 从“茶园到茶杯”的放心茶。


5、我看有人宣传说茶山都是几十年的老茶树,是真的吗?


答:如果是武夷山产区的茶,确实是真的,茶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以我们的茶园为例,茶树基本都在60年以上,有的老枞甚至上百年, 茶树长满了青苔,这样的茶树才味道醇厚,香气十足。



6、 什么时候采制的大红袍才能保证高品质?


答:大红袍采摘的时间,正是武夷山的雨季,山路狭窄湿滑,很容易摔倒,所以我们早上6点就要上山,到上午9-11时,下午2-5时的茶青质量最好,露水青最次。一天只采这5个小时。

为了保证质量,我们茶山有三不采: 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当空不采,只采开面的5片叶子,最后只会留下2-5叶做茶,这些都是为了能采摘到嫩度适中的茶叶,只有这样茶叶制成茶后的香气才会馥郁茶色正。



7、市面上几十或者100左右一斤的大红袍,我在购买时怎么去分辨它是不是真的大红袍?


答:辨别的方法很多,单从这个价格来看,我不能说别人的不是大红袍,大红袍历来就是御用国茶,我给大家看一看过去的价格


这个仅仅是制茶成本就299元,还不包括开店运营,店面员工工资,如果茶青好一点的,价格更是翻倍, 茶叶珍贵的地方就在山场产量有限,山场产量少的茶叶,价格更是天价。

武夷岩茶正确的泡法是什么

武夷岩茶,由于韵味独特、滋味醇厚,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茶友的喜爱,而岩茶丰富的品种、复杂的制作工艺,让岩茶的冲泡更有讲究。



茶之器

泡武夷岩茶的茶器,以紫砂壶和白瓷盖碗为佳。而白瓷盖碗由于传热性高,发茶性佳,加上价廉物美,成为很多人泡饮岩茶的首选茶器。

盖杯泡茶最大的好处是不加掩饰,茶好,茶汤和香气就自然流露出来了。反之,茶的质量差,盖杯会让它的丑态尽出。而且买瓷盖杯还可以根据喝茶人数的多少,灵活掌握大小。


茶之水

陆羽的《茶经》中说,“水为茶之母,名茶还需好水泡”。可见好水对茶的重要性。没有好水,就泡不出好茶。选用不同的水,会使岩茶的香气和味道出现很大的差异,品质差异明显。

在众多泡茶用水中,以山泉水为上,洁净的河水和纯净水为中,硬度大或氯气明显的自来水不可用;水温需现开现泡为宜;水温低于95℃或长时间连续烧开的水都略逊。

茶之冲泡技艺

岩茶的冲泡好坏与否,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人。泡茶的人是否足够了解一泡茶的特性,并选取适合的冲泡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岩茶投茶量。投茶量与个人的口感有关,或浓或淡,并无死板规定。冲泡武夷岩茶的时候,可根据个人饮茶淡浓的习惯决定投茶量的多少,由于岩茶条索较为粗壮,因此投茶量一般不少于盖碗容量的2/3。

茶叶的浸泡时间也有讲究,武夷岩茶头三泡的浸泡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控制在15秒内为宜。之后每加冲一泡,浸泡时间相应增加10~30秒。而火功重的传统岩茶相对于轻火功的岩茶,浸泡时间还可适量缩短,一切以自身口感为准。



所有原创文章,言论仅代表本人。

本刊转载文章及图片非盈利用途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再谈岩茶:肉桂是圆滑的商人,水仙是贵妇,铁罗汉是阳刚汉子,白鸡冠是妖娆的风尘女子。










01

到目前为止还绝少有人喝遍武夷岩茶的所有品种、还绝少有人喝遍所有山场出产的武夷岩茶、还没有一个人喝遍所有做茶师父做的茶。

02

不要以为所有的武夷山人都很精通岩茶,恰恰相反,大多数武夷山人对岩茶的认知水平还不如一般的岩茶友。

03马里亚纳海沟里的水有多深,岩茶的水就有多深。04岩茶很容易上瘾,甚至比毒品还容易上瘾。05

对初学者而言越喝得多岩茶就越糊涂。当你越深入的了解岩茶时,你会发现你对岩茶的知识越缺乏。

06

看干茶就能知道是否正岩,看图片就能知道是否有岩韵,那绝对是骗人的鬼话。

07

千万不要相信刚喝岩茶不久就能喝出岩韵。没有几个人能在一辈子的时间里把岩茶弄懂的。

08喝岩茶的定位很重要,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09当你能把水仙肉桂喝得明白无误时,你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10

如果你只喝一个山场的茶,或只喝一个企业的茶的话,那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这个山场或这个企业的专家。一泡茶的确切山场往往只有做茶人自己才知道。

11不要一味的追求正岩,高贵的出生不一定代表有高贵的品质!12社会在与时俱进,岩茶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13

