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春天茶叶茶就是茶散文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三苏父子”与蒙顶山茶

因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入贡皇室而名声大噪,加之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毛文锡的《茶谱》等著作的记述,到宋代,蒙顶山茶已成天下名茶。当时,由于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和北宋东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距离遥远,且蜀道艰难,正所谓“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欧阳修《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一》)。虽然和北苑建茶(宋代为福建建州建安县,今为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的北苑凤凰山一带为主体的产茶区)相比失去了先机,但丝毫没有动摇蒙顶山茶在文人茶客生活中的影响力,朝堂上出现了像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许多力挺蒙顶山茶的有话语权的官员诗人,他们的诗文洋溢着蒙顶山茶悠悠的香气。文坛领袖、文学巨匠苏洵、苏轼、苏辙 “三苏父子”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一、“三苏父子”与雷简夫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而其中占有三席的“三苏父子” 更是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震烁当世,彪炳史册。三者的关系是: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这三位大名鼎鼎的诗文家,究竟与雅安和蒙顶山茶有着怎样的深厚的渊源呢?这还得归结于一位“伯乐”,他就是时任雅州太守雷简夫。如果没有这个“伯乐”的倾力举荐,可能就没有后来“三苏父子”的脱颖而出,成就“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千古佳话和日后的飞黄腾达以及名垂千秋。

  苏洵(公元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据《宋史·苏洵传》载,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于是焚所常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晚年虽已绝意于功名,但为了不使两个儿子“复为湮沦弃置之人”,遂于嘉祐元年(1056年)春天携文数篇,带着两个儿子从家乡眉州(今四川眉山市)出发,前往毗邻的雅州,拜谒了时任太守雷简夫。时年,苏洵四十八岁,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雷简夫读了苏洵所呈宏文后,大为奇之,于是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时镇守益州的户部侍郎张方平推荐,被任为郡之学官。而雷简夫认为苏洵有治理天下的雄略大才,以区区学官任之,颇有小用之嫌,遂复上书张方平,称其“《洪范论》有王佐才,《史论》有良史才”,督促其再向朝廷推荐。未果,雷简夫又修书给当时的文坛领袖、大名鼎鼎的翰林学士欧阳修,与《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共御西夏、后来位居丞相的韩琦等大力推荐。在此期间,“三苏父子”客居雅安多日,可谓是入乡随俗,对雅安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作了详细了解,为今后写下诸多与雅安和蒙顶山茶相关的诗文积累了情感。在雷简夫的鼎力推荐下,同年三月,“三苏父子”离乡入京,拜谒了欧阳修和韩琦。二人“见其文善之”,于是向朝廷大力举荐,“三苏父子”声名才开始初显于世。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四月,苏洵之妻程氏病故,“三苏父子”返家赴丧,但朝廷是否起用他们,仍意欲未决。诚恐朝廷擢才不力的雷简夫竟亲自进京拜谒朝廷重臣,多方举荐,四处呼吁。十一月,“三苏父子”再次入京,次年苏轼、苏辙参加了秘阁制科考试,名列金榜,名震京师。宋代,兄弟同时应制科而登科者,唯有苏轼兄弟。但当时由于苏轼兄弟二人抨击时政言辞过于激烈,朝廷几欲不用,雷简夫又托好友司马光为之力争,始得其脱免弃置之危。直到嘉祐六年(1061年),朝廷才任命苏洵(时年52岁)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编纂礼书,可谓大器晚成,后做过试秘书省校书郎等幕职,直到宋神宗去世前不久才委任绩溪(今属安徽)县令。同期,苏轼被任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辙被任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此时,苏轼俩兄弟才真正步入仕途,才居其位,可谓少年得志。自雷简夫始荐“三苏父子”到苏轼两兄弟担任一官半职,历时六年有余,时间之久,波折之多,而雷简夫推荐不休,足见其荐才之心切,实属难得。而“三苏父子”也不负众望,日后成为北宋文坛上的三颗巨星,在诗词文赋诸方面均有极高的成就,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革新的主将。苏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苏辙著有《栾城集》等九十六卷;苏轼著有《东坡七集》一百一十卷。

  今天,我们一提到“三苏”,自然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其实,“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而苏轼尤以丰富且多样的创作实践,继承发扬了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和成就,完成文学革新运动,奠定了北宋文学,其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

  雷简夫(1001年—1067年),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县)人。《宋史》有传。最初隐居不仕,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因枢密使杜衍的推荐以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判官,后又担任过坊州(今黄陵)、简州 (今四川简阳) 知州,张方平镇守成都时,推荐其为雅州知州。嘉祐二年(1057年)为辰(今湖南省怀化市)、澧州(仅湖南省常德市)安抚使。入为盐铁判官,出知虢(河南省灵宝市)、同(陕西省渭南市)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苏洵《雷太简墓铭》、《东都事略》卷四三、《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宋史》记述了雷简夫博学多才,特别善于为人处事,久处官场,认识的上方官吏、文人颇多,与同时代的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韩琦、王安石等宋代名士情谊深厚,其文治武功、清正廉洁,从他结交的好友诗文中可见一斑。他一生最大功绩有两点:一是治理“三白渠”(泾惠渠),建树水利,发展农业,造福百姓;二是举荐“三苏父子”,慧眼识才,使之名垂史册!在今天的四川省雅安市和陕西省合阳县、耀州区等地都有史志与丰碑纪念这位“伯乐”。

  雷简夫在雅州任职期间,一心想要振兴蒙顶茶,他认为蒙顶茶上贡受挫是品质下降的原因,于是亲自督促茶叶采制,送到都官员外郎梅尧臣处,希望由此重新打开蒙顶茶进贡的通道。梅尧臣《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中这样描述:“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比来唯建溪,团片敌汤饼。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览省。蜀荈久无味,声名谩驰骋。因雷与改造,带露摘牙颖。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顷。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倏然乃以赠,蜡囊收细梗。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 雷简夫对振兴蒙顶茶付出了很大努力,因此,雅安当地老百姓对其尊崇有加。虽其在雅州任期不长,但老百姓评价极高。蒙顶山天盖寺重建时,就把雷简夫塑像列于茶祖吴理真后侧左边(茶圣陆羽在右边),供人们朝拜瞻仰,以表尊重。

  二、苏轼与蒙顶山茶的情愫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先后在凤翔(陕西省宝鸡市)、杭州(浙江省杭州市)、密州(山东省潍坊诸城)、徐州(江苏省徐州市)、湖州(浙江省湖州市)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安徽省阜阳市)、扬州(江苏省扬州市)、定州(河北省定州市)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广东省惠州市)、儋州(海南省儋州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江苏省常州市)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谈到宋代的茶客,自然少不了苏轼。在北宋的文坛上,嗜茶之人非常多,但比较后就会发现,没有谁能够像苏轼那样在品茶、烹茶、种茶上更在行。对于茶,苏轼不仅非常在行,而且还精通茶道,对茶的历史和茶的养生作用都很有研究。此外,他还写下了不少歌咏茶的诗词。

  苏轼一生坎坷,几乎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但是,正是这种贬谪的生涯,使他有比其他人多得多的机会品尝各种佳茗。正如他所说:“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在杭州,他喝过白云茶;在湖州,他饮过顾渚紫笋茶;在绍兴,他品过日铸雪芽;在涪州,他尝过月兔茶;在修水,他煮过双井茶;在阳新,他烹过桃花茶;在海南,他煎过大叶茶和红碎茶;在峨眉,他沏过毛峰茶;在蒙顶山,他泡过蒙顶山茶……在品评尽了天下名茶后,苏轼感叹道:“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从茶文化的故乡四川走出去后,从政、饮茶、作诗、作画一路流离,与其他宋代文人一起,把中国茶文化推向了高峰。

  苏轼的咏茶诗尽情表露了其超凡脱俗的旷达情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清淡闲适的生活;二是表达以茶会友的真情;三是寄寓以茶养生的情趣;四是抒发失意遣愁的人生感慨。这里,我们对其留下的与蒙顶山茶有关的两首诗歌,进行逐一赏析。

  (一)《试院煎茶》:蒙茸出磨细珠落

  《试院煎茶》是苏轼写蒙顶山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诗,为当年入京参加应试之时所写。全文为:“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从“砖炉石铫行相随”来看,苏轼非常爱茶,连煮茶的工具都随身携带。从“蒙茸出磨细珠落”的“蒙茸”来看,苏轼在试院煎的茶应是从蜀中带去的蒙顶山茶。柔软的蒙顶山茶茸毛满布,细末如珠,如飞雪般纷纷下落,正好煎煮。所谓西蜀煎茶法,是茶汤中佐以姜盐,煎出的茶口味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从而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茶事。与被视作“古法”的煎茶相比,点茶是宋代另一种最流行饮茶方式,算得上是饮茶中的时尚,多用于宴会,包括家宴,也包括多人雅集。点茶与煎茶最大的不同是茶叶磨成细末之后无需煎煮,而是将茶末调制成膏状置茶盏中,用沸水冲点。点茶者以观看沸水冲点之后的茶汤纹路、茶花咬盏的形态等为乐。

  当时,除了雷太守外,在朝堂之上,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自始至终力挺蒙顶山茶,使得蒙顶山茶一度活跃在北宋文人茶客的诗篇中,他便是身为四朝宰相的文彦博(时人尊称文潞公)。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曾与他同朝为官,文彦博历仕五十年来,在茶文化高度发达的宋代,可谓遍尝天下好茶,却始终对蒙顶山茶情有独钟,并常以西蜀古法亲手煎茶,一时间引发朝臣仿效,成为宋代文人追求旷达的象征。

  苏轼的这首《试院煎茶》称道了蜀地煎茶的雅趣与高妙,从初沸的茶水、蒙顶茶煎煮的形态到煎茶和饮茶的器具,都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绘。

  (二)《寄蔡子华》:白鱼紫笋不论钱

  苏轼故乡眉州与雅州很近,走到北门,便可见碧水滔滔的青衣江;放眼眺望,云里雾里是蒙山。前面已有记述,苏轼对1056年随苏洵到雅州拜谒雷简夫之行,印象深刻,挥之不去。那时的苏轼胸怀大志,朝君王安天下,鸿鹄志高远。光阴似箭,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因遭遇新旧两党夹击,苏轼只得自请杭州,出任杭州知州。他客居江南,常年未归,思乡之情尤浓。春天的杭州,水光潋滟,堤桃岸柳,鸟语花香,美景无限。乘画舫,饱览湖光山色,游正浓,忽忆友人蔡子华索要诗文,多次书信相催。低头沉思,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对西蜀故土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对青衣江白鱼、紫笋的回味跃然于心,他端起茶杯,蒙顶山茶清香四溢,久藏心底的雅州情结,随《寄蔡子华》诗喷涌而出:“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人在江南,转眼之间,鬓发染霜。千里江南,西湖肠断。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诗中白鱼,即丙穴鱼,产于青衣江,肉嫩味鲜。早在唐代,杜甫就写下“鱼知丙穴由来美”诗句,称其天下美味。至于紫笋,陆游诗句中多次提及,盛赞其美。似乎意犹未尽,又在诗后附文解释:紫笋,蒙顶之上者,其味尤重。