自以为很懂岩茶的初学者往往最容易被奸商忽悠。多喝、多对比是提高岩茶品饮水平的唯一途径,久病成太医。

14岩茶的“选择题”相对容易些,“填空题”就难太多了。15大红袍最能体现儒家思想,是最中庸的。16做青就像打太极一样,时动时静,动静结合。17

一泡岩茶往往能体现做茶人的性格,茶通人性。做茶是辛苦的,喝茶是快乐的。

18没有几个武夷山做茶人会说自己的茶很差,虽然也许这是事实。19买茶要夸大缺点,蹭茶要夸大优点20买茶要买对的,蹭茶要蹭好的。21岩茶因为复杂而吸引人,岩茶因为复杂而忽悠人。22随着时间的推移,八仙不苦了,肉桂不辛了,105不香了,奇种不贱了。23岩茶的炭焙水平是第一的,岩茶的做青水平是有待提高的。24垃圾是焙不成极品的,但极品完全可能焙成垃圾。25焙火的技术比做青难多了。26

通过好的焙茶师父,把岩茶提高一个档次甚至提高一个等级是常有的事。

27

极低的价格是买不到好茶的,但很高的价格也不是就一定能买到好茶。

28

买方需要提高品饮水平,卖方需要加强诚信建设,是当前岩茶市场的重要内容。

29

岩茶不是生活必需品,当大多茶友消费不起时,倒霉的依然是以茶叶为生的茶农。

30

当不了专家,当“装家”是网络“高人”努力的方向,甚至不惜当“砖”家。

31

品岩水平提高的过程就这样循环着:糊涂——清醒——再糊涂——再清醒。

32

品茶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随大流!专家也有喝错茶的时侯,只是犯错的机率小一点。

33拼配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是一项技艺。34

喝岩就像爬山,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同一平面点,只是终点比起点更高些罢了。

35大多数名枞的口感其实可以归为两类,一类像肉桂,一类像水仙。36物以稀为贵,岩茶也一样。37

很好的岩茶叶底是漂亮的,但叶底漂亮的岩茶不一定就是很好的岩茶。

38

岩茶的香气就象女人的香水一样,不一定就是越香越好,往往廉价的香水剌激性更强。

39不同种岩茶的归堆叫拼配,同种岩茶的拼配叫归堆。40

当时取名“拼配”的第一人,文化底子可能差了些,五粮液是“拼配”的,没人介意,鸡尾酒是“拼配”的没人在乎,大红袍拼配就让一些人认为是胡拼乱凑,有假冒伪劣之嫌。

41

几种茶简单的拼凑在一起是成不了大红袍,大红袍的拼配就象一个团队,团队里的成员不必要个个出类拨萃,但要相互包容,相互和谐。

42判断岩茶的香气在于这香纯不纯,久不久,而不在于高不高。43

“不苦不涩不是好茶”估计是卖茶人说的,真正极好的岩茶是不苦不涩的。

44杂味,异味,酵味,火味,馊味,青味喝成是岩韵的估计有一些人。45

随着岩茶做青师父的不断增多,像肉桂的水仙,像水仙的肉桂越来越多了,区别岩茶的品种也越来越难。


46岩茶不是古董,不是陈放年限越长,品质就越好。47如果你以为高火的就是陈茶,有普味的就是陈茶,那么你错了。48岩茶自采摘时起,他的品质就在时刻变化着。49肉桂水仙依然是当前岩茶里最好的品种。50纯种大红袍名称的出现,依然是延续崇拜母树大红袍的观念,是吸引喝茶人兴趣的重要手段,叫他名枞更贴切些!


关于岩茶:你了解岩茶多少?

1、什么是武夷岩茶?

符合国标GB/T18745-2006规定的,在武夷山市行政管辖区域内,按照制作标准生产的闽北乌龙茶。

2、景区武夷正岩茶的基本品质特征如何?

香、清、甘、活——清代梁章钜,或以“岩骨花香”、“青苔韵来形容景区正岩茶的岩韵更为恰当。香气清正、幽远;茶水厚重、润滑;回甘快捷明显;滋味滞留长久。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3、武夷岩茶的产区是如何划分的?目前武夷岩茶的主要产地在哪里?

主要产地是武夷山,景区内叫正岩,景区外的丘陵地带及山区产出为半岩,平原及田间种出的叫洲茶。

4、名丛和奇种有什么不同?

名丛为有历史栽培传统,经多年驯化,种植品系相对稳定的优良树种,如水金龟、铁罗汉等。奇种又名菜茶、土茶,为品系较为复杂的群体种品系。


5、什么是“三坑两涧”?

武夷山风景区内的优质武夷茶产区,即: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

6、武夷岩茶的品种有哪些?目前主要种植的是哪些品种?

武夷岩茶品种主要种植的有水仙、肉桂、大红袍、水金龟、半天腰、铁罗汉、雀舌、黄观音、奇兰、金观音、北斗等。

7、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是茶叶的品种及加工重要,还是山场更重要一些?