  从诗文中,可以看到诗人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画卷:桃花汛起,青衣水涨,人欢鱼跃,江上渔舟点点;蒙山耸翠,茶园嫩绿,村姑采茶,笑语五峰回旋。白鱼美,紫笋香,青衣江边小路上,渔翁叫卖,茶农吆喝,一派春光入画来。佳肴香茗,人们顾不上讲价,争相抢购,热闹非常。美哉白鱼,美哉紫笋。时过境迁,西子湖上,追忆过往,往事历历在目。苏轼诗意豁然开朗,留下青衣江畔那永远的春天,留下对白鱼、紫笋茶永久的怀念。

  三、苏辙与蒙顶山茶的情愫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今陕西省商县)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副宰相)。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一生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元祐年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升至副宰相,比苏轼的官位高。苏辙的政治态度及其诗文风格深受其兄苏轼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诗集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道德经解》、《栾城集》,曾自撰《颍滨遗老传》,《全宋诗》录有其诗。他一生爱好品茗,创作了《和子瞻煎茶》、《蜀井》、《次韵子瞻道中见寄》等二十一首茶诗,其中两首和蒙顶山茶相关。

  (一)《和子瞻煎茶》:煎茶旧法出西蜀

  苏辙与苏轼可称之为文坛连璧。与苏轼一样,因少时雅州之行的情结,故其诗文中对蒙顶山茶也有涉及。他有一首与苏轼相和之诗,名叫《和子瞻煎茶》,此诗乃是苏辙和苏轼《试院煎茶》诗。全诗为:“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这首诗咏及三种煎茶法:一种是“西蜀法”,“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一种是“北方法”,“北方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还有诗人自用的“煎茶法”,“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该诗不但写了四川与北方少数民族煎茶之不同,而且从中看出,宋代蜀中文人对古法煎茶可谓情有独钟。从中可见苏辙对煎茶颇有心得,也道出了烧水的重要和古人对烧水沸腾次数的重视程度。

  (二)《次韵子瞻道中见寄》:西信近得蒙山茗

  苏辙在路途中收到兄长苏轼寄来的诗作,当下作《次韵子瞻道中见寄》,畅叙兄弟之情,并提及蒙顶山茶。全文为:“兄诗有味刻隽永,和者仅同如画影。短篇泉冽不容挹,长韵风吹忽千顷。经年淮海定成集,走书道路未遑请。相思半夜发清唱,醉墨平明照东省。南来应带蜀冈泉,西信近得蒙山茗。出郊一饭欢有余,去岁此时初到颍。”诗中,作为弟弟的苏辙,对远在颍州的哥哥充满思念之情,蜀冈泉、蒙山茗都成了寄托兄弟相思之情的载体。

  可以说,“三苏父子”是将蒙顶山茶传播到天涯海角分量最重的历史文化名人。

作者:陈开义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5岁,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茗边、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现为雅安市作协全委会委员、雅安市茶业协会和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吴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历代尚书与蒙顶山茶

从唐至清,蒙顶山茶均作为贡茶,得到了一大批既是文人,又是高官的名人的追捧和赞颂,使得蒙顶山茶在他们的圈子里蜚声,并传播到朝廷和乡野,有力地提升了蒙顶山的知名度、美誉度。今撷取其中一部分曾经担任过尚书的文人与蒙顶山茶的故事,以飨读者。



一、 刘禹锡与蒙顶山茶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医学家,与白居易同时代、同岁,有“诗豪”之称。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840年-846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存世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耳熟能详的名句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等。


刘禹锡写有一首《西山兰若试茶歌》,其中“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这句诗,将蒙顶山茶入贡皇室时快马加鞭、星夜兼程的情景描述得酣畅淋漓。全诗为:“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朗州(今湖南常德)在唐代就出产茶。作者嗜茶,曾在常德为官十年。本诗是作者任朗州司马时所作的一首赞茶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对茶之采摘、炒制、烹煎以及品尝茶及总饮后烦襟顿开的全过程,写得绘声绘色,为历代著名茶诗之一,是最早描绘我国历史上炒青茶的诗篇。诗中对茶树栽培环境除肯定“阳崖阴岭各殊气”外,提出“未若竹下莓苔地”之说;对茶的香型指出“木兰沾露香微似”;对茶效指出要使“宿酲散”靠的是茶的香气悠扬喷鼻;要使“烦襟开”,靠的是茶味“清峭彻骨”。全诗“灵味”很浓,写出了佛家饮茶文化的真谛。


诗歌的第一大段,即前面十句,形象地描写了苏州西山炒青茶的制作情况。从描写的内容看,是诗人到寺庙去拜访和尚,和尚为了招待客人,立即到后檐的茶园采摘刚刚冒出新芽的“鹰嘴”,并且立即炒、煮,那煮出来的效果真是太好了:“骤雨松声人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鼎中茶水的沸腾声,如同松涛乍起;冲到碗里,茶的雾气就像白云一样缭绕,泡沫宛如花一样在碗中浮动。诗句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炒青烹煮以后的美妙效果。