原料是基础,加工是关键,存放是升华。在无加工错漏的情况下,山场更重要。

8、武夷岩茶最早的春茶一般在几月份采摘?品质最佳?

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武夷岩茶春茶鲜叶采摘制作的时间,开面采,雨水叶不采。

9、武夷岩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才算是上品吗?

具有“岩骨花香”的品质特征,工艺到位,产地优良,存放恰当。

10、武夷岩茶价格差异那么大是什么原因?

良好的产地,茶园面积有限,产出少。加之加工过程又有高低水平不一,因此优质产区,优质加工的武夷岩茶,一茶难求。

11、请问岩茶的制作工艺步骤是什么?

采摘—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毛火—拣剔—匀堆—足火—筛簸—炖火。

12、重焙火过的岩茶会有什么特征?

一般情况:重焙火,对应茶品的底料较差,需要重火来去除杂味,融合水质。汤色较重,红褐色为主,香气以火香焦糖香为主,叶底半碳化黑褐。但有些重火功的正岩茶质量也是不错的,关键是重焙火后滋味不会变空。


13、一般来说,炭焙味比较明显的茶要过多久才会让这种味道降下来?

视焙火程度,中火3-6个月,足火6-12个月,重火12个月以上。

14、听说岩茶因为经过烘焙,所以喝多了会上火,有这回事吗?除了时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去除茶的火气?

刚刚出焙的武夷岩茶,火气很足。饮用会上火,以自然存放退火的方式最佳。

15、什么是武夷岩茶的“岩韵”?各个山场的岩茶“岩韵”有区别吗?

岩韵,是人们对武夷岩茶品质优良的描述。包括香气、水感、回味、杯底,是比较综合的来形容茶品品质的。每个山场,有每个山场的特征气息,差别比较细微。初接触武夷岩茶的人,较难分辨。

16、武夷岩茶的轻重焙火与岩韵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轻重焙火是指焙火的火候,武夷山有“看茶焙茶”一说,指的是要根据毛茶的状况来调整焙茶的工艺。如果焙火过猛,会把茶“焙空”。

17、如何鉴别岩茶的优劣?

茶,只要加工无纰漏,符合卫生质量安全标准,并无绝对的优劣。相对的优劣也只是相对应价格。要想学会去鉴别武夷茶的品质优劣,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总体上,山场、品种、加工、拼配、存放,这几个维度综合考虑。

18、岩茶应该怎样冲泡?

茶水比1:10-15左右。茶水分离,第一泡高冲,是武夷岩茶冲泡需要注意的点。第1、4、6泡,水要烧开,每泡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19、针对不同焙火程度的岩茶,需要采取什么样水温来冲泡?用什么样的水可以把岩茶泡得更好,又可以让茶汤更加柔滑?

建议采用矿泉水来冲泡,某些地域的自来水,水质较硬。冲泡后汤色、味道都有很大的牺牲。如无合适的矿泉水,纯净水也是不错的选择。


20、用紫砂壶或者用瓷的盖碗,哪一类更适合冲泡岩茶?

盖碗、紫砂,都是用来冲泡武夷岩茶很好的器具。在选择紫砂壶时,最好专壶专用。

21、请问焙火轻和焙火重的茶,口感上有什么不同?

焙火轻的茶品,汤色一般黄色、橙黄色,口感较清新。焙火重,汤色橙红,酒红,口感更厚重浓烈。

22、为什么岩茶喝起来有点涩?

岩茶是乌龙茶,内含物比较丰富。涩感,是茶多酚、茶皂素的味道。投茶量大,浸泡时间长会导致茶味比较浓重,会导致口感刺激。另外,如果原料等级比较低,会直接导致苦涩的味道明显。

23、武夷岩茶有什么功效?

武夷岩茶的内含物丰富,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水溶性多糖和蛋白都很有益人身体健康。比较明显的,品质优良的武夷岩茶,饮用后有比较明显的去油腻、消食的效果。

24、武夷岩茶可以陈放吗?应该如何储存?

武夷岩茶国标中未明确保质期,可参照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但实际武夷岩茶,在合适的环境下是可以长期存放的。近来,市场上也有对老岩茶追捧的信息。必须在阴凉、干燥、无异味环境下存放。

25、在相同存贮条件下,焙火重的茶是不是更耐保存?轻焙火的茶是不是存放不到一年?

焙足火、重火的岩茶,含水量较低不易返青,环境适宜条件下,密闭环境下放置1-2年时间是没有问题的。轻焙火岩茶,水分含量相对高,茶中一些内含物会在水分下进行变化,产生不悦的味道,又称返青。一般情况下,轻焙火茶的返青会在8-10个月存放后,就能显现出来。

26、请问武夷岩茶有收藏空间吗?

武夷岩茶的收藏是新兴的概念,市场上一直有“东南亚返销”或者“老茶厂存货”的产品流通。老岩茶的滋味香气比新茶更内敛,也是有相当的品饮价值的。                                                                     

图文:来源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