第二大段也就是接下来的八句,诗歌从茶树生长的地方写起,继而说,神农氏炎帝虽然尝过百草,而饮茶起于后世,因此他不知道这种煎烹的方法,就是后来陶弘景的《本草序》里说到的桐君,他著的《采药录》也只“说其花叶形色”,而不知其味道。言下之意,这种现采现炒的方法是今天的新创,因此他说道“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赞叹这种新方法的佳妙,既快又好。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炒青,它的香味连木兰沾露也不及,它的颜色比那临波瑶草还要碧绿,真是美不可言了。这一段着重赞美炒青方法的创造,诗人对和尚们的制茶工艺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景仰。


第三大段也就是最后八句,作者变化手法,通过和尚的口吻,介绍炒青的特点,也进一步赞美炒青的佳美。和尚说,它最大特点就是要在寺庙这样幽寂的地方,用刚刚采来的新芽招待嘉宾,才能吃出其美味。如果寄到您的郡斋,时间久了,又是用普通的井水和铜炉来烹煮,那就鲜味大减了。何况像四川那么远的蒙顶茶,还有浙江湖州顾渚山的紫笋茶,做好了远远地送来,经过风尘仆仆长途运输,茶叶也要受损,也没有新鲜味了。所以,和尚最后说:“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践石人。”想要真正领略到这炒青的清醇味道,还得像我这样眠于云间坐在石上的山里种茶人啊!诗歌到这里戛然而止,诗人不仅借和尚之口,赞美这山中“幽寂”之地的茶叶如何美好,还对幽栖隐居于山野的人,寄予了深深的理解。诗人自从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遭到贬官外放的打击以后,对于污浊的朝廷政治,有了厌弃的感觉。他到苏州做刺史,也是待罪之身,故而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隐居的向往,也含蓄地表明了他的政治态度。


与刘禹锡同时代,成书于825年的大唐官方正史《国史补》,更是将蒙顶山所产的“蒙顶石花”载为全国贡茶之首:“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当时作为贡茶的蒙顶山茶用白泥封口,加盖红色官印,快马加鞭,扬起风尘,由不得半点耽搁,直奔京师,可想见其盛况,其风头一度超过了官焙顾渚茶,成为皇家御用的宠儿,不少文人甚至为陆羽未能在《茶经》中详叙蒙顶山茶而感到遗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在春天刚到就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催交贡茶的做法的不满和无奈。



二、白居易与蒙顶山茶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临渭区),生于河南新郑。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对人民疾苦了解颇深。他先后任杭州和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历史上与李白、杜甫齐名的伟大的诗人、文学家。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忆江南》等。耳熟能详的名句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好》等。


白居易曾在江西省的庐山架岩结屋、开地种茶,不断地实践,使他既会制茶,又能识别茶叶的质量好坏。在它的诗中,创造了“别茶人”和“爱茶人”的词句。他是唐代写茶诗最多的一位诗人,抒写的蒙顶山茶诗,无疑是唐诗中吟诵蒙顶山茶的扛鼎之作。



(一)《琴茶》: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白居易写有一首《琴茶》诗,在茶诗中颇有知名度。全诗为:“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春天辞去刑部侍郎官职,赋闲东都(洛阳)时所写。首联写他天性开朗、旷达洒脱,与官场中的风气相悖,故寄身官场屡遭馋毁贬谪,有深感不平之意在其中。第二联主要写诗人辞官退隐之后再无早朝之扰,尽可春眠;年事已高,再无为博功名而读诗书之累,更觉逍遥自在。第三联极写诗人赋闲后的惬意之状,渲染和乐开朗的天性。其中,“渌水”乃古代名曲,是唐代宫廷和文人雅士中知名度高的词牌。白居易将最受众人称道的蒙顶山茶与当时闻名全国乐坛的琴曲《渌水》相提并论,皆视为一生的老交情、老朋友和知己,无论穷困潦倒人生失意,还是官运亨通一帆风顺,无论休闲蜗居还是仕途旷达,都是《渌水曲》与蒙顶山茶这两位老朋友,陪伴左右,永不分离。尾联表达了诗人想返回长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报国无望的无奈,同时也折射出诗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信条。



(二)《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还写有一首《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与蒙顶山茶相关。全诗为:“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四十五岁的白居易被贬作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第二年(817年)清明刚过,病中的白居易,收到好友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李宣寄来的新茶。在仕途不顺时得到好友的关心,白居易心中非常高兴,于是不顾自己正在患病,写下这首诗,叙述他与李宣的深厚友谊,表达对好友赠新茶的感激之情。“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既写出他们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也说明白居易在品茶、辨茶方面具有独到的造诣。



(三)《萧员外寄新蜀茶》: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白居易还写有一首《萧员外寄新蜀茶》,也与蒙顶山茶相关。全诗为:“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一生嗜茶的白居易对“蜀茶”情有独钟。此诗中的“蜀茶”指的就当时名扬天下的蒙顶山茶。四川多高山密林,雨水充沛,茶叶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此,四川多产名茶、好茶。萧员外寄来蒙顶山所产新茶,白居易烹煎品尝,把持玩赏,十分高兴,特作此诗以表。全诗描写了白居易收到朋友寄来的新茶的惊喜之情和细心把玩的情态,表现出白居易对蒙顶山茶的挚爱之情愫。



三、徐铉与蒙顶山茶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徐铉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初仕杨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三主,历官知制诰、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后主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雍熙(984年-987年)间,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留存诗文集有《骑省集》(即《徐公文集》)30卷。徐铉在文学上卓有成就,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成就也十分突出,《全唐文》、《全唐诗》、《全宋文》均收录有其作品。


徐铉写有一首《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提到了蒙顶山茶。全诗为: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才教鹰嘴拆,未放雪花妍。荷杖青林下,携筐旭景前。孕灵资雨露,钟秀自山川。碾后香弥远,烹来色更鲜。名随土地贵,味逐水泉迁。力藉流黄暖,形模紫笋圆。正当钻柳火,遥想涌金泉。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轻瓯浮绿乳,孤灶散余烟。荠非予匹,宫槐让我先。竹孤空冉冉,荷弱谩田田。解渴消残酒,清神感夜眠。十浆何足馈,百榼尽堪捐。采撷唯忧晚,营求不计钱。任公因焙显,陆氏有经传。爱甚真成癖,尝多合得仙。亭台虚静处,风月艳阳天。自可临泉石,何妨杂管弦。东山似蒙顶,愿得从诸贤。”


此诗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茶的生长、采摘、制作、煎茶用水、烹煎方法、饮茶用具、茶的功效、饮茶的感受以及茶文化的简史,是茶诗中的优美篇章。



四、黎阳王(王越)与蒙顶山茶


黎阳王是指王越(公元1426年 -1499年),黎阳人,即大名府浚县(今天的河南省浚县,浚县古名黎阳),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西北著名军事统帅,曾官至兵部尚书、巡按四川。谥号襄敏,追赠太傅。著有《黎阳王襄敏公文集》、《黎阳王太傅诗文集》。


 王越写有一首《蒙山白云岩茶》, 直抒胸臆,盛赞了蒙顶山白云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所产茶叶的品质。该诗全文为:“闻到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该诗首句高度赞扬蒙顶山茶品质优异,称赞其好喝,且生长深山;接着描绘其形状:“冰绡剪碎”、“石髓香粘”、“蟹眼”、“酪奴”。其中,蟹眼是煮茶沸腾前的水泡、水花,酪奴则是茶的别称。蒙顶山茶既少且贵,“束帛不易一斤蒙顶先春”,只有少数王公贵胄可以品尝到,作为平民的陆羽,也就只有听到而未品到了。总之,王越品尝蒙顶山茶后,对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时未对蒙顶山茶作出客观评价,没有将其评为世上最好的茶而打抱不平,特以此诗为蒙顶山茶正名:“应是人间第一茶”。



五、王世贞与蒙顶山茶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领袖之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当朝宰相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一)《醉茶轩歌为詹翰林东图作》:定州红甆玉堪妬,酿作蒙山顶头露


王世贞写有一首《醉茶轩歌为詹翰林东图作》,对蒙顶山茶大为夸奖。全诗为:“糟丘欲颓酒池涸,嵇家小儿厌狂药。 自言欲绝欢伯交,亦不愿受华胥乐。陆郎手著茶七经,却荐此物甘沈冥。先焙顾渚之紫笋,次及扬子之中泠。 徐闻蟹眼吐清响,陡觉雀舌流芳馨。定州红甆玉堪妬,酿作蒙山顶头露。已令学士夸党家,复遣娇娃字纨素。一杯一杯殊未已,狂来忽鞭玄鹤起。七碗初移糟粕觞,五弦更净琵琶耳。吾宗旧事君记无,此醉转觉知音孤。朝贤处处骂水厄,伧父时时呼酪奴。酒邪茶邪俱我友,醉更名茶醒名酒。一身原是太和乡,莫放真空落凡有。”


诗中责酒,因其使人颓废伤志。借嵇家小儿之口,定下与酒诀别。诗人又爱茶,陆羽茶经推荐饮茶令人寂静。自己先焙的是名茶顾渚紫笋,所用的是扬子江中泠水。等到茶水煮沸时,闻到一股雀舌芳香。再用定瓷玉堪炉,煮点蒙顶山最好的茶。可见心境愉悦、潇洒,如此雅兴,也让陶家学士不夸党家,娃娃纨素也该回家了。


诗人又是酒仙,一杯一杯豪饮,忘记时间,也忘记鞭策自己,醉醒来也觉得自己变老了。茶可以初步忘了酒,往事诸君还记得?酒醒后也觉得知己少了,更孤单。


在朝的贤人,处处骂氺厄,而我时时离不开茶。酒呀、茶呀,都是我知己。醉后,名茶可以解名酒。我是一个名门之后,不能空幻一生,落入尘世。


诗人表达了很多矛盾心情,明知酒有害,又不能完全抛开;明知茶有益,又不能以茶代酒,最后还两者皆有,自我安抚名茶可以解名酒。仔细想想人生很多遭遇、处境不是如此吗?丢掉幻想,不落尘世,只有靠自己。这首诗虽然不完全写自己,目的是警示世人。



(二)《赵承旨为恭闍黎写华以诗乞茶,真迹在余所戏代恭答》:但使毫端吐舍利,一蒙山顶属君家


王世贞写有一首《赵承旨为恭闍黎写华以诗乞茶,真迹在余所戏代恭答》,对蒙顶山茶高度评价。全诗为:“玉堂润笔元无价,珍贵吴兴只换茶。但使毫端吐舍利,一蒙山顶属君家。”


这首诗的大意是:翰林院的润笔稿酬原本很高,而珍贵的撰文高手(喻之润笔)的文章也只能换茶。当然所换非一般的茶,明代江浙名茶声誉极高,其中顾渚紫笋领先。如果笔下能吐出“舍利”,写出金典华章,蒙顶山茶即为阁下所有。


“舍利”尊严,高贵的佛门圣物,众僧信徒顶礼膜拜。笔下绝品华章传世者凤毛菱角,称之文雄,茶中能相配者只有蒙顶山茶。诗中从最高文化官府翰林院的润笔,以舍利比喻,论谈文采之高低,而引出蒙顶山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短诗四句层层深入,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6岁,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凤凰网四川、中华名茶网、茗边、手机搜狐网、手机新浪网、新茶网、茶旅世界等6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现为雅安市作协全委会委员、雅安市茶业协会和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吴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三苏父子”与蒙顶山茶

  因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入贡皇室而名声大噪,加之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毛文锡的《茶谱》等著作的记述,到宋代,蒙顶山茶已成天下名茶。当时,由于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和北宋东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距离遥远,且蜀道艰难,正所谓“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欧阳修《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一》)。虽然和北苑建茶(宋代为福建建州建安县,今为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的北苑凤凰山一带为主体的产茶区)相比失去了先机,但丝毫没有动摇蒙顶山茶在文人茶客生活中的影响力,朝堂上出现了像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许多力挺蒙顶山茶的有话语权的官员诗人,他们的诗文洋溢着蒙顶山茶悠悠的香气。文坛领袖、文学巨匠苏洵、苏轼、苏辙 “三苏父子”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一、“三苏父子”与雷简夫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而其中占有三席的“三苏父子” 更是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震烁当世,彪炳史册。三者的关系是: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这三位大名鼎鼎的诗文家,究竟与雅安和蒙顶山茶有着怎样的深厚的渊源呢?这还得归结于一位“伯乐”,他就是时任雅州太守雷简夫。如果没有这个“伯乐”的倾力举荐,可能就没有后来“三苏父子”的脱颖而出,成就“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千古佳话和日后的飞黄腾达以及名垂千秋。

  苏洵(公元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文学家,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据《宋史·苏洵传》载,苏洵“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于是焚所常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晚年虽已绝意于功名,但为了不使两个儿子“复为湮沦弃置之人”,遂于嘉祐元年(1056年)春天携文数篇,带着两个儿子从家乡眉州(今四川眉山市)出发,前往毗邻的雅州,拜谒了时任太守雷简夫。时年,苏洵四十八岁,苏轼二十一岁,苏辙十八岁。雷简夫读了苏洵所呈宏文后,大为奇之,于是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时镇守益州的户部侍郎张方平推荐,被任为郡之学官。而雷简夫认为苏洵有治理天下的雄略大才,以区区学官任之,颇有小用之嫌,遂复上书张方平,称其“《洪范论》有王佐才,《史论》有良史才”,督促其再向朝廷推荐。未果,雷简夫又修书给当时的文坛领袖、大名鼎鼎的翰林学士欧阳修,与《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共御西夏、后来位居丞相的韩琦等大力推荐。在此期间,“三苏父子”客居雅安多日,可谓是入乡随俗,对雅安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作了详细了解,为今后写下诸多与雅安和蒙顶山茶相关的诗文积累了情感。在雷简夫的鼎力推荐下,同年三月,“三苏父子”离乡入京,拜谒了欧阳修和韩琦。二人“见其文善之”,于是向朝廷大力举荐,“三苏父子”声名才开始初显于世。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四月,苏洵之妻程氏病故,“三苏父子”返家赴丧,但朝廷是否起用他们,仍意欲未决。诚恐朝廷擢才不力的雷简夫竟亲自进京拜谒朝廷重臣,多方举荐,四处呼吁。十一月,“三苏父子”再次入京,次年苏轼、苏辙参加了秘阁制科考试,名列金榜,名震京师。宋代,兄弟同时应制科而登科者,唯有苏轼兄弟。但当时由于苏轼兄弟二人抨击时政言辞过于激烈,朝廷几欲不用,雷简夫又托好友司马光为之力争,始得其脱免弃置之危。直到嘉祐六年(1061年),朝廷才任命苏洵(时年52岁)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编纂礼书,可谓大器晚成,后做过试秘书省校书郎等幕职,直到宋神宗去世前不久才委任绩溪(今属安徽)县令。同期,苏轼被任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辙被任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此时,苏轼俩兄弟才真正步入仕途,才居其位,可谓少年得志。自雷简夫始荐“三苏父子”到苏轼两兄弟担任一官半职,历时六年有余,时间之久,波折之多,而雷简夫推荐不休,足见其荐才之心切,实属难得。而“三苏父子”也不负众望,日后成为北宋文坛上的三颗巨星,在诗词文赋诸方面均有极高的成就,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革新的主将。苏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苏辙著有《栾城集》等九十六卷;苏轼著有《东坡七集》一百一十卷。

  今天,我们一提到“三苏”,自然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其实,“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而苏轼尤以丰富且多样的创作实践,继承发扬了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和成就,完成文学革新运动,奠定了北宋文学,其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

  雷简夫(1001年—1067年),字太简,同州合阳(今陕西合阳县)人。《宋史》有传。最初隐居不仕,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因枢密使杜衍的推荐以秘书省校书郎,代理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判官,后又担任过坊州(今黄陵)、简州 (今四川简阳) 知州,张方平镇守成都时,推荐其为雅州知州。嘉祐二年(1057年)为辰(今湖南省怀化市)、澧州(仅湖南省常德市)安抚使。入为盐铁判官,出知虢(河南省灵宝市)、同(陕西省渭南市)二州,累迁尚书职方员外郎。苏洵《雷太简墓铭》、《东都事略》卷四三、《宋史》卷二七八有传。

  《宋史》记述了雷简夫博学多才,特别善于为人处事,久处官场,认识的上方官吏、文人颇多,与同时代的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韩琦、王安石等宋代名士情谊深厚,其文治武功、清正廉洁,从他结交的好友诗文中可见一斑。他一生最大功绩有两点:一是治理“三白渠”(泾惠渠),建树水利,发展农业,造福百姓;二是举荐“三苏父子”,慧眼识才,使之名垂史册!在今天的四川省雅安市和陕西省合阳县、耀州区等地都有史志与丰碑纪念这位“伯乐”。

  雷简夫在雅州任职期间,一心想要振兴蒙顶茶,他认为蒙顶茶上贡受挫是品质下降的原因,于是亲自督促茶叶采制,送到都官员外郎梅尧臣处,希望由此重新打开蒙顶茶进贡的通道。梅尧臣《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中这样描述:“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比来唯建溪,团片敌汤饼。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凡今天下品,非此不览省。蜀荈久无味,声名谩驰骋。因雷与改造,带露摘牙颖。自煮至揉焙,入碾只俄顷。汤嫩乳花浮,香新舌甘永。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倏然乃以赠,蜡囊收细梗。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 雷简夫对振兴蒙顶茶付出了很大努力,因此,雅安当地老百姓对其尊崇有加。虽其在雅州任期不长,但老百姓评价极高。蒙顶山天盖寺重建时,就把雷简夫塑像列于茶祖吴理真后侧左边(茶圣陆羽在右边),供人们朝拜瞻仰,以表尊重。

  二、苏轼与蒙顶山茶的情愫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先后在凤翔(陕西省宝鸡市)、杭州(浙江省杭州市)、密州(山东省潍坊诸城)、徐州(江苏省徐州市)、湖州(浙江省湖州市)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湖北省黄冈市)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安徽省阜阳市)、扬州(江苏省扬州市)、定州(河北省定州市)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广东省惠州市)、儋州(海南省儋州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江苏省常州市)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谈到宋代的茶客,自然少不了苏轼。在北宋的文坛上,嗜茶之人非常多,但比较后就会发现,没有谁能够像苏轼那样在品茶、烹茶、种茶上更在行。对于茶,苏轼不仅非常在行,而且还精通茶道,对茶的历史和茶的养生作用都很有研究。此外,他还写下了不少歌咏茶的诗词。

  苏轼一生坎坷,几乎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但是,正是这种贬谪的生涯,使他有比其他人多得多的机会品尝各种佳茗。正如他所说:“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在杭州,他喝过白云茶;在湖州,他饮过顾渚紫笋茶;在绍兴,他品过日铸雪芽;在涪州,他尝过月兔茶;在修水,他煮过双井茶;在阳新,他烹过桃花茶;在海南,他煎过大叶茶和红碎茶;在峨眉,他沏过毛峰茶;在蒙顶山,他泡过蒙顶山茶……在品评尽了天下名茶后,苏轼感叹道:“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从茶文化的故乡四川走出去后,从政、饮茶、作诗、作画一路流离,与其他宋代文人一起,把中国茶文化推向了高峰。

  苏轼的咏茶诗尽情表露了其超凡脱俗的旷达情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清淡闲适的生活;二是表达以茶会友的真情;三是寄寓以茶养生的情趣;四是抒发失意遣愁的人生感慨。这里,我们对其留下的与蒙顶山茶有关的两首诗歌,进行逐一赏析。

  (一)《试院煎茶》:蒙茸出磨细珠落

  《试院煎茶》是苏轼写蒙顶山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诗,为当年入京参加应试之时所写。全文为:“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从“砖炉石铫行相随”来看,苏轼非常爱茶,连煮茶的工具都随身携带。从“蒙茸出磨细珠落”的“蒙茸”来看,苏轼在试院煎的茶应是从蜀中带去的蒙顶山茶。柔软的蒙顶山茶茸毛满布,细末如珠,如飞雪般纷纷下落,正好煎煮。所谓西蜀煎茶法,是茶汤中佐以姜盐,煎出的茶口味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从而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茶事。与被视作“古法”的煎茶相比,点茶是宋代另一种最流行饮茶方式,算得上是饮茶中的时尚,多用于宴会,包括家宴,也包括多人雅集。点茶与煎茶最大的不同是茶叶磨成细末之后无需煎煮,而是将茶末调制成膏状置茶盏中,用沸水冲点。点茶者以观看沸水冲点之后的茶汤纹路、茶花咬盏的形态等为乐。

  当时,除了雷太守外,在朝堂之上,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自始至终力挺蒙顶山茶,使得蒙顶山茶一度活跃在北宋文人茶客的诗篇中,他便是身为四朝宰相的文彦博(时人尊称文潞公)。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曾与他同朝为官,文彦博历仕五十年来,在茶文化高度发达的宋代,可谓遍尝天下好茶,却始终对蒙顶山茶情有独钟,并常以西蜀古法亲手煎茶,一时间引发朝臣仿效,成为宋代文人追求旷达的象征。

  苏轼的这首《试院煎茶》称道了蜀地煎茶的雅趣与高妙,从初沸的茶水、蒙顶茶煎煮的形态到煎茶和饮茶的器具,都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绘。

  (二)《寄蔡子华》:白鱼紫笋不论钱

  苏轼故乡眉州与雅州很近,走到北门,便可见碧水滔滔的青衣江;放眼眺望,云里雾里是蒙山。前面已有记述,苏轼对1056年随苏洵到雅州拜谒雷简夫之行,印象深刻,挥之不去。那时的苏轼胸怀大志,朝君王安天下,鸿鹄志高远。光阴似箭,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因遭遇新旧两党夹击,苏轼只得自请杭州,出任杭州知州。他客居江南,常年未归,思乡之情尤浓。春天的杭州,水光潋滟,堤桃岸柳,鸟语花香,美景无限。乘画舫,饱览湖光山色,游正浓,忽忆友人蔡子华索要诗文,多次书信相催。低头沉思,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对西蜀故土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对青衣江白鱼、紫笋的回味跃然于心,他端起茶杯,蒙顶山茶清香四溢,久藏心底的雅州情结,随《寄蔡子华》诗喷涌而出:“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人在江南,转眼之间,鬓发染霜。千里江南,西湖肠断。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诗中白鱼,即丙穴鱼,产于青衣江,肉嫩味鲜。早在唐代,杜甫就写下“鱼知丙穴由来美”诗句,称其天下美味。至于紫笋,陆游诗句中多次提及,盛赞其美。似乎意犹未尽,又在诗后附文解释:紫笋,蒙顶之上者,其味尤重。

  从诗文中,可以看到诗人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画卷:桃花汛起,青衣水涨,人欢鱼跃,江上渔舟点点;蒙山耸翠,茶园嫩绿,村姑采茶,笑语五峰回旋。白鱼美,紫笋香,青衣江边小路上,渔翁叫卖,茶农吆喝,一派春光入画来。佳肴香茗,人们顾不上讲价,争相抢购,热闹非常。美哉白鱼,美哉紫笋。时过境迁,西子湖上,追忆过往,往事历历在目。苏轼诗意豁然开朗,留下青衣江畔那永远的春天,留下对白鱼、紫笋茶永久的怀念。

  三、苏辙与蒙顶山茶的情愫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北宋文学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今陕西省商县)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副宰相)。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一生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元祐年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升至副宰相,比苏轼的官位高。苏辙的政治态度及其诗文风格深受其兄苏轼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诗集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道德经解》、《栾城集》,曾自撰《颍滨遗老传》,《全宋诗》录有其诗。他一生爱好品茗,创作了《和子瞻煎茶》、《蜀井》、《次韵子瞻道中见寄》等二十一首茶诗,其中两首和蒙顶山茶相关。

  (一)《和子瞻煎茶》:煎茶旧法出西蜀

  苏辙与苏轼可称之为文坛连璧。与苏轼一样,因少时雅州之行的情结,故其诗文中对蒙顶山茶也有涉及。他有一首与苏轼相和之诗,名叫《和子瞻煎茶》,此诗乃是苏辙和苏轼《试院煎茶》诗。全诗为:“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煎汤。”

  这首诗咏及三种煎茶法:一种是“西蜀法”,“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一种是“北方法”,“北方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还有诗人自用的“煎茶法”,“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该诗不但写了四川与北方少数民族煎茶之不同,而且从中看出,宋代蜀中文人对古法煎茶可谓情有独钟。从中可见苏辙对煎茶颇有心得,也道出了烧水的重要和古人对烧水沸腾次数的重视程度。

  (二)《次韵子瞻道中见寄》:西信近得蒙山茗

  苏辙在路途中收到兄长苏轼寄来的诗作,当下作《次韵子瞻道中见寄》,畅叙兄弟之情,并提及蒙顶山茶。全文为:“兄诗有味刻隽永,和者仅同如画影。短篇泉冽不容挹,长韵风吹忽千顷。经年淮海定成集,走书道路未遑请。相思半夜发清唱,醉墨平明照东省。南来应带蜀冈泉,西信近得蒙山茗。出郊一饭欢有余,去岁此时初到颍。”诗中,作为弟弟的苏辙,对远在颍州的哥哥充满思念之情,蜀冈泉、蒙山茗都成了寄托兄弟相思之情的载体。

  可以说,“三苏父子”是将蒙顶山茶传播到天涯海角分量最重的历史文化名人。

作者:陈开义

  作者简介

  陈开义,男,45岁,现任四川省雅安市茶办副主任。先后在《中华茶文化》、《茶博览》、《茶周刊》、《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业》、《走遍中国》、《星星诗刊》、《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大权力报》、《四川政协报》、《调查与决策》、《四川三农》、《农村建设》、《四川茶叶》、《四川省情》、《四川文学》、《四川旅游》、《四川文艺》、《县域经济》、《茶缘》、《四川水利报》和今日头条、北京茶叶网、亚太茶业网、茗边、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体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件)。参与主编名山抗震救灾专著《撼魂》,参与编辑《茶祖故里行》、《吴之英评传》、《丰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选《蒙山雅韵》、《蒙山春来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顶山》、《二郎山》等专辑,著有个人文集《杯中岁月》。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先后参与主编《蒙顶山茶文化读本》、《蒙顶山丛谭》》等茶文化书籍,主编名山区文艺刊物《蒙顶山》和《雅安日报.今日名山》蒙顶文苑文艺副刊和编辑《蒙顶山茶》。现为雅安市作协全委会委员、雅安市茶业协会和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吴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